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微电影
❶ 北辙南辕是在哪里拍的
序言:《北辙南辕》面对的是一群女性群体,在这部电视剧中有5位个性鲜明的女性中,5位女性在经过生活的打击之后,决定联手开北辙南辕餐厅。我们可以在这部电视剧中看到一些非常明显的标志物,通过这些标志物,我们可以推断出《北辙南辕》是在北京拍摄的。
三、不太现实
这部剧播出之后,被很多观众指不太现实,虽然这5位女主人公在创立餐厅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整部剧并没有将焦点放在她们如何创立餐厅的过程当中。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白富美,所以说如果想创业的话,简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普通人更多,他们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开一家梦想的餐厅。
❷ 冯小刚导演的北辙南辕中,为什么很多网友特别喜欢鲍雪这个角色
小编最近特别喜欢追的一部电视剧,就是冯小刚导演的《北辙南辕》。一看到这个电视剧的名字,我就想到了中国古代成语中的南辕北辙,就对这个电视机有了很大的兴趣,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拍得很好,演员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的,让我看的是聚精会神。小编在里面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就是鲍雪,那我为什么喜欢她呢?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我喜欢她的原因。
三、总结
除了这一个点,先前鲍雪和俞颂阳因为极限运动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鲍雪那种隐含泪水的模样,更是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这是因为鲍雪担心自己的男朋友会因为极限运动受到伤害,之前也有过极限运动参与者因为意外事故身亡的消息传来,她非常担心自己的男朋友。从中也能看出鲍雪的真性情,这样的性格是观众非常喜欢的。
❸ 观众对《北辙南辕》不买账,主要因冯小刚描绘的“大飒蜜”形象,你怎么看
大飒蜜就是酒桌上的油腻女,年轻人连白酒都不爱了更别提酒桌文化。我对酒桌上的油腻男女只有恶心,小嘴叭叭地劝人喝酒一件正事儿都不干,全是酒桌吹逼,靠逼酒劝酒规训职场新人,她们劝酒是看身份的,没背景的就会被逼着喝,为的是让你成为酒桌上的趣味,看你出丑,有背景的暗示一下不想喝这些人就卑躬屈膝给你解围转头劝那没背景的喝。这种人可能老一辈的觉得这女人豪放能在酒桌上成事儿,现在的年轻人见多了就知道了那是酒桌上成的事嘛。
❹ 《北辙南辕》告诉你,看你和男友的感情还有没有未来
冯小刚拍电视剧了?果真,他搬出了拍电影的架势,拍了一部……网剧:《北辙南辕》
网络对它的描述是: 都市女性群像剧,讲述五个女性在携手创立“北辙南辕”餐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爱情的故事。
虽然网评褒贬不一,但看得还挺上头,每个角色都会有我们的缩影,我们可以在这部剧中 找到高配版的自己, 就算是这样,高配版的“我们”也会遇到八十一难磨砺,给我们诸多启示。
在所有的角色中,最接地气的就是 冯希( 隋源饰 ) ,她弱小无助,不能解决的事情有很多。
她有一位深以为傲的男朋友,两人经历了10年的恋爱长跑。
在她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同时,她的挂名的男朋友从种种细节上来看,早已经不爱冯希了,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相处模式,让人无比压抑。
今天就来深挖一下,冯希和她男朋友李响(刘凯饰)的相处模式,以此提醒深陷其中的姑娘们: 如果生活中遇到了这些问题,一定要思考一下两个人的关系,尽早回头,及时上岸……
冯希,湖北荆州人,高职学历。
因男朋友李响来北京读博,辞了工作就跟来了,在北京的3年里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做微商、代购,偶尔兼职一下珊珊的小助理,住的是亲戚的房子,也不需要承担房租。【小声说,这样能在北京生活下去,真的有点厉害哦……
两个人是初中同学,经历过异地恋,之后又因聚少离多,冯希决定辞了工作,搬到了李响的的视线范围之内,承担起了他部分日常起居。
哎,这一幕怎么这么眼熟?
