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不一样的忠诚
A. 卡西阿弗莱克将加盟诺兰新片《奥本海默》,该片是根据什么改变的
卡西阿弗莱克将加盟诺兰新片《奥本海默》,奥本海默改编于《美国普罗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主要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开发原子弹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故事,由基里安墨菲饰演奥本海默。
在奥本海默遭受到如此痛苦的时候,又在不断地呼吁禁止使用原子弹,反对美国当时的军备竞赛,而被政治家和主战派攻击,美国军方和政方都认为奥本海默是叛徒,有通判敌国的嫌疑。因此美国的联邦局就一直调查奥本海默。在调查的结果里面,写满了诋毁的信息,奥本海默的个人生活,包括信件、电话,任何与别人的往来都被监听,以至于最后居然查出奥本海默竟然与同事的一位妻子有染。在招收到了许多折磨之后才最终宣判,奥本海默是对国家忠诚的,然而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却再也无法回到正常的轨道了。他的一生就是一个矛盾体,是一个极具讽刺的人物。在刚开始对研发原子弹的痴迷和热忱,研发原子弹之后一边高兴于成功,一边又折受折磨于对他人伤害的矛盾心理,乃至对最后因为呼吁禁止使用原子大而遭到别人的诋毁等等这些都编织成了一个精彩又矛盾的人物故事。
B. 不一样的忠诚的介绍
《不一样的忠诚》是Marek Kanievska执导,Jim Piddock、Emily VanCamp等参演的爱情惊悚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战争通讯记者埃莉诺,遇见来自英国的她同事Kim发生的故事。
C. 外国的一个婚外情电影
美国电影 《不忠》2002年拍摄</B>爱德华·萨姆纳(理查·基尔)和康妮·萨姆纳(黛安·莱恩)是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步入中年的他们和8岁的儿子、一条小狗以及一名管家住在纽约市郊一栋舒适的大房子里。他们的生活安逸而又平静。 但生活总不可能永远按照一种轨道走下去,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在康妮看来再强烈的幸福都难以做到历久弥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七年之痒”,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康妮感到厌倦。很快,激情就来了。仿佛是宿命般,康妮在街上遇到一个神秘英俊的男子(奥利佛·马提纳兹),两个人就像前生的情侣一样很快坠入情网。然而激情后面必然隐藏着危机,康妮为了这次情欲的放纵不得不向丈夫爱德华说谎,同时也将自己带入不可知的危险之中。 当蒙在鼓里的爱德华知道妻子对自己撒谎后,他像疯了似的要知道妻子对自己不忠诚的所有细节。而知道得越多痛苦也越深,面对自己对康妮的爱,爱德华无法找到平衡,而他爆发出的愤怒竟是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
D. 美国lionsgate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都有那些
狮门影业公司 Lions Gate Films[美国]
制作的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 Akeelah and the Bee (2006)
爆脾气 Crank (2006)
地下墓穴 Catacombs (2006)
电锯惊魂3 Saw III (2006)
非礼勿视 See No Evil (2006)
僵尸人FIDO Fido (2006)
玛蒂的家人重逢 Madea's Family Reunion (2006)
千疮百孔 Bug (2006)
千尸屋2 The Devil's Rejects (2005)
孤家寡妇 Widow on the Hill (2005)
国有财产2 State Property 2 (2005)
死亡之屋2 House of the Dead 2: Dead Aim (2005)
幸福结局 Happy Endings (2005)
一生爱永远 Fierce People (2005)
迷失城市 The Lost City (2005)
制裁者 The Punisher (2004)
天赐 Godsend (2004)
舞台丽人 Stage Beauty (2004)
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
不一样的忠诚 A Different Loyalty (2004)
全歼 Full Clip (2004)
卢旺达饭店 Hotel Rwanda (2004)
麻雀变王妃 The Prince & Me (2004)
仙境谋杀案 Wonderland (2003)
行骗天下 Confidence (2003)
欲盖弥彰 Shattered Glass (2003)
缉毒特警 Narc (2002)
美色杀人狂2 American Psycho 2: All American Girl (2002)
聪明女孩 WiseGirls (2002)
疯狂边缘 Edge of Madness (2002)
Harvard Man (2001)
半熟少年激杀案 Bully (2001)
洗车行 The Wash (2001)
死囚之舞 Monster’s Ball (2001)
死亡公路666 Route 666 (2001)
变种女狼 Ginger Snaps (2000)
美国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2000)
神与魔鬼 Gods and Monsters (1998)
水牛城66 Buffalo 66 (1998)
九个半星期 The First 9 1/2 Weeks (1998)
爱情狗奇缘 Dog Park (1998)
死亡之吻 Mask of Death (1996)
蝴蝶之吻 Butterfly Kiss (1995)
天妖归来 The Unnamable II: The Statement of Randolph Carter (1993)
战火下 Under Fire (1983)
婚礼 A Wedding (1978)
三女性 3 Women (1977)
深夜脱口秀 The Late Show (1977)
情挑洛杉矶 Welcome to L.A. (1976)
漫长的告别 The Long Goodbye (1973)
幻象 Images (1972)
发行的影片邪恶新世界 Happily N'Ever After (2007)
喂 Holla (2006)
剥皮行者 Skinwalkers (2006)
爆脾气 Crank (2006)
和平战士 Peaceful Warrior (2006)
明星雇员 Employee of the Month (2006)
千疮百孔 Bug (2006)
全美杀手 Transamerican Killer (2005)
人皮客栈 Hostel (2005)
瑞兹 Rize (2005)
圣诞老人的谋杀 Santa's Slay (2005)
