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微电影原生家庭

微电影原生家庭

发布时间: 2022-11-27 23:44:38

Ⅰ 关于原生家庭的电影或电视剧

《小别离》《小欢喜》《家有儿女》等都是关于原生家庭的电影和电视刡

Ⅱ 《厕所英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01

看完《厕所英雄》厕所英雄,朋友的感觉是任何事情都要去争取,而给我感觉最强烈的是一个人的家庭对人的影响太大了。

剧情很简单,女主角贾亚嫁给爱情后,没有来得及回味甜蜜就面临一个问题,家里没有厕所,贴心的尿壶协会的妇女们在凌晨四点多敲了新房的窗,邀请她一起去野外方便。

女主的震惊写在脸上:“我不知道你家没有厕所,知道我是不会嫁给你的”。

一开始女主试图跟随妇女们走去野外,那时她是想要融入这个所谓的“传统文化”。可是当她发现她自己无法在他人的注视下上厕所,就把尿壶扔在野外,宣布了不加入这个协会。她拒绝这种生活方式。

回家后,让丈夫去解决这个问题,丈夫虽不理解,可是基于对新婚妻子的爱,也在积极的解决问题。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去邻居家像做贼一样上厕所,去停靠站台七分钟的火车上上厕所,甚至去偷剧组的流动厕所。这些权宜之计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女主回了娘家,她履行了自己诺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就离婚。

披着风俗和宗教外衣的愚昧没有那么容易战胜,所以男主用卖掉摩托车的钱建造的厕所被砸了,二人也终于坐在了法官面前,准备离婚。

当然结局是欢喜的,建造厕所的问题解决了,男主和女主又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02

有人感动于男女主角的爱情,伟大的爱情,就像男主说的,我可以为你不惜与全世界为敌。

有人欣赏女主的坚持和不妥协,欣赏她反抗的精神。

可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是她?为什么是她对在野外上厕所说不?她为什么敢去说不?

影片中有两句话形成很明显的对比,一句是男主的奶奶说,女人就该学会妥协。

还有一句是女主说的,我从出生就在室内上厕所,为什么让我改?

可见,在认为厕所是污秽的,是亵渎神明的大环境下,女主家里是有厕所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个尿壶协会的妇女说,你让我们怎么样?都像你一样回家吗?可是我家里也没有厕所啊。

是啊,你从出生都没有在室内上过厕所,你就不知道在室内上厕所与室外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原生家庭能给你最直观的烙印。

女主因为厕所的问题负气跑回娘家的时候,村里人都在说,女主在家里也住不下去,很快会回来的,因为娘家一定会嫌丢人。可是结果呢?

镜头一转,女主一家在其乐融融的看电视,父亲剥了坚果放在她的手上,在家里,她被满满的理解和爱保卫者,包围着。没有比那一刻更清楚,女主从小就是生活在爱里面。

电影开头交代的很清楚,女主有硕士学位,是印度的上等人,照片都是贴在广告墙上的。而男主呢?是一个有点邋遢有点猥琐的大龄男青年罢了。可即使这样,男主登门求婚的时候,没有受到一点点阻碍,父母对女儿有充分的信任,既然我的女儿选择你,那你一定有过人之处。后面剧情的发展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你看,女主她有高学历,有爱自己信任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又是那么的有趣和开明,哪怕离婚,家也永远是她的家。

所以,她有底气去说不,有底气要求建厕所,有底气去离婚,哪怕家里从没有人离婚过。

她的底气就来自她的家庭。她的家庭给她的底气,伴随她一起,对抗了传统文化和陋习,为女性争取到了本来属于她们的利益。

                                                                03

说到原生家庭,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樊胜美,她那个无底洞一样的家庭一直在压榨她,她不知反抗,不敢反抗。她调转头来就压榨王柏川,口口声声的我不靠你还能靠谁呢?你是我男朋友啊!这与她妈妈悲悲切切的说,阿美啊,你救救你哥哥吧,你是她妹妹啊,你不能见死不救没良心啊,如出一辙。樊胜美努力想要逃离的原生家庭,一点没剩的都投射在她的身上。

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你的原生家庭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你,如影随形。

妈妈对热恋中的女儿说,去他家吃顿饭吧,他爸爸妈妈的相处模式基本上就是你们婚后的相处模式。女孩来到男孩家,男孩的妈妈在做饭,爸爸在摘菜,吃饭时爸爸会帮妈妈盛饭,饭后会主动收拾餐桌,洗碗。男孩一家人说话都音调平和不急不躁。回家后,女孩把这些讲给妈妈听,妈妈说这个男孩至少是性格温和,愿意做家务,会和妻子分担生活中的事情。婚后的生活恰证明了妈妈说的都是对的。

