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管虎电影主题的选择

管虎电影主题的选择

发布时间: 2023-02-07 07:28:26

⑴ 《八佰》背后的管虎:爱了马伊琍5年,为什么转身娶了她会做饭的闺蜜

有人问管虎导演,给自己的《八佰》打几分。管虎笑着说,如果放在以前年轻气盛的时候,我会打八分到九分,但到了这个年纪,我只打六分。

用心打磨的作品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八佰》上映后已经接连几天都是票房冠军,经历了电影业的寒冬后,创造新的票房纪录指日可待。

从那个反叛世俗的愤青导演,到放低心态不再锐利的老炮儿,管虎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坚持的道路。

历尽岁月沉浮,他心里的人文关怀精神越来越清晰,他依旧特立独行,但不再标新立异。

⑵ 管虎《斗牛》的中心思想

电影《斗牛》要表达的是古人的坚韧品质、血性、对友谊的执着。

已经久未拍电影的管虎表示之所以想拍《斗牛》因为自己毕竟是学电影出身,有点小梦想没实现在有点憋得慌,不是不想拍电影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很多机会都错过要不因为不喜欢或是平台不好。

在碰到山东农村这个口传心授的故事,管虎觉得很适合电影,于是就创作了《斗牛》这个剧本。《斗牛》中的非常吸引管虎,他觉得古人的坚韧品质、血性、对友谊的执着,现代人已经非常缺失了,于是应该赞美现在依然拥有“动物性”的人。

(2)管虎电影主题的选择扩展阅读:

管虎导演拍摄《斗牛》前大概准备了半年时间,其中对景花费的功夫最多。因为现在尽管是在偏僻的农村也已经多了很多现代化的东西,空调等现代化电器随处可见,而且现在的楼房必须做旧。

一些在当地生活的居民得迁走,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工程。而且《斗牛》除了黄渤和闫妮外,“牛”也是一大主角,但动物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这也是拍摄《斗牛》中遇到的一大问题。导演透露对待动物就是耐心,只要豁出时间豁出精力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⑶ 管虎导演,还是放过战争片吧

最近有2部管虎导演的战争片在映,八佰和金刚川。我的观影感觉,八佰是部高配版的抗日神剧,金刚川是部高配版的抗美情景剧。看过八佰后,虽然对金刚川不抱期望,出于对朝鲜战争题材的喜爱,还是走进影院观剧。金刚川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因为剧情简单,可以说没有情节,就是从三个视角讲一件事,志愿军修桥、美国兵炸桥、炮手打飞机。因为主要人物不多,看起来没有八佰那么杂乱,但依然故事苍白,硬伤太多。金刚川是一场成功保卫运输线的胜利之战,被导演硬生生拍成了卖惨情景剧。管虎导演没有驾驭宏大战争场景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战争常识,他的战争题材影片完全没有战术安排,只会无厘头地表现个人英雄主义,滥用电影镜头制造场面。随便说几个BUG吧。

一是没有表现志愿军优秀的作战能力。奔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是身经百战、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革命军队,是轻步兵的巅峰。这才能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完全劣势的情况下,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使得全世界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打得一拳去,免得百拳来。可是,影片中,规模的渡河既没有侦察兵和先遣队建立前沿阵地,也没有对空警戒哨,以至于整个部队的控制和侦查范围不超过滩头百米,每次都是美军的飞机飞到头顶了,大家才乱作一团地原地隐蔽,完全没有战术安排,没有表现出志愿军的机智和优秀的作战能力。

二是部队无组织纪律性。关连长明明被降级成班长,却还能在战场上靠排资论辈吼住排长,还能违抗上级指示,并且位置暴露后呆在原地等死完全不进行转移。张排长违反灯火管制暴露目标点火引来美军战机,虽然在电影中描写成了防空炮与战机之间的对决,但实质就是个人英雄主义。

三是作战能力违背史实。稍微看一下抗美援朝的战史,就应该知道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到了1953年,因为志愿军的英勇作战和辉煌战绩,苏联援助了我们大量炮火,因为不懈努力,后勤补给也有了很大改善,所以我军的火炮是很富裕的,甚至相对于联合国军已经占了优势。纪录片中,喀秋莎火炮和高射炮连发的场景是让人看了后很心潮澎湃的。但影片中掩护师级单位渡河,居然只有2门37毫米高射炮,而且还只有几十发炮弹,让人看了好生憋屈。影片中,第三个场景是讲炮手的,吴京、张译使劲地卖惨,真让人为他们不值。

