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电影于根艺
Ⅰ 河南方言的电影有哪些啊
河南方言的电影列举以下
1、《谁hold住谁》
《谁hold住谁》是由导演谢晓嵋执导并编剧的一部96分钟家庭类喜剧片,这部电影是河南首部贺年喜剧片。
由范军,巩汉林,郑佩佩,小香玉主演。影片融喜剧幽默为一体,包含亲情、爱情、友情、中西方文化碰撞、城乡阶层认知差异等多种元素,力求在为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冷静剖析当今社会问题,引导观众思考人生、感悟人间真爱。
2、《这个大叔不太囧》
《这个大叔不太囧》由胡储玺执导、杜海涛、沈梦辰、范军主演的一部方言喜剧,由河南华韵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剧中主要讲述两位大龄青年被逼婚后偶遇并引发出系列爆笑故事,该电影被称为河南版的“泰囧”。
3、《给你一千万》
《给你一千万》是由郭达、李琦、邵峰、法提麦雅琦、范军、刘小宝、曹随风、王彤、于根艺等喜剧明星主演。影围绕着“富二代”郑满仓对女友执着的追求好关依依赌气的一句话,拉开了全篇的序幕:郑满仓为了完成对关依依的承诺,邀请明星大腕做主婚人,伴郎、伴娘,拿出了1000万举办婚礼的故事。
4、《和尚进城》
《和尚进城》是吴志雄、陈思睿监制,刘岸冉担任制片人,张雷涛导演的电影。由人气新星古亚鹏、着名笑星范军、冯巩徒弟曹随风、香港笑星“如花”李健仁以及新锐演员轩辕、张郎等共同出演,于2016年10月11日在腾讯视频播出。
《和尚进城》的其中一个片段是范军饰演的叶孤城用河南话大战西门吹雪的一段视频,在网络走红,被众多网友转发。
5、《不是闹着玩的》
《不是闹着玩的》是由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推出的一部喜剧类影片,该片由卢卫国执导,李易祥、曹随风,杨佳宁等主演。
《不是闹着玩的》根据真实事例改编,主要讲述了富裕了的河南农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拍摄成一部电影的故事,该片于2010年3月12日上映。这部电影在院线持续上映40天,在当年突破百万票房,在本土投资电影中票房最高。
Ⅱ 一群人在一个村子里拍抗日电影着火啦是什么电影
不是闹着玩的》电影长90分钟,是部纯粹的“河南制造”,剧中所有演员都用河南话对白,该片根据真实事例改编,主要讲述了一群富裕了的河南农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拍摄成一部电影的故事。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电影放映员蔡有才(李易祥饰)四处借钱拍摄一部以日本鬼子进村无恶不作为题材的电影,因是第一次拍电影,他在找演员、拍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仅为拉赞助大力减肥,还“假戏真做”差点酿成火灾,影片97分钟笑场上百次,“笑果”十足。
《不是闹着玩的》于2010年3月12日正式上映,上映后影响巨大。 1.河南喜剧《不是闹着玩的》北京上映 方言成流行 6月10日,河南首部本土爆笑电影《不是闹着玩的》“闯”进北京城,在7家院线的50多家影院公开放映,这也是首部纯正的 “河南制造”电影在京城公映。你别说,它先让观众笑,后让观众哭,还真不是闹着玩的。看完电影,就连北京人也学起了河南话。 影片导演卢卫国6月10日向今报独家报料:《不是闹着玩的2》将于10月正式开机,并要在全国海选演员;而《不是闹着玩的3》剧本已创作完毕,故事更“狠”。 2.【开“吃螃蟹”】“河南制造”影片首闯京城 与动辄投资数亿元的大片相比,这部河南影视集团投资拍摄的《不是闹着玩的》小得不能再小,拍摄才花了100万元。不过,这部小制作却一下子火了,先是在河南老家斩获百万票房,接着在山西、陕西收获颇丰,本月开始转战京城,发行方是圈内的大牌——中国电影发行公司。 从6月1日起,《不是闹着玩的》的剧照就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北京各大影院,还有部分高校校园和社区,同时也成为报纸、电视的抢眼娱乐新闻。 6月7日,《不是闹着玩的》在北京宣武区广安门电影院举行北京首映礼,6月9日,《不是闹着玩的》主创导演卢卫国,主演李易祥、曹随风、于根艺等悉数走进北京金逸国际影城,与现场观众一起分享影片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 6月10日,这部影片正式开始在北京7家院线的50多家影院公映,“放映周期不少于20天,每天不少于五场”。虽然票价比在郑州贵了一倍,卖到60元甚至80元,数千名观众仍抢着掏腰包,欣赏到“笑果非凡”的精彩。 3.【河南风起】“学会河南话,跟一亿人交流都不怕!” 随着《不是闹着玩的》的放映,河南方言风也在悄悄地刮。从太原、西安,正往首都北京刮。 “开封话就是普通话。”“中,中,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记者了解到,走出影院,不少北京观众就学说起电影中的经典之语,学说起了河南话。 而在首映式现场,电影主题曲作者田华则教观众学说河南话,田华说:“学会河南话,就等于掌握了一门与一亿人交流的方式;学会河南话,跟一亿人交流都不怕!” 一位不愿具名的观众则表示,东北话、四川话,在京城播放的影视中,已流行多年。而河南话更够味儿,相信也会“说”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大家逗乐高兴时,时不时冒出几句河南方言,肯定能添不少乐子。 4.【内行揭秘】火在“打开平民电影的一扇门” “小成本电影也有春天。”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格外看好这部影片,他甚至表示,如果国产中小成本影片都能够拍出这样的水平,那我们的市场也会良性发展。 北京宣武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鹿陈观影后说,《不是闹着玩的》打开了平民电影的一扇门,既娱乐了观 《不是闹着玩的》剧照
众,又让大家受到教育。“若有机会,让宣武区53万市民也看看这部电影。”鹿陈兴奋地说。 省广电局电影处处长李宗伟在研讨会上曾说,《不是闹着玩的》可以称作河南版的《疯狂的石头》,投资少,回报高,原因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衍生出来的,“可以看到迎面扑来的浓浓的河南气息,浓浓的乡土味,非常贴近生活”。而且,它的立意点非常高,是从现实中挖掘笑料,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京的南阳籍作家赵大河,还组织一批河南老乡聚在一起品赏这部河南制造的爆笑喜剧。“这是一个难得的突破,是河南电影文化在影视被外界垄断的环境下的突破,可以称得上异军突起。”赵大河说。 【独家报料】《不是闹着玩的2》10月开拍 据悉,《不是闹着玩的》随后将在广州、上海、武汉等10个省会城市公映,并计划在全国“开花”。 好戏其实刚刚开场,6月10日下午,卢卫国向记者独家报料:“《不是闹着玩的2》将在10月开机!还要在全国海选演员!”“还是以搞笑为主调。”卢卫国透露,《不是闹着玩的2》剧本,他已写好,讲述的是农民办春晚的事,“一半在城市拍摄,一半在农村拍摄”。不过,影片中的春晚,不是山寨春晚,而是农民在筹办春晚并邀请县电视台录制的过程中,一段段阴差阳错的搞笑经历。在影片中,还涉及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你最有才》栏目的内容。 卢卫国说,大家都知道“友好省”、“友好城市”这样的词,“友好村庄”恐怕大家都是闻所未闻的。而这部影片说的就是,河南农民想方设法把自己生活的村庄,与匈牙利某村庄“结亲”的事。
编辑本段故事原型
2005年春节前夕,河南许昌县灵井镇兴元铺村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拍了反映日军侵华暴行的贺岁片《鬼子进村》,在全国开了农民拍电影的先河。 55岁的赵兰卿,是《鬼子进村》的导演。赵兰卿说,当初之所以拍电影,是因为这些年村民生活好了,可平时除了看电视、听收音机,文化娱乐方式不多。“农闲时,成群的人聚在一起喝酒、打牌,都不是正经事。拍部电影,既能给大家找乐子,又能教育后代,何乐而不为?” 《鬼子进村》讲的是1945年大年初一,一小股日军侵占兴元铺村的事。由于赵兰卿这个导演是个门外汉,带领的又是一群从未演过戏的村民,总共才筹集到1000多元拍摄资金,所以在拍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可他们为了实现愿望,仍然拍得津津有味,毫不气馁。赵兰卿和乡亲们都没有想到,他们找乐子的行为无意中开了全国农民自拍电影的先河。经过包括本报在内的众多媒体报道后,他们甚至被请进了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和名嘴崔永元面对面“说事”。 2008年,卢卫国在北京邂逅崔永元,了解到发生在赵兰卿乡村剧组中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看到《鬼子进村》尽管到处穿帮,既不能发行,也上不了院线,可村民们仍然兴高采烈的劲头,他立即决定把这个真实的故事搬上银幕。《不是闹着玩的》在许昌首映当日就获得了《鬼子进村》剧组的认可。“他们不愧是专业的导演,专业的演员,专业的设备,拍得太好了!乡亲们都知道这部电影,都急着想早点儿看。”赵兰卿说。《不是闹着玩的》中许多镜头都是真的。村民饰演的日本鬼子给八路军战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都是实打实地演。为了表现不懂电影技术的村民如何拍电影,严刑拷打“八路军”、“村民”的几个镜头,“日军”、“汉奸”都是真的拳打脚踢。“说吊起来,就当真吊起来。演员说疼,我说疼就对了,疼才能体现出真实效果”。 《不是闹着玩的》首映现场,仅看了片花后,在《鬼子进村》中扮演鬼子的兴元铺村村民赵成建就连声说:“这伙计,比我更坏,比我更像鬼子!” 2009年春节前夕,这群农民被真正的导演“盯上”了——他们拍电影的事,被翻拍成了电影。因为这位专业导演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群农民拍电影,虽然闹出了很多笑话,但态度确实是严肃认真的,所以新电影的名字就叫《不是闹着玩的》。
