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对比蒙太奇微电影

对比蒙太奇微电影

发布时间: 2022-10-04 06:04:47

A. 求一篇用蒙太奇分析一部电影的影评

蒙太奇运用浅析——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一部好的电影,故事要精彩,演员要表演出色,蒙太奇技巧的运用也甚为重要。不同的蒙太奇手法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也大不相同。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导演就用到了很多蒙太奇手法,本文就浅析此电影中蒙太奇的应用。 这部电影中比较典型的蒙太奇手法包括平行蒙太奇、颠倒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等等。 电影刚开始是在法庭上,安迪一边受审一边回忆案发当晚发生的事情,这期间导演就运用了叙事蒙太奇中的平行蒙太奇,不断切换在案发现场和法庭上两个时空的镜头,截取了案发当晚的片段,既叙述了安迪的获罪,又留有悬念,让观众产生疑问,为故事后来的情节做铺垫。 安迪被发现出狱的那天早上,监狱长发现墙里的洞之后,由瑞德的旁白引出,导演运用了颠倒蒙太奇。镜头回到了安迪刚开始挖洞的时候,自此开始依次展示安迪的越狱之路,包括挖洞、撒石头、换账本、爬下水道,这期间一直有瑞得的旁白,介绍了安迪出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出狱后监狱长和狱警获刑的情景。这些镜头组合起来形成了电影的一个高潮,之前的谜团一一解开,包括安迪用来挖洞的小锤子是藏在圣经中的。安迪在银行中取款的时候,脸上面带微笑,估计很多观众此时也都会会心一笑,不由得对出狱前后的情节设置赞叹不已。这就是颠倒蒙太奇达到的效果,讲述了事件的前前后后,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故事,精彩至极。 电影中有两处用到隐喻蒙太奇,让我印象深刻。一处是监狱长查房,查到安迪的时候,监狱长拿起安迪手中的圣经,走的时候说了一句“Salvation lies within.”意思是拯救之道就在其中。从后来的剧情得知小锤子就放在书中,联系到这两个画面,一语双关,巧妙至极,又不由得对安迪的镇定感叹不已。另一处是监狱长的遮住保险柜的字绣,“审判即将到来”,正好说的是监狱长即将得到审批,正义得到伸张。 另外,再说说镜头的切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是安迪被关了两个月监禁之后,出来后和瑞德在墙下谈话那一段。这个地方,安迪对瑞德说了他出去的计划。这一段的镜头都是特写,比较缓慢,音乐也比较舒缓。镜头在两个人之间切换,让人感觉对方说话的时候望着他,让观众感受他们的内心活动,尤其是安迪,谈到出狱的时候脸上流露着憧憬,仿佛已经出狱了;然后是瑞德,瑞德在听安迪讲的时候,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这些都增加了剧情的紧张程度,与接下来的剧情对比,产生很好的发差效果,使故事更深入人心,这里导演用的就是对比蒙太奇。 当然,电影中用的镜头剪切、组合等还有很多地方,这些地方和这个故事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精彩的效果。此次,就做这些简单的探讨。

——借用网友fcong的原创

B. 何谓对比蒙太奇试举《淘金记》的一例镜头,进行分析说明

电影镜头语言包括蒙太奇,而蒙太奇涵盖不了镜头语言。

所谓镜头语言,是指全、中、近景的定格特写镜头和镜头的推、拉、摇、移及其组合。而蒙太奇主要是指镜头编辑中的不同时间、空间、角度、或其它表现要素的组合。这在一种固定的镜头语言上是无法做到的。

《淘金记》充分表现出卓别林的典型风格,尤其是他处理视觉形象和哑剧的超凡功力,像经典的“煮食皮靴”场面,以及“小面包舞”、“带狗跳舞”、“别人打架而枪总对着自己”,“悬崖木屋险象横生”等,都成为后世参考模仿的对象。