还有,管虎此君对白马好像有特别偏好,八佰里那匹白马在此片中又出现了,这次骑在邓超的胯下,在树林里奔跑,竟然没被敌机炸翻,后来又不知去哪儿了。为了制造美感吗?可也要符合剧情啊。

管虎导演,拍拍“老炮儿”一类的个人题材电影还可以,对于需要宏大叙事背景和情怀的战争题材电影,还是别拍了,先去好好看看战史吧。影片开头那么长的旁白,介绍朝鲜战争,实在多余。

⑷ 导演管虎都有哪些优秀的电影

我个人觉得提到导演管虎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管虎1968年8月1日,中国导演,北京人,祖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2013年拍摄电影《厨子戏子痞子》获得第21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导演奖。2014年拍摄电影《老炮儿》,影片2015年12月24日上映,在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得组委会大奖,主演冯小刚获最佳男演员奖。2016年9月4日,凭借《老炮儿》荣获第七届中国影协杯“十佳电影剧作”奖。9月7日,凭借《老炮儿》获得第20届华鼎奖最佳导演奖。10月26日,凭借《老炮儿》获得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最佳导演奖。管虎是一位特别优秀的导演,给我们带来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⑸ 管虎的创作风格

管虎说电影是个人和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从1994年的《头发乱了》到2012年的《杀生》,管虎一共拍了8部电影,其中包括两部电视电影《上车,走吧》和《谁动了我的幸福》。在不断拍片的过程中,导演自身不断成长,经过拍电视剧的磨练,所拍的电影也随着导演的成长而日益成熟。从最初拍电影时感性的冲动,慢慢变为理性的收放。于是就有了凝结导演经验结晶的两部作品《斗牛》和《杀生》。这两部作品在叙事形式和风格因素上都有相近的地方,正是这些相似点证实了导演的电影风格。
1 倒序悬疑的故事讲述
所有的电影,在本质上都是在讲故事,所不同的只是讲述方式存在差异。而作为导演,不同的导演也有自己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有的偏爱平铺直叙,有的则偏爱丝丝入扣,环环相套。从《斗牛》和《杀生》看,管虎也有一套自己的讲述方式。
《斗牛》和《杀生》都是采用了一种倒叙的讲述方式。除了在大体上采用倒叙的方式以外,两者的叙事模式更有节奏上的相似性。都是一开始给出故事的结局,然后顺序与倒叙交叉进行。《斗牛》在一开始先给出了故事的结局,那就是村里的人都死光了,包括牛二喜欢的九儿。在后来的叙述中是交叉进行的。以牛二回到村里找到牛为节点,倒叙的部分是牛被找到之前的故事情节,顺序的部分是在这之后牛二与这头牛的故事。而在牛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给我们一种悬疑感,我们似乎也与牛二一起在寻找故事的答案。观众与牛二是同一视点,所知的内容是与牛二同步的。在整个故事中,“牛”是解开所有疑点的关键因素,也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杀生》同样,也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就先给出牛结实被捆绑起来扔下山,观众所有的疑点从这里就建立了。紧接着更大的疑点就出来了,牛结实躺在山上的棺材里奄奄一息,恰巧被赶往长寿镇的医生看到了。医生把牛结实带回村里,之后遇到了一个被关在屋里的小孩儿,通过小孩儿的回忆开始了故事真正的讲述。在取圣水那场戏之后,与影片的开头相呼应,牛二被按照祖训赶出镇子。在这之后的所有剧情,都是围绕着牛结实是如何死展开的。医生找通过小孩儿找牛结实死因同对当时场面的客观回忆,两条线索同时进行。《杀生》中医生是解开所有疑点的关键因素,同《斗牛》中的“牛”一样,也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
波德维尔认为,叙述中的所有事件——直接显现的和观众推演的,共同组合成为故事。也就是说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是有导演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观众的参与也很重要。在《斗牛》中,观众所推演的故事情节应该就是村里人以及九儿的死因。而在《杀生》中观众要推演的则是牛结实的死因。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一个导演在驾驭自己不同的作品时所体现出来的某些因素的贯穿性。
2 印象派风格的继承
在电影发展的历程中,电影美学观念不断更新。从这个更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对待电影态度无非是现实主义或者超现实主义两种大倾向。两种创作观念都为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到作用,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阐述的“否定之否定”,事物需要在否定前一个理论,确立自己的理论,到最后再被否定之后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后期的理论必定是建立在前人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后代的电影工作者,在自己的电影实践中难免也要借鉴到前人的经验。管虎的电影中,就明显带有印象主义的色彩。
印象主义运动之所以得名,还由于它的电影风格。导演们在影片中实验各种各样新的摄影与剪辑技巧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管虎的《斗牛》和《杀生》中,也借鉴了印象派的这种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斗牛》中,一开始,牛二回村之后的惊慌感,就运用360度摇镜头展示。此外还有用同一镜头的的跳接表现人物的紧张感:《斗牛》在1分23秒到1分40秒,平均每两秒换一个内容相同、景别相同的镜头,画面中牛二对着镜头喊:“人呢?人呢?”这样运用镜头,让人感觉是人物紧张的心理情绪不断递进。管虎还有一个惯用的摄影方式就是摄影机以人物为轴点做弧线运动,并伴随着轻微的震荡。例如在《斗牛》快结束时,牛二扛着炸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导演就是运用的这种摄影方法,把人物心理极度混乱和最后一拼的心理通过镜头表现出来。
人物的心理状态是电影要表现的重要方面,但是《斗牛》中除了牛二之外,牛也是电影的一个主角,它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所以导演用有点变形的镜头来表示牛看人的视角,如《斗牛》中片名出来之后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变形的镜头中,妇女们在议论这头牛。第二次出现这样的镜头,是在牛二扛着炸弹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被炸晕后,牛的眼睛里便是牛二变形的躯体。这种表现方式,在质上等同于我们常说的拟人手法。
印象派电影还试验运用剪辑的节奏来表现人物对某一印象的感受,对于暴力冲突或情绪激烈的场景,就加快剪辑速度,镜头长度越来越短,逐渐创造出具有爆炸力的高潮,镜头有时甚至短到只有几格的长度。《杀生》中,有几个片段是运用快速剪辑的方法来表现冲突追逐的场面。老祖爷死后,牛结实逃跑的镜头,就是快速剪辑。这一段的每个镜头非常短促,有些镜头短到少于1秒,而且镜头有些震动。人物内心的紧张感完全通过镜头的运动方式表现出来;牛结实把马寡妇救起来,第二天再去找她的时候被村里的女人跟踪,屁股上被插上了一根麻药管,然后牛结实开始跑。在这里导演同样运用的风格化的镜头,镜头摇晃短促。每个镜头在银幕上几乎都是一闪而过,从而制造出让人屏息的紧张感;后来牛结实在被怀疑有病之前,骑自行车的片段也运用了相同的手法。显然这是导演偏爱的镜头表现方法。