编辑本段幕后花絮
演员都受过“皮肉之苦”。该片拍摄过程中冒出许多好玩的事,卢卫国、李易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假戏真做”,“有一场戏是日本鬼子强暴村姑,拍摄时周围的群众演员都看不下去了,把衣服脱了,枪也扔了,不拍了,还把六个扮演鬼子的演员摁倒在地,暴揍一顿”。据卢卫国介绍,很多演员在拍摄时都受了“皮肉之苦”,李易祥也未能“幸免”。
编辑本段影片背后的深意
农民拍电影,看似娱乐,其实背后有深意。该片的制片谢玉萍称,《不是闹着玩的》是一部反映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喜剧故事片。它反映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更高层次精神文明的一种追求,主题积极,情节生动,娱乐中蕴涵教育意义,玩闹中彰显爱国精神,是2009年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重点打造的影片之一。
编辑本段相关影评
《不是闹着玩的》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影片的题材很简单:农民拍电影。对于本来就少见的农村题材喜剧电影,本片并没有引入高高在上的城市视角对农民进行戏谑和嘲讽,而是扎扎实实地把影片植根到故事和人物的层面,这种舍弃“噱头”而着眼于真实故事的努力收获了成效:《不是闹着玩的》成就了独特的影片视角和令人愉悦的观影感受,影片放映的一个半小时里,放映厅里笑声不断,作为观影者的我们完全进入了故事,被这部影片里小人物群像的喜怒哀乐所深深感染。 影片完成了其基本任务:讲故事,逗乐。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剧本,从现在的影片来看,扎实的剧本应该是影片最大的财富。这样的剧本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故事细节和准确的台词,观众可以感受到一个事件发生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着主人公的步伐开启新的情节,这就是本片最可贵的地方。同时,情节节奏和台词节奏都可以算的上合理,人物的几个变化点也还算清晰,而且剧本对于人物群像的把握让人印象深刻,大量的人物相互交织而各有特点——当然,这也拜众多演技过硬的演员所赐——给这部电影的成功定下了基调。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更多地还是起到了一个“剧本的实现者”的身份,虽然手法还算娴熟,但属于导演的创作并没有感到有超越剧本的地方,有些部分还让人感觉有些刻意。但总的来说,导演还是合格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很好地控制了影片的画面节奏,与其他部门的水平(摄影、表演、美术等)基本齐平,这样的结果就是影片整体观感比较和谐,不功不过,而剧本的优点则鹤立鸡群,给影片足足地加了一分。 《不是闹着玩的》也有其问题,影片结尾处,“鬼子来了”拍摄完成,拿给村里老少同看,结果村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纷纷离席,这个段落的表意不够明确,为什么离席?这部费尽周折才拍成的电影最后怎么样了?也许导演想用淡化结局的方式给影片留下开放式的思考,但是这种手法是和影片一直以来的讲故事方法相冲突的。既然你把事情推到了这个份上,就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结果。而这些内容导演都没有交代。作为一部喜剧电影,结尾的方法不外乎两种,要么闹剧结束,回归平淡的生活,人物关系也回归到初始的状态,要么把事情推向一个高潮,人物关系在最后发生出乎意料的变化。本片的思路应该是第一种,但影片的结尾部分显得有些单薄,前面的大量铺陈和发展并没有对影片的结尾发生应有的作用,结尾段落的故事走向与前面有些脱节,导致影片结束时,观众的情绪有一些落空,好像不明不白地就和故事告别了。相比于之前的耐心和细致,影片结尾部分总体感觉有些仓促和草率。同时,影片的开头部分也显得有些冗长,这里说的开头部分是指进入到“电影”拍摄之前的部分,包括医院段落、相亲段落、和找赞助段落。尤其是后两部分,很明显是“编”出来的,与后面的故事发展的部分相比,感觉有些做作,虽然导演非常想通过镜头的对应建立起这个段落的喜感,但是这个部分却像交通广播里的笑话一样,恨不得讲故事的人都替你笑了,但是你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从段落来说,排除开头和结尾,中间的电影拍摄过程才是影片的精华。
