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韩国电影俯拍

韩国电影俯拍

发布时间: 2023-02-27 19:56:26

1. 韩国恐怖片《蔷花,红莲》拉片笔记(1)

1、精神病院

第一个镜头,一盆静止不动的水,随着门的打开,水微微荡起水纹;

注意,这是一个细节镜头。

精神病院,治疗室,地面泛着亮光质感。墙,全白。极简的陈设,显示出病态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物。

注意此时的声音,响亮的脚步声,与空旷苍白的环境形成对比。

医生和病人。由全景切中近。

随着医生对病人的问题,镜头在缓慢的拉近。

由医生特写 到病人特写。

音乐起。切入其他时空。

第一场戏结束。

此阶段,镜头的运动很少。且很缓。

2、室外。

清爽美丽的秋日。

伴随音乐,运动镜头。

车停下来。注意细节,车前镜中可以隐约看到父亲下车。

姐妹俩下车,由腿到身到面部,摇镜头。从脚出来,音乐起。

注意,姐姐的衣服颜色是鲜亮的红色。妹妹裙子也是红色的。

妹妹看到什么,跑过去。姐姐的视点,俯,隔着篱笆看到妹妹跑动的身影。

鲜艳的红色果子树。妹妹品尝果子的近景。

姐姐边走边打量着房子外围。她看到的房子,秋千,画面也是在运动的。运动的幅度与姐姐走路的速度相同。

姐姐叫妹妹。妹妹跑过来,手入画,拉住姐姐的手。音乐起。然后,镜头摇到身,姐妹俩面部。

姐妹俩逆光,顶着太阳。俯拍,镜头起到空中。姐妹俩朝湖边跑去,同一个镜头,可以看到湖边的全景。

蓝天白云空镜。

姐妹俩的腿在水中的近景。

姐妹俩并肩坐在甲板上的背影,中景。

俯拍。姐妹俩正面。中景。但姐妹俩都低头。看不到面部。

姐姐抬头,面部可看到。躺在甲板上,身体铺开。

妹妹也抬头,起身。

姐姐打量妹妹。

注意细节。太阳照在妹妹头上,乌黑发亮的头发,质感。

姐姐给妹妹看手相。

父亲喊姐姐。

两人起身前。水的特写。然后,姐妹俩的腿从水中伸出。起身。

(细节的重要性。单独给水一个镜头,增加了额外的意味。)

大远景。妹妹发现忘了穿鞋,返回甲板,拿鞋。

细节的重要性。增加生活的质感。

整个过程,音乐有断有续。

3、室内

室内戏正式开始。

姐妹进房间前,拖鞋,光脚的特写。

注意,恐怖片中,对美好肉身的展示,能形成美与恐怖的对比。

房间局部环境。光线很暗。阴郁。但能看到院外颜色浓郁的绿色植物。

未见其人,先见其声。继母说着话,从黑暗中走来。

随着继母的脚步,镜头运动着逼近姐妹两人。

注意这个镜头的运动。一般导演处理时,很可能不会有这个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带来的效果:展现出继母对两人形成的心理压力。

继母说了很多话。声情并茂,似乎与两人很熟稔。

但姐妹俩表情呆滞。

注意继母的衣服面料,带着光滑的表面。

姐妹俩不说话,只握紧手。手紧紧握住的特写。

这是害怕、紧张的情绪的体现。

姐妹不理会继母,走上二楼。

姐姐推开卧室。卧室的墙上,贴满了布满雅致小花图案的壁纸。

房间很暗。姐姐拉开窗帘。

发现墙上不动的钟表。姐姐调到2点35分。

(注意时间的细节。这个时间一定含有信息。)

4、室内

二楼。

姐姐打开桌上一个牛皮袋子。里面是一本书、一个笔记本和笔。笔记本有一个漂亮的的封面。

道具很漂亮。

姐姐走近衣柜。衣柜也有一个鲜红的表面。姐姐猛拉开柜子,里面一堆蓝色的衣服。

5、室内

一楼。

父亲坐着打电话。镜头是运动的。

6、室内

吃饭的场景。

注意,地毯是红色的。

红色,是恐怖片经常用的颜色。

7、客厅

继母逗鸟。

小远景,是为了突出房间的氛围。

在比较有艺术质感的恐怖片中,特写接小远景,是一种镜头处理手法。比如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通过镜头的大反差,来增加诡异氛围。

