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微电影师与徒观后感

微电影师与徒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5-04 05:00:39

㈠ 《师父》影评

说爱情的动作片

——电影《师父》观后感

“有些事,不老想不起来。”郑山傲如是说。

当做回答陈识愤怒的质问:”你当天津武行的头牌二十几年,早为什么不做!现在却让我来做。”

郑山傲说临老了,想退出的时候留点名声。有些事不老想不起来。这话很对,不过没有说全面。实际上在失去前,人往往想不起自己曾经拥有的。郑山傲年青时武功既高声名自来,不需刻意经营什么。如今到了拳怕少壮的年纪,不能不耍一些苟且的手段。然而机关算尽,却被自己的徒弟陷害。最后不得已远走巴西种可可,带着卖了半辈子名声换来的钱财(尽管不是自愿)和夜总会认识的大腿舞女。临走时陈识相送,提醒道,“小心这个白俄女人,你们毕竟年数相差太多。”

老郑洒脱一笑,“她自幼受穷,难免会自私一点。但,男人的钱不就是给女人骗的吗?”

这句话好,潇洒。乱世中尽显枭雄本色。

《师父》这部电影是十足的动作片,而且是独有的纪实武侠。有人这样描述这部电影,“徐以南拳北上天津,为求拳名扬世为线索,言津门旧日武林善恶人性,繁复仪轨。言世风变转,人皆如飘蓬。一个人的大事,一门拳的大事,在浑浊的江湖,都要拆解为猥琐的小行径,才能通达运转。这不是因为事情不周密,人情不深厚。是世上从来,不容有真的英雄。”

有这段话,电影中许多事已不必再说。天下熙攘,这世上的人儿啊,皆是为了名利而聚散,又为爱恨所牵挂纠缠,不是世不容英雄,世上本无英雄,只有爱你的人情愿为你做英雄,而你的英雄恰是他人仇寇。剧中酣畅淋漓的动作打斗固我所喜,然而这部电影不同,最打动我却是它的感情戏。不同于偶像剧热情奔放的爱情和战争片的兄弟情义。它向我展现出人性中近乎真实的爱恨情仇。

陈识与郑山傲约在起士林餐厅,餐桌上剑拔弩张。起士林的一位女服务员就静静的站着,她的眼如远山,淡而确定不移。

她叫赵国卉,(名字俗气的很,相当于你班上有个同学叫李校,但她名副其实是美丽的花姑娘)。名字里带国的女人心气比较高吧,陈识第一次说要娶她,可惜人正眼也不看,嗤笑道“这不是我最好的命,我最好的命是被一个旅行的外国绅士看上,远嫁巴西种可可。”

他与陈识的结合表面看只是一场交易,在嫁陈识前,陈识与她约法三章,“我在天津做的事,不要问,猜到了,不要说”

她说,“我是嫁人不是卖身,你得给我句话,见你的心意”

陈识骤然亮出双刀,目光坚定道,“自十五岁起,每日挥刀五百下,这个数管住了我。从今日起,我以你为约束。”

赵国卉认可了这句话,提了两个小要求。“一个月逛一次街”“住在贫民窟不能张扬,只逛不买”,“一个月吃一次螃蟹,天津九条河,螃蟹不值钱。”“螃蟹管够。”

这段话的格调相比“你愿意吗我愿意”也不遑多让。但这时候两个人还谈不上感情,更像是一种对彼此交易的承诺。

直到后来逛街赵国卉误入鱼龙混杂的棚户区,被几十个混混纠缠时,陈识寻来以一手六点半棍,干脆利落的英雄救美。陈识背着赵国卉走过长长的弄堂回家,此时二人才开始袒露心迹,互诉往事。陈识当时已经意识到事情也许不会很顺利,说一旦事败会带她回广东。赵国卉很坚决的说,“先说好,如果你回广州我不跟,天津的姑娘不外嫁。”“你是神的安排,等你回广东留给我一张照片,我也把你当神。”

“这辈子嫁过了,多谢你”。在走出弄口时,天津姑娘感到陈识脚步顿了顿,她靠在他耳边轻声说,“再背我一会。”

陈识去武馆为徒报仇前夕,把毕生积蓄的珠宝财物留给赵国卉,说,照片来不及拍了。明日在火车站等我,车票已买好,如果我没来,你就乘车南下,不必去广州,随便在哪一站下。十年后再回来。此时的陈识是全心全意的,他自以为为她考虑的周全。赵国卉并没有去火车站,而是出现在武馆的斜对面一家面包店里坐着,眼如远山,淡而确定不移说着深情的话:“今天我求一个人活着,这个人现在离我200米,我心念不强,再远,怕不能应验。”

当他破门而出,她不顾一切追上去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追到火车站到底还是错过了,面对蒋雯丽饰演的武行帮派老大邹邹馆长,她即是解脱又是自豪,说:他犯的事,我担了。

陈识从武馆复仇后破门而出,逃到茶馆挥手一刀劈飞追杀的路人甲之一,在后者脸上拉出一道血肉模糊,说:“这道疤,我留的,是你一辈子的荣耀。”然后开启主角光环,此时抛开名利的束缚,放弃追逐扬名的碎梦后,整个精气神都幡然一新。虽是去亡命天涯却似闲庭信步。套用紫霞仙子迷至尊宝的话,连逃跑都跑的那么帅。凭了这飞扬的自信和潇洒,才有了接下来单挑群雄,技压四方的巷战,其八斩刀锋芒毕露,步法腾挪自如,行云流水,打的津门一众好汉摧古拉朽般。

与年轻人耿良辰的爱情不同,耿良辰临死前怕吓着茶汤女,在远处深深的狠看她一眼,转身离去。“她是这辈子记下的人,下辈子碰上,要认出她”。

陈识一路奋战到了火车站,没有看到赵国卉,二人养的宠物小狗却在。他抱着狗,那一瞬别头忍住了哭。自言自语的说:“她坐前面一班车走了”。是替她解释,也是对自己劝慰,毕竟她已经有了心中的神,不如相忘于江湖吧。

言语不及意深,我写字能力又比徐浩峰导演的能力不及万分之一,所以还是推荐看看这部电影。你有没有阴差阳错的往事,有没有擦肩而过的旧识和触不可及的梦,这部动作片可能会以歪打正着的形式撩到你的心弦。

(此文转自网络)

㈡ 张思德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张思德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张思德观后感1

以往,"为人民服务"这仔山五个字于我而言只是个符号,简单却又陌生。它从未引起我的思考,"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做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切似乎距离我相当遥远。但看完《张思德》以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实际行动付诸于点滴生活,去做好自己的本分,而已。

还记得毛主席对张思德的评价吗?对,就是"你这个同志嘛,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吭声,最大的优点也是做事不吭声"。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心中有一种莫明的伤感,张思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木讷寡言,憨厚诚实,无论干什么都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从影片中知道他是一个老战士,参加过长征,走过三次草地,和他同时入伍的差不多都当了官,然而他还是个勤务兵。但他呢?他心里完全没有这些世俗名利,当面对别人的逗笑时,他只是憨厚的一笑,我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大的胸襟,多么高尚的灵魂。"做事不作声"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不知道。但我清晰的明白能做到这一点的绝不会太多。因为不给自己邀功就很难得了。

看完影片后,我曾想如果把张思德放在现在,那会是怎样?其实于我而言,他的许多行为我无法理解,尽管我在心底里崇拜着他。我想到如果他把官做到更大一点,难道不能帮到更多的人吗?不,也许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也许是我的思想深度还不够,是我不能够理解他,不能够理解他那崇高的思想。因为社会上只有有像张思德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为社会奉献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斗戚段美好繁荣。就如同新中古成立以后,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样一批批甘于奉献自己的人。是我不够成熟,过于天真。张思德才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正如别人对他名字的解释,"思",是有思想的思;"德",是有道德的德。他出生于贫苦家庭,他亲历过各中艰辛,他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他更知道自己活着的价值,他是最可爱的人。

就人品而言,他身上找不出任何瑕疵。他勤劳善良,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尤其他对那一老一小的真挚付出,真真切切体现了他是一个大写的人。对孤独老人,他想儿子一般;对孤僻小孩,他又如同父亲一样。两个不幸的人,被他真切的装在了心底,他像儿子般抚慰了老人那可孤独的心,找寻了活的希望;他又像父亲般将那个孩子捧在手里,用父亲般慈爱的心呵护那颗脆弱的心,然他找到了温暖,让他的世界出去乌云布满阳光。这就是张思德,平凡中更现伟大的人。

张思德是个好人,但它却没能长命,仅仅二十九岁就离开了我们。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在现在,我们正处于社会的繁荣发展之际,没有了那时的艰辛,但"为人民服务"却不能丢。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品质。也许我们大多数都做不到张思德那样,但我们可以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服务于人民群众;其次,在学习生活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给别人帮助。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个奔跑的人,记住那张憨厚的脸,记者那个代表着一种精神的名字张思德,同时,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缅怀和张思德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张思德观后感2

我是噙着热泪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的。张思德,憨厚纯朴,呐呐无言,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1年后银幕下的我肃然起敬,久久回味。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空誉”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诗歌。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当年延安物质并不富裕,但人们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张思德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这个地方。但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张思德观后感3

昨天,我观看了影片《张思德》,影片中有一名八路军战士叫张思德,参军12年,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热情,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始终保持顽强的战斗作风,果断勇敢、不畏牺牲;始终保持高尚的做人道德,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由于工作需要几经调动,但是无论把他安排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不讲条件、愉快接受。他当过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搞过生产、烧过木炭。作为共产党的一员,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奉献。也就是这名普通的战士用他朴实无华,却又重如泰山的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走完了他短暂的革命生涯。影片从整体风格到细节描述都尽显大家风范。影片中增加了对张思德的人性化刻画,从亲情、友情等多条感情线上展开描述。影片也显现了警卫员张思德和毛主席的亲密关系,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对主席的敬仰和主席对普通百姓的关怀。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影片的结尾:“张思德”,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眼睁睁看着大雨中滚滚泥石将窑洞吞没,战友们的心碎了……在这张思德同志牺牲那一刻的悲壮场景,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张思德同志最后在执行烧炭任务中,因炭窑突然崩塌,为救战友的生命而不幸牺牲。

