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恶人电电影天堂
Ⅰ 75部高分经典电影
75部高分经典电影如下:
1、《肖申克的救赎》9.7分。
2、《美丽人生》9.6分。
3、《这个杀手不太冷》9.6分。
4、《阿甘正传》9.5分。
5、《罗马假日》9.4分。
6、《生活之路》9.4分。
7、《阿波罗13号》9.4分。
8、《天堂电影院》9.4分。
9、《盗梦空间》9.3分。
10、《教父》9.3分。
11、《泰坦尼克号》9.3分。
12、《千与千寻》9.3分。
13、《当幸福来敲门》9.3分。
14、《海上钢琴师》9.3分。
15、《君临天下》9.3分。
16、《当我们谈论爱时》9.2分。
17、《无间道》9.2分。
18、《狮子王》9.2分。
19、《盗梦笔记》9.2分。
20、《发条橙》9.2分。
21、《星际穿越》9.2分。
22、《熔炉》9.2分。
23、《心灵捕手》9.2分。
24、《盗墓笔记》9.2分。
25、《控方证人》9.2分。
26、《疯狂动物城》9.2分。
27、《星球大战:原力觉醒》9.1分。
28、《一一》9.1分。
29、《归来》9.1分。
30、《历史的远方》9.1分。
31、《敦刻尔克》9.1分。
32、《沉默的羔羊》9.1分。
33、《海角七号》9.1分。
34、《千与千寻》9.1分。
35、《爱在日落黄昏时》9.1分。
36、《燕尾蝶》9.1分。
37、《狩猎》9.1分。
38、《当幸福来敲门》9.1分。
39、《卡萨布兰卡》9.1分。
40、《角斗士》9.1分。
41、《出租车司机》9.1分。
4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9.1分。
43、《海豚湾》9.1分。
44、《不能说的秘密》9.1分。
45、《意外》9.1分。
46、《洛杉矶革命》9.1分。
47、《三傻大闹宝莱坞》9.1分。
48、《在线》9.1分。
49、《奇迹》9.1分。
50、《阳光小美女》9.0分。
51、《平凡的世界》9.0分。
52、《我不是药神》9.0分。
53、《疯狂的麦克斯4》9.0分。
54、《无问西东》9.0分。
55、《红海行动》9.0分。
56、《拆弹专家》9.0分。
57、《八恶人》9.0分。
58、《寻梦环游记》9.0分。
59、《刺客信条》9.0分。
60、《飞鹰起飞》9.0分。
61、《让子弹飞》9.0分。
62、《追随》9.0分。
63、《寻梦环游记》9.0分。
64、《致命魔术》9.0分。
65、《死亡诗社》9.0分。
66、《三块广告牌》9.0分。
67、《战争之王》9.0分。
68、《无人区》9.0分。
69、《沉默的羔羊》9.0分。
70、《我不是药神》9.0分。
71、《星际迷航:暗黑无界》9.0分。
72、《千与千寻》9.0分。
73、《星际穿越》9.0分。
74、《小姐》9.0分。
75、《无间道》9.0分。
电影打分的标准
1、故事情节:包括剧情的发展、节奏、紧张感等。
2、表演:包括演员的表演水平、角色的刻画、配音等。
3、导演:导演的执导能力、电影的视觉风格、电影的整体氛围等。
4、技术:包括摄影、音效、剪辑等技术水平。
5、原创性:电影的创意、新颖性、独特性等。
6、社会意义:电影对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影响。
Ⅱ 八恶人解析是什么
解析主要内容如下:
1、林肯的信是真是假?假的。这封信被治安官在吃饭时大肆讥讽了一番,绞刑者得知上当后,对老沃伦表示出了不满。片中老沃伦自述:“黑人兄弟们唯一能感觉到安全,就是在你们白人们消除敌意的时候,那封信,就是让你们消除敌意的。
