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影集 » 微电影特效基础

微电影特效基础

发布时间: 2022-09-22 01:54:47

⑴ 一部简单的微电影制作流程是怎样的过程

一、 策划剧本创意写作(题材选择)

相对传统广告,微电影以情节的高低起伏带动用户的情绪,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潜在的引发用户对品牌的共鸣以及支持。

二、分镜头脚本细分步骤

细分分镜头脚本,俗称分镜头剧本,其目的是为了拍摄剪辑,更加条理尽量细化,同时也方便场景镜期拍摄更加省时省力。

三、前期选景

根据场景对剧本进行适当修改、复景,并做好前期各方面的准备。

四、前期拍摄

拍摄涉及到拍摄、制作设备、导演和演员、灯光师、造型师和录音师的选择,要求更严格和专业,要求导演等相关人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而且必须有从事电影,电视剧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将微电影的故事情节以调动人心,发挥共鸣达到淋淋尽致。

五、后期编辑

利用实际拍摄所得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有时需要为影片制作声音。

拍摄技巧:

1、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2、由下往上拍摄

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⑵ 微电影制作的流程一般是怎样的

方法/步骤1:
主题定位
主题是一个片子的灵魂。首先要确定好制作一个什么样的微电影,有一个中心思想,才能朝着这个主旨不断的努力,制作出理想中的微电影。观众在看完之后,才能有所思考,而不是云里雾里。
方法/步骤2:
器材准备
要制作成功的电影,好的拍摄器材是最基础的保障。自己制作微电影,一般是采取租恁器材的方式,不仅要考虑到器材的性能,还要考虑到租用的成本问题。器材准备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跟踪负责,以免器材丢失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方法/步骤3:
进行拍摄

拍摄前,要做好拍摄日期安排和选择好拍摄场地,才能保证拍摄过程中更加顺畅。要实现对取景的地方进行踩点,不能临时抱佛脚,那样,只会耽误或延迟拍摄的时间,一切要有计划的进行。
方法/步骤4:
后期制作
片子拍摄好后,要进行初剪、精剪、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制作,让整个片子有顺利而不凌乱,并能够带给观众视听结合的效果。就算再好的画面,没有听觉上的效果,会逊色不少,且观众无法通过画面直接了解这个片子的所要表达的思想。
注意事项
拍摄器材保证可以正常使用;
拍摄前,要对场景和拍摄画面有一个大概的思路。
非凡品度文化传媒-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⑶ 微电影制作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微电影制作周期短,时效性强,更贴近大众生活,是时代赋予电影文化的新理念,适用于互联网、多媒体、手机视频等多种平台,具有娱乐性、创意性和广告价值。那么微电影制作的主要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微电影制作的主要流程——剧本创作
相对传统广告,微电影以情节的高低起伏带动用户的情绪,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潜在的引发用户对品牌的共鸣以及支持。因此,一个优秀的剧本是一部优秀微电影的基础,而精华就取决于策划方案的创意。
二、微电影制作的主要流程——准备设备和设计分镜
1、准备设备 拍摄器材要根据拍摄的微电影的预算来算的。事先有个大致的计划,比如想拍好一点就可以租赁好一点的设备仪器,运用程度也要盘算好。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设备,尽量去掉,节省成本。
2、设计分镜 简单说即是分配镜头,就是事前打好拍摄的草图,什么地方用什么镜头,开头怎么开始拍,末尾怎么收镜,也是方法万千。这就要根据导演想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展现故事内容,从而缩短了拍摄时间。
三、微电影制作的主要流程——选择演员
在拍摄微电影之前,基本的剧组配备人员要齐全,分工明确,不能逮着谁就安排谁,根据个人的爱好和能力来。其中,演绎人员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提前安排好拍摄场地,有计划地进行。场地的选择要适合微电影剧本的剧情,做到情、景、剧结合。演员事先要背好台词,并对拍摄的画面根据台词进行预演,尽量减少拍摄才是第一次表演的情形,减少拍摄时间,从而减少拍摄成本。
四、微电影制作的主要流程——后勤工作
为剧组做好后勤保障,安排演员住宿、场务道具,联系好饮食与用水。交通也要安排妥当。
五、微电影制作的主要流程——后期制作
把拍摄来的视频用软件"剪辑"整理一下,如果不想被剪太多镜头,那么在分镜头设计一环节就要事前分配得完善一点,还可以加上点软件特效,比如亮一点,暗一点,画面少抖一点,来点字幕(还有合作人员的名单呀),当然还有合适剧情的配乐,软件是需要人来熟练操作的。微电影制作后期直接影响到片子的质量度、观赏感觉,要专业制作人士才能完成。因此,后期制作的安排一定需要有软件制作经验或学习过软件制作的人员。