张思德同志不善言词,却有着使不完的劲,他永远那么积极乐观,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张思德同志烧炭时微笑的情景。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年代,但是可以想象的到那时生活的贫穷、苦累、饥饿和危险。而张思德同志不管何种困难、何种艰辛,总是微笑面对。张思德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每件事都保持坚定的信念,不断地鼓励自己,告诫自己,鞭策自己,他深刻地知道每完成好一件工作就是对党对人民忠诚的证实,就是牢记职责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60年来,张思德精神像一面鲜明的旗帜,引导着无数人谱写着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历史。这一光荣历史,凝聚着革命老前辈和无数英模人物的汗水和鲜血,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过去,靠这些优良传统排除了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今天,作为新时代下的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张思德仿佛就是生活中你我周围的同事,他们普通,热情,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感到“为人民服务”其实很简单,它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从点滴小事入手,去做好自己的事,去爱自己周围的人。影片中的张思德对待同志如春风化雨,爱他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对老红军他就像一个孝子;对孩子他就像一位慈父;对待自己的工作更是恪尽职守,干一样爱一样。因此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应届毕业生,我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事有困难自己要热心帮助,服从公司的分配,自觉为工作单位作贡献,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当一名合格的公司职员。

张思德,一名光荣的警卫战士,他很普通也很平凡,他普通得只知道工作,他平凡得只懂得奉献,但在人民利益面前,他却用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承载了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追求,使他不仅成为一位英雄,更成为一种精神——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正由于这种精神,才使我们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隆重的举行纪念,虽然英雄离我们而去,但历史没有忘记他,祖国没有忘记他,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他的名字永远闪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张思德观后感4

“为人民服务”,这是毛主席为一位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张思德的题字。

张思德其实只是一位平凡的普通人,为何用“伟大”来形容他?这,可以从电影中找到答案。

“‘你来帮我一下吧,晚了解就赶不上看亲嘴了。’听到战友的话,张思德毫不犹豫地上去帮助他放映电影。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在张思德的时代里,电影可以说是“稀有资源”,放映电影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仍“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他,不仅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战友帮忙。“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这电影该多有趣啊!张思德难道不想看吗?他一定想。看电影是有趣的,放映电影是看不到有趣的电影的。也许,张思德的心里也会有一番小小的斗争,不知该不该帮忙,但在顷刻间,他已作出决定:帮!

“你最大的缺点是不爱说话,最大的优点也是不爱说话。”电影中,张思德做了许多类似的好事,又有谁知道?其实,正是他的“不爱说话”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形象。他不是为了表扬而做好事,也不是为了私人利益做好事,他是真正地为了群众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张思德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奉献中去,他就是那种难得的、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更可贵的是,他做了好事还不说话,使这种奉献变得默默无闻。

在军营之外的群众队伍里,也有许许多多像张思德一样的人。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岗位,从世界500强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到汶川地震中为灾区捐款的老乞丐。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也许是年过八旬的老爷爷老奶奶,也许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愿意为大家做好事,你都会成为这个日益壮大的队伍中的一员。

在我们班级里,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同学,他叫邹佳栋。邹佳栋平时很调皮,老爱闹事,放学时,经常被老师在办公室留上几小时。他也有优点,他和其他男同学一样,喜好为班级做好事:扫地、排课桌、拖地……样样抢着干。做完事后和张思德有一模一样的反应,不吭声。也就是说,他不会做完后就大声说:“这是我干的,你要表扬我!”

前一阵子,一封大红的信寄到了我们班级。不知为什么,班主任贺老师看过信后高兴得眉飞色舞,让我把信送给大队辅导员。辅导员老师看过后,只是淡淡地说:“我知道了。”从她湖水般平静的眼神中,我没有发现任何异样。这到底是封怎样的信?

一星期后,答案揭晓:表扬信!原来,在商场购物的张阿婆扭伤了脚,多亏了邹佳栋帮她拎包,感觉到把她送回了家。所以张阿婆给学校寄来了感谢信。老师把邹佳栋连着表扬了好几个星期。

邹佳栋和张思德一样,具有助人为乐的品质,所以才会有这一连串的好事光顾他。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张思德的品质,世界就会更美好。张思德的品质就是电影给我们的最美好的纪念品。

这多么象电影中的场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的家畜丢了,张思德立刻去追。在生活中,这事带着同样的身躯,穿着不同的衣服来了:同样是需要帮助的老太太,也同样是个热心的人。

张思德观后感5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小学部3一6年级的学生一起去文艺会堂观看电影一《张思德》。看过以后,我颇有感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一听大张思的这名字,就可以想到他好思想,有品德。《张思德》中的他,是个团结集体,尊老爱幼,做事认真,助人为乐的人,最大缺、优点就是坐视不吭声,不太会说话。他非常喜欢小孩子,有一个小孩是个孤儿,一次,尿湿了,张思德把他抱起来,洗澡时,洗得比自己还干净。他还非常爱帮助人,一次邻居家的一个老奶奶的野猪跑了,他跳到河里,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弄得透湿,我心想:张思德宁愿自己被弄湿,也要帮老奶奶去追野猪,这种关心穷苦人的品质,多么高尚,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还有一次……张思德的优点数也数不清,他助人为乐的好事更是像星星一样多。

我由张思德联想到自己,我和张思德一样吗?我有他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吗?记得有一次:天阴沉沉的,乌云笼罩了天地。

好像就快下雨了似的。刚好那天轮到我值日,我心里真有些不情愿,巴不得找个理由逃回家。做值日时,组长叫我到一下垃圾,我还强词夺理,推却了。只肯干自己份内的事,多一点也不干。我想想张思德,又想想自己,实在很惭愧。我以后一定要一张思德做榜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我们现在是小学生,还可以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学有所成,为祖国争气。可是张思德呢?他才二十九岁,二十九啊!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在泥石流下。想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不知不觉,我已泪流满面,成了个泪人儿,苦涩的泪水不断地往外流,往外流……

啊!世界太不公平了,一个年仅二十九岁的小伙子,一个比我们大的叔叔。你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你应该有美好的未来,你应该去读书、去上班、去……应该有一顶鹅黄的军帽,黑色的羽绒服,灰色的手套,深绿的跑鞋。然而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在那个战争的时代不给你一切,你只能拥有饥饿、痛苦和不幸,你只能带着理想:做一个木匠。就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理想,在美好时光中早早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多少革命前辈为我们美好的今天,付出了多少代价,没有他们那种精神,哪有我们今天自由幸福的生活?而我在幸福之中,竟不懂得珍惜。平日里,不合口味的菜不吃;不漂亮的衣服不穿;不好的玩具不要……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这时,我才深深地感到,我们对张思德的敬仰是万古长青的。我觉得张思德就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更要学习他那为人民、为祖国奋斗的精神!

同学们,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民族的振兴,中国发达的重大责任就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这一代必须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只要我们走向科教兴国的道路,就一定能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向张思德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张思德观后感6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

影片《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折射平实的瞬间,带着一种久违的纯粹,慢慢地印入我们的心里,影片《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在这种平凡中产生了伟大。他诠释着崇高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思德,用质朴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我们生活的社会,绝大多数是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事,平凡成了许多人平庸的借口。的确,我们也应清醒看到,随着形式的发展,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构成发生了变化,也存在着与新形式需要不相适应和与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工作中,有的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工作得过且过,有的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一些党员在党的宗旨、党员意识等方面淡漠,党的组织观念不强,先锋模范作风弱化,不能客观的审视自己自身的能力。我们要向张思德学习,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来鼓舞和感染周围的群众。

通过观看影片,我感性、直观的体会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诞生的缘由和深刻意义。张思德同志虽然已经牺牲60年了,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和绚丽多彩的人文环境,更需要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现状,尤其在当前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精神,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税收业务水平,自觉地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要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上作表率,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作表率,在作风、廉洁自律上作表率。

我们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作风。要以张思德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踏实敬业,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为纳税人办实事、办好事。在税法宣传上,动脑筋、想办法,将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及时、全面、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纳税人;在区局督办工作上,多担担子、多下工夫,搞好督办工作;在大要案的审理上,积极参与、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按时高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在执法检查工作上,规范执法,做到程序要规范,法律适用要正确,文书使用要当,加强执法责任意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充分发挥日常税收执法的监督作用;在对待职务、工作、同志、地位与荣誉、以及对待成功与挫折上,要时时刻刻牢记党员身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张思德观后感7

在很久的时候就曾听老人们讲过党的好同志张思德同志的故事,然而,还是年少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也不知道伟大的毛主席为什么会为了一个普通的革命战士的牺牲而潸然泪下;或许是思想的觉悟没有达到,也许是生在两个不同时代的隔阂,至今我都不敢相信张思德同志确有其人。然而,在历史的事实面前,我的质疑显得不堪理会,倒成了一种在思想觉悟上想有所突破的累赘,亦或是被事实抨碎后依然不能救赎的自嘲。在党课中,我是第一次观看《张思德同志》这部电影,终于觉得张思德同志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震撼,还有对社会的深思……

从电影中,仿佛断断续续得连起了我幼时那些故事记忆,在我的心里,张思德同志是党的好同志,他有着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优秀品质,他很热情,他热情于帮助邻家捉猪,帮着队友捡球,帮助前线下来的战友完成心愿;他还是那么热情,在朋友不小心走了资派后,他不怕连累,时时刻刻不忘激励自己的朋友。“有人在喊你是你活下去最大的理由”可能因为张思德同志的鼓励,他的朋友最终回到了革命的大道。他沉默寡言,即使被别人误会也从来都不讲原因,鲁迅先生所谓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或许就是在说这样的革命者吧;在他任劳任怨的背后还有些许顾全大局,为了完成革命的任务,他主动承认错误,搞好同志之间的关系。

