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电影的观念
1. 哪位大牛系统介绍下美国的电影理论
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美国先锋派电影美学观念。美国先锋派电影理论,是欧洲“新左派”哲学及“左的弗洛伊德主义”学说影响下的产物。在此之前,美国先锋派电影美学就已有了若干理论准备,其中以玛耶·德连的《艺术形式与电影随想》(1946)和斯坦·勃拉卡其的《视象的隐喻》(1963)较为知名。继“地下电影”主将梅卡斯等人发表大量宣言性的文章和书籍之后,20世纪70年代初出版的美国影评家金·扬格布拉德的《开放电影》一书很快就成了先锋派电影理论“最有权威性”的文件之一。随后,美国先锋派活动家阿莫斯·福杰尔发表的大部头着作《电影作为破坏的艺术》,更被推为先锋派电影美学理论的“经典”。全书分为四个部分:1“形式的破坏”,作者认为整个世界电影艺术史就是朝“自我破坏”的方向发展;2“内容的破坏”,叙述电影如何“破坏资产阶级社会准则、价值观念及政治、宗教、伦理等模式;3“手段的破坏”,对西方文化中表现在禁忌之列的“犯禁情节”(参见“视觉禁忌”)进行弗洛伊德式的阐释;4“走向新的意识”,论述抗议的青年和知识分子如何借助于先锋派电影(包括“地下电影”)形成新的世界观。西方理论界认为,美国先锋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其他流派相比,更为“政治化”,较诸现代主义的其他形式也更为“开放”,“即能够吸收新的思想,倾向于理论演绎,并对全世界社会政治情况的变化做出反应”;然而它在“破坏”传统电影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否定了世界现实主义艺术的全部传统。
2.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看电视剧,而美国人喜欢看电影
个人观点:
国人的业余休闲时间比较多,在各大视频网站办会员后可以连续看,打发大量的无聊时间,电视剧里面的演员不乏有大批量的粉丝用户,满足追星需求,当然,国人也喜欢看电影。
美国的电视剧一季需要很长时间拍摄完成,可能会造成更新时已经忘记了之前的剧情造成弃剧,电影相对来说时间会较短,故事情节集中,更适合日常观影。
3. 美国电影、电视剧的风格
1美式电影电视剧比较注重视觉的冲击,注重画面的冲击效果,所以我们看美国的很多片子都很血腥 很直接 比如生化危机 星河战队等 而且美国的很多影视都反应很实际的社会问题 电影很多都用暗色调 很多灾难片 美国思想较开放 对于很多敏感的话题反应的很直接
2中国观念较保守 广电总局查的也超严 中国古装片是一大特色 无论在电影还是在电视剧方面 很多影视作品文化底蕴浓厚 注重中国传统的表现 最近流行战争题材
3日本注重故事的结构 以及故事的叙述 日本的影视作品故事性极强 连恐怖片都是如此 日本的电影电视剧很少给人乏味的感觉就因为这个
这些绝对原创 自我想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4. 好莱坞电影的形式与观念
形式商业片,独立制作,与各大电影财团的关系。观念,商业化,
5. 什么叫好莱坞电影里要传播的“美国精神”
好莱坞电影几乎从来都有“美国精神”的精彩注脚,在人物想象塑造方面则更是如此。在卓别林的着名无声电影《淘金记》中,流浪汉夏尔洛个人主义的积极进取、追求成功、自我实现的精神,同时具备普通人价值观与人生哲学,这就是银幕上较早体现“美国精神”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
《史崔特先生》中的史崔特,以他的老迈之躯,驾驶着改装的车,历尽千辛万苦实现自己的目标,其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正是新教精神的集中阐释。《海底总动员》中,通过父亲马琳克服千辛万苦寻找他的孩子尼莫的经历,讲述了小丑鱼父子之情,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勇敢的、永不放弃的寻找孩子的温情故事。《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坚信自己的无辜,通过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来争取自由,这样的勇气正是美国精神的绝佳体现。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登载2000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的这样说法:“美国是独裁者的最大敌人,而好莱坞很可能被证明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武器之一。”
书中的话:“美国电影是美国国家安全霸权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国家公务员英雄人物化,把国家神圣化,把官方定义的、美国集体想象的威胁形象化……所有这一切都宣扬了这样一种观点:美国是神奇的、不可战胜的。政治、国家战略和电影业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美国国家权力的独特性质所在”
6. 美国为何成为世界头号的电影输出国
好莱坞在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电影的全球化不仅创造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创造美国式的"世界趣味"。 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世界各民族利益相互联系的紧密,20世纪以来,以军事占领和政治颠覆为手段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政策逐渐被历史所遗弃,一种新的世界图景开始出现:当世界各国纷纷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后,资本和信息的全球流通便成为可能,随着跨国资本、跨国企业和信息工业、媒介工业的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体化世界体系逐渐相成,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依赖其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进入不发达国家开辟更具活力的市场,获得更廉价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创造一种消费意识形态--这就是所谓的后殖民主义状态。 显然,建立在"自由市场、公平竞争"基础上的世界体系,由于各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基础本来的不平等而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不公平的全球格局。