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日本电影把老年人背上山

日本电影把老年人背上山

发布时间: 2023-07-24 19:19:37

‘壹’ 日本古代的残酷民俗:父母60岁后,由儿子背到深山遗弃

第一次看《楢山节考》这部日本着名电影时,被震撼到了:电影讲述日本古代信州的一个贫苦山村,由于粮食短缺,老人一到60岁,就要被儿女背到深山“供奉山神”,其实就是被遗弃等死。

图:1984年《楢山节考》,囊括当年日本所有电影奖项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这个残酷的“弃老”民俗并不是虚构,而是日本真实的古代历史。

一、

日本长野县有座着名的“姨舍山”,日文意思就是“弃母山”。

古代日本的长野地区很贫穷,老人上了年纪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就被子女遗弃到深山等死。事实上,关于“弃母山”、“弃老山”的民间传说、和歌、谣曲,遍布除了北海道之外的日本各地。

日本从古到今,童话、谣曲、俳谐、小说、剧本里,“弃老”为题材的文学产品经久不衰。

日本平安时代(10世纪)的《古今和歌集》里,有一个“弃老山”的故事,说一个母亲年过60岁,儿子把她骗到了山上想丢弃,但看到皎洁的月光,良心不安,吟了一首和歌:“我的心难平静,眼看这弃老山笼罩在月色下。”终于把老人背下山继续赡养。

对于古代日本的弃老风俗,日本现代学者分析原因有两点。其一,日本自然资源贫乏,灾荒多,由于饥荒、粮食匮乏、战争和迁徙,老人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累赘,为了生存,才出现了遗弃老人的问题;其二,日本人自古就有朴素的神道观,认为万物有生有灭,“弃老“并不违反日本人的道德,而是为了集团利益的顺应自然之事。

二、

除了日本,古代朝鲜、印度也有弃老风俗。

在高丽王朝时代(高丽王朝对应的是中国的五代十国、宋、元朝代),国家有法令:老人年过60后,由儿子用藤椅把老人背上高山遗弃,等老人死后再埋葬,叫做“高丽葬”。60年代有部韩国同名电影,说的就是这个残酷风俗。

朝鲜的民间故事中,高丽王最终废除了这个违背人伦的法令,原因是因为一个中国皇帝。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孝子不愿意遗弃老母,偷偷把母亲藏在山洞,每天送吃的。这时,中国的皇帝给高丽王出了一道难题:怎么用灰拧成草绳?如果答不出来,就可能被轻视而攻打。高丽王和大臣绞尽脑汁都没法子,于是发动全国百姓共同解答。

这个孝子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笑了:儿子啊,用稻谷拧成草绳后,放在地上烧掉,灰不就是草绳形状吗?儿子遂向高丽王献计,高丽王大喜,询问他为何这么智慧?儿子坦然说出是自己藏匿的老母想出的,高丽王深受感动,认识到老人是宝,于是下令废除了“高丽葬”。

三、

类似朝鲜的“老人解难题感动国王”故事,在佛经故事里也有一篇《弃老国缘》,只不过,国家是古代印度,不是遗弃而是活埋,而难题也变成很多条,都被老人一一答出。

与亚洲诸国相比,中国古代物产丰富,养老矛盾并不突出,特别是文明程度远超,儒家思想中”孝道“深入中国人心,绝大多数朝代“不孝”是犯罪,要坐牢的。“弃老”现象只存在极少数贫困地区,如湖北郧县等地发现过大量的“弃老洞”。

今天,古代的弃老恶俗早已根绝。日本的养老服务业世界领先,国民平均寿命高达83岁,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适宜养老的国家之一。而韩国和朝鲜,则非常敬老,老人到了60大寿要过“花甲节”祝贺。

从“弃母山”到养老大国,从“高丽葬”到“花甲节”,这中间的漫漫过程,是人类物质和文明的巨大进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弃老”永成历史,愿天下的每个父母健康长寿。

