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小电影冰雪两重天
㈠ 喝了什么农药还有救
百草枯原本是一种用于农业的除草剂,因效果显着、价格低廉,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误服百草枯致人死亡的新闻逐渐增多,百草枯摇身一变,成为“死亡之水”。
图源网络
一、百草枯:身边的“隐形杀手”
2018年8月某晚,赵师傅(化名)与往常一样,正品尝家人做给他最爱的红烧肉,但今天的红烧肉味道总有点怪,尝在口里,味道有些发苦。
到了凌晨,吃了红烧肉的赵师傅一家三口被被紧急送往浙江省人民医院抢救。经医生确诊,为服用百草枯中毒。所幸,赵师傅19岁的儿子因为打工下班晚还没吃饭,才躲过一劫。
原来,这瓶百草枯早在2015年就被赵师傅带回来家,混在鸡精、盐等调料瓶中。恰巧那天酱油用完了,赵老父亲翻柜子,发现一瓶棕色包装的东西。放之前,他还稍微尝了一点,不咸不淡,有点像醋,想着也没关系了,就一股脑都倒进菜里。
除了误服中毒、致死,还有人将百草枯作为行兇的工具……
“我们医院收治了一个病人,今天我们在他的尿液里检测出有‘百草枯’的成分!”
6月14日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剑青医生走进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小营派出所报案。
王医生的这名病人姓陈,今年50多岁。由于经常关节痛,他在一家卫生院配了中药,没想到吃了两天就上吐下泻。老陈转去当地医院看病,被检查出尿毒症,医生建议他到省会医院医治。
到省医院时,老陈虽然神志还清醒,但喉咙已经无法说话,经浙二医院多项检测显示,老陈是肾功能衰竭,病情短暂稳定后又突然急转直下。根据多年经验,王医生猜测老陈有可能是百草枯中毒,于是马上进行尿检,果然发现了百草枯成分!
“我们多次询问过病人和家属,都说没有碰过农药,症状就是吃中药引起的。我们也检查了中药药方,并没有发现有毒物质。”
一个人没有刻意接触过百草枯,怎么就无故中毒呢?王医生留意到老陈的妻子旷某态度有点反常。老陈的兄弟姐妹都很紧张老陈的病情,唯独妻子旷某表现得十分冷静。
“病危通知书发了好几次,她依然神色平静,还说抢救不回来,就拉回老家算了。”
报案后,旷某一口咬定对此并不知情。不过此时,警方却找到了关键线索。民警在检查旷某手机时发现,旷某经常通过手机在网上查找“农药”、“百草枯”等相关信息,例如“什么农药能致死”、“吃了百草枯有什么症状”、“误食百草枯病例”。
证据面前,旷某承认了投毒的犯罪事实。
二、再出禁令!不得在境内销售
2020年9月21日,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百草枯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百草枯专项整治效果显着,但仍存在一些地区非法添加百草枯的现象。根据第269号公告,禁止在我国境内销售仅限出口农药产品,违者按照《农药管理条例》未取得境内使用登记有关规定查处。
其实这并非国家第一次对百草枯实行禁令。早在2012年5月,相关部门就发布公告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停止百草枯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三、误服百草枯,应该如何急救?
百草枯中毒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且凶险。哈尔滨市传染医院解洪明医生表示,若经皮肤中毒者应该立即将患者的衣物脱除,先后用肥皂水清水进行彻底清洗,转往医院就医;经口中毒者应该给予肥皂水催吐,有条件者可以立即喝泥浆水中和毒素,同时尽快送医给予洗胃等相关救治。
只要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就能大大增加抢救回来的机会。
百草枯本无罪,但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就成了夺命的“毒药”。虽然百草枯水剂离开了中国市场,但避免中毒悲剧发生,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㈡ 我国绿色食品标准是怎样的
我国绿色食品标准是国家行业标准,是强制性标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我国目前所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包括环境要求、生产操作、生产资料、产品包装、贮藏运输及其他相关标准。这些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必须依据的技术性要求而建立起来的,是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生产技术规范,也是绿色食品质量认证的基础与准则。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编号为NY/T391—2000,于2000年4月1日由农业部颁布实施。该标准强调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包括水、土壤、大气必须良好,目的是确保最终产品不受污染。农田灌溉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和地面水质标准,其限值定在地表水标准Ⅲ类至Ⅳ类之间;养殖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加工食品用水采用《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畜禽饮用水评价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8—88中所列三类标准或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
AA级绿色食品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所列的新国标一级标准,主要评价因子为: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水中的重金属及类重金属(Hg、Cd、Pb、As、Cr、F)、有机污染物(BOD5)、pH、溶解氧、有机氯和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细菌);要求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没有农药残留污染,土壤肥力较高,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土壤质量标准。土壤的评价因子主要包括重金属及类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因子概括如下: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四)《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标准》该标准对绿色食品的贮藏、运输条件、方法、时间等作了具体规定,这利于保证绿色食品在贮运过程免遭污染、保持品质,利于环保和节能。
(五)《绿色食品包装材料标准》该标准正在制定中。从保护环境出发,未来绿色包装材料应达到减量化、重复使用、再循环和再降解的要求,以便能实现节省资源、避免废弃物产生等效果。
绿色食品自诞生10年来,我国除了制定颁发了以上标准,还出台了《绿色食品推荐肥料标准》、《绿色食品推荐农药标准》、《绿色食品推荐食品添加剂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标准》等等。这些标准不是绿色食品生产与质量控制所必需的标准,只是作为一项促进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辅助性标准,生产实践中采用这些辅助标准对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积极的效果。