正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分析,当今的世界格局主要由三类国家和地区组成:1、"核心国家"(core states):美国同盟国欧盟和日本,在全球经济中拥有某种"不分地区的权力";2、"边缘地区"(peripheral areas):具有依附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毫无权力的地区";3、"半边缘地区"(semi-peripheral areas):介乎于核心国家和边缘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角逐之间。核心国家的优势是建立在对半边缘和边缘地区的剥削上的,而半边缘地区则在被核心国家剥削的同时也剥削着边缘地区,边缘地区则寻找机会超越半边缘地区而靠近核心。就在这种"不分地区的权力"与"毫无权力的地区"的不均衡关系网络里,世界体系成为在核心国家的支配下各国各地区为本身地位而斗争的领域 。而美国作为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和最主要的核心国家,其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所占有的优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美国经济在新经济支持下强劲增长,其军事力量在前苏联解体以后也举世无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甚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国控制。正是这样一种地位,促成了美国的国家政策和自我定位,美国政界和学术界不少人提出美国追求世界"单极化"是历史必然。被小布什委任为安全顾问之一的华盛顿大学教授威廉·沃尔福思在2000年大选时发表题为《单极世界的稳定性》文章,明确认为"美国在目前国际体系中的支配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单极世界可以避免两极世界或多极世界为争夺领导地位而发生的无休止的争夺"等等。从小布什与戈尔的三场电视辩论和竞选纲领看,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代表人物对追求世界"单极化"的策略虽然不同但立场并无分别,双方都认为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长期奉行的"国际道义"和"现实的国家利益"三大因素决定了美国在新世纪"领导世界"的地位。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棋子。当文化成为一种产业以后,其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相互重叠,文化产品的全球输出不仅能够扩展经济市场,获得大量的经济利润,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媒介承载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文化来销售商品,通过商品来宣传文化,文化即商品,商品即文化,文化商品在获得现实利益的同时也在创造广告意义,那些影像、声音、文字、图画、造型都共同开发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广大市场。正是因为文化产品具有这样一种特殊意义,美国一直努力达成文化产业的全球化,特别是被看作最有国际传播效果的电影的全球化。 早在30年代,美国政府就意识到,电影和其他大众文化都不仅具有产业意义,而且对于宣传美国政治、文化和扩大经济影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输出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意识、社团意识、宗教意识以及文化意识、甚至语言,淡化甚至重写这些地区的传统和文化,从而创造新的民族文化记忆,促使其与美国的信念和价值融合。所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便通过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向全世界推销电影和推销电视节目、录音唱片以及其他大众文化产品。在罗斯福执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莱坞电影则成为推销美国形象、美国民主,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 。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 来自: 免费论文网 www.paper800.com 由于媒介经济和媒介科技是欧洲工业革命以后"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的产物,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已经经历了百年以上的发展过程,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媒介发展的基础远远不能于欧美国家相比。特别是80年代以后,少数跨国化、集团化、集中化的"音影恐龙"诞生,这些媒介集团以在国际政治上具有主导力的国家机器为前导与后盾,更加促成了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东西方之间、南北之间、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平衡的信息流越来越明显。以台湾为例,美国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占领了70%以上的影院收入,5大音乐集团占据了60%以上的音乐唱片销售,跨国集团所属的各类电视频道在约450万有线电视用户中普及率高达95%,而跨国广告集团则以合资或独资的方式承揽了60%以上的广告业务。 显然,在美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战略中,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如今全球100大音影企业集团85%都位于第一世界,特别是美国,其营业总额高达1100亿美元; 1998年美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既不是飞机制造,也不是农业,而是影视和音像出版业,出口总收入达600亿美元;美国视听产业(影视和音像)在国民经济中的排位已由1985年的第11位跃居到第6位;在录像市场上,美国1997年仅录像租赁收入就达96亿美元;《财富》杂志推出的全球最大500家企业排行榜中,美国娱乐业巨头就占了多位。
7. 美国励志电影的价值观
关于美国励志电影的价值观