本片将滑稽叙事、悲剧色彩、抒情韵味三者作巧妙而平衡的结合,使它成为卓别林作品成熟期中的代表作。

(2)对比蒙太奇微电影扩展阅读

卓别林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描绘吸引了左翼知识分子,但与此同时,这在保守的美国引发了右翼人士的警觉。联邦调查局早就1923年初就开始记录有关他的活动和他助手的档案。长期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埃德加·胡佛视他是一个特别目标,指派特工们对他进行了多年的跟踪和监视。

但却未发现卓别林支持美国共产党的任何证据。麦卡锡主义者用他在二战时期的爱国行为,特别是他当时发表支持美国当时盟国苏联的讲演来指控他,右翼记者被指使发动针对他的行动,联邦调查局还在幕后操纵精神错乱的女演员琼·巴里指控卓别林是她孩子的父亲。

美国军团等右翼组织立刻投入了打压卓别林的活动,放映卓别林电影的影院被封锁,好莱坞没有人再敢与卓别林和他的家人有任何联系。

C. 常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解析

本文就几种常用的电影蒙太奇手法给大家详细解析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蒙太奇艺术手法。

01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有构成、组装的含义。

02 借用到电影、电视理论中来,有剪辑、组合、连接的意思。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时候,电影大师们就开始使用蒙太奇——这个使电影产生了飞跃的手法。蒙太奇在电影创作中呈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并创造了感人的艺术力,在流动的画面结构里面,蒙太奇成了最有效的创作方法。

电影蒙太奇方法,就是把两个或者多个元素合成一个具有全新内容的方法。着名的蒙太奇大师,苏联的电影理论家兼导演艾森斯坦曾经在其着作中提到:汉字中的“口”和“犬”组成“吠”,要知道,这就是蒙太奇——“口”和“犬”都是名词,各自有独立的含义,但是,当把它们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了动词。它们展现在银幕上,“口”和“犬”的特写镜头剪辑在一起,自然使观众悟到那是一只叫着的狗,或是那有一只狗在叫,并且如闻其声。这种蒙太奇方法成了电影独特的语言形式。电影中蒙太奇指的是镜头的分切与组合,或者是剪辑。下面是一个典型的蒙太奇创作试验的着名例子,同样是三个镜头,采取不同的剪辑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一个人在笑。

2、枪直指。

3、惊恐的脸。

如此的顺序组接的镜头,给观众的是人物的怯懦和惶恐。

1、惊恐的脸。

2、枪直指。

3、一个人在笑。

如此组合的镜头,则表现人物的勇敢。艾森斯坦对这个试验曾经加以概括,他说:“通过剪辑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并列起来,不是等于一个镜头加上另一个镜头——它导致了一种创造,而不是各个部分的合并。因为这种并列的结果和分开地看各个组成部分是有着质的不同。” 构思影视作品时,常常要用到下列五种蒙太奇手法:

复现蒙太奇

亦称反复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让一些重要的物件、场面,反复多次在影视文学剧本中出现,一方面起强调的作用,引起读者对他们的注意、重视;另一方面,在作品结构上起理清脉络、划分层次的作用。如苏联《乡村女教师》中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用的教具--地球仪,她任教之地小丘上的三棵松树,就是反复多次出现的物件,场景。

对比蒙太奇

又称对照蒙太奇。运用这种手法组接的镜头之间,存在相互衬托、比较的逻辑联系。这种蒙太奇不仅可以用在普通镜头的场景、人物表情之间,也可以用来组接长镜头。如《白毛女》里的喜儿被蹂 的片断:

佛堂小院里,月光花影异常静穆。

佛堂里,神桌前,喜儿非常圣洁的形象,在往神灯添油。

黄世仁解下腰带,鬼祟地疾走着。

喜儿在添油,黄世仁打门缝里进来,走到喜儿身后,一把捉住她的两手。

喜儿挣着回身,黄把她推倒下去。

黑暗里听到喜儿叫二婶子。

“大慈大悲”的横匾,佛像。

黄家正厅,“积善堂”的横匾。佃户林(专门埋葬佃户的乱坟岗),狂风吹得草木啸鸣。

恶霸地主黄世仁,正厅里高悬着“积善堂”的横匾,居然在佛堂里干下了禽兽不如的坏事,欺辱了喜儿。这是圣洁与邪恶的对比!是标榜与恶性的对比。对比蒙太奇在这里起了鞭笞黄世仁的伪善的作用。

平行蒙太奇

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有关事件、场面连接起来,让它们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剧情得以平行发展,强化观众的悬念心态。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里,成功地运用了这种组接方法:一个无辜的工人被误判了死刑,当绞索套在他脖子上时,他的妻子带着州长的赦免令赶到,这就是着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我国影片《铁道游击队》里,刘洪飞马营救芳林嫂,也是运用蒙太奇的范例。

隐喻蒙太奇

也称比喻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相似蒙太奇、联想蒙太奇。它要求所连接的镜头,场面之间,存在某种微妙的类比联系,通过“相似点”、“具象点”和“寓意点”,突出事物之间的有关特征,促使观众领会其中内在的、深层的含义。苏联影片《十月》里,有一组隐喻蒙太奇的手法:

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大炮开始轰击;

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在晃动;

阿芙乐尔巡洋舰的大炮又一次轰击;

冬宫华丽的吊灯轰然落地。

用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由晃动而轰然落地,来象征俄国资产阶级政权被十月革命推翻,既形象又耐人寻味。

杂耍蒙太奇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蒙太奇,既有画面的分解,又有画面的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写;节奏快,有紧张感。爱森斯坦在其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里,在举世闻名的“敖德萨阶梯”那个段落里,成功地运用了杂耍蒙太奇,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

(全景)阶梯口。乱跑的人群。广场上的警察,哥萨克骑兵。

(中景)军队从与孩子一同死去的母亲身旁走过。

(全景)阶梯的拐弯处。乱跑的人群。

(中景)在阶梯上乱跑的人群。

(中景)栅栏。一个老人在尸体旁边。人们从栅栏里滚出来。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众。被杀死的人们。其中有一个老太婆。

(特写)断起枪齐射。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众。倒在柱子旁边的人们。

(中景)军队的行列。(脚)

(中景)一个妇女推着婴儿车。人们从车旁走过。

D. 举例典型的蒙太奇手法的电影

1、《美国往事》中运用平行蒙太奇。如影片面条前去营救胖子莫尔,轰鸣着的老式电梯与打手面部特写之间的交叉剪辑,以及以下一系列的镜头之间构成了一个将情绪逐步推向紧张化,营造了扣人心弦的声效与画面的过程。

发出巨大声响的电梯缓慢移动/打手警惕注视的眼睛/电梯渐渐接近目的打手所在的楼层/打举起手枪作势待发/电梯停住,轰鸣声消失,打手靠近门口,枪声响起,打手倒地。

这一组平行式蒙太奇,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几组镜头有机契合在一起,为观众造就悬念和紧张的情绪,牢牢抓住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需求。

2、《教父》洗礼段落,这是电影史的杰作。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并存,迈克尔在教堂为自己的儿子作洗礼的同时和自己对仇人复仇的过程在同一时间发生,剪辑到一起。血腥和神圣,生命的结束与诞生,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3、《党同伐异》。平行蒙太奇是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有关事件、场面连接起来,让它们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剧情得以平行发展,强化观众的悬念心态。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里,成功地运用了这种组接方法:一个无辜的工人被误判了死刑,当绞索套在他脖子上时,他的妻子带着州长的赦免令赶到,这就是着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4、苏联影片《十月》里,有一组隐喻蒙太奇的手法: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大炮开始轰击;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在晃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大炮又一次轰击;冬宫华丽的吊灯轰然落地。用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由晃动而轰然落地。