⑷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者软件制作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包括加特效,加文字,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欢迎参考~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制作流程

影视后期制作基本上是初剪-正式剪辑-特效录入-配音合成这样一个流程。

初剪

也称作粗剪。现在的剪辑工作一般都是在电脑当中完成的。初剪阶段,导演会将拍摄素材按照脚本的顺序拼接起来,剪辑成没有视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

正式剪辑

在初剪得到认可以后,就进入了正式剪辑阶段,这一阶段也被成为精剪。精剪部分,首先是要对初剪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对于不满意的画面要进行补拍。

特效的录入

这个阶段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将本身拍摄不到或者拍摄效果不好的地方进行特效制作,这里将运用到十分专业的`特效制作软件,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具有超强视觉效果的电影正是因为特效录入这个环节做的十分好。但是对于我们小伙伴来说,毕竟不是专业学习电影的,所以对于电影只要做好调色及一些简单的技巧就好了,调色要注意的是确定片子的整体色调,不要钻在局部一个镜头的色调,要考虑整体。

配音合成

旁白和对白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在音乐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微电影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至此,一部微电影的声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备完毕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

制作小窍门

一、闪白:在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

二、切: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将会平滑一些。

三、画面色彩: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四、构图:除了严肃、权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五、声音与画面:对于是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

后期制作软件

视频制作简单一点的话用会声会影这个软件,非常简单,容易操作,剪辑、配音、调色这些基本的操作都可以实现;复杂一点的话可以使用EDIUS、AE、premiere、等等,当然后面这几个对电脑配置要求略高,有的软件也不是免费的。但是网络上可以找到找到安装包,网上也有破解教程,实在不行用试用版也可以的~(PS:每次小伙伴在做完视频处理的时候记得要先保存下来或者保存工程文件噢~这样若是软件进程有问题的话,你也不用担心自己白做工了,同时也方便下次修改)

音频处理软件可以用AU、Cool Edit Pro等,这些软件还提供有多种特效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压缩、扩展、回声、失真、延迟等。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轻松地在几个文件中进行剪切、粘贴、合并、重叠声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声音有:噪音、低音、静音、电话信号等。另外,它还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等文件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将cooledit和格式工厂配合使用,可以保证格式的问题得到解决。

;

⑸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近年来,微电影一直很流行。很多人喜欢通过微电影来记录自己是生活。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希望能帮到大家!

1. 闪白:在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

2.切:合成时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平滑一些。

3.画面色彩: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4.构图:除了严肃、权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5.声音与画面:对于是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

6.正常的画面色彩:电视上正常的画面色彩在电脑上的表现往往过于饱和,电视的特性之一就是,亮度会增加,饱和度会下降,但是过于饱和的色彩容易看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注意颜色层次过渡,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色块上。

7.颜色的调整:首先去掉颜色,只看灰度图,调整出正确的过渡和明暗层次,避免过度调整。然后先调好色块部分颜色,也就是最有色彩对比倾向的部分。比如说远处是冷色调,近处是暖色调,也就是颜色的设计过程。 控制颜色过渡,使得过渡不单调,颜色曲线工具与线性过渡相比具有更多的调节控制。颜色的调整不应明显导致画质下降,否则宁可不调或微调;画质第一是视频制作剪辑中的首要前提。