欧美影视作品拥有独特的拍摄方式,不但画面震撼的科幻电影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内容精彩的励志电影也能使观众沉醉其中。经典的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向观众展示了美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依靠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电影初期的大力宣传和精彩的剧情,使该影片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好评。影片本身叙述了一件平凡的故事,一个营销员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苦苦追求,也许这样的故事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但影片本身却被好莱坞的影视导演赋予了欧美社会励志精神的价值观,体现出社会意识的走势。本文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来解析美国励志电影的价值与影响。
一、电影本身的情节魅力
作为经典的美国寻梦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向人们展示肆手了营销员成长背后的心酸历程。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以现实人物的亲身指虚经历作为剧本改编而成。克里斯?加德纳,作为电影中小营销员的他,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成为一位有名的投资家,通过他的自我叙述,也使得电影中自己的形象更加丰满而具有魅力。电影背景发生在陷入经济衰退的美国,每个人都渴望能够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为自己的梦想坚持努力着,这是当时美国社会新的转折和起点,使得此部影片拥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影片刻画了在当时被失业与碰壁笼罩的社会中,美国人民流离失所,多数人民为了生活四处求职。作为一名黑人的克里斯?加德纳,同样也遭受着如此悲惨的经历,更加痛心的是他的老婆琳达忍受不了如此惨淡的生活,抛弃了他与五岁大小的儿子,生活的黑暗就这样缠绕在克里斯?加德纳的身上。
面对各种挫折与失败的克里斯?加德纳,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然而上帝也并没有抛弃他,而是给了他一个选择的权利。一个需要半年的时间来实习的公司,在这期间他没有工资,20个人当中也只有一个人将被雇用,他可以选择坚持或者放弃,他看到与自己一同受累的儿子,想到他们父子俩的将来,毅然接受了如此严酷的考验。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所有医院推销并卖掉自己的骨密度扫描仪来换取生活费用。
残酷的生活总是对他不依不饶,当他左右奔波挣钱来养活父子俩时,一份突如其来的税收单出现在他的面前,由于他无法支付租房子的钱,被房主从公寓撵了出来。父子两人无家可归,就睡在地铁站、收容所、公共厕所,任何一个可以暂且栖身的地方。生活的穷困让克里斯无比沮丧,沉重的压力也迫使他流出泪水,但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信仰,克里斯咬紧了牙关,依旧努力坚持。他拼命提前结束自己在公司的实习,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容身场地,他日复一日地到教堂祈求住所。克里斯期盼能够早日结束这痛苦的生活,而现实却残忍地玩弄他一次又一次。对于克里斯的遭遇,在寻求梦想的道路上的重重失败,他不时地会思考,上帝为什么对他这样不公,为什么生活会如此狼狈?但是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今天足够努力,幸福终究会来敲自己的房门,即便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迈出自己的每一步。克里斯用他能够想出的所有方法来节约生活费用,但老天却故意让他的扫描仪失窃,让他再次受到残酷世界的打击,逼他走上一条通往绝望的道路。然而再残酷的现实都无法击破克里斯坚强的内心,凭借他心中坚守的信仰,为了自己孩子今后的幸福生活,他再次无视现实的残酷,靠自己的双手推开残忍生活的阻挡,深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到达幸福的彼岸。
他挺过了半年的艰苦生活之后,终于赢得了公司的认可,在众多的竞选人当中脱颖而出,被公司聘用。他也通过了上帝对他的重重考验,在这黑暗的时期中茁壮成长,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股票经纪人一职,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在结尾,幸福来到了克里斯的面前,为他的执着和坚强,敲出悦耳动人的响声。
二、电影中时代背景的透彻解析
放眼其他类似的励志影片,例如《洛奇》叙述了一个无名拳手洛奇?巴布亚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突破重重难关,终于获得与世界拳王阿波罗?克里德争夺冠军的故事,和《奔腾年代》中生活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查尔斯?霍华德裂逗嫌,从一名自行车修理工成长为汽车富商的艰辛历程一样,都是典型的欧美追梦电影。如同大多数的欧美励志电影,这部讲述营销员成长的影片,在内容方面也并没有给人太强的新鲜感。生活艰辛的克里斯,在起点方面就远远地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加上他本身是一名黑人的身世,使得他在周围人的`眼中显得如此渺小,残酷的现实还不断地给他沉重的打击,在多重困苦的情况下施加压力。尽管生活如此不尽如人意,克里斯都没有想过要停止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在这样追逐梦想的道路中,充满了噩梦与荆棘,克里斯满身伤痕,只要还有最后一口气,他都要支撑着自己残破的身躯坚强地走下去。他也曾流下过绝望的泪水,但每当他看到自己怀抱中的孩子,心中都会燃起昂扬斗志。现实也将会臣服于他的脚下,依靠坚实的信仰与无数的付出,他终于成就了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幸福也来到他的面前,给了他美满安逸的结局。