孤立无助 Isolation (2005)
鬼屋魔影 Alone in the Dark (2005)
灰熊人 Grizzly Man (2005)
绞肉机复活人 The Mangler Reborn (2005)
蛋糕女郎 Cake (2005)
电锯惊魂2 Saw II (2005)
疯女人日记 Diary of a Mad Black Woman (2005)
CrossBones (2005)
2001 Maniacs (2005)
爱情服务生 Waiting... (2005)
巴克斯特 The Baxter (2005)
芭比之梦幻仙境 Barbie: Fairytopia (2005)
暗袭 The Descent (2005)
屠宰屋 The Slaughterhouse Massacre (2005)
未经发现 Undiscovered (2005)
水果硬糖 Hard Candy (2005)
塔玛拉 Tamara (2005)
吸血生物 Bloodsuckers (2005)
修女 Monja, La (2005)
战争之王 Lord of War (2005)
这个杀手有点蠢 Serial Killing 4 Dummys (2004)
正义小姐 Señorita Justice (2004)
撞车 Crash (2004)
异形3000 Unseen Evil 2 (2004)
勇敢新女孩 Brave New Girl (2004)
幽魔盛筵 Vampiyaz (2004)
预言 Yogen (2004)
心慌方·零 Cube Zero (2004)
心碎往事 House of D (2004)
The Maize: The Movie (2004)
Phil the Alien (2004)
Hittin' It! (2004)
Gargoyles (2004)
感染 Kansen (2004)
给鲍比·朗的情歌 A Love Song for Bobby Long (2004)
工具箱杀手 Toolbox Murders (2004)
电锯惊魂 Saw (2004)
房间钥匙 The Keys to the House (2004)
痴男怨女 A Good Woman (2004)
变种女狼2 Ginger Snaps: Unleashed (2004)
户外烤肉 The Cookout (2004)
华氏911 Fahrenheit 9/11 (2004)
鬼谷恩仇录 Ghost Rock (2004)
控制 Control (2004)
三更2 Three Extremes (2004)
全新的法国 Nouvelle-France (2004)
杀手 The Job (2003)
千尸屋 House of 1000 Corpses (2003)
恐惧X Fear X (2003)
冷却者 The Cooler (2003)
猎杀活死人 Undead (2003)
黑暗地平线 Blind Horizon (2003)
黑街神话 Streets of Legend (2003)
边缘追缉令 Water's Edge (2003)
不一样的奇遇 Danny Deckchair (2003)
颤栗汪洋 Open Water (2003)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
反恐精英 Counterstrike (2003)
狗镇 Dogville (2003)
War Stories (2003)
Dead End (2003)
Road Dogs (2003)
保龄小子 "Kingpin" (2003)
爱的对象 Love Object (2003)
爱伦的日记 The Diary of Ellen Rimbauer (2003)
Claustrophobia (2003)
A Miami Tail (2003)
雪行者 The Snow Walker (2003)
天魔人道 Devil Winds (2003)
送信到哥本哈根 I Am David (2003)
行骗者 The Hustle (2003)
永远的活跳尸 Beyond Re-Animator (2003)
阳光下的星期一 Los Lunes al sol (2002)
异次元杀阵2:超级立方体 Cube 2: Hypercube (2002)
死亡地带 "The Dead Zone" (2002)
史帝夫 Stevie (2002)
甜蜜十六岁 Sweet Sixteen (2002)
血腥玛罗琳 Bloody Mallory (2002)
Comic Book Villains (2002)
The Badge (2002)
State Property (2002)
疯流美之活人生切 May (2002)
勾魂谷 Deathwatch (2002)
风流老板俏秘书 Secretary (2002)
风云变色 Max (2002)
船河玩出火 Dead in the Water (2002)
尘世之间 In This World (2002)
变态收藏家 Collectionneur, Le (2002)
寡妇特工 "Widows" (2002)
红色妖姬 Sirène rouge, La (2002)
猎豹行动 Nid de guêpes (2002)
剑齿虎 Sabretooth (2002)
强词 The Hard Word (2002)
妙贼计划 Stealing Candy (2002)
民间商标 Civil Brand (2002)
尸骨无存 Cabin Fever (2002)
情爱磁场 The Rules of Attraction (2002)
魔鬼诞生 Faust: Love of the Damned (2001)
神谕之谋杀 Frailty (2001)
杀出虫围 Arachnid (2001)
马缨丹 Lantana (2001)
猫咪喵 The Cat's Meow (2001)
美丽与动人 Lovely & Amazing (2001)
切尔西大墙 Chelsea Walls (2001)
姐妹情色 A ma soeur! (2001)
紧急迫降 Cabin Pressure (2001)
绝命复制人 Shadow Fury (2001)
灰色地带 The Grey Zone (2001)
尘埃 Dust (2001)
独眼王 One Eyed King (2001)
夺命鸳鸯 Kill Me Later (2001)
Ripper (2001)
信徒 The Believer (2001)
猩空漫游 Race to Space (2001)
甜蜜的强暴我 Tape (2001)
双重重击 Double Whammy (2001)
异魔禁区 Dagon (2001)
性爱K他命 Tart (2001)
意乱情迷 Lost and Delirious (2001)
晕基浪 All Over the Guy (2001)
重金属2000 Heavy Metal 2000 (2000)
吸血惊情 Shadow of the Vampire (2000)
疑云密布 Under Suspicion (2000)
血战黑帮 Under Hellgate Bridge (2000)
铁甲威龙:终极毁灭 "Robocop: Prime Directives" (2000)
无面人 Bruiser (2000)
The Convent (2000)
Diamond Men (2000)
爱情是狗娘 Amores perros (2000)
爱与性 Love & Sex (2000)
百个女生一个男生 100 Girls (2000)
