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制作微电影心得

制作微电影心得

发布时间: 2023-02-07 14:39:01

1. 如何制作一部高质量的微电影

如何制作一部高质量的微电影

现在微电影泛滥与各种高校,虽然微电影的质量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资金啊,拍摄时长啊,创作班底啊等等。但是一部高质量的微电影终究还是取决于以下几点因素。

一、剧本真的很重要

无论怎样的发展趋势最重要的仍是要考虑观众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让剧本的创作更适合人们的需要,来达到自己身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以下有五个关于微电影剧本的要点。

1.取材

要把写作的素材转化成戏剧要素,最重要的是要把上述要素进一步铺陈为一部有首有尾的戏剧。以丰富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把剧本情节的首尾恰当的连接起来。一般而言,剧本要求把内容情节限制在几个场景之中,其中的时间、人物、剧情发展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以便下一场剧情的进行与发展。这在取材的时候一定要找出重点部分,但同时也要求剧情的连贯性。

2.主题

取材之后你要选择一个表现主题。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所以我们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并且从始到终要跟着主题进行剧本的情节内容。

3.语言风格

想要用文字创作,最先想到的因素之一就是语言风格的问题。戏剧写作的情形也差不多。戏剧的语言除了推动剧情外,并且是营造整出戏适当气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语言风格的取材的范围越广,所能表现的空间也越大。

4.创造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全剧必须围绕着一个贯穿冲突展开情节。基本要求是,冲突展开要早,开门见宝;冲突发展要绕,出人意料;冲突高潮要饱,扣人心窍;结束冲突要巧,别没完没了。冲突每一次较量就是一个情节段落,而每一个段落的内部又有着各自的启、承、转、合。剧本创作中连贯的剧情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剧作一般有很多的伏笔,前面的伏笔为后面剧情的发展作好的铺垫。在剧本的创作中为了达到影片效果的吸引力,就需要制造紧张的场面情节,创造表面张力。

6.写剧本的禁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用说话去交待剧情、故事太多枝节。

确定剧情骨架之后,需要往里面添内容。

(1)台词:我不认同“微电影不该有太多的对话场面,应该更多的用旁白和配乐”的看法,这是文艺风的微电影的惯用技巧,做得过了在我眼里就是MV不能算电影;至于旁白多一点,新版红楼梦不就是因为旁白太多被吐槽的嘛,我们看电影是看故事,不是听睡前读物,旁白适当有一点就好,起到点睛作用,可以写得高大上一点。前面也说了,技术不足的'我们只能通过剧情补足,这样一来对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注意的是台词不要太书面化,写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多念几遍,不别扭才行。我们当时写剧本的时候台词并没有写的很死,只写了个大概的意思,这样演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你可以借鉴一下。

(2)细节:主要是为了增强观众对影子答辩社的阴谋的感知。我们设定辅导员和面试官已经被取代并在一开始就暗示出来;所有被取代的人都没有情感,唯一有的是本能的恐惧,体现在怕猫;影子其实可以操控主角的身体,体现在半夜主角下床翻电脑,并且第一次面无表情,第二次面部表情丰富了一些;很厉害的学神无视了影子答辩社的短信所以他没有通过答辩,这又引发了主角让影子代替她答辩;最后利用一段旁白升华一下主题。

(3)画面感:写剧本的时候一定要脑补一下拍出来的画面啊!要是脑补的画面有拍不出来的场景、做不出来的特效请赶紧换掉。同时要脑补的还有构图啊之类的,拍摄的时候会更有目的性,可以节省时间,也避免了漏拍。答主当时为了显得有逼格一点是特地画了分镜台本,但这个显然是作死,画了两幕就累疯了。要是你有时间有精力还是可以画一画的,对拍摄和剪辑都太有帮助了,也不用画画很好,姜文风格的分镜台本就够使了。

如果以上几点都达标了,那么可以说剧本没什么问题了。

二、演员的选择

选演员就一个原则:放得开!