8、卧室

继母卸妆。

镜子的运用。

注意继母的衣服面料。永远是光滑的闪光的。

被子的颜色。发亮的深棕色。

父亲入画。

9、卧室

姐姐的床。

被子是蓝色。

妹妹的被子是碎花色。

10、小客厅

镜头显示,父亲其实是睡在沙发上。音乐起。

音乐在这里有交代剧情的功能。

暗示,两种不同情形的诡异。父亲睡在床上的镜头是不真实的。

11、室内

三个室内空镜。走廊、餐厅、客厅。

(注意导演的匠心。空镜具有叙事和氛围的双重功能。)

12、妹妹卧室

妹妹听到门响。

注意,这是本片出现的第一个所谓恐怖镜头。门被推开,镜头逼近妹妹。交叉运动剪辑。

门后伸出几个手指。

妹妹猛睁眼。

房间里空如一人。只有墙。

注意墙上的道具。挂着一件裙子,虽然没有深意,但挂一件裙子,增加了诡异氛围,同时还更加真实。

13、姐姐卧室

妹妹钻进姐姐的被窝。

白色的床单,蓝色的被子。

颜色很纯洁。

14、客厅

姐姐走下楼。

客厅里电视闪烁。

这属于氛围情节和镜头。不含实际叙事功能。

注意这段戏只要姐姐在动,镜头便一直在运动。拍恐怖片,导演不能懒。

2. 《消失的爱人》有什么特点


如果说影评人有什么固执的话,那就是,看到《消失的爱人》(Gone Girl)这样的电影,一定会写点什么,包括我这个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影评人,好,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大卫·芬奇的这部神奇电影。聊聊他的镜头语言。


大卫·芬奇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其实不认识也不丢人,每天生活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需要我们关心的东西太多了,一个和自己生活完全不相干的老外导演,本就没有义务记住,只是闲暇之余,买些酱鸭脖,开瓶啤酒,才想起来,电脑里还有尘封了好久都快忘记的大片,扫一眼,《龙纹身女孩》,《返老还童》,《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稍微长点记性,才知道,都是这个老小子的作品,看来也是与张艺谋姜文起名的人物。


《消失的爱人》于2014年10月3日在北美,在台湾,韩国,香港上映,票房都连续数周夺冠,然后点燃了各种电影奖项提名的热捧,获得好莱坞电影大奖,电影有这么好吗?我先说说自己看完的感受,电影好看吸引人但不够惊艳,虽仍然是芬奇式的悬疑破案故事,情节预设稍微做作,电影前半部分情节稍微拖沓,节奏过缓,而后半部分又情节过于集中,后期的信息量又稍大,剪辑的节奏明显加快,让人有点难以适应。


电影女主人公艾米的大脑过于算计,尤其是最后杀死自己的备胎回到丈夫身边这段情节,貌似悬疑但失去了现实生活正常的演化,也就是说,电影人物过于小说化戏剧化,对女主人公的性格反转解释缺乏,逻辑游离于现实之外,还有,电影幽默和设定是纯美国化的,对中国的观众触动也没有在老外影院笑场那般明显,就犹如我们看《绝望的主妇》,几个女人说老公在过山车上做爱的笑场和说老公在床上做完爱哭了的冷场,中国主妇观众的感受绝对和美国观众不一样,所以网上说,在美国,观看此电影,没几分钟就要一个笑料包袱的剧院的笑声,但我只是看到的是后背发凉,一句也没笑出来。


所以中国观众对电影里面女主播,律师,“好邻居”的心里切入绝对没有那么强,但面对自己一天朝夕相对爱恨交加的爱人,感觉随时会崩塌却一直奇迹支撑的婚姻,面对爱是神奇却又伤害,得之不觉失之剧痛的情感,这种情绪是共同的,看看这部电影在亚洲的票房就能说明一部美国婚姻片在亚洲的喜爱,说明了人类共同的部分,对婚姻的探讨和绝望各占对半,芬奇导演,你这把黑色心里鸡汤的胡椒面也是洒的足足的。