百万美元旅馆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
厄夜丛林2:阴魂怒吼 Book of Shadows: Blair Witch 2 (2000)
都市传奇 Urbania (2000)
疯狂的塞西尔 Cecil B. DeMented (2000)
钢管舞娘 Dancing at the Blue Iguana (2000)
结梦情缘 It Had to Be You (2000)
砍尽杀绝 Flashback - Mörderische Ferien (2000)
金碗 The Golden Bowl (2000)
邻里之间 Two Family House (2000)
擒凶终结令 Sacrifice (2000)
魔鬼游戏 The Weight of Water (2000)
内幕档案 Steal This Movie (2000)
梦之安魂曲 Requiem for a Dream (2000)
面包与玫瑰 Bread and Roses (2000)
民谣搜集者 Songcatcher (2000)
明星界 Stardom (2000)
莱姆 Liam (2000)
软脚情圣 Giving It Up (1999)
怒犯天条 Dogma (1999)
女巫布莱尔 The Blair Witch Project (1999)
啦啦队长 But I'm a Cheerleader (1999)
八又二分一女人 8 ½ Women (1999)
爱如止水 A Slipping-Down Life (1999)
Hitman's Run (1999)
无处藏身 No Where To Hide (1999)
新血 New Blood (1999)
耶稣之子 Jesus' Son (1999)
幽灵狗:忍者之路 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1999)
征服钱海 The Big Kahuna (1999)
最后一夜 Last Night (1998)
拯救者 Savior (1998)
圆周率 Pi (1998)
午餐游戏 Le Diner de Cons (1998)
天使之恋 Talk of Angels (1998)
的士速递 Taxi (1998)
决裂情缘 Shattered Image (1998)
纪念碑大街 Snitch (1998)
红色小提琴 Le Violon rouge (1998)
苦难 Affliction (1997)
洛丽塔 Lolita (1997)
情欲乱码 Déjà Vu (1997)
人望低处 Keep the Aspidistra Flying (1997)
黛洛维夫人 Mrs. Dalloway (1997)
长岛爱与死 Love and Death on Long Island (1997)
挑错老板上错床 Life During Wartime (1997)
小偷 Vor (1997)
邮差不按铃 Budbringeren (1997)
仲夏夜玫瑰 Eve's Bayou (1997)
睁开你的眼睛 Abre los ojos (1997)
中国匣 Chinese Box (1997)
盒光之夜 Box of Moon Light (1996)
魔鬼毁灭部队 Carver's Gate (1995)
半熟少年 Kids (1995)
玉焰 Jade (1995)
天生杀人狂 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时空急转弯 Les Visiteurs (1993)
群尸玩过界 Braindead (1992)
坏中尉 Bad Lieutenant (1992)
Waxwork II: Lost in Time (1992)
娼妇 Whore (1991)
终结者2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Waxwork (1988)
史蒂夫·赖特实况秀 Steven Wright Live (1985)
我的整体 All of Me (1984)
金色池塘 On Golden Pond (1981)
Martin (1977)
粉红豹系列:妙探长巧取粉红豹 The Return of the Pink Panther (1975)
E. 美国电影十大佳片是什么
美国电影推荐:
1、《教父》(1972)
尽管这是接近40年以前的作品,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部好电影。故事说的是一个黑帮家族的少子,以及他毫不情愿地堕落至犯罪生活的故事。剧中的家族生活以及暴力都让人不寒而栗。这部电影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以及最好的表演。
F. 《阿甘正传》中阿甘代表了什么美国精神而珍妮又反映当时美国的什么思潮
阿甘勇敢、博爱、忠诚,守信、重感情
《阿甘正传》不仅是一个好莱坞式的“梦幻”故事,也不仅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传记,更主要的是它通过智商只有75的阿甘非凡的人生经历,宣扬了美国人淳朴、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坚强、执着的高昂基调,并以阿甘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生活历程,折射出一个回归传统价值观的当代美国精神寓言。
《阿甘正传》之所以能够受到观众的欢迎,除了喜剧化的形式特征之外,主要在于影片所反映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人生主题以及高超的叙事技巧和电影特技。它所反映的人文内涵向美国以及全世界的观众提供了一种精神导向,为我们增添了一种更深的人生感悟。阿甘的人生历程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心态。阿甘的命运就像影片中那片飘浮不定的羽毛一样,虽然时而飞跃、时而下降,但总会飞向天空,驰骋自己美好的命运。也许我们会像阿甘一样,跨越每一座山峰,跋涉每一条河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经历每一段平实或者惊奇的故事,去观赏大自然中每一处的灿烂和优美,去聆听每一个朋友心灵深处的声音。
G. 有什么好看的美国电影
《异形2》上映日期: 1986-07-18(美国)片长: 137分钟 / 154分钟(1992年特别版)豆瓣评分;7.9该片讲述了,蕾普莉(西格妮韦弗 Sigourney Weaver饰)是首次探险任务遇到异形后的唯一生还者,她一直冬眠直到被救援队救回地球。当她睁开眼睛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冬眠了57年!期间,人类已经移居到了异形所在的星球。蕾普莉知道后,马上向当局报局该星球上异形的情况,但却被当局认为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谎话连篇。蕾普莉见当局对她的说话不予理睬,便决心不再涉足和异形有关的任何事。果不其然,在那个异形所在的那个星球上定居的人忽然和地球中断了联系。这时当局才注意到蕾普莉之前汇报的情况,决定派出军队去营救。蕾普莉被说服参与营救行动。又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展开了!