也有人说,想知道你妻子二三十年后什么样,去看看你的丈母娘吧。

我们都在不自觉的模仿着自己的父母,行为上或者思想上,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从来就没有绝对好的原生家庭。

就像在本剧中男主角的父亲,一个迷信又倔强的老头。他可以为了迷信和宗教给他的大儿子取一头奶牛回来。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说他孝顺,在她的妈妈因为脚受伤不能去厕所的时候,他虽然内心极为挣扎,但是还是让她的妈妈上了院子里的厕所。知错能改,最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有问题之后主动跑到法院去讲儿媳妇接回来,并且将把他被他砸烂了厕所修复。那么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幽默一个执着,肯定也来源于他身上的美好的闪光点。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重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生其实就是不断突破和成长的过程。童年不能决定人生的终点,要不然,我们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

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也不应该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虽然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尽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原生家庭。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将上一辈的问题来当作我们拒绝成长的借口。

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带着让自己嘴角微扬的梦想,现在出发。

向北:,爱写字,爱旅行,爱自己。工作是生存,写字是生活,写出好文章是我向往的生活

Ⅲ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狼叔”直面原生家庭之痛,有哪些看点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狼叔”直面原生家庭之痛,看点是面对叛逆期儿子,和再婚之后伴侣,我们应该怎么平衡。也告诉我们更多成年人,在离婚这个问题上需要慎重,同时离婚之后,我们需要对孩子负责任,肩负起作为父母责任,陪伴孩子成长。剧中细节,看似平淡生活,实际上是一些矛盾开始。让我们原生家庭,需要注意以下,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不要争吵,不要给孩子留下阴影,需要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童年。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我们做家长,多关心孩子,和孩子做朋友。不管我们心情多坏,都要放下面子,去和孩子成为朋友,打开孩子心扉。成为孩子好朋友,帮助孩子熬过青春期。

Ⅳ 《原生家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在为《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所做的序中这样写到,只这一句话,就击中了我心灵的靶心。

原来我孜孜不倦地阅读心理学书籍,唯一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了解和认识自己那些不舒服的感受,而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合着的这本书,又一次拔高了我了解自我感受的能力。

除此之外,它还默默影响着我如何看待身边的事物。比如,看完这本书再去看一些电影,能有一些不同的角度,或挖掘出深层次的东西。

最近几天趁着刚看完是枝裕和导演的《小偷家族》,我又追了他另一部获得过2004年第57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的《无人知晓》,在缓慢的节奏之外,很快意识到电影的悲剧源自母亲的不作为。

而做出不作为行为的父母在书中被作者成为“不称职的父母”,他们也是有毒的父母的一种。有毒的父母制造了有毒的家庭生活模式,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被荼毒。

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个人的思想觉知,但是改变它更需要科学的指导。如果你也有一些灰暗的痛苦的感受,但是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的这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或许适合看一看。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享有国际盛名的心理医师和畅销书作家,还是颇受欢迎的演说家、节目嘉宾和媒体人,她的作品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这本《原生家庭》曾荣获《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克雷格·巴克是影视编剧兼制片人,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现居于美国洛杉矶。他曾与苏珊·福沃德合着过多部作品,如《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金钱魔鬼》《对天真的背弃》等。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被称为“苏珊·福沃德的心理学经典作品”,被誉为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就像武志红老师在推荐序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尊重一个真相,就是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至少敢于承认这个事实时,才真正走上一条找回自我的道路。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是这样走过来的。



这本书除前言和尾声外,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是“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和“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书中采用案例和论述相结合的方法阐释作者的观点,使读者能够轻松走进人物的故事,但是这种分散的写法也需要仔细去总结作者的意思,需要多看几遍。

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不同的家庭模式如何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以及这些创伤如何影响他成年后的生活;第二部分主要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提供直面父母影响的方法,教人们改变行为模式,重获人生自由。

同《沟通的艺术》中自我的社会性根源的观点一样,苏珊·福沃德博士也认为是孩子对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不加选择的全盘接收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加之孩子对父母天然的信任、依赖和爱,使家庭模式在一代代人之间遗传下去。

家族中好的品质会遗传,坏的品质也会遗传,这本书主要探讨的就是始终用负面行为模式支配着孩子的伤害型父母,分别为:不称职的父母(不作为或忽略型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

这些有毒的父母因为自己童年和性格、人格的缺失,因为受自己祖辈的生活方式影响,没有能力成长为一个健康健全的成年人,同时还把这些负面行为继续带给自己的孩子。

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父母子女关系的倒置、自我价值感缺失、孤独自卑、愤怒恐惧、深深的无力感和信任感缺失……

这些特点是怎么造成的?有毒的家庭模式又是怎么运转的?

