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觉电影天马
⑴ 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哪部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定军山》,在1905年,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连电影都没看过,更不用说3D电影了,所以其实3D电影并不普及。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这一年,离狄克逊发明电影放映机过了16年,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到站》过了10年。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中国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的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红蓝立体是最早期最传统的3D电影技术,1960年代就已经诞生。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部摄影机拍摄,然后再用两部放映机放映,从不同位置投射红蓝两色画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过红蓝眼镜观看就能产生“视差”,从而让观众眼前出现立体效果。
在我国,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1962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桑弧导演、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算是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将3D电影技术运用到武打片拍摄,是由台湾电影人首创。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题材抄袭成风,已逐现衰落迹象。为了挽留日益减少的观众,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尝试用红蓝技术拍摄立体武打片,先后推出了由导演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及《十三女尼》。
这两部立体电影虽好看,但看着看着观众总会有晕眩呕心的感觉,这便是当时3D技术最大缺陷之一:红蓝立体最早大都用于黑白电影画面。比如《魔术师的奇遇》就是,对画面品质没什么影响,然而用在彩色电影画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问题,加之两色影像迭合很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观众适应不良。
虽然观众会感觉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事后也证明,3D立体技术确实适合拍功夫片,因为其中的动作、兵器的出现频率很高,“剑指观众”、“万箭穿心”的立体效果让银幕外的观众避闪不及,震撼无比。
立体武打片在台湾成功后,也相继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轰动一时,当年还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获得影展大会金箭奖等五项荣誉。可惜的是,在一次视察外景场地时,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击毙。
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因为投资实在太大,3D立体电影逐渐在影院消失了。
⑵ 让你惊爆眼球的九部科幻电影,视觉冲击力超乎想象!
科幻电影除了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外,其另一特色就是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比如那浩瀚的宇宙美景,以及那些炫酷叼炸天的科幻机甲,分分钟钟让你震撼,下面这十部科幻电影就做到了视觉特效的极致,让我们在科幻世界中,去欣赏未来世界。
1、《超人:钢铁之躯》
《超人:钢铁之躯》由华纳兄弟出品的一部科幻动作电影。影片画面十分过瘾,战斗的特效炫酷贴近真实,堪称完美。该片是超人电影的重启之作,用新的故事和方式展现超人的身世和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挖掘这位超级英雄的人性一面。
-
电影《安德的游戏》是根据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小说改编,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的太空冒险片。炫目华丽的特效,游戏式的背景设置使我们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受。如果没有看过原着建议先买来小说阅读,并不会造成多大剧透相反还可以更好理解电影。
-
电影《木星上行》是拉娜·沃卓斯基与安迪·沃卓斯基姐弟联袂执导的原创科幻电影,该电影由查宁·塔图姆和米拉·库妮丝等人主演。影片充满了想象力,尤其在服装设计、艺术指导、特效、飞船以及外星生物方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
影片《第九区》是由尼尔·布洛姆坎普指导的一部科幻电影。讲述了维库斯感染了某种神秘病毒,正逐渐变成一个外星人,为了不沦为研究的对象遭受非人的实验,他只有逃往地球唯一的安全之地——第九区。
《神战:权力之眼》是由美国顶峰娱乐公司出品的冒险奇幻片。该片改编自埃及神话,讲述了一个凡人窃贼贝克帮助埃及天神荷鲁斯完成复仇并逆袭成为明君的故事。
6、《星际穿越》
电影《星际穿越》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该片在第41届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奖土星奖获得了最佳科幻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10项提名。
电影《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该片投资高达1.25亿美元。运用电脑特技营造出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发生的“后天”,但回过头来让我们隐隐地感觉到那个“后天”真的并不遥远。
电影《X战警:逆转未来》于2014年上映,电影获得2015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在中国上映三天票房就有两亿多人民币。电影中故事发生在并不遥远的未来,X战警遭遇了史上最大的生存危机,他们必须回到过去拯救自己的命运。
电影《超凡蜘蛛侠》是改编自漫威漫画,这部电影将视角拉回到彼得·帕克的高中时代,年轻的他一方面要同自己的初恋格温共同经历爱情承诺的考验,另一方面还要揭开双亲神秘失踪的真相,在人生最大的挑战中完成从常人到英雄的命运转变,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⑶ 什么软件可以免费看VIP电视
免费观看vip电视软件有小小影视、影迷大院、橙色电视、大象影视、达达兔等。
(3)新视觉电影天马扩展阅读:
电视 (Television、TV)指使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设备,即电视接收机,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
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
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
⑷ 香港20世纪后期的电影越多越好
动作影星,小个子?是元彪吗?是孟海吗?唱歌很好的是泰迪罗宾(菲籍)吧?
