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11月份的微电影节

11月份的微电影节

发布时间: 2022-09-24 20:34:43

㈠ 幸福的片儿川的媒体报道

《幸福的片儿川》获得蓝色赛区铜奖
11月7日,由共青团浙江省委、新浪浙江、新浪微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在西塘举行。本届微电影节以红、橙、绿、蓝、紫五种颜色诠释不一样的“梦”,通过青年人这一最富有想象力、最有梦想的人群,以微电影的方式,视觉呈现中国电影文化艺术的缤彩纷呈。
团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青联主席苗伟伦,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团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作锋,浙江省文明办综合处处长吕铁鹰,嘉善县政府副县长高嵩,团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球,以及嘉兴市委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钱永忠出席了颁奖典礼。此外,本次微电影节的评委,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名誉会长陆天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瑚也出席了颁奖典礼。
第二届中国(浙江)青年微电影节自5月20日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的关注,并收到参赛影片千余部。通过海选、复评、终评、颁奖四个阶段,最终从500多部影片中诞生出最佳微电影奖和五个分主题单元金银铜奖共30部影片。影片《幸福的片儿川》获得蓝色赛区铜奖。 主持人:片儿川是杭州最有代表的面食,今天上午一部体现杭州精神的公益微电影《幸福的片儿川》在南宋御街杀青。