嗷,还有一个:形象符合!

大多数人有个镜头对着他都会紧张的,所以一定要选放得开的,在镜头面前自然的。第二点很好理解啦,你选个小笼包去演小龙女肯定是不行的嘛。

选主角的时候最好办个试镜,挑剧本里最难表现的一段让演员们演一遍。哦,这里又衍生出了一个注意点,要选理解力好的演员。这点怎么解释呢?首先演员肯定是不如你熟悉剧本的,你给他个一段剧本,稍微讲解了一下剧情他就得表现出一个基本的感觉。然后你再根据他的表现提出一点细节上的建议,这个时候可能只是希望他多一些难以言说的感觉,他能理解你就很重要啦。

某些就喜欢选帅哥美女的人啊……你要是能保证观众全程沉浸在演员的美颜中无法自拔其他事都不关心了你就选吧~

至于配角嘛,选几个热心活泼放(ai)得(qiang)开(xi)的就好。

三、其它拍摄前准备

1.设备

首先清晰度一定要保证!大家都不想拍出来和偷拍一样的吧。

DV还是单反么就看拍摄者的技术啦,关键要选他熟悉的、平时经常用的器材。现在很多DV的清晰度完全没问题的,缺陷可能就是光圈不够大背景不能虚化(为了弥补用简洁的背景试试?)、不能手动变焦(后期弥补或者拍的时候对焦到不同的地方多拍几遍?)以及对光和色彩不如单反敏感拍出来画面不够美。(这个通过前期选择光线好的地方拍摄应该可以弥补一部分,要求高又有技术能力的话就后期挑吧)

其实我觉得微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光感和色彩优于DV,我最喜欢的背景虚化和手动变焦也可以做到,最关键是操作傻瓜,简直是常年用手机拍照人士的福音~

话说要是你对自己的创意有自信,用手机拍摄也不是不可以嘛。iPhone 5视频清晰度也达到了1920*1280,当时想过要是实在搞不到器材就手机上了,效果和DV应该差不多,但是可以以全手机拍摄为噱头好好宣传一下嘛。

