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国电影运动中的狂热分子
Ⅰ 查找同天生的额名人
1.路易十四(Louis XIV)
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为欧洲专制王权中在位最久的一位国王。他在凡尔赛建立了一座极其奢华的王宫,同时,还下令血腥镇压了胡格诺教派。 路易十四是路易十三之子,史称路易大王,又称太阳王。他5岁登基,由母后摄政,实际上长期得到首相马萨林的有力扶持;1661年开始亲自执政。他信奉“朕即国家”,为了彻底制服封建割据势力,在用武力镇压反叛贵族的同时,采取怀柔政策,在巴黎附近凡尔赛建造新的豪华宫殿,让各地的大液州贵族都宫侍奉王室,享受声色犬马之娱。
为了维持庞大的常备军和官僚机构及宫廷的奢侈生活,政府必须增加财政收入。为此,路易十四任用柯尔柏为财政总监,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竭力拓展对外贸易。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其主要内容是: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积极主张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源源滚埋茄不断地流入国内而不流出。当时,法国生产的很多产品,如锦缎、丝绒、水晶玻璃等,质地优良,畅销欧洲各国宫廷。路易十四还加紧在海外的殖民掠夺。通过这些措施,法国的财富大大增加,国力日益强盛。
路易十四的改革彻底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把法国的专制制度推向顶峰,客观上有利于建立和平统一的国内环境,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增强了国力,使法国成为大察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但是,路易十四好大喜功,他在统治后期连年同欧洲许多国家作战,国力受到极大消耗。他在临死之前,曾告诫他的继承人路易十五说:“我过去太好战了,不要在这方面学我,也不要学我太花钱。
2.德国幻想电影导演韦纳·赫尔措格(Werner Herzog)
韦纳·赫尔措格,新德国电影运动中的狂热分子,也是世界影坛上地道的特立独行者。他于1942年9月5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并在那里度过神秘的童年,12岁时与母亲迁居慕尼黑,15岁写出第一个剧本,并开始以打工的收入拍摄短片。他青少年时期酷爱旅行,游遍英国、希腊、墨西哥、苏丹等地,丰富的旅游经验为他的电影带来独特的景观色彩,也自觉影响着他的拍片方式。60年代以后年轻的德国导演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对社会、现实或政治进行探讨时,他却总是远远跑开,到人迹罕至、陌生、遥远的异乡拍摄电影:《生活的标志》(1968)在希腊,《新创世纪》(1971)在撒哈拉,《侏儒也是从小长大》(1970)在加纳利岛,《天谴》(1972)在秘鲁和巴西,《绿蚁安睡的大地》(1984)在澳洲土着区,《绿色眼镜蛇》(1987)在非洲……从某种意义上看,旅游与电影都具有“梦游”的特质,无论在电影里还是电影外,游牧
四方的天性,都使赫尔措格走遍天涯,当然,最终能使他抛弃人群,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里成为追随奇迹部落中的幸存者的,绝不仅仅是好游。
另外加一个现在比较红的流行歌手:
王心凌
生于1982年9月5日,中国台湾新竹
Ⅱ 戈培尔是谁
戈培尔全称保罗·约瑟夫·戈培尔(1897―1945),其父是一家纺织厂的工头,母亲是一位铁匠的女儿。戈培尔7岁时因患上骨脊髓炎,致使左腿比右腿短一截,走起路来有点瘸。
而且,与一般德国青年男子不同,戈培尔长得十分瘦小。因此,他不可能像当时的许多德国青年那样;通过从军来实现人生的梦想。于是,他转而刻苦学习文化。凭借天主教的资助,他先后读完小学、中学,并开始漫长的大学生涯。戈培尔读的大学之多,可谓世所罕见。他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和海德尔堡大学等八所大学。这都是德国的着名高等学府。戈培尔在这些名校中广泛涉猎了各种知识,专修了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在他仅仅24岁那一年,他获得了海德尔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走出大学校门的戈培尔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思想敏捷,文笔锋扰宏利,在1922年6月,在慕尼黑王冠马戏场,听到了希特勒的讲演,令其惊叹不已:“现在我找到了应该走的道路―这是一个命令!”从此,戈培尔开始信奉纳粹主义,并于当年加入了纳粹党。
戈培尔纳粹思想狂热,为宣传其信奉的“理想”,他经常在各种场所向公众发表演说,而且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和煸动力。渐渐的,他得到纳粹上层和希特勒的赏识。1926年10月,希特勒任命他为柏林的纳粹党区领袖。1929年,又任命他掌管纳粹党的宣传机构,使其爬上纳粹的高级领导层。
此后几年,戈培尔为使希特勒竞选上台执政,可谓费尽心机,不遗余力。他调动了纳粹党宣传机构的全部人马,进行了德国历史上空前的宣传运动,散发宣传小册子,贴大字招贴,举行无数次的大会,等等,使尽了所有手段。戈培尔的狂热宣传,对希特勒的最终上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后,立即任命他为国民教育部长和宣传部长。
希特勒建立的独裁专制的法西斯统治,与历史上的所有独裁统治一样,他必然要使纳粹党一党专政合法化,使德国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只能有一个政党,并强制人民的意识与纳粹的思想保持一致,为纳粹国家服务。这样,他必须将思想文化阵地完全控制在纳粹党手中,以此对德国人民实行精神控制。而这一切的完成,都是由戈培尔和他的宣传部来操纵的。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起源于欧洲的文明,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公民权利。正是这些自由奠定了欧洲繁荣强盛的基础,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试想,如果没有出版自由,像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批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国家、号召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着作,何以能在资本主义猜庆国家制度下出版、发行、传播,又怎么能诞生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而德国,曾经是欧洲出版自由最早的国家。
