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小电影布景

小电影布景

发布时间: 2023-01-07 17:24:03

㈠ 几部电影的布景分析,一定要看!

1.雨果 Hugo (2011)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这部电影除了对默片的致敬以外,最大的视觉成就在于用电脑特技重现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大都会巴黎:巴黎圣母院、巴黎图书馆、街道以及桥梁……最令人兴奋的是主要场景都集中在巴黎火车北站,各种时代符号令观众重回黄金时代的巴黎。


2.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1987)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这部电影能够入选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因为这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满足了西方以及很多中国人的窥视皇家生活的欲望。


3.大都会 Metropolis (1927)


导演:弗里茨·朗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是默片时代制作费用最高的影片。它开创了一种科幻片类型,即反乌托邦电影。资本家在类似空中花园般的大都会享乐,工人阶级则在恶劣的地下城拼命工作。在没有特效的年代,全部以手工绘画制作,堪称艺术杰作。


4.2001太空漫游 2001:A Space Odyssey(1968)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这部电影开创了影响至今的科幻片拍摄手法。电影故事时间跨度上百万年,从人类起源到太空殖民。所有的道具和布景都必须符合我们对于历史和未来的想象,尤其在库布里克如此严苛的导演执导下,布景的精准性以至于很多道具如今已经变为现实,例如平板电脑。


以上就是关于电影布景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㈡ 为什么说,狗镇,一部极简布景拍出复杂人性的好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他利用极其简单的布景,以及一些演员的出演,最终表现出他所要表达的主题,反映了人性深处的丑恶,也让人感受到这部影片所带来的震撼,所以他这部影片让许多观众都感觉到影片的主题。

于是他便联系这个悬赏的人要将她出卖,但是其实最终的剧情是反转的。寻找女主并且给重金的是女主的父亲,而她和自己的父亲发生争执,随后想逃离父亲的身边,但没有想到所有的人都出卖并且背叛她,让她遭遇了这样的经历,最终他的父亲知道了她的遭遇,便血洗了这个小镇,只剩下了一条狗,这个原本世外桃源的小镇中,最终沦为真正的狗镇。

㈢ 电影狗镇的布景和道具有何深意

《狗镇》的道具和布景相当简单,感觉有点像是舞台剧,只用一个舞台的地方把真个小镇表现出来。我个人觉得,这种形式好像更能凸显影片表现的内涵,人性之恶在小小的舞台上表现出来更有冲突性吧。

㈣ 能推荐几部好看的单场景电影吗

有一部场景最单一的电影推荐给你:《狗镇》。

这部电影的布景只是画在地上的一个个格子,代表着教堂、房屋、钟楼、大街。但是,如此简单的布景和数量极少的演员却演出了一部反映出了人的复杂性的片子。可以说,这是个奇迹。

妮可基德曼出演的女主角格蕾丝因为黑 社会 的追杀逃入了一个小镇,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做任何重大决定都是到教堂里举手表决。他们的物质生活很匮乏,精神世界却非常富足。格蕾丝觉得这里像天堂一样,她热爱这里。

格蕾丝因为感激小镇上的人们的收留,就用极低的酬劳为居民们服务。居民们很感谢她,她也找到了生存的价值。然而,渐渐地,人们开始不满足于格蕾丝的付出,他们觉得他们的善良应该获得更多的报酬,于是,格蕾丝的劳动更加辛苦了。此时,格蕾丝在道德层面上已经变成了比小镇居民低等的居民。

警察的悬赏令刺激了居民们失衡的心态,他们更加疯狂地压榨格蕾丝,他们甚至给她戴上枷锁,白天让她不断劳动,晚上还要一个接一个地来蹂躏她的身体。格蕾丝彻底沦为了一个奴隶。她想让善良的卡车司机帮她逃跑,司机却利用这个机会强暴她,还把她带回了小镇。

格蕾丝的爱人汤姆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由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而无法得到格蕾丝的身体,就向警察告发了格蕾丝。当黑 社会 来到小镇后,结局出现了反转,他们帮助格蕾丝屠灭了小镇。

