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影局新规8月
㈠ 剧院等演出场所限流提升至50%,除了限流还有什么规定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电影院、剧院等演出场所显得比以往冷清得多,终于在全国影迷们的翘首以盼,国家电影局在7月16日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低风险地区可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于 7 月 20 日起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且截至到8 月 6 日,根据专业猫眼电影数据统计,在全国已有 7560 家影院复工,复工率也达到 66.63%。影院复工第二周(2020 年 7 月 27 日-2020 年 8 月 2 日)票房为 1.77 亿,较首周环比增长 81.23%,观影人次达到 691.4 万,环比增长 63.88%。观众方面也要将口罩戴好,不带食物入场,与陌生人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实时测量体温,进行实名登记等。
㈡ 为什么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八月而不是其他月份
每年七八月份,“保护月”的说法都会被一次一次地提及,究其原因,还在于国产片确实干不过进口片。随着观影群众的欣赏水平飞速发展,人们对影片好坏的鉴别能力迅速提升,而进口片的大规模引进也让时不时闹偏荒的观众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保护月”这个说法至今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但真实性毋庸置疑,至今关于要不要保护月的争辩依旧没有个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有没有保护月,“质量优先,内容为王”才是国产片崛起的关键,几部知名电影的宣传再出色,也掩盖不了绝大部分国产电影都是炮灰的残酷现实,只有当总体水平都在提升一个档次的时候,保护月才真的可以成为过去式。
㈢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为“同心·笃行”,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8月20日闭幕,“天坛奖”10个奖项将在闭幕式上揭晓。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1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
一、北京展映活动
北京展映活动分为“云上北影节”和线下影院展映,市民朋友均可参加
1、线上展映活动(云上北影节)
展映平台:爱奇艺
2、线下展映活动
展映时间:8月12日-21日
展映排片表:点击查看
展映影院:点击查看
展映购票:
【抢票时间】8月10日中午12点
【抢票平台】猫眼App、微信App、美团App、大众点评App的电影演出频道
二、电影嘉年华
活动时间:8月14日持续至27日
活动主题:“逐梦光影、影向未来”为主题
活动地点:鹿世界主题园、影都花海、杨宋镇综合文化中心、伴影良甜休闲区、童牛影视小镇五个场地
分别打造“童向未来”“舞向未来”“致向未来”“爱向未来”“心向未来”主题单元,整体推出48项沉浸式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在影都打卡、美拍、分享“一键三连”,体验“轻音曼舞花月夜、天光云影自在游”的休闲娱乐之旅,全力打造“来影都过周末”文旅新品牌!
本届电影嘉年华进一步突出主题化、多元化、时尚化、 互动化的创新理念,将“三个首次”贯穿活动全过程。首次推出“融星计划”,携手优秀影视创作者,以新青年的艺术视角赋能影都建设;首次推出视频摄影竞赛,探秘家门口的好去处,探寻爱上影都的理由;首次“触电”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展,实现影视和电竞的“跨界联动”,植入电竞对抗、游戏试玩、cos表演等互动体验。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2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为“同心·笃行”,活动包括“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及红毯仪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9个主体板块,并将在线上举办为期两周的“云上北影节”。
中国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土耳其、波兰、德国、丹麦合拍影片《安纳托利亚豹》,印度影片《杰伊·比姆》,美国影片《珍妮热线》,泰国影片《速度与爱情》等16部影片将角逐“天坛奖”。
据悉,本届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全球报名影片数量达1450部,总数较去年增长63%,其中国外影片1193部,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11个展映单元将展映130余部中外影片,其中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设置了“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8月20日闭幕,“天坛奖”10个奖项将在闭幕式上揭晓。
更多活动:
1.今年爱奇艺“云上北影节”将继续创新升级,让光影之梦踏云而来。影展规模近百部,设置了“特展·迎接二十 大”“特展·‘天坛奖’评委会主席作品回顾”“第一视角”“阿根廷电影周”“网络新浪潮”等9个单元。
2.举办“迎接二十 大 奋进新征程”公益电影展映
