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纵队完整版电影
‘壹’ 谁知道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现代美国着名作家,“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重要代 表。他的小说在欧美各国具有广泛的影响。�
一、 生平与创作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树园镇的一个医生家庭, 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对钓鱼、打猎、拳击等活动产生浓厚兴趣。1917年从橡树园中学毕业后,担任堪萨斯市《明 星报》见习记者。该报对记者提出的“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新闻报导写作的要求,为他以后简洁文体风格的形成,创立了良好的开端。1918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激 烈年月,在狂热的战争宣传煽动刺激下,年轻的海明威怀着“拯救世界民主”的宏大抱负走上战场,他志愿参加红十字会救护队,开赴意大利前线,不久因抢救伤员身负重伤。战争中的经历和体验不仅使他的身体、更使他的心灵受到摧残,海明威开始对人生感到失望、厌倦,变得迷惘消沉起来。�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带着军功奖章和满身伤痕返回家乡。1921年底又以加拿大“多伦多明星报 ”记者的身份再次赴欧。他以巴黎为基地,先后到过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土耳其战争前线进行采访。与此同时,他在巴黎结识了旅居欧洲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和意象派诗人庞德,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并成为“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作家。1923年他的第一部作 品集《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出版,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写作生涯。到20年代末,他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 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等作品 。�
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是使海明威引起文坛注意的第一部作品,小说集围绕一个 名叫尼克•亚当斯的中心人物展开情节,描写尼克在青少年及其战后各个不同时期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尼克的形象带有作者自传色彩,是“迷惘的一代”的人物雏形。�
使海明威一举成名的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宣言和代表作。它主要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群流 落巴黎的英、美青年的生活和思想情绪。小说的主人公、美国新闻记者杰克•巴恩斯是“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代表。在欧战中他负伤失去性生活能力,不能与自己钟情的女人勃瑞特•艾希利结合。他 感到生活中没有目标和理想,而嗜酒如命,被一种毁灭感和绝望情绪所吞食。他周围的一群青年经历和他大致相同。在战后的一片精神荒原上,他们都感到巨大的空虚和迷惘,他们厌恶战 争、怀疑社会,痛苦到了麻木程度,于是就终日酗酒跳舞,谈情说爱,游山垂钓,到斗牛场上去寻找精神刺激,企图用这种病态的畸形生活忘却内心的痛苦。表面上,他们寻欢作乐,但心头的失落感却无法消除。小说引女作家斯泰因对海明威等人说的“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的话, 作为扉页题词,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小说的实质。通过对巴恩斯等“迷惘的一代”青年的典型塑造,小说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对一代青年的摧残。�
《没有女人的男人》是海明威的第二个短篇小说集,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勇敢刚强的拳击手、斗牛士、狩猎者的形象,这就是海明威创作中有名的“硬汉性格”。�
1929年,海明威的优秀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问世,获得极大成功,使海明威一跃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着名作家。进入30年代后,海明威还发表了记述他在西班牙观看斗牛情景的《午后之死》(1932)、短篇小说集《胜者无所得》(1933)、旅行札记《非洲的青山》(1935) 以及两篇着名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1936)、《乞力马扎罗的雪》 (1936),后两篇作品的发表,使作者短篇小说的创作达到顶峰。�
总之,海明威的早期创作大都是描写厌战、反对西方文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作品充满了痛苦的悲观主义情调。这是海明威和他的同时代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愤世嫉俗情绪的反映,也是“迷惘的一代”青年作家创作的共同特点。�
1937年,西班牙爆发内战,海明威以战地记者身份前往西班牙,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斗争中去, 他不仅为西班牙共和派提供资金,还深入前线报导和描写这场战争,留下了《西班牙大地》( 电影脚本,1938)、《第五纵队》(剧本,1938),《丧钟为谁而鸣》(1940)等着名佳作。另外, 海明 威还于1937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有钱的和没钱的》。参加西班牙战争,改变了海明威对生 活的态度。这些作品表明海明威对战争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他也旗帜鲜明,歌颂为 西班牙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战士,声援、支持共和政府。�
《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一个游击队员、美国志愿兵罗伯特•乔登在一次战役中为执行炸桥任务而英勇献身的故事。小说体现了海明威对战争和人生的新见解,在海明威全部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不象《永别了,武器》 那样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分清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乔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想:“我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已经战斗了一年,我们如果在这里取得胜利,那么在其它各个 地方都能胜利。”表达了他对反法西斯斗争必胜的坚强信念,和甘愿为正义战争献身的决心 ,从而使作品的反战主题由消极厌战发展到支持反法西斯 的正 义战争、歌颂为异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英雄,标志着海明威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由于西班牙战争的失败,海明威的绝望和悲观主义情绪在小说中重又出现,使这部作品仍 然笼罩着不能自抑的悲观气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作为记者写了不少战地报道,并亲自参战,作战英勇。战争结束后,他侨居古巴,除埋头写作外,沉溺于钓鱼打猎和观看斗牛。整个战后期间,海明威只发表了长篇《过河入林》(1950)、中篇《老人与海》(1952)两部小说作品。《老人与海》为海明威赢得了巨大声誉,先后获得1952年普利策奖、1954年诺贝尔奖,标志着他一生的创作达到了最高峰。�
《老人与海》的情节十分简单,它描写一个老渔夫桑提亚哥孤身一人出海远航捕鱼的故事。这篇寓言式故事之所以获得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超级“硬汉”—— 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形象。老人很背运,连着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原先一直跟他打渔的 孩子也因父母之命不再跟他搭伙了,但老人毫不沮丧,第85天孤身再次出海。在远海上, 他终于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使出了全部力量,奋战两天两夜,终于将鱼制服。可是在 归途中,一群鲨鱼前来抢食,老人已经精疲力尽,但他忍着饥饿伤痛,又同鲨鱼展开殊死搏斗, 鱼叉丢了用刀,刀折了用桨把,桨把丢了用舵……。�
桑提亚哥并非所向无敌的英雄,他与鲨鱼搏斗的结局是拖回了一副比他小船还长两尺的鱼骨架,尽管他在与鲨鱼的这场斗争中还是失败了,但桑提亚哥在精神上却是个真正的强者,他没有失去一个硬汉子的风度,没有向命运屈服。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尽管桑提亚哥被战败了,但他准备重新投入战斗, 他最后又梦见了狮子,这正是对未来胜利的向往。在老人身上,体现了人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是永远打不败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老人与海》中广泛采用了象征手法,马林鱼象征着自然的壮观与伟力,狮子象征探险精神、青春活力与勇敢,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鲨鱼象征所处世界中的恶势力,老人则象征着人类不屈从命运、“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子精神。这则故事的寓意在于表明,现实世界 是残酷无情的,人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但人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
1954年,海明威因飞机失事而受伤,晚年健康状况很坏,使他痛苦不堪。1961年7月2 日早晨, 他用自己心爱的镶银双管猎枪自杀,遗着《海流中的岛屿》(1970),由其夫人整理出版。�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他的世界观基本上是悲观的,孤独感与失望感几乎是贯穿他一切作品的特色,但是他又始终保持着重压下的优雅风度,面对失败而顽强坚持人的尊严。在艺术上,海明威是个独具特色的作家。他在创作上提出着名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创作应象漂浮在 海洋中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其余在水下。创作中极力追求一种言简意赅、言有终意无 穷的效果。他那种简洁凝练而又含蓄深沉的独特风格被许多追随者奉为典范。�
二、《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 武器》(旧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29年,书名中的“武器”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战争,二指“怀抱”,暗示着小说的两个主题:反战与爱情的死亡。�
小说的情节在1917年意大利—奥地利前线展开。美国中尉亨利原在意大利学建筑 ,受战争宣传机器的蛊惑,志愿参战来到意大利前线,充任救护车队的司机。一次休假归来后, 在部 队驻扎的小镇上,他结识了漂亮的英国籍战地女护士卡萨玲,他们互有好感,来往密切,但亨利 只把这当作逢场作戏而已。接着亨利负伤被接送到米兰一家医院,卡萨玲恰好也被调往那儿,两人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双双坠入爱河并秘密结婚。在米兰,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秋天到了,此时卡萨玲 已怀有3个月的身孕,而亨利却接到重返前线的命令,两人不得不悲痛地分手。前线战事失利,亨利随部队撤退途中被战地警察当作德国奸细抓住,准备就地枪决。他逃入河中,才免于一死。亨利决心实行单独媾和,退出战争。他找到卡萨玲 ,两人重新团聚。为逃避警察的追捕,他们逃往中立国瑞士,在那 儿过了一段宁静幸福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春天来了,卡萨玲却因难产而死,孩子也没有保住,亨利一个人冒雨走回旅馆。
《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 同《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永别了,武器》具有强烈的反战倾向,但它将战争由幕后移到了前台,直接反映战争本身,反战主题也明显前进了一大步。作品以大量笔墨描写人们强烈的厌战情绪。从士兵到长官,从伤员到医护人员,甚至一般平民,几乎人人都厌恶战争,痛 恨战争,诅咒战争,无不希望战争尽早结束。开救护车的司机庄重地对亨利说:“再没比战争更坏的事了”;有的士兵为了逃避战争,甚至自残肢体;那个教士甚至希望军队打败仗。这就从一代人的角度表达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谴责。同时作品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也进行尖锐揭露,认为战争不过是一场以千百万人的性命为赌注的、统治阶级的大赌局而已, 正如亨利告诫他朋友的:“制造战争的人,自己用不着上前线,但却从战争中赚取钱财”。作 品通过亨利的内心独白戳穿帝国主义战争宣传的欺骗性和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我可没 看到什么神圣的,所谓光荣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光荣,所谓牺牲那就象芝加哥的屠牲场,只不过 这 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小说还将亨利与卡萨玲的恋爱作为一条主 线与亨利的战争经历交织起来描写,通过描写这种美好的爱情如何一步一步被战争毁灭,谴责 战争。通过一幅幅战争生活画面的描绘:残酷的厮杀、阴雨连绵的天气、野战医院 里痛苦的 呻吟等,揭示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对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 造成的无法治愈的心理创伤。 然而,不可否认,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是把战争作 为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加以反对的,因而小说始终笼罩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情调。�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位“迷惘的一代”青年的典型——亨利的形象。亨利本是个单纯的美国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满怀“使命感”志愿来到意大利战场,然而官兵中普遍的厌战情绪使他深受感染,渐渐地他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生活没有目标,糊里糊 涂地过活,经常跟着别人去赌博、打猎、酗酒、逛妓院。负伤使他得以冷静地观察社会、军 队生活中的种种怪现象,使他渐渐认识到战争不过是一个骗局,而由厌战发展到谴责战争。 他从与卡萨玲爱情中逐渐发现人生的意义,他们期盼着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残酷战争却 不允许他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军人的“义务”促使他又走上流血的战场。作为军人,亨利曾几经生死,然而肉体伤痛并没有使他与战争决裂,而在军事撤退中差点被同盟军枪决,却使他感到死的荒唐与无聊,从而造成他精神支柱的总崩溃。亨利终于彻底看清了战争的罪恶本质,最后勇敢地“逃避”了战争,永远告别武器,成了战争的叛逆者。亨利对战争的态度从志愿参加到冷漠、厌恶直至最后诀别的发展过程,典型地反映了一代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饱受愚弄摧残、走向觉醒的精神历程。通过这一人物形象,作者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了谴责。�
