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依法治国微电影

依法治国微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5-12 15:43:53

㈠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七五”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要进一步普及宪法知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法治宣传月主题活动。坚持把深入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国家安全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基本任务,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深入宣传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我省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二、坚持全民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省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公民努力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把依法办事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标准,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保证在校学生都能接受基本法治知识教育。切实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两委”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结合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对新任“两委”干部进行法治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的法治素质和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能力。三、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全面落实《中共海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我省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的活动中,将正大法治实践的过程转化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培育全民法治理念的过程。要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促进海南各项事业规范有序发展。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四、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引导公民讲文明、崇道德、守诚信,建立健全公民和组织的守法信用记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坚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法治文化创作,陶冶人民群众的法治与道德情操,用法治文化引导公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五、坚持法治宣传教育创新。积极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和需要,不断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切实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运用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加强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运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法治迹袭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公交移动电视屏、手机短信、电视和报刊公益广告等姿清兄传播法治知识。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讲师团和志愿者的作用,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进一步强化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载体阵地建设。六、坚持实行普法责任制。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负有履行法治宣传教育的职责。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制机制。要贯彻实施《海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健全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落实好各部门行业及社会单位的法治宣传教育责任。健全媒体公益法治宣传教育制度,落实大众传媒和新媒体的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推动媒体公益法治宣传教育“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㈡ “七五”普法《规划》时间哪年至哪年

2016到2020年

拓展资料

工作措施

第七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从2016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结束。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认真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规划,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实施,确保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消空顷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健全完善普法协调协作机制,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各级普法讲师团建设,选聘优秀法律和党内法规人才充实普法讲师团队伍,组织开展专题法治宣讲活动,充分发挥讲师团在普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人员、大专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畅通志愿者服务渠道,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培育一批普法志愿者优秀团队和品牌活动,提高志愿者普法宣传水平。加强工作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和机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健全激励机制,认真开展“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和总结验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工作。围绕贯彻中央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础制度,加强地方法治宣传教育条例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国家法治宣传教育法。

(二)健全普法责任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加强司法、行政执法案亏渗例整理编辑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建立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各行业、各单位要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结合行业特点和特定群体的法律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大众传拿陆媒要自觉履行普法责任,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普法公益广告,开设法治讲堂,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事)例开展及时权威的法律解读,积极引导社会法治风尚。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切实履行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的职责,把党内法规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正面典型倡导和反面案例警示作用,为党内法规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三)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创新工作理念,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努力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针对受众心理,创新方式方法,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完善工作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创新载体阵地,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宪法法律教育中心。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大厅和服务窗口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积极运用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公交移动电视屏、手机屏等,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开展新媒体普法益民服务,组织新闻网络开展普法宣传,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对外法治宣传工作。

司法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

㈢ 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

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篇二

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大任务,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法治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形成全社会崇尚法治、学习宪法法律、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强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大力宣传推广,为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组织开展百家网站学习党章党规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专题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作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切实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4.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推动各地各部门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核机制,确保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法治培训、任职法律考试和依法决策、依法履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法等制度贯彻落实。

5.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推动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命名活动,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三、完成好中央确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改革任务

6.认真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推动各级国家机关把普法纳入本部门工作总体布局中,在做好本系统普法的同时,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向社会开展普法。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加强“谁执法谁普法”经验交流,组织开展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以案释法”优秀案例征集选编,探索建立“以案释法”典型案例数据库。

7.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研究制定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的意见。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和规范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深化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文明执法示范窗口”“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等特色鲜明的依法治理活动。推进法治创建指标体系和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建设。组织开展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和第七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先进单位评选。

四、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创新

8.推动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深度融合。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组织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把法治精神融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推进建立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9.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认真落实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普法办等五部门印发的《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推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平台落实公益普法社会责任。围绕国家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社会热点等,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及时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法律解读和舆论引导。

10.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利用全国普法新媒体矩阵,开展新媒体普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第十四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及获奖作品展览(播、映),开展第十一届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更好地运用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11.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加强“七五”普法落实情况专题调研,找准问题,围绕增强工作实效,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需求,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力度,努力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12.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基础工作。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举办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分管厅(局)长培训班,建好用好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加强普法资源建设,整合全国普法信息和工作资料,丰富普法信息产品数据库,进一步推进普法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建立全国“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充分发挥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的作用。

