分析电影春潮主题
㈠ 《春潮》人物名字解读窥视剧情
亲情,生而有之,无论好坏都是一种不死不休的关系。
面对这种天然存在的关系,无路可逃,也没有指南针和地图,当我们面临这种困局的时候,尤其无共识,无沟通基础,无解决方案,唯有等待时间作出最好的建议。
《春潮》是一部纪录片式陈述母女关系的电影,剧情阐述了祖孙三代单亲家庭的情绪关系相处,情节没有波澜起伏,采用了冷峻而克制的手法,将一家人大半辈子的折磨在克制浓缩的情境中连皮带肉的撕扯。影片没有男主角,孤阴不生,电影临结尾的是死亡般的死寂,女主角郭建波的长度白是内心编辑了一辈子的判词,一辈子想说出来却一辈子没有机会说出来。“你安静下来这个世界也安静下来了。”长镜头中随母亲纪明揽一起安静下来的城市,郭建波面对母亲在这个城市上空的“映像”,母亲沉浸在一个表象的,假的俺想当中,难得“耐心地”听着她真实的想法和陈述。
关于剧情和细节在豆瓣上已经有不少的文章,以下尝试借鉴《红楼梦》学派的名字考方式解读人物的寓意。
郭建波,郭父 —— 纪明岚的前夫,郭建波的生父,郭婉婷,郭建波的女儿。郭姓字义:1、城外围着城的外墙;2、物体的外框或外壳。延伸解读就是有坚硬的外壳,具有强防御能力的物体。字形部首:阝,单耳旁。郭父,郭建波,郭婉婷姓氏的延续,代表着郭建波母亲纪明岚从和郭父婚姻的开始就面对这一父系基因,采取的是斗争方式,用尽一辈子的力气的也没有摆脱和征服,也没有选择和谐共处。郭父和纪明岚的相处方式出自纪明岚的陈述和最后郭建波截然相反的陈述,二人的斗争是激烈的,斗争因素也是复杂的,带时代特性的,最终郭父这个“郭”被纪明岚借助时代的势力击溃,但是也在郭建波内心种下不满的种子。建波,中性的名字,模糊了性别,建立在风波上?波,水皮;女主郭建波如其名,内心如何不详,整场戏大部分是绷着脸少波浪。
纪明岚,带着南方口音的女子生活在东北一辈子。这里突然想起沈从文的一篇文章写道一位年轻的女子战乱流落到了湘西,也就落在湘西生儿育女,但一辈子吃不得辣,临终前孝顺的儿子仔仔细细将锅刷了无数遍炒了一个青菜捧给老娘,“锅辣!”老娘尝了一口后道,溘然离世。 纪,从系,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散丝的头绪。三纲六纪,纪者,理也 —— 《白虎通》。字形:纟+己,字形理解是缠绕自己,编剧有作茧自缚的暗喻。明,日月同在无他人,日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核心,月是地球的卫星,离地球最近,感知中像是最大的一般,月出星稀。真实中却是不是这样的,月球即使在太阳系中也是非常小的一个,推理就容易了,我们感觉的明月的大,不过是相当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日月同辉是古人认知的局限,今人认同是习惯力量的巨大推动延续。岚的字义:山林中的雾气;字形:山+风。山风在佛教中有喻意无明的业力,而纪明岚是信佛的。纪明岚是郭建波的母亲,这对名字配对是颇具深意,纪对郭,一个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一个有极强的防御能力;明岚对建波,山林中的雾气来源于水的蒸发,日照的狂暴也无法令大海枯竭,略动水皮而已;山风再猛烈,不过吹皱一湖水面。