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色:�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成功地采用象征手法,给抽象的思想赋予具体的形象,以起到 突现主题的作用 。如作品用着火木头上跑的蚂蚁象征人类不可预知、难以避免的命运,以垒球赛象征资本主 义社会的残酷,而雨在作品中的出现,总是预示着厄运,几乎所有灾难的场面都伴随着雨。 如当亨利随意军撤退时“大雨倾盆直泻”;亨利被战地警察抓住,要就地枪决时“是个漆黑的 雨夜”;他和卡萨玲在夜里划船逃往瑞士时,“暴雨抽打着玻璃窗”;卡萨玲难产死在医院 时, 又是个下雨天……。雨的出现在这部小说中带来一种强烈的不祥的气息,是不幸与死亡的象征。�
残酷战争与热烈爱情的对照描写。全书共5卷,从情节发展看,前3卷主要写战争,后2 卷则以爱情为主。小说细致地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朦胧诗意和缠绵之情;但甜蜜幸福的爱情却被战争的阴影笼罩,不时听到战场传来的隆隆炮声,使人总以为眼前的生活是一场行将破灭的幻梦。作品将残酷战争与热烈的爱情对照起来描写,通过爱情被战争毁灭的结局,加深了 作品的反战力量。�
简洁的文体风格。海明威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极力追求一种简洁含蓄的文体风格。在小 说结尾的最后一页,他曾修改39次,才感到满意。在叙述技巧上,作者采用短小、简洁的句子,对话和内心独白都很简短、含蓄、意味深长。刻划人物往往只是客观再现他的外部言行,不加 任何概括和渲染,但却深刻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如小说结尾一段写卡萨玲难产而死,亨利冒雨走回旅馆,在亨利感情悲痛之际,作者不费一字写他的内心,而读者透过人物本身的动作却可以想象到亨利当时欲哭无声的怒伤之情。这种寓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写法和简洁洗练的语言典型地体现出海明威风格。
‘贰’ 请问一部电影
<<斯巴达三百勇士>>
描写古代战争——温泉关战役(塞莫皮莱战役)的影片《斯巴达三百勇士》(300)被认为是2007年第一部重磅炸弹级的电影作品。根据电影工作室11日的估计,这部血腥味十足的动作大片首映周末的票房已超过7000万美元。在当年那场颇具传奇性和史诗性的战役中,300名斯巴达勇士顽强地抵挡波斯人的进攻,算起来,他们每一个人大约为首映票房贡献了23.3万美元。
《斯巴达三百勇士》改编自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的着名小说,片中的斯巴达(古希腊城邦)国王莱奥尼达由影星杰勒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饰演,正是他率领着300名斯巴达勇士抵挡波斯入侵者的进攻。
“三百勇士”由曾经执导过《死亡黎明》的(Dawn of the Dead)的扎克·辛德(Zack Snyder)主刀,片中的300名勇士与数字技术打造的背景实现了完美融合,生动地再现了米勒笔下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由米勒的小说改编的影片《罪恶之城》(Sin City)也曾使用类似的技术。
“三百勇士”制片人马克·坎顿(Mark Canton)11日表示:“它是一部采用新的方式拍摄的史诗性影片。虽然在叙事上仍然遵循传统,但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用的绚烂的电影技术为观众呈现生动逼真的画面,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让人喜欢的暴力
由于过多地展现暴力场面,“三百勇士”的影片级别被定为R级(R级是一种电影分级,指允许一定年龄以下(通常为17岁)的人在家长或保护人陪同下才能观看的影片)。就一般意义而言,这一定性将影响到一部影片可能具有的巨大票房潜力。但“三百勇士”无疑是个例外,它的首映票房成绩俨然已和另外两部R级影片——《黑客帝国II:重装上阵》和《耶稣受难记》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并称电影史上最为卖座的3部R级电影,后两部的首映票房分别是9180万美元和8380万美元。
华纳兄弟影片发行负责人丹·费尔曼(Dan Fellman)表示:“这部影片所展现的暴力不会让任何人感到不快,因为它毕竟不是在一种令人愤怒的方式下完成的。人们喜欢这部影片,他们对富有创造性的事物是充满好感的。在我看来,一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就是收获观众的口碑,只有观众认可并主动为一部影片进行宣传时,你才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了成功。”
史诗拍摄手法,dvd画质,
历史背景:
公元前492年,波斯王派遣使节前往希腊索取“土和水”,希望通过威压令其归顺,但是希腊人将使节投入井内,叫他们自便,尽情取用“土和水”。波斯王大怒兴兵,但是他的第一批远征军在海上遇到风暴,全军覆没。当时的波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越欧亚非的大帝国,从居鲁士起,已历四世(居鲁士、冈比西斯、Hystaspes、大流士一世)。而希腊世界则是一系列城邦国家的总称,从来没有统一过,最多是一些城邦结盟。希腊城邦不仅限于希腊半岛,而且在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今天土耳其境内)也有。象此前1千多年的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就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希腊城邦。当时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都已经臣服于波斯帝国了。 (雅典、斯巴达、底比斯、马其顿都属希腊世界)