然而许多的励志电影在内容方面都显得相似,各种追梦的故事被导演们反复改编,而亚洲导演的思维也受到了欧美的影响,拍摄出了中国版本的欧美励志电影,并无创新可言。在外国文化的入侵之下,中国电影导演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反思,欧美励志电影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关键究竟从何而来。好莱坞电影导演的头脑总是睿智的,他们将美国人民的现实生活融入电影当中,描绘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替代了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体现出社会意识的大概走向和每个人思维的方向。影片的上映有利于增强社会民族的自信感,摆脱现实对自身的约束,增强人民心中积极向上的意识,成为每个人对自己梦想追求的基础。也为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民,敞开了坚强与自信的大门。 经过各部励志电影累积而成的台阶,使得《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荣获励志经典的冠军称号,然而如此平凡的励志故事为何却拥有着如此之大的影视魅力,这是每位观众心中类似的疑问。这一切都与电影背后的时代背景有着极为重大的联系,电影讲述的故事处于美国社会陷入衰败与萧条的时期,每个人都被社会的失落和绝望所笼罩。在这样的背景与气氛的烘托之下,每个人心中的梦想都变得极为渺茫,社会急切地渴望能够有一盏灯来引领人们内心前进的方向,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坚定的信仰与顽强的精神便是这盏引路灯。如同克里斯在流下绝望的泪水时,进行了关于自己人生梦想的思考,当时的社会也应如此进行一次大彻大悟的反省。正因为当时国家毫无目标的发展,带给了人们迷茫的生活,才使得这部影片更加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影片里的主人公遇到了挫折,与其他励志电影相比,是最为严重和残酷的,折射出现实社会将会步入一个更为黑暗的时期。除了电影中克里斯与残酷生活的相抗争之外,好莱坞电影导演也将亲人之间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相比于同级别的影片中所不具有的故事情节,也使得这部影片的魅力大大增强,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对美国社会的衰败而感到默默悲哀。
三、电影中主人公的精神内涵
此部影片讲述的是克里斯?加德纳作为一名营销员时悲惨的人生经历,通过好莱坞电影的精致刻画,让该部影片具有深刻的社会精神观念,更为轻松地融入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拥有着多重的含义与价值,需要以独特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影片情节向观众展示了逐渐陷入衰败的美国现状,城市随处可见失业与碰壁的现象,人们头顶巨大的压力艰苦地生活着,克里斯也是其中的小角色,他没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并且作为一名黑人的他显得格外悲惨。这样的情节引起了观众对主人公的理解与同情,对于当时社会面貌的责骂与不满,这也正是此部电影的独到之处。当观众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的同时,电影还表达出渺小的人物实现梦想的不可能性。如此绝望的故事情节,使得克里斯强大的精神面貌变得尤为重要,体现出主人公对自己人生思索的正确观念。
克里斯不仅拥有着常人难得的奋斗精神,还拥有着对自己的儿子默默付出的伟大父爱。他所追求的梦想是希望自己与儿子同样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每个人的眼中,这样的精神是无私的,这一精神在如此的社会生活中也显得十分宝贵。在美国社会被迷茫所笼罩的这个时期里,人们心中的信仰也被残酷的现实所动摇,而作为黑人出身的克里斯来说,他没有如同他人一样的学位凭证,而他却能将自己的信仰坚守得如此牢固,全得力于他本身的顽强不畏挫折的精神,这是当时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支持与学习的。
四、电影中社会价值的趋势与方向
每一部励志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应该被赞赏的,无论内容情节真实与否,电影都会在结局给人以深刻的道理和反思。好莱坞导演将这部电影用多重镜像的方式,来向观众呈现出克里斯与生活中的恶魔相抗争的过程,作为经典励志电影的代表作,无论是情节方面还是事情本身,都使得这部影片无可挑剔。观众在对影片中所表达的社会价值趋势做透彻分析时,也应对像克里斯一样的追梦人做出思考。
从影片的多方面分析,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人公克里斯对自己理想中生活的不懈努力。他的付出与父爱,一直伴随在他成长的每个过程当中,即便他所遇到的困难是如此巨大的,他都没有停下过前进的脚步。从如此悲惨的经历中,折射出了一位黑人父亲自身所拥有的强大精神,他接受生活对他的挑战,他也同样坚信,如此残酷的现实能够使他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伟人,于是他目光依旧向前,毫不犹豫地走下去。他所拥有的人生价值,也将代表着当时美国社会的价值;他所做出的选择,也预示着社会价值的趋势。如果没有人民心中的崛起精神,社会也将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从一方面看,主人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执着向前;从另一方面看,克里斯的顽强体现出一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不息精神。通过影片的多重艺术手法,无论在票房方面,还是在电影本身的魅力方面,都使该影片取得了励志电影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五、结语
克里斯用他在追寻梦想道路上的经历,面对失败与绝望的态度,来向我们阐释如果心中怀有梦想,就要坚定追求梦想的信念和勇气。即便自己所处的时代如何黑暗,也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机遇,如果因害怕现实的残酷,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才华也将无法展现出来。像名人所说的,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只想告诉你如何放弃;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社会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也将呈现在自己身上,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信:幸福也会来敲响我的门!
;8. 如何理解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价值输出
作为美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好莱坞电影不仅体现了鲜明的美国文化色彩,而且还蕴涵着以美国文化方式表现出来的,极具时代性和普泛性,且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其中主要包括“美国梦”、个人英雄主义、宗教文化和普世主义等。本文将通过对美国好莱坞部分影片的详细解读,试对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国文化价值观进行深入阐释,以期对好莱坞电影和美国文化价值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美国主流价值观溯源和构建