感觉像极了大学回家你妈招呼你“瓜娃,要吃啥?”的样子。
这段情节可以看出:
还没结婚,冯希已经以“妻子”的身份自居,主动放弃工作和人脉。她首先已经付出很多。
假设10年前两人的关系真的非常好,女生又比男生成熟早,两个人异地恋的时候,正是她工作,男友读研究生阶段,聚少离多,小别胜新婚。
而那个时候两个人虽有差异,但是差距还没显出来。
而又3年过去了。
冯希成为了一枚高职毕业全职的无业游民兼职周末小主妇,而男友李响却一步一步读到了博士后。
两个人的差距立现,感情就算再好,此时,两个人的眼界和价值观已经慢慢不同了。
学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基础,但是学历可以辐射一个人今后的行走的宽度,而从这一段来看,她们两个人就已经南辕北辙了。
话毕,冯希还表现出一脸希冀和欣慰,但旁观者却感受到了屡屡的不安。
-诋毁你的朋友,断绝你的社交-
李响第一次出场,是冯希因为和尤珊珊(王珞丹饰)骑马回来的隔天,浑身酸疼。
她撒娇地说了一句“浑身都要散架了,腿疼”
李响反馈并不像一般男友那样关心一下,帮女友捏捏揉揉顺便毛手毛脚一下,他背对着冯希,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高兴,随之而来像个巨婴一样抛出了自己的需求“饿了,晚上吃什么?”
随即就说“以后少跟尤珊珊接触。”
紧接着开始诋毁尤珊珊身边都是好色老头,个个没安好心。
字字诛心,表面上看上去是表达出了自己对女友的保护与不放心,但是究其深层次涵义大致如下:
1. 我不希望你和外界接触,你对于外界的机会多了,我要面临的风险也高
2. 我也对自己没信心,我没钱没权,我也害怕被有钱老头绿。
3. 我读书那么辛苦,你就得照顾好我,为我洗衣做饭,你累得不能动,难道还要我来伺候你?
更夸张的是,他居然直接电话尤珊珊,要求别人以后别带着自己的女朋友“鬼混”冠上的理由是“你打扰到我们二人世界了。” 太盲目自大了。
尤珊珊一针见血:我没想给她制造什么出轨的机会。
并且反手问李响:你把冯希当成什么了?女朋友还是老妈子?24小时在家等你回来?
还没结婚,冯希的日子就过成了婚后“全职太太”的样子,而她那个未过门的丈夫却是将自私演绎到了极致: 希望断绝她的社交;出手攻击她的闺蜜,以保证将她可以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
缺乏关心,而以控制为基础的相处,还有爱情吗?
幸好,冯希还有一位脑子清楚的闺蜜珊珊,会常常提点她,帮她撑腰。
-打压你的自信、干预你的生活-
李响第二次出场,冯希兴高采烈的邀请他回家吃火锅。
冯希先兴高采烈的捧了李响一番,看气氛热络了便说“尤珊珊想开一家餐厅地址都选好了,想拉我一块。”
话毕,刚刚还举杯庆贺满脸喜气的李响,立马就拉下了脸,比翻书还快。同时还重重地放下了筷子,摆出了脸色,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冯希强烈表示“我就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难道你想我一直在家伺候你?那你早晚会烦我的。
李响想了一想,问:开餐厅你能干什么?厨师?收银员?
这里不难发现: 冯希在李响面前有些卑微,话语间也带着略讨好的样子,这样的关系已经完全不平等了。
李响不断给冯希泼冷水,“黄了怎么办?”
根据“吸引力法则”任何事,只要有正念的发向,配合自己的努力,还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收获的。
但是李响这一招就很坏了,给你一个坏的心理暗示,然后再不断的打击你的自信心。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
李响对冯希的评价很低,他潜意识里已经看不起冯希了。
冯希有自己的想法,无论是以征求还是商量的方式和李响说,他都看不到,在他的眼里,冯希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附属品。
冯希对于李响的价值就是:陪他聊聊天、周末做个饭洗个衣服,平时乖巧不生事,静静地等他回家。
当冯希被叨叨烦了之后,顺口问李响: 那你说我干什么?
李响顺势缓缓地发出洗脑三连:
为什么就非得干点什么呢?
女孩子家要什么事业呢?
我现在发现你怎么就那么不安分?
什么叫“安分”?
看到这里真的是气的后脑壳子疼,李响,真的太坏了。
每个人毕生都在完成人生目标以及提供人生价值,这样的生活才会有成就感。
而李响,美其名曰“理想”却一巴掌一巴掌地把别人的人生价值拍碎,要把别人的人生作为自己的附属。
好的感情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长。
而在这段感情中,只看到了李响在一路飞奔,学历越来越高。
冯希作为他身后没名没姓的女子,被一次次这样用“爱”隐形自己绑架她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人,不仅如此,还不尊重冯希的各种想法,一味的打压,其心思真是昭然若揭。
冯希被叨叨烦了,她问:“那女孩子怎么就不能有事业了?”