林肯的信最着名的当属《拯救答坦大兵瑞恩》中的那封,昆汀顺手拿来用了,并借用这封信讽刺种族裂痕,以及南北战争遗留下来的国仇家恨。
至于片山差尾治安官重新要过这封假信,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这是因为他与老沃伦合力绞死了女婊砸,与老沃伦和解,向他表示敬意,也象征着种族裂痕的最终弥合。
2、到底是谁下了毒?牛仔。同样是众人吃饭时,女婊砸被绞刑者泼了一脸渣,此时背景中可以看到牛仔走近来盛饭。其实这是昆汀埋下的伏笔,可以理解为牛仔打抱不平,坐不住了。又正好手枪被强逼着搜走,一腔怨毒无处发泄,借此产生了把所有人都毒死的动机。
3、还有没有好人?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只有政治立场,只有族群利益。逗举皮只有动机,只有手段,只有结果。老沃伦没有大恶,但为了挑衅老将军,大谈口爆,不积口德,结果落了个鸡飞蛋打。
治安官身为执法者,似乎代表着正义,但他看不起黑人,到处揭人老底,最后又差点被女婊砸诱惑成功,走上不归路,好不到哪里去。劫狱四人组将男装店的店员一网打尽,下手何等冷酷凶残,但他们对女婊砸却都是忠心耿耿,情之所钟。
最后女婊砸与老哥临死前见了一面,老哥说:“笨蛋,没事吧?”深情对视,露出微笑,牛仔也露出宽慰一笑。场面温馨感人,但也仅仅是转瞬即过,老哥随即被打爆了头。
只能说善者有恶,恶者也有善。还有的就能算是中立的看客,那就是老将军与O.B.。两人完全都是路人,只不过偶遇这场大火拼,不幸死于非命。
《八恶人》影片评价
《八恶人》这部影片是导演最任性恣意的作品,70MM巨幅宽银幕及三个小时的片长,全方位呈现出半密闭空间里的角力,让观众在血浆与子弹齐飞中达到高潮。
像昆汀对电影的一次总结,是他以往在银幕塑造的恶人形象的大集合,也延续了昆汀以往作品中的政治观点。
种族矛盾问题始终贯穿,西部英雄们看似规矩实际上没有逻辑的行事理论,都得到了全面呈现,昆汀用一种以旧做旧的方式,为西部片找到了一个新的重生方式。
Ⅲ 求一部美国电影名字。小镇警长,女人囚犯
八恶人 The Hateful Eight (2015)
又名: 冰天血地8恶人(港)
寒冷的怀俄明州山谷中,一辆马车载着赏金猎人“绞刑者”约翰及其价值一万美元的猎物黛西踏雪而行。途中,黑人赏金猎人马奎斯少校和新人警长克里斯相继登上马车,红石镇是他们共同的目标。由于风雪太大,马车停在了米妮男装店,然而熟悉的店主人不知去向,却另有四名不速之客百无聊赖地待在店里。约翰时刻担心他人抢走猎物,马奎斯警惕地扫视面前的陌生人们,多嘴多舌的克里斯不时为紧张的气氛中加油添醋,黛西则似乎等待更大的风暴到来。
仿佛与世隔绝的小店内,即将刮起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
Ⅳ 求一部外国悬疑电影讲的是冬天一个男警探捉了一个女罪犯,到了一个马车客栈,女罪犯的同党设法救她
《八恶人》是由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悉乎谈司出品的西部动作片,由昆汀·塔伦蒂诺自编自导,库尔特·拉塞尔、塞缪尔·杰克逊、詹妮弗·杰森·李、蒂姆·罗斯、布鲁斯·邓恩等联合主演。
该片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数年后,八名身份各异的人阴差阳错地来到怀俄明州的一座山口的马车驿站,睁碰顷侍却被暴风雪困在了山坡上,恶人相遇展开一场混杂着暴力与生死之战的故事.
