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林良小电影院

林良小电影院

发布时间: 2022-10-01 14:10:21

1. 林良的永远的孩子主要内容是什么

林良没有名为《永远的孩子》的书籍出版,出版的是《永远的小太阳》丛书。

《永远的小太阳》丛书的主要内容是:

《小太阳》:再现一个平凡家庭十五年的日常生活,一对父母、三个女儿和一只狗——一个平凡的家庭。

《我是一只狐狸狗》:作品以狐狸狗对家庭成员的印象为开篇,以这只狗来到这个家庭的几件趣事为内容,向我们娓娓道来。

《爸爸的16封信》:本书选取了现代孩子常见的16项困惑,做了亲切合理的剖析。

林良爷爷的30封信》:本书是林良先生写给中小学生的一部经典儿童散文作品。作者分别从人际、学业、生活等方面,鼓励中小学生安顿身心、提升自我。

《早安豆浆店》:了解到哪些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人格美德,包括守约、专注、关怀、说好话和有计划等等。

《会走路的人》:三十篇美德故事,内容包括负责、耐心、宽恕、好习惯和不慌张等等,希望读者能借由阅读跟美德亲近,培养人格美质。

《回到童年》:叙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童年往事,在看似平凡的故事中,透露了许多的人生哲理,不但篇篇精彩、字字珠玑,而且内容温馨感人。

(1)林良小电影院扩展阅读:

这套书是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林良经典散文作品集。在这些作品中,林良先生以浅白、幽默又充满感性的笔触,讲述了平凡生活中真情故事,文字浅白而有味,淡泊中有深意,为读者带来温暖与智慧。

丛书共有7册,分别为《小太阳》《我是一只狐狸狗》《爸爸的16封信》《林良爷爷的30封信》《早安豆浆店》《会走路的人》和《回到童年》。

2. 小电影院课文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

小电影院课文作者用记叙写作手法。

《小电影院》作者是林良,叙述的是作者林良的一些生活经历和童年往事。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实则生趣盎然,在浅语艺术的传达上,可称得上为典范之作。

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作者父亲买回一部玩具电影放影机,带有影片,父亲教“我”放映,“我”心中涌起做生意的念头。

第二部分(4—一结束):写表弟买票看电影,二弟心软让表妹免费看电影,电影放完后表弟觉得不公平,要回了那一个铜板。

3. 林良作品不再逃避读后感

林良先生在台湾童书界及儿童文学界的地位相当尊崇,中年以下的作家几乎都是读着他的书长大的,被他们称为“大家长”。
《台湾儿童文学馆·林良美文书坊:回到童年》收录了林良先生35篇文章,并有十位知名作家分别为每篇文章撰写导读。浓缩了林良先生一些生活和童年的影子,其文字之细腻,情感之真挚,令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台湾儿童文学馆·林良美文书坊:回到童年》叙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经历和童年往事,《想家》的心情细腻而真切,《庭院》的温馨清净而可人,《捡球的小绅士》顽皮而儒雅,《小小电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实则生趣盎然,在浅语艺术的传达上,可称得上为典范之作。
《台湾儿童文学馆·林良美文书坊:回到童年》每篇文章篇幅较短,但是可谓字字珠玑。文字简洁,但是颇具魅力。林良先生正是用简洁的文字,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意识、行为等特征,观察入微,体悟细腻,因而感情真挚动人,发掘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将这种细致的、平凡的美好,呈现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淳淳的、浪漫的气氛。在读者跟着作者的语言,散步似的走完全程以后,能够受到某一种启发,产生强烈的共鸣。