8.光效:比如说使用PS画个几层,然后再在合成中去调整,直接使用软件插件的光效虽然简单实用,但很多时候不适合具体问题。不要滥用光效以及避免长时间使用光效,同时要控制光效的层次,即使是最简单的glow发光特效;建立2-3层亮度和颜色都有偏差的层上去分别调整,效果会更出色。

9.动画制作:动画制作要避免过度的规律和协调,安排好节奏关系,适当打破节奏。

10.适当破坏点规律性:对于变化不大的镜头,可以用mask功能来控制调整范围,需要取舍,不必只着眼于一个镜头。

11.结合前后镜头:不能单独只通过一个镜头来调节,要把握整体的感觉。

12.考虑合成的真实性:分三种,包括物理真实、视觉真实和心理真实。心理真实通常指在合成一些我们没有视觉经验的镜头时候,比如说太空中的爆炸,对于这种没有真实经验的场景,强调先要心理真实,应找合适的借鉴视觉经验,在画面上往往70%的画面真实就足以让观众满意即可。

13.强烈节奏的剪切:碎切是指在2段或者快速白闪的素材之间放入2-3段局部画面或强烈偏色的画面,长度一般每段不超过2帧,可以有关系的,也可以毫无关系的,将形成强烈的节奏和冲击。

14.因果剪辑法:在一些时间紧凑但无法省略的广告片中,有时候不考虑动作是否连续,采用因果视频制作剪辑法。

15.手动调节:要获得更多的控制和更好的效果,必须依靠优秀的视频制作剪辑与特效技术和丰富的思维,通过简单点击鼠标,才能实现更好的与众不同的效果,指望自动生成恐怕无法实现。

16.抠像:抠像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原素材,结合多种调节方式,把差异最大化。抠像以绿色背景为佳,考虑摄像机的指标,4:2:2的模式能提供较好的图像采集录制效果,大大减轻边缘的紫边效应。

17.水墨效果:水墨晕开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一个blur的部分,往往加上一点gamma来破坏下线性过渡会有更好的效果。

18.调色:不要相信任何显示器和监视器。最好是在系统上创建一张标准pal色卡,对比着调,同时尊重眼睛的识别与审美能力,毕竟眼睛是最为精密的设备。

19.颜色选择:当在选择不好某个颜色时,可以通过遮罩,渲染一段动画,然后选出颜色最好看的那张。或者通过色相调节从0-360的数值循环变化,从中挑选指出最有意境的色彩。

20.电视显示范围和安全框:每台电视机的显示范围都不同,因此在摄像和后期的影视制作中,安全框只能作为参考。左右安全框比上下安全框更不保险,一些16:9的电视完全可以看见左右安全框外的东西。而液晶、等离子电视相对于CRT电视有着更大的显示范围。

21.谨慎使用黄色:在视频制作剪辑的色彩应用上,谨慎使用黄色;黄色在显示终端中会呈现出脏、暗的弊端,虽然是假象但会带来审美瑕疵;在黄色加入一点红,使用橙色代替比较出众。

22.色彩和景深:色彩和景深非常容易调得过度,导致片子强烈偏向某一色调或景深层次太过分明,粗看一眼觉得好看,多看几遍就不耐看。

;

⑹ 怎么制作爆炸的特效,用于微电影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影视特效技术”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2&zdhhr-11y04r-1047745016680417859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cgwang.com/course/ystx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1047745016680417859

在“影视特效技术”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⑺ 微电影基础知识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30分钟之内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微电影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微电影的定义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8-15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

微电影的特点

2010年以前,我们称作短片的分别有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时长一般低于电影。网络短片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资人王利斌出品的惊悚片短片《荒野逃生》《尊严》逐渐变化成“微电影”这个词。