Ⅳ 配乐大师莫里康内:为电影注入诗意的灵魂
2020年7月6日,意大利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你或许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一定对他配乐的电影耳熟能详——《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美国往事》《八恶人》《洛丽塔》《黄金三镖客》……
莫里康内与“镖客三部曲”“往事三部曲”的导演莱昂内
莫里康内与“时空三部曲”的导演托纳多雷
莫里康内与《八恶人》的导演昆汀
莫里康内一生创作的影视音乐作品超过500部,风格跨越古典、爵士、流行、摇滚,赢得过奥斯卡原创音乐奖和终身成就奖、3次金球奖、3次格莱美奖、2次欧洲电影奖、6次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奖项,以及威尼斯影展金狮荣誉奖。铅拆对于诞生不过百余年的电影而言,这位终身为电影音乐服务的老人本身就是不可复制的传奇。
莫里康内凭借《八恶人》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我不认为好的音乐能够拯救一部烂电影,但一部成功的电影能为音乐提供被聆听的机会。”在电影的黄金时代,莫里康内所配乐的影片大都指向平凡世界中千磨百折的人生。就让我们透过一帧帧经典的画面,来聆听莫里康内用音乐创造的电影的灵魂。
《法西斯分子》 Il Federale 1961年卢西亚诺·萨尔茨导演的这部黑白电影是莫里康内公认的配乐处女作。描写了二战末期盟军解放罗马前后,分处两个敌对阵营的两个小人物的命运逆转和特殊友情。
在小军鼓活泼的节拍中,木管做数乐器奏出谐谑的进行曲,尖锐俏皮的高音引领着笨拙滑稽的低音,带有黑色幽默的意味。这部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让莫里康内在圈内崭露头角。
《荒野大镖客》 A Fistful of Dollars 1964年成就赛尔乔·莱昂内影坛地位的“镖客三部曲”和“往事三部曲”均由莫里康内操刀配乐,他们的合作十分默契。
在“镖客三部曲”中,这位意大利导演赋予美国西部梦想一种独特的史诗风格:从金光闪闪的美国梦里醒来,放眼是危机遍布的荒原,印第安人已经远去,穿行其中的是吹着口哨策马扬鞭的游侠、赏金猎人和强盗悍匪。这一系列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
第一部《荒野大镖客》改编自黑泽明的《大镖客》:神枪手来到墨西哥小镇,为了铲除恶势力而作卧底,挑拨两个黑帮家族厮杀,最终使小镇恢复平静。
莫里康内的乐器编配十分新奇,他没有采用传统电影配乐使用的大型管弦乐,而是大量运用小号、吉他、陶笛、小军鼓,以及口哨、马鞭、铁砧、钟等自然之声,用音符描绘出粗粝的乡土风情和豪迈的西部世界,凸显乐曲的叙事性。
主题曲俏皮槐胡枣的口哨声勾勒出桀骜不驯的牛仔在黄昏骑马而过的景象,电吉他奏出热血喷张的旋律,马鞭声、钟声和铁砧敲打的声音与男声低吼构成了立体化的听觉效果。
这段由墨西哥小号奏出的激昂旋律,渲染出英雄归来的悲壮情绪,碧血黄沙寥寥落寞,残垣断壁苍凉凄美。
《黄昏双镖客》 For a Few Dollars More 1965年镖客系列二讲述了赏金猎人与身负家仇的神枪手联手打败恶势力的故事,具有更强烈的悲剧色彩,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更加复杂。
片中莫里康内沿用了第一部的主旋律,以形成具有标志性的系列作品。不同的是,他将吉他换成了口簧琴。主题曲一开始,口簧琴奏出跳跃的旋律,有一种揶揄戏谑的腔调。接着,活泼的口哨引出神枪手主题,乐队奏出策马奔腾的节奏,伴以男子和声和电子音效,音乐画面渐弱,奔向远方。
这首悲壮的乐曲在八音盒的空灵呢喃中展开,拨奏与响板加剧了紧张气氛,充满复仇意味,紧接着一段圣咏唤起管风琴的嘶鸣穿透穹顶,小号接过主题,抒发着无尽的哀怆。