2.制定拍摄计划

拍摄之前一定要和演员、摄影师确定好时间,最好能提前沟通好拍摄的内容,让大家都有所准备。

拍摄场景能不能使用还有拍摄当天的天气状况也要确认好。

2. 学校的毕业作业是拍微电影,我就演了个群众,学校让写创作感想,根本不会写,求帮忙。。

首先,微电影创作的前期的策划,得确定主题,写好剧本,由于我没有参与到剧本写作,所以,我这就没有多少经验可以提供分享。其次,由我们组内的写剧本的人,将剧本按照分镜头脚本打印出来,从而便于我们中期的拍摄以及为了后期的剪辑更加有条理,尽量细化,将同场景的镜头分出来,不管是拍摄还是最终的剪辑都更加省时省力。然后,就是准备器材和确定拍摄人员,演员基本都是我们自己上,由导演来决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再者,进行拍摄,这是整部微电影制作比较重要的步骤,拍摄前,得做好拍摄日期安排和选择好拍摄场地,才能保证拍摄过程中更加顺畅。经过几次拍摄心得,我们发现各种所需要的拍摄道具一定得面面俱到,缺一不可,对取景的地方进行踩点,不能临时抱佛脚,那样,只会耽误或延迟拍摄的时间,一切要有计划的进行。 根据分镜头脚本分场景来拍摄,而且每个场景我们小组都是拍了好几遍,宁愿苦点累点,这样对后期剪辑选材取舍特别重要。最后,就是后期的剪辑制作,这也是我主要负责的任务。片子拍摄好后,要对已有的素材进行初剪、精剪、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制作,让整个片子有顺利而不凌乱,并能够带给大家带来视听结合的效果。再好的画面,如果没有听觉上的效果,会逊色不少,且观众无法通过画面直接了解这个片子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最后,我根据前期的脚本和后期导演的灵感剪辑,再加上后期特效,还制作了片头和片尾,这样为我们的微电影润色了不少。
从电影艺术语言角度来说,要使各种语言要素组合成完整的电影艺术整体,就必须按一定的艺术表现规则进行运作,这就涉及到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一种最重要的语言手段,它是处理镜头、画面、声音、色彩等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各种各样的组接,达到叙事、抒情、表意的艺术效果,并产生独特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可以这样说,没有蒙太奇就没有电影艺术。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引申到电影艺术领域,指影片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电影创作同时也是一种物质生产,生产要讲求成本,因此其情节场面的拍摄并不按剧情发展的次序,而是完全打乱的,最后要经过一道剪辑的程序,把打乱的东西重新组接起来。若要作全面准确的概括,它实际上包括了狭义和广义的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蒙太奇是作为一种电影语言符号系统出现的,专指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广义的蒙太奇不仅仅指画面、声音及色彩间的组合方式
也指从剧作构思到作品完成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因此,蒙太奇在艺术家的刻意经营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和体系。
蒙太奇是把电影语言元素进行组合编排的一种规则和修辞方法。当声音和色彩作为电影的构成元素进入电影以后,蒙太奇增加了对声音、色彩诸元素的组合编排,说明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艺术范畴。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方式,也指从剧作构思到作品完成过程中,创作者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作为贯穿电影创作始终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首先是因为蒙太奇符合人的视觉感受的规律。影片中两个镜头的并立,同样能使观众产生一种联想。再次,蒙太奇符合艺术对生活进行概括的需要。任何艺术都不可能对生活原封不动的照搬,须进行必要的选择,提炼和加工,通过强调和省略,达到高度概括的目的。在电影创作中,将事件发展中的一些不必要的过程删除,也是一种视觉的节省。由于蒙太奇,使电影时间得以实现“非连续的连续”,和空间的“有限中的无限”,为电影的表现内容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电影提供了巨大的想象自由。所以,蒙太奇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着的艺术范畴。
蒙太奇艺术手法在电影表现作用中的功用 蒙太奇创造电影的时空
蒙太奇不但可以把漫长的时间浓缩在几个镜头中,也可以把生活中一瞬间的事强大,放大,把时间延长。蒙太奇能够逼真的创造空间。电影艺术的空间构成,除了通过摄影机再现生活的场景外,还能将零散拍摄的个别场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场面。 电影艺术的时空创造由此可见一斑,它在群众眼里是实现时空的真实再现,从而保证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蒙太奇创造电影的运动 没有台词的运用,单是这些单独来看毫无意义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连续的运动感,但观众准确无误的接受整个剧情发展的脉络. 例如着名表演艺术家卓别林的《流浪汉》中,通过河边游泳者衣服的丢失以及最后流浪汉穿着不合体衣服走在火车站的一幕,没有很多修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人们也能一目了然。
蒙太奇创造电影的含义
