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星空主题曲赏析
Ⅰ 五月天的星空mv内容讲的是什么故事
亲,五月天的歌《星空》是为电影《星空》写的主题曲,拍摄的MV跟电影有一定联系,MV中的小男孩也是电影《星空》的男主。或许,看过电影能更好的理解MV中讲述的故事。
电影《星空》是由几米的漫画改编的,讲述的是一个十三岁小女孩的成长故事,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很是触动人心。。。因为是由漫画改编,电影的画面很唯美,很值得一看!
电影里的小女孩由徐娇饰演,小男孩由林晖闵饰演,林晖闵就是五月天《星空》MV里的小男孩,另外,奶茶刘若英、哈林庾澄庆、五月天石头和桂纶镁都有参与这部电影的演出。
强烈推荐你看看这部电影!!^_^
Ⅱ 五月天最新电影歌曲《星空》的MV讲述的是什么事情看不懂好像很感人
亲,去看一下电影《星空》吧,MV里的情节跟电影有一定关联,Mv里的小男孩也是电影《星空》里的男主。
电影《星空》讲述的是一个13岁小女孩的成长故事,是根据几米的漫画改编的,画面很唯美,故事情节很像阿信写的歌词,就是很轻易地触动了心底最纯真感动的那种感觉,很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刘若英、庾澄庆、五月天石头、桂纶镁等在里面都有出演角色,建议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认真的看。。。
就这样。。。^_^
Ⅲ 五月天 《星空》歌词
《星空》
歌曲原唱:五月天
填词:阿信
谱曲:石头
编曲:五月天
摸不到的颜色 是否叫彩虹
看不到的拥抱 是否叫做微风
一个人 想着一个人 是否就叫寂寞
命运偷走如果 只留下结果
时间偷走初衷 只留下了苦衷
你来过 然后你走后 只留下星空
那一年我们望着星空
有那么多的灿烂的梦
以为快乐会永久 像不变星空 陪着我
猎户 天狼 织女光年外沉默
回忆 青春 梦想何时偷偷陨落
我爱过 然后我沉默 人海里漂流
那一年我们望着星空
未来的未来从没想过
当故事失去美梦 美梦失去线索
而我们失去联络
这一片无言无语星空
为什么静静看我泪流
如果你在的时候 会不会伸手 拥抱我
细数繁星闪烁 细数此生奔波
原来所有 所得 所获 不如一夜的星空
空气中的温柔 回忆你的笑容
彷佛只要伸手 就能触摸
摸不到的颜色 是否叫彩虹
看不到的拥抱 是否叫做微风
一个人 习惯一个人
这一刻独自望着星空
从前的从前从没变过
寂寞可以是忍受 也可以是享受
享受仅有的拥有
那一年我们望着星空
有那么多的灿烂的梦
至少回忆会永久 像不变星空 陪着我
最后只剩下星空 像不变回忆 陪着我
(3)电影星空主题曲赏析扩展阅读:
《星空》是五月天演唱的一首歌,由石头谱曲、阿信填词,收录在五月天2011年发行的第八张专辑《第二人生》中,是电影《星空》的主题曲。
五月天,中国台湾摇滚乐团,由温尚翊(怪兽)、陈信宏(阿信)、石锦航(石头)、蔡升晏(玛莎)、刘谚明(冠佑)组成。
乐团前身为“So Band”乐团,在1997年3月29日更名为“五月天”。乐团至2016年,四次拿下"台湾金曲奖"和“最佳乐团奖”。
1999年,发行首张专辑《第一张创作专辑》。2000年7月7日,发行了第二张创作专辑《爱情万岁》。2001年7月6日,推出暂别歌坛之作第三张创作专辑《人生海海》。2003年11月11日,发行第四张专辑《时光机》。2004年11月5日,推出第五张专辑《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2005年8月,推出精选辑《知足Just My Pride最真杰作选》。2006年12月29日,发行第六张专辑《为爱而生》。2008年10月23日,发行第七张专辑《后青春期的诗》。2011年12月16日,发行第八张专辑《第二人生》。2016年7月21日,发行第九张专辑《自传》。
Ⅳ 电影《星空》的主题是什么
星空(Starry Starry Night),中国大陆、台湾联合出品的电影,影片涉及成长、爱情及奇幻,改编自台湾着名插画家几米畅销绘本《星空》,由华谊兄弟拍摄。2011年11月3日上映。导演是林书宇,由徐娇、刘若英、庾澄庆、林晖闵担当主演。影片描述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女,认识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年,他们都不是最快乐的孩子。 有一天,他们逃离城市,翻山越岭,来到少女的爷爷曾经住过的山中小屋。在山里的夜晚,他们看到了最美丽的星空…《星空》以一种年龄的视角,描绘了一类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从对社会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
Ⅳ 试论电影《星空》的诗性品格
摘 要: 台湾导演林书宇的《星空》,是近年台湾影坛上难得一见的颇具诗性品格的文艺电影。它是影片,但也是一首真正的诗。其诗性品格体现在:(1)在繁杂中求单纯,运用慢镜头、灯光、音乐等因素营造影片的诗意氛围;(2)于无声处听惊雷,在静默中传递主人公非常独特而深邃的情思;(3)在有限中显无限,通过塑造寥寥几个人物即可传摹出境界层深的艺术世界,共同指向影片的诗意世界。
关键词: 《星空》 诗性品格