《黄金三镖客》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年“镖客系列”的收山之作将背景设定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刻画了好人、坏人和丑人三个硬汉形象。在恩怨厮杀和命运纠葛中,他们意外卷入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以荡气回肠的“三人对决”结束。
口哨和小号依旧是影片配乐的主导元素,同时融入印第安笛、陶笛、电吉他、八音盒声效,以及土狼嚎叫和人声吟唱,充满想象力的编配展现出壮美的音响效果。
音乐在西部风情之外,还突出了动荡的战争背景——惨烈的爆炸、尸横遍野的战场。口琴吹奏出苍凉的旋律,描绘了离家远征的军人内心的悲苦和生死未卜的命运,与昂扬的凯歌形成鲜明对照。
意大利出品的“镖客三部曲”重新塑造了西部电影风格,把好莱坞西部片从低谷拉向又一个高峯,开启了“通心粉西部片”时代。正是这一系列作品将莫里康内的音乐才华推向世界。
《西部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年莱昂内的“往事三部曲”同样立足于快意恩仇的江湖情结,但更深层探讨了时代、政治、暴力、贪婪、救赎等主题。《西部往事》延续了西部电影的风格,讲的是一名神秘侠客来到小镇,被卷入一名寡妇与大亨的土地争夺战。
?相比“镖客三部曲”,该片的音乐更具英雄浪漫主义色彩。莫里康内摒弃了口哨、小号和吉他,将主人公的标志性道具——口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贯穿全片的口琴是侠客神秘莫测的象征,是西部世界漠然的倒影,单调沧桑的旋律在紧张的弦乐烘托下,暗藏杀机。
《革命往事》 A Fistful of Dynamite 1971年?故事发生在墨西哥革命时期,一名强盗误打误撞陷入了一场革命。这部影片较莱昂内之前四部西部题材更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片头还引用了 *** 的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在一段抢银行的荒诞戏中,莫里康内幽默地引入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蛙鸣声、小军鼓、斑鸠琴、竖笛和低音管合奏出一种乌合之众的滑稽曲调。
《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年这部非西部题材的影片,莱昂内花了13年拍摄完成,被视为他最野心勃勃的电影。影片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讲述了纽约犹太社区4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之间纠葛的恩怨情仇,充溢着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的人性冲突。
该片是莫里康内与莱昂内的最后一次合作。他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对人物心理的启示作用,4个小时的影片犹如宏大跌宕的时代哀歌。电影中反复使用了一些主题曲,包括最着名的《黛博拉之歌》和排箫演奏的《柯奇之歌》。
唯美哀婉的《黛博拉之歌》象征着爱情与梦想的消逝,被岁月涤荡后物是人非。当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面条”与他爱恋的黛博拉在酒馆相会,温柔委婉的旋律透出感伤,铺垫了两人不幸的结局。当老年“面条”重归旧地,旋律时而舒缓时而起伏,表现出主人公平静外表下那颗动荡的心。
当“面条”陷入对往事的回忆,深沉幽怨的排箫响起,像纽约秋冬的风把街边的死水荡漾,于心中划出圈圈涟漪。黝黑的涟漪中显现出一双溢满泪水的眼睛,瞳孔里几个身穿长大衣的细瘦少年走过,前面还有一个蹦蹦跳跳的男孩,突然男孩停下踢踏舞步转身逃跑,枪声哑然响起……
《天堂电影院》 Cinema Paradiso 1988年朱塞佩·托纳多雷是莫里康内心目中另一位至亲的合作伙伴。他为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配乐,曲曲经典,为电影注入了诗意的灵魂。
