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姜子牙电影的主题思想

姜子牙电影的主题思想

发布时间: 2023-03-03 22:41:00

① 电影《姜子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电影《姜子牙》讲述了封神大战之后,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寻回自我的故事。

《姜子牙》是由彩条屋影业、中传合道出品的动画电影,由程腾、李炜执导,郑希、杨凝、图特哈蒙、阎么么等担任主要配音演员。

该电影定档于2020年10月1日上映。这部预售票房破5000万的电影在首映当天取得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成绩,票房破3亿,打破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记录。

(1)姜子牙电影的主题思想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1、传统元素

此外,电影运用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片中各种首饰、花纹甚至一些台词和表演方式的运用,都是基于对《封神演义》、《山海经》等多部经典文学的大量查阅与探究。

2、剧本立意

制作团队为此经常对剧本进行死磕打磨,甚至一个剧本讨论会开12个小时以上。在剧情主旨上,影片聚焦当代人的困惑与迷茫,以现代文化精神助力传统文化出圈。

在世界观上,影片以鲜有人关注的战后封神世界为背景。世间破败不堪,人性堕落、妖畜横行,人们不惜割掉少女的耳朵换取钱财。

② 姜子牙立意是什么

姜子牙立意:舍一人 而救苍生

《姜子牙》在讲故事方面完全区别于《哪咤》的方式,尽管在画面和特效上非常完美,堪称震撼,但是也没能用剧情征服大部分的观众,立意太高,理解不好的人难以真正看懂。

所谓看懂,就是看到电影要讲的深层次东西,如果不知所云,那当然觉得不好看。《姜子牙》从封神大战以后讲述新的故事,从个人到苍生的主题,足以看到这个故事水有多深。

《哪咤》的成功在于重塑了神话故事中的哪咤,讲述他故事的方式也偏向于喜剧较多,适合大部分观影人群,很多东西不必要思考太多就能看懂。而《姜子牙》完全就是不同的方式。

他的喜剧成分并不多,整体看下来,就是把一个足够大立意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不管观众看不看懂,它就是这样讲的,所以才有很多观众觉得剧情牵强,而少部分观众又觉得它的故事思细级恐。

③ 姜子牙这部电影讲了什么故事

《姜子牙》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姜子牙内心成长历程,从迷失自己到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

  • 三、结语

《姜子牙》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姜子牙的心旅历程,从迷茫到坚定。这就是告诉我们不要随波逐流,做真正的自己。

④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中年:愿人间的“姜子牙”,永远保持心灵美好



个人觉得, 电影《姜子牙》给人的最大冲击力,就是让我们这些一直保持着童心和少年心的中年人不断反思。

很羡慕动画片中的姜子牙,像苏武一样,立于北海那么多年,最终熬成中年人,依然不改初衷。

虽然我知道,在许多人眼里, 姜子牙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冥顽不化、固执己见。

但我还是赞赏他的坚守初心。

当然,我也并不反对有些中年人的变通求惠——毕竟,我们都曾经是操行美好、理想怀远的青年。



1


我想起了自己。

尽管比不上七岁就读故事会、现在飞往美国指甲店当网红员工的凤姐 (凤姐其实文笔并不太差,可惜走了网红的甬道,一去不能回头,也不能左右摇头) ,甚至当年考上中师的我,连第一学历都比不上凤姐的本科学历。

但我还是可以自豪地说,八岁就读了故事会。十八岁那年,我也曾经说,非女人不娶。

——比凤姐提出非名校博士、身高不到一米八、外貌比不上刘德华不嫁的择偶理想,至少提前了整整十八年。单纯从凤姐和我的年龄上来说,我也比二十四岁才提出这一观点的她,整整提前了六年。

更关键的是,我读了故事会后,就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

——不是因为我天生是诗人,而是因为我听借我故事会的老师说,写作,可以挣稿费,吃饱饭。

——从这点上说,我的这种观点又比莫言老师落后了好几十年。因为他参军当兵,勤奋写作,就是为了吃饱白面大馒头,远远赶不上刘绍棠老师当年说的,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存几万块钱的写作理想。

然后,我真的因为贫穷,为了挣稿费,我喜欢上了写作。



十七岁中师毕业,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成了省作家协会会员。

然后,我在行政和国企部门转来转去,混来混去,自己以为智商不够,其实是情商不多,最后又回到了教育部门,只是可以美其名曰提升了学生档次,我教的是大专,即使是所谓的开放大学。

