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电影新大祭桩路遇
A. 豫剧《大祭桩》剧情简介
《大祭桩》原名《火焰驹》,讲述的是宋代朝臣李绶之子李彦贵与黄璋之女黄桂英自幼订亲。李绶遭陷被抄,含冤入狱。时年其长子李彦荣奉命边关御敌,次子李彦贵则流落街头。
黄璋企图昧婚,桂英不从,终日闷坐绣楼。丫环春红(或称梅英、墨兰)设计让桂英和以卖水为生的李彦贵花园相会,不料相约夜晚赠银时被人害命。李彦贵遂被诬陷入狱行将斩首。桂英冒雨潜行,法场祭桩,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误解而遭打,经一番哭诉表露真情,共赴法场。
同时,宝马火焰驹带义士艾谦赶往边关,李家长子彦荣返回昭雪,全家圆满。全国许多剧种,如京剧、豫剧、秦腔、评剧、蒲剧、晋剧等都演这出戏,剧情也略有变化,甚至戏名也不相同。
豫剧中突出了李彦贵和黄桂英的爱情主线,以"哭楼"、"路遇"两场为重点戏,围绕"祭桩"而展开,所以起名为"大祭桩"。
(1)豫剧电影新大祭桩路遇扩展阅读:
演出变革
1936年元月,周海水带着阵容强大的豫西太乙班演员队伍来到开封,在醒豫舞台演出期间,年近13岁的常香玉从她的老师那里学会并主演了《杀王腾》(又名《玉虎坠》)中的王娟娟和《大祭桩·打路》中的黄桂英。
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常香玉上演了全部《大祭桩》,以朴实本真、热情奔放的唱腔,和细腻认真、分寸得当的做派,赢得了人们的喝彩,而成为常派经典剧目。
从此开始,《大祭桩》被一代又一代人传唱至今,除了她的大女儿常小玉演这出戏外,虎美玲、王清芬、胡小凤、牛淑贤、马莉、李喜华、赵贞玉、党玉倩、王慧、卢玉琴;
苗文华、魏俊英、索海燕、陈新琴等名家也都演出这出戏,其中有几位是常香玉弟子,但多数不是常派弟子,这出戏可能成为豫剧史上名家演出最多的剧目。
2012年豫剧电影《新大祭桩》上映,虎美玲主演,戏曲艺术片《新大祭桩》根据陈宪章编剧、豫剧大师常香玉演出版《大祭桩》改编。该剧作为常派艺术中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以黄桂荣与李彦贵曲折婚姻,歌颂了古代男女坚贞的爱情。
虎美玲满含深情地表示: “《大祭桩》是大师亲自传授给我的。拍摄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更好地将常派艺术继承和发扬光大。谨以此片表达我对恩师的无限感激和怀念之情。
B. 苗文华豫剧经典唱段有哪些
苗文华豫剧经典唱段有:《对绣鞋》,《打金枝》,《桃花庵》,《秦雪梅》,《虎符》等。在21世纪之初,苗文华携优秀传统豫剧《打金枝》,《对绣圆伏鞋》和《大祭桩·路遇》等折子戏和大型新编历史剧《虎符》进京角逐梅花奖,以朴实清新、细腻俏丽的表演赢得首都专家评委极高评价,一举夺得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人物评价:
苗文华较为全面掌握豫剧青衣、闺门旦的表演技能、技巧,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形象,对豫剧桑派演唱风格有较深领悟,形成了表演细腻、嗓音甜润、扮相俊美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在传承地区有较为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其艺术表演受到广泛认可。
传承脉络清晰,传承能力较强和传岩启承意愿均强。经过评审组评审,该申报人苗文华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粗腔如同意推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C. 苗文华豫剧经典唱段是什么
苗文华携优秀传统豫剧《打金枝》《对绣鞋》和《大祭桩·路遇》等折子戏和大型新编历史剧《虎符》进京角逐梅花奖。
以朴实清新、细腻俏丽的表演赢得首都专家评委极高评价,一举夺得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除情倾舞台演出外,苗文华还致力于整理《白莲花》《桃花庵》等桑派老剧目,希望把失传的经典豫剧剧目重新加工整理后立到舞台上。
苗文华是豫剧名家桑振君的关门弟子,现为邯郸市东风豫剧团演员,豫剧青衣、闺门旦。1979年,她在西藏艺术学校豫剧班学艺。
后转入河北省艺术学校邯郸豫剧班,期间相继学演了《秦雪梅》《大祭桩》《断桥》等传统剧目。苗文华不囿于门派之见陆续学习了常派、严派、王派、马派的经典剧目,加上豫剧皇后陈素真亲授《洛阳桥》《拾玉镯》,使她获益匪浅。
D. 豫剧《大祭桩》选段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戏词
豫剧《大祭桩》选段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唱词: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听孩儿把内情事细说根由
想当初咱李黄两家结亲后,也算是门当户对第一流
谁料想奸臣当饥洞道出祸首,才害得恁举家人亡家休
你的儿去投亲到俺门首,我的父他绝情义闭门不收
你的儿离俺府我心难受,每日里思念他
我苦苦在绣楼,那一日小丫环
她对我说透,才知道你的儿
卖水在街头,本有心劝爹爹
俺不敢开口,俺怕他家法严哪
气冲斗牛,又有心找李郎我大街行走
怎奈是闺门女呀,难下绣楼
左也思右也想容颜消瘦,怎忍心将夫妻情呀
顺水漂流,无奈何呀
托慎虚丫环才找他在角门等候,见了面俺盟心誓
偕老百秋,他许俺姻缘事天长地久
俺许他做夫妻呀,永结鸾俦
当夜晚差丫环把银两送就,偏遇着那狠心贼呀
杀死丫头,老爹爹诬相公他黑心血口
把李郎当强盗送往苏州,苦打成招问成罪
下在南监做牢囚,听说上司公文到
明日法场要斩头,俺背着爹爹不知晓啊
改换衣装下绣楼,不顾丑 不顾羞
不顾风吹雨打冷飕飕,不怕爹爹将俺打
也不怕闺门未上头,抛头露面苏州走
去祭桩啊,去祭桩表一表
俺这夫妻情由啊,适方才遇婆母在
三岔路口,儿媳我气了你礼仪不周
婆母娘你若是再要难受,来来来我的婆母哇
你还是打 还是骂,你就拐杖来抽吧
提展资料:
《大祭桩》,豫剧传统剧目,系常香玉代表剧目之一。《大祭桩》原名《火焰驹》,讲述的是宋代朝臣李绶之子李彦贵与黄璋之女黄桂英自幼订亲。李绶遭陷被抄,含冤入狱。时年其长子李彦荣奉命边关御敌,次子李彦贵则流落街头。
黄璋企图昧婚,桂英不从,终日闷坐绣楼。丫环春红(或称梅英、墨兰)设计让桂英和以卖水为生的李彦贵花园相会,不料相约夜晚赠银时被人害命。李彦贵遂被诬陷入狱行将斩首。
桂英冒宽肢燃雨潜行,法场祭桩,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误解而遭打,经一番哭诉表露真情,共赴法场。同时,宝马火焰驹带义士艾谦赶往边关,李家长子彦荣返回昭雪,全家圆满。
全国许多剧种,如京剧、豫剧、秦腔、评剧、蒲剧、晋剧等都演这出戏,剧情也略有变化,甚至戏名也不相同。豫剧中突出了李彦贵和黄桂英的爱情主线,以"哭楼"、"路遇"两场为重点戏,围绕"祭桩"而展开,所以起名为"大祭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