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国电影发源于
A. 全球的电影有多少流派 各流派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
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形式主义Formalism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 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着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安格。商业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主要派别,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如伍迪.艾伦。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法国新浪潮New Wave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它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 1950年代末开始的,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创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尚.胡许与美国的大卫.梅索。这些倡导者自言他们的灵感来自苏联的吉加.维多夫的“电影真理报”,较大的差别在于真实电影的事件更完整与单一,因此更具有剧情片的情节。制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与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其特点。法国与美国的真实电影最大不同在于法国可让导演介入,如尚.胡许的《夏日记事》(1961),而美国的真实电影则强调导演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这样电影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而这种方法必然限制了题材的选择方向,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的作品很少。而真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高达在他很多电影里面进行主观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实电影的方法。
第三电影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的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歧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电影。其具体主张由古巴导演费南多.索拉纳斯与奥大维.杰提诺在1970年代初期合写的《迈向第三世界电影》(Toward a Third Cinama)一文,他们称资产社会依其封闭与被动的艺术观所拍摄的电影商品为“第一电影”,作者电影、巴西新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强调个人经验的作品为 “第二电影”,“第二电影”是第一电影的一条出路,但是已是体制的极限,而在革命中产生,与体制对抗的电影则是“第三电影”,亦可称为解放电影与游击电影。这两位导演强调“第三电影”必须是制作体系无法吸收,且异于体制的须要。在《迈上第三世界电影》一文中,作者提到:“摄影机是影像/武器的无穷征收者,放映机则是一秒发射24格的步枪。”
巴西新电影Cinema Novo指巴西在1960年代兴起的新电影运动,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化,以挣脱外来,尤其是北美电影文化的主导形式。他们对于国家、社会现实的观点较为犀利,美学原创力亦非常丰富。最早以葛劳伯.罗恰领导的电影合作社方式经营,重要导演还有鲁伊.盖拉、尼尔森.皮瑞拉等。他们的电影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极力寻求大胆甚至古怪的美学风格,如罗恰的《黑神白魔》(1969)等。在海外影展亦有不错的成绩。巴西新电影曾被激进左派批判为太重美学意义,并在发展上与电影工业互相唱和。此外,巴西的观众仍然较喜欢重娱乐的商业电影,对于新电影较不接受。1964年巴西军事叛变,检查制度变严,而重要创作者如罗恰到海外拍片,所以新电影运动没落。但巴西新电影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以电影运动有不少的影响。
德国新电影New German Cinema 1960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1950年代西德随着经济的复苏电影亦蓬勃发展,但内容逃避现实,贫乏单调,1950年代末到 1960黏代初电影业陷入低潮,连国际影展的参加资格也没有,受到当时法国与英国等国家新电影的影响,便产生了德国新电影。1962年的“奥伯豪森”西德短片电影节中,有26位导演一起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发起人大都是只拍过短片的年轻导演,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且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与某些利益团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不过宣言运动开始的前三年由于资金缺乏,只拍出一部电影。1965年取得政府协助,成立“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资助青年导演拍片,到1967年总共拍了20多部电影,并在国际影展中获得肯定,因此德国新电影声名大噪。但这初期的德国新电影并没有法国新浪潮那种轻松放任的感觉,反映的世界不是豪无希望,但也没有明确出路,因此在国内不受欢迎,很快又限入危机。1975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出现高潮,原因是政府的资助法作了更改,变得有利于青年导演;电视台开始资助年轻导演拍片;1971年之后,德国创办了自助性的电影摄制与发行机构“作家电影出版社”与“新德国剧情片制片人工作协会”;美国大片商也注意到德国新电影并开始投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时期出现许多人材:法斯宾达、荷索与温德斯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富有特色,在国际上也获得很多肯定,但是在国内仍不受欢迎,于是第二次高潮又再次陷入沉寂状态。1979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复兴,这得力于法斯宾达的《玛丽布朗的婚姻》与雪朗多夫的《锡鼓》在国内票房上成功,使德国新电影摆脱国际上得奖而国内不卖座的局面,1979年之后运动声势更为浩大,成为西德电影的主流,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个流派的标志。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