美国,当初仅仅是英国的一块殖民地,却在短短的几百年岁月中从建立到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人将其成功的原因归结于文化的优越性。追本溯源,美国主流价值观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一统天下的清教文化(Puritan Culture)。早期的美国精神是对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机会平等、劳动致富的信仰和推崇。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美国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移民文化也就诞生了。在美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及其大熔炉般宽容的理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美国处于上升时期的历史阶段,这一表现尤为明显。美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指的是“民主政体、自由原则、个人主义。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关于人的政治、文化权利和种种价值观等等”。在美国占主导的文化是白人的文化传统,也即“WASP”文化(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Culture,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的新教文化)。美国的主流文化其实就是“基督教、资本主义和民主的特别混合物”①。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的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成了美国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构成美国文化的精髓。而“美国梦”是足以支撑起美国人奋斗中的失落与迷惘的力量,它不仅仅指人生中最渴望追求的一种美好事物,更意味着一种崇高的信仰和价值观。宗教是影响美国人信念、态度和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它深深支配着美国人的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生活。西化的普世主义在美国文化的传播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美国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得以在全世界范围传播。以上构建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综合体系。
二、美国主流价值观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体现
作为宣扬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载体,无论电影工业如何发展,好莱坞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文化色彩不会改变。好莱坞电影坚守的文化价值体系在一部又一部电影作品中传承发展。
(一)“美国梦”(American Dream)
“美国梦”是一个在特定时期出现的特定术语,其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探险殖民,当17世纪第一批移民登上美洲大陆之日起,“新世界”便被赋予了一种梦想的色彩,任何人都有权利开垦占有,他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克服了巨大困难,幸存下来的都是一些异常能干、勇敢、有进取精神的人。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促成了“美国梦”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美国梦”是指“民主、平等、自由”的国家理想;从狭义来看,“美国梦”是指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美国梦”也可以是和成功、幸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具体目标——享受高等教育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一群可爱的孩子,拥有昂贵的汽车和豪华的住宅,等等。“美国梦”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人们常把好莱坞称作“梦工厂”(DreamWorks),许多好莱坞的电影就是将“美国梦”作为主题,它们揭示了普通人、动物甚至是卡通形象依靠个人奋斗而取得成功的故事。虽然叙事角度不尽相同,但都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反映了“美国梦”的理念。美国文化中特别强调机会平等而并非结果的平等,强调政治权利的平等而不是经济结果的平等。正因为这样,无数普通人才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这一理念在《阿甘正传》中得到了充分反映。电影成功塑造了阿甘这一经典形象,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一个低能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常人都难以企及的成功。正如电影的一句经典台词所说的那样:“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糖,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电影的开始和结束都用一片飘飞的羽毛来象征命运的无常,然而主人公的经历却告诉我们不要向命运低头,任何人都有机会成功。人物和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影片恰到好处地宣扬了“美国梦”的理念,体现了命运给每个人均等机会的文化内涵。
(二)个人英雄主义(Heroism)
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它所包含的独立奋斗、开拓进取精神成为美国人的生命基调,同时也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英雄是个人主义的化身,英雄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形式。英雄主义其实是来源于我们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恐惧。当个人自由被束缚、个人利益遭到损害,对权威、灾难的抗争随之爆发,英雄便顺应而生。在美国文化里,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认同,渴望自己受到关注,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能力的最大限度发挥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最好体现。②