李响此刻心有点虚,声音也没刚才底气足了,他降低了音量说:我不是说女孩子不要有事业,我是说你,不需要,你有我。
看到这里,好想大声喊一句“骗人的鬼哦!”
前车之鉴有赫赫有名的罗子君,前期躺在温柔乡里每日和假想敌作战,后期发愤图强有了自己的事业爱情双丰收……
两人说着说着, 又说到“结婚”的事上。
立马儿的,李响开始转移话题。不仅如此还打起了冯希投资的钱,说别投资了,省下来,没准还能早点买房早点结婚。
注意,哥们说的是“没准”就是,这事儿可没个准信儿啊,你能信我?
所以啊,如果你冲着结婚交往的男朋友, 慢慢断绝你的社交, 打压你的自信, 将你的生活以他为轴, 却在提到“结婚”的时候开始声东击西,这就是根本就没考虑和你结婚这件事。
-在你满怀希望的,把你赶出他的生活-
李响又出场了,此时的冯希已经颇具小“合伙人”的样子了,每天都热火朝天的张罗着餐厅的开张。
这一次,李响不请自来,喜气洋洋地跑到冯希这边,见家里有一位相貌堂堂的男性,气压一下子就低了。
在厨师出门后开始出言讽刺冯希:如果我不来,你们是不是要烛光晚餐了?
这话让人不寒而栗,未婚女子的家中贸然进了男生这的确不合常理,但是,直接出口伤人,这也不合适吧?难道两人之间基本的信任难道也没有吗?
相处了10年,冯希是什么样的人,李响一点都不知道的嘛?
李响对冯希,已经没有什么信任了, 没有信任的感情就像流沙之上的城堡,风一吹就散了 。
两人终于坐下来,李响兴奋的和冯希说着自己要到德国进修,兴奋的说着机会有多好,未来的势头有多好。
又畅想未来归国后的各种安排,从爸妈到亲戚到导师到同学,每个人的未来都在他的安排中,还不忘和冯希来一句“咱做人要懂的知恩图报”。
冯希开始喜悦地听着,但听着听着,脸就慢慢耷拉下来了,她在等他计划中的她,听着听着冯希的脸也耷拉下来了,她试探的问 “那我呢?你的未来里有我吗? ”
“知恩图报”这句话从李响的口中说出来,不讽刺吗?
照顾了李响10年的冯希,他要怎么报答?气氛慢慢凝固。
真想好好的提醒冯希,别傻了,这个男人心里没有你。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赶紧垃圾分类了吧。
不爱你的男人千千万,但爱你的人只有一个样。
李响的未来里的确的确没有冯希,10年的长跑相处,两人的相处模式已经极像夫妻了,就如尤珊珊说的,两人都在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而李响“去德国”就是对两个人打破现状的最好的机会。
编剧真的给这两个角色赋予了很形象的名字:
冯希 恰逢希望;李响 理想中没有希望
故事发展到这里,身为旁观者清,他们两个已经没有未来了, 因为他们用10年的时间已经验证了“婚姻生活”平淡的真谛,却又没有一纸合约去约束两人的关系。
男生假装有爱,女生幻想有未来。
很多姑娘都深陷在这样不平等又难以挣脱的感情中,当局者迷,很多姑娘又没有像冯希那么幸运,能有一位时刻警醒财大气粗的好闺蜜珊珊拉自己一把。
看了剧,真的希望每个不小心深陷不平等感情中的姑娘能够给自己一点独处时间,咨询一下可靠的朋友;把男朋友适当地对号入座;问下自己的心,这样坚持真的值得吗?