H. 为什么《阿甘正传》让人百看不厌
第一个原因,剧情。我们平时看电影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一些类似于自己的经历而感动。《阿甘正传》里面的剧情就是如此,我们生活虽然坎坷,工作的时候会被人嘲讽,生活的很拮据,但是仍旧活得很精彩,跟电影里的阿甘形成共鸣。
阿甘能够在生活当中承认自己的傻,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正如我们承认生活当中的困难,也是一样。所以当我们一遍一遍去看《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电影当中体会到自己的心情,也会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品质。
第二个原因,演技。电影最注重的是演员的演技,一部电影的好坏大部分掌握在演员的手中。《阿甘正传》除了它本身吸引人的剧情之外,还有我们演技派的汤姆汉克斯,这位演员,被称为当今好莱坞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明星之一,《阿甘正传》备受欢迎的原因也离不开他。
I. 求一部美国黑帮电影
片名:四兄弟
英文名:Four Brothers
导演:约翰·辛格尔顿 John Singleton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菲奥纽拉·弗拉纳根 Fionnula Flanagan
泰拉吉·汉森 Taraji P.Henson
泰里斯·吉布森 Tyrese Gibson
安德烈·本杰明 André Benjamin
类型:动作/犯罪/剧情
级别:R级(暴力,深刻的语言,性内容)
发行公司:派拉蒙影业 Paramount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8月12日
◇ 故事:兄弟为母复仇记
在母亲伊夫林·莫瑟的葬礼上,阔别数年的四兄弟再次聚首,然而四人却意外得知,母亲并非自然死亡。当母亲独自在杂货店里的时候,闯进了一伙残暴的劫匪,无力抵抗的老太太被劫匪一枪毙命。四兄弟当下怒火冲天,发誓要亲手找出兇手,为母亲报仇!其实四兄弟都是慈祥善良的伊夫林当年好心收养回来并养大成人的,虽然老太太平日里全靠自己的小杂货店度日,对孩子却视若己出。所以四兄弟虽然拥有不同肤色,却比手足更亲,兄弟们对这个特殊的家庭和养母都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鲁莽的鲍比(马克·沃尔伯格),相貌丑陋却正直的安其尔(泰里斯·吉布森),典型的老好人耶利米(安德烈·本杰明)以及热情洋溢的杰克(加勒特·海德伦德),看到母亲在杂货店里监视器录像带的记录,四兄弟难掩胸中的怒火,开始四处寻找仇人的踪迹。从激烈比赛中的篮球场到街头、学校、社区,只要有黑人的地方,就是他们寻仇的场所。接着,四兄弟复仇的脚步却越走越快、越走越深入,然而即使他们找到所有的目击者,也没人愿意说出兇手的模样和名字,调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谋杀似乎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这背后隐藏着更古怪的秘密,四兄弟该进还是退?
◇ 看点:黑人名导再度街区复仇
凭借《街区男孩》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黑人导演约翰·辛格尔顿,曾一度被媒体认为是未来黑人导演的又一代表人物,不过不知什么原因,他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却一直作品寥寥,大概是找不到同《街区男孩》一般过目不忘的题材。于是,他的精力几乎全都投入在了动作商业片中,《杀戮警探》、《速度与激情2》,惯走强硬的作品虽然不算烂片,但醒目作品少有。倒是由他监制的作品人气上佳,让影迷们期待不已。
如今视觉独特的黑人导演开始讲述四兄弟更具人情味与激情的复仇故事,并再度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美国城市内的黑人社群。与辛格尔顿十几年前获提名的《街区男孩》和他最新监制获得圣丹斯最受群众欢迎奖的《川流不息》一样,都反映了黑人暴力与街区生活,相似的街区主题会不会为他带来新的荣耀,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不过虽然故事充满了黑人文化色彩,不过勉勉强强算是1965年约翰·韦恩的兄弟复仇电影翻拍的本片,却由白人明星马克·沃尔伯格代替韦恩成为了复仇主角,外形硬朗的他在一系列动作电影后转向了小成本制作,这次难得地再登主角之位,算是重拾旧业。影片中还让大家颇感兴趣的“互联网头号拉丁宝贝”,汤姆·克鲁斯的前绯闻女友,这位身材极为惹火的女星官方网站每月访问量可是超过了1200万人次哦。
◇ 点评:曾经坏小子大显身手
旧仓库、床底下、费车箱里,自动手枪、霰弹枪甚至铁棍,汽车内疯狂追逐的枪手、街角隐蔽的狙击手、甚至有学蜘蛛侠爬上窗户的杀手,激烈的枪战、火爆的汽车追逐,在四兄弟不惜一切代价纠出兇手报仇的过程中,然而更复杂,这中间包含了秘密、谎言、腐败、堕落、贪婪、背叛、出卖、陷害以及很多,到底他们之间的忠诚、真挚、兄弟情谊和信任能够换来真相吗?呵呵,自己想去吧!
影片中名头最响亮的明星自然是《人猿星球》中那个英勇到被女猿人喜欢上的马克·沃尔伯格,他在《四兄弟》里面当仁不让地扮演了四兄弟中性格最为凶暴的鲍比,这个曾经不折不扣的坏小子虽然近年在大银幕上尽管依旧“烈性十足”,却已经平心静气、痞气不再,安安稳稳地当起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虽然这次因为拍摄涉及种族题材,又被提起沃尔伯格的伤心处--年少轻狂时曾经因为严重种族歧视被判监禁,不过所谓人不轻狂不少年,看人家如今态度端正,在影片里和黑人兄弟亲如一家,看在人家好歹“烈性十足”的份上,就安安静静坐下来看看电影吧!!