电影看得人十分压抑,因为观众见证了人类的虚伪和人性的泯灭。女神就是女神,演技一流,这部电影十分值得一看。

《解除好友2:暗网》

整部电影都只有一个大场景,电脑桌面。

男主A在自己工作的咖啡厅捡到了一台苹果电脑,为了运行、调试一款为聋哑人女朋友制作的沟通软件,他把它带了回来。

这天晚上是 游戏 之夜,他用新电脑和朋友们在skype上连麦玩 游戏 。

过程中发现电脑里的隐藏文件夹,里面是一些很恐怖的虐杀人类的视频。

同时电脑的主人B,暗网的某个网站的组织者之一,找到他女朋友家,

威胁他说如果不还回电脑,就杀了她女朋友。

这个网站就是专门为有钱人定制虐杀人类的视频,并以此盈利,

男主完全相信B有能力神不知鬼不觉杀掉自己女友。

情急之下,男主A转移了对方比特账户的所有比特币,以此作担保,

岂料该网站其他组织者都监视着这个账户,

资金一有异动,他们就顺着网线监视了男主电脑屏幕,

并且找到了他的朋友们。

结果怎样,男主和他的朋友们能否活下来,我就不透露了。

电影值得一看,不宜剧透太多。

虽然这部电影技术部分有很多争议,但是剧情节奏、反转惊险、氛围营造都十分出色。

加上特殊的电脑屏幕视角,你很容易就将自己代入主角的角色。

最可怕的是,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

反正,很多人看完电影后,二话不说就用贴纸把电脑、手机的摄像头遮住了。

与这种表现手法相同的,是去年的《searching/网络迷踪》,也是一部十分出色的悬疑电影,一度大热,就不重复推荐了。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去搜搜~

欢迎关注、私信获得以上资源哦~

SmileClub,虽然关注牙齿,但不错过每一次 娱乐 ~

推荐几部自己看过的:

1.《颤栗空间》,2002年,朱迪·福斯特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主演。

2.《狗镇》,2003年,妮可·基德曼主演。

3.《致命ID》,2003年,约翰·库萨克主演。

4.《活埋》,2010年,瑞恩·雷诺兹主演。

5.《十二公民》,2015年,何冰、孙红雷主演。

6.《完美陌生人》,2016年,意大利电影。

7.《你好,疯子!》,2017年,万茜主演。

推荐一部吧:

沉默的羔羊。最经典的片段莫过于女主角史达琳第一次见汉尼拔博士的时候,监狱的工作人员巴尼告诉她两句话,第一句是:他说过了,不要走进那块玻璃;第二句是:他在最尽头的牢房。通过这两句其实就是告诉她一个信息,她要见的人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然后当她慢慢走向关押汉尼拔的牢房时途中遇到的都是心理或者精神不正常的犯人,这就说明这个监狱关押的不是普通的犯人,然后走到监狱的尽头,看到的却是笔直的站姿,贵族般的微笑,一点也没有食人魔影子的汉尼拔。这与她之前上司与狱警告诉她的汉尼拔根本不一样,这样简单的台词,以及巨大的反差,带来的是让人看了开头,就让人有欲望看完结尾的冲动。

单场景电影,我还真看过不少,而且都是高分高质量的好电影。因为单场景电影的拍摄考验着导演的镜头调度能力,所以能够敢拍单场景电影的导演真的是很厉害的。

手机里的秘密,你敢让那个她知道么?

一部意大利电影,由保罗·格诺维瑟执导的喜剧片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多项大奖。

大家可能对这部影片不是特别了解,没关系,我将会给大家介绍。

三对处于各个婚姻阶段的伴侣和一个宅男,七人聚在一起吃晚餐。在女主人的提议下当夜所有人必须分享每一个电话、每一条短信、邮件的内容。由此随着他们每个人的小秘密暴露出来,对方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全片都是在女主的家中进行,大部分都是之间的对话。

在元旦前夕,一部《来电狂响》走进了大众视野,这部影片就是模仿了《完美陌生人》,模仿是模仿了,但特别失败。它跟《完美陌生人》相差的真的不是一点半点。虽然他按照原片来布置了人物特性,甚至情节也是几乎相同。但,不管是演员的演技还是节奏的把握,都远远落后于原片。