还是说说这部电影神奇的地方,大卫·芬奇导演的认真,拍了500多小时的素材,粗剪得到3个多小时,“我们听了不少意见,然后在音乐上下了不少功夫”,而电影的灵魂的剪辑是在电脑上完成的,也就是说,电影是用Adobe剪辑完成的(也不能再说仔细了,因为我也不懂),虽然中国观众悲催的只能看看蓝光或者下载而无缘到影院去认真感受电影胶片的质感,但还是可以看出电影每一个画面在数字效果上都得到了精心地修饰。


(度娘的正确答案:普通电影的剪辑软件如Avid的Media Composer以及苹果的Final Cut。影片每天的拍摄都会产生几TB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先进行整理和选择,才能加以创造性地剪辑处理。剪辑师需要比对每个场景的镜头素材,再大致将它们编剪以及组接。随后调色师和特效师再进行粗略处理,这样就产生了样片。导演观看样片后,提出意见,再把样片交还给剪辑师、调色师和特效师作进一步的优化处理。整个过程就是如此循环往复。)


其实这部电影痛失金球,估计也难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但导演在镜头上处理,堪称经典。


镜头是摄像机一次扑捉一个特定动作或事件的视觉信息的最小单位。作为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消失的爱人》。大卫芬奇导演在镜头的处理上,干净、冷峻、爽利、紧凑而又松弛有度,一如他以前的作品,今天,我们就边介绍情节,边看看《消失的爱人》电影里面,导演通过镜头的调度,画面特写的处理,构图的技巧,看看,电影给我们传递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这是《消失的爱人》真正的主角,艾米。开头结尾,电影的镜头都是这样一个面部特写,“我真可怜你,因为每天早上醒来你都要努力扮演跟自己梦中完全不一样的人。”电影的结尾也截止到早上两人初醒的状态,艾米在枕边翻个身,一双纯洁无暇的神情,看着观众,却传递着让人恐惧的情愫。


这种简洁,精确,冷峻的摄影在大银幕上有着独特的光芒,是在任何电脑屏幕无法体会的,所以这也是我们要去影院看电影最重要的原因。


尼克·邓恩和艾米在一次派对上相遇,一见钟情,拿啤酒的女孩就是传说中的神奇的艾米,她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是如此成功,相识两年后,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她从来不想有一个平淡的,世俗的婚姻生活。她总是刻意去制造一些浪漫,包括每年结婚纪念日的寻宝活动。但渐渐的,他们的生活也不能像童话般美满。


演Amy的Rosamund也为本片献出了不能忽视的表演。艾米在婚后幸福的和尼克生活在一起。


这是一个经典的过肩双人镜头,让取景更紧凑,是为了照顾镜头美丽的面容,衬托艾米的美丽。这是艾米最好的状态,其他演员全部虚化,摄像机通过肩部平齐拍摄,艾米的阳光和灿烂,传递给观众,而对她心生喜爱。


父母和出版商还专门设计了婚礼酒会,而真实的并未嫁人的艾米却要尴尬地去参加自己的婚礼酒会。父母将她伪装成神奇艾米,而真实的艾米始终活在生活的谎言中。当她无法控制自己成为神奇艾米时,她便要控制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男人。


隐隐中的艾米透露着强势和复杂。


艾米是一个典型的浪漫型女人,对婚姻的期望过于期待,当一个男人跟她玩浪漫时她基本没有什么抵抗力


本·阿弗莱克扮演的尼克实际是个渣男,追求艾米的温暖和自信在婚后慢慢都消失了。


尼克占中暗示尼克在这次追求中的主动地位。光线是暖色的,柔焦镜头和温暖的自然背光,制造处特别浪漫抒情的味道。


Nick求婚那场戏,一亮出钻戒,俩人刚亲上就瞬间切回现实,一点也不让你留恋他们的甜蜜,因为现实里面正在发生的悬疑才是最重要的。很好的在交代情节的基础上营造影片氛围


