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电影 » 黄豆电影网

黄豆电影网

发布时间: 2023-07-05 04:08:14

1. 豆瓣评分有什么用

豆瓣评分可以作为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的标准。一部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观影角度以及解读角度,豆瓣官方没有修改评分的权限,豆瓣评分是每一位在豆瓣打分的网友的体现,可以作为选择电影或电视的参考。

豆瓣的用户很多,偏文艺受众,但是整体来说什么人都有。而且短评长评等功能的设置让大家有了一书胸臆的渠道。从中涌现出了许多很能代表广大群众心里所想但碍于文笔有限表达不出的观点。而且能把观点写出来并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证明是有一定水准的。

拓展资料:

豆瓣表面上看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 豆邮”是用户的站内联系方式。“豆列”是个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的一系列推荐。这两个是官方性质的独创语言符号。而在官方之外,网站更主动收集推广了用户创意的“豆瓣辞典”,如“豆粉”指豆瓣的粉丝,“豆芽”是新注册用户,“黄豆”是资深用户等,这些亲切又另具新意的词汇,形成了豆瓣独特的语言体系。

关于豆瓣网的评分机制,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曾解释:“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0到10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参考资料:

网络--豆瓣网

2. 于和伟用黄豆演活了林彪,王劲松“秒变脸”,《大决战》演技够绝

4集过后,《大决战》显出了真容。

节奏快,不拖戏,场面恢弘,质感满满。

最关键是,堪称一场演技派的神仙打架。

但,神仙打架,也少不了面临比较,毕竟,30年前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版《大决战》,早已成为经典,古月、苏林、马绍信的表演,更铭刻在一代观众心里。

珠玉在前,能不能超越?

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刘劲扮演的周恩来、王伍福饰演朱德,郭连文饰演的刘少奇,以及王健老师饰演的任弼时,都早已被这届观众认可,几乎无法挑毛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国强的表演,可以说无论是动作、神态还是微表情的处理,都已经进入行云流水之境,既能展现人物豪情,又有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 情感 演绎。

一场正式谈判前和蒋介石的座谈戏,言谈间仿佛千军布阵万马奔腾,文戏演出了武戏雷霆万钧的感觉,这样的谈笑用兵,绝对是教科书级的演绎,和古月版堪称各有千秋。


刘劲饰演的周恩来,大气,冷静,威严。无论是第一集里与戴笠的一场谈话,还是第四集对张治中的一段发言,平静的语气中波涛汹涌,处处见表演功力。

但,对这些早已被公认的演员,表扬的声音够多,分析也够透彻,我就不锦上添花了。

我想做的,是把掌声送给另外两名相对“比较新的演员”,于和伟饰演的林彪,和王劲松饰演的蒋介石。

一部史诗大剧的成功,和演员的表演,关系巨大,但前人的殿堂级演绎,也可能对后来者造成观众先入为主的障碍,如何破局?是跟随经典表演,还是创出新境?

这才是真挑战。

挑战最大的,绝对是于和伟。因为马绍信的表演早已将观众的记忆填满。

马绍信表演中最令人信服的地方,就是他牢牢抓住了林彪这个人物的特点: 一个冷,一个藏。

冷,待人冷淡、处事冷静,连身体都畏寒。

藏,深藏不露,不苟言笑,就爱一个人琢磨。

马绍信的表演,真正做到了神形兼备。

从表面看,于和伟的表演面临不少掣肘——

一是身高不一致,二是外形有差距,三

是于和伟太过精神,还略胖了一点,没办法,硬件如此。

最关键的,还是气质。林彪的气质,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于和伟上一部《觉醒年代》,还跟车夫坐在一个桌上吃火锅,这能像?

但于和伟的表演,为什么包容性这么大,一是能准确地控制自己的力度,把握举手投足之间毫厘毕现的分寸感,像刀刻一样准确。

但最关键的,还是于和伟的表演,总有“毛边”。什么意思?就是表演中,充满人物前世今生的残片。

有网友看过《大决战》评价, 就知道于和伟不管演谁都要搞个怪,黄豆一直乱跑,撕纸塞耳朵、射击脱靶…

我认为,这概括不能再精准。

因为他的表演是有毛边的,所以他真实得无从反驳。

于和伟为林彪这个角色找到的毛边是什么?

是大人物化“小”。

先看第二集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怎么出场?

大部分剧评都搞错了,说他骑马出场,为什么?因为按常理,林彪骑的当然是应该是马对不对。

但实际呢,是骑驴。

不但骑驴,还在行军途中,在驴背上,睡着了……

直到警卫员大叫几声“司令员”,林彪才从睡梦中醒来。

不但这样,醒来以后还带着“起床气”,白了警卫员一眼,这一眼,就带着林彪的寒气。

这还不够小?