纳粹党要使这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德国消失。他们开始了对这一伟大文明的清算。
戈培尔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焚书运动。1933年5月10日晚上,成千上万的学生高举火炬,在柏林的各条大街上游行,并最终汇集到柏林大学对面的广场周围。
那里已经堆积了无数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成果的书籍。然后,学生们纷纷将火炬抛向书推。顿时,书籍燃料起来,烈焰腾空,照亮夜晚。人们一边欢呼,一边继续往火里扔书。学生们称这些书籍“对我们的前途起着破坏作用”。以此开端,德国其他城市也纷纷效仿,开始焚书。
戈培尔热情地赞许学生们的举动,在纸灰飘洒中发表演说。他鼓动说:“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新时代。”
同时,戈培尔和他的宣传部对出版、报刊、广播和电影也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建立起纳粹党领导下的统一的艺术家组织―德国文化穗李握协会,其目的是消灭所有跟纳粹党的思想相对立的传播媒介。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从事活动,作品的出版或上演必须经过纳粹宣传部的审查和许可。而由纳粹党制定的法律规定,第三帝国的编辑们必须在政治上和纳粹党保持一致,种族上必须是“清白”的雅利安人。于是,许多不愿为纳粹服务的编辑记者遭到消除,许多不能与纳粹保持一种声音的报刊被停办。余下的报纸和编辑们,要由戈培尔和他领导的宣传部发指令:什么新闻可发,什么新闻不能发,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对首都以外的报刊,则用电报或信件发出宣传指令,告诉他们应该发何种新闻,否则,或撤总编辑或立即停刊。
戈培尔尤其重视广播,认为广播是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宣传工具,它传递信息迅速,辐射范围广,影响大。因此,必须牢牢掌控德国的广播事业。戈培尔通过宣传部的宣传司和纳粹创立的国家广播协会,控制、垄断了德国的广播公司。从此,这家广播公司充斥着法西斯的一家声音和侵略战争的鼓噪。属于私人的电影公司,也必须在纳粹的宣传部和德国电影协会控制下,每部影片都要严格审查,符合纳粹的思想了,才会被允许上映。
在戈培尔和他的宣传部的精心操纵下,整个德国的舆论处于疯狂的法西斯文化思想氛围中。本来应该向公众传播事实,宣传真理和正义的新闻媒介,竟成为散布谎言、欺骗公众、制造谬论、蛊惑战争的工具。其导向就是对德国人民进行精神控制,使他们都成为法西斯战争的狂热支持者、拥护者,直接参与者。
戈培尔和他的宣传部不仅牢牢控制着全国的舆论工具,而且他们自己还在各种场合亲自出马,大造舆论,以愚弄德国人民。尤其是戈培尔的演说,更是煽动性极强的恶风毒雨,散发在德国社会空气中。应该承认,戈培尔还是很有才华的,他似乎具有将一切事情都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天赋,而这正是纳粹德国所需要的。1943年2月18日,戈培尔在柏林体育馆发表《论“总体战”》演说,是他试图以纳粹思想俘获本国人民和欺骗世界公众、用纳粹政治来补充军事侵略的狂热尝试的一个典型版本。
戈培尔的所谓“总体战”,无非是戈培尔通过他个人狂热的说教、鼓噪、煽动,全面宣传纳粹的政治思想和希特勒的领袖旨意。他要求人民停止高级娱乐活动、一切服从纳粹的军事胜利等;针对国外的反纳粹势力,他特别警告西方,宣称整个欧洲的危险来自“东方”,企图分裂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戈培尔不仅演说“总体战”时唱高调,演说后,也立即身体力行,付诸行动。他通过宣传部下令关闭了柏林的豪华饭店和高级娱乐场所。他自己不再使用宽敞、阔气的大客厅接待客人,而是使用小房间。这一切,加上会后在全国各处反复放映讲演的纪录片,宣传媒介的大肆报道等,使戈培尔的“总体战”演说成为纳粹德国最成功的群众大会,也是在公众中影响最大、反应最强烈的一场活动。这是戈培尔最典型的表演,是他和他的宣传部的典型策划。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不管戈培尔和他的宣传部门如何欺骗、鼓噪地宣传,但他们逆历史进步潮流而动的行为,终究是要破产的。伴随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的不断壮大,势不可挡,德国人民也在觉醒,纷纷开始怀疑、反抗纳粹的独裁专制思想和统治。这一切,彻底敲响了希特勒及其纳粹德国的丧钟,也使戈培尔走上穷途末路。然而,这个纳粹运动的宣传家,顽固的法西斯狂热分子,却不思悔罪,决定与希特勒一样自杀身亡,以逃脱正义的审判,他在残忍地毒死了他的六个孩子后,让勤务兵朝他和他的美丽妻子的后脑开了两枪,然后,他的副官等人遵照其遗嘱,把四桶汽油浇在他们的尸体上点燃。
伴随着希特勒、戈培尔的尸体在熊熊烈火中灰飞烟灭,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灭亡了。戈培尔的纳粹宣传部也寿终正寝了。在一片片被战火烧焦的土地上,德国人民从法西斯的精神控制中走出来,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人权宪章》等法律文件,逐步建立起一个政治民主国家。马丁?路德倡导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价值观重新得到普遍尊重和认可。自由的德国在思想文化方面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都繁荣起来,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当然,近些年来,在德国、在欧洲,极右势力、光头党等具有法西斯主义思想倾向的组织,又有所抬头。排外、仇恨犹太人和外籍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德国以及欧洲各国的传播媒介、政治团体和广大普通人民,保持了对这股势力的高度警惕与强烈批评、抵制、打击。