首先,要审视有毒的家庭体系的观念 ,观念包括说出口的和未说出口的。“观念是我们去理解、认知世界的框架,它奠定、影响、塑造了我们的感情和行为。”(P155)观念是家庭系统的骨骼。

其次,要了解有毒的家庭体系的规矩 ,也包括说出口的和未说出口的。“规矩既是观念的具体做法,也是实际制约孩子的条框。”(P155)规矩是家庭系统的血肉。

最后,要知道是盲目的顺从驱动着家庭系统的运行 ,它就像是肌肉。(P157)

因为有错误的观念(如父母子女地位的天然不对等),有错误的规矩(如子女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父母),又有子女对父母盲目的顺从,才有了父母可以掌控、伤害孩子的机会和可能,有毒的家庭模式才能完成代际遗传。而要克服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许多成长自不健康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仍然觉得痛苦和茫然,本以为到了可以自己做主的时候就能按照曾经预想的去做,才发现内心的抗拒、恐惧和强迫性重复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

想要从旧有的家庭模式中走出来,需要精神和行为全部做好准备,这个准备的 第一步就是释放愤怒 。把悲痛和愤怒释放出来,把别人的责任归还于本人,受害者才能迎来真正的平静。

第二步就是使用理性在认知层面做好准备。

可以通过练习发现自己那些具有破坏性的观念,这些观念使自己放弃自由选择权而将父母的感受作为行为的基准,痛苦的感受又使自己更加纠结和茫然;了解观念、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后,使用非辩护性回应和表明立场的方式重新进行自我界定,获得准确正面的自我认知。

第三步是在情感方面做到自我满足。

把责任还给应该承担责任的人,卸下自我惩罚的负担,明白童年的不幸不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该悲伤的时候悲伤,该愤怒的时候愤怒,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理性对待它们,好好照顾自己;可以通过写信和当面对峙的方法告诉父母他们曾经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明确表明自己对今后生活的态度和立场,摆脱对旧有模式的恐惧感。

即便自己做得再好再努力,父母或许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苏珊·福沃德给出的方法并不是在成年后再获得父母的道歉,或者弥补童年缺失的幸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应该明白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应该为当下的生活负责,释放愤怒、了解自己、学会对抗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收获独立而自由的人生。

这也是书本最后一章强调的,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需要自己的努力,通过给自己和孩子 做出承诺、做出改变行为和向孩子道歉 (在向他们发火后),从身上割下原生家庭的毒瘤,给孩子和未来一个全新的开始。



这本书之所以引起我的共鸣,是因为当我回忆这几年的经历时,发现自己不自觉的在使用书中的方法克服原生家庭带给我的不良影响,并且成功地找到了舒适的生活方式。

父亲在我11至16岁的青春期间,算是一个掌控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加上我们家族重男轻女,父母子女、夫妻地位天然不平等,造成我很早就意识到自己过得不开心。

按照书中的理论分析,“观念具有很强大的力量,能够区分是非好坏,也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道德价值、教育程度、性别观念、职业选择、行为准则和经济状况。他们形成了一个家庭的行为模式。”(P151)

我们家的观念比较守旧、封闭,所以要求妻子要顺从丈夫,孩子要顺从父母,即便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但是孩子没有反抗的资格,反抗的结果就是挨骂挨打。

观念决定了规矩,规矩影响了行为,行为带来了感受,或者观念也直接影响了感受。当我越长越大读的书越来越多,就觉得父母很多事做的不对,他们说的也不对,但是从小对父母无条件的顺从,全盘接收他们对我的评价,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我的自我认知,就是自卑、软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对改变深深的无力感。我总是觉得不被理解,特别孤独。

在我24岁那年开始工作,并且遇到Charles先生之后,一切都变了。我开始着手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决定,不再听从父亲的安排,并且排斥他插手我的生活,父亲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时常勃然大怒。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会用我不好好学习考试以获得职位晋升为理由训斥我,而明显的排斥真实理由,即他不满意我与先生恋爱,因为觉得他的条件不好。这也是书中所说的,操控型父母所用的间接方法,避免直接冲突或制造孩子的(我的)内疚以转移自己的烦恼和压力,让孩子重新回到可以被掌控的轨道上。