蒙太奇除了创造时空,运动,从而保证了叙事的连续性外,还可以通过镜头的组接,使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里含义。例如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中,农场主民子和雇佣工人的对话的镜头,通过一些穿插镜头的使用,例如民子向暖瓶中倒开水的几个镜头的剪切,已经把最后民子挽留不成的结局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蒙太奇创造电影的节奏
蒙太奇的使用使得电影具有了速度感和节奏感,使得原本正常表现速度的电影由于蒙太奇的使用而变得有了速度和节奏。镜头切换速度快,则会让整个电影的节奏比较快,从而充满了紧张感,而慢镜头的切换则会使整个电影的速度变的有些缓慢和沉重。 电影的概念同蒙太奇的概念是紧密相连的。一般来说,景近、短镜头的组接能够差生影片的快节奏和紧张感,而景远、长镜头的组接则使影片的节奏缓慢、舒展,具有抒情的效果。
蒙太奇可以激发观众的对比、联想、积极参与电影艺术的再创作活动 电影通过蒙太奇的组接,常常能使观众在镜头所传达的原有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多种多样的对比、联想,在原有信息存储量的基础上在观众自己的脑海中产生出新的想法,从而达到电影原有主题的进一步深化,以达到电影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主观目的
了解了电影中蒙太奇手法,对后期的剪辑也非常有帮助。从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在剪辑上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乃至综合剪等几个步骤。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精剪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 ;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都拍摄完毕,各片段都经过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在整个剪辑
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叙事的自然、流畅、连贯,又要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即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
剪辑是一项既繁重又细致的工作。一部故事影片往往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镜头。画面部分有内景、外景,有实景和搭制的景。同一景中的内容通常都是集中拍摄的,剪辑时要按照内容的顺序重新编排;影片中的重要镜头因表演或技术上的原因,往往要反复拍摄数次,需要剪辑时要进行选择。大部分的镜头都拍得较长,须从中寻找最为理想的剪接点;有些要作长短镜头交叉出现的画面,连续拍在了几条胶片上,需要在剪辑时分切成很多的镜头,再按照最有效的镜头顺序排列起来。声音部分有先期、同期、后期 3种录音方法,对这3种录音方法所录下的声带,要以不同的工艺和方式进行处理。先期录音大都是完整的唱段和乐段,须严格按照音乐的旋律和唱词与画面组合;同期录音的声带多半是“对形”的对白和音响效果,通常都和相应的画面同时剪辑;后期录音的内容有“对形”的对白、内心独白及旁白,有背景气氛音乐,有“画面”和“画外”的音响效果等等,一般都在画面剪定的基础上录音,这就要求剪辑时预先考虑到声画结合和声音所能构成的一系列艺术效果。在影片没有最后剪辑定稿之前,须妥善、有条理地保存所剪下的画面和各种声带,以便需要延长时再粘接上去。
从镜头到场景、到段落、到完成片的组接,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以至综合剪等步骤。初剪一般是根据分镜头剧本、人物的形体动作、对话、反应等将镜头连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精剪更为细致、准确,对画面反复推敲;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的镜头都齐全、每个场景已基本剪好后,在对整个影片的结构和节奏做整体考虑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增减。有些片断孤立地看是可行的,但与前后场景连接起来看,会感到太紧凑或太松弛,这就需要通过剪辑加以调节。这一关系到影片总体结构和节奏的调节工作,通常是导演和剪辑师共同研究决定的。 剪辑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组成的动作事态外观的自然、连贯、流畅,又要突出镜头并列赋予动作事态内在含义的表现性效果。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辩证统一,是剪辑艺术技巧运用于电影创作的总则。为要实现上述双重功能,需要掌握传统的剪辑技法和创造性的剪辑艺术技巧。
镜头的转换习惯用“切换”,但场面段落的转换,一般用“渐隐、渐现”表现上一个场面段落的结束和下一个场面段落的开始;用“化”来表现一段省略掉的时间过程,划分两个不完整场面的段落;用“划”来表现地点、场合、事件的变换,划分两个以上的不完整场面的段落;以上是利用洗印或摄影方法制作在胶片上的“光学技巧”。此外,还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划分段落,例如仍用切换方式,只是在前段落转换时沿用最有代表性的人或景物镜头做为下段落的开头。传统的剪辑技法,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但又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生活中的一切过程。紧凑剪辑、省略剪辑也说明了镜头间动作纯粹自然的连贯并非总是必要的,压缩或延伸真正的时间,让有意义的动作事件全部表现,把自然动作减少到最低限度,是连贯流畅剪辑技法的一条重要补充原则。
综上所述,经过这次实践拍摄,对我们的实践知识增强了很多。对以后的,拍摄学习很有帮助。