我在热衷于描述张思德同志的激情中,却寒心于当今的部分社会现象。是谁造就了这个社会,还是这个社会造就了这些冷漠的人?那个撑杆打捞尸体要价的船夫,那个车祸现场漠然走开的大妈,还有公交车上看着歹徒打伤乘务员围观的群众……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张思德同志。

记得《战争与和平》中有这么一句话“为什么一个民族的存亡就决定于那个不到民族总体人口十分之一的军队的力量呢?”而在笔者看来,也十分相信民族的胜利在于精神的不灭,在于文化的强盛。我再也不想看到八国联军抢夺时,民众眼中的漠然;也不想看到中华儿女泪于人前的无奈;更不愿意有一天我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被一点点的剥削。说到这里有些所谓的理智者们,当然会觉得我的观点过于偏激。其实不然,作为为共产主义事业时时奋斗的我们来说,要坚决防止一切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更何况这种很可能给党和国家带来危害的部分社会现象呢?党在伟大的毛主席的带领下,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丰功伟绩,与共产革命先驱们的未雨绸缪是离不开的。所以,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是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学习张思德同志的精神对一名共产主义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张思德同志的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是我所希冀的,而我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当然相信在党的带领下,社会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革命前进的路上,还有很多障碍,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是一种必然。在这个物质的时代,也只有张思德精神才能让更多的同志回到革命的道路上来。

时代需要张思德同志的精神,需要这个最可爱的人!

㈢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通用9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1

电影《使徒行者》是向电视剧迷的回馈。古天乐和张家辉在电影中出演一对情深义重的黑道兄弟,两人少年时一起闯荡江湖,相互扶持,在卧底疑云中走过了猜疑、反目、和解之路。

反转剧情步步惊心 古天乐张家辉摔酒瓶

《使徒行者》最大悬念就是卧底真身。网友观影时,前半部分有些懵逼,到了中段豁然开朗,感叹到:“天哪,这也太好看了吧!”烧脑之余,影迷们对编剧也是大写的服气:“险象环生,全程无尿点。”

电影中,古天乐和张家辉合体作战的一幕被影点赞“帅出经典港味”。也有观众称,两人抽桌布、摔酒瓶的镜头更有硬汉风格,“看得我少女心快跳出来了!”

影版解谜看哭粉丝 张家辉鱼尾纹都有戏

作为电视剧《使徒行者》的延续,影版中不仅有钉姐、欢喜哥等人气角色的回归,更解密了剧版埋藏的谜题。在上映首日,有不少电视剧粉丝组团观影。不同于一般观众,对于他们来说,影版《使徒行者》更像是一场怀旧仪式,不少走出影院的剧粉表示“看哭了”,感慨:“不辜负这么喜欢你”。

有影迷说张家辉“眼角的一条鱼尾纹都是。而香港老牌演员古天乐、吴镇宇每个眼神也浑身是戏。除此之外,张慧雯饰演的贴身助手小英也成为片中的一大亮点,当她把铁棍甩出时,观众们都惊呆了“原来是个深藏不漏的保镖!”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2

按照惯例,在看完一部港剧后的第一时间写出观后感。无论电视剧、电影还是书或讲座,如果真想针对它写点什么,一定要尽快,我的经验是24小时内。这和上课听讲相似,时间长了便忘记一大半,同时没了心里有想法的感觉。

刚刚看完使徒大结局。最近几年港剧大结局有个特点,在规定时间内释出大量信息和片段,一下让我们像赶火车一样,很匆忙,很累。也许,是我们对结局太期待,太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演绎,可惜,我们不是编剧和导演,只能被动的接受。比如,多数人希望卓Sir通过破获大案件,抓获大罪犯而继续升职,达到警队的更高位置,然后破获更多案件,抓到更多罪犯;又或者爆Seed和钉姐抓到钱瑞安后马上在一起,而不是等三年后偶遇。我们有太多的创意,可是结局只有一个。还好,是个Happy Ending、没有引起一片骚乱和骂声。这年代,拍个好剧太难了。

整体来说,使徒是个非常不错的剧。现在的TVB非常擅长警f剧,卧底剧更是专家级。能够以这剧作为我回归港剧生活的礼物,真的是很幸运,让我再次燃起关注港剧的热情。只要看,总会看到好的。只要继续等待,总会遇到适合自己的。话中有话,你能看懂吧?

好吧,谈谈我喜欢的使徒人物。首当其冲,不是人气超高的卓Sir,虽然三哥的表演真的是太棒了!各位观众,答案揭晓,欢喜哥。从他出现,到剧情的发展,我始终认为欢喜哥是最符合现实社会的,是我学习的榜样。哦?你一定会问:“莫非你想成为个坏人?”。如果你这么想,说明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还有没有看明白欢喜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他的心思缜密,深谋远虑,喜欢他的笑呵呵,喜欢他的狡诈。当然,我还是会做个好人,可不能像他那样,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其实,当你仔细看使徒,你会发现只有欢喜哥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其它人都有些太过完美。我更希望通过看剧来找到可以促进自己成长的人物,而不是让自己生活在幻想中,去达到完美,因为我知道,人越想完美越容易脱离实际,越容易迷幻自己。

欢喜哥,木虱,郭Sir,都是很现实的人物。他们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想要的也都明确。做人最重要是知道自己真正想得到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你想成为卓Sir那样的人,但很难,因为很难存在。

我越来越现实,这样很好。至于是变好还是变坏,我相信自己可以主宰,现在这个社会,做好人比做坏人难,难也要坚持。

再难也要坚持,和卧底精神很像。都有巨大痛苦,需要忍受着孤独,需要坚持和鼓励。

谁是我喜欢的剧中卧底?这次我选择Kobe、他是五个中最痛苦的。面对着喜欢的人,却不知该怎么办,是进是退?有苦说不出,有爱不敢说的感受,我也有。理解万岁,加油!Kobe、题外话,编剧是不是湖人队拥趸?希望寄语给同样遭遇困境的Kobe Bryant?Anyway,送去祝福,给每一个Kobe!

五个卧底,找卧底。这次TVB是要将卧底桥段演绎到极致啊。完全可以改名为卧底风云。喜欢以寻找卧底为主线之一的方式,TVB终于想明白自己差在哪儿,还是我很久之前说的“创意”。现在的观众很挑剔,因为看得多了,全世界的剧,很容易对比。难为剧作者,创新太艰难了。不创新?等着挨骂吧。观众是自私和自由的,不喜欢绝不留情。

看过使徒,在想一个问题,到底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人回答,无非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真是这样,那结局时,钱瑞安阐述的“贪婪论”确实很有道理。贪让人们改变,追求更好的生活。Greedy is Good、看过华尔街的都铭记这句经典。我们要不要更贪些?我不知道,但我在思考,钱说的未必是错的。

人的一生可遇到的机会不多,能否抓住还是另一回事,所以,面对诱惑,难免动心。人没有错,错的是这个世界的安排。让不想错的人看见和得到他们本来不想要或者要了也没用的。所谓的贪婪,贪到最后,又有什么用?多少是多?哪里是止境?

自己的人生,自己要好好过,珍惜。

我有些羡慕爆Seed钉姐的爱情,又渴望卓Sir欢喜哥的智慧冷静。一部剧能留给自己些向前进取的动力,足够了。

人生能有多少知己?能有多少机遇?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3

90年代初,电视剧多在电视机里播,现在则有互联网和各种终端,全球剧集随你看。吕颂贤有句话说的好,他在谈论香港的时候,多少概括了香港文化的式微,“我觉得香港是一个传奇,是一个年代的传奇,但有时候你的年代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港剧同样,巅峰时代过去就无须再奢望归来,在不一味追求超越和偏执于继续辉煌的负担里,港剧依旧是可看和好看的,TVB镜头流转中的市井气息还在,比如男大当婚的《载得有情人》,TVB镜头弥漫着的鲜活气息犹存,比如一群卧底正在靠近的《使徒行者》。

林峰在前不久宣布解约TVB,《使徒行者》成为了阿峰暂别无线之作,感觉只是想换合作方式,他在三色台兢兢业业拍戏十几年,只谈告别,太过伤感,而“壮士一去不复还”在很小很小的娱乐圈里,不像是真的。而同一个舞台,有人离开,也有人回归,佘诗曼一出场,确实给我太多久违的好感了。阿佘来内地拍的戏,并非说质量不好,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惟有看到阿钉,TVB旧街坊似的熟悉感渐渐回来。在《覆雨翻云》和《岁月风云》之后,她和林峰又一次情侣档合作,默契度想必日月可鉴。加上苗侨伟和林峰既《雷霆扫毒》之后的'再一次Chok配,《使徒行者》的主架构,一看便是妥妥的。

该剧在题材上未有推陈出新,仅在传统的港式卧底队伍里充实了人员配备,好在镜头颇有质感,叙事节奏和整体制作皆很用心。康Sir死因成迷,向卓凯抛出了5个卧底的遗言,带出了本剧的主轴故事,加上惯有的黑警和社团大Boss的标配,走着寻常路的《使徒行者》,剑指扎扎实实的人情故事。越是交心的战斗,越是分不清对手,每个卧底,面对敌人无数,还有自己的挣扎和困惑,以及许多意外和困难。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不知道自己的付出能换来什么样的结果,甚至不知道这条命能不能撑到任务完成的那天。故事在刚开始采用了倒叙,“一起死好过一个死”的爆seed和钉姐,看得人热泪盈眶,被一群古惑仔砍杀的惊心动魄在字幕打出“9个月前”时,迫不及待地拉开了帷幕。