编辑本段导演阐述
一、时代特质和典型环境 在影视创作和影视生产中,导演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总体把握。首先是要把剧本所展现的纷繁的时代,复杂的人物,生动的情节以及主题立意梳理清晰,为拍什么?怎么拍提供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每一部门都必须清晰了解剧本的深刻内涵。 该片所表现的是现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这是他们的话语权。最新电影《闹》是一部绝对超级搞笑的影片,但它又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它是有内涵、有深度的喜剧片,能让观众从一个个缜密的笑料中能感受到历史的伤痛、看得到我们中国新农村的变化,特别是在挖掘河南方言喜剧上,我们是下了大功夫的,能让全国观众感受到河南人的幽默和大中原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是我们创作的初衷。 纵观喜剧电影,走诙谐搞怪路线的语句占了大多数,这也是《闹》与其他严肃的战争戏最大的不同之处。然而,有道是喜中见悲而愈显其悲。在带给人们欢乐之后,该片讲述的却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更让人觉得心酸与震撼。电影已经落幕,但那些镌刻着剧中的人物精神力量的台词,会像该剧的动人剧情一样,给观众留下更久远的回忆。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群富裕了的河南农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拍摄成一部电影的故事。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电影放映员蔡有才四处借钱拍摄一部以日本鬼子进村无恶不作为题材的电影,因是第一次拍电影,他在找演员、拍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仅为拉赞助大力减肥,还"假戏真做"差点酿成火灾,尽管他们不懂"蒙太奇",可是他们靠着坚韧和执着把影片拍成了,不仅感动全村,也感动了这个时代。 我们讲诉的故事,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中展开的。 典型形象与产生它的时代、环境,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深刻地分析、理解时代特质和典型环境,是准确把握该片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前提。 二、主题的多义性和思想启示 该剧通过几个农民拍电影的过程展示了中国农民的价值取向,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一代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严肃课题。这个课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青年人如何对待事业、爱情和金钱等问题。这一切,正是该片的思想内蕴和主题的多义性。复杂、却丰富,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广度;多义、却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深度。 该片多义性的主题和丰富的思想蕴涵,将随着故事的发展,在观众的思考中延伸和深化。把握主题的多义性的主题和丰富的思想内蕴,是每一个创作人员自始至终都应该注意的。有损于主题多义性和丰富的思想内蕴,就有损该片博大而深沉的总格调。 三、该剧的样式风格和结构方式 这是一部中国新农村喜剧剧。它象一幅沉郁而隽永的生活画,融会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展现了山区农民转变观念,走向富裕的生活画卷。它涉及到一个真实存在过的特定领域,它既不是几个孤立的看似性格鲜明的人物,抑或几段充满哲理性的篇章,乃至一个传奇的故事所能予以丰富展现的,作为艺术它也不是要完成简单的一个鲜明公允的道理,当然就不是一种艺术手段所能概括的。