5、爱森斯坦在其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里,在举世闻名的“敖德萨阶梯”那个段落里,成功地运用了杂耍蒙太奇,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杂耍蒙太奇是一种综合性的蒙太奇,既有画面的分解,又有画面的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写;节奏快,有紧张感。

E. 浅析“蒙太奇”手法在电影《暴裂无声》中的运用及其现实意义

文/花生

电影《暴裂无声》是导演忻钰坤继《心迷宫》后的第二部作品,《暴裂无声》依然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悬疑犯罪电影,收获了豆瓣8.3的好评。

和《心迷宫》较为复杂的叙事结构不同的是,《暴裂无声》的故事主线很简单,讲述了哑巴张保民的儿子磊子放羊时失踪,张保民找寻儿子时误打误撞卷入了土豪老板昌万年非法采矿的事件,拯救了律师徐文杰被绑架的女儿。然而张保民至始至终不知道的真相却是,杀死他儿子的正是昌万年和徐文杰。

一桩故事线简单的案件,却至始至终保持着悬疑和紧张的节奏感,并且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来展现事件的荒诞和对社会阶层的批判。那么电影是如何做到将简单的故事构建得如此有节奏呢?

导演忻钰坤是镜头语言的高手,影片中大量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将一个个画面不断重组、拼接,不断制造悬疑、紧张的氛围,最终又在画面的拼贴下还原了真相。在这其中,“蒙太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推动了影片的氛围和情绪,同时还升华了影片的内涵,最终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今天我就来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在电影《暴裂无声》中的运用以及影片的现实意义。

01 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指法国建筑学中有构成、装配之意的术语,后被用于电影艺术中,指电影导演将拍在胶片上的镜头及声音等组成影片的方法和技巧,如同建筑中把零散的建筑材料有计划地拼贴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

蒙太奇的魅力在于,当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和联想,会有1+1>2的效果。因此,电影导演往往会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制造冲突、刻画人物形象、传达影片主旨、控制剧情节奏等等。

蒙太奇的分类也有很多,包含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不同的表现方式,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体验,也能给影片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02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暴裂无声》中的运用

电影《暴裂无声》中,导演利用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制造了犯罪电影的节奏感和神秘感,同时也通过对比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暗示了剧情和人物阶层关系。整部影片充分利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构建了一出悬疑且荒诞的戏剧。

1、隐喻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是一种独特的电影比喻,它要求所连接的镜头、场面,存在某种微妙的类比联系,通过富有涵义的象征点,来突出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含蓄地表达出某些寓意,使观众领会其更深层次的意义。

《暴裂无声》中,导演通过隐喻蒙太奇,将各种意象符号运用到镜头与画面中,给了观众诸多更深层的思考和联想。

昌万年在小学做慈善时,因为番茄弄脏了自己的衣服,换上了校长的西装合影,其实是在隐喻着他习惯性地借用他人的手帮自己脱罪,也暗示着后来让律师成为沉默的帮凶,导致张保民永远无法知道儿子的下落。

昌万年一直戴着假发,暗示着他的伪装,在最后一场会见徐文杰的戏中,他摘下了假发,隐喻着他脱下了伪装露出真面目;徐文杰每次出现都戴着眼镜,警察审讯时摘下眼镜的他说出了伪造证据的真相,但回忆起杀死磊子的画面后,徐文杰又戴上眼镜隐瞒了真相。

昌万年的假发、徐文杰的眼镜,都隐喻着伪装,他们表面做着慈善、做着为人维护公平正义的事,其实脱下虚伪的表象,他们都是罪恶的兇手。

影片中三位主要角色的名字,有着非常深层次的隐喻:

【张保民】:保民作为底层百姓,希望得到社会的保护,然而他的孩子都不能保住,在这个底层人民失语的社会中,如保民一样的民众依然活得苦不堪言,

【徐文杰】:作为中产知识分子,文杰做到了文质彬彬,但却选择了成为罪恶的帮凶,失去了“杰”。

【昌万年】:昌万年有再多的权和钱,却依然无法万年昌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人名字的背后,都有着具有很深的讽刺意义。每个人都用名字寄寓了美好的意愿,而每个人都无法达成自己的意愿,世间的荒诞莫过于此。

影片中多个画面都出现了奥特曼这个元素:磊子放养时喝水的水杯上印着奥特曼,张保民回家时拿着给儿子新买的奥特曼书包、打印店里的小孩看的电视机里正放着奥特曼动画,羊肉馆老板儿子汉生每次出现都戴着奥特曼面具。

奥特曼象征着公平正义,在动画片里,奥特曼的出现都能打败坏人,在本片中奥特曼正是象征着正义,汉生看到张保民张贴寻人启事时,摘下奥特曼面具递给保民,其实就是想让他成为英雄打败恶势力,还事情以真相。然而残酷的是,在影片中那个吃人的社会里,没有人能成为英雄,戴上面具的汉生也成了失语者和旁观者。影片通过奥特曼这个英雄角色的构建,来反讽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和底层人的无力。

电影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昌万年采矿带来的环境污染。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隐喻蒙太奇,来表现出社会的荒诞与底层的失语:知道环境污染真相的律师到张保民家里不喝水,村长喝的是车里的矿泉水;与此同时,被欺瞒的老实村民们却饱受着环境污染带来的伤害:张保民妻子和邻居的母亲生一样的怪病,村民喝水时抱怨“井水的味越来越大”,以及烟囱里的浓烟和死在水里的鸟都在隐喻着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这就是隐喻蒙太奇的魅力所在,电影没有直接说出采矿带来的危害,却通过一组组镜头来给到观众答案,同时展现出残酷的现实:一边是知道真相却不发声的村长和律师,一边是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民众,两者在对比之下,荒诞展露无遗。

影片开头磊子用石头搭的金字塔、以及金字塔形状的山、昌万年办公桌上精致的金字塔模型,都隐喻着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结构:底层的张保民、中层的徐文杰、顶端的昌万年。

与此同时,三个人的车牌也有着强烈的隐喻:电影的取景地是内蒙古,片中的车牌是“豢”,代替了“蒙”,三人的车牌分别为豢A、豢B、豢C,不言而喻象征着三个社会阶层。此外,“豢”和“蒙”不仅是字形上的巧合,“豢”的本意是喂养,引申涵义为“以利益为饵来引诱人为其服务,任其宰割”,昌万年贿赂徐文杰做假证,最终张保民这样的底层人物任人宰割,其寓意可想而知。

羊在本片中被赋予了重要的隐喻。圣经中,羊代表赎罪。温顺的羔羊更是一种弱势群体的代表,他们善良、沉默、任人宰割。

影片中,羊以多种形态出现:放牧的羊群、磊子圈养的小羊羔、挂在钩子上的生羊肉、屠夫刀下的羊、羊肉店里的羊骨头火锅、昌万年吃的羊肉卷……深挖其内涵,我们可以看到羊对于不同角色的不同隐喻:

猎食者昌万年:每次独享者一盆盆羊肉卷的昌万年,无疑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

猎食者的帮凶徐文杰:徐文杰从羊肉馆仓皇逃出时撞见了扛着羊肉的屠夫,这是徐文杰唯一一次和“羊”有过的直接接触,生羊肉其实隐喻着徐文杰也是猎食者昌万年眼中的食物,只不过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而原本正义的律师,有着选择成为好人的权利,却最终成了猎食者的帮凶。

抗争无效的张保民:比起沉默的大多数,张保民其实是个会做出抗争的人,他反对出让土地权却被集体围攻;独自一人不畏艰险寻找儿子,却依然敌不过猎食者的阴险与自私。张保民的每次抗争,都以失败告终,如同等待被煮熟的生肉一样,注定会被强者吞噬。