十集毕,已有4名卧底身份被揭晓,关于卧底隐藏和找寻的过程,《使徒行者》暂看失去了一丝紧张刺激,但增加了一点步步为营的小心翼翼。从为钉姐解困以身试毒到阿钉救食毒爆Seed的几段戏,阿佘和峰少两人的合作太精彩了,林峰身上,甚至有些杜琪峰《毒战》中孙红雷同场戏的即视感,峰少近几年在TVB碌碌无为,终于迎来了这么考验演技的角色,不过他穿衣的节俭风,也太有违古惑仔的精气神了吧,连小弟梁烈唯穿的都比他潮呀。

以明确的卧底身份被曝光的顺序来点评下卧底1至4号。

卧底1号:丁小嘉,为人机灵,又相当逗趣,胆大心细,只要加钱,一切好说,她不谈警察的使命,只谈钱,为了钱,她能发挥一切主观能动性去查案,但在她拜金的表象下,实则相当重情义。她和她三个阿妈的设置,很像台剧《罪美丽》,这部分很好地承担了家长里短的亲情任务。

卧底2号:连浩勤,沈震轩出场时,我立马嗅到了爆登的味道,此人故事很简单,金融才俊入冤狱,丢了身份和美人,只因卧底是,不能为外人道也。埋伏于欢喜哥身边的Kobe,得不到老狐狸的信任,看着心爱的姑娘就要和最讨厌的人喜结连理了,他实在坐不住,差点坏了大事,有种他的下场不会太好的赶脚。

卧底3号:薛家强,爆Seed不仅藏的很深,而且目测卧底男神身上有一段辛酸往事,隐忍的峰少,被打成那样,看的真是心疼。开头时写道,2015年卧底资料外泄时,我就误以为他和钉姐是一对卧底情侣,到绑架孩子,他故意挑有摄像头的药店买药,特写的镜头,明显感觉他是要救小孩的。再到对天桥底乐仔再也无法抑制内心感情的身份剖白,爆Seed哥真的是大隐隐于市。

卧底4号:谢安仪,陈敏之的女下属,算是毫无预警地揭开了这名最不起眼女卧底的庐山真面目,千纸鹤出现的时候,一切尽在不言中,CIB和ICAC联手,真是在下着很大一盘棋啊!

卧底5号,到底是谁呢?还是他已经不在了,只是康Sir没有及时收到情报,无法更新数据库…

今次的无间道故事,可谓塑造了形象迥异的几名卧底,也算盛意拳拳。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4

电影初衷大概是在传达一个卧底的心声,肩负着卧底的重任,心中无限的束缚,靠着心中的约束,坚持自己的“道”去维持我们的正义。

电影中围绕着到底谁才是真正的Blackjack展开了很长一段信息的描述。也许导演最终为了冲击到观众,便让直线的线索突然来了个急转弯,画风一转,万恶不赦的张家辉成了真正的卧底,古天乐自始自终只是在愚弄着香港警方,或许导演以为观众会不假思索的为这一票埋单,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并不能这样忽悠过去。

电影达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全称前半段入戏较慢,后头高潮不断,让人不断的更新故事剧情的走向。

张家辉的演技真的可以用以一敌百来形容,许多小细节的处理以及在面对警方审问过程中日次从容淡定温文尔雅的谈吐,以及与古天乐对戏那句:如果有一天我背叛了你,你会怎么做

比起现在靠着脸就能当上男一号的人,张家辉,这样一个将近50岁的男人,似乎更加的优秀,不仅有才华,而且还有这样的一张脸古天乐的笑容简直就是谜之笑容。无论是对着兄弟对着老板还是对着警方,他的笑容都是不一样的,导演很细腻的发现了这一点,并有意让他的笑容贯穿了整场电影的线索。

而吴镇宇的演技在于非常随和的微笑皱眉,。对着丁小家的态度在临死前,那深情的一望以及皱眉的表情,怎么看也觉得恰到好处,爱意绵绵。

此影片的动作指导是钱嘉乐先生。早年在香港龙虎武师的一员,05年以后逐渐开始一些电影动作指导,或许是因为资质式中无法与圈内的成龙、洪金宝相比,自此好像也没有得过什么大奖,但是在这部电影:吴镇宇与佘诗蔓电梯一幕,当电梯门一关,随后上弹面对卡壳的一幕,以及在楼梯间听到电梯里面传来的枪声,一幕幕都是这样的扣住全场的气氛,而喜爱夜擅长车戏的钱嘉乐也将这种元素融入进了电影中,片尾张家辉古天乐与杀手对决时层层出现的突然出击让人触不及防,真正让观众直呼过瘾。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5

《使徒行者》电影版风风火火的上映了12天,已经取得将近5亿元的票房。但是说实话按照原版电视剧的影响力来说,票房本应远在这个数字之上。此次电影版虽然与电视剧是同一个导演,但影片的风格与电视剧相去甚远,电视剧里的卧底生活残酷,粗粝,却也充满小温馨,电影里的故事内容则充满了毫无节制的华丽场景,毫无必要的搞笑桥段、软弱无力的反派角色和毫无原则的剧情设计。

开头半小时很有王晶的风格,情节和画面都透着底气不足的浮华和肤浅的帅气。后面随着剧情残酷起来,随随便便死了几个人,然后一下子拉起气氛来开始煽情,到最后随着一句“我是警察”,结束了整个影片。

之所以说随随便便死了几个人,确实是因为这几个人死的太容易了,先是保镖小英,从她一出场脸上就挂着必死的相貌,后来她向蓝博文表忠心的时候基本已经坐实必死无疑,可是在停车场那场戏原本救援的车已经开了过来,但她执意非要送死,岂不是真的很随便?

然后是Q.sir的死,基本上他死在了一个错误的战斗等级上。按照开头那场飙车戏来看,啊钉的身手是不错的,而Q.sir在电梯里顶住一个杀手让啊钉走,说明他的身手更好,而他面对的,是一个很普通的枪手而已。谁知道电梯门一打开,枪手固然已死,Q.sir很快也挂了,简直让观众毫无防备,原本以为他只是身受重伤呢。

最后是古天乐演的少爷和张家辉演的蓝博文一起面对强劲刀手的场景,先不说那个刀手到底有没有那么强。就说一个是冒充卧底想上位的小混混,少爷;一个是真正卧底一心向善的蓝博文,怎么选也应该是小混混死掉吧,毕竟他冒充警察,是做了错事,而蓝博文一直行端屡正的,怎么就是又能干又仗义的阿蓝死了呢。

演到这里距离影片结束还有十分钟,大概是导演觉得好人都死光了实在说不过去,就安排了欢喜哥擒杀大boss的结局,却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来了这么多警察,而大反派家里一个小弟也没有,我等观众只能平淡的接受这样的现实。反正编剧和导演大人想要哪个角色死,谁就得二话不说毫无怨言的死去。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6

"使徒是日本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不明生命体,是人类的敌人,是人类其他可能的存在形态,而人类本身就是最后的第十八使徒。”

我相信使徒行者的编剧是看中了上面含义,以坏人好人角度来写这个剧,就像剧中欢喜哥说的,“现在这个社会,很难分清好人和坏人了。”

以往港剧最多两三名卧底,已经搞得敌人内部很混乱,剧情很复杂了,这次一推出便是五个,而且个个都是各方面能力极强的警队精英,看的我是热血沸腾。如果不好看,我不会连看15集,你可能不知道,我已经有近两年没有追港剧了。要感谢使徒,让我重新找回那种看得痴迷的状态,也让我的广东话得到巩固,一举两得啊。

发现身边看港剧的人不少,真好,可以有交流。有朋友问我最喜欢剧中哪些人物?我的回答令她惊奇,佘诗曼演的盯姐,这不出奇,她演得太棒了!令她觉得奇怪的是我的另一个选择,欢喜哥。的确,起初,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在以前,我一定不会如此胆大,不过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两个月前的我了。

之所以很喜欢欢喜哥这个角色,我觉得自己和他有些相似,都很喜欢动脑,笑呵呵的,并且我很希望能成为他一样有精细头脑和城府的人,当然啦,我不希望有他的恶,那样做人不好,因果报应的。这好像不是第一次喜欢反面人物,但我真的认为他让我更接近现实,至少可以成为生活中的一个目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十分精明的人的。

本来是想用这部剧打发一下无聊,没想到竟有这么多感想。看来我应该更加接近港剧,即使它在走下坡路,但不乏有好作品。这两天相对比较闲,才可以花大量时间在休息上,也是新的激励方式,我相信会从剧中学到很多,同时,更好的用到日常生活中。

有时,我真的没有力气,跑不动了。希望可以尽快恢复,然后大步伐的向着目标前进。使徒看到第15集,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坏人得到惩罚,好人一生平安。还是要做个善良的、乐观的人。

不想看到自己的博客荒废,还要继续,但我会在今后做些改变,不再考虑所谓的文章数增加,我会更加用心的去写,我希望它更好的成为我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我孤独无助需要帮助时出现,督促我大步前行!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7

张家辉,古天乐,记不清他们合作过多少部电影。这次又是左古右张的分工明确,轮为鲜花,互当绿叶。

古天乐负责苦情纠结,跟前不久《扫毒2》颇有一脉相承,脸上写满我是被逼的,不苟言笑不露心事,当断则断不墨迹,该杀就杀不含糊。

张家辉负责耍帅,出场公交上先闻其声再见其人那个镜头,炫炸到惊天动地,后面西班牙广场一踢凳子起身开枪,比起《赤焰战场》布鲁斯威利斯慢镜下车也是不遑多让,导演还安排他穿一身白西装穿梭在白鸽飞舞中,让鲜血加身更显触目惊心的悲壮,简直出饱了风头。

老实说跟这部续集一比,当年《使徒行者》第一部实在不算好看,但里头那场南美狙杀极其惊艳,看得我连捏拳头,后来还专门重温了好几遍。续集钱嘉乐继续担任动作导演,再展所长,发挥优秀。