郭婉婷,郭建波的女儿,纪明岚的外孙女,整部电影清晰性别的名字,也有清晰定位的角色,有别于母亲郭建波,外祖母纪明岚模糊性别的名字;比电影中出现或者没出现的男性角色,含糊的老周,母亲郭建波的情人连名字都没有,在别人陈述的外祖父郭同样连名字都吝啬了。这一场拧巴模糊的电影唯一从名字感觉出温柔的名字。婉的字义:温柔;宛的字义:“盆地”的地貌特征,盆,一种盛器。婷的字义颜色和悦,优美,雅致,形容美好;亭,一种中国传统开放建筑。郭婉婷,名字中两个字均带女子旁,电影中婉婷有同学兼朋友崔英子。宛代表有自己的领地,亭代表有自己的架构,而且开放式的。电影中纪明岚和郭建波严重冲突后,郭建波带着郭婉婷到宿舍住,睡着后郭建波扔下她会情人个。等过来回来后怒斥郭建波的不负责任,没有丝毫的怯懦和畏惧。一个人在家里用脚丫子弹奏钢琴,将整个屋子化作自己的天地,对外祖母纪明岚的狂怒也是毫不在意。片尾携带崔英子追逐水漫到江畔,踏水而舞。一个清晰性别的名字,一个回归孩子的女孩,一个拥有自我原则和价值观的人才能建立自信的行径。
从这三代的名字解读,也算从另外一个视角理解电影的表达吧。
㈡ 电影《春潮》影评:家庭的精神分析和欲望的女性表达
《春潮》:家庭的精神分析和欲望的女性表达
“周日映画室”(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推荐《春潮》,它是家庭题材,讲述祖母孙三代之间的故事,是我关注的话题。于是找到资源,认真看完,有点沉重,如下是自己的观后感。
故事的梗概:主角郭建波,女性,一名报社的犀利记者,单身,平时住报社宿舍,偶尔/时常回“家”住,有个搞音乐的情人/性伴侣,跟母亲关系糟糕,跟单位领导关系紧张。她的母亲,现在一位社区大妈/领导,离婚单身,但是有一个稳定的男性朋友/“男朋友”,家里家外完全判若两人,与女儿矛盾重重,一言不和就冷嘲热讽、言语攻击。她的女儿,郭婉婷,读小学四年轻,学霸,聪明机灵,由姥姥带大,时常斡旋于姥姥和母亲之间,对母亲没什么感情,很会察言观色、处理冲突,但也时常有着叛逆举动。
不评价电影拍的如何,仅从精神分析和女性表达两个维度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先说姥姥纪明岚,她不是主角,却是整个故事的缔造者,最需要浓墨重彩,也是这部电影悲剧的源头(当然她自己也是悲剧的承继者和受害者,后边会说到)。把整个电影关于她的人生经历拼接起来,大致是如此:纪明岚,一个农村女孩,来到城市(电影里的这个城市叫“春城”,有隐喻)上学,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是“出身好、思想单纯”,但是却未婚先孕,奉子成婚,受了不少批斗和非议。她自己说是男人追求/诱惑的她,女儿说是为了进城主动吸引人家。两人在因谈恋爱(老同学看来就没怎么谈)被校方关禁闭和罚写检讨的期间怀孕了,于是她在“很不情愿”、“不得不”地情况下跟那个男人结婚。毕业后她当过老师,后来才到社区工作。婚后发现男人有露阴癖,出轨成瘾、流氓成性,为了离婚,于是亲自检举自家丈夫,带着女儿天天在单位闹,博得众人的同情后最终“得逞”。之后带着女儿,“艰辛”地生活,三十年没有性生活,把对丈夫地恨全部发泄在女儿身上,因为“她姓郭”,因为她的出生,让她受尽非议。女儿学习很好,但跟她对着干,天天写一些“不懂得感恩“的文章,批评国家,批评社会,也没出息,没赚到钱给她买新房子(当年的邻居都换新房子了),更差劲的竟然始终单身,最不可饶恕的是未婚生子。整体命运多舛,曾因为活不下去,想过自杀,想过出家,但是最后找到精神支柱而坚定活着。
在外,她一副知心大姐、负责干部的形象,巡查社区的那段特别的精彩,摆拍时的举止到位,笑容“职业”。她的打扮浑身的禁欲冷色调,但是显眼的整齐干净,一身的黑白配,加上传(lao)统(tu)的发式,一副“我就是圣母,圣母就是我”的做派,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得多压抑自己才能呈现如此的外表。