《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关于童年、成长、友谊、爱情的温馨故事。主题曲渐进的弦乐重奏充满怀旧气息,将男主人公的思绪带回西西里岛那个海风吹拂的小镇。
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旋律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一个热爱电影的顽童,在阿弗雷多父爱般的关照下成长为一位热血方刚的青年。其中有快乐,也有波折,有兴奋,也有迷惘,但总是心怀赤诚与希望。
着名的《爱的主题》在影片中反复响起,小提琴和木管演奏的动人旋律将所有爱的情感浓缩其中。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 1998年“时空系列”第二部,讲述了一个被叫做“1900”的弃婴在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长为钢琴大师的故事。为烘托钢琴师的传奇一生,莫里康内为影片创作了数十首乐曲。
“1900”从小没学过钢琴,都是即兴弹奏,因此莫里康内的作曲极力纯真、自然,而不受其他曲风影响。
一段躁动的即兴演奏后,“1900”望见了舷窗外清纯的少女,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心动,手指跟随内心的悸动与海浪的起伏奏出一段优美的旋律,温婉细腻如喁喁私语。
钢琴师在头等舱和底层船舱里弹奏,目睹着世间百态。他与小号手成为挚友,以惊人的琴技斗胜傲慢的爵士钢琴家,目送心仪的姑娘消失在熙攘的码头……直到与轮船一同被炸毁,始终不肯踏上陆地去拥抱纷繁的世界。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Malèna 2000年“时空系列”第三部,从一个少年视角讲述了二战时期西西里岛的美丽 *** 马莲娜的故事,有青春少年对爱欲的憧憬,也有对人性的讽喻。
每当玛莲娜走上街头,一段滑稽的旋律就会响起,生动刻画了她性感优雅的步态,以及男人们垂涎的丑态和女人们妒忌的恶意。
影片主题曲凄婉而荡气回肠,沉重的大提琴开篇,渐趋舒缓后出现轻快的长笛独奏。纯洁的旋律代表了少年眼中那个生活艰辛的美丽 *** 形象。
多年后,玛莲娜挽着在战争中失去右臂的丈夫再次出现在小镇,她的衣着不再华丽,美丽的面庞也显露出几分衰老,但依然保持着当年淡漠的神情,穿过诧异望向她的众人,带着坚定的勇气回来了。
《教会》 The Mission 1986年罗兰·约菲导演的这部影片,讲述了18世纪西班牙教士在南美洲伊瓜苏丛林为瓜拉尼族人建立教会的故事。
这部电影配乐是莫里康内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他巧用双簧管,融合了瓜拉尼人的打击乐和格里高利圣咏,使音乐沁入心灵。
《八恶人》 The Hateful Eight 2015年这部西部片由昆汀·塔伦蒂诺导演,讲述美国内战结束后,8名身份各异的人被困暴风雪中,展开了一场混杂着暴力与生死之战的故事。
莫里康内在影片中的配乐完全不同于此前为莱昂内所作的西部片音乐,他试图表达一种讽刺。巴松管、低音号反复演奏着充满黑暗氛围的主题曲,传达出昆汀故事里戏剧、愤怒、绝望和讽刺等关键元素,听得让人心惊胆颤。
凭借《八恶人》的配乐,莫里康内拿下了他首座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小金人。
《音魂掠影》 Ennio: The Maestro 2020年这是一部由托纳多雷编剧并执导、王家卫等人监制的莫里康内传记纪录片,聚焦了大师70年职业生涯的魔幻时刻,拍摄历时5年,暂定今年8月28日在意大利公映。
Ⅵ 如何评价电影《八恶人》
是在展现八大恶人各自心中的仇恨,但事实上仇恨背后似乎都能找到国家的根源。本片编导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展现当年美国国家的“恶”,否则,影片不会在展现“人性恶”之后以“白色地狱”来作结尾,因为“白色地狱”无疑是白人世界的象征,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应是这个国家对黑人曾犯下的罪...