J. 关于一部电影的介绍!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1939)
原着: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着)
电影: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Victor Fleming
编剧:玛格丽特·米歇尔 Margaret Mitchell ....(novel)
Sidney Howard ....(screenplay)
Ben Hecht ....uncredited and
David O. Selznick ....uncredited and
Jo Swerling ....uncredited &
John Van Druten ....uncredited
主演:费雯·丽Vivien Leigh.......Scarlett O'Hara
克拉克·盖博 Clark Gable......Rhett Butler
李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Ashley Wilkes
奥莉薇·黛·哈佛兰 Olivia de Havilland....Melanie Hamilton
类型:剧情 爱情 战争
拍摄日期:1939年01月26日至1939年06月11日
上映:1939年12月15日
首映地点: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
地区:美国
时长:238 分钟
颜色:彩色
对白:英语
出品:米高梅公司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部旷世巨片,影片放映时间长达4小时,观者如潮。其魅力贯穿整个20世纪,因此有好莱坞“第一巨片”之称。影片当年耗资400多万美元,历时三年半完成,其间数换导演,银幕上出现了60多位主要演员和9000多名配角演员。在1939年的第12届奥斯卡奖中一举夺得八项金像奖,轰动美国影坛。这部耗资巨大,场景豪华,战争场面宏大逼真的历史巨片,以它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厌。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的前夕,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斯佳丽爱上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阿希礼,但阿希礼却选择了查尔斯的表妹——温柔善良的玫兰妮为终身伴侣。斯佳丽出于妒恨,抢先嫁给了玫兰妮的哥哥查尔斯。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阿希礼和查尔斯作为征兵上了前线。查尔斯很快就在战争中死去了。斯佳丽成了寡妇,后来生下了儿子韦德, 但她内心却一直热恋着阿希礼。
一天,在一次举行义卖的舞会上,斯佳丽和有一面之缘的风度翩翩的商人瑞特再次相见。瑞特开始追求斯佳丽,但遭到她的拒绝。斯佳丽一心只想着去追求阿希礼,结果也遭到拒绝。
在战争中,美国南方军遭到失败,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斯佳丽和妹妹玫兰妮自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目睹战乱带来的惨状,任性的斯佳丽成熟了不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家惊惶地开始逃离家园,而斯佳丽的母亲和两个妹妹也患病了,斯佳丽十分想要回去塔拉庄园,回到敬爱的母亲身边。不巧玫兰妮要生孩子了,斯佳丽只好留下来照顾她。
在北方军大军压境之日,斯佳丽哀求瑞特帮忙护送她和刚生下孩子的玫兰妮回塔拉庄园。瑞特告诉斯佳丽他不能目睹南方军溃败而不去助一臂之力,他要参加南方军作战,他留下一把手枪并和斯佳丽拥吻告别。斯佳丽只好独自勇敢地驾驶马车回到塔拉庄园,这时家里已被北方军士兵抢先洗动一空,母亲已在她回到家的前一天病逝,而父亲因为受到太大打击而精神错乱。
不久,战争结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来的统治者要庄园主缴纳重税,斯佳丽在绝望中去亚特兰大城找瑞特借钱,但得知他已被关进监狱。归来的途中,斯佳丽遇上了本来要迎娶她妹妹苏埃伦的暴发户弗兰克,为了要重振破产的家业,她骗取弗兰克和自己结了婚,后生下女儿埃拉。
斯佳丽在弗兰克经营的木材厂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来的商人大做生意。此时,瑞特因用钱贿赂而恢复了自由。两人偶然碰面,再次展开爱恨交织的关系。
弗兰克和阿希礼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组织,在一次集会时遭北方军包围,弗兰克中弹死亡,阿希礼负伤逃亡,在瑞特的帮助下回到玫兰妮身边。斯佳丽再次成为寡妇。此时,瑞特前来向她求婚,她终于与一直爱她的搞私运军火和粮食致富的瑞特结了婚。婚后,夫妻二人住在亚特兰大的豪华大宅。一年后,女儿美蓝出生,瑞特把全部感情投注到美蓝身上。在阿希礼的生日会前夕,斯佳丽与阿希礼相见时热情的拥抱引起旁人非议,但玫兰妮不相信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瑞特可不这样想。
当斯佳丽告诉瑞特她已经再次怀孕时,瑞特怀疑地问那是谁的孩子?斯佳丽在羞怒之下欲打瑞特,却不慎滚下楼梯引起流产。瑞特感到内疚,决心同斯佳丽言归于好,不料就在他俩谈话时,小女儿美蓝意外坠马摔死了。与此同时不幸的事也在另一个家庭里发生,玫兰妮终因再次怀孕而命丧黄泉。临终前,她把自己的丈夫阿希礼和儿子博托付给斯佳丽,但要求她保守这个秘密,斯佳丽不顾一切扑向阿希利的怀中,紧紧拥抱住他。面对伤心欲绝毫无反应的阿希礼,斯佳丽终于明白,她爱的阿希礼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瑞特。
当斯佳丽赶回家里告诉瑞特,她是真正爱他的时候,瑞特已不再相信她。他决心离开斯佳丽,返回老家去寻找美好的事物,被遗弃的斯佳丽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编辑本段]获得奖项
本片在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荣获八项大奖:最佳影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剪辑奖。
[编辑本段]角色简介
斯佳丽
一个猫一样的女人。有着猫一样的目光,猫一样的微笑,猫一样的步伐和猫一样的敏捷。那么,这个猫一样的女人提供给我们是怎样的一些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经验呢?