4. 作家林良的个人经历

林良(1924—),祖籍福建同安,生于厦门, 1946年到台湾,先后就读于台湾师大国文系、淡江大学英语系。历任小学教师、新闻记者、副刊编辑、杂志主编、广播节目主持人、出版经理等职,曾任《国语日报》董事长兼发行人、中华儿童文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其间,林良直接参与了影响台湾儿童文学发展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被台湾儿童文学界尊称为“大家长”。林良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现代爸爸》等,儿童诗集《动物和我》、《林良的诗》,儿歌集《小动物儿歌集》、《我会读》,广播剧《一颗红宝石》,传记文学《国父的童年》,图画故事《大年夜饭》、《绿色的花》,游记散文《哪里最好玩》等,另着有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儿童文学创作及翻译达二百多册。林良曾获“中山文艺奖”、“文艺特殊贡献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读物金书奖”等殊荣,被台湾儿童文学界尊称为“长青树”。  “台湾的儿歌以林良写得较早、较多,也最有影响力。”[1] 他的《小动物儿歌集》(1975)、《林良的看图说话》(1997)两部儿歌集入选“台湾(1945-1998)儿童文学100”,成为台湾2 0世纪儿歌的代表作。《小动物儿歌集》是一本介绍各种小动物的外表、习性的知识性儿歌集,多以小孩子的口气,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小动物的各种特征和特性,三言、四言、九言、十言,形式自由,参差交错,适合于儿童阅读。《林良的看图说话》,是一本典型的图文并茂的佳作,“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每一篇的情境,都经过了文学技巧的提炼,充满了诗和歌的情趣。” [2]全书107页,打破了台湾儿歌集一般每本大约只收一、二十首儿歌的状况,每一页都有一幅精美的图画,每一页都有一首精彩的儿歌,给人“一种充满声色情意的享受”。[3]林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数量可观的儿歌,为孩子门创造了 “林良风”的儿歌世界,受到孩子们的挚爱。林良的儿童诗虽然比不上他的散文那样脍炙人口,也比不上他的儿歌那样数量可观,但他却是台湾最早“吹起了写作儿童诗的号角”[4] 的人。他的儿童诗短小而有味,平淡而生动,朴实而隽永。此外,他的儿童诗作品还特别注重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想事物,启发其智慧,同时给他们很多想象的空间,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体现出林良擅于从儿童心理出发,尚质、尚真、尚自然的创作风格。  林良又是台湾最早提倡为儿童写散文的作家之一。自1966年小学生杂志社出版林良的《哪里最好玩》起,林良共出版了近30余本儿童散文集。为了提倡儿童散文,林良将写给女儿的家信结集为《爸爸的十六封信》一书(1971年)。在信中,作者以太阳般温暖的父爱和诗人般温馨的语言,通过自己小时侯的趣味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向女儿樱樱娓娓道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种种道理。作者谈乐观、谈从容、谈容忍、谈专心、谈责任感;谈交友、谈认错、谈羞怯、谈情绪、谈妒忌心,谈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困惑。给孩子解疑释难耐心细致,教孩子做人处世润物无声,语言浅显优美,道理耐人寻味,可以说是林良用拳拳的爱心奉献给小读者的一份厚重的礼物,和大陆作家冰心的《寄小读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和他后来出版的《认识自己》(1977年)成为台湾小读者常常带在身边的可爱的小书。  林良最擅于突出儿童散文的真实有趣,最擅于抒写真人真事真感情,最擅于“用最平淡、平白的文字,来描写最深刻的内容,而成为一篇可读性很高的美妙文章。”[5]《林良的散文》(1966)收录了他的35篇儿童散文,作者用少而美、短而精的文字,叙述童年生活的种种趣事,《想家》的心情细腻而真切, 《庭院》的温馨清净而可人,《捡球的小绅士》顽皮而儒雅,《小小电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实则生趣盎然”,“在浅语艺术的传达上,可称得上为‘典范之作’。” [6]     林良的散文显得“老少咸宜”和“浅而有味”。他特别擅于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意识、行为等特征,观察入微,体悟细腻,因而感情真挚动人,读者跟着作者的语言,散步似的走完全程以后,能够受到某一种启发,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小太阳》里的艰苦与幸福,凄寒与温馨,特别是从中迸射出的博爱和深情,震撼人心;《霸道的两岁》写小女儿两岁时对食品的独占欲,以及对父亲的依赖和极端的淘气,生动活泼,调皮可爱,更显出父爱的伟大深沉;《家里的诗》的幽默风趣和着浓浓的父女深情,着实难得。他的散文风靡台湾文坛数十年,历久弥新,平凡里见真情,淡泊中有深意,成为温暖读者心灵的永远的“小太阳”。

5. 求一首儿童诗及其赏析

城市里的日子 
(台湾)林良
大电影院里有
白天里的黑夜,
大肠俯斑谎职荷办捅暴拉体育馆里有
黑夜里的白天。
在火车站里活跃的
那群蚂蚁,
并不看见归鸦才回家,
并不听见鸡啼才出门。
我们只关心有电没电,
并不关心窗帘背面的
太阳月亮星星。 
只有钟的马蹄声
使我们振奋,
只有日光灯
象征我们的耕耘。