‘贰’ 七十岁老人丢下悬崖喂乌鸦是什么电影

出自电影《楢山节考》。

《楢山节考》讲述了在一个小山村中,69岁的阿铃与丈夫死别后,和新丧妻的儿子辰平以及孙儿们住在一起,她一直在为儿子寻找续弦。村中有个习俗,凡是到了70岁的老人必须去参拜楢山,所谓的参拜,其实就是把老人舍弃在山里。

幕后制作

本片根据深则七郎的同名小说改编,叙述了贫困农村中舍弃老人的残酷习俗。影片并没有强烈渲染这一旧俗的非人道,而是着重展现出老人的从容和亲人们的复杂心情,令本片成为一部描绘普通农民家庭温情故事的作品。

导演在影片中融合了舞台剧的风格,采用舞台剧的手绘大背景作为布景;场面切换时采用幕布来表现,画面的构图也充满了日本传统艺能的样式美。这些都为影片带来了独特的效果。影片获得了当年度电影旬报和每日电影评选的最佳影片奖,木下惠介凭借此片赢得了最佳导演奖。

本片是融合日本净琉璃与歌舞会艺术的凄美杰作。不仅布景、运镜、灯光充满古典舞台的美感,人物的心理及感情也以日本传统的独特色彩来传达。

片中饰演阿林的田中绢代及饰演辰平的高桥贞二都演得十分生动感人。对于描述民间弃老习俗的本片,虽漂浮着残忍的异样人生观,但导演木下惠介将日本传统艺术之美结合于电影,堪称登峰造极的古典作品。

‘叁’ 找一部日本电影, 讲一个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回家继承父亲在雪山上的驿站,还要背东西上山。

你的背 in

‘肆’ 日本电影人上了年纪没有死就背到山上饿死

日本电影〈梄山节考〉以下是节选自网络的观影感受

开篇是大雪下的山川,黑白相间,群山静默,像一幅水墨山水。

然后是一个情节烂俗的故事,却被演绎得无比壮烈。

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一个抛弃老人的风俗,所有年满七十岁的老人都要被扔到高高的遥远的梄山上,任其自生自灭。
这个村子里,有一个69岁的老太婆,是树桩家的主母,她的丈夫利平三十年前因为不舍得抛弃自己的母亲而失踪,这个家庭虽然富足,也因此受到全村人的嘲笑。更让老太太担心的是自己的长子辰平,也是一个内心善良而优柔寡断的男人,很可能在抛弃自己这件事情上再一次重蹈其父亲的覆辙,在全村人面前丢尽颜面。
老太太使尽了所有手段,包括故意磕掉自己的两颗门牙以表示自己的衰弱。终于,儿子辰平吐了实话。三十年前,在它还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年的时候,因为父亲不舍得抛弃奶奶而受到全村人嘲笑,在一次打猎的时候,开枪杀死了父亲,并把他葬在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下。“已经杀死了父亲,怎么能再一次杀死母亲”,辰平英俊的脸上痛苦的抽搐起皱纹,这终生背负的原罪,使他更加无法鉴定抛弃母亲的决心。
但他的母亲,多年管家的钢铁意志是不容动摇的,终于,辰平还是背着母亲上山了。

一路上,跋山涉水。

半路休息的时候,辰平起身去喝山泉水,一转身不见了母亲,以为她突然害怕死亡的恐惧自己回家去了,一路受压抑的心灵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伸手拈起一只小鸟,让它自由飞翔蓝天。但一回头,母亲又默默回来了。
本来,按规定,母子俩是不能再说话的,辰平不断地对母亲说话,希冀母亲能够回答,但母亲只用点头、摇头、微笑和拍他的肩膀鼓励他为了家族的荣耀前进来回答他。

母子俩就这样走着,母亲在儿子背上,白发苍苍。

高高的梄山上,白骨累累,甚至还有死去不久尚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辰平含着泪水再一次犹豫不决,他的母亲却格外平静,不但狠狠给了徘徊不前的辰平一个耳光催其离开,而且坚定的拒绝了辰平留给她的干粮,在一片白骨中静静等待死亡。
最后,下雪了。辰平回到家里,在儿女妻子的簇拥中,在红红火光的温暖中,想着离开的时候母亲最后的形象---双手合十,一脸宁静如水。