现场声:
(现场执行导演)3,2,1,开始。
(小宝)叔叔,你真的要捐一万块钱吗?……爷爷,对不起。(哭声)……爷爷,我们把捐款箱里的钱拿出来点一点和那两万一起捐给山区没有午饭吃的小朋友,好不好。
(老孙头)免费午餐?好好……
主持人:全剧描述了一个开片儿川面店的杭州人老孙头,某天和他的孙子小宝发现了顾客不慎遗漏在店里的八万块钱,从捡钱、还钱再到捐钱等一系列感人的故事。为什么要将片名取名为《幸福的片儿川》,制片主任王坚说。
制片主任王坚:当初剧本创作的时候就想写一个杭州小人物、小市民这么接地气的一个素材。所以就想设定一个开面馆的人,面馆首先有杭州特色的片儿川、虾爆鳝等杭州人比较喜欢吃的面,然后对于这些面是有情感在里面。我们就想从一个开一个面馆的人物进入。
主持人:剧中主演老孙头的饰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杨和平,他描述了对于角色的理解。
老孙头饰演者杨和平:他是一个杭州很普通的老人,但是他有一种我们杭州人描述的杭铁头精神在里面,他本人虽然带有点俗,但是他有他的思想。人家冤枉他拿了人家的一万块钱,但是他没有拿,他为了自己的尊严宁可倒贴钱把这个尊严在孙子面前重新树立起来。他是一个很正的老头,宣扬的是我们杭州的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面貌。
主持人:饰演孙子小宝的楼子豪曾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出演,对他来说参与此次演出也是一次很大的尝试与挑战。
孙子小宝饰演者楼子豪:描绘一个很坚强很倔强的一个小孩。有点挑战,因为哭戏很多。以前拍一部戏不会有这么多哭戏,最少也就一次,而这次有五六场。五六场哭戏,有挑战。
主持人:这次微电影的总策划杭州晴天创意的总监告诉我们,电影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小事来体现杭州精神。
制片人应晓强:我觉得本片体现正能量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杭州人虽然有时候生活当时是有不拘小节,或者说有些贪小便宜的小习惯,但是面对大是大非面前他永远都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杭州人,这就是杭州精神。
主持人:其实片儿川可以是实质地体现杭州市井文化的面食代表,又是泛指杭州精神,它不仅仅只是一碗面,它可以是老孙头、小宝、袁青松、曹林、华子,它更可以是生活在杭州各个角落的你我他。在我们这座城市中,老孙头和小宝就是我们的亲人。通过这本电影我们感受到的是杭州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善。不久之后,朋友们就能在网上看到这部体现杭州真善美的作品。
(西湖之声记者梦影报道) 《老婆逛商场 老公抽空看部微电影 未来生活会是这样吗?》
杭州网讯在正在进行的首届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展上,《幸福的片儿川》算是杭州元素比较浓的一部微电影,杭儿风、片儿川、学区房、爷爷和孙子的代沟……影片表现的是幸福的正能量,情节却靠这些小市民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来推动,让人感觉很接地气。
爷爷到底有没有偷钱?
影片中老孙头开了个面馆,每当客人交钱时他就把零钱偷偷藏起来,以找不出零钱为由多收一点。他让孙子小宝帮他收钱,特意叮嘱道:多了不还,少了可得补啊。这样的爷爷,让单纯的小宝非常反感。
小宝在店里捡到一个袋子,里面有好几万块钱,可小宝却不把钱交给爷爷,因为他认定爷爷肯定不会去还给失主。
最终老孙头还是决定去还给钱的主人袁青松,当然也希望顺便能拿到点酬劳,但意外的是,袁青松说钱少了一万,9万变8万了,他怀疑是老孙头偷偷扣下了。由于老孙头一贯的为人,孙子小宝和街坊四邻都觉得是这样,老孙头百口莫辩。
到底这个爱占小便宜的爷爷有没有偷这1万元钱呢?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为了在孙子面前找回尊严,老孙头向“免费午餐”项目捐款2万元,在这一过程中,他明白了孙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明白了钱并不意味着幸福。
在影片最后还揭晓了一个悬念,那就是丢失的1万元钱其实是袁青松的儿子偷偷藏起的,其实袁家也面临着和老孙头家一样的问题,袁的儿子这么做,只因为一个简单且令人唏嘘的理由——钱丢了,爸爸和妈妈就会吵架,而他才能看到那个平日里只顾在外挣钱,根本不回家的爸爸。
私心与大爱的矛盾
影片的编剧及导演王瑛说,在我们的家庭中,总是上一代人千方百计给下一代人财富,但忽略了孩子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片中的老孙头和袁青松,袁青松和妻子吵架,妻子埋怨他只顾挣钱,袁说,我挣钱还不是为了孩子。
王瑛觉得,社会中问题很多,代沟也有好几种情况,但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点。
在片中演员杨和平饰演主角老孙头,68岁的他上演过国家总理,下演过地痞流氓,但还是第一次参加微电影的演出。他说,里面爷爷代表了一种私心的“小我”,孙子是一种爱的“大我”,这两者的矛盾发生在影片里,也发生在社会很多角落。
最终,“大我”战胜了“小我”,影片的价值观也逐渐清晰——会爱,才能感觉到幸福。
微电影市场广阔 但须有行业规范
王瑛从事影视作品创作近20个年头,但严格意义上的微电影还是第一次拍,《幸福的片儿川》是她的微电影处女作。王瑛说,微电影的好处就是干净、利落,选取一个角度,把一个点说清楚就是成功的。
那会不会时间太短,难以把一个事说清呢?王瑛说,其实只要3、5分钟就足够了,但前提是影片结构要好。几位主创都谈到,比起一般电影,微电影对剧本和演员的要求更高。
在本届微电影展上,导演大庆携自己的作品《1分16秒》而来,影片讲述的是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故事,与其它影片相比,《1分16秒》绝对是大制作,剧本依托吴斌的真实事迹,演员有斯琴高娃、井冈山等大腕,主题曲则由齐秦创作演唱。
与王瑛一样,大庆也看好微电影这种形式,灵活性强,表现力也不差。但大庆强调说,这个行业还有待规范。
中国微电影的数量呈井喷之势上涨,不少网友也勇于自己拿起摄像机,当起电影导演。大庆说,希望国家能设立一个审查的制度,并为一些真正花心思制作的微电影提供一个播出的平台。他觉得视频网站上播出的所谓微电影,要么利用情色来吸引眼球,要么就是生硬的植入广告,“白白耽误了好故事”。
王瑛则相对乐观一点,她说相信市场自然会优胜劣汰,好的片子不会埋没。
她多次提到微电影转身灵活这个特点,相信这将给微电影提供广阔的市场。“虽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微电影暂时都没能进入院线发行,但你看现在影院都在商场里,如果女人去逛商场了,陪着来的老公不是正好可以看部微电影吗?”
《2013(杭州)商业与公益论坛即将举行》
杭州2013年8月12日电 /美通社/ -- 8月26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通策集团爱铂公益联合主办、九阳希望厨房协办的“2013(杭州)商业与公益论坛”暨“天下大道 行益为商”将在杭州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
本次论坛以平等包容、开放公平、持续发展、互利共赢为基础,嘉宾云集,将邀请150家媒体机构、300家NGO以及600家企业共同参与。论坛旨在为各大公益组织、企业、媒体机构提供一个促进公益交流,寻求多种资源整合的平台,加强公益群体间交流以及与企业间合作,解决商业与公益之间的现实矛盾,达成商业与公益合作共识和协作关系,共同探索商业与公益共生互益之路。中国企业,不仅追求企业利润增长,更要有社会责任感;中国公益组织,通过商业资源盈利完成自我造血,实现从祈求资源到自给自足。
为期1天的论坛里,中国首部民生微电影《幸福的片儿川》将在商业与公益论坛现场首映,这将成为论坛开幕式亮点。论坛还会现场发布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信息化工程、中国民间救灾协作联盟,展现未来公益发展的新形态和新趋势。同时,论坛将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互联网改变公益”、“媒体推动下的公益”等分论坛通过政企对话、嘉宾演讲、高端访谈、圆桌对话等形式展开交流,深度探讨CSR企业、NGO等公益组织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形成新的方法和能力,成为推动公益型社会的重要促进力量,开创公益创新、企业发展的良性局面,引领中国未来商业与公益的健康发展。
“商业与公益论坛”将成为中国CSR企业、NGO方面深具公信力、倍受关注的盛事之一。中国民营企业、公益组织等将携手并进,创造机会、提供资源、架接平台,实现中国商业与公益互益共生的前景。

