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生家庭的微电影
⑴ 关于原生家庭的电影或电视剧
《小别离》《小欢喜》《家有儿女》等都是关于原生家庭的电影和电视刡
⑵ 《风雨哈佛路》|原生家庭不够好,看她如何逆袭走上哈佛路
我们的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
同时也指向一个辽阔的未来。
——雨季的梦想
最近,原生家庭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颇高,上到影视红星下到平民百姓,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幸福与否的时候,追根索源,似乎都可以从原生家庭当中找到重要的影响因素。
于是我们便得出一个结论:原生家庭好的,更容易取得成功;原生家庭不好的,往往难以打破阶层固化的流动。
直到昨天我看了电影《风雨哈佛路》,才刷新了我对原生家庭的看法。
女主角利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母亲常年酗酒和吸毒,在利兹还只有8岁的时候,她就要被迫上街打扫和乞讨,经常食不果腹,常年穿着同一套衣服,以至身上总是发出难闻的味道。15岁那年,母亲染上艾滋病死去,父亲也进了收容所。她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孤儿院。工作人员对她说,如果24小时内有人来领她出去,那么她就可以过上全新的生活。可是24小时过去了,24天过去了,都没有人来带她出去,她不得不一直待在孤儿院里……
我想,要比惨,实在是没有几个人的原生家庭比利兹更惨的了,可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恶劣家庭环境当中的女孩,最后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跨进了美国顶尖名校——哈佛大学的门槛,从此开启了崭新而美好的人生。
是什么因素促使利兹摆脱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光明大道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
在利兹的母亲染上了艾滋病、父亲被送进了收容所的时候,利兹宁可进孤儿院,也不愿意随母亲和姐姐一起去和外公生活;在15岁那年母亲死了之后,利兹又毅然决定逃离原来的环境,原来的学校,到另外的一所学校去上学;当她拿到《纽约时报》最高奖学金最后一轮的面试通知的时候,她最好的朋友劝她打消这个念头,但是她依然毅然前往,并且成功通过了面试……
利兹还有一个姐姐,可是与利兹相比,姐姐就显得没有主见和头脑。所以她和母亲随外公一起生活,很小的时候就被外公强奸了。当利兹欣喜地告诉她自己获得了《纽约时报》的最高奖学金,即将去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姐姐却黯然地对利兹说,自己的眼睛就像当年的母亲一样,很快就要瞎了。
独立与服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造成了两姐妹人生的截然不同。
我们知道,很多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条出路。其实,这句话用在利兹身上也同样适用。
当利兹在孤儿院的时候,尽管她不经常去上学,但是她却没有放弃读书和学习,只要她考试,她试卷上的分数就是100分。最后她参加了升学考试,成绩也很好。
在高中,她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修完了4年的课程。她的导师对她说“修10门课,用2年读完,这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利兹说:“不,这才是活着。”
当利兹到一所新的高中去面试的时候,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对她说,她因为迟到了一个小时,而学校3周前已经开始上课,招生就快满了而打算拒绝她的时候,利兹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对对方说“我读过加强学生的参与发展公平社区”,令对方对她刮目相看,她因此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和戴维面谈的机会。
在等待的过程中,利兹抓紧时间提前写好了面试需要回答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生活的梦想?学校的梦想?当戴维开完会出来对她说“申请也是一个很大的作文……”,而自己又快要迟到的时候,利兹马上递过自己填好的申请表说“我已经完成作文了”,戴维不得不把想要拒绝的话咽回肚子里,给了她一个改变人生的重要机会。
出生在这样恶劣的家庭环境当中,不染上恶习已经是万幸了,或许很多人会因此而对家人对社会心生怨恨,认为上天对自己不公。可是利兹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更没有放纵过。
她说:“就算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她在世人眼里是个人见人怕的瘾君子,但是我依然那么的爱她。”母亲没有尽过照顾她的责任,但是她却把母亲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和看待。
她的爸爸也没有怎么照顾过她,但是她依然爱他,觉得他是她小时候的世界里最有趣的事情,因为他的缘故,她总会发现另外的出路。
是的,正是因为她有一颗感恩而又善良的心,所以才使得她并没有被眼前的苦难遮住了看世界的目光,也没有被自己的生活环境所同化,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正如他对戴维说的那番话:每个我认识的人都是愤怒、疲惫,他们只是挣扎着活下去,但是我知道还有一个世界,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我希望在那里生活。