13.加强对外法治宣传教育。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外交战略,积极利用各种外交平台和主流外宣媒体,依托中国普法网英文网等,及时对外宣介我法治建设新进展新成效,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督查考核,着力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方式方法的创新性,推动“七五”普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篇三

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入学习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推动全社会了解和掌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2.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结合“两学一做”,深入学习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积极参加全国普法办组织的百家网站学习党章党规知识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为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抓好农村普法载体和阵地建设,加强农村“两委”成员法治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好村“两委”成员学法活动,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

4.继续开展“法律大篷车送法下乡进社区”活动。加大农民工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协调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市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培训,强化企业管理层普法教育。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与企业法治实践有机结合,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公司律师制度。

二、切实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6.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推动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学法用法,建立菏泽市公务员学法考法平台系统,力争县(区)普遍建立网上考法系统。

7.不断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命名活动的评选、申报工作。与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合市关工委完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在开学第一课、毕业仪式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开展灵活多样、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三、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8.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先进典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把法治精神融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推进建立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与宣传部联合推出具有菏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典型做法。

9.推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等“法德融合”阵地建设。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教育基地等体验式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四、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10.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实施互联网+法治文化传播平台拓展工程,继续办好菏泽市普法微信、普法微博,加强市、县(区)普法“头条号”“一点号”等普法网络矩阵集群建设,力争市、县(区)各打造1-2个媒体公益普法品牌栏目。

11.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做好第三批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命名活动的评选上报工作。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宣传街道。拓宽法治宣传渠道,利用公交车显示屏、过街天桥显示屏、公交站牌宣传栏、气象大屏幕等平台播放普法公益宣传片和普法公益广告。

12.落实法治文化惠民。设计、编印民生法律知识书籍和普法年历,开展万册法律图书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活跃群众法治文化生活,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

五、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进程

13.启动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按照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的意见,以创建法治城市为主要载体,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等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全国全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命名表彰。

14.组织开展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第三批全省法治创建先进县(市、区)和第七批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先进单位评选活动。

15.指导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村居(社区)不断完善团体章程、村规民约,提高依法服务管理能力。推动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16.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网络毒品、金融诈骗、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校园欺凌等重点领域、热点问题整治,开展好法治扶贫活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17.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文明执法示范窗口”“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

六、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制度和队伍建设

18.结合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工作,推动完善“法治宣传实际效果”考核细则,搞好量化评比、结果运用和责任落实。

19. 推动落实普法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适时出台《菏泽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建立起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20.推动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抓好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普法办等五部门印发的《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宣传工作方案》以及省《关于加强媒体公益普法宣传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以案释法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贯彻落实,推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平台落实公益普法社会责任。联合市电视台、菏泽日报社、大众网驻菏泽站等新闻媒体围绕国家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法治宣传日、社会热点等,紧扣时间节点进行公益普法宣传。

21.强化阵地保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打造一批部门有特点、行业有亮点的特色法治宣传阵地。

22.成立普法讲师团。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全省普法讲师团建设的意见,选聘优秀法律和党内法规人才充实调整普法讲师团队伍,组织讲师团成员结合工作性质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满足各行各业法律需求。

23、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整合热心法治宣传工作的机关人员、在校学生、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学校教师、大学生村干部等人员,强化和充实普法志愿者队伍。


㈣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具体案例说明网络安全立法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近年来,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过去五年间,仅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39件法律议案,制定、修订了137件行政法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立法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要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产品质量和安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立法;特别要注意加强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质量。要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在法律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原则上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都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须与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问责监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机制。合理界定和调整行政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强对行政收费的规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健全行政复议体制,完善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制度。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诉讼权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护。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政府权力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行使。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行政执法的有效监督。切实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善于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媒,精心组织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宪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遵守。加大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法治思想基础。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必须强化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既要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意识。具体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国家保护合法的权利;国家提供权利的保障、救济和保护。只有让每个公民都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真正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实处,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㈤ 如何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依法治国和政策制度之中