⑹ 如何评价管虎执导的电影《老炮儿》

《老炮儿》这一部电影绝对算得上是佳作,但是呢,这一部作品也是有瑕疵的,不过从总体来看,《老炮儿》这部电影还是非常合格的,强烈安利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去收看,看完之后你绝对不会失望,这一部电影非常适合北京人观看,因为剧中会有很多北京人的回忆!

当然了,也不是说这一部《老炮儿》就完美无缺,缺点也是有的,就比如选角,这一次选了冯小刚来当演员,一个导演来拍戏,算是电影的一种噱头了吧,冯小刚的演技真的很一般,总会有一种跳戏的感觉!再者就是这部剧中的一些京腔太难懂了,如果是外地人收看的话非常受罪,这也是网友们差评的原因之一!

⑺ 同是战争题材电影,管虎《八佰》对比吴京《战狼2》怎么样

《八佰》和战2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军事题材影片、都在暑期档上映、管虎和吴京都是国内认真做电影的诚意派、题材都具有话题性和能点燃观众的热情。

这里主要说说不同之处,或者是《八佰》的独到之处:

电影制作水准的提升
战2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尽管有前作的成功,吴京拍战2时也面临拉投资和请明星难得问题。因此,战2的拍摄成本跟所取得票房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换言之,战2就是高回报率的影片。

而《八佰》有管虎的金色招牌和华谊的力撑,拉投资相对比战2简单。因此,《八佰》敢启用全场IMAX数字拍摄,IMAX拍摄和IMAX版本是不同的概念,目前我们在影院观看的绝大部分IMAX影片都是后期转制IMAX格式的,这如同你拿一部已经完成制作的2D影片去转制成3D格式,然后告诉大家这是3D影片一样。

《八佰》也是继复3、复4后第三部全程数字IMAX电影,它跟复4一样,在IMAX厅观影会最原汁原味品尝到影片的味道。

另外,为了最真实的还原战争的环境,剧组在阳澄湖边1:1还原了当时战争的场景。虽然这块地本身就是华谊的,但总归是块地,地在中国值钱吧,何况还要建那么多”古时候“的建筑。
影片主角身份的差异
战狼里面吴京饰演的是特种兵,甭管什么军区,总之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八佰》就大不同了,影片描写的是淞沪会战当中最后一战-四行仓库保卫战,保卫战抗击日军的是国军。