当面试考试变成一场鲜血厮杀。

全片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中进行拍摄,场面非常激烈,脑洞大开。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某神秘大集团招聘面试,最终有8名精英男女入围最终测试。他们被带入一间近乎全封闭的房间,在这里他们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测试题。而这个测试题上却是空白的,几乎每一个人面对这样的试卷都手足无措,当有人尝试答题时却被淘汰。因为在测试期间只有三条规则:1)禁止与考官和警卫交谈;2)禁止污损考卷;3)禁止离开房间。违反其中一条规则,将丧失考试的资格。

在这个房间中,有人选择一起合作,有的自己想办法,但最终都没用。在巨大的压力下,有的人开始用极端的方式,抢夺别人的试卷,甚至抢了保安的手枪。

与其说是一场激烈的就业测试,毋宁说是一场人性与智慧的大考验

最终,男主依靠着本性的善良与沉着冷静通过了测试。

十二位学生家长,在一个仓库中为一起富二代的谋杀案展开辩论。全片场景都在仓库里拍摄。

这部根据经典影片《十二怒汉》改编的国产影片还是取得不错的评价,虽然没有经典原版优秀,但在国内口碑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比《来电狂响》翻拍的好)

这部影片讲的是在某高校模拟法庭,为 社会 上的一起案件展开争辩。案件的嫌疑人是某房地产商收养的富二代,其生父是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案发当晚,有人听到富二代和其生父发生激烈争吵,随后生父被人在家中杀害。庭期间,12名陪审员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展开讨论,他们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得出结论,而且需要全票通过嫌疑人是否有罪。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大家普遍希望尽快敷衍了事,谁知第一轮投票过后,只有8号陪审员(何冰 饰)认为嫌疑人无罪。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奚落戏谑、有的人摇摆不定、有的则固执己见。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单场景电影,希望你们喜欢。也欢迎你在评论区中分享你所了解的单镜头电影。

第一部:《黑鹰坠落》,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的内容而改写的,在以前的旧时代,于1990的年代里,可以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候,而电影中发生的地点,也就是在索马里,在当地有着大势力的军阀们,烧死抢掠,对联合国进行了袭击,而美国便派出了特种战队来阻止这悲惨的事情,为了防止这些军阀对人民造成更多的伤害,也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第二部:《眼前的生活》,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高中女孩戴安娜看起来似乎是很早熟的心理状态下,就对自己的平静生活感到不满足,这也就有了她不羁的人生和近乎狂热的状态下,以追求刺激的心理 ,于是她便慢慢地接受,毒品、性爱这些成人行为,对于这些他的好朋友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的劝助,她对戴安娜接触这些事情很是担心抱怨却又无可奈何。但是,对于剧情里面的一起枪击案件,却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第三部:《幸运数字斯莱文》电影里面的来自农村的斯莱文,一心想着去大都市纽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里面的剧情可能会让人有些感觉不全情理,但是对于里面的剧情有一些还是很 搞笑 的,像:我感觉电影里面的好人也太多了吧,例:布鲁斯威利斯演的杀手,我觉得他的立场绝对是有一点问题的,跟两个大佬无冤无仇,结果是他要帮别人报仇,真是无聊透了。



说到单场景,就必然是密室逃脱类,《房间》讲述一个有些惊悚的故事:一个27岁的女孩被人囚禁在房间里长达七年之久,她被人强奸,还生下了一个小男孩。从小男孩度过五岁生日开始,他开始对自己身处的境遇有所认识,然后和妈妈配合最后成功从囚禁多年的小房间里逃脱。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传说中一镜到底的小成本电影,谈不上真的一镜到底,不过真是史上预算最少、场景最少的科幻电影了!

一万美元的小制作,全片只有两个场景,屋内与屋外。一群哈佛的教授坐在那里聊天,至于聊些什么,就不剧透了!不过看完你会觉得,很颠覆!

推荐一部电影,《活埋》,真正的单场景,整部影片就在棺材里演,演员只有一个,是瑞恩雷诺兹演的,就是死侍那家伙,电影相当的精彩,可以找来看看!