母亲应该是幸福的吧。为了全家的荣誉死去。
标准的日本风格。

‘伍’ 将老母亲背上荒山遗弃,天降大雪,他竟然说:妈妈,你运气真好!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无比震撼,当我决定写出这篇稿件再次回溯这些情节的时候,仍然撼人心弦。这有可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其残酷事实。 ——题记

1、人类面对的自然淘汰机制竟与百年前一般并无二致

我在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的起因在于,目前为止仍未结束的始于2020年的大瘟疫新冠肺炎,以及由此导致的死亡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非亮或则常高,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比例占据80%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

当自然灾害/极端灾难产生时,老年人作为最羸弱的一个群体,也是最易遭受危险的人群,容易生存下来的总是青壮年们,人类千百年来似乎并没有绕过这个自然淘汰法则。

2、这是一个残酷生存规则下人类族群传代的故事

现在我们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故事来自于日本小说《楢山节考》(深沢七郎着),日本导演木下惠介与今村昌平分别于1958年及1983年拍摄了同名电影 。

在古代日本信州(今日本长野县)的某个山村,由于极端贫困,老年人一旦到了70岁,就要由其长子背上山去丢弃,号称祭拜楢山神,但其实是由于食物极端匮乏导致的不成文的规矩。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69岁的老婆婆阿玲,眼看着自己马上要到70岁了,但是自己的儿子辰平却仍是一个鳏夫,她明白自己马上要“进山”了,可是对于儿子的续弦大事仍放心不下。

正好有一位叫阿玉的女人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就此成为辰平家一员,所谓续弦就是住在一起就行,没有仪式,没有规则,在那样的条件下,无非是谁在谁家一起吃饭一起活下去的问题。

当然,阿玲还有一个令自己难堪的问题:自己已经69岁了,牙齿竟然都是完整的,作为消耗食物的证据,成为村里人的笑柄。于是自己偷偷跑去石磨上磕掉门牙才略微坦然,她在认真面对这个规则,平和地准备 “进山”前的各项事务。

在这之前,阿玲还教给阿玉抓鳟鱼的技巧,她是捕鱼高手,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鱼,完成了这些之后,她终于可以安心地离开了。在今村昌平的版本中,阿玲还有一个傻儿子:未曾体验过性生活的次子利助,她努力说服了一位老寡妇才完成了这一“心愿”。

长子辰平虽然不愿意母亲离去,但迫于传统的规矩敬棚,也只能忍痛送别母亲。

这一天终于来临,按照规定,必须在无人知晓时进山,进山之后不能说话,送完之后不能回头。辰平背着母亲上了山,母子二人一路无言,电影中用了很长的镜头描述这一过程,山上气氛悚然,怪石嶙峋、白骨累累、群鸦起落,如步入地团咐狱一般。

在一步一步抵达山顶的过程中,辰平希望母亲说点什么,然而母亲一言不发,到达楢山顶,即将临别,辰平放声嚎啕,悲痛不已,母亲挥手示意他回去,辰平再三不舍,踉跄返回,不忍回头。不料下山途中,突然间有雪花自天空飘落,他迅速跑回母亲身边,边跑边喊:“妈妈,下雪了,你运气真好”。

一长串的运动镜头跟随着辰平,再到雪地中端坐的母亲,此时山顶已是一片白茫茫,阿玲头上落了一层雪,却仍如一尊坐佛一般,听到返回的儿子的呼喊,只是轻轻挥手让他回去。至此每一个观众均被悲怆的情绪感染到极致。

在告别母亲的最后时刻突遇漫天飞雪,竟然是“运气好”,这里面有三层含义,一是正好在上山之后就开始下雪,不早不晚,这是被山神“接纳和祝福”的象征;二是在大雪之前上了山,避免了大雪封山之后出现延迟上山的状况,因为延迟就会被人耻笑;三是天降大雪,母亲很快会被冻到失去知觉,从而缩短忍受痛苦的过程。

