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839章中国电影大获全胜
①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导演的成就如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思想领域逐步开放,与国外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电影也开始走向世界,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五代,以张艺谋、陈凯歌最为有名。
1990年,张艺谋的新作《菊豆》入围威尼斯和奥斯卡,开中国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先例。1991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度入围威尼斯,获银狮奖;并再度入围奥斯卡。1992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又一次入围威尼斯并一举夺得金熊奖。接着,谢飞的《香魂女》也分享金熊。此外,陈凯歌1993年为香港汤臣公司制作的《霸王别姬》凯旋戛纳,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入围奥斯卡。张艺谋的《活着》在1994年夺得了评委会特别大奖,在《霸王别姬》和《活着》里担当男主角的葛优更是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誉。1994年后,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凯歌的《风月》、《荆轲刺秦王》都相继来到戛纳参赛,并且都有所斩获。2000年华语电影《花样年华》、《卧虎藏龙》在戛纳电影节上大获全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间,田壮壮的《蓝风筝》于东京电影节夺魁;第五代女导演李少红的影视片《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粉》、《太平公主》、《橘子红了》、宁瀛的《找乐》和《民警故事》、刘苗苗的《杂嘴子》相继在欧洲、亚洲、中国电影(视)节上参赛、获奖。
20世纪90年代电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荣誉,实现了中国电影的突破。第五代导演90年代的电影进行着新的艺术个人化多元化的翻新和调整:他们背负着的沉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历史反思和文化批判,在20世纪90年代转化为对现实人生的感悟;他们以叙述平常人的悲欢离合为主,把20世纪80年代理性客观的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90年代的主观个人化的历史经验故事。
②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产业:策展及营销艺术创作考研参考书资料有哪些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创作参考书(必备参考书)
资料馆虽然有推荐的参考书目,但根据近年来的考题,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145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
《电影市场营销学》 俞剑红/翁旸 中国电影出版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影市场与电影市场营销学,电影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电影消费者行为研究,电影企业目标市场战略,电影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电影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电影市场营销新概念/观念等。
从这两年的考题来看,书上的内容对于答题很有帮助,所以,这本书基本上是需要看的。
第一轮复习
影视制片管理学+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影视策划项目管理+影视营销+电视片制作与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艺术管理概论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与管理+文化产业与文化战略
文化产业最新研究
第二轮复习
真题+影视制片管理学+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影视策划项目管理+影视营销+电视片制作与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艺术管理概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与管理+文化产业与文化战略
文化产业最新研究
第三轮复习
真题+文化产业最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与管理+文化产业与文化战略
真题+影视制片管理学+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影视策划项目管理+影视营销+电视片制作与管理
真题+媒介经营与管理+艺术管理概论
第一论复习
影视制片管理学+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影视策划项目管理+影视营销+电视片制作与管理:先学习影视制片策划知识,构建电影产业知识体系。
媒介经营与管理+艺术管理概论:通过媒介经营与管理、艺术管理概论,补充电影产业的理论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与管理+文化产业与文化战略:文化产业资料总结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可以运用在电影产业答题,这部分资料在学习完影视制片与艺术管理之后进行,能更好的补充。
文化产业最新研究:了解掌握文化产业最新研究动向,对于题目及答题更有针对性。
第二轮复习
真题+影视制片管理学+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影视策划项目管理+影视营销+电视片制作与管理:掌握知识之后就开始做题,同时来看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艺术管理概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与管理+文化产业与文化战略:用资料将自己遗忘的知识点补足;
文化产业最新研究:在做题时,运用文化产业最新研究动向,将笔记资料中的内容与知识点做到一一对应。
第三轮复习(考前)
真题+文化产业最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与管理+文化产业与文化战略:第三轮可以直接开始做题,同时,和资料的内容结合,让自己不会忘记答题要放例子,做完后可以参考资料内容,查看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
影视制片管理学+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影视策划项目管理+影视营销+电视片制作与管理:考前用这些资料再次进行查缺补漏;
真题+媒介经营与管理+艺术管理概论:用真题及两本资料补足自己知识点上的不足。
③ 《蜘蛛侠:英雄远征》上映后,为什么中国电影比较喜欢宣传集体的精神
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因为面对的观众群体不一样,制作的电影剧情以及主旨也截然不同!美国电影比较注重个人英雄主义,而中国电影比较喜欢宣传集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起来力量大。
每个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的国情,而我国上映的所有影片都是提倡正能量,提倡团结就是力量,不太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而且,电影的制片方也是希望观众群体能够通过自己的电影,找到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努力方向。
如果说美国电影是辛辣可口的重庆火锅,那么中国电影则是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