公元前490年,波斯统治下的希腊城邦叛乱,雅典出兵支持了这次叛乱。波斯帝国平息叛乱以后,派大军讨伐雅典。波斯王大流士派出另一支远征军在雅典西北面的马拉松登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马拉松之战。这一战之前,波斯方实际上有很高明的战略。他们和雅典城里的主和派取得联系,这些主和派希望与波斯军队合作夺取雅典的统治权,所以波斯军队没有在雅典附近登陆,而是在离雅典有一段距离(实际上是42公里左右,现代马拉松长跑的距离)的马拉松海湾登陆,目的是把雅典军队引出城,而让波斯在雅典城里的第五纵队占领城市,然后再在野战中消灭失去根据地的雅典军。波斯方引蛇出洞的计策果然奏效,雅典陆军在Callimachus指挥下向马拉松进发,实力为1万人,分10个团。但是波斯军队的战术执行却在战场上出了纰漏:当雅典陆军中计,前来迎击波斯军的时候,波斯军(1万5千人)开始执行他们的下一步战略计划:重新上船向另一个地点登陆,准备猛扑毫无防备的雅典城。本来这是非常高明的连环巧计,但是雅典军队来得太快了,他们采取了这种形势下唯一可行的对策:立即进攻波斯军尚未登船的后卫。在当天的值日将军米尔泰德斯(Miltiades)的指挥下,雅典军实际上是击其半渡,轻易赢得了马拉松战役。波斯军损失6千7百人,希腊方阵亡192人,包括总司令 Callimachus 。战后米尔泰德斯马上派一名长跑健将赶回雅典城报信(现代马拉松运动的起源),这个胜利的消息终于稳定了城里动荡的局势,使波斯的第五纵队不敢乱动。长跑能手菲狄浦底斯征尘未洗便从战场飞奔回雅典报捷,并因此过度劳累而死,这个事件就是当代的马拉松长跑的来源。此役大大提高了希腊人的自信。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米底亚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用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制的弓、燧石做的箭头和镶羚羊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盾的色雷斯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又是这样五花八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小亚撒尔迪斯,号称500万,实则30—50万人左右,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及尼人各造一座。桥刚修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一向喜欢内部争斗的希腊各城邦组织了从未有过的联合行动。30多个城邦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军总统帅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担任。渡过赫勒斯邦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七八月间来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该隘口是中希腊的“门户”,依山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叫“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这时希腊人正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在希腊,奥林匹克高于一切,运动会期间是禁止打仗的。
2 :3次希波战争
因此,希腊人在关上布置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当波斯人临近的时候,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仅带了300人来增援。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勇敢的斯巴达人那能被吓着,他们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投降的样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重装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而斯巴达人却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敌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却没能前进一步。薛西斯无奈,只好拿出最精锐的一万名御林军投入战斗,但除了抛下大片尸体外,还是攻不上去。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吼叫不已。正当薛西斯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小路以通到关口的背后。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沿着荆棘从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余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披挂上阵。