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首部微电影觅
❶ 谁知道这是哪里面的片段是一部东北搞笑微电影,想不起名字了
《四平青年》2012
出品时间
2012年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拍摄地点
四平市
拍摄日期
2012年
导 演
李平
编 剧
李平
类 型
喜剧,友情,爱情
主 演
王琳,蓝波,张浩,李野,王晓哲
片 长
75分钟
上映时间
2012年11月11日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东北话
色 彩
彩色
❷ 励志微电影《山那边》介绍
励志微电影《山那边》介绍
每年的12月6日,是欧洲传统的“圣·尼古拉斯日”(St. Nikolas day)。传说每年的这一天,尼古拉斯都会给孩子们带来糖果和小礼物。在2014年的这一天,中国首所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中国首所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创始人姜岚昕老师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山那边》在京举行首映式,这部影片被称为中国首部纪录式励志微电影。
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后代”,现在的姜岚昕已经成为青年人心中勇于奋斗和承担责任与使命的典范,而这部影片,则是献给那些有大爱之心热心公益人士的一剂强心针,是献给天下老师、父母、孩子宝贵的精神励志食粮。
电影放映前,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学生献上了自编自演的舞蹈《谢谢你》,以此来表达对观众和一直鼎力支持免费大学教育事业的爱心人士的由衷感谢。姜岚昕老师认为:“人生最伟大的不是辉煌的成果,而是开始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草创”影片由此拉开序幕。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现场观众随之感叹、感动,甚至有的泣不成声。贫苦的生活、至爱的亲情、淳朴的民风、坚强的斗志,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着同样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人们。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姜岚昕老师更乐于放下区别心,以拔别人的苦为去己苦,以予别人乐为己乐。这三年来,姜岚昕老师对于不能享受高等教育的贫困学子一直抱有特别的关注,并以极强的使命感和大爱精神推动了免费大学这一公益慈善事业的成立和运转。电影中,一个真实的镜头感人至深。2011年11月11日,姜岚昕在“百家企业联盟发起免费大学行动”现场深情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深山,能够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同处一片教育的蓝天;梦想有一天少数民族孩子走进校园同铸民族情谊;梦想有一天农民工后代的孩子同享免费的教育。请所有的世人见证:我要投入一生的心血、倾注一生的智慧、整合一生的资源、贡献一生的财富将免费大学的事业进行下去,我将用我的生命全身心的投入……”
首映礼最后,姜岚昕老师无比虔诚地感谢在座的观众和每一位在他的人生历程中给予帮助、鼓励和支持的`人们,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人的一生中最原始的力量是‘感恩’的力量,因为感恩,我们找到了奋斗的动力,找到了奋斗的基因,找到了奋斗的源泉;而人生中更伟大的力量是‘相信’,就如同我当初决定办免费大学,我追随了自己的内心,追随自己的直觉,我越来越坚定,免费大学这份事业也许几十年之后才会有所建树,但是我相信,所以我会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到最后,而且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传承下去。”
现场观众纷纷表示看完这部微电影对姜岚昕老师和免费大学又有了新的感受:“姜岚昕院长虽然出生贫寒,但是他并没有妥协,而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他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奉献教育事业,这种大爱天下的善心让人敬佩:希望姜院长的事业能长长久久,能一直把‘免费’放在‘大学’的前面。这份任重道远的责任,不仅需要姜院长用自己的力量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奉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个充满大爱的事业能永远持续下去。”