和所有幸福的婚姻一样,婚后,两人矛盾重重,形同陌路。


尼克在这里显然是作为弱者出现的,事业上,经济上都不如妻子,也许找情人正是想在外面寻得一点男人的刚性和自尊吧。结果他还是个弱者,整个事件一直到最后都表现的毫无建树和阳刚之气。艾米起初是受害者,饱受丈夫的冷战和出轨的折磨,所以才苦心积虑的玩起了消失。消失的最终目的是要致尼克于死地的,这里的恨可想而知。她设置的一个又一个陷阱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构思精巧,步步为营,真正毒辣的时候毫不手软,面对媒体又表现得柔弱之极。


心灵的交战,艾米占在正中间,尼克被挤到画面的右侧,这是画面“调度”表意最好的例子。


注意女主人公头顶的留白和图像的构架,这是经典的一幅人物表情图,注意艾米强烈的不满情绪,其他人物就会失焦,用镜头景深控制图像,是摄影者最基本的素质。


结婚五周年纪念日的早上,尼克·邓恩来到妹妹玛戈的酒吧,和妹妹一起吐槽他们的婚姻生活。“我想象着打破妻子那可爱的头颅,梳理她的大脑,试图找到答案。任何婚姻中首要问题的答案: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样,我们对彼此做了什么”。


光线阴暗,尼克的双胞胎姐姐一点都不美丽,为最后电影情节反转做铺垫。


当他返回家中时,却发现客厅留下了暴行的痕迹,而妻子竟不见了踪影。女探员朗达·邦妮接到报案后赶来调查。女探员朗达·邦妮(金·迪肯斯Kim Dickens饰),(这个女警察也于是成为全部电影中唯一正常的人物)。接到报案后赶来调查,而现场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似乎昭示着这并非是一件寻常的失踪案,其背后或许隐藏着裂变于夫妻之情的谋杀罪行……


尼克在媒体里悬赏寻找自己爱人的线索。


某种意义上尼克面无表情的面瘫也成就了这个角色,因为这让他“默哀”妻子的失踪显得很假,他说真话的时候亦是如此,更强调了婚姻里每个人的虚伪性。图片里更醒目还是艾米天真无邪的笑容,让人们一直疑惑着这个悬念。


尼克是一个善于表演的人,他一直扮演一个艾米所期望的好丈夫,甚至在妻子失踪他在警局报案时,都说自己正在扮演,但她从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的妻子,


尼克和艾米的父母在记者招待会上。


导演让尼克占中但虚化了正面,反而艾米的父母在亮光处,按时艾米父母在他们两个婚姻的强势地位。


导演用远镜拍摄,房屋人员拥挤,男主人公公尼克的受困感增加。


暖色处理人们纷纷寻找艾米的忙碌,人物繁琐,背景很乱,让人心生烦躁,总觉得那里不对劲。


艾米的失踪通过媒体大肆渲染和妄加揣测很快闻名全国,品行不端的尼克被推上风口浪尖,至今不见踪影的爱人对他进行无情审判,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早已化作以血洗血的复仇与折磨。


摄影机机位稍高,强化尼克受困之惑。


困境中的尼克,让人心生同情后,又无比厌恶。


由于艾米身份的特殊,失踪事件被大肆报道,猜测。失踪延续,一个个事件出现。被丈夫说成没有朋友的艾米竟然在小区内有一个孕妇闺蜜,并且说艾米还有怀孕经历。妻子失踪后的几天,尼克竟在妹妹家与情人偷情。这一切似乎指示出尼克的谋杀罪行。


看主光在尼克脸上的阴影,就知道尼克在婚姻中困境,暗示尼克并不是杀害艾米的兇手,更像是一个受害者。


Amy自导自演这个事实,她伪造罪案现场。在丈夫不在意的情况下让他签署提高了保额的保险单。用丈夫的名字大量网购各种奢侈品。她精心伪造一本日记,记录婚后的点点滴滴,开始的美满,后来家暴,对丈夫的惧怕,担心他会杀了她。并将日记部分烧毁后藏在棕色小屋,并修改了棕色小屋的报警密码,以引起警方的注意。接下来的步骤,染头发,隐姓埋名,上网发匿名信讨伐尼克,让所有人认可尼克的谋杀行为,然后自杀,之后尼克将被控谋杀。