台湾文艺电影一直以来在电影行业中都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它总是在清新的外壳下诠释着深沉的意味。2011年上映的《星空》(由台湾青年导演林书宇指导,改编自台湾着名插画家几米的畅销绘本《星空》)不仅如一股清风吹入当时焦躁的电影市场,也更成为了久久不能散去的一抹色彩。漫画《星空》讲述了一类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从对社会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电影《星空》则用镜头语言将几米漫画中静态的画面转化成了动态的奇幻世界,不仅在画面上更加美轮美奂,同时也将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
而《星空》令人尤为赞赏的是,它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视听上的享受,更是一首真正的诗:于繁富中求单纯,用多样化的电影语言营造出晶莹而朦胧的诗意氛围;于无声处传达主人公独特而深邃的情思;在有限的人物形象中蕴含着境界层深的艺术世界。
《星空》所体现的诗性品格是在如今商业片泛滥的电影市场少有的,本人将从以上三点逐层加以分析。
一 、 用电影语言营造诗意氛围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所运用的镜头语言。《星空》这部影片在慢镜头、构图、灯光以及音乐的运用上恰到好处,不仅能充分体现人物内心的走向,同时也让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营造出了如诗一般的氛围,让观赏者回味无穷。
1、慢镜头
整部影片较为频繁地运用到慢镜头。首先慢镜头的运用是为了更加细腻地体现人物心理的动态,其次慢镜头常常以音乐做背景配上无声对白也更能突出主人公与环境之间的隔阂,这两点在该影片中有充分的体现。
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主人公小美在爷爷去世后没有选择去参加葬礼而是在家中拼“星空”拼图,但是在最后快拼好时发现少了一块时,小美开始疯狂地在房间中寻找。此时镜头慢了下来,小美翻动的动作越发剧烈,箱内的绒布玩具一个个高高地被抛到空中再摔到地上。
人物的情绪到达了一个高潮,原本压抑的内心在这一刻爆发了也凝固了,小美对爷爷的思念和不舍在此刻才宣泄出来。
观赏者跟随着慢镜头的画面,虽然节奏慢了下来但心情却跟着主人公澎湃了起来,最后小美流下泪痛哭时才让紧张的气氛松弛了一些;第二处是小美爸爸妈妈第二次激烈吵架时运用到了慢镜头,两人的对白变成无声而此时小美躲在房间里面听他们讲话,与此同时拍小美爸妈时还运用到了特写镜头用来体现两个人争吵时的狰狞表情。
当争吵到最激烈的时候时,爸爸推倒了桌子,桌子和桌上的鱼缸慢慢倒下,碎了一地。顿时气氛僵持到了冰点,小美的心也跟没水的鱼一样要窒息了。整个段落的气氛被逼到了一个极端,慢镜头以小美的视角去看她以外的世界,无疑把观众自然地带入小美的情绪之中,与人物产生共鸣。
2 、构图与灯光
整部影片在构图与灯光上极为讲究,这也是台湾文艺电影所必不可少的地方。不同的构图方式诠释了不同的人物关系——疏离或者亲密,而灯光在营造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表达人物情感。
首先当小美与父母同处一室时,在构图上总是采用三角形构图,三个人彼此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给人不舒适感,说明家庭关系并不和谐仿佛马上要发生一场激烈的争吵一般。
灯光上虽然是柔和的黄色基调但是有些阴暗,也表达了人物情绪上的低落和阴郁;其次当小美和爷爷在一起时,两个人往往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彼此的距离也非常近,说明了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情感上的依恋也很明显。
灯光上总体来说比较温暖,不仅体现了爷爷的慈祥也说明了小美对于爷爷的记忆都是美好的;然而当小美和小杰在一起时,两个人物从一开始的前后位置到后期的并肩位置都是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在光线上也是明亮的,回归了孩子们最纯真的心境。
这样的构图和光线都说明了两个主人公彼此吸引和认同的心情,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的发展。
3 、音乐
音乐在台湾文艺电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能营造出清新的氛围体现人物的情绪同时也是人物出场及人物关系的重要标志,音乐的变化也能体现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
影片中主人公小美与父母、小杰、爷爷这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也用到了不同风格的音乐:片中小美爸妈第一次激烈吵架时不仅伴有他们总会在吵架时打开的音乐,同时配以低沉的旋律,曲调慢而不和谐。
主人公小美静静地在门外看着门里的父母,此时她的心情也如同这低沉的曲调般悲伤到了极致。
而每当在小美与父母在一起时大多数出现的音乐都是低沉的、阴郁的,也阐明了小美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感;与这种低沉音乐截然相反的就是当片中男主角小杰出现后,小美与小杰之间的交流与触碰,每一次没有语言的交流都用轻快而又有些调皮的旋律代替。
将两人之间从初识到互相帮助最后到互生好感、共同分享彼此生活中不幸的关系变化体现得十分生动,无疑两人之间的情感是美好的、纯净的。