想想看,在现时环境下能看到一部国军抗战的影片有多难。

不过,对于观众来说,不管是人民解放军还是抗日的国军,他们都只有一个身份:中国军人,在我们心目中,他们都是英雄。

从这点看,可能《八佰》会比战2更具有话题性。

目前,《八佰》已经定档7月5日了,今年暑期档,除了《八佰》外,还有《风林山火》《使徒行者2》《扫毒2》《风再起时》《狂怒沙暴》《上海堡垒》《叶问4》《银河补习班》等等,尽管强片云集,但我心目中的暑期档头号种子仍然是《八佰》。

两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比性。怎么说呢,毕竟八佰还没有上映不能做出系统的评价,但是从厨子戏子痞子和斗牛看过来管虎的作品还是很有热情有想法的,但说实话,对抗战题材的理解还是有一些稚嫩。从吴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他是在认真做电影,可以看一下我写的关于流浪地球和吴京对电影态度的文章。战狼2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爱国题材电影,而八佰是抗战题材爱国电影,说实话我个人还是很期待八佰的。这一步正面描写“淞沪会战”直面 历史 的电影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体验呢?其实我们对那些无中生有的电影早就已经意兴索然,反而像这样直面 历史 ,反思 历史 的电影正是中国电影所需要的。尽管旧 社会 千疮百孔,但国军的有些英勇事迹也不应该被 历史 埋没。最后希望电影能忠于 历史 。

八佰怎么能跟战狼比?可笑啦!自不量力!其他的不说,八佰有那个把国旗套胳膊上别人就不敢打的镜头吗?没有的话,就输在起跑线上啦!

没有可比性,战狼2讲了撤侨的事,不少人会感同身受,我们国家越来越好,人民的自豪感,也是越来越高,出国 旅游 越来越容易,人民更希望背后站着强大的祖国。

八佰是 历史 ,为国而战的战士都是值得敬仰!值得被铭记。但喜欢 历史 的毕竟是少数,喜欢看 历史 的电影的更少,就比如我,这方面的电影就不爱,我宁可去看 历史 书。

脑袋让驴踢了,敢提如此毫无智商的问题。《战狼》系列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自娱自乐,而《八佰》源自真实的抗战 历史 :八百壮士(实为四百余人)守卫四行仓库四天四夜。

两者都不如 黑鹰坠落

两种片子类型不一样,怎么比?一个 历史 战争片,一个战争动作片。

比来比去,都是小格局!

拍电影都有个寓意,给受众会带来什么。这才是关键,对不对比其实都不是很重要吧!

⑻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管虎执导的战争片《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影片已于8月21日正式公映。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导演强调:“战争中的人的个体体验是最重要的,我更关注人。”影片聚焦战争中的“小人物”,他们不仅是普通一兵,也是中国人,在残酷战争的面前,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惊慌、绝望,但是战争也激发了他们的血性,他们用最英勇的行动来抗击外敌,即使过去70余年,“八百壮士”也依旧值得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导演管虎给了每个主要人物足够的戏份空间,所以大部分角色都立体、丰满、真实。姜武饰演的老铁一开始外强中干,只知道逃命,但是经过几场战斗下来,他经历了生死,也看到其他战友的无所畏惧,他被感动了,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英勇,这样的人物前后反差巨大,但合情合理,但也必须是发生在战场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欧豪饰演的端午,这个人物的成长就更有层次,一开始就是个少不更事的人,别说打仗,打架怕是也经过的不多。初入四行仓库的恐惧不言而喻,但是几场战斗下来,以及山东兵(李晨饰)的帮助和影响,端午的血性被唤醒,逐渐成长为一名勇猛的战士。

⑼ 《八佰》这部剧的导演拍这部剧的初衷是什么

初衷是拿奖,而且是拿台湾的金马奖。

抛开史实,按照电影逻辑来讲,在之前的镜头里四行仓库有着许多沙袋,用沙袋来维持旗杆不倒很难吗?为什么要牺牲那么多战士的生命?

如果按照拿奖,讨好台湾地区来分析,这一段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在上世纪台湾自己拍摄的描述八百勇士的电影中,也有着这一段以战士身躯护旗的桥段,所以管虎不惜放弃逻辑,也要跟着台湾版本的八百勇士进行拍摄。

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八佰》上映的时间已经是电影局规定禁止参加金马奖的时间之后了。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11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