10-13年,我从恋爱初始觉得被理解被鼓励,到渐渐对先生释放我对家庭的不满和愤怒,再到受他影响一点点明白父母对我没有那么多爱(或者至少没有他们宣称的那样爱),我不必依赖他们的评价或感受而做决定,然后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取得几个巨大的进步,我逐渐改善了对自己不合理的认知,也慢慢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自己做各种决定。

13年结婚后,我更是开始了自己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凡事不再听从父母任何的意见,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苗头不对立马使用非辩护性回应(中止谈话)和表明立场(不对他们抱有期望)的方法面对他们。我们结婚前与父亲有矛盾时我还使用过写信的方法向他解释问题(与他对峙),后来时不时在合适的时机告诉他小时候他的很多言行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当面对峙)。

整整8年,我终于用8年的时候完成了小时候的期待,就是为自己而活,活得开心舒服自在,没有对父母的责任和内疚,也没有想法和行为的纠结和反复。而我的父母,也有了一些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我(和弟弟)的改变而带来的他们不得不改变。

我用自己的观念和感受塑造了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因为了解到父母永远不可能彻底改变,我也永远不可能弥补儿时所有的缺失。我要做的,不过是从现在开始更了解过去的自己,以期塑造更好的未来,给我的孩子更好的开始。

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在《原生家庭》的最后一章说,“能否从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中解脱出来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学会对过去放手,学会重新定义真正的爱,学会相信自己对于现实的认知,每一个带着原生家庭伤疤的人都有能力走入自觉而自由的人生。

有句话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有伤疤怕什么,那只不过提醒你你要努力去修复它。希望每一个纠结于童年痛苦的人,都能从夹缝中生出勇气,从裂缝中沐浴阳光。

Ⅳ 隐入尘烟属于什么类型

《隐入尘烟》可以归到爱情电影的类别之中。

电影设定的故事情节很清晰:两个不幸的人马有铁与贵英,一个木讷,一个身患疾痼,分别被原生家庭“逐出”,因偶然结合一起,一贫如洗,相依为命,却产生了爱情情愫的最高境界,演绎了一段情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催人泪下的悲苦生活。

大西北荒漠背景之下的两位最普通、甚至是“低能”的人,不但遭到“家族”的放逐,而且也被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世界放逐到“世界的边缘”。在亲属、乡邻灰白的眼球中,他们像尘埃一样渺小,几乎没有关心他们的人。

然而即使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两个却活得无比真实亲切。夫妻两人加上一头毛驴,这就是贯穿电影始终的主要活物。电影主题演化成极端悲情:女主人公在众目之中,竟落水而亡,男主人公服毒自杀。

电影类型

电影类型分为: 动作电影,奇幻电影,喜剧电影,恐怖电影,冒险电影,爱情电影,警匪电影,科幻电影,战争电影,灾难电影,温情电影,史诗电影,实验电影,微电影,微动画电影,悬疑电影。

音乐电影,黑帮电影,纪录电影,公路电影,意识流电影,动画电影,惊悚电影,西部电影,人物电影,飞车电影,家庭电影,超级英雄电影。

Ⅵ 家出少女什么时候有中文版

2021年。《家出少女》是2018年的一部微电影,导演是陈锦宇。该剧于2021年发行中文版在中国上映,该电影讲述了女主由于原生家庭的一些事情,导致性格上的变化,在社会中闯荡的故事。

Ⅶ 勇敢面对,果断舍弃,专注需要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中间的那道沟,掉进去了叫挫折,爬起来了叫成长。@罗振宇

1、 紧急与重要的事情,你会选哪一个?

相信道理大家都懂,也听过很多,实在一些,先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女孩从小出生在城市,小康家庭,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私企做白领。

男孩自幼在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选择去了一家工地上班(尘土飞扬),工资待遇都不错。每次女孩见男孩,需要乘坐火车到达1000多公里的地方才能见到男孩。

女孩多次劝阻男孩,放弃这份工作跟她一起去城市发展,由于女孩的父母不愿意男孩跟自己的女儿交往,女孩父母向男孩说:“等你赚到100万,我才会同意把我女儿嫁给你”。

由此男孩为了赚到100万,在工地上班多年,之后又取了工地老板的女儿结婚,有一个女儿。然后离婚了,自己开了一家公司。

四年后的女孩依然未婚,同时也辞去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男孩得了肺尘病,妻子也离他而去,去往美国定居。男孩最终剩下的只有钱和一个女儿,终日与病痛缠绕。