一、坚持依法治理,推动全民践行。70.4%的成人认为,在当前的思想政治形势下,应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一要在立法上求突破。“24字”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宏观的概括,需要有更为具体的标准细则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应把“24字”进一步细化入法,让法律条文更能反映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更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基本特征和实践要求,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法律依据。二要在普法上求认同。进一步改进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成效,加强宪法、法律关于对核心价值观条款的宣讲解读,使人们进一步理解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而且是一种法律规定,违者是要受到追究,是要付出代价,从而增强遵守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三要在执法上求实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阳光政务,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执法权力配置,保证执法权力运行,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坚决克服乱作为、不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在案件查办中突出“24字”精神,树立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加大司法强制力,保证司法公正公开,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心。严肃查处并公正审判每个案件,对损害国家利益、破坏公物以及企图通过坑蒙拐骗、上访闹事等手段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严惩不待,提高公民违法成本,迫使人们发自内心地敬畏法律、信任法律、遵从法律,养成遵法守法习惯。
二、强化党政推动,增强认知认同。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一要完善融入机制。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实践教育体系,着力建设一批青少年社会实践平台,形成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通过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使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融入到公序良俗之中,按照核心价值观要求修订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行为准则,引导人们积小成为大成,积小善为大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以制定“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领域,融入信用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等有关领域的专项规划。二要完善政策机制。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经济政策中,在制定与人们利益密切相关的财政金融、工商税务、商业贸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时,坚持经济行为与价值导向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经济运行与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先进典型、道德模范的关心和帮助,从舆论上宣传,从生活上关心,从物质上奖励,从政策上优惠,如免费乘坐公交、免费体检、排队优先、减免税费等,推动形成好人好报、善有善报的正向机制。三要完善宣传机制。充分发挥主要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彻到日常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集聚正能量;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战地;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报等方式,生动诠释核心价值观,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不断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用,以优秀传统文化、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地方小戏等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念,严厉抨击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现象,铲除滋生不良现象的土壤,为社会注入强大正能量。四要完善评估机制。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量化评定等方法,全面把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效果;搭建动态检测平台,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培育模式进行多方位、全程化的监控预警,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统筹效果评价、要素评价与环节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优化标准和策略,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五要完善纠偏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严肃惩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作为行为。建立奖惩机制,褒扬一切符合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伸张,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共享、公示平台,把每个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信用状况纳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公开;严格市场监管,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信用预警和黑名单制度,对恪守诚信的个人和企业,在各方面给予优惠便利;对失信者,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形成法律和心理上的双重震慑,使其害怕失信、不敢失信,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
三、推动社会共建,促进自觉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和全体公民应有的正确价值取向,应大力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实践。一要发挥中共党员带头作用。严格按照好干部20字标准和“三严三实”的要求,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纳入党性修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特别是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净化风气、培育风尚,实现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引导各行各业中共党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建设者。二要发挥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作用。指导和督促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合法经营、合法活动,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觉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三要发挥社会公众人物作用。引导企业家、文化名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是“创二代”、新媒体人士、归国留学人员等社会公众人物,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价值追求,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赠等善行义举,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四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积极培育、发掘、推广先进典型,进一步完善先进典型评选、审定、发布、表彰机制,大力开展“安康时代楷模”、“最美安康人物”、“道德之星”“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人教身边人,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可学、可亲、可行,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㈥ 2019年税务局以案释法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的目标要求,为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开展以案释法工作,提升宣传实效,推动全市地税系统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法治社会的总要求,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发挥典型示范、案例指导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把以案释法全面拓展到执法活动全过程,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税收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精神的过程,加强对执法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重点群体的以案释法工作,引导纳税人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提高税法遵从度,共同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推动“法治宿州”建设深入开展。

二、工作主要途径

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和税法宣传月以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等特殊时段和时间节点,多形式开展各类以案释法活动。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老媒体,广泛依托司法、执法单位官方网站、政府网站和专业普法网站等开展以案释法。

各级税务机关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主动向当事人告知执法依据、违法事实和法律责任,主动向当事人讲清实理,讲明法理,实现执法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大化。

三、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典型案例发布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以案释法中的传播作用,合作刊播以案说法类节目(栏目),针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办事指南,提升执法服务效能,增强法治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要强化“互联网+法治宣传”思维,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开展以案释法,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学法用法渠道,努力形成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多层次的以案释法格局。