的确,无论我们这个世界多么丰富多彩。我们的文化多么的多样化,也没有理由让专制、独裁、限制人民的自由和基本人权的反人类行为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存在下去。
Ⅲ 绵羊教育
1
当我从事基础教育后,我很讶异自己曾经恨过一个老师,并且不是因为私人的原因。
事情发生在高中的一次运动会上。当时班主任临时有事,提早回家了,我们班的观看台一片狼藉,大部分的人都已作鸟兽散。这时,一向被我们视为竞争对手的隔壁班的班主任对着一个老师嘀咕,大概是说看我们班班主任不在,就没人处理垃圾了。这瞬间激怒了还剩下的我和几位同学。我们纷纷感觉因为"母亲"不在而被欺负被侮辱了,重要的是这不是对个人的侮辱,是对我们班的侮辱。于是我带头,和他们一起将垃圾清理干净。而平时难以叫动的同学,这时候都异常得积极与心甘情愿。事后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集体荣誉感将我们凝聚在了一起。
后来我在新加坡的一所中学教书,遇到一位在御销新十几年的老师,向我提起了令她难忘的中国运动会的这种集体凝聚力。新加坡中学运动会的建制不同,他们把全校学生分成四个阵营,所有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都是四个阵营的竞争,而不是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随机分成四个阵营的做法,完全不具备感情基础,平时一起练习加油的口号都显得极为松散,只有几个学生领袖异常积极,旁边老师不断鼓励众多将自己置身事外的学生参与进去,可效果寥寥。那位老师认真而真切地对我说:中国的学生运动会让我们更有拼劲,更团结,也更有意思。
当那个老师说"更有意思"时,我完全明白她说的是什么,她说的是一种置身集体,为之奋斗,乃至为之牺牲的一种崇高感,至少是归属感。
可是,多年后我想,那个隔壁班的班主任只不过陈述了一个事实,我被一种莫名的情绪牵引,引发了对事实陈述者的愤怒与恨意。 2
第一次看完德国电影《浪潮》时,里面对独裁统治的模拟深深刺激了我,我突然发现,在中国最被认可的班集体建设,正是用了同样的方法,而优秀与成功的标准正是一个独裁组织的雏形。
在这部电影里,教授"独裁政治"的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现在法西斯主义还能不能在我们身上复现?这些民主制度下成长的孩子,表示了轻蔑,他们认为完全不可能。于是,这个教师策划了一个独裁实验。
一个女生上完第一堂课回家兴奋地和她的母亲交流:
女生:纪律铸造力量。我们所有人都参与了,像是有一种力量,吸引了所有人。
母亲:我只能用可怕来形容。
女生:至少你从来不这样教育我们。纪律对弟弟来说没有什么坏处。
母亲:你弟弟应该自己发现他的底线 。
这个女生说的参与是,他们按老师的要求按正确的坐姿坐着上课,发言之前一定要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才可以发言,而且必须要起立。有没有感到熟悉?接着下来是统一的服装,统一的口号、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敌人,不属于你的阵营即是敌人,党同伐异。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充满了这种对整齐划一行动的训练。往往最初的反抗者会受到处罚,在老师那里这是杀鸡儆猴。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成,标志即是所有人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这个集体,在个人行为上不逾矩不犯规,每一次集体的活动,大家都能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进发,在集体目标的实现中实现自唯轿己,当然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个人牺牲。我在小学时,参加一个集体舞比赛,班主任老师要求我脱下袜子给另一个同学,原因忘记了,我不同意,于是后来我成了整个班的敌人。而电影里,当唯一的清醒者站出来反对这个组织时,被强制拉上台,如果继续下去就是被多数人的意愿杀害。
独裁的诱惑总结起来是两句我们并不陌生的话: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镇山游量。 3
这种对我们纪律性与一致性的规训,最好的活动例子就是军训。在中国做老师时,和同事聊起军训,最大的感受就是,刚军训完的学生真乖,真好教。我们不妨将对军训的评价暂时放下,那么新加坡的中学生需要参加军训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他们的每个学年都要参加露营活动。什么是露营活动,当然不是一整个年级的同学去郊外搭帐篷烤肉吃吃喝喝。而是在一些训练员的带领下,参加一些需要集体完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解决训练员所给出的题目,在我们看来大概都属于游戏:例如两人摇绳,其余同学一起跳过去;一群人站在一块布上,在所有人都不可以离开布的前提下,将布翻转过来等等。
我找出了第一次带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参加露营活动的第一天的日记,选录其下,这样或许更具真切感:
1月10 日
今天是露营的第一天,带学生来到三巴旺,他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跳绳。教练没有给出任何指导,只说明了规则,即两个学生摇绳子,其余的同学站成一排,喊一、二、三齐跳,所有人都跳过去了算是完成任务。当然,试过几次都失败了,总有人绊到脚。教练开口问,那你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这样一问,积极的学生自然地就站了出来,带领大家找原因,接着一起试着解决问题。尽管最初他们的解决方法不太对,或者原因根本就找错了。可是,我发现一点,这种训练是给个人思考的机会,并且是找寻与人群相处的合理方式。交际能力强的人会主动成为组织者领导者,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也会与他们合作,一起解决问题。这是不是就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模型呢?这大概就是公民训练。
继而,我想到了我们的军训,军训是"命令"与"服从"的思维训练,最优秀的人是完全服从者,细致到脚的高度,手的弧度。这当然是当兵的基本素质,可是我质疑的是这是否适合学校训练公民?作为中学的必修课,我们为什么千方百计要教会绝对服从,所以我们要制造的是绵羊,而不是公民。
