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最新电影
㈠ 评剧电影《花为媒》讲的是个什么故事详细一点
王少安寿诞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与表姐李月娥相见,互诉衷情,并赠罗帕定终身。李月娥走后,王母托媒人阮妈为俊卿说亲。阮妈来到张家,张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双全,一说便妥,但王俊卿心爱表姐月娥,不允张家亲事,并忧虑成疾。
王母又托阮妈到李家说亲,月娥与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则说王俊卿轻狂,不懂礼教,顽固拒婚。王俊卿闻知与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爱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妈献计去张家花园相亲,以为王俊卿亲眼看见张五可的才貌后便会答应,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请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
贾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张家花园相亲。张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见贾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顿时雪化冰消,并赠红玫瑰,私订终身。贾俊英将张五可私赠的红玫瑰转送表兄,倍加赞美张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并将红玫瑰扔在地上。
阮妈又向王母献策,先将张家小姐娶来,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张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应允,于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万分。李母溺爱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采纳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计,抢先将李月娥送到王家与王俊卿拜堂成亲。
王俊卿以为新娘是张五可,拒不拜堂。当他听说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顿时心花怒放,疾病痊愈。待张五可的花轿前来,他们早已拜完花堂。张五可闻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闯进洞房,质问王俊卿。阮妈见状,无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此际,突然发现贾俊英,随即将他拖入洞房,于是真相大白,两对有情人各遂心愿。
(1)评剧最新电影扩展阅读:
基本信息:
《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着《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评剧经典剧目,喜剧。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变为舞台剧,后由着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为戏曲电影。由方荧执导,吴祖光编剧,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
中文名:《花为媒》
外文名:Flower is a Go-between
出品时间:1963年
出品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中国
导演:方荧
编剧:陈怀萍,吕子英,吴祖光
类型:戏曲片,评剧
主演:新凤霞,赵丽蓉,爱丽君,李忆兰
片长:1小时47分27秒
上映时间:1964年
对白语言:评剧
色彩:彩色
改编出处:《聊斋志异。王桂庵。子寄生》
㈡ 评剧代表作品有哪些
1、《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
2、《杨三姐告状》是1980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中国评剧院一团参与演出,参演人员有谷文月,赵丽蓉,王景明,张秀兰,张彦生。
3、《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着《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评剧经典剧目,喜剧。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编为舞台剧,后由着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
