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微电影
A. 浴血广昌观后感300字以上
纵观整部《浴血广昌》,可以堪称一部战争大片,影片就在当年战争的发生地江西抚州取景,最大程度的进行了场景的还原,而对于战争场面的惨烈刻画,无论是敌机恐袭、炮火连天,还是奋力阻击、白刃相见,格外惊心动魄如身临其境,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听震撼,由此更能感知战场的惨烈,与生命的无常。
同时,影片也讲述了当年流传在苏区的一个真实故事,围绕赖婆婆及她的五个红军孙子的小人物故事展开,带来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五兄弟前仆后继鏖战沙场的传奇。在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红军经历了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等一系列生死激战,赖婆婆的四个孙子相继为革命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小孙子五伢子在同敌人一次次的生死较量中,也从一个胆小懦弱怕见血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
兄弟情深,血浓于水,却都难抵革命理想的号召,这也是他们能够不惧牺牲、奋勇前进的原因。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老大为了掩护老三,惨死于还乡团的枪下之后,老三在战场遇到了不停追问大哥的五伢子,他忍住巨大的悲恸说:"大哥以后只能活在我们心里了……",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却让人泪如雨下,兄弟亲情,生离死别,在隐忍与克制中,力重万钧。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扮演五伢子的演员杨俊生,战台烽之前在延安看过4D电影《阿良的战争》,片中的小男主角阿良便是由他扮演,而此次在经历了广昌保卫战之后,红军们也开启了万里长征的行程,两个角色俨然有了人物上的重叠,看起来特别带感。
通过《浴血广昌》,我们既感受到了人物的命运跌宕,人与人之间毫无功利的温情,还体会了战火纷飞般的震撼,引出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感动。同时,影片所截取的"败仗"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文艺作品的客观性与进步性,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红军在数次的反围剿中,树立了全新的战略部署。因此,不仅仅是胜利有着巨大的意义,失败,同样是成功的要因。
在片尾,红军们踏上了长征之路,把所有孩子都送到了战场的赖婆婆看着战士们在山路上蜿蜒而远去的身影说:"伢子们,我等着你们回来!"她的脸上是期许,也是自信,更是对未来的胜利,充满了坚定的信心。这,应是整部《浴血广昌》所传递的精神价值与意义所在。影片定档于八月一日建军节,值得大家到影院接受这场难忘的精神洗礼。
B. 电影《浴血广昌》主要讲了什么
《浴血广昌》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抚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昌县人民政府、北京天马纵横影视传媒、北京会峰影视传媒公司联合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院线电影 。
该片改编自史实,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为背景,围绕赖婆婆及她的五个红军孙子的普通人物展开故事。
影片故事发生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最关键的时刻,主人公赖婆婆的四个孙子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牺牲,小孙子也从懦弱的孩子成长为合格的红军战士,赖婆婆则始终坚信共产党会胜利,红军能凯旋 。再现苏区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支持和热爱,讴歌革命先烈为了信仰,不怕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气概 。
该片于2018年8月1日全国上映 。
C. 浴血广昌简介
《浴血广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抚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历史战争片。
《浴血广昌》由高峰、张馨执导,何达、杨俊生、卢秋宏等主演,于2018年8月1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1934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原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的红军浴血奋战的故事。
《浴血广昌》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将士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奋勇向前的英雄史诗,彰显了军民团结一心、不屈不挠、奋死抵抗的革命精神。红军将士们为革命气节和民族大义而拼死血战,令人震撼,为之血涌,在绝境中求生,在无望中求成,无数红军将士舍生取义,用信仰书写忠诚,向死而生。
该片有效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图景,在军民关系上并没有一味地刻画鱼水情深。战争年代的老百姓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但在红军与百姓的相互理解中,矛盾逐渐化解。这种呈现更加真实,也更加人性化,更好地体现了军民本是一家人的深情厚谊,让观众感受到战争岁月里,老百姓对红军将士的深情和信心。
D. 电影《浴血广昌》有什么看点
由着名导演高峰执导,杨俊生、郑昊、何达、卢秋宏等主演的大型院线电影《浴血广昌》于7月28日下午2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首映仪式,当天晚上8点主演杨俊生便和导演高峰匆匆赶往向下一个路演城市济南转场!
此次,《浴血广昌》杨俊生作为主演不仅领悟到很多,并在拍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技能,比如克服了从小怕水的心理恐惧,最后凭借演员敏锐的学习能力,顺利完成水下救人的戏份。杨俊生回忆道“拍摄过断桥有落水救人的戏份,而且还需要睁开眼睛潜泳。我当时就蒙了!因为我是超级旱鸭子,在导演的压力下,我仅仅突击学习了四天游泳,就开拍了!”