它需要一系列活生生的人和一组组流动的画面复合交融的复杂的生活现象。观众也不是被动的,他们要从这些直观感受和自然的力量中去追寻、去思考、去从整体上获得各自的结论。 影片结构基本上沿用了我们民族传统的按时序渐进的客观叙事方法,朴实无华。但在人物性格的剖析方面,又大量借用了现代艺术的心理分析手法。在总体上不打乱时、空观念的前提下,局部采用了延伸时、空手法。借以加强人物心理的明晰变化,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用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够成了该片独特风格。 四、表演风格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感情流露的幅度,一般总是低于内心体验。这是因为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有一种控制感情的本能。 演员在镜头前的感情幅度,必须保持常人情态。在大多数情况下,"淋漓尽致"的表演都会显得做作和夸张。 体验要真切。感觉要准确。表演要含蓄,宁稳不过! 这就要求演员对人物的每一种情态进行认真的设计,但又要完全消除设计痕迹。演员在镜头前要朴素地、象在生活中那样以平易的调子去完成动作和对白,特别是一些戏曲演员要改掉舞台上程式化的表演,走生活化的路子。 看不出表演痕迹的表演是最好的表演。 我们不排斥即兴表演,即兴表演往往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但是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即兴表演上,如果不作扎实的准备和排练,"现场见"是靠不住的。 我们的民族一向以含蓄、内在着称。我们的表演风格也要求含蓄、内在,使其与民族性格、民族欣赏心理和和谐统一。除非是拍中的情节需要张扬个性的时候。表演上"度"的把握对每个演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摄影 这是一部喜剧片,格调不宜太灰暗,从总体上讲,摄影的调子应该是明丽而柔和的。 青山绿水,沟壑连绵,古朴的山庄,错落有致的房舍,是中原山区独特的风光。画面要特别保持环境的个性特点和乡土气息。 各种流派和风格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现代艺术发展中一种普遍现象。我们这部戏将追求纪实性与绘画性结合的摄影风格。既逼肖生活的真实,又要注意美感,注意吻合人物的情绪和意境的渲染。镜头调度要自然、流畅,少用规整呆板的构图,不用刁钻古怪的角度。光色运用既要真实,又要注意吻合人物情绪。 对于变焦距镜头的使用要特别谨慎。由于变焦推拉造成空间畸变,破坏空间的纵深,破坏画面的真实感。所以在拍摄客观镜头时一般不宜多用。 六、对美术部门的要求 选景、置景、服装、道具陈设及色彩设计要力求真实、朴素。不要粉饰现实。一切浮华矫饰的作法,对体现主题是徒劳无益的。 场景的选择是该片美学体现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地域特色都是向观众传达信息,了解剧情的重要手段。 作为喜剧片对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它不能完全按纯自然来体现,需要创作者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适当地加工。在主色调的统一基础上,色彩的运用要和谐流畅,要体现出地域特点,以及风土人情的生活画卷。 化装油彩要淡,皮肤感要强。要力求自然,鲜活。 服装要再现中原农村的服饰特点,一切从人物出发,色彩要亮丽,突出时代气息。 拍农村戏,就要真实体现农村的风貌,因此,从人物的造型到服装都要朴实自然,要具有时代的真实感,否则就难以引导观众进入反映的生活中去,更难引起观众的共鸣。[1]
Ⅲ 一部抗日电影 放鞭炮,把烟头扔了,把鞭炮叼到嘴上,是什么电影
不是闹着玩的(2010)
导演:卢卫国
编剧:卢卫国
主演:李易祥/于根艺/曹随风/田华
类型: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普通话/国语 / 河南方言
上映日期:2010-06-10
片长:90分钟
又名:No Kidding
求采纳,谢谢
Ⅳ 有一部农村人组乐团的电影叫什么名
《迷人的乐队》是1985年上映的中国剧情电影,王好为执导,何伟、梁冠华主演。
Ⅳ 带河南话的现代电影都有哪些
1、《鸡犬不宁》
《鸡犬不宁》是一部由陈大明自编自导,徐帆、李易祥、王宏伟、小香玉等演员主演的喜剧电影。
2、《不是闹着玩的》
《不是闹着玩的》根据真实事例改编,主要讲述了富裕了的河南农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拍摄成一部电影的故事,该片于2010年3月12日上映。
3、《就是闹着玩的》