待宰割的村民:放羊的磊子、病卧在家的保民妻子、吃骨头的村民,这些人对真相一无所知,当村长要求出让土地协议时他们毫不抗拒地签字,他们和张保民相比,才是最最弱势的那群人。哑巴张保民还能学会抗争,而他们即便能说话也选择失语,任人宰割。

导演通过“羊”这一符号以及隐喻蒙太奇镜头,构建了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弱者失语强者猎食的环境中,即便有人试图反抗,也抵不过人性的黑暗与罪恶。

2、交叉蒙太奇:暗示事件真相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的特点是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多条线交替剪辑在一起,这些镜头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因果关系,并且频繁地交替出现,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着另一条线。

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能够给剧情带来强烈的节奏感,造成紧张、冲突的氛围,能够非常有力地调动观众的情绪。

《暴裂无声》作为犯罪悬疑片,充分利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来制造剧情的悬念和紧张感,给观众带来了非常强的节奏感和观看体验。

影片伊始,张保民得知儿子失踪后坐上回家的大巴、扛着行李去村里的羊肉馆找儿子,镜头与挂在勾上的羊肉、屠夫宰羊、切肉等画面交替出现,这一组交叉蒙太奇非常具有节奏感,制造了悬疑,引导观众将儿童失踪与羊肉馆联系。

与此同时,这组蒙太奇也是一种隐喻,暗指张保民的回家寻子之路是一条不归路,注定成为待宰的羔羊。

徐文杰去山洞里找女儿时,交替出现了张保民儿子和徐文杰女儿手牵手爬上山顶的超现实主义的画面,而当徐文杰抱起看似死去的女儿大声呼喊其名字时,山顶的女儿回头,手中的女儿苏醒。

这段交叉蒙太奇其实暗示着面对即将离世的孩子,律师的呼唤可以将女儿唤醒,而“哑巴”张保民却因为无法说话,也就无法唤醒自己的孩子。这段蒙太奇的运用,充分刻画出了底层失语者的悲哀,以及有苦难言。

影片结尾是一段非常经典的交叉蒙太奇,三个画面频繁的交替:徐文杰和昌万年因为非法采矿案被警察问询;同时徐文杰回忆起昌万年拿起弓准备打猎时与磊子的场景;与此同时无助的张保民拿着寻人启事张贴,其妻子抱着羊羔痛哭……

这段交叉蒙太奇剪辑地非常具有节奏感,吊足了观众胃口,同时也暗示了磊子失踪的真相。而当警察问询还有什么要交代时,徐文杰戴上眼镜回应“没了”后,镜头切换到张保民落泪、山体崩塌,这段超现实主义的镜头,将底层人民的失语与无力展现地淋漓尽致,暗示着真相永远被埋葬。

通过这三段交叉蒙太奇,将儿童失踪案和非法采矿案串联在了一起,在真相一步步揭晓时,将最终的答案给到了观众猜测,与此同时,更加生动地刻画了事件中富人作恶、中产共同背锅、穷人顶灾的残酷现实。

影片结尾的交叉蒙太奇

3、对比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类似文学作品中的对比描写,通过镜头内容或者形式上的对比,产生画面之间的相互冲突,以此来表达某种寓意,同时更进一步升华影片的主旨。

《暴裂无声》中,导演多次运用了对比蒙太奇,放大了片中人物贫与富的对比,从而进一步展现社会的荒谬与穷人的无力感。

比如关于食物的对比:富人昌万年吃的是高级机器自动切的羊肉卷;中产阶级徐文杰家里吃的是虾;张保民寻子时到矿厂被施舍吃的是白馒头;底层人民在羊肉馆吃的是骨头锅,在村民威胁张保民签字的那场镜头中,桌上是吃剩的羊骨头……