她的自尊自爱、宽容和善良,也赢得了导师对她的尊重和爱护,给了她一个她急需的入学机会,从而迈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是的,当你看过《风雨哈佛路》,你会开始觉得原生家庭的影响,或许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原生家庭不够好,那就通过努力来弥补。
当你不被眼前的苦难消磨了意志,当你通过读书和学习找到了另一条通往美好世界的路,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牢牢地抓住每一次的机遇,你的人生便从此大不相同。
⑶ 《隐入尘烟》:暑期档最大的遗珠,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是在2022年的7月8号上映的,也就是暑期档的电影,但是上映之后却没有迎来非常好的票房,就像是沧海遗珠一样,虽然里面的内容非常优质,故事题材也非常好,但是却没有成功的大火。很多观众都表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除了海清是自己比较熟悉的演员,其余的都是不认识的,而且海清在这部电影中作出的贡献也非常大,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形象。这部电影是有关于现实主义的电影,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
小编个人觉得《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是非常值得大家去看的,因为海清当时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还在当地的农村呆了10多个月,跟当地人一起体验生活。为了把贵英这个角色诠释得更加彻底,海清在西北地区学习着如何耕种,而且一直在学习当地的方言,仔细的去观察那些村民平时的微表情和动作,最后呈现在大荧幕中的就是一个一个佝偻着背还有些跛脚的农村妇女,包括手里面颤抖的感觉都非常到位。而男主和女主在地里面也经常会有一起劳动的镜头,所以这些画面都很有美感,也非常浪漫,真实的还原了当地的农村生活。
⑷ 哪部影视剧或名人 生在一个不堪糟糕的原生父母家庭 靠自己活成了女王
豆瓣评分8.1的《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励志片,同时也是一部传记片。故事是以同名书《风雨哈佛路》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主人公原型就是书的作者莉丝·默里。她于1980年出生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从小成长在毒品、艾滋、饥饿等糟糕环境中。
曾经最饥饿的时候,她和姐姐把一管牙膏分成两截来当做晚餐。即便如此糟糕的环境,她并没有放弃,自暴自弃,而是鼓起勇气全力与命运抗争,由一无所有的女孩逆袭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演说家,被称为:“美国当代杰出年轻女性”,她的事迹是一股正能量,鞭策着全世界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那仰望星空的人,必定内心藏着生生不息的梦想和希望。
我想,莉丝就是那个在阴沟里仰望星空的人。
2003年,莉丝的故事被导演彼得·勒文拍成了电影,一放映就获得了巨大反响,成为最励志的电影之一。
莉丝:原生家庭没办法选择,但命运可以自己选择
《风雨哈佛路》的主人公莉丝从小生活在美国的贫民窟,家里有姐姐和她,父母都是瘾君子,并得了艾滋,爸爸经常窝在沙发上看书,看电视,不闻不问家里情况。
小小的她自有记忆,就和毒品,性侵,艾滋,饥饿等相伴。家里每月的救济金,就被妈妈抢去买了毒品,尽管她和姐姐抢夺,但看到妈妈需要的样子,可怜又心疼,最终还是给了妈妈。
8岁时就在垃圾堆里捡食物吃。上学时因为头发和身上有异味,被同学嘲笑,孤立,甚至围殴群打她,被迫无奈她时常逃课。
后来作品越来越多,小说集《狼的儿子》,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长篇小说《海狼》等都出自他手。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大作家。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裘力斯·凯撒》 中关于命运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有时可以支配他们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亲爱的勃鲁托斯,那错误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总是抱怨命运不好,其实,命运全在自己手里掌握,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关键看他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
苏明玉:靠自己才能活成女王
《都挺好》是2019年最火的剧之一,由姚晨饰演的苏明玉,从小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在子女中排老三的她总是被父母排挤,被哥哥欺压。
苏母掌管整个家,全力支持老大苏明哲上好的大学,不惜卖掉女儿苏明玉的卧室,也要筹集学费供大儿子出国学习,二儿子不好好学习,但还是宠溺着,给二儿子买新衣服,新手机。
唯独女儿苏明玉成了家里多余的,高中时,想报补习班,苏母却不同意,不给钱不支持;想考清华,苏母阻拦,只好报了当地的师范学校,原因是学费低。
苏明玉上大学后,一边兼职一边上学,在一次推销中,遇到了蒙总,后来跟着蒙总在职场打拼。
几年下来豪宅,豪车都有了,成了公司的副总,成为苏家兄妹中最强的。她靠自己的努力拥有了优渥的生活,在家里也有话语权。
后来家里多个变故,困难,都是她挺身而出解决的。她的华丽转身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通过自己双手创造的。
苏明玉冲破原生家庭的枷锁,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了最美的色彩。
这世上压根没有什么救世主,天助者,自助之。