3.“北京展映”还将走出北京,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蔚蓝海岸举办“沙滩放映”活动。
2022北京国际电影节怎么参加3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电影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2022年8月13日至8月20日在北京举办。
本届电影节主题为“同心·笃行”,电影人将一同携手用新的气象,新的感动,镌刻非凡的`发展历程。
李雪健担任评委会主席 1450部国内外影片踊跃报名“天坛奖”
今年“天坛奖”全球报名影片数量达到1450部,总数较去年增长63%,其中国外影片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193部,题材丰富,佳作云集。
最终入围的影片是:土耳其/波兰/德国/丹麦合拍影片《安纳托利亚豹》、美国影片《珍妮热线》、泰国影片《速度与爱情》、法国影片《全职》、中国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印度影片《杰伊·比姆》、中国影片《回西藏》、中国影片《追月》、
印度影片《印度刺客》、中国影片《妈妈!》、芬兰影片《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德国/伊拉克/卡塔尔合拍影片《入学考试》、法国影片《真正的家人》、西班牙影片《好老板》、瑞士影片《摆动》、玻利维亚/乌拉圭/法国合拍影片《我们的家园》。这些入围影片构成了精彩纷呈、兼收并蓄的视听盛宴,为中国与世界电影的合作与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邀请多位重量级中外嘉宾组成评委会。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为中国着名演员李雪健,评委会其他6名成员为中国导演郭帆,英国导演柯文思,阿根廷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弗兰马汀诺,中国演员秦海璐和中国导演、演员吴京。
其中阿根廷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是201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这次参与本届北影节也是她首次参加亚洲电影节展。米开朗琪罗·弗兰马汀诺导演目前刚刚官宣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未来之狮”单元的评委会主席。
㈣ 电影院政策
nbsp;多项政策扶持电影行业,电影人积极应对疫情,灵活救市
疫情这三年,电影人从未放弃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6月21日,北京全城共有170家影院开放营业,全国营业影院总数9763家,全国影院营业率为月10日-12日,时隔100多天之后,全国影市连续3天,单日总票房破亿元,影市复苏迹象明显。
回看近3年,全国影市受疫情影响,变幻莫测,曲线变化明显。这几年,政府对于电影行业提供了一些政策上的扶持,为了缓解疫情期间的生存压力,一些影院也积极展开自救。中国电影人也在疫情常态的背景下,边防疫边拍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艰难条件下,采取了很多灵活机动的方式去探索一种新出路,拍出了《长津湖》系列、《你好,李焕英》、《我和我的家乡》和《中国医生》等不少票房和口碑俱佳的作品。
2021年全国影市总票房达亿元,较2020年亿元票房,增长也顺利拿下全球单一市场的票房冠军,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如今,影市逐渐复苏回暖,《人生大事》《惊天救援》《外太空的莫扎特》等国产新片佳作纷纷定档6月、7月,在重新唤起观众观影热情的同时,也为下半年的国庆档升温热场。
1 多项政策扶持电影产业 总票房和银幕数已全球领先
2020年1月23日,受疫情影响,《姜子牙》《_妈》《夺冠》等7部原定春节档的影片相继撤档。接下来的近半年,几乎整个电影行业进入寒冬。
2020年5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电影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等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免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政策。5月12日,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电影专资贴息支持影院应对疫情有关工作的通知》。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电影局联合发布《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关于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
因为全国疫情防控得力,再加上整个电影行业积极自救,2020年7月20日,全国低风险地区影院有序恢复营业,关闭了近半年的影院终于开张。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以亿元,超越北美,历史上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亿元,占总票房的全年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2022年3月以来,新一轮疫情波及28个省份。作为聚集性接触性服务行业,电影业面临的经营困难比较突出。尤其是3月11日之后,全国多地影城暂停营业,营业率甚至不足50%。