在后来的反反复复的尝试中,我看得已厌倦,只想上前告诉他们应当如何解决问题。甚至想说让那几个总跳不过去的同学单独练习一下。在失神好久后,我被身边另一个班主任老师的欢呼声惊醒,学生终于都跳了过去。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创新和不断地尝试,良心社会的标志是对同处的弱者的耐心与不放弃。
这个游戏结束后,学生在训练员的带领下写游戏后的反思。而这个游戏最核心的想要传达的是合作的重要性。在那天的日记里,我对集体荣誉感与合作做了如下的比较:
它们大概有很多相同之处,可是我总觉得,集体荣誉感总在强调某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取消自己,只有一个虚拟的集体存在,为了这个集体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理性。集体荣誉感到最后,往往发展成为毫无理性的党同伐异。
合作在强调实用功能。在共同目的下,做最适合的工作配合伙伴,共同实现目标。他的侧重点在功能性的合作上,而不是精神交付。
中学一年级的露营活动围绕的是合作与尊重,而中二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来看看几个活动的设计方案: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在参加军训时,新加坡学生在参加的活动。我们不管在方式上还是目的上,都与别人大相径庭。 4
一个班主任与我聊天,向我表示自己被学生折腾的无奈。他和我说,前一天他打电话给一个问题学生的家长,他给这个家长的评价是"洋派",原因是他在电话里还没向家长说完这个孩子的问题,这个"洋派"的家长就借口有事挂了电话,语气虽克制却带有愠怒。这个孩子的问题是:上课总不能管住自己,常常和周围的人闲聊。我在想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的反应?"洋派"家长的挂电话是一种对老师做法的不认同。任何取消个人自由而要求绝对服从的命令,我们都有理由怀疑是独裁专制的萌芽。有学者在总结福柯《规训与惩罚》一书的主旨时说:
福柯抨击说,从学校到各行业,从军队到监狱,我们社会的主要惯例体制表现出邪恶的效能,极力对个人施以监控,"消除他们的危险状态",通过反复灌输训诫条例来改变他们的行为,结果不可避免地将造就一些毫无创造能力的"驯顺的团体"和听话的人群。
从这个角度来看"钱学森之问",我们那些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是不是都没有逃过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教育劫难。 5
《浪潮》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他生性懦弱,在同学眼中恐怕是一无是处的。自从参与到"浪潮"活动中后,他完全变了。为了组织他变得勇敢无畏,做出了许多令人意外的事。甚至在组员被黑社会成员欺负时,他举枪跑出来吓跑了敌人。最后,老师宣布"浪潮"就是独裁的雏形,就是专制的复辟,老师让大家解散回家好好反思。这时,他根本无法接受,他重新被抛到了一无是处的位置上,情绪失控的他举枪击伤了同学之后,也饮弹自尽了。
我也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那次高中运动会,那种所谓集体荣誉感带给我的强烈的力量感。独裁团体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的真心拥护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如《浪潮》里的那个学生,如重庆支持唱红打黑的群众。他们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自我价值的缺失。他们在参与到集权团体之前,本身从未确认自我的价值是什么。《狂热分子》的作者埃里克o霍弗指出: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是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这本质上是对一种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你无法用理性或道德上的理由去说服一个狂热者抛弃他的大业。他害怕妥协,因此你不可能让他相信他信奉的主义并不可靠。但他却不难突然从一件神圣伟业转投另一件神圣伟业的怀抱。他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Ⅳ 电影中看到的党卫队制服,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灰色的,他们有什么区别
开始的时候是黑色,后来发展出武装党卫队,需要党没厅卫队上战场的时候衣服也随之变化了,灰色的应该是武装党卫队的步兵制服,坦克兵还是黑色的,但是式样变了。这时候区分搜型国防军和党卫队只能从衣服上的标记开看了。黑色制服在战争期间也出现过,但枯漏隐似乎只有警卫旗队有黑色礼服,还有集中营看守。
至于一边有肩章另边没有,没见过,党卫队区分级别主要是看领章,没记得党卫队有肩章。
Ⅳ 关于德国电影《浪潮Die Welle》的一些疑惑
很高兴这位同学能对这部电影深度地思考。
我的个人理解是: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标榜的增加凝聚力的东西(比如制服、班歌等),没几个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电影中他们也是乐在其中。集体主义的力量很大,他们可以威风地赶走混混流氓可以以集体的名誉为所欲为。你有没有注意最后他们在剧院里为他们的集体体制欢呼?这就是这种凝聚力的甜头使他们晕头转向,而其中有人极力愿意继续这种模式,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可是如果这种力量一旦被野心家利用呢?
德国人拍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也是对二战的一种反思。 我们都知道日耳曼这个民族应当算是个不错的民族,可是他们曾一度使世界变得灰暗。二战后有人说,德国士兵十分优秀,遵守命令,他们在战争中团结一致,行进有序……可惜优秀的民族在希特勒这个疯子手中走向了歧途!
所以说,集体主义虽然没什么不好。可是如果整个集体的方向选择错了,又或者是这个集体被野心家利用,那么这个集体不是成为“烧火棍”就是成为“屠刀”。
德国人热爱思考。他们在战后对自己的历史进行了认真反思。这部电影,中国人也完全可以加以参照和反思。
Ⅵ 斯诺认为周恩来是个狂热分子的原因是什么
斯诺看周恩来大概就像普通人看1998年的阿猜销纤里巴巴和马云。作为一个普通人连十年以后的经济形势都估不准,何况一个外国记者面对的是动荡了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除非极度的热爱,可以奉献生命的虔诚,狂热从穗仿何而来?