4、《刘巧儿》中国评剧作品,作者王雁,据1943年袁静剧本《刘巧告状》和说书演员韩起祥的说唱《刘巧团圆》改编。
5、《小女婿》评剧代表剧目,改编自戏剧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李健吾(1906-1982)解放前写的最后一部创作剧本《青春》;着名评剧大师韩少云、筱白玉霜的拿手好戏。
㈢ 经典的评剧戏剧电影除了花为媒还有哪些
评剧电影不是很多,早年间拍过“秦香莲”,魏荣元主演;“刘巧儿”,新凤霞主演;八十年代初期,有过一部评剧艺术片“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赵丽蓉主演;还有过一部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河北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电影“嫁不出去的姑娘”,讲述的是现代农村年轻人婚姻恋爱的故事。
大致上记得这几部,遗憾的是评剧好多经典戏目‘夺印’、‘向阳商店’、‘金沙江畔’‘小女婿’、‘对花枪’等等等等都是录了音,没有留下电影资料。
㈣ 评剧电影《杨三姐告状》的主演们现在怎么样了
谷文月毕业于北京戏校,从小就喜欢趴在邻居家窗台上听话匣子里放的新凤霞的评剧。最后她拜新凤霞(也曾饰演杨三姐)为师。她拜新凤霞后第一部作品是《祥林嫂》,着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特意来祝贺演出成功。谷文月在1980年领衔主演评剧艺术片《杨三姐告状》,扩大了评剧在全国的影响。她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杨三姐告状》也成了谷文月的代表性剧目。
㈤ 姐姐们,哥哥们,谁有新凤霞的资料
新凤霞。新凤霞丛档原名杨淑敏,天津人。1927年生于贫民家庭。六岁从堂姐学京剧,十三岁拜师小五珠,改习评剧,一年后即在《点秋香》,《花为媒》渗猛乱,《杜十娘》等剧中饰主角。新凤霞1949年下半年从天津到北京。在天桥万盛轩演出了《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新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后,她又演出了反映评剧艺人苦难生活的《艺海深仇》,还移植改编了不少兄弟剧种的剧目新凤霞与剧作家吴祖光结婚后和音乐家盛家伦为邻,在发声技巧和音乐理论上,得到盛家伦的帮助艺术造诣迅速提高。新派的唱腔的特点是清新玲珑,善于运用华彩流利的“疙瘩腔”。新凤霞本是个女高音,在盛家伦的帮助下又练出了圆润纯净的中底音,达到选律华美,音区宽广,运腔自如的境界。新凤霞与音乐工作者合作,创作了不少新曲调,新板式,如[蜻蜓调],[送子调],[凡字大慢板],和[反调大慢板]等,新派形成了当前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她的代表剧目很多,象《干坤带》,《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无双传》,《凤还巢》,《会计姑娘》,《三看御妹》等许多剧目。在十年浩劫中,新凤霞由于迫害致残,离开了舞台。此后,她就以教学为主,她的弟子众多如:李红霞,谷文月,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等以及弟子的弟子张秀云、王丽京等。新凤霞于1998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
童年时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1949年北京解放后,新凤霞来到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1950年,在共产党的戏改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新凤霞任主演兼团长。1951年,新凤霞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解放评剧团任主演兼副团长。1953年,新凤霞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一队任演员。1955 年,中国评剧院成立,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凤霞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和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党的文艺队伍中,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道路。她亲自执笔创作演出了以她个人经历为题材的大型评剧现代戏《艺海深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刘巧儿》公演及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在《刘巧儿》的创作过程中,新凤霞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新凤霞和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开了戏曲工作者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创作的先河,为戏知颤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做出了示范。