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三杰
A. 2006年能够代表日本动画发展水平的电影是什么(最终幻想是2005年的)
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闭幕式《银河铁道之夜》(全CG电影)点评
文章来源:中国动漫网 作者:中国动漫网 更新时间:2006-11-25 14:11:29
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闭幕式《银河铁道之夜》(全CG电影)点评
观赏完日本全CG电影《银河铁道之夜》这部电脑动画代表作,我对中国的三维动画水平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萧永亮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传媒学院 副院长 教授 博导
北师大数字媒体研究所 所长
2006-11-24
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闭幕式上,为了观赏48分钟的日本全CG电影《银河铁道之夜》,经历了1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似乎后者有喧宾夺主之嫌。
随后看到的以星空为阐述主题的“无人电影”,每一场景都很美,但因缺乏故事情节而显得冗长,而使其意境减色,如果能够浓缩为一部16分钟的短片,节省的三分之二时间,换回的可能是让人意犹未尽的效果。
郭 晶
北京易飞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副编审
中国动漫网CEO
2006-11-24
背景资料:
为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文化、艺术、影视之间的广泛交流,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批准,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学院主办、日本风车影视文化发展株式会社承办并在中国电影集团鼎立协助下,将于2006年11月18~24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办盛大的“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展映活动。
此次电影周展映日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优秀电影,它们分别是:黑泽明经典之作《椿三十郎》(1962年);山田洋次佳作《寅次郎的故事-紫阳花之恋》(1982年)、《黄昏清兵卫》(2002年)、《隐剑鬼爪》(2004年);“日本新浪潮三杰”之一筱田正浩的封山力作《间谍佐尔格》;恐怖片《妖怪大战争》(2005年);及剧情片《春雪》(2005年)、《幸福开关》(2006年)、《明日记忆》(2006年)、《信》(2006年);数字版动画片《银河铁道之夜》(2006年)。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童刚,在给电影周的祝辞中讲到:“此次日本电影周的举办,为中国人们了解日本电影和日本文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加深中日电影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创造了机会。我相信,此次日本电影周的举办不但有益于中日两国电影业的发展,还将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对中日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主办方中国电影资料馆主持全面工作的副馆长傅红星也在电影周的祝辞中讲到:在亚洲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日两国电影一直以来交流不断。本次的“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和明年的“2007东京·中国电影周”便是这种交流合作的具体形式。我们旨在通过电影周这个平台,使得中日影人能够坐在一起观摩、研讨、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和思想碰撞。
11月18日下午三点,在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世纪剧院” 将举行“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开幕式。届时,中日电影人欢聚在“世纪剧院”,活跃探讨。被誉为“日本新浪潮三杰”之一的导演筱田正浩,携封山力作《间谍佐尔格》为电影周助兴。到场观众不仅一睹这位与大岛渚、吉田喜重齐名的国际着名导演风采的同时,还将与日本着名导演生野慈朗零距离接触,并能欣赏到刚刚在日本上映的他的新片《信》。电影周期间,日本“第一美女”松坂庆子也将在北京电影学院参加中日电影学术论坛。
11月18日晚上六点开始至11月24日,在以放映高水准艺术影片而着称的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影迷们将欣赏到十一部从日本带来的展映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首次在中国影坛亮相。届时,影迷们便可感受日语原声电影的原汁原味和难得一见的最新东京电影节参展作品以及各大国际电影节的获奖作品。影迷们可通过中国票务在线网站在线订票,也可到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现场购票。
11月24日晚上六点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的闭幕式上,不但要抽出两名“北京-日本往返机票”的大奖获得者,还将现场抽出20名幸运影迷,将获得价值518元的新东方日语在线网络课堂听课卡及价值1800元的新东方日语培训秋冬走读班课程证。
“2006北京·日本电影周”活动,得到日本电影制作联盟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代表日本电影界雄厚实力的四大电影公司——松竹株式会社、东宝株式会社、角川herald映画株式会社,以及东京剧场株式会社、KAGAYA STUDIO的协助,为本次电影周活动提供了十一部不同类型、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优秀日本本土电影,必将使对日本电影久违了的中国观众朋友们大饱眼福。
十一部精彩影片以餮影迷殷切期盼
本次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展映的十一部日本电影,大部分是日本近年来的新作,其中《信》《明日记忆》《银河铁道之夜》《幸福开关》四部影片均为2006年最新出炉的炙手作品,尤其是11月3日刚刚在日本公映产生强烈反响的影片《信》。11月19日下午一点二十分,《信》剧组的主创人员包括导演生野慈朗在前辈“日本新浪潮三杰”之一、影片《间谍佐尔格》导演筱田正浩带领下,将亲临电影周放映现场——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与中国影迷们见面,介绍他们的新片,谈论影片风格及创作感言。关注日本电影的影迷们听说了此次电影周的展映作品后,都激动万分地说:“太棒了!都是我早就听说却没机会看到的好作品!”