香港20世纪后期的电影总结
1980
1.师弟出马 1102万
1981
1.摩登保镖 1776万
2.追女仔
3.鬼马智多星
5.欢乐神仙窝
1982
1.最佳拍档 2604万
2.龙少爷
少林寺
1983
1.最佳拍档大显神通 2327万
2.奇谋妙计五福星
3.A计划
1984
1.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
2.圣诞快乐
3.少林小子
4.快餐车
5.全家福
铁板烧
1985
1.福星高照
2.夏日福星
3.警察故事
4.龙的心
5.僵尸先生
6.恭喜发财
7.智勇三宝
8.打工皇帝
9.开心鬼放暑假
10.木棉袈裟
1986
1.英雄本色
2.富贵列车
3.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
4.最佳福星
5.神探朱古力
6.南北少林
7.刀马旦
8.僵尸家族
9.霹雳大喇叭
10.开心鬼撞鬼
1987
1.龙兄虎弟
2.监狱风云
3.A计划续集
4.富贵逼人
5.秋天的童话
6.英雄本色续集
7.一屋两妻
8.鬼新娘
9.精装追女仔
10.东方秃鹰
11.江湖情
12.龙虎风云
14.英雄好汉
15.倩女幽魂
1988
1.八星报喜
2.警察故事续集
3.飞龙猛将
4.鸡同鸭讲
5.老虎出更
6.富贵再逼人
7.三人世界
8.公子多情
9.最佳损友
10.末代皇帝
17.霸王花
32.旺角卡门
1989
1.赌神
2.奇迹
3.合家欢
4.阿郎的故事
5.至尊无上
6.新最佳拍档
7.英雄本色三
8.喋血双雄
9.神勇飞虎霸王花
10.富贵再三逼人
1990
1赌圣
2.赌侠
3.新半斤八两
4.三人新世界
5.秦俑
6.倩女幽魂之人间道
7.表姐,你好也
8.吉星拱照
9.至尊计状元才
10.无敌幸运星
19.天若有情
34.阿飞正传
《五福星》系列是八十年代相当有名的喜剧系列影片,鹧鸪菜洪金宝、罗汉果曾志伟、大生地吴耀汉、花旗参秦祥林、犀牛皮冯淬帆五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奇形怪状的家伙,各有各的怪脾气,凑到一起自然让人笑到肚子疼。洪金宝在五福星里面总是充当受气包的角色,胖乎乎的我见犹怜,不过在刚拍的《杀破狼》中,洪金宝扮演的黑帮老大雄劲刚猛,让人不寒而栗,功力可见一斑。
成龙在五福星系列中不是很重要的角色,跟五个怪家伙相比,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不过成龙也在这一年拍出了影响深远的《警察故事》。
洪金宝的鬼打鬼系列结束之后,林正英、钱小豪的僵尸系列也开始走红,无论动作还是喜剧效果都相当不错。
电影公司大老板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也正式登场,不过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看头,比较低俗。
自从李连杰的《少林寺》火遍华人世界之后,关于少林题材的影片也大量兴起,不过真正拍出水平的只有两部,一部是《少林俗家弟子》,另一部就是《木棉袈裟》,值得一看。
《英雄本色》横空出世,代表了黑道枪战片的成熟,也成就了吴宇森和周润发两位大佬的万世英名。
《最佳拍档》系列继续搞笑到底,《千里救差婆》已是第四部,尤其是大光头麦嘉,操这一口山东话,不知笑翻了多少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大光头跟黄百鸣当时已是新艺城电影公司的大老板,
这一年,歌坛老大张学友也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雳大喇叭》。
周润发开始井喷,主演的影片八部闯进票房前十五名,而且风格各异,有江湖片,又有文艺片,还有时装片,并凭借《龙虎风云》蝉联香港金像奖影帝,跟王晶合作的《精装追女仔》也将王晶推上了恶俗电影导演的位子。
《倩女幽魂》未能排进前十有点可惜,这部影片首次融入了天马行空式的徐克风格,强烈的视觉效果开创了香港电影的一代新风。不过影片中有一个失误,午马扮演的燕赤侠本是个地地道道的道士,却总是拿着人家佛教的《金刚经》当法宝,实在是大逆不道,看来香港人缺乏文化真不是冤枉他们,《金刚经》虽然名气大了点,可也不能乱用啊,再说人家道教的《道德经》名气也不比它差呀。