“英雄就是超越自我,在杰出的行动中证明他们的勇气、才智和领导才能。”③美国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模式是单枪匹马拯救国家、人民于危难之中,在排除万难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找寻到自我的价值。其英雄人物的典型特征为:(1)拥有绝对强壮的身体或者强大的特异功能;(2)拥有卓越的聪明才智、冷静的头脑和超强的意志力;(3)拥有完美男性或女性的所有优点,并且多数英雄都是与美国政府抗争的斗士。从1939年的《关山飞度》中灵果一个人拖住一群阿巴虚人,使得驿车里的人得救,到《终结者》中来自未来,组织核战争的机器人,好莱坞电影人给现代英雄神话披上一层传统的、简单的、普遍性的崇高思想外衣。 (三)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其中,绝大多数的美国白人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天主教,非洲裔的黑人则主要信仰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巫术。作为主流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是大多数美国人信仰的宗教,上帝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19世纪20年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就说过:“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基督教对其国民的灵魂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宗教对法律和社会舆论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是宗教支配社会风貌,并且通过家庭生活而控制国家。”宗教信仰通过影响美国人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支配着美国人的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生活。
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美国是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美国人对全人类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责任,要负责把世界上所有人从苦海当中拯救出来。这种思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白人文化中,影响着美国社会大众对外部世界的看法。电影《阿甘正传》蕴涵的宗教意识十分丰富。在影片当中,带有宗教色彩的桥段有很多,比如在珍妮遭受家庭暴力的时候,她拉着阿甘向上帝做祈祷,祈求上帝给她一双翅膀帮她逃离现在的痛苦;阿甘刚开始捕虾的生活时,总是一无所获,丹中尉提醒他可以去教堂祈祷,等等。
(四)普世主义(Universalism)
普世主义起源于欧洲,作为哲学上的一个分支,它强调普遍的事实能够被发现且被理解;在伦理上,普世性就是指能够应用在所有人身上的价值观或事物。美国的普世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继承欧洲普世主义的基础上的,同时在殖民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显着美国地域特征的普世主义观念。④“上帝选民论”和“天定命运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普世主义重要内容。
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及美国着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他在多部影片中集中阐释了普世主义的内涵。2010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以科幻与魔幻相融合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以“爱与永恒”为主题的故事。这部影片不仅在技术和艺术上震撼了我们,更让我们体会到电影背后西方化的普世主义思想。在潘多拉星球上,当伊娃选择部落首领和精神首领之后,实际上这星球上的各种族就成了外化的美国人,而入侵的地球生物则成了美国之外的异族,萨利所代表的美国人和潘多拉星球就是美国普世精神的化身,只不过潘多拉星球是物化了的美国领土,萨利所代表的潘多拉之魂是内化了的美国普世精神。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存在价值,世上的一切生灵应该平等对待。故而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中,美国民众本着平等、尊重的心态,开始接受外来人,并不遗余力地将本民族的一切成就交给外来者,允许异于本族的声音存在。这也是美国作为文化大熔炉的文化态度的精髓之所在,在吸收和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输出本国文明,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谋求人类共同的发展,正是普世价值观的精髓。
三、结 语
作为美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好莱坞电影对于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构建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它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使文化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其直观性和生动性不仅为美国本土观众所追捧,同时也被其他国家观众所接受。可以说,好莱坞电影为全世界了解美国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参考。通过对美国主流电影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刻全面了解到美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各个层面。同时,在美国特定的历史环境背景下,需要用好莱坞电影的感官冲击,帮助他们重拾那些宝贵的民族精神和美德,向世界传达美国国家的良好形象,以求受到更多关注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