开局一场戏暗袭、追踪、护卫、跳车,一气呵成,顺带完成人物介绍,先声夺人。中段几场街头狙击,各色枪火大激爆,伤亡惨重,水准是一贯稳定。

最出彩的是压轴追车,利用西班牙的狭窄街道和奔牛节民俗,制造出别具一格的闪展腾挪,同归于尽的夺命打法,大有盛年港片尽是过火的气势。

字幕里特别介绍的张亦驰扮演的寡言杀手非常出彩,是港片正剧里许多年没有见过的妖异型配角,随时随刻的奸邪怪笑,嗜杀成乐的精神病态人格,让人想起《007黄金眼》的荷兰女杀手。

小有遗憾的是贵为男三的吴镇宇戏份略少,但那句你是不是在做事非常点题,扣中了港片擅长挥洒的信任主题。

那就是,无论他们是发小、同袍、师徒、兄弟、队友归根到底都是不分彼此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没有误会的,也无需任何澄清。他们无条件信任对方绝不会加害自己,无条件为对方一切反常言行打包票,无条件将自己的性命就那么轻易托付。

那些关于信任的时刻,构成了这个电影里最扣人心弦的瞬间,也是这场反恐暗战里的定海神针、制胜武器。

在无穷无尽的局中局、谜中谜里,在疲于奔命的辨别忠奸善恶的游戏里,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些人一定不会背叛,有些人一定不会错付,那种感觉真好。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8

这部电影,单就剧情来说,我觉得也就是在及格线之上,算不上什么佳作,但是看着吴镇宇、张家辉和古天乐……,就凭那些熟脸,这部电影的整体分数我会给80分。

不过,我想先说的演员是马德钟,说实话,第一次猛地一看,我还以为是张国强,直到确认了是马德钟之后,才觉得越看越像马德钟……

不知道为什么,估计大部分是年龄原因吧,觉得电影里面几个大陆演员总显得有点单薄,无论是女主还是最后那个变态男,都显得气质不足。看来有些事情,真的是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沉淀啊。

这部电影化妆有点重,吴镇宇已经快60了吧,看着年轻了许多,张家辉化妆也化年轻了,倒是古天乐,基本和他的年龄相符……。片子后半段古天乐白胡子扮老头的扮相真的让我感觉到了“易容术”的存在……

估计也就是拍到这里了吧,如果再有续作,估计也就是看看熟脸儿了,这个剧情实在是没什么可拍性了……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篇9

为了那些老了的帅哥们感到遗憾。这次他们的妆花的太重了,我都没认出警务处处长骆达年是由马德钟扮演的,在查过资料后才慢慢找到他是马德钟,神奇的化妆术。

从电影的剧情来说,这是一部警察与那个组织的较量,也是一场找出谁才是卧底的游戏。又是一场30年前失散的兄弟重逢,较量,确认,再到一起合作直至为彼此牺牲。

井进贤(古天乐饰)就是那个被那个组织绑走的小孩,当时他是可以跑走的,为了救程滔(张家辉饰)返回了,结果程滔没被绑走他被绑走了,之后他一直被那个组织控制住,曾经他逃跑过,结果对方当着他面把他老婆给杀了。现在这个组织的董先生(黄志忠饰)又用他的女儿来威胁他不合作就干掉他女儿。

自程滔怀疑井进贤就是他小时候的好兄弟后,他一直想找井进贤谈谈,程滔以卖掉硬盘及姚可仪(姜佩瑶饰)信息的名义约井进贤见面,他们曾经的老师叶志帆(吴镇宇饰)忽然跑来,结果组织的人对他们下手双方开始火拼,叶志帆牺牲了。

最后,我以为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

;

㈣ 读后感作文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 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 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 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 ,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 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 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 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 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 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 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 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 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 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 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 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 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 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己的那份清 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 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 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 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 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 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 ;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 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 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 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 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 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 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 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 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 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 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 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 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 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 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 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 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 。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 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看到黛玉 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kLVxOqyuI5iFqw1tzQFgfQ?pwd=vifs 提取码: vifs

㈤ 读后感大全200字

读后感大全200字

你知道读后感大全200字怎么写吗?读后感是人们对这本书的给你有什么感想的一种方式,也是学习提高自己的一种方法,究竟读后感怎么写呢,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和我一起看看读后感大全200字吧

读后感大全200字1

要“会看”电影

要写观后感,首先要“会看”电影。也许有人会发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聋,谁不会看电影?可是为什么许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说写出感想了。因此,老师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在看电影时要“投入”,要让自己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里,与主人公同悲欢、共休戚。同时,友迹告还要并用眼、耳、脑各种感官,留意细节。

所谓细节,就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视听享受的过程,既是视觉美感逐渐积累的过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聚“睛”会神,我们在观看时获得的感受才能愈丰富、强烈,对影片内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彻,写观后感就更有基础。

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写观后感,要从自己观赏影片的感受出发。可是,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好明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应强调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五六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有个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州此在这段结尾中,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观后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观后感属于评析性的议论文一类。电影观后感,即对影片发表评论,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它又有别于影评: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从主题、人物、细节、场面、语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来说,有的侧重于思想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个场面、某个事件。“感点”的选择,各具特色,可资借鉴。

写电影观后感,要选择好角度。一篇几百字的观后感,容量很小,而一部电影所牵涉的内容却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须选好角度,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选择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角度选得好,对立意、选材、构思、谋篇都直接产生连锁反应,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第三、厚积薄发,调“兵”遣“将”

写电影观后感,要充分而又妥贴地运用学过的语言。民间有一个给“语言”下定义的谜语:“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尔基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电影是一种艺术,电影观后感自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语言储备,就无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影片没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写不好观后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语言贫乏,同样也写不好电影观后感。

针对这样一篇观后感,作者尽管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和语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语言平淡无味,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读后感大全200字2

今天,我读了一则小故事,名为《凿壁取光》,它讲述的是西汉的匡衡因为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生活十分贫困,为了帮助家里,他白天要外出干活,只能靠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晚上点灯用的油都买不起。他非常苦恼,他又非常喜欢读书。一次,他发现与邻居家合用的一堵墙的壁缝里透过丝丝光线来,他高兴极了,找到了借光的好办法。他把原有的缝隙凿得大点,这样,就有更多地光线透过来了,他就依靠着这些光线,紧挨着墙壁,夜夜苦读到天明,直到邻居就寝为止。

读了这则故事后,我联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们学习的环境非常好,爸爸妈妈不用我们为家庭的生计考虑,也不用我们出去打工挣钱,只要认真学习就行,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教授我们知识和技能,晚上也没有不能学习的担忧,可我们却没有百分之百把精力花在学习上,没有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通过这则小故事,我感到很惭愧,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可不想到老了之后,一事无成,后悔莫及。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匡衡,你是好样的,我要向你学习!

㈥ 读后感400字左右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着很多的困难险阻,也有许多磨难与坎坷会阻挡自己的脚步,使自己不能前进,如果永不放弃任何事物都会被你自己征服。
读着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不知不觉中,眼前出现了一片汪洋大海,海面上有一艘船在破浪前行。。。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顷刻被掀翻,鲁滨逊挣扎着漂流到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种声音一直在他脑海里不停地回荡着:“放弃吧,这样生活着有什么意义?不会有人来救你的。”但坚持的信念很快打败答手胡了这种想法。鲁滨逊坚持着,将面临的困难一个个消灭,最后终于得到了回到文明社会的机会。
确实,人生充满坎坷,怨天尤人、退缩不前,等待你的只有失败;迎着困难上,永不言弃,这样,将会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这样,才能获得光明的前程。
我相信,坚持到底,奋斗到底,胜利才会属于你。因为,成功的宝葫芦,只属于勇敢者。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
我在寒假里看了几本书,最吸引我的是《苦儿流浪记》。 这本书主要写了雷米小时候被小偷偷走了放在巴黎的路边,巴伯兰妈妈收养了她。但是巴伯兰爸爸把雷米卖给了耍马戏的维泰利斯,从此,雷米和维泰利斯过这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维泰利斯被饿冻死了。好心的花农收养了可怜的雷米,雷米住了一段时间,花农遇上了麻烦,雷米又去流浪。后来雷米经过千心万苦找到了自己的母亲。
小雷米虽流浪漂泊、历经磨难,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矢志清拦不渝的真诚爱心,伴他闯过了一道道难关,他就像温暖灿烂的阳光在融化着冰川大山。我被雷米那不怕苦难的薯告精神所打动,也被雷米那勤奋好学,富有孝心的精神所感动,和苦儿比,我实在是太幸福了。我以后要学雷米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要报答帮助过我的人要有一片孝心,并且勤奋好学。