再来一场戏, 吃黄豆。

第四集,蒋介石一边假谈判,一边全国运兵开战,外面打得热火朝天,于和伟饰演的林彪却在指挥所淡定地边吃着炒黄豆,边用黄豆和黑豆做子,在作战地图上排兵布阵。

浓眉紧锁,气场强大,生人勿近,是不是,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

就在这时,帐外枪声响起,这是敌人打过来了?换成庸庸碌碌之辈,早已藏在桌底,他呢,第一个动作,听。这枪响,不是敌兵,是有人练打靶。

第二个动作,塞。撤出一张纸,揉成两个小球,塞住两只耳朵,继续吃黄豆,继续舞。

不好意思被于老师带进去了,是继续研究作战地图。

但枪声还在砰砰砰地响,下一个动作,丢掉纸球,走出大帐,对着正在练打靶的几位高级将领走过去,一开口:陈云同志,这是你的主意吧。

大伙一通插科打诨之后,举枪、瞄准,对着靶子连发十枪,这气势,怕不是枪神?

结果战士报靶,“一个七环,两个五环,其余——脱靶”。

于和伟演的林彪一扭头,“行了,开会吧。”

一场戏下来,林彪的形象一下子就呈现出来了。

这就是把 历史 人物化作凡人来刻画。

具体来说,就是有这样那样古怪的小毛病,像个身边的普通人。会一时冲动卖弄射击,也会吃瘪后装作若无其事,像每个观众身边的领导。

这就是人物的毛边。

但于和伟表演的淡定,在于隐忍。他之所以总面无表情,不是因为他没想法,而是默默蓄势。

往后边看,于和伟的表演,依然不声不响,但不管是微小的眼神变化还是阵地失手后的咬牙挥手,满满都是细节。

唯一能出卖他的是那双不动声色的眼睛:关键时刻那一句铿锵有力的“我不要伤亡情况,我只要塔山!”喷火的眼睛,又让人看到了他演技强大的爆发力。

说白了,相比《觉醒年代》中大段落的演说, 《大决战》中,于和伟追求的是一种表演中的简约风格,他收起自己的台词优势,以冷硬的风格示人,却又是演技层面“少即是多”的绝佳证明。

也是因此,虽然到目前为止,于和伟4集出场时间不到5分钟,但一个于和伟版本的林彪已经开始在观众脑海中烙下第一个印。

没有错,马绍信老师当年在大决战电影中的林彪已经成为传世经典。于和伟不必也不可能复制马绍信的表演,但他可以创造属于于和伟的角色。

当表演进入轨道,不演,就是最好的表演。

再说王劲松。

可以说,王劲松早晚要演蒋介石这个角色的。

因为他一直是柔中带刚不怒而威气质的演员,他在《破冰行动》里演的大反派林耀东,也是自带威摄感的人物。

此前,他在刘江执导的《光荣与梦想》中首次饰演了这个 历史 人物。

而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一座高山,而是好几座。影版大决战有赵恒多,不久前《跨过鸭绿江》的马晓伟,经典版的孙飞虎,还有陈道明、张国立、杜雨露等,个个是演技高手。

王劲松怎么演出自己的风格?

从外形看,光头一剃,小胡子一留,制服一穿,模样清瘦,双目藏光,和人物是有几分接近,但距离特型演员还很远。

如何演?

第一,取形求神。

一上来,王劲松先把“态”做得特别足。这种态,就是人物形象的深不见底。

表面上云淡风轻,但实际上多疑阴冷,看上去举止优雅,实际上自带一股匪气。

无论何时,王劲松的表演都有一种极其稳重的、属于他自己的节奏。

换句话说, 他一站在那,场子就镇住了,戏就来了。

于是就有了第二步: 绵里藏针。

就说他饰演的蒋介石迎接毛主席的戏份,全是在戏里藏的针。

第一根针:手杖。

一出场,就坐在前往迎接毛主席一行人的路上,但一路上他却若有所思。

忽然让司机停车:我不去了,让他们替我去。

不去,是为了展示所谓的领袖威严,但不去,他又心虚,怕被人议论,结果就不断转动的他的手杖,犹豫不决。

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到达,他压轴出场,还自带配乐。

握手的时候,不伸手,毛主席主动跟其握手。他单手握过去,另一只手,牢牢握着拐杖,什么意思,那是手杖吗?是不是,更像是蒋介石拿不起放不下的权杖?