3.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近年来,微电影一直很流行。很多人喜欢通过微电影来记录自己是生活。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希望能帮到大家!

1. 闪白:在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

2.切:合成时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平滑一些。

3.画面色彩: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4.构图:除了严肃、权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5.声音与画面:对于是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

6.正常的画面色彩:电视上正常的画面色彩在电脑上的表现往往过于饱和,电视的特性之一就是,亮度会增加,饱和度会下降,但是过于饱和的色彩容易看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注意颜色层次过渡,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色块上。

7.颜色的调整:首先去掉颜色,只看灰度图,调整出正确的过渡和明暗层次,避免过度调整。然后先调好色块部分颜色,也就是最有色彩对比倾向的部分。比如说远处是冷色调,近处是暖色调,也就是颜色的设计过程。 控制颜色过渡,使得过渡不单调,颜色曲线工具与线性过渡相比具有更多的调节控制。颜色的调整不应明显导致画质下降,否则宁可不调或微调;画质第一是视频制作剪辑中的首要前提。

8.光效:比如说使用PS画个几层,然后再在合成中去调整,直接使用软件插件的光效虽然简单实用,但很多时候不适合具体问题。不要滥用光效以及避免长时间使用光效,同时要控制光效的层次,即使是最简单的glow发光特效;建立2-3层亮度和颜色都有偏差的层上去分别调整,效果会更出色。

9.动画制作:动画制作要避免过度的规律和协调,安排好节奏关系,适当打破节奏。

10.适当破坏点规律性:对于变化不大的镜头,可以用mask功能来控制调整范围,需要取舍,不必只着眼于一个镜头。

11.结合前后镜头:不能单独只通过一个镜头来调节,要把握整体的感觉。

12.考虑合成的真实性:分三种,包括物理真实、视觉真实和心理真实。心理真实通常指在合成一些我们没有视觉经验的镜头时候,比如说太空中的爆炸,对于这种没有真实经验的场景,强调先要心理真实,应找合适的借鉴视觉经验,在画面上往往70%的画面真实就足以让观众满意即可。

13.强烈节奏的剪切:碎切是指在2段或者快速白闪的素材之间放入2-3段局部画面或强烈偏色的画面,长度一般每段不超过2帧,可以有关系的,也可以毫无关系的,将形成强烈的节奏和冲击。

14.因果剪辑法:在一些时间紧凑但无法省略的广告片中,有时候不考虑动作是否连续,采用因果视频制作剪辑法。

15.手动调节:要获得更多的控制和更好的效果,必须依靠优秀的视频制作剪辑与特效技术和丰富的思维,通过简单点击鼠标,才能实现更好的与众不同的效果,指望自动生成恐怕无法实现。

16.抠像:抠像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原素材,结合多种调节方式,把差异最大化。抠像以绿色背景为佳,考虑摄像机的指标,4:2:2的模式能提供较好的图像采集录制效果,大大减轻边缘的紫边效应。

17.水墨效果:水墨晕开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一个blur的部分,往往加上一点gamma来破坏下线性过渡会有更好的效果。

18.调色:不要相信任何显示器和监视器。最好是在系统上创建一张标准pal色卡,对比着调,同时尊重眼睛的识别与审美能力,毕竟眼睛是最为精密的设备。

19.颜色选择:当在选择不好某个颜色时,可以通过遮罩,渲染一段动画,然后选出颜色最好看的那张。或者通过色相调节从0-360的数值循环变化,从中挑选指出最有意境的色彩。

20.电视显示范围和安全框:每台电视机的显示范围都不同,因此在摄像和后期的影视制作中,安全框只能作为参考。左右安全框比上下安全框更不保险,一些16:9的电视完全可以看见左右安全框外的东西。而液晶、等离子电视相对于CRT电视有着更大的显示范围。

21.谨慎使用黄色:在视频制作剪辑的色彩应用上,谨慎使用黄色;黄色在显示终端中会呈现出脏、暗的弊端,虽然是假象但会带来审美瑕疵;在黄色加入一点红,使用橙色代替比较出众。

22.色彩和景深:色彩和景深非常容易调得过度,导致片子强烈偏向某一色调或景深层次太过分明,粗看一眼觉得好看,多看几遍就不耐看。

;

4.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者软件制作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包括加特效,加文字,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欢迎参考~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制作流程