㈡ 中国有哪些电影节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 金鸡百花电影节每年一届,为期4天!在全国各大城市轮流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和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奖活动!被外界誉为‘中国奥斯卡’。同时金鸡百花电影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电影节!

长春国际电影

长春国际电影节(CHANGCHU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C.I.F.F),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口号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内容上集电影、文化、经济、贸易、科技、旅游于一体,艺术上强调“弘扬时代主旋律”,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和“质量高、效益好、影响大”。自创办以来,长春国际电影节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它与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经国务院批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同意的中国第一个的国际A类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上海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每两年一届,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中国珠海电影节”。1998年因中宣部整顿电影节市场而决定停办。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是个综合性质的集合概念。具体是以高校为核心,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的电影文化评奖活动。目前主要以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时间最长。此外,着名的大学生电影节还有: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天津大学生电影节、中国上海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成都大学生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香港市政局于1977年在香港大会堂创办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是香港最大型的电影界盛事,每年电影节为期16天,每年一次,放映超过200部新电影及多个经典回顾节目。电影节是国际电影制作协会联盟成员。自1978年起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与支持,规模日益扩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变成国际电影中心地之一,密切本港与世界电影工作者间的联系与交流,并使香港电影界人士及观众了解世界影坛的发展。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

创办于1989年的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是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由小朋友们自己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儿童电影。

中国国际微电影节

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是当前影响力最大、参与人群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针对微电影创作、投资、传播的高端品牌活动之一。该微电影节立足于中国首都北京,为全球华人电影爱好者搭建一个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已办3届。

㈢ 十一月有什么节日啊

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单身")。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
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另类节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One's Day)。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在光棍节结婚,于此同时,也是各大商家以脱光为由打折促销的时期。
光棍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被人广为接受的是,它起源于南京大学宿舍文化。 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四个大四学生每晚举行"卧谈",一段时间卧谈的主题都是讨论如何摆脱光棍状态,卧谈中创想出了以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作为"光棍节"来组织活动,从此,光棍节逐渐发展成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学里的一种校园趣味文化。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这个节日被渐渐带入社会,并随着成年单身男女群体的庞大,以及群体活动和网络媒体的传播,光棍节在社会流行开来,并由光棍节发展出了"脱光节"。光棍节来源的其他说法或系后来编造。
男主角木光昆,生于1970年(庚戌年)11月11日。由于名字特殊,从小学到大学外号都叫"光棍"。他在南大读大二时和一名女生开始了一场恋爱。只是没想到,幸福是那么的短暂,女生突然查出患了绝症,最终离开人世。在她走的那天,木光昆跑到顶楼,点燃蜡烛,吹了一晚的笛子。从此,木光昆似乎变了一个人。读大四那年的11月11日,也是他生日的那天,同宿舍的舍友们在南大第一宿舍的楼顶上陪他一起喝酒庆生。此后,关于木光昆的故事在南大流传开来,他的生日于是被定为"光棍节"。这个故事后来也被南大同学改编制作成校园微电影播出。