独自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艾米忿忿不平的抱怨着对丈夫的不满,丈夫的平庸和出轨打破了她对美满婚姻的幻想,这一切都出于她的策划。


强光下,其他细节就被忽视了,产生强烈的光线对比,来隐射艾米激动复杂的心绪。


尼克坐飞机去寻找律师摆脱困境,这时候全国的舆论都是对他的声讨。他在候机楼看他的专题节目。


这是一个仰拍,和人的视线比例平齐,电视居中,暗示媒体对人们情绪的误导。


随着事态的发展,尼克逐渐被媒体妖魔化,也找到了艾米以他的名义购买的物品,他意识问题的严重,意识到这可能是个圈套,他找到专门处理这类案子的律师应对。


并按照专业律师的提醒,慢慢反转剧情,让大家从讨厌他变成同情他,他从一个施害者变成一个受害者,这是他参加电视节目,他接受了某电视栏目的采访,坦诚认错,呼唤妻子原谅,扭转了自己的不利,博得大众的同情。艾米也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


同时传导的压力让艾米发现自己的报复计划正面临失败的危险,她这么聪明,她会怎么办?


以上两幅图都是侧面双人镜头,这是电影叙述里最经典常用的镜头,第一幅图,黑人律师占主导,尼克被动,而第二幅图,双方平齐站位暗示各个心怀鬼胎,这场对局刚好是棋逢对手。


身无分文的艾米,联系到他的高中时的男友,编造了一个被虐待的谎言,男友欣然同意保护艾米,将其带到自己的公寓。


构图短暂的诠释了影像的心里空间,人物在图中拥挤,背景繁杂,连洗手间都可以看得清楚,能传递出人物的焦虑和急躁。


保护人的控制欲也让艾米无法忍受,房间里的监控又一次成为艾米制造骗局的工具,一切就绪,艾米在床上杀死了对方。带着满身的血迹回到丈夫的身边,讲述自己被绑架的故事。虽然故事有很多漏洞,但媒体更加关注艾米的神奇回归,更喜欢这样的完美结局,似乎也没人关注案情的漏洞。


背面朝观众表示心里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也制造出一种做爱前恐惧的气氛。暖色和性相联系,为后面情节的反转做铺垫。


这是电影的高潮,如此血腥如此恐怖,但艾米却很享受,可见这个女人的可怕。(这也是这部电影永远不可能在中国影院上映的一个镜头。)


这是非常经典的俯拍,传递恐惧和震惊,电影高潮一幕的配乐甚为精彩,视觉冲击力十足。情节编排上出人意料,这个经典俯拍镜头我们在国外的电影中比比皆是。


两个人又幸福的在一起了。


到了结尾,动了杀机的妻子最终决定用阴谋套牢丈夫,而动了恨意的丈夫又不得不因血脉的延续而留在妻子身边。蓝色滤镜,冷光处理,色彩压抑,两人人貌合神离的躺在一起,看来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分离。


其实婚姻还有一种折磨比离婚和杀人更厉害,就是永远和他(她)在一起。

3. 找些好的电影看```谁来帮住下!!!!!!!!

The Pianist,钢琴师。《钢琴家》在200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举夺得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本片是世界影坛传奇人物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力作。讲述二战期间一个钢琴师死里逃生的故事,见证了人类精神的胜利与艺术力量改变人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信念。

Shine,闪亮的风采。讲述一个钢琴天才的人生故事,传记电影,貌似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钢琴家。主角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本人就是一个天才,他还演过萨德的故事。片中他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几近疯狂,叹为观止。

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钢琴师。你看过了。演奏部分拍得很绝,令人倾倒!