与电影的巨大投资相比,短片不论是在拍摄设备,资金,团队,流程等方面都有较低的要求,适合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需求。

2009年网上开始有了网络连续剧,网络短片。DV、单反相机等数码产品的诞生扩大了视频的圈子,不少电影爱好者已经不再只是爱好。他们学习剧作、剪辑、导演。随着电影方面教育教学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作品诞生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爱拍电影”“华夏微电影”“幸福微剧场”也会征集一些优秀作品。《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中韩微电影节即将举办

2014年是中韩建交22周年,八九月间,将在中国的多个城市开展2014韩国电影展活动,届时将有10余部韩国影片展映。2012年4月为促进中韩影人交流合作由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出资在北京设立的韩国电影中心,2014年7月中韩合拍片项目洽谈会等多种平台和形式,不断拉近着中韩影人的联系。 中韩电影之间的交流不仅于此,近两年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带来大量的人才空缺。1996-2006年是韩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特别是后期特效,3D制作的成熟度高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庞大的市场份额也吸引着更多的优秀影人来中国发展。 然而,产业成熟度,文化背景,语言等多重障碍导致中韩影人的合作还在试水期,合拍项目的投入也基本不会太大,预计2000万左右。双方需要更多的了解与磨合。 然而,产业成熟度,文化背景,语言等多重障碍导致中韩影人的合作还在试水期,合拍项目的投入也基本不会太大,预计2000万左右。双方需要更多的了解与磨合。然而,产业成熟度,文化背景,语言等多重障碍导致中韩影人的合作还在试水期。

第一届中韩微电影节应运而生,本届中韩微电影节是首个专门针对微电影创作,投资,传播的高端品牌活动。首个专为中韩电影爱好者搭建的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希望其成为2014年韩国中韩合拍片项目洽谈会,韩国影展的预热活动。为还没有机会参与大制作的电影爱好者,找到微电影,MV,广告,甚至后期制作等更多种更短期更便捷的合作交流方式。中韩电影爱好者搭建的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希望其成为2014年韩国中韩合拍片项目洽谈会,韩国影展的预热活动。

微电影的制作流程

项目策划

创作者根据创作设想,详细的做出拍摄时间、拍摄内容、拍摄计划、拍摄时会遇到的困难等策划书。确定项目定位、内容、要求、制作精度、时间安排、预算等等。

制作团队组建

创作者按照策划书,招集相关专业人才,视情况定是否要进行专业训练。

现场拍摄

进行拍摄,做好记录以有后期制作设想。

后期制作

拍摄完成后进行后期制作,包括粗剪、配音、特效、精剪等。

发布作品

大多数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视频网站,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电影发行公司操作。

⑻ 怎么制作微电影!主要步骤和必要设备!!

主要设备就是一部DV
1.前期策划,剧本写作,9分钟大概两三千字的剧本就ok
2.分镜头脚本的写作,此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后期拍摄和剪辑更加有条理,尽量细化,将同场景的镜头分出来,后期拍摄更加省时
3.角色选定,好的演员比好的后期制作更重要
4.拍摄,根据分镜头脚本分场景制作
5.剪辑,根据前期的脚本和后期导演的灵感剪辑
6.后期特效的制作,片头和片尾也很重要