㈦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500字(精选92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观后感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观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举起手来》这部抗日战争的喜剧电影,特搞笑。
该片讲述的是一群侵略中国的日本军在偷运我们的国宝“金佛头”途经一个小山村,最后,被游击队和当地村民联合截获国宝,并运往安全地方的故事。
电影中有许多搞笑的地方,如日本军的头目,落在砖窑中被自己人又烧又熏的,小队长好不容易从井中爬上来,又被水牛撞入水塘,傻兵被牛追赶,吓坏了,跳着舞,摆着手,扭着屁股跑出来,不会打枪的女孩,不小心扣动扳机,一枪把房顶上的鬼子打了下来,女大学生误将猪食当作饭盛给日本鬼子,两个机智的小男孩把自己身上那带有腥味的水和癞蛤蟆装进了鬼子们的水壶里。当看到日本鬼子吃着老百姓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这些食物时,我大笑起来,笑得那么的痛快过瘾。日本鬼子就是应该吃猪屎,等等在一场场的搞笑的动作中,一群侵入山村的鬼子被消灭掉了。当美丽的晚霞映满了整片天空,当太阳渐渐向西落下时,在天的那边突然传来一声:“举起手来!”在山的顶端,有个人缓缓将手举了起来,我的心感慨不已。
虽然,我们的飞机大炮没有日本的先进,但凭着正义和英勇,几把足以对付,虽然战士没有日本兵的条件好,但,依然训练有素,英勇奋战,通过我们的聪明才智,团结一心,最终战胜,赶走了了侵略军,今天的祖国和平是用抗战英雄的鲜血换来的。
虽然祖国被侵略的历史已经过去,但剧中小日本的凶恶和残暴却给我留下来深深的印象,也看到了当时中国的落后,现在祖国强大了,作为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用学来的丰富知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让其它国家不敢小看我们,不敢再动侵略我们的想法。
电影观后感 篇2
看完了《小时代》之后,我的心一直不能平静,回来的路上还一直在思考,郭敬明把《小时代》拍成这样真是很棒,不管是对于这位新晋导演来说还是对于原着作者,《小时代》电影没有辜负光大书迷的期待。
把原着一本一本看下来的,不会期待看到什么鸿篇巨制,也不会真的想去看到跌宕起伏的剧情。就像我只是去看看自己从初中等到高中,一年一年盼的书拍出来的电影是个什么样子。仅此而已。
影院里情不自禁的掌声,陌生的观众们默契的笑声,给柯震东的镜头诱发的阵阵惊叹,唐宛如制造的笑料。这些都在说明,我们很满意。我们要的就是这些,不用多。
谁要去苛求郭敬明?就像我那闺蜜说的:“那么喜欢郭敬明,还专门有笔记本抄他的句子。后来莫名其妙跟着人民群众嘲笑他。但看完这部电影,再也不黑那矮子了。”我摸着良心,给会做生意的郭敬明一颗星,还有郭碧婷一颗星、郭采洁柯震东一颗星、宫?吵绻庖豢判恰(8)仆鹑缪┮滔?城分一颗星。
就是喜欢《小时代》,就是喜欢郭敬明,因为那些路过心上的句子永远都留在了心上。
电影观后感 篇3
观《风雨哈佛路》有感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她是一个被世人遗弃的孩子;她在疯人院打过工;她不堪外公的和朋友流过浪,但她终究没有像朋友那样为“生存而生活;她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出路。她就是哈佛女孩丽姿。这是我看完后对她的一个总结。
很少有过这样强烈的震撼。她强烈的求知欲,与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都令世人为之折服。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她永远记住了生命中的那些美好的日子,这也使得她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她没得到过多少母爱,却要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去照顾她的母亲。她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我拼命奋斗,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沦陷入生活的最底层。”是的,她做到了。她睡地铁,捡垃圾中的吃的,这样苟且地生活。但她却想尽一切办法进入了一家慈善学校,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高中课程,又借助《纽约时报》的助学基金考入了哈佛大学。她的生命充满了奇迹。
这么絮絮叨叨地说这么多她的故事,却无法用言语形容此刻心中的感想。对她是敬仰?同情?崇拜?惊叹?我想不出来。只是对进入大学以后的这些日子,感到丝丝愧疚,似乎太逍遥自在了。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他们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拼搏奋斗,而自己在高考完后,整个人像抽空了一样,再无豪情壮志可言了。
很久没像丽姿这样为了某个目标如此执着了。丽姿为了不让自己重蹈父母的覆辙,努力地为自己地前途打拼;而自己在先前的十七年岁月里为自己可以上一所好大学打拼。上了大学,却突然一下子没了目标。如今,回首高三,觉得那时的自己好幸福,可以像丽姿一样,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自己的理想打拼奋斗。可现在,似乎有写麻木了呢!当再次面对挑战时,自己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勇敢的笑着接受呢?
丽姿说:地球在转动,而你只不过是一粒微尘。不要认为自己的意志能改变世界,因为别人的意志更为强些。你能做的就是自己为自己打拼开拓道路。谨以自励。
电影观后感 篇4
以前总以为上学时我们青少年的权利,它是在平凡可是的,可哎!想不到电视剧《春草》中的一幕竟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也许是因为从来都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所以从来都不知苦滋味,想不到竟有人上不起学,想不到竟有人想上学,更想不到有人会为了上学而闹绝食,这所有的“想不到”都化成了羞愧,烧红了我的脸庞。
曾几何时,我因为想看电视,把那无辜的作业扔到一边;曾几何时,我因为肚子饿,上课想着那丰盛的午餐而分散注意力;曾几何时,我因为想逃学,而装病所以看着这部令我自惭形秽的电视剧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每个人都要对自我的工作负责,而我从没有过。从来都不明白世间竟有“我要学”三个字,听到的都是些“要我学”的话。
我以往给自我定下过无数次的目标,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此刻开始,为时不晚,我要惜时为金,狂吸猛饮知识的甜浆,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我明白还有许多孩子在山区挣扎、祈祷,我要替他们学下去,我要不辱使命地学下去!
春草,真的很感激你,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让我明白了要想把短暂的自我定格为历史之链上永恒的存在,靠的就是学习,你的坚毅是我永恒的榜样。
人生步履匆匆,在踩过春夏秋冬的肩膀时,我们是否会问彼此一句:“学了吗”在今后,无论忧越、艰苦都要切记:我要学!
同学们,衣食无忧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拼搏,为了祖国明天的辉煌,掌握过硬的本领――学习,学习,再学习!
电影观后感 篇5
《疯狂外星人》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的道理。
这里讲的是:有两种外星人,他们是天敌。一种叫阿布族,其中有一个阿布族人让他们种族很讨厌,他叫欧仔。
有一天,他本来想请一些阿布族人去参加他的派对,所以他想发个短信,可是他本来是想发给个人的,结果,他发成整个银河系了,所以全部阿布族都要捉住欧仔。
在一个晚上,他和一位小女孩成了朋友。那个小女孩要去找她的妈妈,而且车坏了,所以欧仔把车修好了,而且欧仔还答应小女孩帮她去找她的妈妈。欧仔把车修成是飞的了。那个小女孩本来不会开会飞的车的,可是,她慢慢的掌握了技巧,车飞得越来越顺了。他们先飞到了阿布族控制地球的控制中心。他们把那个消息取消掉了,而且还找到了小女孩的妈妈在哪――澳大利亚。他们开着汽车去澳大利亚,找小女孩的妈妈。到那里的时候,他们的天敌――瓜星族已经要到那里了。欧仔看到有救生飞船,就赶紧拉着小女孩的手就要走,可小女孩挣脱了出来,她硬着头皮要去找妈妈。欧仔继续跑向救生飞船,当他在阿布族集体用的飞船时,他当上了他们的总管,所以他就带领阿布族回了地球。
欧仔回到地球时,他带领小女孩去找她的妈妈,当时小女孩说:“我就知道你不会不遵守规定的。”他们找到小女孩的妈妈时,瓜星族已经到了。
最后,欧仔把瓜星族的后代还给了他们。
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不仅要为了自己,也要为了他人。
电影观后感 篇6
昨日看了吴宇森导演的三国之赤壁的上集,感觉有一点失望,但也不算完全失望,起码我还是想继续看他的下集赤壁,至少吴宇森的赤壁里面的动作和场面比三国之见龙卸甲要好看一点。
吴宇森的赤壁这部电影比较适合给那些没有一点中国历史常识的美国人看,但对我来说可能就不太适合,记得高中课文里都有三国演义的段落,大学听得又是单田芳的三国演义评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也在那时候通读了一遍,之后又是彻夜玩日本光荣KOEI的三国志4,此刻玩的还是光荣的真三国无双系列的游戏,能够说,三国的故事以及里面的人物形象已经在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模式了,一提到赵云、关羽、张飞,他们的形象几乎是固定化的,而吴宇森导演之下的这些形象和我们心目中的都不一样了。
其实我更认同的是光荣的电脑游戏中的三国人物形象,并且我觉得,日本人的确真正吃透了三国文化的精髓,他们的游戏对于三国历史中很多趣味而详细的描述,又没有违背原本小说的中心思想,仅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属于我们自我的三国演义文化,一味迎合外国人所好制作的电影,是不能反映出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文化。
这一点其实我们值得向日本人学习,日本人开发的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的英文版在西方也十分流行,不少老外都热衷于这个游戏,有的老外甚至专门为了这个游戏而研究了中国的三国历史和文化,这也说明了好东西,不用投其所好,照样能发扬光大。
电影观后感 篇7
昨天和LG一起去看了电影《门徒》,今天来交作业啦。
之所以选择这部片子,是因为看过的人都说好看,二是因为我们去影院的时候,正好赶上这部电影的时间档。看完的第一感觉,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沉默。我是沉默着走出电影院的,也许是因为有那么一点震撼和触动吧。
《门徒》讲的关于毒品的故事,影片里有大片的花种植地,有在仓库里加工制造毒品的场面,这些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吴彦祖饰演的阿力是毒贩昆哥(刘德华饰)的门徒,同时他也是一名卧底,跟着昆哥八年了,目的是找出和昆哥交易的幕后供毒者。影片的感情主线是阿力和阿芬(张静初饰)之间的互相慰藉的情感,阿芬是因吸毒上瘾,最终死于毒品。她的死,很凄惨。阿芬的丈夫是古天乐演的,这次,古天乐改变戏路,从以前的帅哥形象变成了一个吸毒的流氓样,连牙齿都武装到了,可谓形象非常的真实,真是敬业的演员。还有袁咏仪,在剧中饰演刘德华的老婆,身怀六甲,不过她可是真的孕妇哦,我当时看她第一眼的时候就感觉出来了,呵呵。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剧中阿芬的女儿,这个小女孩真是非常的可爱,演得太好了。
因为毒品离我们还是比较遥远,所以看完这部电影倒也没有太多的共鸣,但谓之电影艺术嘛,通过影片也接触到这个层面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获取。作为一部电影来说,还是值得一看。
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孩子的那些事》,影片讲述的是:五(1)班有一群顽皮的孩子,总是给老师制造一些恶作剧,或者就是偏不按老师要求的去做,让老师很是无奈和生气。
有一次,有一位女孩过生日,老师送了她一件漂亮的裙子,可她不喜欢穿那种款式的衣服,因此把衣服扔进了垃圾桶,林老师发现了,批评了她,她很不高兴。后来在老师的教育之下,那个学生重树自信,重拾信心,老师又给她买了一件裙子,她喜悦得接受了。
还有一件事,让老师处境尴尬。孩子们所在的学校与美国一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在联谊典礼上,为了见证两个学校的友谊,美国的那所学校赠送了一颗樱桃树,并提出让两位校长亲自栽上,结果树在栽的过程中断了,师生十分诧异。原来是两个学生用树打架时把树打断了,林老师因此也受到了校长的责怪。
后来,五(1)班的那些捣蛋学生在林老师的真情感染和晓之以理的教育下,那些孩子逐渐的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变成了讨人喜爱,文明有礼,懂得感恩的学生,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于老师无私的关爱和辛勤的培育。
看了这个片子,我想对老师说:“您们辛苦了,我们能从无知顽皮变成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全都得益于老师的长期教育。我想深情地道一声:‘谢谢您们!’您们永远是我心中的长者、智者,我永远爱着您们!”衷心祝福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快乐,一生平安。
电影观后感 篇9
今天下午,我看了电影《绝境逢生》。这次,我破天荒地看电影没打瞌睡,集中精力看这部影片,甚至含在嘴里的糖化了都没有发觉。因为这部电影给我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是发自内心的一股力量,一种本能,一种赞叹!
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几位士兵护送美国一个女军官(情报处的,来破译敌人的密码),到敌人总部破译密码,一路上与鬼子周旋的幽默故事。当然,为了早日解放,途中一个村子里的老百姓也与鬼子展开了拼死搏斗,斗智斗勇,最终把日本人赶出了中国!
这部电影有很多搞笑情节,但我被一股力量压抑着,怎么也笑不出来。最后一幕渐渐变暗时,我想了很多。我想:如果没有战争该多好啊,如果没有战争,影片中卖鱼老翁就不用在忙了2天才捉到的鱼里埋上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如果没有战争,影片中的铁匠就不用连夜赶造几百把用来和日本人打仗的刀了。如果没有战争才多好哇!可为什么世界上总有战争呢?就因为有了战争,妇女们成了寡妇,孩子们成了孤儿,男人们把自己的血肉之躯抛在了战场上,连姓名都不曾留下!我们讨厌战争,但我们却不惧怕战争!当战争不可避免地降临,我们要么甘当战争的牺牲品,永远的亡国,要么就挺起胸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成为一个大国。中国人是谦和的,但绝不是懦弱的!
愿在战争中牺牲的灵魂安息。
电影观后感 篇10
电影院很热,出门的时候迎面吹来的冷空气里还掺杂着些许桂花的香味。
现在回想,也不知道自己先前的狂热是从哪来的,怎么就突然一下好像非要看到这部电影不可,大中午的宁可翘班也出去买了票,朝思暮想[注: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一个下午之后,终于是看完了画皮,严格说我这句话是有语法问题的,一个下午哪里来的朝暮,我只是想形容盼望的心情,还是暂时把语法放一边去吧,从电影结束到现在手放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打字总共最多十分钟,我还是闭着嘴一句话都不想说,耳机里把画心放到很大声音,我掉进这个电影里的陷阱里,哪怕明知道这是商业的不能再商业的一部电影
昨天看得星座分析里还记着一条说自己的,对鱼来说任何事情,没有是非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那些人的恩怨情仇嗔痴爱恨,轻而易举的勾魂摄魄。
印象最深的画面有两个,王生梦里湖边的一个定格让我想起了张国荣,小唯最后的神魂具碎的笑容。
小唯是妖,小孩子一样的妖,我爱所以我要,手段和过程都是我自己的事情,爱人醒来的时候,全世界的花朵都开在她的眼里,我只在这里流下泪来,所以你要责怪她爱的过了头吗?
我掉进瓶颈,脑子里充满想法的时候,整理不出完整的语句,那些画面台词不断回放,回放 电影观后感 篇11
你还记得吗?那年夏天最灿烂,最寂寞的星空。
对于几米的绘本来说,《星空》并不是最好看的,它没有《向左走向右走》的细腻,也没有《微笑的鱼》的温柔。但是,自从它翻拍了电影,我就下定决心要去看一场。
它从打碎家里一只玻璃鱼缸时的惶恐,爸妈慈爱却拉开距离的口吻和脸,跳上一列不知道开往哪里的火车,折纸的大象犀牛和鸟儿变成紧随其后的王国,穿越过前方有阳光等候的隧道,躺在摇晃着距离星空很远又很近的小舟,到最后来到了法国的拼图小店。
文章用拼图来贯穿全文,从谢欣美意识到父母的冷淡后来到房间继续她那一个人的拼图《星空》,当只剩一张时,她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与此同时,她认识了转校来的艺术特长生周宇杰,在一次布置黑板时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小美知道父母要离婚的时候,这样的夜晚,像一张铺满向往,尽头却埋着遗憾的地图,像永远神秘但是却无解的星空。可能是因为小美对小杰说的那句“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好不好”,把我整个吸引住了,这更像是一个压迫太久的上班族内心迫切的心愿一样。于是他们就去了,在脱轨的火车上穿越星空,在爷爷家旁的小河中,他们更是看到了更美的星空,点点繁星镶嵌在深邃的墨蓝天空中,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神奇电影的结尾是长大后的谢欣美,在巴黎的街头,又看见了那副残缺的、梵高的《星空》。
电影观后感 篇12
1945年,16岁的民兵董存瑞就参加了八路军,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役中,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和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的外围后,敌人隐藏在外河桥形暗堡上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伤亡严重。眼看我军进攻受阻,董存瑞再次请战,抱着火药来到桥下,但一时找不到炸药支架,便想用枪杆砸出一个洞,可还没来得及扳开石块,冲锋的号角就吹响了,许多战士又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董存瑞叔叔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们的生命,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线,像一个钢铁巨人一样昂首挺胸,两眼炯炯有神,放射着战争必胜的光芒。只听一阵巨响,董存瑞和敌人一起同归于尽了,用19岁的年轻生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董存瑞真的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想正是有了像董存瑞这样的革命先烈的为国捐躯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时刻纪念他们,牢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我们抛头颅和洒热血,但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保家护国,当祖国需要我们时,也要像董存瑞一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㈧ 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