❺ 为什么北辙南辕的口碑会崩盘呢
是不是他们没有体会过真正的平民生活,特别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冯小刚,他不明白,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以为普通人的生活买套房子随随便便,其实普通人的生活,有的连1000块都拿不出来,所以说导演是脱离了实际,这部电影,我看着非常尴尬,就好像小时代的翻版一样。
对不起,我无法对这部电影感同身受,我只会觉得这部电影中的人物非常恶心,作为普通老百姓,我的奋斗史充满艰辛,说起来一把辛酸泪,有时候甚至连一桶泡面都舍不得吃,那么,在北辙南辕里面的人物看来,吃不起泡面的人可能都不配活着吧!而且这部电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把好好的成语词汇,非要倒着来念,叫什么北辙南辕,北辙南辕是什么意思?完全脱离了实际,一股子青春文学的味道。
❻ 《北辙南辕》不讨喜,冯小刚不懂年轻人
见习作者 | 宛其
编辑 | 李秋涵
冯小刚导演的首部网剧《北辙南辕》处境有点尴尬。
他一手拿着女性大热话题,一手操盘着电影制作班底、贺岁片级别的演员阵容,让《北辙南辕》成为了“内娱网剧配置天花板”,一度引发讨论。
比如前来客串的演员黄渤,在里面来了一段“数字先生”式的表演,拍戏不背台词,全程只说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影射 娱乐 圈演员拍戏不敬业的乱象。宋丹丹饰演的花姐在酒局上关于“番位论”,刷爆了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
这些都让这部剧受到期待,但剧集一播出,社交媒体上“悬浮(指不接地气)”“不懂女性”的评论就没停过。目前,豆瓣评分定格在4.7分,成了冯小刚导演生涯的垫底之作。
一是,冯小刚和“女性”实在不太搭。早年他就说过,“女人的智商是有限的”“女人别跟男人斗心眼,百分之百被带到坑里”的言论,把女性观众缘消耗得差不多了。
再者,自2016年正午阳光出品的《欢乐颂》爆红,到《北京女子图鉴》《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等一系列女性群像剧集轰炸式出现,国内女性议题的讨论边界正逐步拓宽。就算是电影导演,如不能足够审视女性话题,观众也不一定能买单。
曾经公然嘲笑“女人的智商是有限的”的冯导,如今也去拍了时下最火的女性话题,但在不懂女性硬要拍女性的吐槽声中,恐怕还得加上一项不懂年轻人的“罪”了。
正本是冯小刚的电影迷,他说,喜欢《芳华》《老炮儿》,拍出了大时代下小人物难以掌控的宿命感。“我满怀期待看了《北辙南辕》,发现他已经不和普通大众站在一起了。”
“不接地气”是大部分观众的第一感觉。
《北辙南辕》讲的是五位女性一起创立“北辙南辕”餐厅,并收获成长与爱情的故事。剧中的女性里,除了跟随博士后男友来北京生活的冯希,住在亲戚家的大开间,其余四位及其家人都有不错的家底:王珞丹饰演的尤姗姗白手起家当上女老板;蓝盈莹饰演的十八线小演员鲍雪、金晨饰演的曾留学挪威的戴小雨,都家住北京大别墅;司梦来自典型的中产家庭。
观众小路觉得人物有点“飘”。尤姗姗这一角色在网络上被讨论得最多,“给只见过两面的陌生人送高档冰箱”,“友人去世,不仅债不要了还要豪气地买下他的店铺”,“拉人合伙做生意还给人出资”。年轻的观众一边激动地发弹幕“这种朋友给我来一打”,一边暗自怀疑,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好事。
而作为一部展现年轻人生活的都市 情感 剧,几乎没有多少职场戏和展现“社畜”的一面。即便有,也是普通观众难有共情的职场。比如戴小雨作为公关,化解了明星抢番位的难题、鲍雪懂剧组生存规则,而其他人的经历大多围绕“北辙南辕”这家店展开,这也让这部剧失去了和观众共情的重要切入点。
但没有真正的让观众有代入感的人物和故事,吸引来的观众还是会很快流失。而这背后冯小刚最为特色的“冯氏喜剧”,也不耐嚼了。
《北辙南辕》也尝试过探讨 社会 话题。不过在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上,“妈宝男”、“丧偶式 育儿 ”、“家庭主妇斗小三”、“交往五年的男友是已婚”“高学历男友抛弃无业女友”,这类套路式的设定,让观众小路感叹自己一猜一个准。
这部剧的编剧陈枰在采访中否认过“悬浮”一说,并解释剧中情节取材于自己身边的故事,几个人物也都有原型。可是,有人物原型,不意味着就是具有 社会 普世性意义的人物典型。
匆匆感叹,“阶层差异,关上了大部分普通观众共情的大门”。在她看来,“人人住别墅大平层,个个开公司。说冯小刚拍了一部北京版《小时代》一点也没错。”