Ⅶ 恶人都要死——《八恶人》
主要人物是八个恶人,他们分别是这些人:
左一: 鲍勃,自称是临时照看驿站的人,在马棚安置马匹,长像老实。他的真实身份是乔迪·多摩格帮派成员,称号“墨西哥人”马可,被政府悬赏一万二千美元。
左二: 乔·盖奇,一个牛仔,要去红岩镇外九英里的地方,说自己母亲在那里。他的真实身份是乔迪·多摩格帮派成员,叫克劳奇·道格拉斯,悬赏一万美金。
左三: 黛西·多摩格,悬赏一万美金的罪犯。她有点野蛮且神经质,对黑人态度不好,是乔迪·多摩格帮派成员,同时也是乔迪·多摩格的姐姐。
左四: 马奎斯·沃伦,原本是北部联邦战士,现转行成了赏金猎人。在战争期间他曾被俘在维伦贝克战俘集中营,为了越狱他烧了整个集中营(烧死了一个新尘银顷兵团和监狱里的黑人战俘),所以被南部邦联悬赏三万美金。成为赏金猎人后,他抓的人从来不留活口。
右四: 约翰·鲁斯,解押犯人的赏金猎人。他抓住了黛西,要把她带去红岩镇审判并被判处绞刑并获得一万美元的赏金。
右三: 斯坦福-斯密瑟,南部邦联将军。战争期间他俘虏过一整支黑人指挥部,但却把他们全都搏掘杀了。
右二: 奥斯瓦尔多·莫布雷,自称是红岩镇绞刑吏,长着一副狡猾的嘴脸。他的真实身份是乔迪·多摩格帮派成员,称号“英国佬”皮特·贺克斯,悬赏一万五千美金。
右一: 克里斯·马尼克斯,自称是红岩镇的警长,是南部邦联的成员。
时间: 南北战争结束后。
其它: 乔迪·多摩格是一个赏金值五万美元的大坏蛋。他所在的帮派成员每人至少值一万美金,显然都是有人命在手的人。
社会状况: 南北双方之间还是有很多冲突,相互之间仇视,整个社会还不安宁。
结局: 八个人都死了。
一、南部邦联老将军 斯坦福-斯密瑟 ,被赏金猎人马奎斯故意激怒后拔枪想杀马奎斯,被马奎斯开枪反杀。
二、赏金猎人 约翰 ,喝下有毒的咖啡后,毒发引起大吐血。之后他想在死前打死犯人黛西,在打斗中被黛西拿走身上的枪并被击毙。
三、驿站照看人 鲍勃 ,在马奎斯把驿站真实情况分析后,马奎斯认定他不是好人并开枪打死。
四、红岩镇绞刑吏 奥斯瓦尔多 ,在挑唆红岩镇的警长克里斯杀死马奎斯时被马奎斯开枪击毙。
五、牛仔 乔·盖奇 ,在奥斯瓦尔多被击毙时,他从桌下拿出枪来想反击,但被马奎斯和克里斯一起开枪打死。
六、犯人 黛西 ,在影片末尾被马奎斯和克里斯一起用绳子绞死。
七、 马奎斯 和 克里派陆斯 ,一起死于枪伤。马奎斯被乔迪·多摩格暗算——打伤下体,流血不止。克里斯,在马奎斯被暗算时,分神,被奥斯瓦尔多暗算——打伤腹部,流血不止。
电影进退有序,充满戏剧色彩。
每个人的死好像都被安排好了,但却不显得突兀,所有的一切仿佛一只上帝之手把恶人的罪行一一陈述,然后一个个都收入地狱。
照应电影开篇:一尊基督雕像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在上帝面前人们就像在雪地里,所有的罪恶都清清楚楚暴露在上帝面前。 每个恶人都得到各自的报应。
Ⅷ 如何评价电影《八恶人》
可能因为个人口味偏重的关系,从《罪恶都市》起,昆汀一直在我关注度最高的导演名单之列。《被解放的姜戈》未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所以政治标准高于文艺标准在美帝亦然),着实是一大遗憾——当年我以为这是一部昆汀风格风格大成之作,暴力不再是一味镜头前挥刃飙血,而是隐忍、掩饰、压抑之后的突然爆发而又戛然而止——这种仿佛数十秒内被送上百丈高空却被一把抽走脚下支架的悬停感,是之前昆汀片里未见的心理生理双重刺激(别忘了《无耻混蛋》里,头皮还是要仔细割的,苏珊娜之死还是在一袭红裙、玫瑰花雨闭祥的慢镜头和Ennio Morricone的Un Amico的背景音乐中精雕细琢出来的)。然而在暴力美学之路上,昆汀这个E.T.似乎从未想过吃老本,总要玩点新花样,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所以当朋友跟我说《八恶人》不如《姜哥》好看时,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至少把昆汀这一部片里的新花样交代清楚,至于好看不好看,各位看官心中自有判断。