㈣ 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在津举行

2015年11月29日,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微电影节在津湾大剧院举行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贺胜出席并致辞。
本届国际微电影节共征集23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5个省市的3212部参评作品,通过海选、初评、复评等环节,经过多名“金鸡”“百花”奖评委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52部作品最终获奖,其中《那片海》《谁的青春不热血》《判若云泥》等分别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摄影等奖项。
本届国际微电影节以“一带一路中国梦 美丽天津光影情”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大战略、聚焦同心共筑中国梦、聚焦美丽天津新成就,坚持把正确的价值导向贯穿活动策划、创作征集、作品评选等各个环节。活动着眼唱响网络主旋律、壮大网络正能量,推出了一批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有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传播天津声音、展示天津形象,创作征集了一批讲述天津故事的微电影作品,展示美丽天津建设新成就。经过两年多的打造,微电影节已成为天津城市文化新名片。

㈤ 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有哪些

2019年5月-6月23日征集的“Real新青年”是比较适合大学生参与的。虽然之前一季有的作品甚至入围戛纳电影节,虽然不乏有入行多年的大Shen,但有的幕后的创作人还是未毕业的影视小白,也有入行多年的大神。大赛也设置了一二三等奖的现金大奖,作品最后会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展映,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对大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合适的。

㈥ 大学生微电影都有哪些啊,怎么参加啊,想关注这类问题,不知道从何下爪啊~

大学生微电影指以大学生为主题或者为主体,切合大学生的生活的微电影,有商业性和非商业之分。大学生微电影网致力于为广大用户(大学生)提供最快速,最专业,最有效的微电影资讯,为专业从事微电影行业的人士提供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广大微电影爱好者提供学习,分享,参与的机会。旨在推动中国微电影行业朝着专业化发展。目前,大学生微电影网主要提供微电影资讯,微剧本交流,微电影合作,微电影教程,微电影剧本,就业栏目。即将同行业内专业机构合作,举办专业性的微电影,微剧本比赛,以及各种活动。 面向海内外高校学子的2012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于2012年2月28日拉开帷幕,开始面向海内外高校学生征集微电影作品。 历时数月筹备的该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将通过近一年的宣传、征集、评选和巡演展映,倡导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文化。此次微电影节作品征集范围包括所有以华语为创作语言的大学生原创作品,设置有视频单元和微电影剧本评选单元,包括了剧情类、纪实类、动画类和广告创意类等多个奖项,并将结合公众投票评出网络人气大奖、最佳指导教师奖等。参赛作品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纸媒等广泛传播,并通过与视频网站、各类媒体深度合作,在音像、影视、出版等多方面开掘巨大的衍生空间,对涌现出的有潜质的创意及制作团队,将通过媒体合作及二次包装进行持续传播。 在传媒精神、影像艺术和信息技术激越张扬的时代,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架构出的微电影,就可以表现你所有的憧憬、智慧与感动。 参与及支持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的评委及专家不仅包括海内外知名艺术家、国内主流媒体总编辑及着名传媒人,还包括各大院校着名学者和着名创意与广告人。2012年5月12日将举办该届微电影节的颁奖典礼,获奖大学生与学者名流将共走红地毯,摘取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的首批桂冠。 据微电影节组委会介绍,微电影具有微时(一般在3分钟以内)、微媒(媒体属性)、微众(易于草根参与)等特点。其对传媒精神、电影艺术与商业情怀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大学生的创新激情与独特视角。本届微电影节还特别强调微电影的媒体属性,它蕴含的平民表达、草根传播和反思精神,以及对传统媒体转型的触动与影响,都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本届微电影节正值南京大学110周年华诞庆典之际举办,由南京大学主办,腾讯网和央视电影频道电影网联合主办,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专业委员会协办、扬子晚报独家融合媒体合办,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承办,南方周末、江苏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倾力支持,并与海内外各大高校共同参与,是2012年一次难得的思想、文化与创意盛宴,也是迄今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语高校微电影比赛及展映活动。大学校园微电影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先了解大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第一部被称为微电影的作品是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2010年年底面世,无论是从演员阵容还是技术团队来看,其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近几年,诸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支付、微公益、微基金等微文化不断被消费大众所接受,而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也加入到微文化的行列,国内微电影的起步虽然晚,但发展迅速,并很快适应了当下微时代的主流环境。 针对时下电视剧插播广告现象严重,广电总局明文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每集电视剧之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然而广告事业发展已久,一纸限播令对其的发展似乎并无致命性打击,于是,其必定要从其他领域寻求发展空间与活力,便出现了在影视作品中大量植入广告的现象,恰逢其时,微电影的传入与发展无疑给广告事业带来了旺盛生命力,微电影的发展为广告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新鲜血液,广告的发展又为微电影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前进,微电影与广告事业相结合的趋势也是日渐清晰。 其次,在之前我们对“草根”文化的概念已有所了解,对微电影也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阐述。首先,微文化是一种大众所能接受、理解的,在消费大众中广为流传的文化,其与“草根”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而目前社会各阶层也在不断宣传、推广大众文化,又不令其过于通俗化,腐朽化。所以,综合目前形势看,微电影在未来走的将会是一条精品化的大众路线,而在微电影精品化的道路上,就势必会淘汰一些缺乏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微影”家们,这就要求每个“微影”家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争先创优。 在了解了大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后,我们再来看特定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校园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5月12日晚,2012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微电影界的一大盛事,也标志着大学校园开启微电影时代。在当今校园内,大学生拍摄以自己及身边发生的故事为题材的微电影已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慢慢地走进微世界,并逐渐形成微电影界的新生力量,也为微电影界带去了无限活力。目前,青春、爱情、职场等题材越来越被微电影界所追捧,而青春正是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主旋律,在这其中也穿插着许多或唯美,或凄楚,或感动,或残败的爱情故事,职场又是所有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职场对每个大学生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对大学生活的检验。而时下大学校园内微电影的现状则是呈现出一派雨后春笋的迹象。 顺应大环境下微电影的发展趋势,校园微电影也将不断向着总体发展趋势靠近的同时,依然保持其自身原有色彩,大学生既在消费群体中占据较大比例,又在微电影生产中占据较大比例,另外,近几年,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在荧屏上出现频率越来越大,更多的生产者选择把大学生原滋原味的生活故事作为题材,以大众所能接受的形式即影视展现出来。不管是针对影视题材还是消费者爱好而言,大学校园将成为影视,特别是微电影界中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阵地。种种迹象表明,微电影在大学校园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你可以去大学生微电影网了解