有人说,你要是早点学会圆滑,肯定会混得更好。

有人说,你就是太书生意气了。

对于后者,我点头诺诺,嘴上却说:

人生百年,初心不改,正是美好。

而对于前者,我并不客气,直接怼了回去:

扯淡,你没看过《姜子牙》啊。

我觉得,我在对牛弹琴。因为对于这种圆滑的“好心人”来说,他肯定只听得懂“扯淡”两个字。

对于姜子牙,他不懂。对于电影《姜子牙》,他肯定更不懂。

他会一脸奇怪地反问我:

姜子牙是谁?谁是姜子牙?

或者更幽默:

姜子牙又不是我朋友,他又没有生病,我又不知道他是不是处厅部级,住在哪家医院哪间 VIP 病房,我怎么去看他?

这不是我的脱口秀。



这是真实的人间写照。

其实,这种世俗之风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流淌人间。

那时,我还非常年轻,蓄着长发,头发歪分,穿着西装,却脚上套一双解放牌胶鞋,却听见一位在华南一所中专学校任教的长辈、画家孟丘周老师讲过他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在校门口,那位对学校师生真的很好的校长(从下面的谈话,可以看出他真的是位好校长),看见他带着学生出去写生,便问:

孟老师,去春游啊?

孟长辈回答:

画素描。

校长一脸不解,便说:

孟老师,要为孩子们着想,干吗去画树苗?怎么不去画大树?

又好心地说:

孟老师,你是大有作为的年轻人,即使当一名老师,也要有大视野。

这也不是人间虚构。


2


年轻时,姜子牙立志追随师傅昆仑、拯救苍生;

中年时,面对“斩的是善不是恶”的天命,对坚定的信仰产生困惑怀疑;

但是,他最终自我顿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这是电影《姜子牙》的主题思想。

回顾一下电影里姜子牙的故事。

在电影中,因为他灵光一现地手下仁慈,在斩妖台上,没有对坏人赶尽杀绝,误了师傅的大事,又拒不认错,便被罚到了北海。

在师傅惩罚他时,许多曾经的同事都袖手旁观,或者劝他服软认错,甚至谴责他不顾全大局。

一下子,因为师傅的态度,他就成了众矢之的,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是不是和我们中年人所处的环境非常相似?

如果你无意间得罪了单位上的一把手,许多同事都会迅速站在领导的队伍上,让你孤零零、意惶惶,不知所措。虽然,你并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得罪这些平时和你称兄道弟的同事。

因为这些人都深深知道,人到中年,如果还像年轻人那样意气行事,敢于得罪领导,肯定今生不再有什么前途。

因此, 师傅或领导的态度就是照妖镜,必须照出人模样背后的狗样模。

这就是中年人才能看懂的人间真实。



于是,得罪了师傅、始终不认错的姜子牙来到了北海。

北海,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在中国 历史 上,因为苏武和几十只牧羊而异常出名。

动画中的北海,不知道是不是 历史 上的北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北方边疆,是荒凉边陲之地,类似于清代流放犯人的宁古塔。

当然,说所有同事都谴责姜子牙,是不准确的。因为他的师弟申公豹,主动跟着他来到北海,陪着他,期望他能改变态度,向师傅认个错,低个头。

可是, 姜子牙就像一个四川话中的“犟拐拐”“闷德性”,始终不改初衷,因为自己根本没错。

与其故弄玄虚地为了未来救天下苍生,而去杀害当前一个无辜的生命,这和他的求仙修道价值观不符合。

何况这人还是一个妙龄少女,对父母十分孝顺。

何况这人只是被一只可恨的狐妖占据了身体。

与其去救未来的许多人,不如先救当前无辜者。这是姜子牙认定的死理,也是他的人格精神所在。

于是,他决定陪同狐族小九去寻找真相。

在寻找真相过程中,失去法力的他和狐妖战斗,付出了许多,最终失去了两个忠实的朋友,即申公豹和宠物四不相。

最终,姜子牙终于揭穿了师傅的阴谋,在师傅的师傅的正义主持下,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

可是,他只是似乎修成了正果。因为始作俑者的师傅并没受到惩罚,即使是他一个人制造了这场让万民流离失所的人间悲剧。


3


很早很久以前,我就曾读过祖籍巫山的重庆老乡谌容老师的《人到中年》。

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刘家尧眯起眼,似醉非醉地说:

“谁都说中年是骨干,可他们的甘苦有谁知道?他们外有业务重担,家有家务重担。上要供养父母,下要抚养儿女。他们所以能发挥骨干作用,不仅在于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才干,还在于他们忍受着生活的煎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包括他们的爱人和孩子们也忍受了痛苦,作出了牺牲。”

当年我只是少年,对这段话似懂非懂。只有到了中年,才能真正明白这段话的含义。

其实,到了今天,我们才知道,刘家尧说的只是中年人心里很苦的表面现象。当今中年人更深层次的苦痛内容,除了上有老迈父母,下有成长儿女,还有许多许多。

比如中年一事无成后,一切世俗化的众人对你的冷淡与鄙视。

——有一句流行的俗语“欺老不欺小”,说的就是这个。



16岁那年,我们中师班上男生因为调皮,晚上悄悄集体逃睡,跑出去偷了附近公社种植园的西瓜和苹果。

恩师是班主任,知道后,让我们罚站了一个上午。

他不吃早饭,陪着我们,在操场上转来转去地阐述他的一个观点:

年轻人,要想立于世,必须有“权财貌才拳”本钱。排位很明确,意思很简单:

第一位,必须有亲戚从政;

第二位,必须有万贯家财;

第三位,必须长得好看,因为如果男的长得帅或女的长得美,极有可能娶嫁入豪门显要;

第四位,才是有才华,因为如果年轻人有才,那么外人也会敬你,因为他敬畏你今后成长为领导或有钱者;

如果前面四样都不能占,那么,你必须学会第五位,即必须是有拳头,即孔武有力,不要太善良,要用拳头去砸碎所有对你不公平的坏人。

恩师说,如果你这五样骄傲的资本都没有,那么,必须接受在 社会 和工作中受气的心理准备。

记得当天上午,恩师起码讲了十多遍这个道理。

现在想来,恩师当时哪里是在批评惩罚我们啊,他是在恨铁不成钢,希望我们提前了解这个世俗的 社会 ,不要因为考上中师、有了铁饭碗就太过于得意忘形。



参加工作后,我才知道,恩师的话太有道理了,简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为除了第四位,我有一点点写作才华,其余四种,我一样也没有。

没有亲戚从政,唯一和政界有联系的,就是任大队支书的二舅,他当过兵,战友是县教育局的一位干事,我曾受益分配到家乡所在的小学(二舅专门进城去找了他),没有被分配到条件更艰苦的地方——但只受益这一次。

万贯家财更是没有,读书全是借的债务,以至于参加工作后我必须按月还款。

我也长得只是一般,并不好看,无法娶到一位豪门千金;后来,有两次差一点可以分别娶上一位有权和一位有财的,可我情商又太低,最终都不了了之。

更关键的是,我过于善良,也没有拳头,虽然童年少年时爱好过武术,但父母从小教育我们不要与外人争执,要和睦相处,因此从来没有和外人打过架,最多只有过几次口舌之争。

于是,人到中年后,如果你还没有提升到某个身边人仰望的级别位置(包括职位和学术级别),或积累一定财富成为小圈子内的大款,外人对你的态度是会发生巨大转变的,有的甚至会由对你的尊敬变为不屑,几乎是转了一百八十度的视角大弯。

一事无成,青春已老。

那些少年志气的人,如今只能自嘲自己“志大才疏”。

这就是事实,也是中年人的苦。


4



其实,中年人的苦还有许多。

比如越来越下降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我有一个很优秀的朋友,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压力山大,身体下降,心理压力也不小,于是便有些身心疲惫,去医院检查,却又没有什么大毛病,只是人自动变得慵懒些,工作自然便没有以前做得好。

但是,因为他做事做少了,同事的事就做得多了,领导不满意的时候也多了。

领导和同事就始终认为,这个朋友既然年轻时那么努力,那么能干,必须像年轻时一样努力做事。

否则就是态度消极,不支持领导工作,不配合单位集体进步。

如果只是一种误解,倒还无所谓。

关键是他偏偏遇到了一个心理比较奇特的领导:

“某同志,去年您配合前任领导就做得很好,每晚加班,周末加班,工作完成很好,公文写得质量很高,为单位赢得了不少荣誉。

可是,我来了你就不支持工作了。这才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啊。何况你根本查不出什么病?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这么一想,领导就说:

“既然你不能写公文了,我就照顾你,做点轻松的不动脑筋的事,那就到办公室做点杂务吧。”

于是,从早到晚,这位朋友就成了勤务员,由脑力劳动转成了体力劳动,每天早上八点前到岗,别人下班后,还得做一个小时的清洁卫生才能下班。

最后,朋友没法,只好找到原来的领导,调到老领导的单位,这才将日子恢复到了理想状态。

不过,即使是调动,也是很费周折的。 新领导会说,某同志是我们单位的业务骨干,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调走后我们单位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只有“破产”。

直到老领导生气了,对新领导说:“你们单位,找不到一个中年人做杂务吗?”

这就是中年人面对的职场江湖。

如果你年轻时很优秀,做事能力很强,做的事很多,那么,即使你老了,到了中年,身心远远赶不上以前,但你也得努力地优秀,多做点事。

就像一匹千里马一样,你必须始终保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除非倒下。

否则,没人理解你作为中年人的苦痛,只有许多人对你的不理解。



而相反,如果你一直不优秀,一直都很平庸,在单位做不来事,只能做点杂务,那么,即使你永远一事无成,但到了中年和老年,你即使偷懒,也没人会对你不理解,有的只是很理解。

这就是当今 社会 也许并不普遍存在的一点怪相。

但是,这种对中年人的误解与伤痛,肯定存在。

这绝不是天方夜谭。


5


或许正是如此,因为自己和身边朋友、熟人的许多经历,我这个中年人,才在电影《姜子牙》看后,产生了深深共鸣。

不仅是一个人的青春,终将离去。

还有,一个人的中年,也终将离去。

《姜子牙》,就是动画版的《致我们终将离去的中年》。


面对即将离去的中年,我们应该从电影中的姜子牙身上学到什么呢?

和所有始终坚持初心的朋友不同,在此,我想表达的观点是:

我赞赏电影中姜子牙的态度,愿人间的“姜子牙”始终坚持内心深处的美好,不改初衷。

但我也理解那些为了改变命运、让家人过得更好,而选择在中年时期改变初心的“姜子牙”的同龄人。

——只要他们必须保持一点美好的底线,就行。

我只鄙夷那些为了一点利益就不择手段、完全没有一点底线的功利主义者。
我不希望坚守半生美好的中年朋友们,一下子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因此,电影《姜子牙》给了我们中年人两条正确的道路:

一是,始终坚守内心的美好,永远不改初衷。

这是君子行为,是人生百态中的一种美好,就像万海波涛中的一座岛屿,也可以说是万里瀚海中的一点绿洲。

二是,因为曾经坚守过内心的美好,现在突然想明白了,却依然坚守内心的一点美好,转身去做更加务实且实惠的事,却告诫自己不可伤害他人。

我认为也是君子,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要不伤害善良无辜的他人,就是好人。

而好人,也应算是君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一直不太喜欢那些将道德准则强加于别人身上的伪君子。这些人,自己躲在君子的形象背后,拼命地追求实惠和世俗,却要求别人当一个完美的君子,这无疑是卑鄙的。

我希望,所有受过生活磨难的中年人们,或者像姜子牙一样,始终不改初心的美好,继续前行。

或者学会适当转变,为了家人和朋友,去追求适当美好的生活——只是必须把握一个真君子的最低标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之有度,取之有节。”

——由这个“财”推到其他方面,也是适用的。

无论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请一定记住:

君子爱物,取之有道、有度、有节。

这是电影《姜子牙》给我们中年人的启迪。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中年:

愿人间的“姜子牙”,永远保持心灵美好!



我会尽量让我的文章不单单只是一个中年人的岁月回忆,还能给少年和青年带来一些人生成长的启迪,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他们和我十八岁的儿子一样,都是我们中年人必须努力呵护的美好未来!

愿我深爱着的少年和青年们出走一生,归来仍是一个美好的少年!

愿所有作为家长的中年人,从今天开始,都放下尘世俗事,放下庸俗社交,集中精力为少年和青年的成长与旅途付出自己的爱!)