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意象派电影 Imagist film
运用一系列相关的意象,以制造一种气氛,或创造一种抽象概念的电影。意象派电影工作者企图利用有关性质的视觉和听觉细节,使镜头与声音的累积,为一个场景或整部影片带来更大的意义,而不需用直接陈述的方式。意象派电影不止是纯粹抽象或韵律的电影试验,而是企图成为一种具有明喻或暗喻的象征效果沟通经验(通常是诗意或抒情的)。
实验电影 Experimental film
从193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非商业电影,这种电影主要是用16厘米胶片拍摄的短片,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就其艺术实质而言,是有声电影时代的前卫电影。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中期是实验电影的萌芽时期;二次大战后,实验电影有了新的发展,虽然中心仍在美国,但是在英、法、义大利和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展开拍摄实验电影的活动。1960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绝少使用实验电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
B. 二战时期,德国电影许多少年
30年代进入了有声电影时期,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德国电影也陷入困境。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老庆兆此时大多数电影创作者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逃避之中,出现了大量的浅薄娱乐片。战后逃避心理还导致一些美化德国历史、描绘一战中德国的英雄表现等试图重塑民族信心的电影。再加上政府的干涉,这种题材逐步僵化,演变成了“电影一律”。这种创作的转向预示着纳粹电影的到来。
1933年,nacui占领德国。德国电影创作者遭到了法西施的迫害,优秀的电影被禁,造成了大量的电影创作者外流。在nacui政府的专制控制下,德国电影变得单调无生机,前景黯淡。此时占据电影市场的是喜剧片和逃避现实的“问题片”。
04 二战后电影发差兄展(1945-1989)
东西德冷战格局的影响
1945年,二战结束形成东西德冷战格局。东西德两个不同的社会体制下的电影也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直至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
西德电影
原电影资源大多集中在东德。因此西德电影发展初期比较困难,电影的创作主要集中对战争的回忆。
1948年,西德进行了货币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电影行业开始出新的发展契侍租机。政府为了刺激电影发展,配给电影导演资金支持,并于1951年设立联邦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
这一时期,西德电影从战后初期对于战争没有深度表现的“废墟电影”转向“乡土电影”、战争片、英雄史诗片、喜剧电影等。
50年代,西德电影发展迅速,但从内容的角度上看,缺乏艺术性,大量的文学、历史和民间传说改编的影片。虽有大量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充满了逃避现实、感伤主义,并没有对于战争深刻的反思。内容的空洞造成了大量观众的流失。
60年代,西德电影陷入了危机。1962年奥伯豪森国际短片节期间,以亚历山大·克鲁格为首的一批青年导演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表明要和过去的电影划清界限,创立“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的运动也是世界电影新浪潮下的产物,这批青年导演受到了法国新浪潮、英国“自由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等电影运动的影响。新电影宣言是西德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德国电影”给德国带来了新的创作生命。
70年代以后,“新德国电影”进入了繁荣时期,成为了德国电影史中继表现主义之后的又一次黄金时期。
C. 世界电影流派的划分
1,第三电影
第三电影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的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歧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电影。其具体主张由古巴导演费南多.索拉纳斯与奥大维.杰提诺在1970年代初期合写的《迈向第三世界电影》(Toward a Third Cinama)一文。
2,巴西新电影
巴西新电影Cinema Novo。指巴西在1960年代兴起的新电影运动,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化,以挣脱外来,尤其是北美电影文化的主导形式。他们对于国家、社会现实的观点较为犀利,美学原创力亦非常丰富。
3,德国新电影
德国新电影New German Cinema。1960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1950年代西德随着经济的复苏电影亦蓬勃发展,
但内容逃避现实,贫乏单调,1950年代末到1960黏代初电影业陷入低潮,连国际影展的参加资格也没有,受到当时法国与英国等国家新电影的影响,便产生了德国新电影。
4,直接电影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
5,意象派电影
意象派电影 Imagist film。运用一系列相关的意象,以制造一种气氛,或创造一种抽象概念的电影。意象派电影工作者企图利用有关性质的视觉和听觉细节,使镜头与声音的累积,为一个场景或整部影片带来更大的意义,而不需用直接陈述的方式。
D. 亚历山大·克鲁格的人物生平