首先她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后仍然承担责任,比如她救了玫兰妮,她重振塔拉庄园,后来长期扶助阿希礼一家等等。
其次她敢于去爱、无怨无悔,她的整个青春都在爱着阿希礼,没有回报但她仍没有放弃努力,直到能力的极限为止。
还有就是知错能改,当她最后明白她之前所为是错误时,她马上向瑞特道歉,请求原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护他们的爱。
总的来说,斯佳丽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人中龙凤,难怪瑞特这样的牛人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每次看《乱世佳人》,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年轻时看,讨厌虚荣爱出风头的斯佳丽,喜欢纯洁善良的玫兰妮,不喜欢油腔滑调的瑞特巴特勒,喜欢温文尔雅的阿希礼,喜欢南方如画的景致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欢北方的浮华和放荡。后来看了多次之后,不由得对斯佳丽敬佩起来,原本是一个弱女子,任性而年青,第一次结婚是一时的冲动报复,嫁给了不爱的男孩,让自己成为了年轻的寡妇。第二次结婚是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抢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肯尼迪虽然是一个半老头子,却不是斯佳丽的对手,面对她的冷酷和无情,他束手无策。最终为了斯佳丽差点遭受的侮辱去报复穷白人而被人击毙,不幸枉死,却从未享受过斯佳丽的一点爱。于是斯佳丽再次成为寡妇,而且还是个有钱的寡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答应过阿希礼照顾玫兰妮的一句承诺,在北军就要攻占亚特兰大的时候,斯佳丽又果断地替玫兰妮接生,并找到瑞特冲破重重阻碍和关卡,回到了乡下老家--塔拉庄园。在又饥又饿之时,她又遭受了母亲病亡、父亲痴呆、家里被劫,一穷二白的多重打击,她不屈不挠,带头种田干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并照顾玫兰妮和小波,支撑一家人的生计,那时她顶多也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本应是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姑娘。可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里的重担,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抗争命运,每每看到斯佳丽举着萝卜向天盟誓,决不愿让家人再受苦挨饿时,我总是觉得拍片导演对光线和背景的运用是那么巧妙和艺术, 它那么生动地刻划了思嘉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强烈而真实的内心情感。我觉得那时的她,已完成了最艰难的嬗变,由一只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变成了美丽的蝶,自由而高贵,那时的斯佳丽就像一个女神---渴望富有、并为此能不择手段的欲望女神。
刚强、坚韧
无论是面对战争的废墟和硝烟、母亲和父亲的去世、生活的贫穷艰难还是女儿的夭折,在和她承受同样的痛苦和艰难的人们当中,她都是最刚强、最坚韧的一个和最先从痛苦和艰难中走出来的一个。当斯佳丽面对着已是满目伤痕泰勒庄园时,她的坚韧和刚强令她这个家中的长女担起家长的重担。在影片的末尾,她还坚定地告诉我们: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虚荣
这应该是一个贬义词了,可是,斯佳丽的虚荣心似乎格外的可爱,在她的身上,虚荣似乎也变成了褒义词。有位名模曾说:“女孩子总是要有一点虚荣心的,无论这虚荣心表现在什么方面。”当斯佳丽扯下母亲唯一的遗物——窗帘,无论如何也要用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还将它披在身上憧憬着新衣服的样子时,她的虚荣心使她成了一个看起来不孝的女儿,但她的这种做法(也就是她的虚荣心)是当时拯救全家的唯一出路。由虚荣心而使全家人都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样的虚荣心也不应该算是值得摒弃的。
贪婪
这总应该是个贬义词了。但是,斯佳丽的贪婪不仅是有情可原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难能可贵的。战后的泰勒庄园在北方军的控制之下,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崩溃使斯佳丽——家中的长女担起了“家长”的重担。斯佳丽一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战争使她贫穷,贫穷继之以饥饿。然而最可怕的是无钱交税险些失去生活来源的土地,为了借钱交税,斯佳丽勾引了妹妹的情人,继而当起了一家小店的老板娘。在经历这一切后,她明白了她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钱的重要性。所以,当她拥有了当前她所需要的钱之后,她自然会想拥有更多的钱。在她追求“更多的钱”的过程中,她表现出了一个早期资本主义的资本家所必须具有的优秀品质——贪婪。
残忍与自私
这两个词无论用在什么人身上似乎都应该是表贬义的词语,特别是以温和、善良为美德的女性。但是,斯佳丽的残忍与自私在某种适度上却是值得褒扬的。首先,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的观念需要从传统的观念转变成为新型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转变观念的人就失去了领导时代的主动权。斯佳丽就是一个在第一时间内转变观念,接受了新的社会和社会制度、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了一个小资本家的女人,在这一点,她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在刚刚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时,自私和残忍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资本主义社会,对世界的博爱已经是阻碍资本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因素,此时,自私与残忍就成了强者的优点。
美丽
斯佳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爱情的态度。她美丽,但她只是适当地运用她的美丽来得到她所喜爱的东西,从来不用自己的美貌来玩弄爱情,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爱情。斯佳丽是美丽的,但美丽不是拥有爱情的必备条件——你可以没有斯佳丽那样美丽动人,但你也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斯佳丽,猫一样的女人,刚强的、坚韧的、虚荣的、贪婪的、残忍的、自私的女人,女人的典范。
瑞特
我必须承认,对我来说,《乱世佳人》的吸引力之所以这么大,和克拉克盖博主演的瑞特巴特勒绝对有关系。
当然,斯佳丽眯着那双像猫那样的绿眼,迷人而妖媚,同样也让人倾倒。她是个让女人都能为之神魂颠倒的女人,她自私、冷酷、无情、聪明、不择手段、坚强,却不乏善良、美丽、脆弱;她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女神,让许多女人都梦想着能像她那样,集财富、美貌、能干、坚强于一身,让瑞特那样的男人能够为她而倾倒。至少我曾经就那样想过。但我认为,瑞特给我们这些女性观众带来的却更多是对爱情和婚姻的甜美幻想,他是那么潇洒倜傥,那么玩世不恭,那么自信过人,富有并充满了成熟男人的魅力,该是多少女性心目中的偶像啊。
在这里,简单回闪思嘉和瑞特相遇、相识、相爱的几个片段,就能让人对瑞特爱我所爱,坚持自儿,富有个性的男性魅力印象深刻:
片段一:瑞特第一次见到斯佳丽是在十二像树园的烧烤会上。斯佳丽向所有的男士卖弄风情,却发现瑞特正注意她,斯佳丽向身边的女伴抱怨说:“他看我的样子,就像我没穿衣服”可见瑞特给人的感觉不是温文尔雅,富有绅士风度,对世事的有种别人所不具备的强大洞察力和影响力,表明了他与一般的南方男人不同点:现实、大胆而富有进攻性,当他躲在书房里偷听斯佳丽大胆地向阿希礼表露爱慕,但因遭到婉拒,她气急败坏地搧了阿希礼一个耳光,并砸碎了一个小花瓶时,他吹了一个口哨,于是他被斯佳丽指责为不是一个绅士,而他同时也反唇相讥斯佳丽不是一个真正的淑女,让斯佳丽气极。俩人第一次相见就是一次爱情的交锋。
片段二:斯佳丽因查尔斯病亡到亚特兰大散心,正在服丧的她,十分渴望能再度飞旋于舞池中,表现了她在内心里对无拘无束、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是瑞特看出了她的心思,并出重金替她撬开了那个压抑而沉闷的社会道德囚笼,使她走上了和别的南方女人最不相同的命运之路。这正是斯佳丽反叛旧的社会道德标准迈出的关键性一步,而这一步,如果没有瑞特暗中巧妙的支持和安排,斯佳丽是决不会踏出的。如果没了这关键一步,那么日后那个能干、要强、并独当一面的乱世佳人---斯佳丽就决不会存在了!