影视后期制作基本上是初剪-正式剪辑-特效录入-配音合成这样一个流程。

初剪

也称作粗剪。现在的剪辑工作一般都是在电脑当中完成的。初剪阶段,导演会将拍摄素材按照脚本的顺序拼接起来,剪辑成没有视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

正式剪辑

在初剪得到认可以后,就进入了正式剪辑阶段,这一阶段也被成为精剪。精剪部分,首先是要对初剪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对于不满意的画面要进行补拍。

特效的录入

这个阶段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将本身拍摄不到或者拍摄效果不好的地方进行特效制作,这里将运用到十分专业的`特效制作软件,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具有超强视觉效果的电影正是因为特效录入这个环节做的十分好。但是对于我们小伙伴来说,毕竟不是专业学习电影的,所以对于电影只要做好调色及一些简单的技巧就好了,调色要注意的是确定片子的整体色调,不要钻在局部一个镜头的色调,要考虑整体。

配音合成

旁白和对白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在音乐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微电影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至此,一部微电影的声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备完毕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

制作小窍门

一、闪白:在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

二、切: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将会平滑一些。

三、画面色彩: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四、构图:除了严肃、权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五、声音与画面:对于是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

后期制作软件

视频制作简单一点的话用会声会影这个软件,非常简单,容易操作,剪辑、配音、调色这些基本的操作都可以实现;复杂一点的话可以使用EDIUS、AE、premiere、等等,当然后面这几个对电脑配置要求略高,有的软件也不是免费的。但是网络上可以找到找到安装包,网上也有破解教程,实在不行用试用版也可以的~(PS:每次小伙伴在做完视频处理的时候记得要先保存下来或者保存工程文件噢~这样若是软件进程有问题的话,你也不用担心自己白做工了,同时也方便下次修改)

音频处理软件可以用AU、Cool Edit Pro等,这些软件还提供有多种特效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压缩、扩展、回声、失真、延迟等。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轻松地在几个文件中进行剪切、粘贴、合并、重叠声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声音有:噪音、低音、静音、电话信号等。另外,它还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等文件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将cooledit和格式工厂配合使用,可以保证格式的问题得到解决。

;

5. 怎样用DV拍摄出好看的微电影

多看看拍摄的技术资料,灯光、角度都会影响

6. 号声嘹亮微电影如何写心得体会

1、首先《号声嘹亮》,是致敬“最可爱的人”的一部微电影。
2、其次看完电影,写出电影的主旋律和内容。
3、最后写出年幼的少先队员与年长的革命军人之间泛起了“红色的涟漪”,心得体会即可写完。

7. 如何做微电影

问题一:怎样制作个人微电影? 我不是专门搞影视制作的,只是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讲个流程方法:
1.统筹剧本:微型电影嘛就是个短片,故事一定要短小精干,在半个钟头里讲述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题材万千,写作手法也很多。
2.设计分镜:简单说即是分配镜头,就是事前打好拍摄的草图,什么地方用什么镜头,开头怎么开始拍,末尾怎么收镜,也是方法万千。
3.剧本演绎与拍摄:这两项自是同时进行,去哪抓个同学朋友来加盟吧,依据设计好的分镜来拍摄, 拍摄工具嘛很多,不过用个能摄影的工具就行,甚至用手机也行(只要够清晰),想强调光影效果就用一个人造光源和反光工具吧。
4.后期制作:把拍摄来的视频用软件剪辑整理一下,如果不想被剪太多镜头,那么在分镜头设计一环节 就要事前分配得完善一点,还可以加上点软件特效,比如亮一点,暗一点,画面少抖一点,来点字幕(还有合作人员的名单呀),当然还有优扬的配乐,哈哈,这方面的软件很多,上网搜一下就有,软件是需要人来熟练操作的。
5.成品输出:这个意思就是说,经过一系列制作过程,完成品诞生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样一来,LZ就可以拿去与人分享了。
根据LZ要较真的程度选择不同程度的作工,拍个个人玩玩与同学看看笑笑,还是要有一定的思想传达,又或是给人看看自己风格的电影,等等等等,就要LZ自己计划了(应该不费钱吧)。

问题二:微电影怎么做啊? 微电影就是浓缩的电影喽,10分钟以内,你需要先写一个剧本,剧本可以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没有,用镜头来记录一些事件,然后剪辑成一部短片就好了。所以一般的流程是:写剧本――写分镜头(这个简单的也可以不写)――拍摄――后期剪辑,加特效。希望能够帮到你!