在内,“家里所有的气氛都被你控制着”(女儿独白),她显得多么地可怜、无辜、悲惨。一生在斗争中度过,先是斗丈夫,然后斗女儿,最后斗孙女,总之她是“斗战胜佛”。她觉得自己实在在付出,为了这个家,不知道付出多少,但是没人看见,没人理解。在那个粮食紧缺实行粮票的年代,她把所有的细粮都给丈夫和女儿吃,自己的那份还要寄给农村的老娘,结果自己一天只吃一顿,经常饿晕倒地,然而丈夫和老娘都没看到她的付出。她自认为对孙女好,可是孙女呢不领悟不知恩德。
她自己说“我在外边的人缘都挺好的,就是我家人对我不好”,翻译一下:别人对我好,你们对我不好,是你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丈夫、女儿、孙女成为她恶和坏的化身与载体,必须恶、必须坏。
反过来说,如果家人不恶不坏,她的恶与坏就无处安放,她定会歇斯底里、怒火中烧,然后定会制造出所谓的恶与坏。嘴里念叨女儿怎么不结婚,反复表述希望女儿结婚成家,生活的安稳幸福,这只是她真实想法的一半,别一半是什么呢?女儿不要离开她(是她离不开女儿,已经共生),女儿不要过的好,最好过的悲惨。如此她才有机会念叨、才机会展示仁慈,在传递所谓的关心过程中塑造“好人”形象,进取获得感情剥削的“入门券”——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下次如果有人反复口口声声说“为你好,为你好”,真相一定是要你过的不好)
老周要和她洞房,她说她对那事厌倦。其实,她不是对性厌倦,是对自己身上的黑暗无法接受而厌恶丈夫,进而厌倦性生活。在电影中,她的形象是一副更年期的教导主任的严苛模样,像“灭绝师太”,没有半点的女性魅力。
电影里纪明岚说她的老娘不理解她,责怪她寄粮票不如寄钱,但是她不知道哪里弄钱。她没有赚钱的能力是真的(因此对丈夫有经济上的依赖),也对钱产生恐惧和贪念,一方面缺钱,想要钱,另一方面又表现地对钱很无所谓,甚至很大方。电影里郭婉婷反问姨姥:“我想知道她欠我多少钱”,纪明岚说这是缺德。爱钱怎么就缺德,又不是抢钱。钱在这里是欲望的象征,纪明岚有欲望吗?有,她是凡人,她自然有欲望,但是她恐惧自己身上的欲望,无论是对性、对钱、对名利、对成功、对品质生活,她都不敢承认,她害怕,甚至她拒绝,于是所以这些都投射出去,正如郭建波在最后对母亲的独白里所言“他是你所有生活的谋杀犯,你把所有错误、错误都推给他”。自己只剩下纯洁与美好,所有的恶与坏都是别人的。自己只剩下无辜与被迫,责任都是别人的。她总说,如果不是这不是那,她早出家了。仿佛责任都是别人的,自己是无奈的,真的可恨可悲。
在我看来,这是造成三代人悲剧的症结,纪明岚是源头。
她说如果不是为了郭婉婷,她早出家了(这是不是熟悉的中国式家庭的甩锅模式?)。郭建波未婚先孕,她极力反对打掉,为什么?她自己是奉子成婚,作为一个非常“正经”的传统姑娘,竟然干这种事,现在她的女儿也做出这样的事,说明“不正经”的不止她一个。如果打掉,“女儿是坏人”的证据就没有啦。如果生下来,一个活生生的人会时刻地告诉她“看,别人也干这种事”,自身的罪恶感会减轻很多。
一个把恶与坏都投射出去的人,除自己的其他人都不过是工具——成全“自我”的工具。她自认为最好的闺蜜自杀了,她说无法理解。看似是关爱闺蜜,其实她在意(愤恨)的是闺蜜竟然没听从她的安排(冬天冷了到庙里住,有人给她做饭)——我为你好,你为什么不接受呢。郭建波那句“她说她不想去庙里”,纪明岚像是第一次听到。闺蜜有说过吗?肯定有,是纪明岚听不进去,她要的自己“好人做尽”,至于别人是否接受,是否真的变好,她是不管的。纪明岚信佛,细细品品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信佛?