发哥大热之后有所回落,在传统贺岁片《八星报喜》中演了个娘娘腔,虽然在角色上有所突破,但作为发哥的影迷对发哥这种角色很难接受。《老虎出更》中发哥的风头被李元霸抢了不少,这位跟隋唐第一条好汉同名的小子身手不错,从侧面看跟成龙有点像,不知道为什么没能多拍几部电影。
成龙大哥继续包打天下,《飞龙猛将》是成龙三兄弟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
《末代皇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片子,曾获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最佳影片剪辑、最佳音乐、最佳服装九项大奖,不过这么牛的片子当然跟中国人没多大关系,是意大利、英国和中国联合拍摄的。
记得小时侯看的第一部香港商业电影就是《霸王花》,那时候得叫“录象”,也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好看的电影,前段时间又看了一遍,仍然把全家笑得前仰后合。这也是吴君如第一部担任女主角的电影,也让她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最三八的女影星。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监制是成龙大哥。
《旺角卡门》是王家卫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虽然仍脱离不了当时黑道片的模式,但独具另类的拍摄手法已绽露头角。张学友凭借这部电影获得当年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张曼玉也因这部电影彻底摆脱了“花瓶”的称号,开始向影后的道路前进。
这一年还有一部根据当年成龙七兄弟学艺的经历拍成的片子,叫《七小福》,洪金宝、郑佩佩主演,不过票房出奇的惨淡,总共不到200万,但洪金宝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当年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发哥再展雄威,《赌神》中高进的形象被公认为发哥最有风度的男人形象,也因此掀起了香港“赌片”的盛行。其中发哥的保镖龙五就是向华强,当时香港最大的黑社会“新义安”的老大,酷得要命。
《阿郎的故事》让发哥第三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喋血双雄》,吴宇森自认平生最完美的作品,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本世纪亚洲十大影片之一,也让吴宇森和发哥成功打入好莱坞。
发哥退位,星爷上场。
一部《赌圣》将星爷请到了前台,从此开始了无厘头横扫天下的壮举,唯一让大陆观众看不过瘾的是当时星爷的配音还没找到石斑鱼。
至于《赌侠》,刘德华在其中的表演很让人失望。刘德华最适合的角色应该是《天若有情》,重情重义的黑道少年,我始终认为那是华仔最好的一部片子,完全可以得一次金像奖影帝,可惜生不逢时,赶上了张国荣的《阿飞正传》。
《秦俑》:李碧华小说改编,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黄沾音乐,张艺谋加巩俐主角。这套阵容怎么看都应该不同凡响,但实际上却让人很失望,或许把张大导演换掉能顺眼一些。
王家卫出手不凡,一部没几个人看得懂的《阿飞正传》,将自己推上了第一流大导演的宝座,从此香港有了真正的艺术片。
星爷开始全面出击,《赌圣》之后再创《逃学威龙》,在香港和台湾掀起一股校园影片的狂潮。
《整蛊专家》拍的有些低俗,可怜的华仔又一次不伦不类地给人当砖头。星爷十名之后的三部影片我觉得比《整蛊专家》和《上海滩赌圣》要强得多。
这一年李连杰的《黄飞鸿》也开始闪亮登场,开始了一个武侠的神话。
1992
无与伦比的星爷年!