☞鲨滩☜20岁的少女南希在海滩冲浪,遭遇鲨鱼袭击,独自求生的故事!
☞127小时☜男主角在峡谷探险时发生意外,在一个僻的峡谷被落石压住无法动弹,故事为真实题材!
☞活埋☜看着主角独自呻吟而不觉的枯燥,还是值的一看的!这三部高分电影完全是一个人撑起的,喜欢的话可以欣赏下!

㈤ 电影的布景和拍摄是如何进行的

其实,严格的讲分为:领导策划层、美工技术层、演员层;
领导策划层包括:导演、编导等
美工技术层包括:电影的画面效果质量技术员、服装场景编导员等
演员层包括:群众演员、主角等

㈥ 为什么拍电影的时候后面的幕布都是绿色的

在亚洲,一般使用蓝幕,而在欧洲,一般使用绿幕。

绿色为人体中最稀有的颜色。同时,视频摄像机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绿色通道更加敏感,最好的分辨率和画面细节一般也都在绿色通道之中。因此拥有较好特效的电影都采用绿色幕布。

蓝色作为我们皮肤颜色的补色,多数场景中,色调与我们皮肤颜色相近的居多,为了提高反差所以可以采用蓝色幕布。

绿色相对于蓝色更有优势,当前景有蓝色物体时,在画遮罩部分工作时,有明显的适应性。在绘制遮罩过程中绿色有明显的反射比,相对于蓝色更容易被识别。

而欧洲人蓝眼睛的居多,使用蓝幕的话,后期抠像容易把演员的眼珠抠掉。

(6)小电影布景扩展阅读:

绿布景:绿布景,就是绿幕。

电影特技制作中常常采用蓝幕或绿幕作背景,以便后期抠象合成。

由于蓝色是人类皮肤的补色,用蓝幕作背景应该是最容易实现抠象的,近年来特技拍摄更多采用绿幕,也许是绿幕使用的荧光绿色在电脑系统中更容易与前景分离,同时这种颜色较为明亮,不易产生黑边。

示例:

比如《阿甘正传》里面,有古老的新闻镜头,抠出原来的历史人物,再把汤姆汉克斯的现代表演形象加进去,也做得天衣无缝。

参考资料

绿幕布网络

㈦ 那些电影中的异域风情:一镜一色,各有韵味

将于本周五上映的电影 [天才捕手]

随便翻开一张剧照都颇具时代感

电影中的男性统一佩戴宽边帽

对时代标志性饰物的准确把控

也成为本片一大看点

▲[天才捕手]中对于电影场景的还原,如做旧的纸张、人物身着复古大衣,都为观众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背景

毫不夸张的说

丢掉故事本身来说

这每一幕画面

都美到令人陶醉

观众仿佛重回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纽约街头

除了[天才捕手]

电影中的 异域风情 还有很多

视觉的背后都暗藏着

每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

同时进一步加强故事可信度

微观上以一些别致的

道具/服装设计 为主

宏观上则表现在

大范围的色彩对比

先从微观着手,我们如何了解一个人物?或者是一组群像?

通过他们 日常生活的琐碎瞬间 就能窥见一番。

比如,日本电影大师 小津安二郎 ,用“低角度,摄影机的极低运动量,硬切”取代淡入淡出,塔塔米的布景”拍出了最具日本特色的庶民电影。

小津电影的整体美学特点都是 延缓,克制 。这一点恰恰符合日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低调、内敛、规整。

▲小津将自己“低机位”的拍摄手法看作是一种亲民的表现,同时也体现出日本人自身谦逊的品质:习惯“仰视”他人

▲[浮草]中由远及近的家中陈列,以低视角映入眼帘,这一角度的安排会增进一种亲切感,观众更易被代入其中

小津的美术设计师浜田辰雄曾解释到

他的场景布设大多是日本式的,但他很注意屋外布景,樟纸经常打开,栅栏可以看得见,普通人家都有木障子,从底部到顶部,便宜的在下面有孔的,上层人家有竹栏,越富有的人家竹子越薄(注:这是一种潜在的日本传统等级制度观念的表达)。

这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何小津的电影中充满了各种 “格子” ,偏长方形的格子,偏正方形的格子,以及点、线、面的结合使画面异常丰富。而格子正是代表着一种规整感。