这是我搜索来的

一、各部门主要准备工作
在所有的创作人员陆续选定以后,制片人要根据拍摄计划安排各个创作部门投入准备工作。具体来说,筹备期各部门要完成以下一些准备工作:
(一) 导演部门
导演润色剧本。事实上,没有哪个导演完全按照剧本拍摄的,除非剧本是导演本人写的。导演创作分镜头本,在分镜头中体现创作意图。
导演与各主创人员就创作进行沟通讨论,保证有统一的艺术设想指导筹备工作。在正式开拍之前,导演还要对全体人员做一次导演阐述,目的是统一创作思想。
导演带领创作人员看景地、定景、与摄制组主创人员在预计拍摄的场地就未来的工作提前沟通,设计拍摄方案。
导演给演员集中说戏,以帮助演员熟悉剧情,深入理解角色,认识自己的合作表演对象。剧组中的副导演不仅仅是一位,他们要分工负责很多不同的筹备工作,例如:现场副导演、演员副导演等。
(二) 摄影部门
摄影师、灯光师及导演一同看景,并对一些戏的拍摄手法、布光方式提前有所设计。摄影组要向制片组提供所需摄影器材清单,并检查试用租赁来的摄影器材。灯光组要向制片组提供所需灯光清单,并检查租赁来的灯光器材。
(三) 美术部门
对美术、置景、道具、化装、服装各个部门的创作进行指导、设计、使所有工作人员对电影的美学风格达成共识,统一创作思路。美术师将适用的景地照片带回剧组,并陪导演、摄影、灯光等部门的去看景、定景。景地不要过多,也不要过于分散,景地之间的距离也不要太长,以便利于集中拍摄。美术、置景、道具部门合作完成拍摄现场的准备,在不具备实景拍摄的条件时,要进行人工搭景。
道具部门向制片组提供所需要道具清单,由制片部门来购买、租赁、制作道具。服装部门设计演员的服装、并提出清单由制片部门购买或者租赁。化装部门设计演员化装,并提出清单由制片部门购买化装用品、套、头饰等。
(四) 录音部门
录音师与导演沟通,设计全剧的声音效果。录音师同其他主创人员一同看景,对即将进入的景地的录音条件做到心中有数。录音部门向制片组提供所需要的器材清单,并检查、试用租赁来的录音器材。
(五) 制片部门
制片主任、现场制片跟随导演一起考察场景,选景时要契合剧本的要求,了解景地的交通状况、气候条件、通讯条件、食宿条件等,对如何安排拍摄计划,如何在现场调动工作人员配合拍摄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负责与所选的场地的负责人谈判使用条件并签订合约。
由制片部制定拍摄计划。
由制片部制定剧组的日常拍摄管理规定。由制片部完成全剧分场景表、分场景排序表、场景统计清单、演员出场统计清单等。印发剧本,保证各个创作部门有一或两套剧本,主要演员有一套剧本,配角有出演场次的剧本。
准备各类的文书材料,证明信与介绍信等。
联系租赁器材设备,签订租赁合同,安排检查设备、安排试机(试拍)。为剧组做好后勤保障,安排住宿、交通,联系好饮食与用水。
会计准备好剧组内部使用的收据、费用报销单、酬金结算清单等。做好工作人员的胸牌、车辆上的剧组名牌等。监督各部门按原定计划完成开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准备开机仪式。
二、签订合同
在电影筹备期,需要签订各种合同、协议,以保证用法律来约束合作的各方。需要签订的合
同、协议有以下几类:
(1)导演聘用合同在签订导演聘用合同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项条款:知识产权的归属;电影的完成时间;对电影的成品质量的要求;导演的取酬标准、方式;双方违约的制裁方式;纳税方式等。
(2)演员聘用合同要注意的条款:电影的知识产权归属;合约时限;取酬的标准、方式;双方违约制裁方式;纳税方式及特殊条款等。
(3)其他工作人员的聘用合同要注意:取酬标准及方式;双方违约制裁方式;纳税方式等。
(4)器材、服装、道具、场地、车辆等租赁合同主要应注意规定合同双方责、权、利分配和违约责任的条款。
(5)临时用工合同注意规定合同双方责权、利分配和违约责任的条款。
(6)赞助合同注意规定合同双方责权、利分配和违约责任的条款。
(7)人身保险合同组建摄制组时,根据具体情况购买几类保险。
三、器材租赁
(1)反对器材崇拜主义器材是一部影片必不可少的设备,也是对影片质量的一个保证,但它不是决定性的,所以要以实用、有效的选择器材配备。
(2)即要保证高质量,也要尽可能地控制租用成本。
(3)租赁器材公司一般不愿意降低费用标准,但我们可以在租用时间(天数)上找到优惠,
通常可以按实际租用时间的50%或80%结算。
(4)领取器材时一定要派专人当着器材公司人员的面检查器材设备,以防不测。
(5)重要的、价值高的器材要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全程维护(跟机员),以保证设备安全,监督设备的正确使用、清理以及保管。跟机员一般由器材公司派出,有时候他们也要做一些额外的事情,例如:跟焦、推轨。
(6)如果没有什么必要,租金较贵的设备不要长时间留在剧组里,原则上应在拍摄计划里照顾到这一点,集中使用。
(7)确保运输时安全。
四、拍摄期的主要工作
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
拍摄期间由制片主任控制预算的落实。审核剧组的一切经费支出。所有部门的报销单据要经当事人、部门负责人和制片主任签字,才能报销。会计协助制片主任管理摄制资金,负责剧组工作人员酬金的按时发放,并建立剧组账目。剧组购买的实物都要由制片部门验收、登记,以备拍摄结束后回收处理。