纪明岚从小就打骂郭建波,咒语女儿,用最恶毒的语言,这是一种心理平稳伪装术,在平常老百姓中非常地普遍。当出现诸如明星出轨等一些挑战道德底线的新闻/事件时,多少人在网上/闲聊中狠狠抨击、痛骂那些道德败坏者,他们是以言语的方式告诉潜意识——看到没,我在抨击它们,与它们划清界限,所以相信我,我不会做出那种事情/行为。实际上呢,极可能是羡慕那些出轨者,条件成熟/允许也会步人后尘。苏东城与佛印有一段轶事,佛印看苏轼是一尊佛,而苏轼看佛印是一坨牛粪,心中有佛,看谁都像佛,心中满是牛粪,看谁都似牛粪。纪明岚内心满是罪恶,所以她眼里的丈夫、女儿也都是恶贯满盈。可是,她真的做的什么过分之事吗?NO!你情我愿之下的偷食禁果、未婚先孕,何罪之有?
郭婉婷是学霸,次次都是满分100分,可是有一次考了99分,纪明岚就翻脸,觉得不可饶恕。在她看来,郭婉婷不是一个独立个体,是她亮丽的外衣,怎可以允许出现一丁点瑕疵呢?“对她多好都没用,只是一点没做好呢,她就给你记住了”,纪明岚的这句话是说给姨姥听,但更适合她自己。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好与坏两个情况,没有第三种,也没有好坏参半与混合。她年轻的时代已经不是至暗的封建时代,她嫁给老郭,真的只是“被老郭带坏”?老郭真的没有一丁点的好?为什么在老周(黄昏恋)在准备与她“洞房”的时候,控诉的丈夫一无是处、讲述自己如何命苦(煞风景败兴致不说,她说出来的目的是甚)。老郭可能是有点流氓不少缺点,但是他活的有活力有魅力,是一个生命能量自由流动的个体,是这个吸引了当时“一板一眼”的年轻纪明岚,也是老郭给过她美好的性体验,更是老郭承接她从小到大都不敢展露的“恶与坏”,比如早恋、偷食禁果。可是等风平浪静后,纪明岚还是害怕展露出来的“恶与坏”,她急于向世人撇清,证明自己是无辜的、清白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老郭的诱惑与影响,她认为用离婚就可以撇清关系,于是有了女儿眼里的各种作、闹、吵、泼、怨。老郭出去偷腥,有没可能是一个男人的正常性需求被家里的她几近扼制呢?她以这种方式逼老郭犯错,只有别人犯错了,她的“无辜”才会更加突显,她要争取世人的同情与可怜,其实真正值得可怜的是她的丈夫与女儿,被她控制的死死,顺从不行,反抗更加不行。老郭死了才解脱,可是郭建波呢,仍处在火海里。谁来救赎她?