赏析:
在这样的一首十五行的短诗里,前四行分别以“光”和“暗”的对比,来譬喻城市生活的不歇不息。
作者把大火车站的人群拟写为“活跃的那群蚂蚁”,像是电遗精头从高处俯瞰,渺小的影像代表了人们在城市中的忙碌与辛勤。
而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城市人远离了自然生活,而以工业生活(像电力)为存活的依据。 这一首诗从简单的比喻和白描手法着笔,深刻地描写了城市生活那种匆忙和追逐的本质。

6. 林良 小太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本书描写的是林良爷爷童年到青年坚持不懈地为梦想努力奋斗的故事。书中最让我难忘的内容是林良爷爷为了自己的作家梦想,而放弃了原本前途大好的小学教职,进了一家前景堪忧的报社。他每天熬夜写文章,到天亮时才能睡一会,长期睡眠不足。

不久之后,报社倒闭,林良并没有拿到任何薪水,使他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可是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因为林良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成功地实现了他的作家梦。

《小太阳》是林良所着的作品。

他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人生中的许多可贵的“第一次”,结婚、成家、生子,到成为一个三个女娃的父亲,这些生活中不能重来、可贵感人的片段,林良以他特有流畅的文笔,诙谐幽默的笔触,栩栩如生地一一刻画出来,纪录了一个小家庭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中,耐人寻味的幸福。

(6)林良小电影院扩展阅读:

林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儿童散文集,应该就是《小太阳》。在台湾,只要是喜欢阅读的人,也一定会知道这本书,并且一读再读;这本《小太阳》,从初版到现在,差不多已印了130多版;三四十年来,它已成为三四代人共读的一本好书。

所以,称林良为“小太阳”之父,应该也没有人会反对。谁不想心中永远能拥有一颗、象征充满希望、温暖的“小太阳”呢?再说他的小童话故事《两朵小白云》,几十年来,它们一直都在我脑海中悠悠漫游着,也让我产生了美丽的梦想、憧憬着人生就应该要有如此从容自在的优游

参考资料:网络-林良看图说话

7. 林良回到童年读后感

《回到童年》收录了林良先生35篇文章。浓缩了林良先生一些生活和童年的影子,其文字之细腻,情感之真挚,令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本书叙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经历和童年往事,《想家》的心情细腻而真切,《庭院》的温馨清净而可人,《捡球的小绅士》顽皮而儒雅,《小小电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实则生趣盎然,在浅语艺术的传达上,可称得上为典范之作。

8. 林良小太阳好词好句好段

林良《小太阳》好句如下:

1、毕竟是我爱的人我怎么舍得怪你

2、No true heart,no broken heart. 现在不掏心掏肺,是为了以后不撕心裂肺。

3、需要距离时 距离是一种美! 不需要距离时 距离是一条荒路。

4、有没有那么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

资料补充

林良,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省同安县,习惯以笔名“子敏”发表散文,以“林良”本名为小读者写作,小读者们则称他为“林良爷爷”。

林良毕业于“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国语科及私立淡江大学英国语文学系,当过小学老师、新闻记者,历任《国语日报》编辑、编译主任、出版部经理、国语日报社社长,2005年以国语日报社董事长兼发行人退休,从事报业、出版工作长达56年。

9. 孩子和同学吵架,回家哭了半个小时,作为妈妈该怎么劝说

“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韩寒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从小到大,听过太多的大道理,可真正遇到问题时,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当孩子遇到问题,向你寻求帮助时,你是跟他讲道理呢,还是跟他讲故事?



当你的孩子,遇到冷落或者和好朋友吵架,你会告诉他类似这样的一个故事吗?

80后的我,从小听着父母的大道理长大的,心中有过怨恨,也有过迷茫,更有过无助。所以,我不会再只跟我的孩子讲大道理了。当我的孩子向我求助时,我会给他讲故事。

因为,讲个好故事,比只讲大道理,更能让孩子接受,也更能帮助到孩子。

10. 幼儿诗《沙发》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人林良的作品。

林良(1924年10月-2019年12月23日),台湾儿童文学作家,被台湾儿童文学界尊称为“常青树”。曾任《国语日报》董事长兼发行人、中华儿童文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 2019年12月23日凌晨,林良在台湾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5岁。

主要作品

散文集《小太阳》《我是一只狐狸狗》《彤彤》《永远的孩子》《和谐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现代爸爸》等,儿童诗集《动物和我》《林良的诗》,儿歌集《小动物儿歌集》《我会读》,广播剧《一颗红宝石》。

传记文学《国父的童年》,图画故事《大年夜饭》《绿色的花》,游记散文《哪里最好玩》等,另着有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儿童文学创作及翻译达二百多册。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1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10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7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