问题三:什么是微电影和微纪录片,而且怎么做?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电影新类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观赏性。时长从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不仅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更是同传统的“大电影”相对应,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创作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短短的时间内,拍出每个导演的梦想缩影;每个有光影梦想的创作者,都可以用镜头自由地表达这个世界。让思想者思想,呐喊者呐喊,行动者行动,用微影追求梦想。
微纪录片道理一样
其拍摄方式和电影,纪录片,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问题四:做微电影怎么做。 自己拍,然后用软件合成

问题五:怎么自己自做微电影 推荐小影。小影是一款为移动平台打造的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分享的应用软件。它模拟电影创作全流程,是全球首款整合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分享传播为一体的一站式应用。小影独具的电影滤镜、主题模板以及各式特效,可以让你轻松打造个性十足的生活微电影!
爱剪辑则是剪辑已有视频的好工具。

问题六:怎么自己制作微电影呀 1.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演员、场地、剧本、道具、摄像器材。
如果要求不高的话,演员,场地,道具都可以免费,摄像器材也可以用家用DV,总之,剧本才是王道。
恭.拍摄,剪辑,后期编辑。

我也计划拍摄几部微电影,还有一部网络情景喜剧,成本都不算太高,也许可以交流。

问题七:微电影怎么制作 我以前在汇隆科技拍过,效果特别的好,人只要站在蓝色背景前,背景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可以输出视频,也可以输出照片,技术能力特别的高。

问题八:微电影该如何赚钱麻烦告诉我 侯振权在本次
移动互联与媒介创新高峰
论坛的分论坛三“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创新”中
平台与赞助商的利益瓜分
微电影的产生与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壮大和激烈竞争有关。它独有的低成本、低风险、原创性、灵活性能够保证了网站在运营时享有更多的主动权,为网站带来更大的利益。
2010年下半年优酷出品了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其中《老男孩》一片被视为微电影产业的里程碑,真正开启了微电影时代。
微电影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被侯振权称为“视频大佬间的游戏”,正因为微电影特有的优势,它又
走入第二阶段
“广告商的盛宴”。
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逐渐成为新的行业趋势。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
出身决定出路。侯振权说:“
在这两个阶段里,
一部成功的微电影的收益大部分被视频平台与赞助商瓜分,到了创作者的手中就所剩无几了。”
优秀微电影收益率一比上千
“微电影到底赚不赚钱?虽然目前可以赚钱的微电影十分少,但是中国的微电影产业已经成熟,山野模式也已经开始,在未来将产生巨大的利益空间。”侯振权说,
“国外优秀的微电影制作成本不到五百万能有四亿美金的票房,收益率达一比几千倍。”
发展之初,微电影与电影相比收入的渠道少,只有植入广告
,贴片。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电影的受众大增,网络院线和手机院线成了微电影收益的主要来源。
侯振权举例说明,现在市场上能赚钱的微电影,例如《上位》、《青春失乐园》,涉及的题材都较为敏感,是在电影院与电视上看不到的又贴近广大老百姓真实生活的题材。这些微电影能够受到关注,是当代人情感的一种释放。这小小一部分的“释放”就给微电影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可见这个产业发展空间之大。
侯振权也给在场对拍摄微电影有兴趣的学生提出了建议:“拍之前首先要把想拍的片子类型化,是拍爱情片、青春片还是惊悚片,然后要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特别的剧本。现在人人都能拍微电影。”
媒介融合求发展
微电影也逐渐受到传统媒体――电视的青睐。
陕西广播电视台研究发展部主任李荣介绍了陕西电视台着力打造的微电影节目“华夏微电影”,这是国内首档微电影专业品鉴节目,为微电影与电视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论坛上,陕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胡劲涛向在座的学生发出邀请,陕西卫视愿为广大学生开放平台,征集优秀的微电影,并且提供每一部十万元的奖金。