导语:近期上映的几部国产片,《使徒行者》以出人意表的战绩,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国产片黑马——在票房和大众口碑上表现上佳。究竟这部影片有何精彩,一起来看看吧!

2016电影《使徒行者》观后感范文:

老实说,我作为TVB版《使徒行者》的资深迷,走进影院看电影版之前心里一直七上八下。2014年剧版《使徒行者》风靡一时,豆瓣评分迄今仍高达8.1分。31集的长篇幅容量、精密到丝丝入扣的推理剧情,如何在120分钟的电影里还原,真叫人惴惴不安。然而,走出影院,我却依旧沉浸在影版《使徒行者》中无法自拔。烧脑反转的剧情、老辣的表演技巧、延伸原作的叙事方式以及浓浓的港味儿,都让人在夏日里如饮一碗地道的凉茶。虽然“爆Seed”林峰、“三哥”苗侨伟不再续写兄弟情,但古天乐与张家辉依然用笑容和泪水讲述了一出“做兄弟,在心中”的故事。


这是一个超越原作的新故事

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到底有没有关系?没看过电视剧版能看懂电影版吗?这是大部分观众的困惑。抱着对比的心态观看,我甚至没太看懂电影前三分之一讲的是什么,直到后半程张家辉突然开枪,说自己是“Black Jack”的时候,我才突然心头一热:哦,原来这是一个超越原作的新故事。

剧版《使徒行者》讲述了因某警队高层离奇死亡,与其联系的5名卧底全部失踪的故事,大结局中5名卧底重聚,留下了重重悬念。电影版《使徒行者》就是剧版的延续,新故事既做到了师出有名,承接了原作的精气神,又制造了新的悬念。在5个卧底之外,第6个卧底“Black Jack”浮出水面,剧情围绕着“Black Jack”的身份之谜开启了无尽的杀戮和惊心动魄的人物身份反转。假如说剧版《使徒行者》走的是无间道卧底的路线,那么影版则可以用“反无间”来形容:主要角色都有多重身份。少爷(古天乐饰)、阿蓝(张家辉饰)、钉姐(佘诗曼饰)、欢喜哥(许绍雄饰),从剧集的身份中走来,又深深陷入对新身份的认同之中。

张家辉古天乐兄弟情让你哭

两人一开始是出生入死有“过命”交情的黑帮兄弟,之后却发现双方身份都存在疑点,甚至一度拔枪相向。假如故事到此戛然而止那是庸才,真正的好戏在后头。因为新的任务,两人再度联手对抗杀手,一场惨烈的肉搏之后,天人永隔,最后的真相也终于水落石出。原来IT达人古天乐入侵电脑盗用了张家辉的身份,他虽假冒卧底,却也成为了第6名为正义而战的'“卧底”。由此,一览众山小的卧底题材《无间道》终于被超越,卧底和内奸的人物关系有了新的突破点——真卧底和假卧底。真假之间连带出的并不是善与恶,而是兄弟情。

在表演上,看过电影的网友都说张家辉、古天乐神演技。两人卖萌的时候撒德开,比如说一起把女秘书的盘餐叠成蔬菜塔玩恶作剧;一起与干女儿打打闹闹,好像两个爸爸;互送对方超人玩偶就像大小孩……两人开打的时候虎虎生风,比如突入大厦劫人、巴西毒窝突围……直到最后用“桑拿”做隐语合体作战的那一幕简直“帅出经典港味”。