制片人阿西觉得,只要是能完整呈现真实的 社会 碰撞,并足够展现出人物的困境与魅力,不论角色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得到观众的共情。
但根据观众反馈来看,《北辙南辕》恐怕没有做到。
冯小刚并非不和当下观众共情,他拍的这部女性群像剧,就是当下最流行,最受观众期待的题材。
这不是他第一次拍跟女性有关的影片,但在《我不是潘金莲》《芳华》里,前者女性困境都和男人有关,后者对女性的长发和雪白笔直的长腿不吝啬镜头,也有明显的男性视角。当他把作品放到以女性观众为主的网剧上,这一现象暴露得更明显。
不止一位受访者提到,《北辙南辕》最致命的,还是冯小刚不理解女性却硬要讲女性故事。
“冯小刚拍不好女性剧,从预告海报就可以看出来了。”观众小兴说,真正的女性题材是有一种强烈的反凝视感和力量感。她觉得,《北辙南辕》海报上的五位女性穿着男友风衬衫摆弄着各种姿态,像在拍《男人装》。
《北辙南辕》在第一集,就来了一段“生孩子保大保小”这类不符合医院现实情况的设定,但尤姗姗却能因为婆婆“保大”的决定,对前夫一家心存感激,家庭恩怨由此一笔勾销,就带来了不小争议。
而整部剧不时出现的“跟女人谈判就是麻烦”、“女人成不了事”等言论,不仅从各种男性角色说出来,在家庭主妇司梦对同为女性的尤姗姗表达想要有自己的事业时,尤姗姗说,“你太能叨叨了,难怪你老公不愿意回家”,也相当具有男性色彩。
男性凝视下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也是没有真正参透女性议题的表现。
当然,陈坪对女性意识的观察也有“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我只是告诉你(男友)一声,不是跟你商量”此类流行观点。
但匆匆认为还不够,《北辙南辕》里面五位女性的觉醒,皆是因为男性的背叛,最后也是被男性救赎。女霸总尤姗姗能发家,是因为有一位叫黑哥的高人指点;冯希开启“事业”,是在被博士后男友抛弃后,才真正开始的;戴小雨高学历、家境不错,她回国得到的公关工作,好酒量和头脑聪明只是入门,美貌才是利器;司梦作为全职家庭主妇,来了一场“斗小三”后发现是一场乌龙,婚姻中的丈夫安然抽身。
“我也在参与创作一些女性题材的剧,发现现在女性题材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新的视角”,她说。
能看得出,冯小刚试图在展示不同类型的女性,以及他心中的北京面貌。中心人物尤姗姗,豪爽、仗义是他心中典型的北京姑娘。但主演中除啜妮之外都不是北京人,却要说着生硬的北京话。
北京姑娘小雪说,要说“京味”,也就剧中奶奶去公园晨练唱歌有点京味。时代在变化,北京姑娘也在变化,她觉得冯小刚还在刻画上个时代的北京姑娘。
阿西对深燃表示,真正的女性题材作品,“不太会过多局限于‘雌竞’这种女性内部斗争状态的呈现,而是更丰富也更深刻,类似更多‘girl help girl’这种女性之间帮助与欣赏的样子”。阿西期待的女性题材作品是,能呈现真实的女性角色的欲望、努力、困境,以及各个年龄段、各个职业、各个阶层不同女性的魅力。
《北辙南辕》看似是因为阶层设定“劝退”观众,实际上,无法关切到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才是根源。
“一点不将就,一点不凑合。”冯小刚在《北辙南辕》杀青后发了条微博。在匆匆看来,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大伙儿将就着看吧。
冯小刚是承认自己在了解年轻人和理解女性上,有短板的。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自己受爱奇艺邀请拍网剧《北辙南辕》,第一反应就是,心里是没底。他导演的电视剧《一地鸡毛》是1995年拍的,“25年前的行业环境和现在有多大的差异,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我都不太知道。”
但同时,他又有自己的坚持。他说,爱奇艺基于大数据统计给过他一些建议,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数据化概念。他觉得,如果发生冲突,肯定是数据让位于自己的喜好,称“年轻的时候我是顺势而为,但是现在年龄大了,我只想顺心而为”。
这在《只有芸知道》时也出现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冯小刚提到,发行方希望预告片能剪得更紧凑、更有信息量,他也不以为意,“这片子你给多也给不出什么来,不用那么紧。”
他按照他对作品的理解,的确也风光过很多年。