▲[早安]中充斥着大量灰色系建筑,以及横竖对比形成的房屋结构

灰色调的整体色彩 把控使得小津的电影 优雅不失格调 ,再加上日本传统的生活方式,形式与内容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电影中除了陈列道具可以彰显民族意识,还有 服装设计 可以锦上添花。这一点同样可以在日本电影中寻找的信息。

“和服” 之于日本人的作用,就像“旗袍”之于中国人一样重要。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中,和服隐藏了太多女性身体之美,但殊不知正是因为这层隐蔽的外壳,愈加挑动出色情的意味。

[天城峡疑案] 中就展现出和服的情色气息,在小男孩眼中的妓女是他性启蒙的参照物。

▲[天城峡疑案]:镜头留恋着妓女洁白的脖颈,和服独特的设计将女人性感的身体展露出来,她如仙鹤一般令人莞尔。朱砂红唇,赤脚翩行,眼波流转,暗潮涌动。令人动容不已,这是终极的性感与占有

除了道具、服装的主观设计,导演还会利用 摄影本身的色调 去营造不同的地域质感。

在电影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中,摄影师利用西北人特有的大色块为我们建构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中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可能看大图并不能欣赏到整幅摄影的特色,但当你虚起眼睛来看就会发现大色块的黄色,与零星点缀的人物相得益彰,整体画面偏向黄色调,画面底部的阴影起到了控制画面基调的作用,镜头中出现的砖瓦纹路与楼梯的线条对于粗犷的画面风格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使整体粗细有秩

以上我们看到了中国西北的地貌特征,而在去年上映的电影 [长江图] 中,摄影师李屏宾直接利用“长江”这条母亲河做背景,在这广阔到无边的画布上,肆意挥洒着傲人的才华。

[长江图]的整体色调都是大气沉稳的深色系,与其庄严而宏大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长江图]的水墨版海报中,画面形若女人的躯体,一叶孤舟在她体内航行。长江是众所周知的母亲河,而[长江图]的主题之一也是女性之爱。画面上小船的逆流,似乎是回归母体,一叶扁舟逡巡于画面中心,逆流之上,厚积薄发,暗喻了一场对故土的思念与回乡之旅。

了解了东方人独特的情感表达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西方人的审美风韵。

如果用一种颜色形容 阿莫多瓦 的电影,我想可以是 浓烈的红色 ,这种红色让观众感受到西班牙人特有的 激情与野性

▲阿莫多瓦“招牌红”:[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情迷高跟鞋]、[回归]

▲在阿莫多瓦近期上映的电影[胡丽叶塔]中,美术设计师可谓煞费苦心。为了达到导演“最好每一幕都要出现红色”的艺术要求,布景师、服装师需要时刻与摄影师沟通,在保证不破坏画面美感的基础上加入红色元素。而这些红色也恰恰在影射人物心境的变化

如果说阿莫多瓦是浓烈色彩的代言人,那么 阿基·考里斯马基 则更追求 “性冷淡” 风格,这与他身处的地域不无关系,生长在芬兰的阿基所拍摄的电影也透着一股 冰冷 的感觉。

▲[勒阿弗尔]:大片的天蓝色饱和度被无限降低,窗外的风景也似乎没有了颜色,但恰恰是这种大面积的冷色调处理才能凸显出角落中暖色调的花朵,这与阿基电影的一贯主题保持吻合:生活不易,但结局终归是温暖美好的

[一一]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电影将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三倍,这并非子虚乌有。

因为观看每一部电影就相当于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这再次证明了电影的空间性,当我们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就好似一场环球旅行,这也是电影的另一番魅力所在。

㈧ 怎么做电影

1.写出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2.确定演员,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找朋友,或者请小演员。
3.找好器材,包括一到两台DV机,有条件的话可以再配置反光板。
4.确定场地,包括室内景和室外景。
5.拍摄。
6.后期剪辑,需要在电脑上安装1394卡(硬件),premiere(软件)等必要工具。
7.合成,输出电影,刻盘。
我布置给学生的DV作业就是这样来的。
说白了,只要你踏出第一步,你会发现,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很多事,不是做不了,而是没有去做。电影诞生在19世纪80年代,在那个年代,你想拍一次电影,可以说难度非常大,因为那时候的电影,就相当于刚出生的婴儿,还没有成熟,只有16帧长,需要漫长的时间,因为那时候的电影一次集合一帧图像,最后才能合成电影。