在此背景下,甘肃省、重庆市、广东省、湖南省、山东省、云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等近20个省市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影局关于从严抓好电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同时推出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包括减税降费、房租减免、消费券发放、开展促销活动、就业扶持、金融支持、优化经营环境等手段帮助服务业挺过难关,其中多项帮扶政策都对电影行业尤其是影院予以一定倾斜。
2 电影人边防疫边开工 合作执导灵活拍摄
疫情的反复给电影拍摄制造了很大麻烦,很多电影剧组都是一边防疫,一边拍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艰难条件下,采取了很多灵活机动的方式去完成拍摄工作。
《金刚川》由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联合完成了这部工业大片。《长津湖》同样如此,因为疫情原因,打乱了原定拍摄计划,一个导演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完成,只能调整拍摄计划,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导演联合执导,三个组分别拍摄。张艺谋和张末联合执导的《狙击手》,也采取了这种合作方式,在拍摄现场,张艺谋主要负责中方狙击手部分,张末则主要负责美军部分。拍摄时,剧组分别在两个山头搭了两个战场,张艺谋的剧组在南山头,张末的剧组在北山头,两个组几乎同时开拍、同时关机。
2020年,宁浩在拍摄《我和我的家乡》中的《北京好人》单元时,正值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片中很多重场戏都发生在医院里,拍摄时北京的医院也很紧张,本来定好的一个拍摄地,头天拍完,第二天就不允许进了,因为医院检测出了确诊病例,没有办法只能搭景拍摄。这时候留给美术组布景只有两天时间,除了抽血那场戏是实景拍摄,其他医院的场景全部要搭建出来,宁浩趁这两天时间去抢拍别的戏。最后,美术组想办法突击搭建出医院的景,因为时间有限,医院的好几个空间,其实都是通过在一个地方来回换景片改造出来的,一景多用。在拍摄时,宁浩只能配合摄影,“都不能摇,一摇就穿帮了”。
片中有场大排档吃饭的群戏,张北京唱京剧教表舅解放天性,这是一个约200人的大场面。但因为北京疫情原因,剧组都不敢找群演,也找不到,只能找做过核酸检测的人,因为如果真的发生意外,得有线索链找到在场的所有人。宁浩的坏猴子公司的员工和导演都做过核酸检测,宁浩就开始在现场打电话邀人,坏猴子的很多导演,包括《绣春刀》系列的导演路阳,还有公司的制片人都来做群演了。这场戏在北京东南边一个大排档拍摄,一个晚上便拍摄完成。
3 多部抗疫题材作品上映 取材真实,感人至深
过去三年,中国电影人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抗疫,拍摄了多部抗疫题材的电影。
2021年1月22日,中国首部抗疫题材纪录电影《武汉日夜》上映,影片再现了“英雄之城”武汉在战“疫”期间经历的日日夜夜,以疫情最前沿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及病患为主线,以深夜运送孕妇的志愿者为辅线,表现了平凡的医护人员及民众在疫情面前不舍昼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攻克难关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影片导演曹金玲表示,影片全部取材于疫情期间发生在武汉的真实事件,完整呈现影像背后的感人故事,以此来致敬平凡英雄。
2021年7月9日,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医生》在全国上映。剧组在无锡1:1还原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了保证在拍摄过程中不会触碰医学原则问题,剧组还特意邀请了三位医学顾问跟组5个月,培训演员,帮编剧打磨剧本,负责监督场景的搭建等工作。影片最终取得了亿元的票房。
同样以抗击疫情为背景的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也在2021年上映,该片讲述了几对普通武汉市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积极乐观、彼此支持的温暖故事。片中很多故事都来自真实的采访素材。场景选择上也尽量在武汉实景拍摄。但是剧组要在解封后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拍出封城的气氛,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剧组只能有限地进行封闭拍摄,实景环境的拍摄时间非常有限,比如地标性建筑武汉长江隧道、鹦鹉洲大桥等,之前从来没有因为电影拍摄进行过封闭,剧组只能反复去沟通,细化拍摄方案,争取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拍摄。
4 《八佰》曾吹响复工胜利号角 复工初期老片重映也是灵活救市
影院复工初期要有一个酝酿过程,由于市场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状态,一些新片对于上映都会有顾虑,所以采用老片或者一些过去上映的影片拿来做重映,也是一种灵活救市。
近几年,《阿凡达》《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入殓师》和《指环王》三部曲等影片都在内地做过重映,特别是2021年3月《阿凡达》在内地的重映,收获了亿元人民币(5600多万美元)票房,让该片全球累计总票房达到亿美元,超越了漫威超英大片《复仇者联盟4》,重新成为全球票房冠军。去年“5·20”档期的票房冠军《我要我们在一起》,在今年5月20日重映,首日票房达2214万元,刷新了中国影史国产片重映首日票房纪录,再度创下票房奇迹。
重映片只是为影院复工初期起到一个暖场作用,要想真正将观众重新拉回影院,让电影市场回暖,还需要一些新片特别是大片的刺激。