不管是莉丝,杰克·伦敦还是苏明玉,或者是我们身边的他或她,真正的强者都是在困难中磨砺出来的,真正的赢家都是拥有强大的内心,并且全力倾心付出的那个人。
记得何炅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说道:
“想要得到你就要学会付出,要付出还要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如果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
人生就是这样,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努力、坚持并付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要么就和自己的平庸握手言和,要么,就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梦想。”
⑸ 易烊千玺《少年的你》:迷失少年背后是破碎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有多可怕
01
电影《少年的你》曾经很火,很少看到一部国产电影,收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我也怀着期待去看了,电影人物的阴暗,矛盾,冲突,温柔和治愈都一遍遍的冲击着我。
十七八岁的年龄,是一生中最好的年龄。在成熟和稚嫩之间,他们可以放肆,可以做梦,未来还拥有无限可能性。
可是,这些少年却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饱尝痛苦。
陈念,一个高三生,不爱笑,不合群,只是勤勤恳恳的读书,想要考到北京,那是她改变命运的机会。
还没能熬到高考,她就遭受了校园霸凌。被毒打,被泼墨水,被球砸脑袋,差点死在小巷子。
可是等待陈念的是,四年的牢狱之灾。如果陈念的母亲对陈念多一点关怀,也不会让陈念倔强至此,最后犯下大错。
陈念是极度缺爱的,以至于小北给她一点温暖,她整个人都融化了。
陈念的母亲不是坏,有很多身不由己,但是她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没有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
03
小北的原生家庭,比陈念更糟糕。
父亲把小北丢给母亲,母亲却再次把他抛弃了。
小北的原生家庭,在影片中没有过多的讲述,只有一个镜头,小北和陈念躺在床上,谈到母亲的时候,小北偷偷的流泪了。
在这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内心,母亲是他的心结,也是他的软肋。最后在庭审的时候,当警察提到母亲的时候,彻底打破了他的平静。
原生家庭是小北的痛,一个18岁的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在侧,为他的未来保驾护航。可是小北没有,父母像仍垃圾一样把他扔了,他只能自食其力。
没有学历,没有经验,没有技能,在社会上只能像一只蝼蚁一样苟延残喘。遇到陈念,第一次有了一个心疼他的人。
内心有很多苦的人,一点甜就足以让他拿命来珍惜。所以,小北默默守护陈念,守护的是陈念,更是自己内心的软肋。
在电影里面,小北最后的结局是好的,但是未来的路依然坎坷。那内心的创伤,被父母遗弃的耿耿于怀,小北恐怕要用一生才能释怀。
我不知道小北究竟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父母可以冷漠自私至此。只管生,不管养,这样的父母连畜生都不如。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他们凭借一时的冲动生下孩子,孩子面临的是一生的磨难。
04
陈念和小北的原生家庭都是破败不堪,贫穷,阴暗,创伤笼罩着他们。
而魏莱的却要光鲜亮丽得多,看她父母的装扮,以及家庭的陈设,就能看出他家经济条件不错。
就算含着金汤匙出身,也掩盖不了魏莱内心的狠毒。她狂妄自大,自私到了极点,看不惯的人,就拉上一帮姐妹去霸凌。
被警察审问,被学校调查,她还能理直气壮,丝毫不懂悔改。也许你很好奇,这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
可以看出,魏莱的父母都是体面的人,但是体面背后同样是冷漠。魏莱的母亲在得知魏莱犯下的大错之时,没有责怪魏莱,反而责怪受害者的心理素质太弱了。
而他的父亲,在魏莱复读的那一整年都没有说过话。母亲的溺爱,父亲的严苛,让魏莱的人格近乎分裂。
比起陈念和小北的落魄,魏莱的内心扭曲更可悲。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聚焦在校园霸凌的问题上,可是所有校园霸凌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和原生家庭分不开。
无论是陈念,小北还是魏莱,他们的悲剧都离不开原生家庭。
对成年人来说,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治愈去挣脱,可是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心智尚且不成熟,原生家庭的是什么样的,他们就是什么样的。
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可以引发所有父母的反思,你选择把你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就要尽到父母的责任,给予他们爱与陪伴,给他们传递正确的三观。
⑹ 《保持沉默》讲了什么故事真相的背后是什么
电影《保持沉默》讲述的是周迅饰演的一个律师端木兰,因为一起弑母的官司和检控官吴正为在庭审上相遇,端木兰作为辩护律师,官吴正作为检方,双方都针对案件各自展开调查。不过案件似乎并不像表明看起来那么简单。这是一个悬疑犯罪电影,一场“弑母”大案,一段不为人知的原生家庭故事,电影在8月23日上映。
这部电影主题不仅仅是一个犯罪篇,更多的是通过电影引发观众对原生家庭的讨论,电影情节紧凑,反转众多,演员演技都在线,非常不错的一部悬疑片。不过影片中还有男女主的感情线,还有亲情的探讨,线索有些复杂,前期表现出色,不过后劲也不如前期的节奏。不过依然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