在西方文化中个体生命是高于集体的,所以西方电影多推崇超级英雄。而东方文明号召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小我,舍小利取大义。所以在斯诺看来,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求短期看不到效益的事儿,就是“狂热”,而这样的人不就是斗郑“狂热分子”吗。
Ⅶ 足球励志电影《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
足球励志电影《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
《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是一部典型而又时尚的英国式喜剧电影。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在故事中以一种喜剧的形式贝表现出来,虽然有些桥段流于俗套,却并不妨碍我们在大笑声中产生共鸣。剧情
居住在英国的印度裔少女杰西(帕明特·纳格拉饰)酷爱足球,她在自己的小屋里贴满了自己的偶像贝克汉姆的海报和照片,希望自己的球技能和小贝一样出色。一天,杰西在公园里踢球时,一位教练看中她的球技,邀请她加入一支职业足球队,但是信奉印度教的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当一名足球运动员,所以坚决反对。杰西该怎样办呢……
看点
谁不想和帅哥贝克汉姆一起踢球?恐怕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都想和这位超级偶像一起踢球。居住在英国的印裔女孩杰西十分崇拜贝克汉姆,也由此迷上了踢球,希望自己的球技能和小贝一样出色。有一天,她的愿望实现了,一个教练看中她的球技并邀她加入一家职业足球队。然而,她的愿望遭到了信奉印度教的父母的反对,她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呢?一个幽默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英国人的高智商可以完全体现在他们的喜剧上,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BJ单身日记》、 《憨豆的故事》等等都含蓄、优雅的讲述啼笑皆非的故事。拍纪录片起家的英籍印裔女导演古莲达·查达在英国呆久了,也汲取了英国人的喜剧天赋,有过之而不及的拍摄了《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
另外,这部影片还捧红了今日的英伦玫瑰凯拉·奈特利,以及当红小生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所以观看这部影片不仅赏心悦目,而且会开心一笑。
评价
更多的时候,运动是一种改变人生的方式,比如,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突破自己既定的命运。运动所产生的力量可以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不止是男性,女性选手也能通过运动实现她们的人生梦想。
在英国,2002年的一部小成本制作影片《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就是围绕着几位成长在伦敦南部的女孩子展开的。第二代印度移民杰丝是个很有足球天分的女孩子,她十分崇拜贝克汉姆,希望有一天能和小贝并肩作战。她和很多同龄印度孩子一样,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最后变成一个整天只知道煮咖喱的印度主妇,但是由于家庭和印度文化传统的原因,她的未来似乎注定难以实现足球这个梦想。杰丝的妈妈对于女儿踢球的行为深恶痛绝。
白人女孩朱尔是个足球狂热分子。虽然没有像杰丝那样有着巨大的家庭阻力,但是朱尔的妈妈一直担心女儿会因为沉迷足球而交不到男朋友。朱尔一直在为伦敦南部当地的汉斯洛女子队踢球,当她看到杰丝在公园里的精彩表演之后,忍不住开口邀请她来为汉斯洛队踢球。杰丝对于这样的邀请兴奋异常,立刻就答应了。但是,她必须瞒着妈妈,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故事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闹哄哄地展开了。各式各样的女孩子像男球员一样,训练得有板有眼。影片中,足球作为一项令全英国为之沸腾的运动,团结了来自不同种族、有着不同肤色的女孩子们。同时,往往由男性控制的运动项目也成为了女孩子们摆脱既成命运的方式。尤其是对杰丝这样面临种族和性别双重压力的印度女孩子。
《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是一部典型而又时尚的英国式喜剧电影。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在故事中以一种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有些片段流于俗套,却并不妨碍我们在大笑声中产生共鸣。这些大概就是《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作为一部足球青春喜剧会取得成功的原因吧。年轻的人生,总是要靠自己去闯。
《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讲述的都是青春、热血、汗水、成功、梦想、拼搏等主题,令人热血奔涌,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
铿锵玫瑰:《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
有人说,这部让英国玫瑰凯拉-奈特丽成功闯入好莱坞的影片《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事实上并不算是一部纯粹的足球电影。尽管导演在影片里展现了两位女主人公对于足球痴迷,让人们从精彩的.足球场面中领略到《一球成名》式的坚强与自我超越,但依照整部电影的结构来看,这条关于足球之梦的主线却不过是浮在影像最表面的影子,影片真正要表现的是一种充满着人们关怀色彩的情感力量。在影片的感情线索下,你可以说影片另辟蹊径地描摹了绿茵场上的女性心理世界,女主人公杰茜和茱丽的出现一扫以往足球电影中男性称霸的局面,让这个闪耀着自我抗挣光芒的故事瞬间充满了女性的坚韧与独特的感悟。
当杰茜与茱丽终于为了共同的足球之梦建立了亲如姐妹关系,于彼此身上找到了久违的亲情温暖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世俗生活画卷,还有导演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失的一种单纯情感的呼唤。因此,许多人认为《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是一部以足球作为舞台背景,以细腻情感作为演出主角的感人故事。
;Ⅷ [好书推荐]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本书简介: 这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简闹唯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无可救药、渴望逃离自我寻求重生,将生命托付给某项神圣伟业,让他们感觉不错,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令个人责任、恐惧、无能得以掩埋。运动的领导者则刻意培养参与者的罪恶感,号召自我牺牲以获得救赎。