⑤ 电影《姜子牙》在讲述什么

昨天任先生约我和儿子去看电影《姜子牙》,电影中,姜子牙认定战争和商的灭亡是由狐妖引起,而元始天尊以其是姜子牙的心中幻相为由,将其囚禁。

尽管如此,姜子牙没有放弃寻找狐妖,尽管被人骂,被人嘲笑,他没有怀疑过自己。直到小九的出现,更加让坚信狐妖的存在。

在陪小九去幽都山的过程中,遇到因为战争而逝去的冤魂,在幽都山同九尾狐打斗的过程中知道是原始天尊结的宿命锁,让九尾狐和小九连在一起。

为救小九,姜子牙在申公豹的帮助下去求师傅元始天尊解开小九与九尾狐的宿命锁,元始天尊则解释说,他做的这一切是为了天下苍生,从大局考虑,舍一人而救苍生,是值得的。

姜子牙认为,连身边一个人都不能救,怎么救苍生?

天尊告诉姜子牙,宿命锁一旦结上,就永久打不开。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小九送到归墟,让其重生,方能打开此锁。

等姜子牙努力把小九送到归墟后,与九尾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九尾狐唤出了死去狐妖的灵魂,告诉姜子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原始天尊干的,原始天尊为了达到统治三界的目的,与九尾狐做交易,如果达成目标,也帮九尾狐达成心愿,但是等元始天尊达成目标后,却将狐族灭掉。

如此,九尾狐开始报复。

知道真相的姜子牙,在打败九尾狐救下小九后,去灵墟找师傅,在灵墟他打断了天梯,让原始天尊不能再统治世人。从此世人过上安静幸福的生活。原始天尊也得到应有的惩罚,姜子牙则成为上仙。

电影看完,一家三口坐在客厅进行交流:

我说:《哪咤》是讲出生之后一个人在被误解,被污蔑、被打骂的恶劣环境中,依然倔强成长,坚持善良、危难之时依然担负起保护百姓的责任,这是一个小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

而《姜子牙》则是成人之后,坚定自己的正确的做法,在打压、在不信任的环境中,依然坚持事实,寻求真相的过程。这会触动某些位居高位的人的利益,但是他能坚持自我,不放弃的过程。

任先生说:《姜子牙》告诉我们,跟对领导很重要,这是姜子牙有能力翻身了,如果没有能力翻身,姜子牙是不是得就这么被囚禁一辈子,一生不得翻身。

儿子则立马接住任先生的话:你说的对,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啊。

《姜子牙》虽然没有《哪咤》那样受欢迎,但是孰是孰非,我不去做判断,但是一部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搬到荧幕前,总有让我们警醒的地方。

⑥ 姜子牙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电影中的主角立意都是什么

主要内容:

封神大战之后,昆仑弟子姜子牙,率领众神战胜狐妖,推翻了残暴的商王朝,赢得封神大战的胜利,即将受封为众神之长。在巅峰时刻,他却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战后的废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发现了当年一切的真相。

主角立意: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6)姜子牙电影的主题思想扩展阅读:

《姜子牙》是一部没有绝对反派的片子。剧中每个重要人物,制作团队都在试图刻画出性格中复杂立体的一面。

这种人物性格的设定,在英剧和美剧中也许司空见惯,而在脸谱化普遍的国产动画片里,还真不多见。电影特技的确很炫,而故事如果以“无脑爽片”的标准去衡量,“平淡”没错,但如果静下心来,其实是部很耐看的剧情片。

该电影改编自经典神话故事,并对其进行大胆改编。其角色的复杂、丰富性,各有背后的故事,是极具关注性的一点。

不同于传统神话中高高在上的众神之长,此次电影中,兼具“人”与“神”两面性的姜子牙,面临自身与外界的重重矛盾,让观众看见一个和普通人一样会面临选择、会胆怯的姜子牙,他是如何最后踏过那一步,变成一个英雄的,颇具现实共鸣感。

⑦ 姜子牙电影什么意思 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1、在强调众生平等,在生命面前,人人都有被救的可能。粗略的看,确实没多大问题,姜子牙本来直接除掉九尾,自己成为众神之首,皆大欢喜。

2、因为姜子牙听信了九尾的话,这才引出了之后的故事,他内心的善,让大家看到了天尊的恶。在电影结尾,姜子牙为了拯救苍生,把维系天界和地界的天梯给毁了。这个举动看起来非常酷,但是这样做的意义,我觉得不大,这个阶梯最主要是给成神的人用的,真正牵制地界的还是这些神,不会因为阶梯断了,就对地界的控制不存在了。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19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8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3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5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08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7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38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2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3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