据了解,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于2009年被姜岚昕代表的世华智业投资集团收购,并于2011年11月11日起宣布实行免费办学。学院严格按照“三特公益计划”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优选,只有具备“特优、特长、特困”条件的学生通过学院组织的优选考核正式录取后,就能享受免费教育。
;❸ 求一些东北农村微电影 例如四平青年 神马四兄弟一二
类似的影片有《二龙湖浩哥》、《鬼马狂想曲》、《阿呆与阿瓜》、《乡村囧事》《小伙时代》、《屌丝男士》都属于搞笑片子,祝你生活愉快
❹ 以前看的一部东北微电影说的是几个傻子到城里被骗钱现在又想看了但是忘记是什么电影去了,大家知道吗其
有部连续剧,叫(毛骗)也是演一群骗子团伙,你看看,很不错的
❺ 东北搞笑微电影 菜刀 咋滴啦 模仿赵四网址
小时候,我们都特么喜欢吹气球,有一次,在妈妈房间发现了一个TT,
就和弟弟装水来玩,至今都忘不了邻居大哥哥那惊奇的表情。
❻ 电影《耳朵大有福》中算命的女老板是谁演的
梁爽
中文名:梁爽 英文名:cool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身高:172cm 体重:47kg 毕业院校:吉林艺术学院影视表演专业07级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市 主要作品: 范伟主演《耳朵大有福》饰演:数码女 刘鉴主演《云上学堂》饰:成年小木香 东北首部手机电影《觅》饰演: 觅儿 话剧《大宅门》饰演:杨久红 《男女关系》饰演:叶航 《家》饰演:梅表姐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饰演:然尼亚 《我在天堂等你》饰演:青年白雪梅 星姐选举 前6强 全国平面模特大赛 冠军和新秀奖 明日之星 搜狐美女 冠军 冯德伦执导 露得清八方解码美白产品广告片女主角
❼ 吉视都市演的那个短片觅儿是什么意思
《觅》:“高仓健”主演
干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到了杭州。昨天,由新文化网站与吉林省悦影堂东北影视制作基地联合打造、投资350万的东北首部手机电影《觅》在长举行开机仪式,该片就与这段史事有些渊源。
剧情:前世今生的传奇
手机电影《觅》的长度只有10分钟,却讲述了一个前世今生的传奇故事。故事由一位算命老者口中的玄机展开,“今生前世皆有缘,缘……梦也……你信命吗?”干隆下江南,在总督府内,一位弹奏《又见觅儿笑》的抚琴女子,让他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回宫中,但觅儿心有所属,最终离开了皇宫。干隆与觅儿姑娘的故事,到此似乎结束了,但经过几代轮回,在现代,一个与干隆长得一模一样的中年男人,整日想着一个叫觅儿的女孩,一个女孩此时恰好从身边走过……两人见面了吗?他们是否会再续前缘?答案要等到2007年1月电影上映时见分晓。
男主角:外号“高仓健”
“高仓健,准备上场!”导演的大嗓门,让混乱的现场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齐刷刷地向演员通道望去,以为会看到什么“奇迹”,走过来的却是一位50岁上下的中年男人,并非那个日本着名演员高仓健。不过他却长着一张与高仓健十分相似的脸,潇洒的举止透着成熟男人的韵味。他就是该剧男一号、长春话剧团演员张珂。导演起的外号立刻在剧组流传开来,张珂像是也习惯了这种叫法,只要有人喊高仓健,他就答应,如果喊张珂,他还得愣会儿神。有30余年表演经验的张珂,不仅外形与高仓健非常相似,对戏的认真程度也不亚于高仓健。由于张珂在古代饰演的是干隆皇帝,为了突出真实感,拍清朝戏时需要剃掉头发。为了前后呼应,现代戏的部分首先开拍,上午看到张老师还是一头黑发,到了下午就剃成了光头。面对自己的新形象,他毫不在乎:“没什么,再过三个月,新头发就长出来了,为了戏这点牺牲算不了什么。”这次拍摄手机电影,对于张珂来说还是头一次,“手机电影是一个新生事物,我觉得挺新鲜。”
女主角:小试牛刀获肯定
该片女主角觅儿的扮演者,是整部戏的灵魂人物,这个角色锁定在了一位名叫梁爽的女孩身上。她曾在天娱传媒、湖南娱乐频道和辽宁青少频道主办的“星姐选举”比赛中,获得全国总决赛第6名。外形青春靓丽的梁爽与张珂年龄差距很大,由于初涉银幕,梁爽自谦地表示:以学习为主。昨天的戏主要围绕男主角展开,梁爽只是走过场地出现几个镜头,但良好的悟性还是得到导演的肯定,张珂也称赞她说:“再过个三五年,你可以帮我找戏了。”本报记者 李小卉
❽ 微电影之父何纬丰是谁啊!好像不出名啊!