组织督促拍摄
制片主任与副导演协商编制拍摄计划,并要在拍摄期间克服各种困难、采取一切措施保证计划按时完成。如果拍摄期间出现意外的事情,严重影响到原定计划,制片部门要尽快安排可执行的替补拍摄方案,并组织人员尽快解决困难,必要时要向投资方汇报求助。
创造拍摄条件
为了保证每日的拍摄按计划进行,制片部门要提前为生产做好准备,在拍摄现场创造拍摄条件,以及解决拍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包括联系拍摄场地、接送演职人员、装卸器材物资、维护现场秩序、检查安全措施、调动车辆和场工等。
制定每日拍摄计划
制定每天的拍摄计划,下发拍摄通知单,而且要细致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天气因素、演员调度因素、场景准备因素、道具准备因素等。而且要合理的搭配内景和外景、日戏和夜戏的工作量,防止摄制工作让演职人员过于疲惫。
拍摄现场的组织管理
拍摄现场的组织管理并不是导演的职责,导演只对艺术创作负责,制片部门(现场制片)要负责整个现场的管理工作,制片部门对将要拍摄的每个镜头的拍摄角度和取景范围做到心里有数,便于有效地组织现场。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人员和财产安全。具体有:人员安全、驻地安全、场景安全、交通安全、器材安全、特级安全、饮食安全、经费安全、疾病及其他安全事宜。
后勤管理
摄制组的后勤保障工作是烦琐,也是重要的。只要涉及餐饮、住宿、交通几个方面。饮食供应可采取灵活的方式,如包餐馆、订盒饭、聘请厨师自己做饭,具体方法应根据拍摄情况来制订,总的原则是确保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住宿应尽可能离现场近,交通便利、出入方便的住地;车位很充足的停车场;房间不求豪华,但应该干净、安静及安全;房间的安排应注意:按部门安排房间,让作息时间相同的人住在一起。安排制片人、导演、主演各单独住一间以便于工作。安排专门的化妆间、服装间、道具间。安排剧组专用的会议室。在每间房门上张贴部门标志,便于辨认。交通应注意:租赁车辆以实用为原则,应尽可能选择有为剧组服务经验的租车公司。车辆大小搭配,便于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车辆调度。在禁行措施较多的城市拍戏尽可能租军车。禁止无关人员驾驶剧组车辆。
工作关系协调
制片管理是门现代化的管理艺术,制片管理者面对摄制群体制订目标、预算结果、谋划策略、选择方案、组织实施等一系列艺术管理手段的总和。每个剧组总会碰到性格和工作方法各异的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他们都会对管理者的工作产生影响。因此,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知识,熟悉各部门运作的规律,了解电影的各项专业知识,才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能力。
五、后期制作中的主要工作
一、剪辑画面和对白
剪辑画面是进入后期制作的第一项工作,一般意义上,我们将画面剪辑笼统地分为两步:初剪和精剪。精剪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剪辑师在剪辑过程中具备蒙太奇思维,掌握蒙太奇语言,通过剪辑创造最佳的画面叙事效果。初剪工作完成后,留给剪辑师的只是一堆原料,一个优秀的剪辑师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二、制作声音
后期录音的工作分为三个部分:录制对白、录制音响效果、录制音乐。录音师要在导演的整体艺术指导下,确定影片的声音造型。从录音部门的工作方式来看有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采用同期录音的制作方式,对白和音响在拍摄现场与画面同步录制完成。在现场录制效果不理想的声音,有可能在现场补录,也可能留到后期录音时再对不理想的部门进行补录和加工。同期录音的方式,优点是声音的真实感强,演员表示时也不必拘泥于限定的台词,可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缺点是对拍摄现场的录音条件要求比较高,有时因为录音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重拍。
三、制作特级、字幕、片头片尾
在非线性系统中,字幕和特技可以在画面全部编辑完成之后再添加,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字幕的制作主要包括制作片头片尾出现的演职员表和剧中人物的对白、独白。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的语言文字,并按电影播出单位对字形、位置、大小等要求制作,不能出现错字、别字。
四、混合录制
混录合成是将影片中所有的声音、画面按照其应有的位置、效果混合录制完成,之后影片最终的面貌就定型了。