两个不善言辞的孩子在陌生的社会中找到了共鸣,有了一种认同感,这种微妙的变化用音符带动画面将观者带入了那样一个青春的时节,要观者也有了一种美好的幻想;同时影片在诠释小美与爷爷的关系时,总是配上了非常缓和、温馨的音乐,无论是爷爷和小美对话,还是小美回忆爷爷,都会出现同样的音乐。
而祖孙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如同那温暖的音乐一般娓娓道来,也让观赏者能够充分体会到小美对爷爷的依恋和对亲情的渴望。
《星空》在视听语言方面做得非常细腻,将触角深入了孩子的内心,用镜头和音乐的恰当配合将观赏者带入了梦一般的童话世界之中,无不为主人公的情绪所打动。而那种梦一般的童话世界,给影片带来浓郁的诗意氛围,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观众品味不尽,深思不已。
二、用无声的画面传递丰富情感
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往往用无声的画面来表现其作品中丰富的情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写道“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表现琵琶女在弹奏乐曲前静态的样子但却令人无限遐想琵琶女的境遇,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也有这种静默无声的状态,但这种无声的状态却比有声的状态更有张力更能体现人物的内心。
《星空》中同样用无声的画面来表现人物丰富的情感和诗般的艺境。
影片中的对白较少而无声的画面运用得较为频繁,《星空》的奇幻色彩也同样在这些无声情景中体现,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以下三处:第一处是当小美在得知爷爷生病后,她选择自己去看望爷爷,在去的路上爷爷送给小美的手工小象幻化成一只真的大象陪在其左右跟小美一起去看望爷爷。
这个片段只有一句对白大多数采用的是无对白手法,但是在狭长昏暗的街道上小美和小象并肩前行,两者亲密无间,如此童话般的场景不禁让人感慨其如梦境般的美幻。
虽然无声但是小美对小象的喜爱和对爷爷的思念也在无声无息中静静地流淌着,主人公小美跟爷爷之间的祖孙之情表露无疑,这也为后面小美因爷爷去世而崩溃的情感打下了基础,主人公小美内心温暖的一面也凸现出来;第二处是当小美和小杰打定主意一起旅行踏上了去爷爷老屋的火车上时,小杰依偎在小美肩上睡着,小美望着窗外的景色时,周围的景物都与梵高的“星空”融为一体如画作一般。
而火车也随之慢慢飞起来了,小美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影片这部分也采用了无声的画面让观者静静地跟随主人公进入其内心世界,小美对旅程的期待和对此时此刻的迷恋如同置身于星空般美好。
观者也能体味到人物内心的澎湃与兴奋,仿佛一段新的人生将开启,这也为小美在跟小杰旅行时变得开朗阳光而打下心理的基础,每个观众都透视着人物的内心;第三处是当小美在旅途中突然生病时,她在昏睡中进入了自己的梦境,梦境中小杰站在森林中一动不动却变成了拼图慢慢坍塌,而小美爸妈也同样静静站在房间里变成拼图碎片坍塌了。小美慌张地捡起碎片却无能无力,人物之间没有任何对白和情感的表述,但是小美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患得患失要观众感同身受。小美越想将它们抓得越紧仿佛就消失得越快,但是这又是她最害怕的,主人公的敏感脆弱也在无声无息中透露出来。
导演林书宇在创作中给了观众无限的空间去想象,他运用无声的画面给影片留白这也是《星空》作为奇幻青春电影中很有魅力的一点。这种想象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建立在主人公的情绪之上,让观众跟着或哭或笑或感动,这也是“无声胜有声“最极致的体现。
三、用有限的人物传达无限的艺术意蕴
电影《星空》取材改编自漫画家几米的同名插画绘本《星空》,故事的本身没有很复杂: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女,认识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年,他们都不是快乐的孩子。家庭的不幸让他们都选择逃避但在彼此的互动中找到了共鸣,两人在一起去了少女爷爷曾住过的山中小屋,看到了最美丽的星空也度过了人生最有意义的旅程。
从人物设置上看,导演所要讲述的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女主人公小美是一个平凡、看似合群但很沉默的13岁少女,她又有着那个年龄女孩没有的勇气和敏感;男主人公小杰是一个不太合群不善言辞的孤僻男孩,但他却有着超凡的美术天赋和温暖的内心。两个普通的孩子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暗流汹涌,女主角小美最爱的爷爷去世后父母关系也越发紧张,她也越来越没有办法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男主角小杰也是因为父亲家暴而跟母亲频频搬家,在学校里也频频受其他同学欺凌。
两个主人公的处境注定了他们有不一样的情绪和心理,亲情上的缺失让他们变得不爱与人沟通,而当小美最亲的爷爷离开后她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这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曾经有过的。