包揽票房前五名,让整个香港笑到肚子抽筋。
凭借《审死官》获得第三十七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也是星爷在九十年代获得的唯一一个奖项。
徐克重拍《笑傲江湖》,林青霞首次穿上男装,为世人惊艳,从此东方不败不再做第二人想。
这一年还有一部《阮玲玉》,让张曼玉获得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也是中国女演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第一人。
大热之后必有回落,威风八面的星爷有所收敛,李连杰凭借干净利落的动作开始全面出击。黄飞鸿系列亦开始大热,一年四部的产量让人咋舌。
第一次认识梁朝伟是《绝代双骄》中那个鬼精灵小鱼儿,等看过《东成西就》和《正牌韦小宝之奉旨沟女》之后,梁朝伟那种滑稽搞笑的表演风格更加深入人心,以至于直到现在还很难相信其实梁朝伟最擅长的是艺术片。
《东成西就》的搞笑程度比星爷有过之而无不及,刘镇伟发起疯来简直不是人能抵挡得住的。
《正牌韦小宝之奉旨沟女》拍的有些大胆,大陆的很多版本都删了不少,但剩下的也仍然不失为一部爆笑级的影片。张卫健最适合演这种疯疯癫癫的小混混形象,如果能再创新一些的话,完全可以挑战星爷,不至于现在越老越让人恶心了。
这一年的黄秋生凭借《叉烧包》获得金像奖影帝,这位中英混血儿,天生的魔教教主,跟另一位邪教教主吴镇宇共同撑起人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黄曾抱怨老有人认为自己比刘德华大一轮,其实自己比华仔还要小一岁。
李安首次涉及同性恋题材的《喜宴》扬威国际影坛,获当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比《断臂山》早了整整十三年。
发哥再战江湖,《赌神2》一举突破5000万大关。
《国产凌凌漆》,星爷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表演,开始向编剧和导演的方向发展。
李连杰有些气短,不过上榜的三部影片就动作来说都是难得的精品,《精武英雄》跟日本人的比武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经典的动作场面。
王家卫一年推出了两部影片,实属难得。《东邪西毒》,另类武侠中的经典。《重庆森林》也让梁朝伟获得了第一个金像奖影帝。
成龙大哥闯荡好莱坞仍然雄风不减,继续向极限挑战。
星爷推出了永恒的经典《大话西游》,不过在当时只是作为一部典型的周氏无厘头影片,还没有被封上乱七八糟的称号。
发哥完成了在香港的最后一部影片《和平饭店》,从此开始转向好莱坞,可惜路途不太平坦。
大哥永远是大哥。在发哥仍然为转型苦苦煎熬的时候,成龙的《简单任务》再创新高。
从《食神》开始,星爷开始将重点转向导演的角色,不过说实话,《食神》拍的很一般。
《古惑仔》系列重磅出场,肆无忌惮的少年意气在青少年中掀起了席卷全国式的轰动效应,那时候几乎每一个城镇的录象厅里都在放《古惑仔》,几乎每一个城镇里都晃荡着“陈浩南”式的“不良少年”,酗酒、打架、泡妞、骂人……家长们畏之如虎,孩子们却奉若神明。这部影片在那几年可以说在大陆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但现在看来,这批孩子长大之后也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毕竟只是少年意气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
《甜蜜蜜》拍出了水平,在各种奖项中大包大揽,出尽风头,张曼玉也进入了演技的颠峰时期。
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香港影坛,成龙大哥领跑十几年仍然未见丝毫疲态,值得赞叹。
《算死草》中葛民辉的表演出神入化,抢尽了星爷的风头,可惜这位全才涉猎太多,未能进入颠峰。
王家卫首部同性恋影片《春光乍泻》,让梁朝伟获得第二个金像奖影帝。
《风云雄霸天下》,香港电影首次运用电脑特技,现在看来仍有可取之处。
《我是谁》继续挑战极限,已是四十多岁高龄的成龙从摩天大楼上滑下,胆量惊人!
《野兽刑警》让黄秋生再夺金像奖影帝,影片最后黄疯狂的表演让观众都不寒而栗。
《喜剧之王》捧出了张柏芝,但张最让人心动的还是《星愿》,那时的张柏芝珠圆玉润,清纯得让时间为之停顿,岂是现在那个瘦骨伶仃的放荡女子可比,不过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还是不说了吧。
成龙首次将重点转向爱情,可年龄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而且舒淇当时正刚靠三级片成名,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良家妇女。
《暗战》 终于让刘德华尝到了影帝的滋味,其中滋味,又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