纪明岚的“超我”几近变态,只是小小一下不遵守道德教化,就被认为是天大的罪数。郭婉婷的一句话“就你这样的人还有人喜欢你”,把她激怒,当场翻脸,当场发飚,因为她以为孙女看到她隐藏极深的恶与坏,其实郭婉婷看到只是她表面上的怪异行为。纪明岚深深隐藏的“恶与坏”也不过是她的误以为。她带着这些“错误认知”,自己痛苦地活了一辈子,也摧毁了最亲近的人的一生,包括丈夫、女儿。
纪明岚的笔墨着了这么多,该到主角上场了。
郭建波是才女,很聪明,有能力,情商也在线,为什么活成这样?她是在拿生命、幸福、未来,前程等,温柔地与母亲对抗,温柔是希望能融化母亲坚硬的心,对抗作为独立个体无法丢弃的底线。纪明岚咒骂了她四十几年,她顺从了四十几年,也反抗了四十几年,何等的无辜无奈与悲戚。
㈢ 春潮电影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看着山上的美景,白雪飘飘,冰川璀璨,感到此时此刻孤独得只有这座山陪着自己,只有这座山是自己的知己,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刻既没有明月也没有影,只有这座山。
游山恋,实际就是“失恋游山”,写的是“我”因为失恋了,借酒消愁,提着一壶酒,喝得醉醺醺的,独自去山上散心。
“我”想起自己的失恋,想对这段感情再作挽留,但对方就像寒风刺骨一样,伤得我太深了,我舍不得放手却不得不放手。“我欲迎风在留住几步,怎舍寒风吹动我痛处”。连寒山也为我的失恋伤心落泪,我安慰寒山不要哭了,来我敬你一杯,我们一起喝酒,我带你走出这伤心的情绪。
(3)分析电影春潮主题扩展阅读:
我想变得像冰一样冷酷无情,给这段感情划上句号,我只有这条路可走,无路可退。但是这冷酷绝情的选择却像寒冰一样刺痛我的心,让我伤心得只想哭。我虽然舍不得,但却只能这样做。“我欲成冰再也无退路,怎舍寒冰冰冻我心哭”。
我说寒山你不要为我哭了,来我们一起来看这如画的美景,你看我给你画出了这么美的景色,让我带你走出伤心的情绪。
想挽留也痛苦,想结束也痛苦,不管怎么选都是痛。“你看白雪人间,你看冰川璀璨。来者恋,如大梦眼前”。看到这样的美景,就像眼前是一场梦一样,来这里的人都会爱上这景色。也暗指了自己的爱情就像是做了一场大梦一样,大梦醒来,一切都成了一场空。
㈣ 年度最佳国产电影《春潮》,人生何处不悲凉,山不长,水也不长
《春潮》是由中国吉林籍女导演杨荔钠编剧并执导,郝蕾、金燕玲主演,曲隽希,李文波联合主演的家庭生活 情感 纠葛的一部电影。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最近这几年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国产电影,镜头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式家庭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爱与恨的纠缠。
看电影的过程会很压抑,因为很多情景都是在演绎家庭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是每一个家庭都会有的,而杨荔钠导演能够把这部电影拍的这么真实,让人望景生情,说明导演的内心一定经历过什么,而看电影的人也是有故事的人,所以才会产生共鸣。
生活永远不会事事顺意,家庭的矛盾和纠纷那是不可避免的,家庭的成员在遇到分歧的时候总觉得对方是自私的,而我们可能总是看着别人以为别人的生活就是一场悲剧,正如导演所要表达的,母亲觉得女儿老大不小了,也不成家,也不找个爱人,一天稀里糊涂,就觉得女儿过的一塌糊涂,女儿很可怜,很悲哀;然而女儿觉得母亲一辈子做了那么多事情,人生是何其的悲剧,母亲的人生就是一幕可怜的悲剧。
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人生,你以为他很悲催,其实他也以为你很悲催,这就是参考系不同,看到的物理定律不同。我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别人,去看待别人的人生,没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可笑,然而别人在看我们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同样一个道理,我们看到别人过得很幸福,为什么自己就这么悲催,然而你觉得那个幸福的人,也许正在羡慕别人的幸福。
杨荔钠导演能够拍出这么细腻,这么深刻的一部电影,敢保证她的人生中也有类似的 情感 的经历,否则就不可能这么入木三分去刻画一个家庭暗藏的矛盾,的确有人评价这是一部年度最佳的国产电影,一部严肃而认真的女性电影,的确这种评价是没错的,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能够让人陷入沉思的电影。
难得一见的好电影,大家有时间去看看,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看完电影后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悲催的!人生何处不悲凉,山不长,水也不长。
㈤ 《春潮》式家庭:郝蕾催泪演绎母女关系,为何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提到郝蕾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曾经的她在工作室微博上发表,控诉狗仔打扰自己孩子的正常生活,因为自身的原因她觉得愧疚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孩子。微博中她声称:“演员只是我的工作,如果我有别的能力工作养家,我会毫不犹豫的放下,你们以为我愿意在这肮脏的圈套里生存吗?但对不起我没有别的工作能力,我只会做演员,也只是与所有母亲一样想给我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生活是一道无解的题目,郝蕾的演技精致最后镜子的反射的独白,希望可以帮助每一位女性自省,这部电影深有含义。其实有一种伤害叫原生家庭的伤害,旁观者不理解。施暴人不记得,受害人解不开。于是乎旁观者在数落,施暴人想不通,受害人走不出。到最后旁观者茶余饭后,施暴者自卑自怜,受害人内心歇斯底里却也万劫不复。母亲这个角色如何自处与诠释,你的原生家庭及格吗?