辰平下山途中还见到邻居也在背着老父亲上山,不同的是那位老父亲拼命挣扎,竟然被心狠的儿子绑缚全身推下山崖。在那个一人偷窃全家被活埋的村落里,什么样残酷的事件看起来都不为过了,辰平送别她妈妈的过程反倒像是严守规矩的“模范”母子了。

回到家里,看着几个儿子围坐在火炉前,辰平和他的妻子阿玉远远望向楢山,跪拜一番,那里有他刚刚送去的母亲,二人说道:我们把老人遗弃在后山里,我们到了七十岁,也一起进楢山吧。

影片至此结束。

3、是顺应规则还是被动筛选,这是人类持续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的《楢山节考》,是真实事件还是后人杜撰?是文艺创作者对资源匮乏的一种臆想还是虚构?我们一味追溯这一真伪并无太大意义,因为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存在很多相似性,从而推导出传说并非仅仅是传说,比如中国 “易子而食”这样惨绝人伦的情况(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以此来说,这个故事是一个高度提炼了人类曾经面对过的生存的困境的艺术创作。

如果仅仅以野蛮、人性未开旧时代的窥奇记录,这是缺少思考的肤浅理解,电影中囿于野蛮规则的村夫们何尝不想摆脱那个窘境?然而个体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力量是微小无比的,只能顺应规则而存在下去,再进一步延伸,那是人类无法逃离的自然淘汰法则。

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困境放在今天,看似是遥远的历史,却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再现,在面临极端灾难的情况下,年老体弱的老者依然是先被淘汰的群体,尤其是当人类面临未知传染疾病的特殊情况面前,这样的“规则”仍然会上演。

无独有偶,在日本漫画家浅野一二〇的作品《TEMPEST》中,描述的是老龄化严重的未来,85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被收回“人权卡”,需要再次面临严酷的生存考验,似乎是给未来的人类再现了又一个“楢山”而已。在有限的生存条件面前,人类与自然对抗、争夺资源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

注:
1、文章中配图除最后一张外,均来自58版电影《楢山节考》海报及剧照;
2、文中部分评论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各位在评论区交流。

‘陆’ 周末催泪日本电影推荐 讲述父与子的深情《背负春天》

又到周末了,忙碌了一周。

周末时光,虽有些许沉重,还是想给大家再分享一部日本电影《背负春天》。

这一部,讲得更多是父与子的感情,人与自然不可割舍的联系,还有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互爱。细腻之上,更深沉,也更博大,依然很治愈,

特别适合这样的时刻,温一点青梅酒,点上香薰,窝在舒服的角落里静静地欣赏,默默流流泪。

片中的男主角在日本知名三山之一的立山连峰长大,母亲经营着一间温暖的民宿,父亲经营的山中驿站叫“山小屋”。山小屋经常给登山者送去温暖,协助救援,所以男主的父亲深受大家的喜爱。

男主长大后就去了大城市发展,工作繁忙,父亲去世的前一天给他打了电话,或许是叫他也时不时回来山小屋看看,可是男主却因为太忙,没接到。

没想到,这却成了终身的遗憾——第二天父亲就为了救人,发生了意外离开了。

日本电影有个特点,很多温情片都会开头就出现葬礼,葬礼上的亲人们,通常又都非常的平静,哭泣的画面很少见。

表面平静之下的情绪暗涌,都靠着人物的台词和表情变化来传达,不可不谓是一种对演员的挑战。

我想,这也是日本文化精髓“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体现之一吧,情绪都要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来消化。

儿子一路赶着回来参加父亲的葬礼。原本工作繁忙,很快可以晋升金融高管的他,在回到山小屋看到充满着回忆的父亲旧物以后,下定决心,接手父亲毕生的心血,将“山小屋”经营下去。

片中从未出现过父亲和男主在一起的画面,仅通过他人之口,几个镜头就把父亲的形象塑造得丰满立体,也描写出了父亲和儿子的关系。

中间有一段我印象深刻。

男主和旧时的伙伴表达,父亲其实一直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称之为“随便挪一挪钱就赚了,算什么男子汉。”