继《刘巧儿》之后,新凤霞在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评剧《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会受尽摧残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现了深层次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展了新派演唱艺术。
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这得益于她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新社会的热爱而焕发出的艺术创作力。新凤霞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在中国评剧院这一国家剧院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新凤霞的艺术创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新派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陈出新的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这出剧目拍成电影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东南亚各国放映后,新派艺术又一次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全国各地的评剧女演员纷纷向新凤霞拜师学艺,评剧新派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与传播。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春香传》、《干坤带》、《金沙江畔》、《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几十出剧目。她所塑造的刘巧儿、祥林嫂、赵淑华、李秀英、春香、银屏公主、珠玛、无双、小白菜、燕燕、刘金定、张五可、杨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为评剧画廊增添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她和音乐工作者一道在这些剧目中创造了众多的新板式和新曲调。在《干坤带》中创作演唱了凡字调大慢板;在《无双传》中创作演唱了反调大慢板;在《春香传》中创作演唱了三拍子调;在《金沙江畔》中创作演唱了格登调;在《三看御妹》中创作演唱了降香调;在《调风月》中创作演唱了蜻蜓调;在《六十年的变迁》中创作演唱了送子调。这些新板式和新曲调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为评剧向大剧种的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评剧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新凤霞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并被剥夺了做演员的权力,这对她的身心是巨大的摧残。1975年,她因脑血栓发病导致偏瘫而不得不告别为之奋斗的评剧舞台。1979年,新凤霞得到了彻底的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春风又一次吹进了新凤霞的心田,她以惊人的毅力,挺起她那受过伤害的身体,迈着蹒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艺术领域开拓进取。她讲学授艺,着书立说,教学不止,笔耕不辍。新凤霞拖着沉重的身体,坐在轮椅上给她的弟子、学生说戏,示范演唱,克服行动的不便多次到剧场观看学生的演出,以鼓励和提携后人。在她无私的教诲下,谷文月、刘秀荣、王曼玲、赵三凤、戴月琴、高闯等一大批弟子、学生成为光大新派艺术的优秀传人,成为今天评剧事业的骨干与中坚。新凤霞桃李满天下,是我国戏曲界拥有众多子弟传人的功绩卓越的戏曲教育家。
新凤霞用她那唯一行动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丰富的阅历,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人缘》、《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时》、《新凤霞卖艺记》、《我和皇帝溥仪》、《发愁》、《以苦为乐》、《艺术生涯》、《我当小演员的时候》、《我与吴祖光》、《绝唱》、《恩犬》、《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约四百万字的文学着作。由英国戴乃迭夫人翻译的英文及乌尔都文的《新凤霞》在世界发行。