导演在主人公的设置上并不是如一般的青春文艺片一般阳光、活泼,而是有一点压抑有一点阴郁的形象。两个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这个社会,有一点茫然,在遇到生活中的不顺时恐慌、无助想去逃避,而两个人在彼此沟通的过程中给了对方勇气去面对。
特殊的主人公设置无疑为导演讲述这样一个不轻松的故事奠定了基础;其次除了主人公的设置外其他配角的设计也十分出彩:小美的妈妈这个角色在剧中是一个以自己梦想为中心对家庭、家人关心甚少的母亲,她在影片一出场就充满了压抑让整个家庭氛围凝重,她的开心也只会建立在自己的艺术梦想有了进展。但是她又并不是完全自私的,在梦想与家庭之间进行抉择时她也彷徨与痛苦。
影片中小美妈妈唯一一次单独跟小美吃饭就是在她决定出国后清理物品时,她带着女儿来到西餐厅带着女儿跳着儿时教过女儿的舞蹈,瞬间仿佛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她,小美妈妈痛哭起来,她的不舍、彷徨显而易见了。小美妈妈这个情感丰富同时性格复杂的角色无疑成为影片中丰满的人物之一。
与小美妈妈截然相反的则是男主人公小杰的妈妈,她承受着丈夫的暴行但是因为孩子也被牵连而选择带着孩子逃走,当小杰在学校“犯错”时她也义无反顾的选择相信孩子,这位隐忍的充满母爱的妈妈无疑在其悲剧的命运下增添了无尽的温情。由此可见导演在人物的设置上是颇下心思的,这些人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他们仿佛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但是却有着他们特殊化的地方,人物的阴郁与阳光、自私与无私都是并存的,让观赏者对饱满的人物充满了思考与品味。
从故事的主题上来看不仅让观赏者回味深思也更让其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影片在结尾处,小美在认识自我勇敢面对生活时的两段独白让人印象深刻:“我有一对爱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他们已经不爱彼此;我有一群关心我的同学,虽然他们不见得了解我。”
其实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同样跟主人公同样有着彷徨、不解的心情,也许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遇到真正了解我们的人。
因为我们才更依恋我们所爱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选择去面对,跟主人公一样在逃避之后一样要选择面对,明天还是会开始的。另一段则是:“十三岁的我们,其实非常脆弱;十三岁的我们,其实也相当坚强。所以,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前,请温柔的对待我们。
我们要求的真的不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场雨,一阵风,或者,是一个点头再见。只要这么一点点的温暖,我们都会打从心里感到幸福。”这段独白也将故事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梦想,在花季的年纪里,孩子们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的关怀,只是一点点。这也让作为观赏者的我们更加认同两个同样不善言辞的孩子就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是有原因的,他们互相认同给彼此爱的温暖,而我们仿佛也回到那个青春的年纪,也去反思我们在那个时候的彷徨和迷惘,叛逆和成长。
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不仅是让欣赏者在感官上有美的享受,也要有心灵上的共鸣和洗礼。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在内容上沿袭了几米漫画含蓄但不失浪漫的风格,同时将观赏者带入了披着童话外壳的现实世界,跟主人公一起思考青春与成长。
成长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回头去看时,那些纯真的情感和我们最爱的人还在,成长也是值得的!《星空》中有限的人物蕴含着无限的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让每个观众反思和回味。
观赏完《星空》这部作品的观众都会感叹这部作品美不胜收,导演林书宇将一部动态的漫画呈现给观众。这部小清新的作品不仅在镜头运用、音乐、构图和灯光等形式上可圈可点,同时将关于成长这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抛给了观众。
让观众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让心灵也产生了共鸣并得到了净化,这种美感不是短暂的而是能够互相影响的。《星空》纯粹如同一首诗一般简洁但是却不简单,它用电影语言营造出诗的氛围,而在美轮美奂的氛围下是“无声胜有声”的人物内心,如此饱满的人物也注定会带给观者无限的艺术意蕴。
影片的诗意世界让每一个对未来对成长有回忆的人都沉浸其中,这也是《星空》能够屡次在各大评奖活动中获得提名的有利凭证,也是青年导演林书宇继《九降风》之后又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