当然,发生这种案例的事迹,毕竟也是小概率事件。

但我们要清楚紧急与重要的事情,去选择对的哪一个选项,赚100万可以跟女孩结婚,当前是紧急的事情,但忽略掉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健康。

男孩同时也进入一种稀缺的心里状态,什么是稀缺: 不是客观的物质稀缺,而是稀缺心态,指一种会让人产生急迫感的稀缺心态。

比如,当天的任务没有完成,马上又到交任务的时间了,从而心中会产生一种紧迫感。这个时候就会心急火燎,集中注意力,不受任何事情的打扰,完成任务是最紧急的事情,这就是稀缺心态。

男孩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对金钱严重缺乏安全感。

忽略掉了长时间重要的东西,而选择去争取短时间紧急的事情,短时间的稀缺心态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如果是长时间的稀缺心态,会把一个人拖向贫穷,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穷从字面上来理解是缺钱、缺物质, 而真正的穷本质上并不是缺钱和物质,缺的是一个自我认知和思维模式,以及健康和资源。

2、 年轻人,要怎样才能有安全感。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有钱才能有安全感,的确,有钱确实能让人消除对金钱的焦虑感。那要怎样才能有安全感呢?

都说女生容易缺乏安全感,其实不成熟的男生更严重,而且还只能往自己肚子咽,不能表现出来。

常言道,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没错,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内心的独立与自足。 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就像小松鼠把食物藏满树洞,才能有少许安全感,永远都不知道冬天何时到来和结束。

人也一样,会担心:

◦ 手机电量快没了,就感觉很心慌;

◦ 穿衣服都有口袋,不然手会没地方放;

◦ 跳槽得找到下家再跳,不然工资卡上会没钱;

◦ 交朋友的标准,先看他(她)对我有没有好感。

其实情侣间最适当的关系是: “在一起的时候都很快乐,分开后也能过得很好”。

要有安全感,得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把小目标像photoshop一样将他们分解出来,落实在每一个细小的工具上,再将工具组合起来使用,自然就会有收获。

果断舍弃紧急无关的事情,专注长时间重要的事情,再去思考自己要什么,对安全感的焦虑慢慢就会减少,才不会让自己进入稀缺的心态。

3、 有没有想过自己要什么?

25岁之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迷茫,25岁之后有些事情拎不清,社会对你就不会那么宽容了。 多么赤裸裸的现实啊!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比如,择偶标准、购物、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等等,这些都是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指数。

就拿比较普遍的工作来说,记得有一年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聊着聊着,各自吐槽起了自己的工作,纷纷抱怨,工作累,加班多,赚钱少,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价值,迷茫,浑浑噩噩等等。

每个人聊起别人的工作都是羡慕不已,但被羡慕的人自己却也一肚子苦水。这样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曾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

其实发生类似的情况非常普遍,但不要进入了这两个思维误区:

◦ 既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索性就不去思考。

我不知道怎么规划人生,谁知道三、五年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走一步算一步吧。

◦ 反正就是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那就敷衍了事。

这不是我喜欢的事情,我没有必要花心思去做,用这种话语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

这两种心态,长远来看,都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种情形下,工作变成了一种维生的方式,而不是有价值的事业。久而久之,你会慢慢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开始感到懈怠、疲倦,进入平台期。

每天上班了总盼着下班,下班之后则是休息、消遣、娱乐,再也不想管工作的事。这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专注自己的需要,摒弃原有的观念,找到自己想要的,可以分这三步走:

◦ 尝试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改变“我不想努力,因为我没有想做的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大脑得到正向反馈了,就会有优越感,从而就会有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 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能够让你接触更多的机会。

◦ 不断试错,这件事情要趁早,最好从大学就开始;毕业三五年,也完全没问题。30岁以上,也许,你去试错的成本就会慢慢提升,就要三思而行了。

4、 写在最后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阻碍,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 回避问题始终只会停留在哪里。

果断舍弃没有价值的事物,专注自己的需要。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必须对自己有很清晰的认知,才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

Ⅷ 《风雨哈佛路》|原生家庭不够好,看她如何逆袭走上哈佛路

我们的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

同时也指向一个辽阔的未来。

                                  ——雨季的梦想

最近,原生家庭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颇高,上到影视红星下到平民百姓,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幸福与否的时候,追根索源,似乎都可以从原生家庭当中找到重要的影响因素。