通过这组对比蒙太奇,我们可以看到影片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有钱人吃的是肉,穷人只能吃骨头,甚至只能吃馒头。正如昌万年那句”羊也是吃素的”,底层的人如同吃素的羔羊一样,等待着食物链顶端的人宰割。

此外,还有一组强烈的对比:村长喝着矿泉水,村民只能喝有怪味的井水并且并不知道为什么水的味道这么怪,这组对比蒙太奇非常具有讽刺意义,比村民更高一级的村长,知道着真相也无法发声,且自己也深陷其危害之中,却又要扮演着恶人来逼迫村民签土地征用协议。到底谁是受害者谁又是施害者呢?

忻钰坤正是通过蒙太奇手法,重新拼贴出了一幅壮观又震撼的图景,给了观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空间。

03 在”蒙太奇“手法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现实思考

《暴裂无声》通过蒙太奇的手法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有力量的视听体验与节奏层次,也让我们更加深层次地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主线的寻子故事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引发我们对于人性的思考与自我反思。

1、黑色暴力下的反思:比兇手更可怕的,是选择成为帮凶

在本片黑色暴力的基调下,我们一直在跟着导演的节奏寻找着杀害磊子的真兇,然而到了影片结束,我们才发现:此时谁是兇手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选择成为了帮凶。

开篇以暴力形象出现的屠夫,不计前嫌地帮助张保民躲过一截;而代表着法律与正义的律师徐文杰,却为了利益逐渐丧失人性,不但不感恩于张保民救了他女儿,更是选择成为杀害张保民儿子的帮凶,把秘密永远埋藏在心底。

屠夫和律师,两个反差角色做出的戏剧性行为,让我们不禁唏嘘,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性的黑暗,比兇手更可怕的,是选择成为帮凶。

当徐文杰在警察面前选择沉默,掩盖磊子之死真相时,我不禁反思:换做是我们,当我们在利益面前有选择发声的权利时,有多少人能够站起来说出真相,又有多少人会成为徐文杰一样伪善的恶人呢?

试想一下在生活中,有多少次我们自以为是的利己行为背后,伤害了无辜的人呢?多少次我们本可以做出改变的时候,选择了沉默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2、集体沉默下的反思:比失语更可悲的,是选择失语

很多人对本片的解读,认为最可怜的是以张保民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的失语。但在我看来,比哑巴张保民更可悲的,是选择失语的村民:他们游离于真相之外,被权贵阶层利用了他们的朴实和贪婪,为了补偿款而转让土地,更是为了集体利益而要挟张保民做出妥协。

选择拒绝谎言的张保民做着最后的反抗,但这些反抗在沉默的大多数面前显得无力且徒劳,在这个集体失语的社会,张保民这类人是那么渺小和无助,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去做着最后一丝改变,却无奈地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在劝你“为了大家好,你就从了吧。”

如果说,徐文杰为了一己私利选择成为了恶人的帮凶,那村民的集体选择性失语,何尝不成为罪恶的帮凶呢?更可悲的是,他们深陷于因土地开发造成的环境危害中却不自知,无力地抱怨井水味太大而不作出质疑。一边是他们选择失语,一边是本身话语权的沦丧,想来是那么细思极恐。

爱德蒙·伯克说过,“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试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中有多少人,在一次次事件中,都同样选择了做沉默的大多数呢?愿善良的你我,都能做出那一点改变。

结语

《暴裂无声》这一出悲剧在“蒙太奇”手法的拼贴下,我们看到了更有内涵、更有张力的故事内核。影片留给了我们太多关于人性的思考,正如导演忻钰坤所说的:“人性是复杂的,我们要承认有阴暗面的存在。”

有位作家曾说过,”真话最不好听,真相最不好看。“在这个充斥着谎言和荒诞的世界,即便人人都不待见真相和真话,也愿你我都能保持那份真与善,不去做沉默的大多数。

F. 对比蒙太奇的介绍

表现蒙太奇手法之一。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上(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上(如景别的大小、角度的俯仰、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和浓淡、声音的强弱、动与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对比蒙太奇在默片时代运用非常广泛,在有声片时期增加了声画对比的可能性。