⑼ 怎么制作微电影

制作微电影的方法是:


1、首先要确定好制作一个什么样的微电影,有一个中心思想,才能朝着这个主旨不断的努力,制作出理想中的微电影。观众在看完之后,才能有所思考,而不是云里雾里。

2、要录制一支微电影,制片人首先要选定合适的文学剧本。有时需要由编剧根据小说、电视文学剧本、戏剧剧本、传奇传记等文学形式,专门改编成要录制的电视文学剧本。筹措拍片资金后,便可正式成立摄制组。3、摄制组主要由制片、导演、演员、摄像、美工、照明、录像、录音、音响效果、化妆、服装、道具、置景、场记、作曲、剧务等人员组成。其中,导演负责整个拍摄录制工作,制片人协调导演处理日常事务,后勤工作由剧务总负责,其他人员各司其职。4、导演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按期写出分镜头剧本,将供阅读的电视文学剧本变为供拍摄用的具体、详细、明确的镜头拍摄实施方案。然后,导演根据对剧本的掌握,向摄制组人员做导演阐述,详尽地说明剧本的主题、背景、风格、基调,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的延变、发展,以及对化装、布景、道具、服饰等的具体要求。5、开机之前,要由导演、制片及有关创作人员就整个微电影制作中的录制工作写出通盘计划。哪一天在哪里拍内、外景,内、外景各拍哪些镜头,由哪些演员表演,需要怎样的布景、道具,等等,都要具体、明确。拍摄计划往往将分镜头剧本的镜头顺序打乱,将使用同一场景的镜头尽量集中在一起拍摄,这样可提高拍片效率。有了一个通盘的计划,录制工作就会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进行。6、此外,微电影制作中景地选择,主要演员的造型设计,录制过程中需要的服装、道具、布景,都要在开拍之前基本准备就绪。7、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进入拍摄录制阶段了。开拍以后,场记负责将已拍完的每一个镜头做详细记录,为后期制作做好准备。拍摄过程中,导演、演员及有关人员要及时观看拍出的镜头,如不尽满意,耍重新补拍。微电影制作中后期制作主要是片子拍摄好后,要进行初剪、精剪、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制作,让整个片子有顺利而不凌乱,并能够带给观众视听结合的效果。

⑽ 微电影拍摄的基础知识

微电影拍摄的基础知识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拍摄的基础知识,欢迎参考~

微电影拍摄的基础知识

特征

“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3“微”特征,使的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互联网延升到了移动设备,“微投影”更是“微电影”的最佳展示平台,更是将“微”特征发挥到极致!