1932年2月4日,克鲁格出生在德国哈尔贝尔士达特的一个医生之家,先后在故乡及柏林上中学,之后在马堡菲利普斯大学(Philips-Universität)和法兰克福约翰·沃尔夫冈·哥德大学(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学习法律、历史以及教堂音乐。1956年,克鲁格以《大学的自治》一文,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58年起,他先后在柏林和慕尼黑做律师;期间他曾就教于乌尔姆艺术造型学院的电影造型系,后又曾任法兰克福大学的客座教授。
也是在1958年,德国大导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拍摄《印度墓碑》时,他去做见习助手,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人生涯。1962年,在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上,他和25位青年德国导演,联名发表了,向当时的德国商业电影挑战的、着名的《奥伯豪森宣言》,揭开了最初名为“青年德国电影”,后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德国“作者电影”的序幕。1966年,他的故事片长片处女作《告别昨天》,在威尼斯电影节为德国电影抱回了21年不遇的银狮奖。此片不仅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而且被电影批评界公认为,是“新德国作者电影”的奠基之作和大师级作品。1968年他的《杂技艺术家:一筹莫展》(1968)又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79年,克鲁格再次以《女爱国者》一片,为“新德国电影”电影理念的实践添锦加彩。
《奥伯豪森宣言》发表的当年,他和埃德加·赖茨(Edgar Reitz)以及德腾·施莱尔马赫(Detten Schleiermacher)共同在乌尔姆艺术造型学院建立了电影造型学院。翌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凯洛斯电影”制片公司(Kairos-Film)。据不完全统计,自1960年至2006年,由克鲁格编、导、演、制片以及参与策划的大小各种类型影片多达50余部。
此外,德国电影和文化政策问题也一向是克鲁格关心的内容。早在1961年,他就与他人合着出版了《文化政策和出版监督》一书。从1962年开始,他还致力于促进建立西德的国家电影资助体制,直到1974年该体制获得法律承认;同时他还坚持敦促西德电视台资助西德导演的电影创作,为“新德国电影”得以形成气候,并取得蜚声国际影坛的成就,创造了条件。1977年5月,由于反对西德电影资助基金会自1974年开始执行的审查政策,他辞去了三个电影资助基金会的评委职务,但是,这没有妨碍他继续积极地为改善西德电影政策而努力。1980年,为了纠正西德电影界当时多数派一统天下的不健康局面,他和同仁发起、成立了“德国电影联邦统一协会”(Bundesvereinigung des Deutschen Films),力图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电影企业文化。
80年代末,克鲁格转入德国电视界,他把自己对影视媒体应具备的独立、理性思考责任的思想,也带入了他在电视领域的实践活动,提出了“电视发行者”的理念,积极实践他早在影片《锲而不舍的雷妮·派克特》(1979)中,就提出的,让电视的技术服务于艺术的真实、独立和自然的主张,利用私人电视台的身份,独立制作电视节目。为此他先成立了电视节目发展公司(DCTP:Development Company for Television Programs)。1985年他又和戏剧电影出版界的143个供应商联合成立了“有线频道与卫视劳动共同体”(AKS:Arbeitsgemeinschaft Kabel und Satellit)。之后不久,他的DCTP公司又和日本广告公司Dentsu以及汉堡的《明镜》出版社(Spiegel-Verlag)联合,成为通过德国私人电视台RTL和 SAT.1播放自己独立制作的电视节目的合资公司,克鲁格于1988年5月出任该公司经理。这个公司为德国私人电视台制作的着名的“电视文化杂志”节目(Kulturmagazin),坚持贯彻了他的影视媒体政治独立和理性批评立场,被德国批评界誉为是“最不同寻常的”,“最风格化的”节目。
E.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发展
与西方其他电影艺术运动一样,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组织者们首要的任务是向政府伸手要钱。他们通过各种活动,于1965年成立了德唯凳国青年电影董事会亮李,集资500万马克资助拍片。他们用这笔青年电影基金,在三年时间里资助青年电影导演们拍出了20部新影片敬山迟。
F. 1949-1966外国电影发生过什么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1.新现实主义:是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于 1942年最早提出的。一年后,巴巴在罗马的《电影》杂志上发表了“新现实主义宣言”,掀起了规模较大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其特点是:
(1)题材现实性;
(2)非职业演员演出;
(3)外景拍摄。
2.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它们要求纪实主义地表现现实生活和斗争,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明显的社会性。
(2)它们反对虚构的情节和人为的戏剧结构,主张进行实地观察,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从而展示社会生活风貌。
(3)它们拒绝传统的表演规范,反对明星制,聘用非职业演员。
(4)它们基本上采用外景拍摄。
3.新现实主义电影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1)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一开始,电影评论界就缺乏更高的理论纲领作为指导。
(2)新现实主义电影学派在运动一开始还只是松散的反法西斯的“统一阵线”。
(3)新现实主义电影只注重生活实景,不注重刻画人,表现较为肤浅,调子比较低沉,使观众感到厌烦。
二、法国新浪潮
1.新浪潮运动:产生于 1958年,活跃者是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刊物中的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特吕弗、戈达尔。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的渣灶风格”的影片。
2.“新浪潮”电影(转入后期),通称为(“左岸派”)。因为他们中的一批人员住在法国塞纳河的左岸,故称“左岸派”。
3.新浪潮电影的特点是什么?