8. 制作一部好的微电影必备四要素

一、剧本内容

虽然微电影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独立的行业,但是它与电影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紧凑、简洁的制作准则,也意味着微电影的剧本策划更需要谨慎、专业。这种剧本不仅会表现故事具体的内容情节,还会影响成片的视觉效果。所以一部好的微电影,必然有一个好的专业的剧本为基础。

二、视觉效果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人们对于视频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不管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片,还是塑造公众形象的宣传片,其本质都在于视频的拍摄制作。微电影由于受到形式的影响,制作质量要求要远远高于其他商业视频。而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视觉效果的呈现,这种视觉效果不仅仅是表示镜头的画面质量,还包括特效、声音、剪辑等诸多因素。

三、声画结合

视频本就是把声音和画面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信息表达方式,只有把声音和画面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所以在后期制作环节上,绝不要把声音和画面简单粗暴的结合起来。而要根据故事情节、背景气氛等因素进行技术操作,才能呈现出最佳品质成片。

四、情感共鸣

成功的微电影不仅仅是为了给人讲述某个故事的发展,更高的制作目标就是传递情感和共鸣。观众可通过画面声音的具体呈现,接收到工作组希望表达的情感诉求,从而产生共鸣。这是对微电影制作的最高期望,也是每个制作团队共同努力的目标。

宣传片制作:http://www.idsvfx.com

9. 大学社会实践微电影心得

精选大学社会实践微电影心得范文

思想政治实践只拍摄工作总结

20XX年寒假的小学期我们接触了思想政治实践课,经过小组的讨论,最终选择微电影系列,我们选择的主题是《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与我们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据调查,77%的人每天开手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94%的人使用手机在5年以上。而近几年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使得手机更是成为随身必备之务,特别是年轻人,几乎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微信、QQ、微博之类的社交通信工具。过度依赖手机等科技设备,对身边人的忽视程度就越严重。在网络上活跃的人,现实中反而更孤独。建议晚餐时少用手机,多和家人交谈。外出社交时,也避免过多使用手机,以免冷落他人,这正是我们拍这部微电影的原因。

经过我们小组的努力准备,写剧本,终于成功开拍。小组活动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分配到个人,而我就荣幸地担任了摄影师兼演员。犹豫缺乏拍摄经验,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些拍微视频的注意事项,在实际工作中也明白了,做好每件事都是要认真负责的。由此我总结了三点经验。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全面,比如,提前准备好拍摄时需要的道具,检查摄像机是否充满电,内存是否充足。

第二,要认真负责。拍摄完成后及时把视频保存到电脑里,处理好以后再做一个备份,以免发意外。尽自己所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第三,要学会随机应变。要听取他人的建议,与团队做好配合,尽力让视频的效果达到最好。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由于它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手机一族”队伍的不断壮大,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现身了。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产生一些影响,同学们可以放下手机,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一些心灵的沟通,告别手机依赖症。

;

10. 微电影瞬间心得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我们的微电影终于完成了。在这次微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
在最开始确定好分组后,我们开始商量确定主题,大家各抒己见。主题的确定经过一番波折,由于大家商讨出的第一个主题不合适,于是我们又重新确定主题。这过程中大家一起出力,也在网上查找了相似的事例,最后确定了主题。主题确定了之后,我们几个女生开始编写剧本。剧本编写经过了几次的修改,存在着各种不足,如内容太繁琐,场景太大,效果拍摄不出来,甚至编写的时候还出现了脱了主题。但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完成剧本。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14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86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6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8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04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4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52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1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0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