㈦ 跪求帮忙想想每年各地都有什么活动或者庆典。比如青岛啤酒节,电影节,草莓音乐节,F1赛车,高尔夫锦标赛

长春12好有个农博会

㈧ 有哪些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微电影比赛

大学生适合参加的微电影比赛有很多,做比如real新青年,这就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大学生电影大赛,而且,如果说在国内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比赛,可以去尝试一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这个电影节已经举办了很多届了,在国内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且还有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大学生微电影节之类的。都可以尝试去参加。非常适合大学生。

㈨ 世界各地的电影节有哪些

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电影节都会设立相关的奖项,如: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但除了评奖之外,电影节还会举办以交流为目的的其他相关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单纯的电影大奖(更确切地说是区域性电影大奖)主要以评选为目的,多限于一定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以鼓励本国电影发展,主要通过影展的形式举行,如奥斯卡金像奖、欧洲电影奖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区域电影大奖发展成后来的国际电影节的情况)。当然不管是电影节和电影大奖,它们的重头戏都是最后的颁奖晚会。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festival-cannes.com/

电影节中的王中之王,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可以说是最好的主流电影节.每年五月份举行, 为期两周左右,几乎所有的获奖影片日后都成为经典。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旨在展示和提高将电影作为艺术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影作品的质量。戛纳国际电影节通过强大的媒体宣传,确保入选作品能立即介绍给世界观众,还提供了电影创作者与买主接触交流的机会。电影节的内容由电影节理事会在外国影片、法国影片和短片三个委员会的帮助下确定,由10位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影片评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berlinale.de/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欧洲电影文化的又一圣地,近年势头有些下降,每年春季举行,已经举行了五十届。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主要奖项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labiennale.org/en/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每年秋季举行,为期两周。1932年8月6日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促进电影工作者的交往和合作,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后来人们称之为"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取消“墨索里尼杯”,增加了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这个电影节除评选和奖励优秀影片外,还放映大量观摩影片,其中包括在其他电影节上得过奖或未入选的影片,举行各种讨论会、纪念活动,开办电影市场等。同时也会吸引游客到威尼斯观光,这个电影节的特色是每次都有一个主题。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sansebastianfestival.com/