E. 电影《八子》真实原型是什么
电影《八子》正是根据江西赣南地区家喻户晓的“八子参军”真实历史改编。
上世纪30年代,一位母亲将自己八位儿子先后送上战场,无情的战火使六个孩子壮烈牺牲,小弟满崽穿过满目疮痍的战场找到大哥杨大牛,在一场场鏖战中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当新的号角吹响,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战友们浴血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
(5)江西广昌微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采用了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三线并叙的结构,以江西当地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八子参军”为原型,以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
为了守护家园故土,33万赣南壮士踊跃参加红军,排长杨大牛带领全排战士以寡敌众,与敌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一位老母亲毅然决然把八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F. 二王案件的细节是什么
“二王”即王宗坊和王宗玮兄弟俩,沈阳人,新中国第一张悬赏通缉令上的通缉犯,震惊全国的大案“东北二王特大杀人案”的主角。
从1983年2月12日二王在沈阳犯下第一起命案至9月18日被警方击毙的七个月之间,‘二王’凭借枪支和手榴弹打死打伤公安执法人员和无辜百姓18人(打死9人伤9人),五次逃脱警察的追捕。二王逃亡期间,谣言迷漫全国,给民众带来一定的恐慌。最后二王逃到江西广昌的盱江林场的一座山上。由公安、武警、军队、民兵组成了近三万人的围剿队伍(包括武汉空军部队的一架直升机),形成了四个包围圈,将二王击毙。
案件细节: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二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两个罪犯怎样走向杀人犯罪的深渊,又怎样逃避打击,也是人们急于想知道底细的一个谜。其实,事情并不玄妙,也谈不上复杂。
王宗坊和王宗玮的父母,多年来在东北机器制造厂中学当教师。在三个男孩子中,王宗坊和王宗玮是老二、老三。历史的和现今的许多事实证明,“二王”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并常常护短、溺爱,从小养成好懒馋滑恶习的王宗坊(坊),念小学时候就混迹在扒手之中,在闹市里掏包行窃,开始了撬门砸锁的生涯。1974年和1975年,他曾两次被收审。1979年他在沈阳大东区辽沈卫生院当药剂员期间,又因盗窃被捕,判刑三年。这次行兇作案的日子,正是他新婚后的第三天!
过去王宗坊犯案,他的母亲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当她得知儿子要被捕法办的时候,她扔下学生不教,带着王宗坊北逃,将犯罪儿子隐匿在亲属家里,儿子被缉拿归案了,这位“人民教师”受到公安部门的拘留处分。有这样的家长,在这个家庭里长出“二王”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老三王宗玮,197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0年复员,同年8月份分配到东北机器制造厂六车间当工人,在厂工作二年多,他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红榜题名居然有他一个。难怪发事那天,公安局找到六车间党支部书记,提到王宗玮是杀人重大嫌疑犯时,他愣住了!可见王宗玮已学会了一套伪装的伎俩呢。
1983年2月12日,沈阳风景区小河沿北岸的解放军某部医院。由于是大年三十,中午军医院在院内俱乐部里给全院职工放映电影,所以军医院的大楼、松林、院落一片寂静。就在这个时候,两个青年人,悄悄地走进军医院的大门。推着自行车的小个子走在前面,一身空军打扮,戴个口罩的大个子跟在其后十几米,他们奔军医院的小卖部走去。
吴永春见这两人十分陌生,正感纳闷之际,军医院政治部副主任周化民迎面走来。吴永春马上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周化民听了吴永春的汇报,立刻警觉起来,问:“那两个人在哪儿?”