片段三:瑞特为了帮助斯佳丽重返故里,拼死弄了一匹身负重伤的老马,并帮助她把玫兰妮抱到马车上,同时一路历经辛苦,并在即将要到达的时候,瑞特看到许多南方兵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深感震撼,并决定上战场,为保卫家园尽一份力。这时可以看出,为了心爱的女人,他能出生入死; 同样,面临家园被毁之境,他也是一个热血之人,导演在这里才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深藏在平日玩世不恭外表下,也具有一颗为荣誉甘洒热血之心的典型南方男性的形象。在这里我们看到,虽然瑞特平日里非常精明、现实,但他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南方人。
片段四:瑞特在经历了丧女之痛和斯佳丽在精神上的背叛后,面对玫兰妮的之死,对一切都灰心失望至极,回家收拾行李,返回自己的故乡,查尔斯顿。当愚蠢的斯佳丽最后发现自己已深爱瑞特时,才发现已最终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瑞特最后走得十分干脆,让斯佳丽深感懊悔。直到这里,我们才听到那颗曾经为爱而柔软的心破碎的声音,同时也因为破碎而对斯佳丽变得“冷酷无情”,这里的瑞特才让我们感觉到,这个男人敢爱敢恨,处理事情十分干脆利落,极富男性魅力。
再说说阿希礼和美兰妮,他们是相似的,具备南方的一切美德,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修养。
美兰妮基本上是完美的,她善良,仁慈又不乏勇气,斯佳丽摘棉花时,她想帮忙,斯佳丽杀人时她也帮忙,除了瑞特,她是斯佳丽的另一个支持者。我做过小范围的调查,先看书的基本都喜欢斯佳丽,而先看电影的则喜欢美兰妮。我觉得美兰妮太好了,好得不真实,而斯佳丽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实的,有缺点也有优点。
阿希礼是真实的,他是个活在过去的人,时世变迁,他不想面对,他是缺乏勇气的。他不爱斯佳丽,又不说不爱她。斯佳丽走投无路找他时他只给了她庄园的红土,后来知道斯佳丽卖了自己,他说他该去抢劫,他也只是说说吧,估计不会去的,这一点,他确实不如拖这军刀想帮斯佳丽对付逃兵的美兰妮。
乱世佳人里的人物都是完美的,如果没有玫兰妮的淑女风范,怎能体现出斯佳丽的桀骜不逊。没有阿希礼的懦弱,怎能体现出瑞德的风范呢。
斯佳丽的奶妈.玛格丽特
温暖,可靠,安全。象母亲一样时刻保护她的孩子斯佳丽。
理智,聪明,现实而且冷静,带一些黑人的狡猾。她懂斯斯佳丽,支持她,爱她,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她一直是斯佳丽的靠山,坚强有力。
忠诚,固执,可爱。对自己的宝贝,那是不顾一切的去保护;虽然只是一个家奴,但她有自己所要维护的处事原则。
黑人奶妈的形象刻画的非常成功。 由此扮演黑妈的演员哈蒂·麦克丹尼尔(Hattie McDaniel)战胜了奥丽维亚(美兰妮)获得了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据说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奖的黑人。哈蒂将其特有的幽默感注入奶妈玛格丽特一形象中,台词念得完美无缺,与斯佳丽的扮演者费雯丽配合默契,犹如绿叶扶红花,结果两人双双获奖。由于奶妈一角的成功,哈蒂后来几乎垄断了银幕上所有的黑人保姆角色,在许多影片里可以看到她那肥胖、温顺、饶舌的形象。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有人说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场面是斯佳丽在战争后回到被毁的家园,在园中手握红土发誓,无论去偷去抢都不会让家人挨饿那段,因为那时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特别震撼人。这样说我也不反对,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太经典的片子,经典的场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爱。我倒是情愿选择这个:以后,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恨?爱和恨可以象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爱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缕阳光就可以消融。珍惜拥有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总是并不确切知道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太多的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去珍惜。泰戈尔有一句诗我特别喜欢: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历尽沧桑,你要学会忽略过去。因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不要不辞而别,我的爱人。
我看望了一夜,现在我脸上睡意重重。
只恐我在睡中把你丢失了。
不要不辞而别,我的爱人。
我惊起伸出双手去摸触你,我问自己说:
“这是一个梦么?"
但愿我能用我的心系住你的双足,紧抱在胸前!
不要不辞而别,我的爱人。”
——泰戈尔《园丁集》
经典台词
美国电影学院每年都会为一些特别的电影项目评出前100名。05年取得经典台词榜第一的电影《乱世佳人》是克拉克·盖博在1939年出演的的一句台词。那是瑞特对斯佳丽说的一句话:“坦白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盖博的这句台词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引用,”鲍博说。“无论男女,当他们陷入一种并没有完全投入的恋爱关系时,想要控制局面,就会用到这句话。”
经典片段
瑞特离开斯佳丽后,斯佳丽最后坐在楼梯的台阶上说——“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斯佳丽在回到被毁的家园后,在山头上说----“上帝为我作证,上帝为我作证,北佬休想将我整垮.等熬过了这一关,我决不再忍饥挨饿,也决不再让我的亲人忍饥挨饿了,哪怕让我去偷,去抢,去杀人.请上帝为我作证,我无论如何都不再忍饥挨饿了!”