国际产业界推崇ISO9000,其侧重于产品质量和管理;最近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又推出了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它涉及企业的环境管理、审核、环境影响、产品标志、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等。二者将一起作为世界贸易的标准,是世界贸易市场目前经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通行证。可见,发展无污染绿色食品不仅是我国国计民生的需要,也是国际贸易中必须通过的重要屏障。
㈢ 农药打完几小时后就下雨了,还有药效吗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打药也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了,但是有时候由于天气多变,刚给农作物打完农药之后,就下起了雨,这还是让农民朋友挺郁闷的一件事,多数农民朋友会认为这一遍药又白搭了,浪费了农药钱,还浪费了人力不说,对农作物杀虫防病没了效果,或者是打了除草剂没有了除草的作用。
㈣ 小白菜喷了阿维菌素农药3天能吃吗
不建议食用
国内生产的甲维盐制剂,在蔬菜上一般安全间隔期为3天,可以适当延后两天再吃,但同一季蔬菜使用不超过2次。
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阿维菌素属高毒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l0毫克/千克,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13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38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大于5.7毫克/升。
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眼晴有轻微刺激作用。
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大鼠三代繁殖试验,无作用剂量为0.12毫克/千克/天。大鼠两年无作用剂量为2毫克/千克/天。对水生生物高毒,鳟鱼96小时LC50为3.6微克/升,蓝鳃翻车鱼96小时LC509.6微克/升。
对蜜蜂高毒,经口LD50为0.009微克/头,接触LD50为0.002微克/头,但残留在叶面的LT50为4小时,4小时以后残留在叶面的药剂对蜜蜂低毒。
对鸟类低毒,鹌鹑急性经口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野鸭急性经口LD50为86.4毫克/千克。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5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为1.1毫克/升。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4)农药小电影冰雪两重天扩展阅读:
阿维菌素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不能杀卵。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
螨类成虫、若虫和昆虫幼虫与阿维菌素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阿维菌素致死作用较缓慢。
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天敌虽有直接触杀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很小。
阿维菌素在土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环境中无累积作用,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调制容易,将制剂倒入水中稍加搅拌即可使用,对作物亦较安全。
㈤ 小白菜种植管理小白菜用什么农药好
小白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得较多的一种蔬菜,在我们乡下广泛种植,要想种的好,农药少不了。
小白菜生长周期有早中晚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容易滋生的虫害,稍有点不同。早期的小白菜,叶片幼嫩,容易遭受跳甲这种虫子啃食,这时我们就可喷施20%的啶虫脒.哒螨灵悬浮剂。
在生长中期,又易滋生鼻涕虫,蜗牛,青虫害,若是滋生这类虫害的话,可把四聚乙醛颗粒剂撒到地里。
除此之外,白菜还容易滋生蚜虫,灰霉病,白粉病,疫病。除了使用以上几类药外,在管理上也要做到拔除杂草,杜绝重茬种植。还有就是要注意防旱防涝。
㈥ 小麦赤霉病可以使用什么农药进行病虫防治
多菌灵,烯唑醇,咪酰胺,克百菌等农药品种防治。
小麦赤霉病还可以施加磷酸二氢钾溶液,腐殖微酸肥等元素药剂同时防治伴生病症,对于病害较为严重的地段,需要施加两次药剂,当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施加多少农药。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它流行不流行关键要看四月份的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否有降雨,如果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遇到三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天气,气温在十五度以上,就会导致小麦赤霉病流行,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治疗。
小麦赤霉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使用农药预防小麦被病虫害所侵害。
㈦ 防蔬菜病害,要如何正确使用农药
化学防治便是运用化学农药开展病虫防治的一种方式。这类办法有其优势,即化学农药可规模地生产,大规模应用推广,防治覆盖面广、成效快,已变成农业中防治病虫不能缺失的技术措施。可是,化学防治又有缺陷,即长期单纯的应用化学农药,造成了许多不良反应。
比如害虫、病原菌造成了抗药性,结果防治效果愈来愈差;在破坏力病原菌、害虫同时,也破坏了害虫的克星和有利动物,毁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使一些主次害虫升高为关键害虫,危害变重;同时还环境污染了自然环境、环境污染了蔬菜水果,立即威胁人们健康,因此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看天、看苗用药喷药液一般应选大晴天、没有风进入(风大不大)的气温。温度高时,浓度要合理减少,以防产生药害(尤其是保护区蔬菜)。有的农药(如有一些甲基对硫磷)温度高时应用药效提升。苗小时,喷药水率应降低,并且浓度不适合高,因小苗嫩易造成药害。有的菜对某类药比较敏感,如50%滴涕农药,在丝瓜上应用,300倍液有药害,500倍液没有药害,但500倍液在大白菜上应用就造成药害。因而,大白菜上应用浓度就需要减少,规定800倍以上。
不可以盲目混合农药应用农户为了节约劳动力,和考虑到防治多种多样病虫害,或又预防疾病又防蛀,经常把几类农药混在一起喷撒,结果有的造成药害,有的无效(酸碱中和),有的毒副作用提升,导致工作人员中毒了,乃至身亡。因此,应科学研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