门槛

新媒体的内容谁来拍?从理论上讲,谁都可以。从电视台到手机运营商,从影视制作公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资源和理由参与其中。不过有一点,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可能仍然不是来自街上随便走着举着DV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拍摄新媒体内容的门槛虽然不高,但是随着旧媒体开始考虑跨媒体,真正有竞争力的新媒体内容很可能既需要跨媒体的能力,又需要针对性的制作,而这不是大街上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内容

从理论上来说,当今电影和电视所能涉及到的内容,都可能是微电影的话题内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述传统电影和电视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可能平移进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这是新媒体受众收视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决定的。

俗话说:长文章,好作;短文章,难攒。在“移动”状态、“超短时间”限度和“休闲”特征的消费模式下,一个怎样的“微电影”会引起受众的观看情趣甚至付费下载呢?大体具备以下特点

“有意思的故事推送内容”-“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在当今娱乐时代,人们主动追求快乐和愉悦、把握“幸福指数”主动权的感性诉求比以往强烈的多!这就要求有迎合消费者该种需求的有极端创意的剧本和主创人员队伍的建设。“剧本”和“编辑”是重要核心。

“有起承转合的内容桥段”-在极端时空下,“玄疑”、“包袱”和“抖包袱”的底料设计比画面、色彩和大牌艺人更重要!故事卖点-情节的展开-矛盾冲突的处理手法-大结局的设计,这些起承转合的内容桥段的创意性设计和处理需要有别于传统的方法。“电影快餐”时代的到来,要求微电影提供者在快餐的“套餐”设计上要有不同传统方式下的创意组合。

“有互动参与的欲罢不能”-“形式”比“营养”更重要!如何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有“参与”或“把控”的感觉,并能“欲罢不能”地持续参与,是微电影营销能否具有“商业价值”的关键。“怎样参与”比“参与什么”重要的多。就互动性而言,观众的转发推送,续集或系列剧的是否增拍,甚至演员的选择,奖项的评选,都是互动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势

提高观影总人次

尹鸿教授表示,中国电影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但《四夜奇谭》却能够达到2.1亿的点击率,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运作态势,大大提高了观影人次。

为新人创造机会

2010年,中国内地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但有近4/5的电影无缘在院线上映。尹鸿教授表示网络电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乱象”,“现在什么档期都显得十分拥挤,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很多电影拍了之后根本没有机会走向院线,因此需要新的通道,而网络恰恰帮助电影缓解了燃眉之急。此外,网络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银幕的`不足,有利于挖掘新人,促进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新导演、新演员能够‘接棒’,就不会出现三部贺岁大片同时消费葛优的不正常现象了。”

广告植入更灵活

在看过《非诚勿扰2》后,不少观众都对片中的植入广告表示反感。其实微电影区别与广告的地方是与观众的互动性,所以简单设计结尾的走向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私信门》的营销中,让消费者主动寻找“穿帮镜头”并依据多少穿帮被找到这种“自爆家丑”的方式,给予消费者电子优惠券和相关的品牌商品、体验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消费者的参与激情,并且适当的降低了互动的门槛。不得不说,《私信门》为微电影的营销找到了一条新路。建设删除这条宣传信息!!不知道怎么混过关的!

微电影的四大阵营

在第二届中国微博大会微电影分论坛,华影盛视首席执行官赵雨润认为,当前中国微电影的拍摄主要有四个阵营。

首先是视频网站,他们有自己的播出平台,制作和播放微电影是最容易的。

第二类是广告公司,现在大型的广告公司都开始制作微电影,他们直接按照客户的需求拍摄,主要是以电视广告为内容的微电影。

第三类是各种唱片公司、文化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以宣传目的,并不在意微电影的收入。

第四种就是独立的第三方的影视公司,他们会按照独立的需求拍摄微电影。

;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11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