专业和宗教信仰有关,所以本片里用“信念”一词(不说信仰,是不想和宗教信仰混同)定位八恶人之恶的共同轿旦搏主题。昆汀为了点题,特地在片头交代出一个十字架上的耶稣像——这貌似是石刻的耶稣像也或者有一层含义:白雪落在其上,而耶稣像却是深色的,这和我们教堂里看到的耶稣面目不大相符。如果白色的解读是无辜,无恶,那么象征信仰(信念)的耶稣像反而是黑色,这层寓意也算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了。
在片中,两位赏金猎人都抓通缉犯。“绞刑人”的信念,是绞刑架,代表了国家的法律体系。无论赏单上是否有注明“dead or alive”,他都坚持把犯人活着带回城镇,他认为只有看到罪犯真的受刑而死,他所知的“正义”才算达成——因此一颗子弹结果罪犯,是frontier justice,是对绞刑执行官(即法律体系)的不尊重。而塞缪尔饰演的赏金猎人,只带着犯人尸体回城镇,然而这只是如他自己所说的“让工作轻松点儿”吗?从后面的对话中,可知他是一把火烧了一个集中营(连黑人同胞都不放过)的反蓄奴主义者,一个自命觉醒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对这个世界不公的反抗,便展现为以手刃白人复仇为乐,末尾一章也有点明:“black man,white hell”。他的信念,或者说所谓正义,就是杀掉那些“罪有应得”的白人。那封伪造的林肯的信和他与“绞刑人'在饭桌前的对话部分很有意思:绞刑人一直都不相信自称要去red rock当治安官的南方派系某叛军领导之子,却轻易凭一封所谓林肯的信就相信了黑人赏金猎人(这不是他智商不足判断力的问题,而是一个人选择相信什么会影响他的判断)。最后因为坚持把女犯带回城镇,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也连累无辜的马夫送命(我理解八恶人不包括马夫和治安官:八恶人指的是两个赏金猎人迟友,老将军,女犯,女犯哥哥和三位同伙)。所以马夫的死,“绞刑人”也是难辞其咎的,这也是这个角色身上“因信而恶”的所在。
女犯人这方面不必多说,就是一群为非作歹的歹徒中的一员。但来救她的她的哥哥,以及其他三位,也都有各自理所应当的信念:妹妹被赏金猎人抓走,要被处以绞刑。作为哥哥,亲情所系,岂能不救?亲情是匪首的信念,而”设局救妹妹“也是他所知的正义,这跟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没有关系。而三位匪帮兄弟甘愿以身涉险,自然是为了兄弟义气,这也是他们的信念,帮助兄弟去救亲人,即是他们眼中的”正义“。
治安官应该是全片最值得讨论也最有意思的一个角色。开始貌似和注定要相遇拼杀的两派全无联系,上了马车纯熟偶然,然而其实却是剧情转折的关键。黑人赏金猎人的详细背景,伪造林肯信件一事是他和老将军共同告知众人的,然而作为南方叛军领导的后代,他评价父辈的举动值得尊敬并非因为这样对,而是称其为一个“lost cause”,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值得尊重。