波斯人已到跟前,羽箭像雨点般射来,佛西斯人败走了。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得知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为保存实力,他把已无斗志的其他城邦的军队调到后方去,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700名塞斯比亚城邦的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人拥了上来。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杀红了眼的波斯人,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口令声中将雨点般的标枪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一个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才最终被攻占了。付出两万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一场恶梦。一想到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士,他就心惊肉跳地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因为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的人都非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一个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杀了。另一个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波斯人破关后长驱直入,攻入并洗劫了雅典,但雅典海军却在城市附近的萨拉米斯湾击溃了波斯舰队,决定性地歼灭了波斯海军,一举扭转战局。薛西斯在希腊这样一个多山的穷国里,没有海军运送补给,就无法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力量,所以只好将入侵军撤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并未就此结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腊半岛北部留下了一支30万人的陆军(希罗多德的记载,剑桥古代史估计是10万人),由大将马多尼乌斯(Mardonius) 统率。
公元前479年,10万希腊联军勇猛追击与30万敌军在小亚细亚展开决战,希腊联军陆军由斯巴达国王普萨尼亚斯(Pausanias)率领,进攻波斯驻军,于是爆发了这次战争中最后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普拉提亚之战。( 斯巴达的国王是选出的,同一时间总是有两名国王并列)。这次战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敌对双方的优缺点。战役初期双方有很长时间的对峙,曾经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和前哨战。起初是波斯骑兵在不适于骑兵作战的崎岖地形中向希腊军步兵发动进攻,结果损失惨重。而后波斯军统帅吸取了教训,利用骑兵机动灵活的特点,不断地袭扰希腊军的军粮补给。另一方面,在与希腊军的遭遇战中,尽量不和希腊方阵作正面的步兵交锋,而是利用己方联合兵种的优势,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远程火力优势不断杀伤希腊军。两军相持的结果,希腊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补给又发生了问题,只好准备撤退。普萨尼亚斯的撤退计划,原本是全军列阵,然后趁夜暗掩护,一部份一部份地撤退。但是计划执行中发生了延误,阵线中央撤退、右翼撤退了一半、左翼未动的时候,天亮了,行动被波斯军发现,于是演变成一场生死大战。交战之初,希腊方的形势非常危急,不仅是在机动中被迫迎战,而且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以密集的远程火力给希腊军以重大杀伤。但是不久,马多尼乌斯犯了一个战术错误: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结在第一线弓箭手和骑兵身后,目的我猜测可能是准备跃出给希腊军决定性的一击,或者是准备追击。
3 :3次希波战争
但是这样一来,大量波斯军猥集一团,第一线部队就丧失了后退保持弹性的进退余地。斯巴达王普萨尼亚斯抓住这个战机,集合起希腊的装甲步兵方阵,猛烈地向波斯军冲上去。因为只要冲近了,波斯军没有作机动保持距离的余地,投射兵和骑兵就发挥不了作用。在近战和混战之中,波斯士兵尽管也很勇敢,但是他们使用武器的技术(也就是武艺啦)没有希腊战士那么训练有素,个人防护也没有希腊战士好(没有手盾)。即使如此,凭借波斯军的数量优势,他们也还是可能淹没希腊军的,但是这时候,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本人在混乱中被杀。因为波斯军是各个民族组成的乌合之众,并不齐心,指挥核心一死,全军随即溃散。这场战役以后,希腊人基本上肃清了希腊半岛境内的波斯侵略军 。
公元前449年,波斯同意缔结和约,第二次希波战争遂正式结束。