作者简介: 埃里克·霍弗,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自学成才。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1982获得里根颁赠总统自由奖章。生平着作超过10部。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群众如何成为狂热分子中的一员,二、群众运动如何让人变得狂热,三、群众运动中的领导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群众运动如何吸引群众成为狂热分子中的一员
当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无力控制自己的环境拦培时,就会执着一种熟悉的生活方式。通过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对抗深深的不安全感。
比如法国、俄国、日本的民族主义运动就是一种追求改变的工具。
渴望改变只是人们投身群众运动的表面动机,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并乐于看到它照原样保持下去。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剧改变,因为他们把失败归咎于世界。
梭罗说:如果一个人生了病,无法发挥身体功能,他就会动念去改革。
不假思索就投身变革运动的,往往是那些觉得自己拥有无敌力量的人。发动法国大革命的那一代人都深信,人类理性的全能和人类智慧的无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也是如此,就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无所不能。要不是德国人相信闪电战和宣传技术可使德国无敌天下,纳粹运动也不会进展神速。
一个人是不是欢迎改变,重要的不在于掌握权力,而在于是否对未来有信仰 。有权力的人如果对未来没有信仰,就会用他的权力来排斥新事物,以保持现状。另一方面,极不切实际的梦想即使没有实际权力作为后盾,一样可以让人产生最大无畏的胆气。这是因为,怀有大希望者的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
比如教义主张,如果想成为一种力量的来源,它必须宣称自己是打开未来之书的钥匙。
企图改造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的人,不可能单靠培养和利用不满情绪成事 。他们必须知道怎样在人们心中燃起一个极不切实际的希望,至于这个希望是什么,并不重要。
比如16-17世纪的英国圈地运动,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
倘若共产主义者有朝一日能够征服欧洲和大半个世界,那不是因为他们懂得怎样去煽动不满情绪或仇恨,而是因为他们懂得经营未来。
群众运动最强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它成为个人希望的替代品。 在一个深受“进步”观念浸染的社会,这种吸引力特别强烈。这是因为进步的观念会把“明弯搜天”放大,这样,那些看不见自己前景的人的失意感就会更加深刻。
一个群众运动会吸引到一群追随者,不在于它可以满足人们追求自我改善的渴望,而是在于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否定的热望 。
对失意者来说,群众运动是一种替代表。要莫可以替代他的整个“自我”,要莫可以替代一些能让他的生活可以勉强忍受的元素。
希特勒指出过,一个运动提供的职位越多,它吸引到的劣质人才就越多。到头来,这些政治攀缘者就会充塞于一个成功的党,使其昔日忠诚战士再也无法认出它的本来面目。
群众运动最强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它可以成为个人希望的替代表 。
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也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
因为,除去对未来的希望以外,他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满足或安慰。
什么样的失意者会特别容易投入到群众运动中去呢?
共有11类:1.穷人,2.畸零人,3.被遗弃的人,4.少数民族,5.青春期的少年,6.有野心的人,7.被某些恶德或偏执挟制的人,8.无能者,9.极度自私的人,10.对生活厌烦的人,11.罪犯。
1.穷人
不是所有的穷人都是失意者。有些身陷城市贫民窟的穷人会对自身的处境很满意。劝他们离开所熟悉的泥淖,他们会怕得发抖,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贫困。
会被失意感刺痛的穷人,一般都是新近才陷入贫困的的“新穷人”。美好生活的记忆像火焰般在他们血管里燃烧。比如17世纪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成功,新穷人居功厥伟。在德国和意大利,纳粹和法西斯革命的主要支持者是破产了的中产阶级。
2.畸零人:暂时性畸零人和永久性畸零人
在战争结束后,大量的退伍军人对外作战太久,与平民的生活格格不入。复员后的军人会发现他们难以适应战前生活的规律,再度适应和平与家庭生活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从而产生暂时性畸零人。
永久性畸零人是指因为缺乏才干,或身心上有不可补救的缺陷,而无法达成生平愿望的人。比如从事写作、绘画、作曲等人,虽有创作渴望却无法满足。要不就是曾经显露过才华,后来江郎才尽。他们会被绝望感笼罩。即便在别的领域取得名声、权力或财富,都不足以消解他们的饥渴。
3.极端自私的人
极端自私的人特别容易有失意感。 一个人越自私,失望就越难熬 。因此,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
最凶暴的狂热者,往往是一些本来自私,但却由于某种原因而被迫失去对“自我”信仰的人。于是他们不再把高明的利己手段来服务其无能的自我,转而用于服务一件神圣的事业。
4.少数民族
在一个行将被同化的少数民族中间,最有成就和最没成就的两类人会比中庸的人感到更大的失意感。 失败者本来就易于自视为边缘人,而如果他们又是少数民族身份,他的失败会让他的无归属感更加浓烈 。
同样也会出现在少数成功者身上。他们尽管有名有利,却往往难以打入多数民族的圈子,这使得他们格外意识到自己是个外人。另外 ,他们因为成功而感到优越,所以痛恨他们低人一等的同化过程。
比如,最有民族意识的美国黑人是成就最高和成就最低的人。
5.对生活厌烦的人
人们会感到厌烦,主要是他们的自我让他们厌烦 。
意识到自己生活贫乏和无意义是人们厌烦感的主要来源。而没有孤立感的个人,比如一个部落、教会、政党的成员,不容易为烦闷所感染。从事创作或为三餐糊口的人也不会有烦闷感。
对于一个蓄意煽动群众运动的人来说,得知全民都有烦闷无聊之感,会比得知全民都饱受经济和政治剥削,更加感到鼓舞。
即便一个人生活环境并不太坏,但如果他缺乏从事创作工作或有用活动的能力、机会,为了赋予生活以意义及目的,极易受到煽动而成为狂热分子中的一员 。
就连纳粹党那么反对妇女外出工作,都可在初创阶段找到一些扮演重要角色的妇女。
二、群众运动如何让人变得狂热
1.把个人同化到集体
抗高压能力部分源自一个人对群体的认同感。在纳粹集中营,最能挺得住煎熬的是那些觉得自己是隶属于某个党、教会的人。反之,所有个人主义者(不分国籍)全都陷入崩溃边缘。
作者得出一个结论: 碰到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个人是无法依赖自己的勇气的。他仅有的力量来源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他隶属某个伟大的、光荣的、不可摧毁的集体。这种信仰主要来自于认同,通过认同,个人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物的一部分 。