外强中干的人物性格,有了。

第二根针:一罐辣椒。

为了尽地主之谊,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的程潜,托自己夫人专程送了一罐辣椒到餐厅毛主席的位子上。

蒋介石转悠的时候看到了,问及辣椒的来历,脸上挂着一丝不悦,说西式的晚宴,带着土辣椒来,不太合适。

服务员补了嘴,湖南人无辣不欢。

他就有些动怒,对辣椒一脸嫌弃, 最后用了八个字形容:乡野村夫土蛮劣匪,然后把辣椒扔在一旁。

但最后这罐辣椒依然出现在了毛主席的饭桌上。

谈笑之间,毛主席邀请:“委员长要不要也尝一尝?”

看王劲松此刻的表情,真演出了皮笑肉不笑,表面面带笑容,却冷冰冰地答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啊,毛先生自便吧。”

之后,蒋介石说干杯,毛主席举起酒杯说“为中国的持久和平,干杯”,蒋介石则眼神闪烁,盯着自己手中的水杯…

假和谈真内战的心理,有了。

第三根针:一顶礼帽。

蒋介石和毛泽东座谈,蒋一上来言语间就有恐吓的意味:有的人讲,我这里是龙潭虎穴。

又自我标榜:我蒋某人是公仆。

毛主席顺坡下驴:跟公仆会面,我坦坦荡荡。

重庆之行,毛主席戴了一顶孙中山当年戴过的盔式礼帽,表示自己和谈的诚意。蒋介石谈起了这个帽子,却将话题引到了道路和中国未来发展上。

毛主席呢,谈笑间既表达出和谈的诚意,又反衬出对方小人休戚戚。想要借题发挥的,反倒被毛主席盖了帽。

这一段的表演,王劲松在讲话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正眼看过去,偶然望向对方的眼神,也是带着傲慢自负。每每毛主席谈到和平,他的表情就让气氛骤然变冷。

但又只是看上去气势汹汹,实则不断吃瘪。

一场戏,双方风度和格局,有了。

不难看出,王劲松演蒋介石,一直在变脸。

或者说,是拥有多个“面孔”,随时挣扎在猜忌犹疑与傲慢自负之间。“秒变脸”的神切换,成为王劲松每集必有的表演。

但这一切,还只是水面之上,水面之下呢,则是明显的“如履薄冰”,说到底,还是蒋介石已经仿佛看到了自己终将迎来的结局,越是因为失去主动权和控制权而恐惧,越是拼命强装镇定来掩饰。

人物越是平静,内心就越不是风平浪静,而是惶惶不可终日的翻江倒海。

王劲松整个表演都是不动声色的,但是完全没有撼动表演的分量,因为他的表演,已经真正融入了角色。

假,是他表演的核心。

可他越假,观众看着便越觉荒诞, 历史 的轨迹,就越真。

某种意义上,从剧版《大决战》开拍,就面临一个现实考验,如何超越前作。

剧中热血的场景、人物,都是真实的 历史 。

但要如何鲜活地再现了每一个从前只存在于教科书里的人物和 历史 事件,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决战的 历史 意义,这是现实考验。

剧版《大决战》累计主要角色240人,特约演员高达550人,群众演员则达到了3万人!

道具方面,火炮107门、坦克6辆、枪支1400支,国共两军的装备设计1300套,共计12000件,军队陈设道具1800件,其他陈设道具4300件,制作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但要真正拍出那场波澜壮阔,酣畅淋漓的大决战,一大关键,还是表演。

而这届演员的表演也告诉了我们关于主旋律创作的两个启示。

第一,用心,是任何时代优秀影视剧创作一致的必要条件。

《大决战》除了以上两位,其他的演员也非常出色,这是一部几乎没有弱演员的剧集。

第二,任何的创作,都不应落入窠臼,也不应被经典前作束缚了手脚。

就像于和伟王劲松的表演,经典在前,但这些人物可挖掘的方向还有很多。

关键是让“演员”真正地活在故事里。

对于这届观众来说,也应该接受更多元的标准,更多与经典版的“不一样”,因为真正的史诗剧创作,不应该只有一种模板,经典 历史 人物的演绎,也不是只有一个版本。

相比当年经典版演绎追求的像,这届演员更倾向于将 历史 人物拍“小”,又将小人物拍“大”。

当然,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但只有演了,才能演出一条路来。

应该相信,影版《大决战》绝不会是国产影视剧高山仰止的顶点。

中国主旋律创作,应该是苍穹无限。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531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04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490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04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238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87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00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36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626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