公元前431—前404年,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暂时没有了东顾之忧,于是斯巴达和雅典两强爆发了争夺希腊世界霸权的3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战争的结果以雅典失败告终。(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西西里战争,公元前415年—公元前413年;德凯利亚战争,公元前413年—公元前404年。)
公元前401年,波斯御弟、小亚细亚的总督居鲁士起兵反叛他的皇兄,他的军队中就有很多希腊雇佣兵。居鲁士兵败被杀,随从星散,但是他手下的希腊雇佣军步兵方阵却岿然不动。波斯政府军用鸿门宴的手法,假装谈判,诱杀了希腊雇佣军的所有将领,但是雅典人色诺芬(Xenophone)却在军中挺身而出接替指挥,迅速恢复了秩序,然后率领这一万名希腊雇佣军,在波斯政府军环伺之下,由亚洲腹地,完整地撤退到了希腊边界(类似中国的万里长征)。这次事件就是着名的“色诺芬万人大撤退”。
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公元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公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详细请看《亚历山大大帝》)
4 :3次希波战争
希腊波斯战争(Greco-Persian Wars 或 Persian Wars) 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波斯帝国实行不断西进的侵略政策。公元前546年,波斯并吞了吕底亚,接着征服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公元前51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渡博斯普鲁斯海峡,远征多瑙河以北的西徐亚人,虽然失败,却乘机占领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截断希腊与黑海的交通。原为雅典等城邦所掌握的商业,现在转到依附于波斯的腓尼基商人手中。波斯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还妄图征服希腊半岛。在这种形势下,希腊各邦无论为着本身的生存或为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都必须进行一场反对波斯侵略的战争。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城邦掀起了反抗波斯统治的暴动,这个暴动成了希波战争的导火线。当时米利都曾求援于希腊半岛各城邦,但是希腊半岛各城邦多未出兵相助,只有雅典和优卑亚岛上的爱勒多里亚派出了25艘战船助战。大流士集结重兵,镇压了小亚细亚各城邦的反抗,此后波斯便把侵略的矛头直接指向希腊半岛。
公元前492年,波斯海陆大军进攻希腊。舰队航行至亚陀斯海角时,遇飓风,大部分舰船沉没,2万海军葬身鱼腹。陆军在色雷斯遇到当地人民的抵抗,损失重大,被迫折回。波斯军远征失利后,大流士一面继续备战,一面实行恫吓。他派使者到希腊各邦,要求贡献“土和水”,意即降服于波斯。雅典和斯巴达坚决拒绝,雅典把波斯使者抛进了深渊,斯巴达把使者投入井里,并嘲笑说:“自己去取土和水!”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发动对希腊的第二次进攻。波斯海军横渡爱琴海,攻占爱勒多里亚后,在雅典城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动员了所有的公民,征集1万名重装兵,此外只得到彼阿提亚的小城普拉提亚派来的1000名援军,而雅典所面对的却是10万波斯大军,可谓众寡悬殊。在形势十分紧急情况下,雅典采纳了将军米太雅得的建议,全军出动至马拉松。交战之初,米太雅得把军队列成长方阵,以主力集中于两翼,中军兵力较弱。两军接触后,雅典中军受波斯军的压力向后退却,而两翼则以机敏迅速的急进军突破了波斯军的弓箭射击,以长枪的密集方阵击退了波斯军的两翼,致使波斯军阵容大乱,纷纷逃向海上的战舰。雅典军的两翼则转向后方与中军联合,围歼波斯中军,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雅典胜利后,派了一名战士回雅典报捷,他一气跑了四十多公里,抵雅典城后说:“我们胜利了。”话音刚落,便晕倒而死。后世为纪念这一壮烈事件,决定定期举行马拉松赛跑。
马拉松战后,双方都积极准备再战。雅典大力扩充海军,新造200艘三列桨战舰,希腊31个城邦结成反抗波斯侵略的同盟。波斯也从各地强征人力物力,准备再度大举侵入希腊。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国王薛西斯率海陆大军从阿卑多斯出发,进入欧洲,沿色雷斯海岸,分海陆两路入侵希腊。据希罗多德记载,波斯出动士兵170万,战舰1207艘,加上非战斗人员共500万,这些数字显然过分夸大了,但队伍确实具有巨大规模。为了迎击波斯陆军,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率士兵300,坚持扼守中希腊的温泉关。李奥尼达率部力战,但由于奸细引路偷袭,温泉关失守,斯巴达将士全部壮烈牺牲。后人立碑以纪念之,碑文写道:“过客啊,去告诉拉西第梦人,我们遵从着他们的命令,长眠在这里的。”温泉关失守后,据守阿特米西亚海角的希腊海军,主动撤退至阿提卡的萨拉米海湾。波斯大军通过温泉关,直捣阿提卡,占领了雅典城。此时,雅典人已在海军统帅太米斯托克利指挥下,将妇女儿童迁移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特洛伊森城,而把成年男子都征集入伍,准备在萨拉米湾决战。公元前480年9月20日清晨,萨拉米海战开始。波斯的大型战舰在狭窄的海湾不得施展,而希腊小型战舰却运转自由。雅典士兵英勇战斗,给敌舰以猛烈打击。入晚战斗结束,波斯海军大败,损失战舰300余艘,希腊仅损耗4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