吴永春看到的大个子青年站在俱乐部门前,刚才穿着的黄军装上衣,已换成了蓝上衣。那耸着的肩膀和插在裤兜里的手,以及不合身的短小上衣,使他看起来十分可疑。
周化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高个子,他身体瘦长、有点驼背。冬瓜长脸细眯眼睛单眼皮,两边眼角往下耷拉着,说话轻声细语。
大个子将左手从裤兜里抽出来,右手仍在裤兜里纹丝不动。他慢慢掏出一个保密厂的入厂通行证,把它交给周化民。通行证上没有工厂名头,只有姓名、年龄、职务、车间等栏目,上写:王宗玮,26岁,工人,六车间。
吴永春突然想起失踪的小个子,便转身走出大楼,钻进停放在俱乐部门前的一辆吉普车里,透过车窗,扫视着大院。
不一会儿,迎面来了一个身着空军服装的骑车人,红帽徽、红领章。吴永春以为他是内部人,没有引起注意。奇怪的是这人竟在院子里绕起圈子,并且一个劲地左探右望。“是那个换了上衣的小个子。”吴永春立即从车里蹿出,一下子将小个子拦腰抱住。这突然袭击,吓得小个子将自行车摔在地上,挣扎着喊叫。
吴永春低头看到小个子手拎的黑提兜里露出整装的凤凰烟和一个钳子把,立即想到这个小子可能偷了小卖部。恰好军医院教导员刘福山走进大门,于是连同赶来的炊事员老王,一齐将小个子拽到门诊大楼。进了大门,一阵吵吵嚷嚷,惊动了在外科诊室盘问大个子的人们,大家蜂拥而出,都奔小个子而来。大个子也乘机溜到门口,一直看着人们把小个子推进外科诊室隔壁的住院处办公室里。这时周化民把愣在门口的大个子推回外科诊室。房间里只剩下周化民和大个子两人。
此时医生孙维金、司机毕继兵、助理员卢文成和工人李作舟等都闻讯赶来。刘福山将小个子用曲别针临时别在领子上的领章拽下来,再把拎包打开,往桌子上一倒,除3条凤凰牌香烟外,还有1把钳子,还有1000多元现金、30包味素,以及作案用的锥子等。小卖部的人员赶来确认,这些钱和物品是从小卖部偷出来的。刘福山示意搜身,吴永春和毕继兵扭住小个子胳膊,搜他的上衣口袋,刘福山摸他的前胸,突然像是摸到什么。吴永春见刘福山脸色骤变。这时,小个子突然全身颤抖,发出野兽般的“嗷嗷”声。
此时从外科诊室里突然传出“砰砰”几声枪声,住院处里的人一愣。卢文成快步走出住院处,想要看个究竟。一出门,就被手拿五四手枪的大个子击倒在地。
刘福山一看情况危急,便喊着:“坏人行兇,赶快对付!”一个箭步蹿到房门旁边,操起一人高的挂滴流瓶用的铁架子,隐蔽起来。孙维金急忙抓起电话筒,向保卫部门报告情况。
大个子猛地推门进来,向正在打电话的孙大夫举枪便射,孙维金倒在地上。隐蔽在房门后的刘福山举铁架砸向大个子,大个子一斜身子向刘福山开枪。刘福山被子弹击中,慢慢地倒在血泊中。
吴永春和毕继兵此时始终抓住小个子不放。由于小个子被揪在前边,大个子不便射击。如果就这样僵持下去,也许凶犯很难再有什么机会,但刚入伍的毕继兵经验不足,突然撤身要寻武器,被大个子抓住机会击中,吴永春也由于主动出击露出破绽被一枪击中。脱身后,小个子说:“这小子没死,妈的,他最坏,再给他一枪!”
“砰”,又是一声枪响!……
过了一会儿,吴永春挣扎着爬起来,低头一看,他脸上、身上满是鲜血,一颗子弹穿透他的两颊,一颗子弹从脖子射进。他用帽子堵住漏气的喉管,艰难地走出大楼,拼尽力气嘶哑地呼喊:“快抓贼呀!快抓兇手呀!”
下午1点10分: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接到报案电话。局长和刑警队政委、队长带着刑警和武警,分两批先后于1点25分和1点35分到达现场。
下午2点10分:沈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派出追击小组,沿路访问群众,追捕兇手。
几分钟之后,辽宁省公安厅和沈阳市公安局的领导也都赶赴现场。
公安人员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勘查,从两个房间和走廊里,共发现13枚五四手枪的弹壳。周化民、刘福山、孙维金、毕继兵四人身亡。吴永春、卢文成、李作舟三人重伤。
现场,拾到大个子扔下的一个黄挎包,包里有一把钳子和一把螺丝刀。
随后在李作舟手里找到长方形的蓝色“通行证”一张,上面贴着一张面色阴沉的人头照片,旁边写着王宗玮的名字。目击者证实此人正是兇手。
下午3点30分,另一个小个子的犯罪分子也被确认,他就是王宗玮的二哥,刑满释放分子王宗坊。
警方当即派人去车站、交通要道阻截。但由于查证时间的浪费,贻误了宝贵的战机,30分钟前,“二王”已蹿上了南下的列车。
G. 在《浴血广昌》里有个叫何书瑶的人,真有这个人吗
《浴血广昌》是由高峰、张馨执导,何达、郑昊、杨俊生、张永达、卢秋宏、冯恩鹤、祝希娟、马晓伟等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1] 。
该片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1934年的红军“反围剿”时期广昌保卫战和高虎垴战役为背景,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原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的红军浴血奋战故事 [2-3] 。
该片于2018年8月1日全国上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