(1)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伤。代表作有:戈达尔的《喘息》又译为《精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
(2)主张表现人的下意识活动,即人的性生活和性解放,影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3)在表现手法上,新浪潮电影节奏有快有慢,慢的几乎停止不动。
三、新德国电影学派
1.新德国电影运动:六十年代初,正当法国新浪潮电影走向衰落的时候,在联邦德国掀起了新德国电影运动,一批年轻的新德国电影学派崛起。他们的电影在各个国际电影节上连连获奖,引起了世界观众的注目。他们宣言的基本原则是:“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如仿扮的电影语言”,并要创立“新德国电影”。代表作有:法斯宾德的《玛丽亚.布朗恩的婚姻》,施伦道夫的《铁皮鼓》。
四、崛起的日本电影
1.黑泽明的《罗生门》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大奖,它为日本电影敲开了世界电影大门。
2.80年代以来,日本电影的特点是什么?
(1)描写贫困的主题。(2)创作女性题材的影片。(3)拍摄喜剧风格的影片。
3.论述黑泽明的《罗生门》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
(一)黑泽明是日本着名的电影大师,被西方誉为“黑泽天皇”,也被人们称为“男性艺术家”。
(二)黑泽明的影片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像感,深刻的道德观念与哲理。代表作有《罗生门》、《七武士》、《影子武士》、《乱》等。
(三)1.《罗生大棚门》是1951年日本第一部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影片,1952年又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它为日本电影登上世界影坛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2(1)运用多视角的方法叙述一个惊人的故事。从强盗、妻子、武士、卖柴人的供词,来讲述故事,用多视角叙述故事的创伤技巧。
(2)运用了快速摄影法。
(3)成功地运用了一个移动镜头切入另一个移动镜头的独特技巧。
G.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介绍
新德国电影运动原来叫做青年德国电影运动。这个运动发起于1962年春的奥勃毫森电影节,当时有26位德国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奥勃毫森宣言》,宣称旧电影已经灭亡。我们寄希望于新电影。他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他们还宣告:我们现在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新影片需要自由。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这番宣言被认为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正式纲领性文件,它揭开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序幕。
H. 二战以后,欧洲出现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三次电影运动是什么
二战以后,欧洲出现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三次电影运动,它们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新德国电影运动)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8)新德国电影发源于扩展阅读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I. 德国电影史
01 早期电影发展(1895-1919)
发展起源
德国电影的产生和欧洲是同步的,但早期电影发展一直处于比较平缓的状态。以政府为首,电影在德国普遍被当成是不道德的低级娱乐。
“作者电影”
1912年底,电影制作人开始拍摄由文学作品改编的“作者电影”,此处的“作者电影”并非是50年代相对于导演而言的作者导演,而是指电影剧本由作家写作。奠基之作 1913年麦克斯·麦克拍摄的《另一个人》,改编自着名剧作家保罗·林道的舞台剧。“作者电影”的出现虽然逐步摆脱观众对于电影是低俗文化的负面认知,但却因为精英文化没有收获多少票房,1914年之后,这种和文学戏剧结亲的电影很快衰落。
02 晚期默片(1919-1929)
“一战”的影响
战争期间,政府认为外国进口电影有反德内容,于1916年颁布法令禁止外国电影进口。这反而刺激了德国本土电影的发展,使德国在一战期间成为重要的电影国之一。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世界电影史中重要的表现主义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作为一战战败国,德国政治动荡、经济萧条,人们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残酷现实,许多艺术家创造了表达对现实不满的电影 即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主要特征:以恐怖、幻想和犯罪题材为主
带有风格强烈的打光 — 呈现战争的残酷
戏剧化的表演
20年代中期,德国战后危机结束,政治环境变得相对稳定,表现主义作为一个风行一时的流派,逐渐走向尾声。但它在漫长的德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国室内剧