然而现在就方便很多,我们每个人用自己智能手机,就很快拍出一个短片,当然拍电影说起来简单,但真的想拍好就挺难的。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就一一给你介绍电影排成的大致流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部:找题材。你想拍什么样的题材的电影,根据这个题材,创作一个故事情节,当然不必具体到每一个小的细节,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是电影的一个雏形。
这个想法,一定要有趣,能够有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大致构思一个人物,动作,画面,或者是主题,在你创作的过程中,建议你带一只笔和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你的想法和灵感。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所以这个开始,你要把所有的道具,地点和演员一一确定下来,然后根据这个元素开始展开一部电影。

找题材

第二步:具体化构思。 在你想法的雏形上,充实内容,确定电影故事情节的四元素。
电影一般有四个阶段:开始,过程,高潮和结局。

开始:需要解决的是,介绍人物和故事背景,建立一个整个故事情节的感情基调,搭建好故事的舞台。

过程:这个阶段是故事的真正展开阶段,一个电影的成功与否,这个过程,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你可以这样来构思,你要发展的主角和他的朋友,如果有反派,反派和他的朋友,整个人物角色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自由搭配,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在这里,在这里要做什么?他们想去哪里?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效果?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摩擦是什么?然后才是到高潮。

高潮:这个高潮会是电影的紧要关头,这个关头都发生什么事情。比如说:浪漫的吻发生了,炸弹被拆除,扭曲的政治家被揭发,火星有了大气,提米被人从井里救出等等,充分展开你的想象。最好是合乎故事情理,不能太离谱。

结局:需要解决的是,整个故事情节的矛盾有个解决的方案,有个或悲剧或喜剧或展开联想的结局。

具体化构思

第三步:分镜头。即绘制出你希望在镜头上呈现的画面的草图。
分镜头有两种层面,一种是宏观上的,只大致绘出主要场景或者是过度; 一种是微观上的,规划出每个镜头和摄像头的角度,或者是多个角度,当然你也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拍摄。

小编建议分镜头可能让你的电影可视化,不抽象,还能让你的演员和摄影师更加了解你的视野和想法。

分镜头

第四步:美化电影。使用拍摄技巧,服装,布景,以及特效让电影变的更具美观。毕竟电影是视觉性的,所以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好好考量电影的外观和感觉。
举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说《黑客帝国》,单色的黄绿色基调贯穿始终,加深了“数字化”的感觉;理乍得·林克莱特导演的《黑暗扫描仪》则是逐格帖合的动画,具有独特并令人难忘的卡通现实的感觉。

具体来说:要从四个元素来考虑细节。

拍摄风格:比如说纪实风格,这个风格的电影,一般来说还原生活原型,尽量少数强烈冲突和情节,对逼真性要求比较高。比较重视生活的细节的真实还原。这种风格一般被用来历史题材或者人物传记。当然还有很多风格,比如溶合风格,共现风格,绘画风格等等,想了解的评论留言,小编在详细为你们讲解。

服装设计:这个在电影中还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服饰一般用来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性格和人物特征。

布景设计:你希望怎么设计你的背景,你可以实地拍摄,也可以后期营造,内景拍摄。电影的布景设计一定要与作品风格融合在一起,相信这个不用说,你也能知道,最成功的布景是最不引人注意的布景。

灯光和音乐:灯光要根据你电影的具体风格来具体营造,可以采用淡雅柔灯光,来营造更加吸引人,更加梦幻的气氛,也可以采用更加贴近现实的灯光。音乐就要配合整个电影的演绎风格和感情基调来配。