各单位每季度在媒体、报刊或网络载体上制作或刊发以案释法类节目或信息不少于1期(篇),并报送市局法规科。有关资料要指定专人负责存档,作为法治宣传档案长期保存。

二是是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各单位在部门内部要选派、培养法律知识丰富、法治观念牢固、法治思维良好的工作人员,建立“以案释法”宣讲队伍外,还应充分调动普法志愿者团队积极性,协助开展“以案释法”工作,结合“法律八进”,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法律大讲堂等形式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成效。

三是丰富以案释法宣传内容。“以案释法”内容要突出典型性、实用性、及时性,选择与宣传对象密切相关的实用型案例、容易发生的焦点热点型案例、以及纠正错误法律思维的引导型案例,不仅要把案例的案情事实、社会背景、处理结果、法律知识说清、说懂,更要将蕴含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说明、说透,进一步提升“以案释法”工作实效。

四是强化执法办案过程“法律告知”制度。以案释法工作要贯穿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在实施行政许可、税务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各个环节中,要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规范、公开告知行政相对人。强化“法律告知”制度,让行政相对人和其他参与人真正学习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是建立典型案例报备机制。建立以案释法工作台帐,简要记录开展以案释法活动的时间、地点、以案释法人员、以案释法内容、接受宣传教育人数,定期向市局法规科和市法宣办报送典型案例。

六是参加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定期编辑典型案例,做到“有案情、有法理、有分析”,并积极参加市局和市法宣办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以案释法”工作的重要性,统筹安排,细化分工,共同做好组织、协调和衔接工作,切实将“以案释法”工作纳入日常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立足实际,突出特点。要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分清教育层次,注重特色,大胆创新,确保质量,不断丰富“以案释法”的形式和内容,逐步建立起成熟的“以案释法”工作模式。

(三)总结经验,力求实效。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收集工作,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对“以案释法”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推动“以案释法”工作更上新台阶。

㈦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六五普法

一要准确把握全会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定位。全会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把“全民守法”作为法治工作基本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定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基础作用。
二要准确把握全会确定的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刻内涵。全会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从“法制宣传教育”到“法治宣传教育”,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既包括对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宣传,也包括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治实践活动的宣传,更加突出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更加突出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养。要深刻理解法治宣传教育的科学内涵,把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拓展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三要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大任务。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明确要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这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开拓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境界。要紧紧围绕这些重大任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四要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措施。全会提出了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等许多重要措施。这是对30年普法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普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这些重要措施,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扎扎实实推动全会提出的法治宣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内容,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宪法宣誓制度,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教育引导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治的力量推进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司法人员担负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责任。要教育引导司法人员,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司法环节,促进提高司法公信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推动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推动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推广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做法,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增强领导干部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四要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保证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组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五要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把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地方、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工作,着力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深入。要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广一些地方开展的乡村(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副主任等制度,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诚信建设,推动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六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坚持群众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到基层。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行业文化、乡村(街区)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丰富法治文化产品,组织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广场、法治公园等法治宣传阵地,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法治元素融入群众公共文化生活。
七要推动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在司法执法实践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探索媒体庭审直播、群众旁听庭审、案件宣讲等有效形式,推动形成以案释法工作长效机制。推广“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工作经验,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加强司法、行政执法案例整理编辑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建立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
八要推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推动落实大众传媒的普法责任,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公益法治宣传在公共场所的延伸覆盖,增强公益法治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协调指导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普法公益广告,积极引导社会法治风尚。
九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新媒体独特优势,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把新媒体建成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学法用法渠道。
十要加强对外法治宣传。在做好对内法治宣传的同时,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新需要,更加注重对外法治宣传,把对外法治宣传作为涉外法律工作、涉外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法治故事,塑造法治中国良好国际形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法治宣传教育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全会给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抓紧专题研究,及时提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要把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同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好“六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
二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推动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各部门行业及社会单位的普法责任。建立健全普法考核评估机制和考核标准,加强对评估结果的运用。
三要加强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需要协调推动的事项多、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加大协调推动力度。要建立落实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列出时间表,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善作善成的作风狠抓落实。要围绕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过硬措施,攻坚克难,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法治宣传教育队伍是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行政机关和各部门、行业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专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大力加强普法讲师团建设,进一步发挥讲师团在普法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59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6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4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64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283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3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46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7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677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