㈥ 春潮电影主要讲了什么
记者郭建波(郝蕾饰)、母亲纪明岚(金燕玲饰)与女儿郭婉婷(曲隽希饰)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祖孙三代因亲情关系捆绑在一起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记者郭建波在报导社会负面事件的同时,也在揭开自己身上的伤疤;母亲纪明岚在外为人热情,受人爱戴,但是回到家却判若两人;女儿郭婉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成人世界里的种种生存法则。一次次的叛逆与反抗都在隐忍中归于平静,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在三代人之间暗自滋生,终将爆发。
㈦ 电影《春潮》观后感
郝蕾演的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很多回忆与思考。自己一步一步走的正是自我救赎之路。个体的独立无不背负着十字架。这个十字架带着狰狞的面目却折射着母亲的爱。
理解原生家庭的概念不是让我们去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最终看清一代又一代痛苦轮回的链条,从泥沼中拔起,通过体验痛苦与折磨同理到到母亲,感受到在这痛苦的外衣下,其实是对爱的渴望与表达。
这部电影帮我更好地理解自己成长中经验到的过程,理解我的母亲。母亲的担心与恐惧就是爱的表达。她害怕我经历她经历过的不好的事,害怕我出现她认为危险的问题,她在她认知范围内为我和弟弟划了一个安全圈。而我曾认为这是她不够高的视野阻挡了我的自由,也曾认为她不够宽容,只有优秀才会得到她的认可。自己的委屈,脆弱却无处安放,唯有自己悄悄藏起来。当我认为母亲只接受我好的一面时,我发现自己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不允许自己表现出不好和疏漏。这让我感觉自己活的特别假,特别累,特别紧张,特别害怕。
带着这样的观念,必然会在生活中显现出来,比如在身体方面表现出嗅觉失灵,闻不到臭的一面,也闻不到香的一面。我猜测这是我长期对前夫的酒味,臭袜子感到厌恶恶心的结果。再一个例子,失去婚姻也是相同的道理。离婚的确无需再忍受前夫的缺点,但是同时也失去他为家庭做的有贡献的部分。不想要坏的,也会失去好的。结果,越是怕不好,越是不好,直到看清一件一件坏事都是潜意识信念下我要的。而在探索自我的初期,我以为自己的不幸福来自母亲的偏执,强势,强迫,来自于她对我的影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与《春潮》中的郭建波一样,对母亲隐忍,怨恨,抗争。如今再看这一切,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医学,到心理学,再到奇迹课程,我一步步跟随内心的困惑逆流而上,直到迷雾逐渐散开,感觉到内心的力量与自由。
其实这世界原本没有绝对的高低,对错,好坏之分,只有爱与不爱。
在怨恨里,所有的一切都将会被扭曲。所有的爱都隐身而退。为了内心世界重归宁静祥和,与自己的和解就是与母亲的和解。化解自己的怨恨和伤痛的办法就是理解父母原生家庭的怨恨和伤痛,由此我们的生命才会完整,才能活出悲悯,慈悲。让我们内心的母亲依然温暖呵护着我们,也让我们作为母亲呵护着我们的儿女。让爱之潮水在一辈辈间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