室内剧电影是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室内剧电影促进了德国电影叙事方法和摄影技术的革新。
主要特征:狭小的拍摄环境
“三一律”的原则(地点、时间、情节被严格限定住)
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
悲剧为主,避免夸张,严肃平缓
03 有声电影初期(1929-1945)
战后低迷
30年代进入了有声电影时期,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德国电影也陷入困境。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此时大多数电影创作者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逃避之中,出现了大量的浅薄娱乐片。战后逃避心理还导致一些美化德国历史、描绘一战中德国的英雄表现等试图重塑民族信心的电影。再加上政府的干涉,这种题材逐步僵化,演变成了“电影一律”。这种创作的转向预示着纳粹电影的到来。
1933年,nacui占领德国。德国电影创作者遭到了法西施的迫害,优秀的电影被禁,造成了大量的电影创作者外流。在nacui政府的专制控制下,德国电影变得单调无生机,前景黯淡。此时占据电影市场的是喜剧片和逃避现实的“问题片”。
04 二战后电影发展(1945-1989)
东西德冷战格局的影响
1945年,二战结束形成东西德冷战格局。东西德两个不同的社会体制下的电影也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直至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
西德电影
原电影资源大多集中在东德。因此西德电影发展初期比较困难,电影的创作主要集中对战争的回忆。
1948年,西德进行了货币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电影行业开始出新的发展契机。政府为了刺激电影发展,配给电影导演资金支持,并于1951年设立联邦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
这一时期,西德电影从战后初期对于战争没有深度表现的“废墟电影”转向“乡土电影”、战争片、英雄史诗片、喜剧电影等。
50年代,西德电影发展迅速,但从内容的角度上看,缺乏艺术性,大量的文学、历史和民间传说改编的影片。虽有大量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充满了逃避现实、感伤主义,并没有对于战争深刻的反思。内容的空洞造成了大量观众的流失。
60年代,西德电影陷入了危机。1962年奥伯豪森国际短片节期间,以亚历山大·克鲁格为首的一批青年导演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表明要和过去的电影划清界限,创立“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的运动也是世界电影新浪潮下的产物,这批青年导演受到了法国新浪潮、英国“自由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等电影运动的影响。新电影宣言是西德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德国电影”给德国带来了新的创作生命。
70年代以后,“新德国电影”进入了繁荣时期,成为了德国电影史中继表现主义之后的又一次黄金时期。
新德国电影
题材、叙事结构、风格等有很大创新
重视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 达到了理性思辨与现实形象、电
贴合电影的大众性文化特征 影审美与大众观赏性的融合统一
新德国电影彻彻底底打破了“德国是一个没有电影的国家”的讽刺,并使德国电影在20世纪世界影坛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东德电影
战后东德拥有原德国的大部分电影工业资源。在苏联的统治下,东德当时只有一家电影垄断企业(德发公司),其他制片厂都是不合法的。最初德发公司拍摄的影片是关于历史的反思,主要是对纳粹的控诉,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的逐步收紧,1950年,影片强制被要求表达对新国家的拥护。电影的任务是教育观众,呼吁大家一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电影的创作备受限制。
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影片。
70年代,出现了大量反映个人日常生活问题的影片。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两德统一。德发公司开始私有化。
05 走向独立创作时代(1989至今)
90年代初期美国电影占领了欧洲电影市场,德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美国控制着,德国的电影发展较为低迷。
90年代后期,德国电影展现出了新的潜力。德国新生代导演们逐渐成为德国电影的主要创作力量。他们的作品更有创造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他们的作品里包含大量的新技术应用。
进入21世纪后,历史题材成为创作的主要题材,代表作《再见列宁》、《帝国的毁灭》、《何处是我家》、《窃听风暴》、《伯纳德行动》等。德国电影在新世纪以来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进入了一个“复兴”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