在清算布尔什维克的老干部时,斯大林成功地把这些自负而勇敢的人一个个变成畏缩的懦夫。他的方式是彻底切断他们与服务了一辈子的党及俄罗斯广大群众的联系。
英国殖民官员认为,既然希特勒没花多大气力就灭绝了600万犹太人,那巴勒斯坦区区60万人犹太人应该好驾驭。结果却发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虽然是新移民,却是顽强、足智多谋的。英国殖民官员不明白的是,在欧洲,犹太人是以个人的心态面对敌人,宛如飘浮在空气中的微尘。但在巴勒斯坦,他们不在感到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原子,而是隶属于一个永恒的民族。
2.教义
自我牺牲精神往往是一种对现实认知有所不足的衍生物。一个人有能力根据自己经验和观察作判断的人,通常不会有殉道的念头。因为自我牺牲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它不可能是经过探索和沉思的结果。所以,所有群众运动声称终极与绝对真理已经包含在他们的教义中。
巴西的日本侨民在大战结束后仍然不相信日本已经战败。
“忠实信徒”对“不值得看或听”的事不屑一顾。
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 。“ 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百分百信仰”。一种能理解的教义会缺少力量 。
1934年,赫斯宣誓加入纳粹党时,对台下的听众说:不要用你们的脑子去追寻希特勒,用心的力量,你们就会全都找得到他。
如果一种教义是复杂晦涩的,就必须是含糊不清的;而如果它既不是复杂晦涩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就必须是不可验证的。也就是说,要把它弄得必须到天堂或未来才能断定其真伪。
自信掌握绝对真理的人会有一张覆盖一切的网。对他而言,不会有任何意外或未知。帕斯卡尔就挖苦说: 认识耶稣的人懂得一切事物的道理 。
苏联的官方历史书记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量在于它能使党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正确的方向,了解现行事件的内在联系,预期其趋势,而且不只可以看出目前的发展方向,还知道它将来怎么发展。
3.狂热
煽动激情可心有效推翻一个人与其自我之间的平衡,而且这种推翻也必然会释放出激情 。 只有能跟自我妥协的人能够对世界保持冷静态度 。通过在追随者心中燃起凶猛激情,群众运动可以防止其追随者回复内在均衡。
狂热者永远会觉得自己不完整和不安全。他无法从自身获得自信,只能从神圣组织得到。他往往会把自己视为他所依附的神圣组织的捍卫者,随时准备牺牲生命,以显示自己是真理的捍卫者。
狂热者若是抛弃了他信奉的大业,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狂热者看来,宽容是一种软弱、轻浮和愚昧的象征。苏俄轻易就可以把日本战俘改造为狂热的共产主义者,反观美国的宣传再巧妙完美,都未能把日本人转化为热爱自由的民主人士。
三、群众运动中领导扮演了什么角色
所有群众运动的领袖都会经过一段等待时间(常常是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踏上舞台。在他们出场表演之前,要有种种事故和其他人士的活动替他们把舞台布置就绪。
一个领袖最神秘的能力就是控制一小群能干之士,这些干员一无所惧、精明自负,有能力组织和推动大规模的行动。同时,他们又完全顺服于领袖的意志,从他那里得到鼓舞和驱力,并在顺服中感到光荣。
作者举例,蒋介石似乎缺乏群众运动领袖所必备的每一项条件,而戴高乐则显然是一个有领袖魅力的人。
领袖必须是个务实者和现实主义者,但说起话来又得像个梦想家与现实主义者。
能为一个群众运动做好铺路工作的,是那些 善于使用语言和文字的人 ;但一个群众运动要能实际诞生出来和茁壮成长,却必须借助 狂热者 的气质和才干;最后让一个群众运动得以巩固的,靠 务实的行动人 。
1.言辞人
可以是教士、先知、作家、教授等知识分子。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言辞人,差不多都有一种深切的向往:被肯定。这种向往决定了他们对现行秩序的态度。 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度都有一种无可救药的不安全感 。哪怕是最有天分最多产的作家,都会过着一种不断自疑的生活,需要每天生产出新作品来肯定自己。
作者认为,言辞者在运动初期的作用很大,但最终的群众运动权力不会落入他们手中。除非他能适时与操实权的行动人联合起来或寿终正寝,他最后的下场很可能是引退、被放逐、枪决。
2.狂热者
即便各种条件成熟,也只有狂热者才能使一个群众运动孵化成形。没有他,先前的言辞人所激起的不满情绪将不会有方向感,只能漫无目的地宣泄,很容易被镇压。
狂热者是鱼,混乱就是水。他们认为,没有破坏就不会有建设 。
对于一个群众运动的发展来说,狂热者的危险在于他永远静不下来。一旦取得胜利,新秩序开始形成,狂热者就可能会成为一个乱源。
因此,大部分群众运动在取得胜利的第二天,就会出现内部倾轧。
若放任狂热者自行其事,会对运动本身构成威胁。此时,只有务实的行动人介入,群众运动才有望保有它已取得的成果。
3.务实的行动人
一个群众运动一般由言辞人为前驱,由狂热者实现,再由行动人加以巩固 。
群众运动到了行动人手中之后,就变为野心家自我实现的工具。到了这个阶段,它会对那些有事业野心的人发挥强大的吸引力,而有事业野心的人纷纷投效,也会激烈改变这个群众运动的性格,带来它与“现在”的和解。
如果言辞人、狂热者、行动人三个角色由 不同 的人接连担任,对一个群众运动来说通常有好处。特别是一个群众运动想要长久时,更是非如此不可。
而纳粹和法西斯运行从头到尾都由一个人领导,所以下场凄惨。让纳粹运动走向败亡的,是希特勒的狂热无法抑制、无法扮演务实的行动人。
一个人的性格当然是有可能改变的。一个言辞人有可能变成真正的狂热者或务实的行动人。然而,各种证据显示,这种变形往往是一时的,迟早他们又会变回原来的类型。
当一个群众运动的活跃阶段结束后,它就会变成成功者的权力工具和失意者的鸦片 。
书中金句:
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也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社会低等成员之所以能对社会发生重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现在”完全不尊重。
群众运动不需要相信上帝,一样可以兴起和传播,但它却不能不相信魔鬼。
一个有力的群众运动会培养其追随者的罪恶感。
悔罪的方法是抛弃个人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得救的方法是把自我掩埋在团体的神圣组织中。
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就得到一种新自由,一种无愧、无疚的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
在群众群动中,我们获得了“干下流勾当的权利”。
Ⅸ 在斯诺眼中周思来为什么是狂热分子
因为他思想敏捷,谈吐有方,眼光
独特,革命激情高涨,办事果和者断坚决,
所以被认为是积极的狂热分子。逗慧
欢迎唤指薯采纳谢谢
Ⅹ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浪潮》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讲的是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组织新法西斯主义仅仅需要一星期。