比如,2020年8月21日,管虎导演的战争大片《八佰》上映,在开始上座率不超过50%的前提下,最终仍然取得亿元票房,不仅拿下2020年度内地影市票房冠军,还稳坐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军的位置,为影院复工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提升了行业士气,也为影院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
5 目前全国影院营业率为 影院呼吁有更多新片定档唤起观影热情
因疫情防控,自今年“五一”假期起,北京全市影院已暂停营业将近1个月。据2022年5月28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5月29日起,北京市连续7日无新增社会面病例的区,影剧院(位于地下空间的除外)按照50%限流开放。
5月29日,记者致电几家影院,大料国际影城(创意生活广场店)店长张先生和工作人员都激动地表示:“今天是影院复工第一天。”在5月28日收到主管部门的复工通知后,为了积极准备复工,给观众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全店工作人员一直工作到深夜,店长张先生介绍说:“今天早上,我看到第一个观众进场还是挺感动的,所以我们很热情地跟他说了句‘欢迎光临’,我记得我们是4月30日就停业了,到今天差不多就停业一个月了。影院作为文化娱乐场所,确实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顾客,彼此都非常想念,所以我们想特别努力地做好一切准备,给观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观影环境。”
位于石景山区的保利国际影城(苹果园店)院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影城目前按照75%的限流恢复营业,工作人员已经进行严格的核酸筛查,影院也做好了万全的防疫准备:“正常恢复营业的话,我们当然希望更多新片来到电影市场,这样能够刺激观众回到影院的渴望和热情。”
记者致电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他表示目前首都电影院旗下6家在京影院均已恢复营业:“复工工作有条不紊,运营方式、购票方式、防疫间隔距离等,这些日常工作都已经很成熟了,一定能够保证观众安全,顺利地进行观影,不同在于要更严格地执行入场观影条件的查验、员工按照防疫规定按时做核酸等,但大家都很理解这些规定,也相当配合。”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6月21日,北京全城共有170家影院开放营业,全国营业影院总数9763家,全国影院营业率为随着影院营业率的明显回升,多位影院经理及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要有更多新片入市唤起观影热情。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6月21日,影片《侏罗纪世界3》上映12天,票房达到亿元,超越《坏蛋联盟》暂列2022年进口片票房冠军,给大盘带来了生机。目前,还有一些国产片已经定档,比如将于6月24日上映的《人生大事》,7月8日上映的《惊天救援》,7月15日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等,业内都予以很高的期望,在这些国产片的加持下,内地市场暑期档的表现将持续升温。
㈤ 国家电影局将发放1亿元观影消费券,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8月11日国家电影局在官网上面发布,8月-10月期间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也会给大家发放1亿元的观影消费券。这样一件事情让大家非常高兴,同时也能够让大家领受到相应的福利,不过既然决定这样做,肯定是有相应的目的。第一、想要促进电影方面的消费,也想让电影市场快速恢复起来。第二、想要利用暑期和国庆两个档期来拉动电影消费市场,实现相应的效益。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让电影企业人人皆知,所以国家的这一做法肯定是有着自己的目的考量,不过也是需要消费者前去带动的。如果大家都不去支持电影,不去电影院看电影,那么即使发放再多的消费券,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不过小编也希望电影行业能够越来越好,暑假期间上映的电影小编都看过,真正能让大家夸赞的也就是《独行月球》了。
㈥ 影视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1、成立子公司:分散税务成本,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
2、利用税收洼地:东阳横店影视基地、重庆影视城、上海崇明、海南自贸区;
3、利用工作室核定政策
通过外包服务方式将部分业务转包给个人工作室,可以有效解决无票成本问题。
影视明星成立工作室承接业务,相比个人直接承接或者是公司承接业务,也可以有效降低税负。
㈦ 期待许久的电影院全面复工,现在观影真的安全吗
期待已久的电影院全面复工,现在看电影。真的很安全。有很多人可能是在很忙的工作,所以呢,没有时间上电影院,还有很多人可能顾及到自己的安全,所以呢,电影院去的人并不像以前那么多。电影院的座位哪都是隔一个座坐一个人,不是坐在一起的。所以呢,显得很空旷,不会那么挤。这样就有大大加大了这种安全的系数。所以呢,我感觉还是很安全,很自在的。和我的想法相同,就采纳吧!
㈧ 国家电影局发1亿元观影消费券,消费者们该如何领取
第1点消费者想要领取的话,可以去专业的网站进行领取,第2点买电影票的时候也会领取相应的一个消费券,第3点可以去当地的一些地方进行咨询,这样都能领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