儿子觉得伤了自尊,不被理解,一怒之下回敬了父亲更过分的话,没想到,父亲听了以后,只是沉默了。

其实儿子也同样不理解父亲啊。

儿子长大以后,父子之间相互不理解,又不沟通,似乎一直以来都是常态。

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感情,总不像母子之间,女人之间,那么直接。

总是带着点克制,隐忍,却又十分的深沉。日本的电影把这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好像男人之间的感情都叫“男人有泪不轻弹。

互相之间的关心也都要调侃着表达,从不会开口说“儿子,我想你。”,更不会说“我爱你。”

可是爱却写在了每一个眼神里,每一声你离开后的叹息里,每一次独自深望过去的照片里。

只有当儿子成为了父亲以后,才真的能懂得父亲对自己的爱,父亲对世界的深沉吧。

这一部有关父子情,有关人与自然之爱的电影,周末的晚上,送给大家。

父亲那一刻沉默的背后,你在影片中都可以找寻得到。

愿逝者安息,愿你们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愿疫情早日结束,全世界人民安康。

‘柒’ 猎熊物语的电影评介

这部影片《熊》是1988年日本导演后藤俊夫的作品,主演是田村高广和樱田淳子。
影片讲述日本战后一位老猎人银藏带着他那打死过三百头熊的猎枪回到家乡山林中,与儿媳贵美和孙子一平一起生活。此刻的老人瘦骨嶙峋表情冷酷,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虽然跛脚,不顾乡人的讥笑,还是带有日本人一贯的执拗与傲慢劲头。而唯一的儿子已经战死在西伯利亚,所以家中一切都由儿媳苦苦操持。老人固执坚持让一平继承猎人的事业留在山中,儿媳一心希望孩子能够继续学习上完高小走出大山。就这样,在战后日本经济萧条和西方商业趁需涌入的背景下,银藏一家还保持着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在山林中打猎种地,与乡村社会的发展相隔离,生活自然也十分拮据。
深冬的一天,银藏在村中看到布告,悬赏捕杀出没于山中的独耳熊,赏金30元(当时日元还没贬值呢),于是又拿起了那杆直筒猎枪。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于老人捕熊前的各种准备介绍的细致入微,沐浴,熏衣,祈祷,制作弹药等等,颇具神圣的仪式感,让人肃穆。就像银藏老人对孙子一平说的,捕熊是猎人的本分,而熊是山神的赏赐。所以老人像往常一样只带一发子弹出发,一切听从神明的安排。捕熊的场面自然惊心动魄,最后大获而归。看到这里只不到40分钟,我在想猎熊已完,下文如何继续,莫非归于平淡,却不知这才刚刚开始。
原来,独耳熊留有幼仔,嗷嗷待哺,循母迹来到银藏家。这时银藏老人幡然悔悟,知道触动山神,犯下大错。于是将猎枪抵押,与孙子一起照顾小熊,取名全太,并发誓再不用枪。之后,老人全心全意地照顾幼熊,并身体力行教育着孙子,不仅让我看到了银藏老人内心深处温情善良细心而严厉的真实一面,也让我好好感受了一把日本乡村山林的美丽,传统生活的原貌,和日本精神的朴素真诚。
小熊全太渐渐长大顽皮,而山上猎户越来越少,生活越发艰苦,儿媳也开始在乡上的采煤厂工作,银藏终于感受到时代的不同,在放归小熊于森林的同时,也放弃了将孙子培养成猎手的初衷。当我又以为将告一段落的时候,故事再起波澜。
长大的全太野性不改,由于被人所伤无法冬眠而频频出来伤人。为了全村人的安全和孙子的学业,不得已银藏重操旧业。影片又一次描写了老人上山猎熊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较之上次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并着重刻画了银藏的表情与动作,在无声中默默展示出他的矛盾与痛苦。在山上一番较量之后,风雪中两者相见,全太抬起前肢欢迎着曾经的养主,而银藏却只能慢慢抬起那杆直直的猎枪。最终同归于尽埋葬于厚厚的白雪之下。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580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55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3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52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27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27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39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68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673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