呵呵,微电影之父何纬丰在微电影是很出名的。
何纬丰是微电影导演和制片的先锋,在国内更获称[香港微电影之父],是亚洲首部微电影《求爱123》的导演和监制。新媒体发展基金会和3GTV的创办人,以及第一位华人为微软和网上行星光网络合作制作互联直播节目。
2013年8月Vincent的《爱.豆腐西施》成功击败美国、澳洲、台湾以及内地多个团队,荣获中国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之[极拍48小时]最佳影片奖及最佳视觉效果奖。于微电影界享负盛名。
个人成就
· 全国48小时极拍微电影最佳电影奖《爱.西施豆腐》导演及监制
· 亚洲首部手机微电影《求爱123》导演及监制
· 新媒体发展基金会和3GTV创办人
· 第一位华人为微软和网上行/星光网络合作制作互联直播节目
· 2010年他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创办金花奖,担任主席,旨在鼓励中国年轻人发展拍摄微电影的技能,同时为中国微电影对接香港国际流动影片大奖进行竞赛。
社会职务
· 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
·香港广西总商会常务理事
·香港电台节目发展顾问
·香港数码港企业中心基金评委
·香港职业训练局评审委员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会员
·金花奖微电影奖创办人
·政治及公共行政委员会委员
·新媒体发展基金主席
·香港影评人协会荣誉会长
·创意和谐委员会主席
❾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财富自由,拓展人际圈。下面和大家分享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希望能带给你正能量!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一)
葛晓鹏的先知传媒已小有规模,正酝酿进军原创动漫与微电影
很多大学生脑海中都闪过“创业”的想法,但真正顶住压力坚持下来的并不多。8月9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潍坊“80后”小伙葛晓鹏就是凭借一股韧劲和创新能力,在潍坊的影视制作行业崭露头角,去年一年就制作了60多部企业宣传片。目前他的公司小有规模,不安于现状的他正酝酿着向原创动漫制作和微电影拍摄方向转型,立志打造潍坊原创动漫王国。
创业梦想 大三时已有打算
8月9日,记者在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的潍坊大学生孵化中心19楼见到了葛晓鹏。此时,他正在忙着接待来自国外的参观团体。通过翻译,葛晓鹏得知对方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很看好。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87年的葛晓鹏是潍坊人,201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广播影视编导专业,大三时他就有了创业打算。他跟舍友陈林天天讨论公司以后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公司雏形也是在那时形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很多同学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我则想凭借自己的能力闯一闯。”葛晓鹏说。毕业后,葛晓鹏拉上几个小伙伴成立了 “先知传媒”,目前已拥有固定的房产和设备车辆,近百万元的影视器材设备,已经算是小有成就。但是在这份成功背后,葛晓鹏和他的公司也经历了不少坎坷。
北京取经 历经艰难变成熟
葛晓鹏的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毕业后从事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当公务员或是进电视台做记者。所以,他深知能否创业关键在于能否劝服父母。2009年除夕,葛晓鹏与爸爸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彻夜长谈。刚听到儿子说想创业时,葛爸爸坚决反对,不过听了葛晓鹏的分析后,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并非一时的冲动,只好同意。
当时,作为一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运营方面,葛晓鹏是个门外汉,于是,他和陈林决定用一年时间去北京的影视传媒公司学习。
工作难找,是葛晓鹏走出校门的第一关。他和陈林到北京后投了很多简历均石沉大海。一个多月后,他和陈林才分别找到工作。那一年,葛晓鹏白天工作、补充专业知识,更留心公司的管理模式,晚上便与陈林构思自己公司的发展。
运营之困 成立半年没订单
2010年底,怀揣创业梦想的葛晓鹏终于成立了潍坊先知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以为可以把在北京学到的运营模式照搬到潍坊,没想到事与愿违,公司成立的最初半年,他们没有接到一个订单。
“北京的传媒公司有明确分工,比如拍摄公司、后期制作公司、摄影器材租赁公司,形成一个产业链,可以找到任何一个你需要的公司,节省成本又节省时间。但潍坊当时的情况不是这样,首先,企业不知道有专门做企业宣传片和纪录片的公司,一般都找电视台;其次,没有一家传媒公司愿意把后期制作让给别的公司做,哪怕自己做得不怎么好。”葛晓鹏告诉记者,他们规划的是做专业后期制作团队,公司的4个核心成员都是技术型的,以为只要把后期做好,就会有很多传媒公司找上门来,但看到潍坊现状后,他们只能转变思路。
转型之机 擅长的活都去干
迫于潍坊影视制作行业的现状,葛晓鹏决定从只做影视后期转变为只要是他们擅长的活都干。葛晓鹏告诉记者,公司的第一个订单是一本宣传册,为了把第一单业务做好,他们4个人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从设计到印刷全程参与,最后纯赚600元。
“挣600元忙1个月对很多人来说不值,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这是公司迈出的第一步。”葛晓鹏说。
从创立之初半年无一单业务,到现在企业拍宣传片要规划档期,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葛晓鹏总结说,最重要的就是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不计付出、不计时间成本的做法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其次就是他们核心主力都是技术型人才,创新性强,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未来之机 正筹备原创动漫
从一个对公司经营懵懂无知的毛头小子,到现在成为拥有百万元固定资产、摄录设备以及14名员工的“领导者”,葛晓鹏完成了创业的第一次蜕变,未来他如何规划?