所以他并不相信南方派系的理念,从与赏金猎人的交谈可知,他也没有犯人必须受刑而死的信念,通关全片,他是一个“局外人”,并没有理由得罪或者支持其中任何一方,最后没有选择和女犯妥协的原因,是因为咖啡投毒害死了无辜的马夫,而自己快要喝咖啡时女犯并未制止。【不妨设想,假如他当时没有拿咖啡呢?假如绞刑人没有制止他喝咖啡呢?假如女犯制止他喝咖啡了呢(也许不大可能)?以及,最后他会怎么对待受伤的黑人赏金猎人(5w美元赏金)这里就有存在主义的调调了,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在选择信与不信中成为了自己;而善与恶,在这信念的选择中充满了偶然性】
小结之,昆汀讲了一个细思极恐的故事。人为了信念(信仰)甘愿冒死或决意杀人,这信念可以是南北之差,肤色之别;也可以是兄妹之情;手足之义;可以是绞刑架,也可以是一封信。是生是死,是杀是留,全系“信”或“不信”。如果说早期昆汀注重表现挥刃飙血的暴力美学画面的视觉冲击,后转涉暴力的条件与效果的讨论,则本片则将暴力放诸哲学和信仰体系中进行了一番观照:这世间所有的杀戮,无不披着信念(信仰)的外衣。“正义”,一旦成为以“信念”之名的暴力,那就难以与恶撇清干系。行为暴力,实质上是精神暴力的外化。片尾则仿佛在交代,任何表面的正义在执行暴力之时,背后总有一双黑手在助力——这里white hell不再指字面意义的白人的地狱,而是正义和善的地狱。
Ⅸ 评分最高的暴力美学电影排行 这五部经典电影豆瓣评分超高
说起暴力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令人不适的恐怖和血腥。但是暴力美学却不同,虽然也是暴力的一种形式,但是会让人觉得热血沸腾,却不会产生不适。评分最高的暴力美学电影排行,看看这些经典电影你看过几部,每一部都大受好评,刺激着你的肾上腺。
一、《杀死比尔整个血腥事件》
豆瓣评分:8.5分
说起评分最高的暴力美学电影排行,许多人首先就会想到《杀死比尔》这部电影,它是乌玛·瑟曼和大卫·卡拉丁领先主演的爱情犯罪电影。它主要将了金盆洗手的前暗杀组织头脑情人,准备和一个小伙子结婚,结果在婚礼当天被暗杀组织头脑带入大开杀戒,之后她恢复后复仇的故事。
二、《罪恶之城》
豆瓣评分:8.4分
《罪恶之城》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上映了,现在依然十分经典,评价也枣扮很不错。这部电影改编自弗兰克米勒的同名漫画,主要讲述了在虚构的罪恶之城里,大块头Marv和美女发生一夜情,结果半夜发现美女被杀,而他成为警察追捕的对象,然后它开始寻找真相并复仇。
三、《八恶人》
豆瓣评分:8.4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数年后的事情。主要讲了八哥身份各异的人,阴差阳错的聚集在一座山口的马车驿站,然后被笑轮暴风雨给困在了山上。一杯有毒的咖啡让他们产生纠纷,然后恶人们展开了一场混杂暴力与生死的故事。
四、《疾速特攻》
豆瓣评分:7.6分
《疾速特攻》是《疾速追杀》的续集,它主要讲了一个传奇杀手重出江湖的故事。作为一心想要退休的杀手,约翰·威克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只想过平淡的日子,但是因为之前的承诺,不得碰岩信不再次卷入风波。在罗马这个城市,他遇见了自己的最强对手。
五、《杀破狼》
豆瓣评分:7.4分
这部电影是中国上映比较早的犯罪电影,里面有很多着名的动作明星,比如甄子丹、洪金宝、任达华等。这部电影上映于2005年,现在过了这么就的时间,去看依然会让人觉得很经典。这部电影打戏很多剧情也很经常,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