新凤霞是着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新凤霞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新凤霞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早在建国初期,新凤霞就庄严地向党提出了申请。但坎坷的经历使她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打倒“四人帮”后,新凤霞再次向党提出了申请。1982年新凤霞被批准入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她以更高的姿态和对评剧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她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中。
新凤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评剧艺术的代表,她长年奔走呼吁,为振兴戏曲,繁荣评剧不遗余力。新凤霞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1997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讲学,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
诞辰:1927年1月26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逝世:1998年4月12日,农历戊寅年三月十六日
㈥ 评剧电影《西柏坡》观后感
戏曲电影《西柏坡》讲述了革命老区西柏坡和西柏坡人民,不仅在战争年代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谱写了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乐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根治水患,保住中央旧址、重建家园,确保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不再受洪涝灾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故事。影片塑造了西柏坡村支书柏凤、平山县县长小秦、西柏坡村大队长坡生以及坡生奶奶、喇叭爷爷、王嘎咕、刚刚、青青、英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从不同的性格层面弘扬了西柏坡的时代精神。
在影片众多个性鲜活的角色中,袁淑梅饰演的女主人公柏凤是最令观众期待的人物。在柏凤身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个性与党性,生活与理想的多重品格。可以说,这一人物形象是袁淑梅几十年表演生涯的艺术积累的体现。影片中,袁淑梅成功尝试了戏曲传统戏与现代戏的不同表演方式,对花旦、刀马旦、青衣等行当不断转换,在戏曲舞台上实践了话剧全新的艺术创造。凭借坚实戏曲表演的功底,袁淑梅开启了戏曲电影艺术之门,在表现人物心理、把握动作分寸、调控声腔韵致、创造一种节奏和意韵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此外,袁淑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做到了规避俗艳,以一种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场感对人物进行细腻地刻画,她所塑造的柏凤朴实、亲近、历练、坚忍,使电影中人物比戏曲作品中更让人感觉温暖,成为影片的出彩之处。
㈦ 都有哪些评剧
中国评剧院剧目
一:音配像
1白玉霜音配像:《白玉霜唱段选》(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可怜秋香;苏小小;棒打薄情郎;锔碗丁;杨三姐告状;双蝴蝶;潇湘夜雨;玉堂春;绿珠坠楼)
2筱白玉霜音配像:(1)《秦香莲》;(2)《杜十娘》;(3)《闹严府》;(4)《朱痕记》;(5)《玉堂春》;(6)《搬窑》;(7)《桃花庵》;(8)《金沙江畔》;(9)《包公三勘蝴蝶梦》;(10)《马寡妇开店》;(11)《李双双》选场;(12)《打狗劝夫》;(13)《临江驿》;(14)《小女婿》;(15)《王少安赶船》;(16)《锔碗丁》;(17)《珍珠衫》选场;(18)《劝爱宝》;(19)《小借年》;(20)《家》选场;(21)《苦菜花》(选场);(22)《筱白玉霜经典唱腔选(卡拉OK刘萍配像)》;(23)《小白玉霜唱腔精选(卡拉OK王冠丽配像)》
3新凤霞音配像:(1)《无双传》(2)《凤还巢》(3)《春香传》(4)《小二黑结婚》
(5)《新凤霞唱腔精选(卡拉OK王丽京配像)》;
4魏荣元马泰音配像:(1)《夺印》;(2)《向阳商店》(3)《魏荣元唱腔精选(卡拉OK孙路阳配像)》;(4)《马泰唱腔精选(卡拉OK张文鹏配像)》;
二:名家电影电视剧
1《秦香莲》(小白玉霜电影)2《花为媒》(新凤霞电影)3《啼笑皆非》(李忆兰电影)4《抢状元》(张淑桂电影)5《杨三姐告状》(谷文月电影)5《丝绒计》(刘萍电影)6《红白喜事》(马泰赵丽蓉电视剧)7《马寡妇开店》(筱玉霜电视剧)