G. 对比蒙太奇电影如何举例

在电影《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中,影片开头时就是通过对比蒙太奇展示了霍布斯(巨石强森饰)粗旷的美式生活和肖(杰森·斯坦森饰)的精致的英式生活,一直到二人获知案件后重新相聚。

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上(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上(如景别的大小、角度的俯仰、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和浓淡、声音的强弱、动与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

应用:

对比蒙太奇在默片时期运用非常广泛,在有声片时期增加了声画对比的可能性。(例如:镜头之间、段落之间、场景之间的内容,进行对比组接,形成强调、反衬、联想、喻意等效果。)

H. 经典的运用蒙太奇手法的电影请介绍下.

1、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该片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该片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I. 使用对比蒙太奇的着名电影作品

《肖申克的救赎》

主要是开头那段,男主角在喝酒,他老婆和情人H,既是平行蒙太奇,又是对比蒙太奇。

摘一段别人写的:
导演的蒙太奇功力也是炉火纯青。在影片开头,导演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一边是安迪妻子与情人激情火热的镜头,配合着粗大的喘气声。一边是安迪无精打采得闷着酒,只有酒水流动和装枪的单调刺耳的声音。这既是平行蒙太奇又是对比蒙太奇,将安迪面对妻子的背叛的悲痛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这还没完,接着导演插入第三条平行线索,安迪在法庭被控方律师指责,在一 、二条平行线索中插入控方律师的话外音,音画双轨,这样不仅表现了安迪在当时时空的灰冷心情,也表现出安迪在法庭上百口难辩的窘境。实在是大师手笔。

J. 电影中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区别并举例

1、叙述方式区别:

交叉蒙太奇是在同一时间将镜头取在不同地点的人或事进行分头交叉叙述。平行蒙太奇就是时空都不一样了,虽然也是交叉叙述,但叙述的两个主体不处于同时空。

2、作用区别:

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 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交叉蒙太奇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制造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调动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

3、多样性区别:

平行蒙太奇包括,扩大与集中式蒙太奇和叙述与倒叙述式蒙太奇。

从特写逐渐扩大到远景,使观众从细部看到整体,造成一种特定的气氛,这就是扩大式蒙太奇;再由远景逐渐进到细部特写,这就是集中式蒙太奇。这种表现方式用于叙述过去经历的事件和未来的想象。例如影片中的叠印、回忆、幻想、梦境、想象等所出现过去与未来的景象的画面。

交叉蒙太奇只有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这一种手法。

举例说明:

平行蒙太奇:如影片《沉默的人》的尾部,有四条线同时在不同地区展开:剧场正在演出,克格勃追踪,男主角跑,男主角的前妻设法援救他,四条线索齐头并进,共同说明追扑男主角这一情节。

交叉蒙太奇:如《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0)对比蒙太奇微电影扩展阅读

蒙太奇的分类:

普多夫金的分类比较具体。他认为有5种不同的蒙太奇:

1、一是对比蒙太奇,例如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焚毁小麦,与饥饿儿童镜头的连接。

2、二是平行蒙太奇,例如普多夫金拍的《母亲》中,游行示威的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与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镜头的平行描绘。

3、三是比拟或象征蒙太奇,即常称为“隐喻”的蒙太奇,例如以飞翔的海鸥,象征对自由的向往等。

4、四是交叉性或“动作同时发展”的蒙太奇,例如《赖婚》中那个最后一秒钟的营救。

5、五是“主题反复出现”的蒙太奇,即代表着一定主题意义的事物,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于银幕上。

马尔丹最后把蒙太奇归纳为3类,即叙事的蒙太奇、思维的蒙太奇和节奏的蒙太奇。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0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0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6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7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09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0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4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6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