[编辑本段]【小说译序】
绝版的傅东华先生的译序
前年我将《吉诃德先生传》续译完书之后,便颇倦于译事,以为这种工作究属太机械,于人于己都没有多大好处,不如趁我这无几的余年,多做一点不为他人作嫁的笔墨,或许可以比较心安理得。所以当时我曾对朋友们宣说:《吉诃德先生传》是我最后一部译稿了。
今年夏初,由本书拍摄成的电影《乱世佳人》(前曾译作《随风而去》)在上海上映四十余日,上海的居民大起其哄,开了外国影片映演以来未有的纪录,同时本书的翻印本也成了轰动一时的读物,甚至有人采用它做英文教科书了,我却还象一个初到上海的乡下人,全不晓得这回事。当电影开映的前几日,有些朋友怂恿我译这本书,意思甚是殷切,仿佛这书的翻译非我莫属似的。那时我厌倦译书工作的心理并未改变;又以为一部时髦书未必一定就是一部好书,所以迟疑不决,停顿了近一月。直至书的内容涉猎过了,电影也领教过了,才觉得它虽不能和古代名家的杰作等量齐观,却也断不是那种低级趣味的时髦小说可比——它的风行不是没有理由的,它确实还值得一译。同时那位怂恿我译的朋友又告诉我,这书日本已经有两个译本,都销得很好。于是我就发了一股傻劲,把事情决定下来—— 他们有,我们怎么能没有?
但是这么一部百余万言的巨着,碰在这么一个纸昂墨贵的时期,即使我自己不怕精力的中折,又哪有不怕资本亏折的出版家呢?真是事有凑巧,那时节国华编译社刚刚组织起来,听到我有意思要译这部书,立即派代表跟我接洽。我们彼此至诚相见,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商妥了。于是我从六月二十五日动起笔来,现在邀天之幸,总算可以如期出版上册了,下册的时间比较从容,而且已经驾轻就熟,大约可以不成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翻译这书的缘起。读者诸君如果读了之后觉得还不大失望,那我可以代替诸君谢谢那几位怂恿我译的朋友,以及国华编译社的诸君,因为没有他们的怂恿和帮忙,这一个译本是无从产生的。
照理,译者已将一部译本奉献在读者面前,他的任务就已算尽了,无须再说什么了。但是为对读者诸君特别表示殷勤起见,有几句话似乎不能不说一说。
从前我们的诗人李义山指出“杀风景”的事情一共十二件,如“花间喝道”、“月下把火”之类(见(《杂纂》)。我现在要给他补上一件,就是“给艺术品戴帽子”。譬如我们从前的老先生们不许年青人看《红楼梦》、((水浒》.(虽然他们自己都是看过的,并且也喜欢看的,不然的话,他们怎么知道应该不许人看呢),说它们是一“诲淫诲盗之书”,便是“给艺术品戴帽子”的一种方式。现在这种方式的帽子已经没有人戴了,但是红红绿绿的新式帽子仍旧是层出不穷。虽则凡是好的艺术品总一定是真金不怕火,绝决不是一顶帽子所掩没得了的;但是,譬如是一块纯净无瑕的白璧,凭空给它涂上了一笔颜色,那也不是大杀风景吗? 凡是真正的艺术品,它的结构必定都是极复杂极精微的,尽可由鉴赏者自己去见仁见智,但决不容人一眼看穿。单以好的小说而论,你若要从人物方面去看它,你总可以看出里面有一些是你在哪里见过的,有一些是你的朋友,甚至有一些就是你自己。但是实际上,那些人物决不会和你所见过的人或是你的朋友或是你自己完全一样。你在那些人物身上见出来的你见过的人或是你的朋友或是你自己,都不过是那些人物的—部分,决不是那些人物的全体。因若不然,那部小说就没有具备创造性,因而也不能成其伟大了。就如本书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你有时觉得她很面熟,有时又觉得她很陌生,有时你很能谅解她,有时却要觉得莫名其妙,然而你始终都会觉得她十分真实,始终都会觉得作者的写法无懈可击。这一点就是一个人物描写成功的要素,而唯其具有这一种要素,这一个人物就不容你给它戴帽子了
再从小说的情节方面看,那就比较容易引起歪曲的解释。歪曲解释的一个极普通的方式,就是从情节里去断章取义,不加分析地抽取教训,或抽取批判的标准。即如现在这本书,我已经听见有人给它加上“和平主义”四字的考语了。究竟这一个帽子是荣是辱,当然要看那给与者的心理为转移,客观上是无从论定的。但是我极不愿意给这本书戴上这样一个帽子,更不愿意读这书的人先有这一句考语横梗在胸中。因为本书的作者不过要借一段真实的史迹来烘托几个特殊的人物,来刻画一番普遍的人情,此外并无任何的主义,也根本不想宣传什么,鼓吹什么,我们何苦要这样诬陷她呢?何况她这书里所描写的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和我们现在时隔八十年,地隔数万里,又跟我们自己的事情有什么相干呢?所以我对于这种断章取义的考语家,唯有名之日“杀风景”而已。
关于这书的译法,我得向读者诸君请求一点自由权。因为译这样的书,与译C1assics究竟两样,如果一定要字真旬确地译,恐怕读起来反要沉闷。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无非要替读者省一点气力。对话方面也力求译得象中国话,有许多幽默的、尖刻的、下流的成语,都用我们自己的成语代替进去,以期阅读时可获如闻其声的效果。还有一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的分析,觉得它跟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那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但是这样的地方并不多。总之,我的目的是在求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不在求忠实于一枝一节。倘使批评家们要替我吹毛求疵,说我某字某旬译错了,那我预先在这里心领谨谢。
最后关于本书的译名,也得稍稍解释一下。原名“Gone With The Wind”取义见于本书的第二十四章,原意是说本书主人公的故乡已经“随风飘去”了。上海电影院起初译为“随风而去”,与原名固然切合,但有些不象书名;后来改为“乱世佳人”,那是只好让电影去专用的。现在改为 “飘”,“飘”的本义为“回风”,就是“暴风”,原名Wind本属广义,这里分明是指暴风而说的;“飘”又有“飘扬”、“飘逝”之义,又把Gone的意味也包含在内了。所以我觉得有这一个宇已经足够表达原名的蕴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