The Piano,钢琴别恋,又名钢琴课。也是获得戛纳大奖的好片。将的是19世纪中叶,在遥远空旷的新西兰海岸,美国少妇爱达的故事。震憾人心的音乐,与爱欲情仇交织在一起。

la pianiste,《钢琴教师》。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女主角奖。女教师和他的未成年的男学生的出轨故事,影片中曾有两次罕见的90度俯拍女主角弹钢琴的中近景,所营造的感觉极其压抑,这强烈地烘托出钢琴在主人公艾丽卡的心灵上投射的浓重阴影。有许多人称片子是变态之作。编剧就是获得上届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女人。

不过你的孩子如果年纪很小,估计不适合看哦。不是儿童不宜,就是他太小而不能领悟 人生的道理。

给你推荐最后一部,儿童电影 《小刺猬奏鸣曲》,老片子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得到,讲三个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和一只小刺猬的故事。片中金发小女孩弹钢琴的镜头,很美,我小时候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
参考资料:http://ent.tom.com/Archive/1002/1353/2003/4/23-90796.html

钢琴战曲》
《钢琴》(韩国)
《钢琴课》
《钢琴师》
《钢琴女教师》
《钢琴师和她的情人》
《贝多芬传》也是很不错的,里面的背景配乐全部是贝多芬的作品,而且电影有好多像油画一样的画面,很美,你不妨下载看看。另外描写钢琴家肖邦的电影《一曲难忘》也不错。还有一个日本的老电影,《砂器》,也与钢琴有点关系。

《海上钢琴师》 《钢琴家》 《钢琴课》《钢琴师》《钢琴别恋》
。《没有终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这部电影讲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恋情,并戏剧性地讲述了他想放弃演奏而从事作曲的企图。
2。《爱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电影,描写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罗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结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关系。凯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闪亮的风采》(Shine)戏剧化了钢琴家大卫·海尔夫戈特真实的一生,以及最后以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演奏而获得胜利。
4。《音乐恋人》(Music Lovers)讲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当然是最经典的肖邦传奇。
6。《钢琴课》(Piano Lesson)
7.《钢琴师》(Pianist)
8。《不朽的恋人》(Immortal Beloved)回忆了贝多芬,当然里面有他的钢琴曲。

4. 推荐几部悬疑推理的电影,主要是案件推理的那种!

十部经典悬疑推理的电影:

1、《死路》美国/法国

2003年,导演让·巴普蒂斯特·安德烈/法布里斯·坎内帕,主演雷·怀斯等。一家人在圣诞前夕经历了一场恐怖遭遇。一条无法抵达的生还之路,一群心怀秘密的游魂。

5. 人人都叫好的韩国电影《隧道》到底怎么样值得一看吗

最近韩国的几部电影被炒得很热:丧尸片《釜山行》确实比较惊艳,韩国人居然能把西方那一套模仿得这么像模像样,并且还有所创新(丧尸行动敏捷,奔跑速度跟正常人类比肩),觉得不过瘾的又翻出《釜山行》的所谓前传《首尔站》,又炒了一遍,如今还有个灾难片《隧道》评价也颇高。

《釜山行》和《首尔站》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也都有共同的缺陷:节奏不行,尤其是《首尔站》,眼看着吃人不眨眼的丧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自己奔来,主角们先原地摆出个惊恐的表情,停顿一个节拍,然后才转身跑,仗着自己是主角不容易死也不用这么任性吧。这种剪辑和衔接,观众不仅看着捉急,恨不得跳起来跑,关键还非常跳戏啊。感觉他们都不是那么怕丧尸,逃命也不太拼,让人揪心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少了很多。

男主遭遇灾难回过神来的反应出奇地淡定,这可是差点就死掉了啊,九死一生啊,在这种情况下都不怎么慌张,打开车灯,然后慢条斯理找出手机打电话报警,心理素质强大到暴,佩服!接下来,男主想都不想就把救命用的矿泉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瓶,这绝壁是故意的,Come on,你不知道这是隧道坍塌,是一座大山压在头顶上啊?你平时不看新闻,不知道挖隧道救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吗?喝口水压压惊也不是这么喝的。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1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8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70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90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0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50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54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2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