“之前我们的盈利主体是企业宣传片,之后要走的路子是自己投资拍摄微电影和原创动漫。我们已经不惜重金从上海挖来《懒猫淘气三千问》的美术总监跟我们合作。”据葛晓鹏介绍,单纯为企业拍摄宣传片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有限,他计划着在保证原始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向着原创动漫业发展。据了解,目前公司正在筹备制作一部有关潍坊传统文化题材的二维动漫。
除了发展原创动漫,葛晓鹏还打算投资微电影。葛晓鹏说,巴西世界杯期间,由他们制作的两部有关世界杯吐槽的视频总点击量超过了一百万,这让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投资拍摄系列搞笑剧,趁机搭建自媒体宣传平台,让先知传媒的名气更响。
微电影创业成功案例(二)
这个清明假期,刘林青和他的“小伙伴”们异常忙碌:距离大学毕业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即将离校的同学们忙着在校园里每一处印刻着记忆的景观前留影,而刘林青他们的“觅&me工作室”的成员则拿着相机、摄录机每天穿行在校园里、教室里、紫藤花架下、图书馆的.走廊里……为同学们留下最美的青春记忆的同时,也记录着自己的青春。
“觅&me工作室”的主创有四人:杨晓菁、刘林青、张慕然和苏晓萌,均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新闻专业的大四毕业生。
谈起最初成立创业团队,刘林青介绍说,2012年9月的时候,当时正读大二的他们因为要完成制作微电影作业而聚在一起。为期两个月的合作使他们对彼此增进了了解,明确了分工,就这样,“觅”团队应运而生。
刚开始,团队的拍摄多是义务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就业,一个新的想法诞生在他们脑海中。“如果可以把爱好和工作结合,那就太幸运了。”苏晓萌说。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们迅速拟出方案,分析利弊。最终,确认工作室经营方向,盈利模式正式开启。
有了前期视频拍摄的经验,加之人脉的积累,“觅”工作室的创业初期颇为顺利。“当时在一段时间内接下了好几单,party记录,生日记录,婚礼微电影等等,由于我们的价格较市场价更低,而成片质量却很好,制作非常用心,所以客户觉得性价比高,普遍反响还不错。”张慕然说。
然而好景不长,和所有创业初期的团队一样,工作室很快迎来了新的问题。“记录类及婚礼微电影市场饱和度高且受众需求相对较小,如果我们只是单一地做这一部分,恐怕不能维持工作室长期、稳定的盈利。”刘林青说。
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对梦想的坚持,“觅”团队最终选择了以企业的宣传片、微电影广告为主,兼顾“记录生活”的发展方向。去年10月份,“觅”工作室为一家生物公司拍摄制作的用于参加创新中国大赛的企业宣传片,帮助这家公司成功入围并获得首轮融资;11月,“觅”工作室独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看见》入围光线传媒微视频大赛前20名。
记录着同学们的“毕业故事”,“觅”团队的小伙伴们也面临着毕业分离。“两位同学去英国深造,专业都是媒体制作、公关推广之类的专业;我和另外一名同学现在一家从事电子出版的企业实习,负责视频后期。”刘林青说,尽管难以避免要分开,但“觅”团队不会解散,会坚持青春梦想,“我们会有聚在一起继续奋斗的那一天。”刘林青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