8《闹严府》(刘萍电视剧)9《花街》(刘萍电视剧)10《驼龙传奇》(谷文月电视剧)11《凤冠梦》(张淑桂电视剧)
三:名家舞台剧
1《祥林嫂》(李忆兰赵丽蓉刚立民)2《高山下的花环》(李忆兰张德福花月仙谷文月)
3《帝女花》(张淑桂)4《花为媒》(谷文月赵丽蓉筱玉霜)
5《花为媒》(谷文月戴月琴高闯朱怀旭)6《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赵丽蓉刘萍绝版)
7《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赵丽蓉张秀兰)8《秦香莲》(刘萍谷文月李惟铨绝版)
9《大脚夫人》(筱玉霜)10《刘萍演唱会》11《朱痕记》(刘萍马泰)
12《评剧皇后》(刘萍马泰)13《二楞妈》(刘萍李惟铨)14《牡丹仙子》(谷文月)15《离宫怨》(谷文月刘淑萍)16《香妃》(谷文月)17《田嫂》(谷文月齐建波)18《祥林嫂选场》(谷文月)19《谷文月演唱会》20《包公赔情》(李惟铨朱怀旭)21《风雨聚财人》(李维铨)22《大路情话》(李维铨)23《凤仪亭》(戴月琴齐建波)24《黑头与四大名蛋》(李维铨李金铭)25《凤仪亭》(戴月琴齐建波)
26《杨乃武与小白菜》(马惠民高闯)24《山花》(宋丽)25《金沙江畔》(齐建波宋丽)26《宋丽专辑》27《玉堂春》(宋丽齐建波)28《祥子与虎妞》(宋丽)
29《贬官记》(齐建波韩剑光)30《血溅乌纱》(马惠民王平)31《闹严府》(恒红)
32《卷席筒》(恒红王景为)33《恩与仇》(恒红)34《张羽煮海》(刘惠欣齐建波)
35《李三娘》(刘惠欣)36《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韩剑光于文华)
37《桃花庵》(孟素洁恒红)38《情恋万家》39《大脚皇后》(恒红张文鹏)
40《劝爱宝》(王冠丽)41《秦香莲》(王冠丽邹海群)
42《评剧名家折子戏集锦(劝爱宝十五贯凤还巢)》(花月仙李忆兰花砚茹傅嘉祥)
43《评剧名家折子戏二(顶锅杨三姐告状包公赔情)》(花砚茹王景明李惟铨朱怀旭)
44《评剧名家荟萃》(筱俊亭花淑兰刘秀荣李秀云羊兰芬六岁红崔莲润李忆兰花月仙谷文月刘萍李惟铨刘立明莲小君马淑华)
45《纪念新凤霞评剧名家演唱会》(谷文月刘秀荣戴月琴高闯崔莲润李红霞宋丽于文华等)
天津评剧院剧目
1《包公三勘蝴蝶梦》(鲜灵霞电影)2《牛郎织女》(小花玉兰小鲜灵霞)
3《拜月记》(小花玉兰)4《哑女告状》(崔莲润)5《花木兰》(崔莲润)
6评剧《狗不理传奇》(崔莲润王友才)7《卖油郎独占花魁》(崔莲润王友才)
8《回杯记》(崔莲润)9《半把剪刀》(曾昭娟)10《宝马圆情》(曾昭娟)
11《牧羊卷》(曾昭娟)12《卖妙郎》(曾昭娟)13《夫人令》(曾昭娟)
14《谢瑶环》(曾昭娟)15《费姐》(郭美美赵茹意)16《卖妙郎》(李秀云)
17《村南柳》(李秀云马淑华)18《祥林嫂》(马淑华)19《杜十娘》(马淑华)
20《妇女代表》(新翠霞六岁红)21《周仁献嫂》(赵斌)
沈阳评剧院剧目
1《打金枝》(筱俊亭)2《对花枪》(筱俊亭)3《杨八姐游春》(筱俊亭)
4《穆桂英挂帅》(筱俊亭)5《小院风波》(筱俊亭)6《包公审太后》(筱俊亭)
7《茶瓶记》(花淑兰)8《谢瑶环》(花淑兰)9《相思树》(花淑兰)
10《梅香》(花淑兰)11《人面桃花》(韩少云)12《小女婿》(韩少云)
13《小姑贤》(韩少云电影)14《梁山伯与祝英台》(韩少云)
15《姊妹易嫁》(宫静)16《女秀才》(宫静)17《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宫静)
18《小寡妇上坟朱买臣休妻》(宫静)19《王少安赶船夜宿花亭》(宫静)
20《小二黑结婚》(宫静)21《劈山救母》(宫静)22《珍珠塔》(艳铭杰宫静)
23《红楼梦》(宋丽)24《雪花飘飘》(冯玉萍)25《风流寡妇》(冯玉萍)
26《山里人家》27《牛郎织女》(周丹牛一波)28《打神告庙》(周丹)
29《玉堂春》(何欣)30《武松与潘金莲》31《莲花庵》
32《哑女告状》(李懿柏坤)33《杨二舍化缘小姑贤》34《柜中缘》(尹敬红)
长春评剧院剧目
1《半把剪刀》(筱王金香)
2《密建游宫》(王曼苓周连生)
3《奇冤义胆》(刘立明)
4《徐九经升官记》(刘立明)
5《牢狱产子》(郑桂芳)
哈尔滨评剧院剧目
1《风流小狐仙》(赵三凤)
2《天雨花》(刘小楼赵三凤史双寅)
3《伯虎吟》(赵三凤史双寅)
石家庄评剧院剧目
1《刘巧儿》(刘秀荣)2《梦断萧墙》(刘秀荣)3《干坤带》(刘秀荣)
4《胡风汉月》(刘秀荣赵立华)5《宝玉与黛玉》(刘秀荣)6《花为媒》(刘秀荣)
7《刘秀荣专辑(卡拉OK)》8《珍珠衫》(徐金仙剧文林)
6《杨乃武与小白菜》(刘淑琴)7《五彩水晶山》(尚丽华)8《张海迪》(尚丽华)
9《花魁女与卖油郎》(尚丽华)10《凤落梧桐》(尚丽华)11《状元与丐乞》(靳玲展)
12《冷月香魂》(徐金仙)13《喜脉案》(刘凤芝赵立华)
14《张羽煮海》(袁淑梅)15《窦娥冤》(袁淑梅)16《牧羊圈》17《五女拜寿》
唐山评剧团剧目
1评剧小生《洪影专辑》2评剧小生《石文明专辑》3《太白进宫》(洪影筱俊亭)
4《御河桥》(刘淑琴洪影)5《三看御妹》(李忆霞)6《打金枝》(李忆霞)
7《姐妹皇后》(李忆霞)8《成兆才与杨三姐》(罗惠琴)9《包公审太后》(小筱俊亭)10《红龙泉》(罗惠琴张俊玲)11《王二姐思夫》(王英)12《状元打更》
13《红丝错》(罗惠琴)
其他评剧团剧目