西班牙第一个、也是该国最大的国际电影节(全称为:多诺斯蒂亚·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欧洲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也是拉美电影很好的展示场所,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1953年创办,每年一次,原在9月举行,1961年至1972年改为6月或7月,1973年以后又恢复在9月,为期10天左右,地点在海滨地市圣塞巴斯蒂安。开始两届只有西班牙语电影参展,以后影响逐渐扩大,现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进行合作,以促进世界电影艺术和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奖项有“金壳奖”、“银壳奖”。1959年有“珍珠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导演、男女演员、摄影等。此外,还有评委会特别奖、国际评论奖,圣塞巴斯蒂安城市奖等。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tiff-jp.net/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着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miff.ru/

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1959年创办。两年一次,1999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7月举行,1979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60周年,改为8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主要活动项目有:①由 3个评委会分别对故事片、儿童片、短片进行评奖;②举行会外映出和专场映出;③分别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④举办回顾展;⑤开设电影市场。故事片奖项原来分为大奖、金质奖、银质奖3种。1969年起取消大奖在,相应增加金质奖和银质奖的数量。以上奖项授予最佳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iffkv.cz/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1946年(第1届)至1949年(第4届)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 1950年(第5届)起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1959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了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1948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cairofilmfest.com/

非洲最大的电影节之一,由埃及电影作家和评论家协会主办。创建于1976年,每年一届。原为非竞赛电影节,是世界上三大非竞赛电影节之一,从1991年起增加了竞赛单元。它规定参赛片必须不带政治色彩,不得在 其它电影节上放映过.设大奖“娜妃蒂之金像奖”授予最挂故事片、最佳纪录片和最佳短片,“娜妃蒂之银像奖”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娜纪蒂之铜像奖”授予有特殊价值的影片。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siff.com/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际制片人协会同意的中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目前中国尚可称得上电影节的,每两年举行一次.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是一次难得的观影机会.如何更加国际化,减少非电影因素对电影节的影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电影节的主要活动项目有:(1)进行故事片比赛;(2)组织会外放映;(3)举办各种专题电影展览;(4)召开艺术研讨会;(5)举办影片交易活动等。设“金爵奖”为最高奖项。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ffm-montreal.org/

1977年由魁北克省文化事务部在蒙特利尔市创办首届非比赛性电影节,次年起改为比赛性。该节每年8~9月之间举行,为期10天左右,主要目的是鼓励各国影坛人士间的往来,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并使蒙特利尔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场地。主要活动有:故事片和短片比赛、故事片和短片会外映出、每届举办一个国家影片的专场映出、专业人员的观摩性映出、本国影片专场映出、美洲影片专场映出、表彰新老电影工作者大会、举办回顾展、召开研讨会、开办国际电影市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蒙特利尔电影节,地处加拿大法语区,艺术电影的又一集散地,同时也是中国电影重要的海外展示场所.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mardelplatafilmfest.com/

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
太多了
具体去下面的网站看吧!http://bbs.mac418.com/read.php?tid=31880

㈩ 视友网的视友网大事记

2006年07月,中传视友公司成立; 2007年01月,“高校视友联盟”成立; 2008年12月,中传视友获得首轮融资; 2009年03月,视友网正式上线运营; 2009年06月,“高校电视台”频道上线; 2009年08月,CCTV手机电视“金拇指”频道上线; 2010年03月,中国首届“金拇指”手机视频创意挑战赛圆满结束; 2010年06月,高校视友联盟原创视频生产基地、高校电视台联盟实习基地成立; 2010年11月,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确定视友网为官方网站,中传视友为副秘书长单位; 2011年03月,中国首届“金拇指”手机动漫大赛启动; 2011年03月,视友网视频微博、在线视频微直播隆重上线; 2011年12月,中国第二届微视频大赛圆满结束,中国首届大学生微电影节启动; 2012年05月,中国首届大学生微电影节颁奖盛典; 2012年11月,中传视友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12年09月,视友网创始人、CEO陈斯华女士荣膺第三届北京朝阳文化创意产业精英榜精英人物; 2013年05月,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颁奖盛典; 2013年08月,中传视友公司入围第六届“北京影响力”50强企业;视友网创始人、CEO陈斯华女士入围第六届“北京影响力”50强企业家; 2013年10月,视友网创始人、CEO陈斯华女士入围第六届“北京影响力”20强企业家;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33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02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90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30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19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6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52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7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09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