在1997年,冯小刚以一部《甲方乙方》开启“贺岁片”概念。之后,他的电影《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均在当年爆火,甚至是《唐山大地震》这类主旋律电影,在2010年,也收获了超6亿的票房。
到了2012年,他尝试转型,大制作《一九四二》亏损。此后,他的票房之路走得就不太顺畅。时代不一样了,后续的作品,《芳华》14.2亿票房还能挽尊,《只有芸知道》口碑和票房双双扑街。在创作层面上,这类带着时光滤镜的“父母爱情”,已和当下的年轻人脱节了。
“《芳华》我是陪着妈妈去看的,《只有芸知道》就没去电影院了。”正本谈及自己对冯小刚电影的记忆时说。而后者,已经是2019年上映的作品了。
冯小刚自己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只有芸知道》上映时,上映四天才过一亿票房,团队做了一张提振士气的海报,他回想起2004年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天下无贼》,发微博感叹,“自那以后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时至今日,天地反复,一众新锐导演生龙活虎......不过30亿都不好意思庆功。看着团队搞出的这个一亿的大红海报,不禁感慨,英雄老矣。”
饶晓志导演的《无名之辈》、文牧野导演的《我不是药神》上映时,他都特地发了微博感慨“后生可畏”,除此之外,还有赵薇、徐峥、吴京、贾玲等带着自己擅长的电影杀出来,一次次地抬高票房天花板。匆匆说,冯小刚贺岁片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
不过冯小刚作为电影“老炮儿”的积淀,作为老导演的审美功力还是在的。匆匆说,从制作、美术和摄影来看,说是“国内网剧天花板”一点都不为过。
《北辙南辕》面子有了,但里子不够,坚持自己的想法,拍并不那么了解和擅长的题材,把冯小刚的疲态摆了出来。
这次拍网剧,冯小刚自己调侃,因疫情“失业”,为了生活开工吃饭。有冯小刚“首部网剧”的噱头,前期广告赞助以及爱奇艺的重视程度,剧集收益和市场表现当然不会差。
只不过,匆匆说,套用《甲方乙方》的经典台词,冯小刚的时代过去了,年轻人不再怀念他。
*题图来源于《老炮儿》。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小路、阿西、匆匆、蛋蛋、正本、小雪为化名。
❼ 如何评价冯小刚导演的《北辙南辕》
影片叙述的目地十分确立,便是让观众们掌握原因和结果,随后让五位女一号进行从女士到独立女性的发展。殊不知,精英团队设计方案的小故事通常让人难堪和不合情理。
《北辙南辕》尽管非是全部的主人公都归属于颇具的主人公,但她们从来不必须为日常生活忧虑。她们住于北京关键地域的独栋别墅或农村平房里,总是喝下午茶时间,投资商铺,练马术场,每日富有和闲暇时间,当然会被批漂浮。
对于这一点,喜爱这一部剧的网民辩驳说,《北辙南辕》是一部叙述北京市有钱人日常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应对指责,《北辙南辕》的导演站出去说“这便是我的地脉,我们的生活”。
这类观点没有错,但都不恰好表明这种富人趾高气扬,好大喜功吗?
实际上,从社会舆论自然环境和观众们要求的方面看来,从来没有说过不允许或遏制拍有钱人的生活,近些年相近的电视连续剧五花八门。殊不知,大家并不愿见到角色对生活状态和波动的叙述是浅薄的,反而是经典案例对焦后的矫揉造作。
❽ 北辙南辕里的女导演是汤唯吗
剧中没有女导演,应是女投资人,是王珞丹演的。
王珞丹饰演的尤珊珊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女投资人,独立自信又英姿飒爽,做事情果断,也是“北辙南辕”餐厅的最大股东。但她背后也有自己的酸楚。
尤珊珊读书时恋爱脑,和男友未婚先孕,不得不肄业结婚,没想到婚后丈夫毫无上进心,一事无成只能向妈妈要钱。尤珊珊难以忍受提出了离婚,丈夫不同意,但婆婆同意了,尤珊珊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自己则进入金融行业辛苦打拼。
如今的她脸上满是自信,看不出她脆弱的一面,和之前的经历。
剧情:
该剧讲述五个女性在携手创立“北辙南辕”餐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爱情的故事。
戴小雨和鲍雪与尤珊珊冯希结识后一见如故,几个女人的友谊就此展开。尤珊珊带冯希与鲍雪去马场骑马,意外碰到了鲍雪合作过的摄影师刘梁周在拍广告,鲍雪和冯希凑热闹当起了群众演员。
尤珊珊则遇到自己入行恩师赵斌,身陷债务泥潭的赵斌请尤珊珊宽限还款日期,尤珊珊爽快答应,却没发现赵斌隐藏的绝望与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