于是我们便得出一个结论:原生家庭好的,更容易取得成功;原生家庭不好的,往往难以打破阶层固化的流动。

直到昨天我看了电影《风雨哈佛路》,才刷新了我对原生家庭的看法。

女主角利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母亲常年酗酒和吸毒,在利兹还只有8岁的时候,她就要被迫上街打扫和乞讨,经常食不果腹,常年穿着同一套衣服,以至身上总是发出难闻的味道。15岁那年,母亲染上艾滋病死去,父亲也进了收容所。她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孤儿院。工作人员对她说,如果24小时内有人来领她出去,那么她就可以过上全新的生活。可是24小时过去了,24天过去了,都没有人来带她出去,她不得不一直待在孤儿院里……

我想,要比惨,实在是没有几个人的原生家庭比利兹更惨的了,可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恶劣家庭环境当中的女孩,最后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跨进了美国顶尖名校——哈佛大学的门槛,从此开启了崭新而美好的人生。

是什么因素促使利兹摆脱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光明大道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

在利兹的母亲染上了艾滋病、父亲被送进了收容所的时候,利兹宁可进孤儿院,也不愿意随母亲和姐姐一起去和外公生活;在15岁那年母亲死了之后,利兹又毅然决定逃离原来的环境,原来的学校,到另外的一所学校去上学;当她拿到《纽约时报》最高奖学金最后一轮的面试通知的时候,她最好的朋友劝她打消这个念头,但是她依然毅然前往,并且成功通过了面试……

利兹还有一个姐姐,可是与利兹相比,姐姐就显得没有主见和头脑。所以她和母亲随外公一起生活,很小的时候就被外公强奸了。当利兹欣喜地告诉她自己获得了《纽约时报》的最高奖学金,即将去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姐姐却黯然地对利兹说,自己的眼睛就像当年的母亲一样,很快就要瞎了。

独立与服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造成了两姐妹人生的截然不同。

我们知道,很多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条出路。其实,这句话用在利兹身上也同样适用。

当利兹在孤儿院的时候,尽管她不经常去上学,但是她却没有放弃读书和学习,只要她考试,她试卷上的分数就是100分。最后她参加了升学考试,成绩也很好。

在高中,她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修完了4年的课程。她的导师对她说“修10门课,用2年读完,这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利兹说:“不,这才是活着。”

当利兹到一所新的高中去面试的时候,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对她说,她因为迟到了一个小时,而学校3周前已经开始上课,招生就快满了而打算拒绝她的时候,利兹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对对方说“我读过加强学生的参与发展公平社区”,令对方对她刮目相看,她因此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和戴维面谈的机会。

在等待的过程中,利兹抓紧时间提前写好了面试需要回答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生活的梦想?学校的梦想?当戴维开完会出来对她说“申请也是一个很大的作文……”,而自己又快要迟到的时候,利兹马上递过自己填好的申请表说“我已经完成作文了”,戴维不得不把想要拒绝的话咽回肚子里,给了她一个改变人生的重要机会。

出生在这样恶劣的家庭环境当中,不染上恶习已经是万幸了,或许很多人会因此而对家人对社会心生怨恨,认为上天对自己不公。可是利兹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更没有放纵过。

她说:“就算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她在世人眼里是个人见人怕的瘾君子,但是我依然那么的爱她。”母亲没有尽过照顾她的责任,但是她却把母亲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和看待。

她的爸爸也没有怎么照顾过她,但是她依然爱他,觉得他是她小时候的世界里最有趣的事情,因为他的缘故,她总会发现另外的出路。

是的,正是因为她有一颗感恩而又善良的心,所以才使得她并没有被眼前的苦难遮住了看世界的目光,也没有被自己的生活环境所同化,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正如他对戴维说的那番话:每个我认识的人都是愤怒、疲惫,他们只是挣扎着活下去,但是我知道还有一个世界,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我希望在那里生活。

她的自尊自爱、宽容和善良,也赢得了导师对她的尊重和爱护,给了她一个她急需的入学机会,从而迈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是的,当你看过《风雨哈佛路》,你会开始觉得原生家庭的影响,或许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原生家庭不够好,那就通过努力来弥补。

当你不被眼前的苦难消磨了意志,当你通过读书和学习找到了另一条通往美好世界的路,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牢牢地抓住每一次的机遇,你的人生便从此大不相同。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20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94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7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300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13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5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6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9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