电影中文格尔老师本来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学生来认清独裁专制的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但是这群一开始只是想混学分的学生们的头脑迅速被强大的精神力量给格式化了。他们马上陷入到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中去,他们给自己的组织取名“浪潮”,还自发地统一了制服,越来越多的学生给快速洗脑,他们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绘制了统一的图标,还统一了见面打招呼的手势——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状。狂热的学生占据了运动场,不让别人进入,一位叫蒂姆的学生还从网上购买了手枪,并寸步不离文格尔先生,称要保护好“领袖”……
事情发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尔先生在手球比赛中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决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态已经不可控制,最后在集会上文格尔宣布解散浪潮并由此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由来。这时,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狂热的蒂姆不愿意看到浪潮的解散,于是开枪在同学射击,并饮弹自杀……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他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的生命的真谛。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但不久后,学校发现这个小组,校方对基廷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
基廷的学生尼尔热爱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自杀了。小组成员之一卡梅隆出卖了他们。校方逼小组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说着"哦,船长,我的船长!"
两部电影的结局都是老师作为了替罪羊,黯然离开。《死亡诗社》讲述精英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如何在老师的影响下开始独立思考,试图摆脱学校专制守旧的的桎锢。《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学校,素来标榜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学生在老师突发奇想开始的一个独裁试验里,如何进入一种法西斯式的集体无意识。
相隔二十年的这两部片子倒像是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二十年前敲响的希望的钟,二十年后却回响着警示的余音。《死亡诗社》中追求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题相对简单,《浪潮》中学生们如何从自由散漫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主动转变成激进的高度集体主义的团体更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从来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两部片中的学生都包含激情,他们个性丰富、多才多艺。他们愿意改变以及大胆尝试,所以当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出现在他们身边引导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听老师的话,赞同老师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生成,自己当了一次独裁者,一开始他的头脑很清醒,还想方设法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可是过了三天,老师慢慢地变成独裁者,他很享受这种“万人之上”的感觉,他与妻子闹僵,说出了很伤人的话。还好他最终回头,避免了更大悲剧的发生。
《死亡诗社》里的那个学校有点象我们现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学率,注重的是纪律。而纪律就意味着排斥多样性,排斥不同意见,用刚性的手段求得划一。老师是作为一名知识的灌输者的角色存在着。而这时出现了一位英语老师,他的口号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我不反对老师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冲突,结局已经注定。
特别是撕书这一段,我觉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学生们撕书,然后才告诉他们具体理由。所以孩子们在撕书的时候,脸上兴奋的表情不是因为自己懂得了什么真理,而是这一纯粹的“叛逆行动”引发的荷尔蒙增加。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基廷的一种策略,先叫他们行动,然后在进行理论说教的时候就会获得一种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引发孩子们自由思考,不被规矩束缚。但是换个角度看,他只是因为不认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学理念,就强迫学生们全部撕掉他的导言——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专制思想吗?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做学问,对别人的理解不赞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师。当他强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维时,不管他的思维是要求自由还是要求束缚——这已与思维内容无关——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带有了他所批判的东西的色彩。
两部电影都是由于教师教育方式的无节制性与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导致这些本身正确的情感最终走向反面。老师针对青年学生这一易情绪化、渴望先锋思维的特殊群体没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两部电影内容上可以说对立也可以说相同,《死亡诗社》中的“自由独立”思想恰好对立《浪潮》的“极权主义”,内容相反但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教育路线。最后的悲剧结尾与这部影片也惊人的类似,一个孩子吞枪自杀了,少数几个保持头脑清醒的学生也没能挽回这个悲剧。虽然《浪潮》我更愿意用一种非理性化的思路考虑,它的重点并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碍从这个方面稍作对比。不听从于自己者,必将听命于他人。人一生总会有一些阶段需要“听于他人”的。而这个“他人”究竟值不值得听,怎样去听,听些什么,实在是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