张家辉眼见古天乐要被仇家手刃,抱着杀手滚向车轮底下同归于尽,古天乐跪倒在地重重磕下三个响头,大滴泪珠落地声声入耳,生死一瞬间迸发出的兄弟情义让观者无不动容。

佘诗曼与许绍雄燃爆副线

再来说说剧中另外两个卧底,欢喜哥和钉姐。电视剧中“覃欢喜警员档案被神秘人删除”这一幕让很多人揪心,删除档案的神秘人是谁?覃欢喜2006年被警队革职,秘密执行卧底任务,负责调查黑警及幕后集团,覃欢喜是否变节?可以说欢喜哥在剧版结束时留下了太多问号,而这一切终在电影中拨开迷雾。尤其是欢喜哥前妻惨死的旧事,巧妙地牵出了终极大反派董先生,既与剧版遥相呼应,又讲出了新故事,绝非简单改编后的“旧瓶装新酒”。

钉姐佘诗曼则完全承接剧版表演风格,依旧是那个与上司接头一定要敲诈一顿美味佳肴再打包回家,凡事先给钱再问话的小市民。她风骚起来可以在泳池、赌场不断试探、勾引古天乐,深情起来可以在与吴镇宇生死离别时哭着听完冷笑话。作为张家辉古天乐兄弟情主人公之外的副线,欢喜哥和钉姐绝非可有可无的绿叶,他们也联手贡献了让人心惊肉跳的硬戏!当钉姐被黑帮俘获后,欢喜哥不仅当众揭晓了佘诗曼的卧底警察身份,更将钉姐一枪爆头。这是欢喜哥变节黑化的节奏吗?

原来,开枪是假,定时引爆佘诗曼脑后的血包是真,若非佘诗曼倒进水里假死,则会直接命丧敌手。

结语:《使徒行者》终将落幕。掩卷而思,张家辉作为影帝果然名不虚传,古天乐的强力配合贡献了最走心的兄弟情。佘诗曼、吴镇宇、许绍雄,就连出场总共十分钟的李光洁都足够饱满,网友笑称李光洁的鱼尾纹都是戏。枪战、追车、爆炸,旧式港片的桥段依稀可见,从国际大都市腾挪到巴西贫民区的情景又在向007式的美式大片看齐。不过,最感人的还是《使徒行者》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渐渐衰微的TVB记忆,最简单的一句“人在做天在看”这种上世纪的台词,有没有让你怀念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日子?

㈨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

导语:学校组织孩子看一场免费的露天电影《孔子》,规定家长需陪同观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1)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非常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非常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非常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衫橡领着一个时代。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定淡定的眼神,礼义娓娓道来的神韵,仿佛孔子转世。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非常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非常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韵,她天生就是一个好演员,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里。南子这个角色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觉得可有可无,它一旦不存在,你会觉得缺了非常大一块。孔子其实是惊艳和动前乱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截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南子让世人看到了孔子并非神,孔子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南子虽然简单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实为一个看点耐人寻味,又怎么会是可有可无呢。

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

但不可否认,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表现起来就不会像看历史书一样晦涩难懂和索然无味。这部影片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好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都没有打水漂。

媒体的担忧,在现在看来有惊无险,《孔子》并不会因为阿凡达遭到票房威胁。中国的历史深得人心,孔子的礼义仁和备受推崇,胡玫的实力也得到见证。

子》上映已经几天,观众的反应截然分为两派,以专家学者为首的一派力挺之,而普通的观影者则力拍之,他们感到这部影片平平无奇,之前看到发哥又是下跪又是掉泪,以为会非常好,结果看完之后发现自己被发哥忽悠了。这或悔旁个结果让我既有些意外,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说是意外,是因为《孔子》这个电影就类似于丹、易中天的讲座,都是想把传统文化的知识以一种轻松的形式传递给大家。但于丹和易中天收到的是普通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学术界的阵阵鄙视。具有同样性质的《孔子》却得到了相反的待遇。说是情理之中,则是因为我也算是半个专业人士,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在几个地方流下了眼泪,我可以说,我确实是被这部影片感动了。

一处是孔子厄于陈蔡,影片设计了一个师徒众人分一碗马肉汤的情节,这一情节属于电影的常用桥段,感人度并不高。但当我看到师徒众人在寒风中高歌起舞时,我突然想到了那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又想到了孔子对颜回的那句评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联想及此,我才恍然,原来这马肉汤和师徒狂舞的情节正是从这句话中来的。

第二处是子路结缨而死,影片在背景旁白那里出了个小纰漏,不太符合《史记》的记载。电影里说的是,子路是为了保护卫出公出奔才死的,其实在子路赶到之前卫出公早就已经流-亡到鲁国了,子路是去的。但我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小纰漏,因为电影中的这一幕勾起了我对子路之死的怆痛之情。孔子曾经说过:“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君子死义,这一句评语足以告慰子路的亡魂,使我们看到儒家士人的刚烈一面。

第三处是颜回英年早逝,古籍中没有说清楚颜回的死因,只是说他英年早逝。于是,电影就利用了这样的史实空白,为颜回找到了一个死因,就是为抢救圣人竹书而冻死于冰河之中。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我以为,此时应当出现那句着名的“天丧予!天丧予!”了,但并没有,孔子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这一场景使我想起了《诗经·黍离》中的那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毛诗说《黍离》是闵宗周之衰,三家诗却说是悼亡诗。)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而在影片中,颜回爱孔子的大道多过爱自己的生命,现代人可能不能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为几捆竹简死去活来。文献专业出身的人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传承是多么不易,有时就是靠那几捆竹简来存亡继绝。颜回一死,孔子便觉得是天将丧我。但孔子还说过一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其实就和他传道于天下的精神多少有点违背。真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吗?其实,在孔子看来,应该是“生无所息”,君子传道,死而不已。

观看孔子电影观后感(2)

看完《孔子》,只记得一句话:求仁得仁,又何怨。也许可能加上一句:虽未能至,心向往之。只是内求的信念,是反求诸己,而非外求他人。

也许,无为方能无不为,但无为而非不能,无用安知不是大用。为何在乎结果,而非过程,无果而非成功否?有因才有果,无因而无果,因比果更重要,不是么?有A点方可达到B点,无起点何来终点,无生方能死?只求果,那是证明,有因无果,那是勇气,无因有果,那是荒谬。想有果,那要承受支撑果价值的艰辛。

也许,两点之间,直线不是最短。我们的意志和良知告诉我们,我们是有选择的自由的,能负责任的,可是我们在外部世界的日常经验中却受着因果律的支配。生活中我们明知“有因必有果”,是不是我们的生命最终也要服从因果律?以前我们提“曲线救国”,因为直线直接、血腥,是革命而非改良。若这样理解,两点之间,是不是就可以说曲线最短。遇山遇水,我们搭桥铺路,甚至挖隧道,从经济学层面说,这不是最经济的。路总要随着地势,你搭桥挖道,不是美化自然,而是破坏自然。如果我们要达到山顶,是不是也可以搭桥、掘坑?所以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才是伟大的创举。一切伟大的创举总不能置于别人或自然代价之上。

孔子知不能为而为之,实则无畏,因其思想方能流传千古而不衰。在此不讨论其作为儒家思想之源的效用而存在。也许在功利社会的当今,有因无果,不成主流,实认愚蠢。所以当今最短这样思想理念,所以成功学成了主流,大家都想有车有房有美女嫁个有钱人。有人说有钱人就是等有了钱才是人,学好数理化不如拼老爸,有了钱就能活在天堂,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在于有钱否,再也不是好人与坏人的区别了。

如今社会最喜欢树立英雄,所以孔子只能作为圣人。伽利略说过: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所以如今最缺的是圣人,而非英雄。孔子知不能而为之,实则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良知应起到的作用。如今中国,谈的是权、钱和关系,所以时代的使命必与之相反,那又有几个人能够明确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有时我们说个人的伟大,其实历史并不使单个的人不朽。虽然孔子知不能而为之,但他不能打断历史的循环。历史总是曲线前进的,就如基因也是螺旋式的`。若个人想用直线式打断历史循环前进,那某些个别事例、事迹或事件,也同样打断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循环。无论何时,只要人们追求他们的目标,像耕种那如果没有他们的劳作,就无所出产的土地,若强迫自由飘荡的风扬他们的帆,越过不停翻滚的浪,也就打断了无目的的,只能在自身内翻转的运动了。所以影片中说,夫子的思想又有谁能够理解。所以当我们在一种历史过程的意义上深思历史的本质、国家的历史命运及它们的沉浮兴衰时,永远不能寄托于个人而忽视历史过程必定是循环的。

我们所有的人都通过出生来到这个世上以及这个世界通过诞生而持续更新。也许这才是我看《孔子》最大的想法,历史总不能靠个别人来承担。既然提出“文化强国”理念,回归孔子儒学不知可否?改变如今民不民、政府不政府的局面。

孔子最后回鲁国讲学立着,我们也可以反思下如今的教育。从教育功能上看的,其目标不是把年轻人引入世界,而只是带入世界的一个有限部分。教育不能不伴随着教,没有学的教育是空洞的,非常容易陷入道德和情感说教,但是没有教育也能轻而易举地教,一个人即使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留给专家和教育局考虑的细节。

其实,教育的要义在于,我们要决定我们对国家的爱是否足以让我们为国家承担责任,是否要让它免于毁灭,因为若不是有新的、年轻的面孔不断加入进来和重建它,它的毁灭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育是立国之本,不是说来玩笑。强国战略无不是人才战略,而不是政治、经济、军事战略,但也不是不无关系的,只是轻重之别。

同时,教育也是要政府决定,政府对孩子的爱是否足以不把他们排斥在体制之外,是否要让他们自行做出决定,也就是说,不从他们手里夺走他们推陈出新、开创我们从未预见过的事业的机会,并提前为他们重建一个共同世界的任务做准备。也许中国畸形的教育与西方教育方式的区别就在于此吧。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593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7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4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65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283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3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46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7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677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