美化电影

第五步:组织团队。你的团队需要导演,摄影师或摄影指导,选角导演,布景师,摄像师,音响师,服装设计师,场记,电影剪辑师,声效剪辑师。
导演:导演控制的是电影的创造性方面,并且是连接剧组和演员之间的关键人物。如果这是你的电影,拍的是你的故事,预算也不错的话,导演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摄影师或摄影指导(DOP):此人负责确保照明和实际的电影拍摄顺利进行,以及与导演决定每个镜头的画面、照明和拍摄。他或她负责管理照明和摄像人员(或者在较小型电影拍摄中本身就是照明和摄制组的一分子)。
选角导演:选角导演决定哪个演员最适合演这部电影,以及洽谈合同和时间安排。
布景师:负责确保布景与导演的创作构想一致。他或她也可能是道具大师(负责填充布景的道具)。
摄像师:摄像机负责实际拍摄电影,与相机打交道。在小制作中,此人也可能是摄影指导或导演,或两者兼而有之!
音响师:音响师可以是一人或多人。角色的对话需要现场录音,或是在后期制作时添加。诸如激光轰击和直升机爆炸之类的音响效果都需要创造出来;音乐需要挑拣、录音和混合;拟音(脚步声、皮革吱吱作响、碗摔碎的声音、门被砰地关上的声音等)也需要准备。
服装设计师:在大制作中,此人会选择(甚至缝制)所有在影片中使用的服装。在较小的制作中,这个职位通常会与另一个职位合并。

㈨ 日本电影或电视剧里布景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1. 日本电影的概念
难以 地区地 或者 历史地 给出一个“日本电影”的统一范畴。需从文化与社会层面抽离日本电影的共性特征。

5. 与传统戏剧的关联
对日本电影的形成贡献最大的是戏剧与音乐。
《忠臣藏》80多次拍成电影。
日本电影女演员出现较晚,因为沿用了歌舞伎的规矩。
对日本电影基调形成贡献最大的是新派剧(起步于地下小剧场,由与尾崎红叶和泉镜花等小说家描写的花柳界与城市资产阶级间的感情纠葛为主要题材),将新派剧的典型主题结合欧美情节剧于是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情节剧。
能剧作为高度纯粹的艺术已经定型,但仍然在某些作品中留下痕迹(《晚春》,《山之音》,《乱》)。

㈩ 布景的电影布景

在戏剧中这倒是名符其实的,因为那里有墙壁围绕的舞台,籍以悬挂彩幕或绒幕,然后按剧情所需进行“装饰”,而把非表演空间遮蔽起来。但是对银幕来说,正如一篇寓言所说的那样“天地万物是舞台”,为什么还叫布景呢?这个词正如把“舞台调度”(mise-en-scene, 又译为场面调度)这称谓沿用做“电影导演”(mise-en-auteur) 一样,是不,贴切的;在电影中没有舞台。电影布景并非一种“装饰”,却往往是一种构筑物,比如说电影中的客厅或酒吧间,总得像真实的酒吧间或客厅那么回事。那么也就得了解所谓“真实”是怎么回事才好。
照片本身并非现实,而是现实的再现。如果所拍摄下来的东西我们是如此之熟悉,难以识破其破绽,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真实的。比如说,我手上的这张动画片,我们之所以舍不得把它扔进字纸篓里,就是因为它上面拍摄着一只可爱的动物(例如一只小狗),形状刻画得维妙维肖,但是对于小狗的主人来说,这毕竟是张动画片。
活动影像一诞生,一场论战也就开始了。卢米埃尔兄弟是从照相业跨进电影界来的,爱把他们的镜头对着真实的场面拍摄(现在他们的对手们把这称之为“真实电影”)。另一方面,梅里埃是从魔术和戏剧界到电影界来的,是喜欢把他所看到的东西变换成他所想象的东西,然后才再现出来。他会弄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来,就像他当魔术师时,从帽子里变戏法一样。他这样七弄八弄所拍摄出的卡里加里畸像,跟科学幻想片塑造的现代幻想魔术的形象一样出色。在这两种相对的极端中间,还有所谓“模仿”真实的概念,及相当于按模具翻制塑像的概念。
正是在这个范围内,不管布景师的印象是何等现实主义的,他都能够推行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与其布景作品溶合在一起,至使观众感觉不到布景有什么别扭或不自然之处的时候,他的艺术也就达到了顶峰。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最成功的布景也就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布景。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1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8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72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92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08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51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54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3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