《就是闹着玩的》该片主要讲述了一群河南农民为了圆一场春晚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办成了一台“村晚”的故事。
4、《给你一千万》
《给你一千万》是由卢卫国为导演,由郭达、法提麦·雅琦、燕笑峰、于根艺、刘小宝、丁丁、王彤等主演的喜剧电影。
5、《黑蛋,快跑》
《黑蛋,快跑》拍摄地为河南省新乡辉县,该片由马羚、弓雨旸等主演。
Ⅵ 电影1942中的小演员
演员表
导演 冯小刚
范殿元 张国立 老东家
蒋介石 陈道明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李培基 李雪健 中华民国河南省政府主席
安西满 张涵予 天主教传教士
花枝 徐帆 瞎鹿的妻子
老马 范伟 伙夫,第一战区第九巡回法庭庭长
瞎鹿 冯远征 老东家长工
白修德 亚德里安·布劳迪 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
梅甘 蒂姆·罗宾斯 神父
栓柱 张默 老东家长工,喜欢星星
地主婆 袁惠芳 老东家妻
星星 王子文 老东家女儿
儿媳妇 李倩 少东家妻,产下一子五天后饿死
瞎鹿娘 张少华 ----
陈布雷 段奕宏 中华民国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
董家耀 张述 第一战区上校军需官
少东家 赵毅 老东家儿子
张厉生 张晨光 中华民国行政院秘书长
刺猬 李小舟 抢粮头目
董英斌 张国强 第一战区参谋长
宋子文 苏有朋 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
县长老岳 林永健 ----
蒋鼎文 于震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张钫 张志坚 中华民国军事参议院副议长,实业家
张钫母 吕中 ----
书记小韩 乔振宇 ----
宋美龄 柯蓝 中华民国委员长特使、夫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宋庆龄 罗洋 孙中山夫人,保卫中国同盟主席,中华民国国母
日军联队长 木幡龙 ----
机要秘书 刘钧 蒋介石机要秘书,片中多次出现
教育厅长 于根艺 ----
日军骑兵队长 张涛 日军骑兵连队长
Ⅶ 于根艺的个人作品
《戏迷学戏》
《说歌侃戏》
《趣谈五大名旦》
《慰问》
《劝驴》 《戏迷招亲》
《老夫老妻》 2000年《红蜘蛛》饰演:朱德祥
2005年《鸡犬不宁》饰演:豫剧团团长董根艺
2010年《不是闹着玩的》饰演:村长
2012年上映《就是闹着玩的》 饰演:村长
2012年上映《1942》饰演:河南教育厅长
2013年上映《婚前婚后》饰演:郑山妞
2013年电影《大爱撑天》饰演:村长,合作演员:周奎明 2005年《快乐星球第二部》饰演:宝贝爷爷
2005年2月,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快乐星球》剧第二部在河南郑州影视拍摄基地开机,经过八个多月的紧张拍摄,长达50集的前期拍摄在2005年11月底杀青。
Ⅷ 凭啥相信你的介绍
《凭啥相信你》是由河南暴风雨影视文化公司出品、英壮导演的喜剧电影,郭晨冬、于根艺、白军选、倪宝铎、庞晓戈参与演出。1影片讲述了农民工王小龙在等待包工头李大能发工钱时把钱借给了与老乡郭亮,并开始包工头的讨债之路、农民工与名犬相伴的日子。1影片于2013年5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Ⅸ 电影《不是闹着玩的》讲的什么故事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OxS66UV2ZbWLtOCBRuIdQA
该影片由司文痞子、何冰担任出品人,苌哲涛、卢广利、王亚斌担任制片人,王世昕担任执行制片人,国家一级导演卢卫国担任总导演,河南籍着名演员李易祥、苌哲涛、范军、于根艺、新生代女演员再米热、台湾着名演员王耿豪等担纲主演。更有王彤、陈红旭、张晓英、白军选、崔文化、香香、田华、谢宪生等河南着名演员亲情加盟。本影片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喜剧电影主要讲述了成功企业家郑向阳回归家乡投资建厂,想为逝世多年的母亲办一场隆重的追思会,蔡有才独特的策划方案赢得了郑向阳的赏识,但举办前却出现了各种意外,由此展开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Ⅹ 有哪部电影中有个人名叫有才片中说河南话
《不是闹着玩的》
主 演 李易祥 Yixiang Li ....蔡有才
曹随风 Suifeng Cao ....蔡大头
苌哲涛 Zhetao Chang ....赵天柱
于根艺 Genyi Yu ....村长
杨佳宁 Jianing Yang ....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