1《秦香莲后传》(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2《海棠红》(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3《啼笑因缘》(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4《桃李梅》(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5《生死情》(邢韶瑛北京燕京评剧团)
6《嫁不出去的姑娘》(李淑珍何广敏陈振之电影)
7《赌婚记》(张素娟骆丽娜辽宁建昌县评剧团)
8《深宫孽海》(青皇岛小海燕评剧团)
9《鸳鸯胆》(天津溏沽评剧团)
10《王妈买驴》(天津宝坻评剧团)
11《包公三勘蝴蝶梦》(营口评剧团)12《砸銮驾冯奎卖妻》(营口评剧团)
13《状元与丐乞》(宋小霞刘玉萍营口评剧团)
14《蝴蝶杯》《屠夫状元》(营口评剧团)15《孟姜女哭长城》(丰润评剧团)
16《保龙山》(丰润评剧团)17《曹雪芹》(丰润评剧团)
18《清风亭》(李鹏念丰润评剧团)19《盗金砖》(曹华鞍山戏曲剧院)
20《三娘教子》(蒿城评剧团)21《狸猫换太子(8碟)》
22《李三娘打水》23《打狗劝夫刘云打母》
24《李彦贵卖水刘翠屏哭井》
㈧ 求 花为媒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花为媒》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zuFvZDe_cN0iU4d6p7gsMA
作品相关简介:《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着《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评剧经典剧目,喜剧。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变为舞台剧,后由着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为戏曲电影。由方荧执导,吴祖光编剧,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
㈨ 花为媒 中王夫人的扮演者
《花为媒》中王夫人的扮演者是花砚茹。
1、角色简介:
王氏(王夫人)
演员:花砚茹
评剧电影《花为媒》中的人物,王俊卿之母。
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与表姐李月娥相见,赠罗帕定终身。李月娥走后,王母托媒人阮妈为明源俊卿说亲。
2、演员简介:
花砚茹,1925年生于北京,七岁拜彩旦演员王德斋(艺名宛香玉)学习评戏,师姐花砚雯。曾参加莲剧团、芙蓉花剧团。解放后在北京评剧团后并入中国评剧院。几十年来塑造了众多的彩旦角色。如《刘巧儿》基旦中的刘媒婆、《杨三姐告状》中的裴氏/费氏、《花为搏槐扰媒》中的王氏、《劝爱宝》中的爱宝妻、《会计姑娘》中的五娘、《吹鼓手告状》中的局长太太 等深受观众喜爱。
3、电影简介:
《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着《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评剧经典剧目,喜剧。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变为舞台剧,后由着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为戏曲电影。由方荧执导,吴祖光编剧,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
㈩ 经典的评剧戏剧电影除了花为媒还有哪些啊
杨三姐告状:
主演:谷文月 张连喜 赵丽蓉 张彦生
民国七年(1918),河北滦县冯家狗儿庄,杨三姐为了惨遭被姐夫杀害的姐姐杨二姐及女儿申冤报仇,上告至天津检查厅……
秦香莲:
主演:李再雯 魏荣元 席宝昆 陈少舫
当朝附马陈世美的结发妻子秦香莲到开封府状告丈夫杀妻灭子等数罪,包公秉公断案,不畏皇权,将其斩首。
花为媒:
主演:新凤霞 李亿兰 张德福 赵丽蓉
本片叙述古代两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刘巧儿:
主演:新凤霞 宋长文 张德福 赵丽蓉
本片叙述了农村少女刘巧儿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
《画中人》
主演:李亿兰
巧姐和庄哥本是一对相爱的恋人。皇帝选美选中了巧姐,便派巫臣带兵抢亲。巧姐不从,跳崖自杀,幸被仙姬所救。仙姬把巧姐变成“画中人”,把画卷送给了庄哥。这样,每当庄哥白日外出劳作和晚间睡眠时,巧姐就从画上走出,替庄哥料理内务。一日,庄哥趁巧姐下画时,悄悄收起了空画。经他再三请求,巧姐下画与他结成夫妇。就在他们拜堂时,巫臣又带兵赶到,将巧姐抢走。为不被皇帝所辱,巧姐复入画中。皇帝无奈,便将此画幽囚于密室中。庄哥念巧姐心切,夜人密室,与之相会,不料被皇帝发现。皇帝调兵抓人,庄哥奋力反抗,烧毁了皇帝的龙袍,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为救庄哥,巧姐被迫为皇帝重绣龙袍。及成,皇帝又生占巧姐杀庄哥之心。庄哥大怒,一剑刺中皇帝身上的新衣。龙袍上的海水竟变成真水。 汹涌的水流淹没了皇宫。皇帝与巫臣受到惩罚。庄哥巧姐终于获得了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