主办方为本次电影周选择了日本着名导演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的其中两部优秀作品《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和纪念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武士题材经典影片《椿三十郎》,观众可通过观看这三部影片横向体味同是武士题材出自不同导演之手的日本电影,感受电影艺术变幻无穷的精神魅力。同时,电影周还特别准备了山田洋次导演的另外一部在日本乃至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品:系列喜剧片《寅次郎的故事-紫阳花之恋》,以纪念本片男主角——被誉为亚洲卓别林的日本着名演员渥美清去世十周年。《寅次郎的故事》系列影片是山田洋次从1969年至1995年拍摄的共48部系列影片,一举列入了迪尼斯世界纪录,其中《紫洋花之恋》是其中的第29部作品。除此之外,历史战争片《间谍佐尔格》、惊悚恐怖片《妖怪大战争》、数字动画片《银河铁道之夜》、爱情片《春雪》、温情片《幸福开关》以及今年销往韩国的剧情片《明日记忆》,部部不同类型的经典之作,必将满足兴趣广泛、喜爱各种题材类型优秀电影的观众朋友。
电影周闭幕式上,将放映的数字动画片《银河铁道之夜》是由日本着名画家、CG作家加贺谷穰先生花了三年时间制作的全CG作品。作品的内容改编自日本国家级童话作家宫泽贤治流传百年的不朽经典之作《银河铁道之夜》,影片描述一段在生与死的意义间探索的银河之旅!惟有命定的乘客及有缘人才得以搭乘,得以见识另一种生命的去途,得以窥见生与死的奥秘。影片建构了一个繁华似锦的银河世界,充满了谜团般的魅力,但在美不胜收的景致下,却又隐含了一个悲哀孤独的情感世界,极具独特的想象和寓意、耐人寻味。
观众朋友可以登录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网站,了解更多详细的影片介绍、放映安排及浏览电影海报。
本次日本电影周是建立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与日本的电影界同行们进行的一次双向性合作活动。因此,继2006年11月18日至24日的日本电影周活动后,主办方还将与承办方日本风车影视文化发展株式会社一起,于200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2007东京·中国电影周”,以加强双方电影艺术上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赖。
B. 日本侦探小说电影和电视
在江户川乱步作品的影响下,日本涌现出许多推理小说家。50年代最负盛名的是松
本清张、水上勉与笹泽左保、他们被誉为日本推理三杰。
如果说江户川乱步是日本侦探小说的开山之祖,那么松本清张则是日本社会派推理
小说的一代宗师。
推理小说与侦探小说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犯罪的社会背景不同。在江户川乱步
时代,推理小说揭示的犯罪动机不外于争夺遗产、因情怨恨、复仇雪恨,基本上与欧美
侦探小说相似。但到了松本清张时代,他把小说的背景放置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之下。
日本政界、财界乃到官场的黑幕都得到了生动表现;对犯罪的剖析,也触及到人性的高
度。在这方面。松本清张与60年代崛起的森村诚一是杰出的代表。
我们先来谈谈松本清张。松本情张(1910——1992年),生于福冈县。家境贫困,
他原有两个姐姐,都因家贫而夭折。他只读完小学就被迫放弃书本去当学徒,先后在电
器后、印刷厂打杂做苦工,后来又到《朝日新闻》当计件工。32岁时才到报社广告部搞
设计。松本清张一家8口,在战后那段经济困难时期,为了糊口,他什么活都干:扫街、
卖烧饼,受尽种种屈辱,但他喜爱文学的念头始终未变。1953年举办“百万人小说”征
文比赛,松本清张跃跃欲试,写了一篇《西乡钞票》的短篇去投稿,结果获三等奖。这
对于44岁的松本清张来说真是欣喜若狂,也促使他继续从事写作。1954 年,他又以
《的故事》获日本芥川奖。芥川奖是日本纯文学的新人奖。许多人都不知道作者已经45
岁,他的小说是在简陋的宿舍中,一边赶蚊子,一边执笔写出来的。
如果说森下雨森是江户川乱步的伯乐,那么松本清张的脱颖而出,应归功于木木高
太郎的功劳。获得芥川奖的松本清张在木木高太郎的帮助下,调动了工作。并在这位知
名作家的鼓励下,写出了《点与线》。《点与线》是日本侦探小说进入推理小说时代的
一个代表作,作品在日本引起轰动,并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
以后,大器晚成的松本清张佳作如潮:《隔墙有眼》、《雾之旗》、《零的焦点》、
《女性阶梯》、《死亡的流行色》、《波浪上的塔》、《玫瑰旅游团》、《歪斜的复
印》,以及短篇小说《潜在的杀意》、《龟子旅馆的凶宅》、《谋害情人的画家》、
《盗卖赛马情报的女人》……从而在日本掀起了一股“松本清张热”。他写了100多部
侦探小说,同时还着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和纪实文学等作品多部,并多次获得各种文
艺奖。1963年起接替江户川乱步,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1992年去世,世界各
大报刊均发了消息,纪念这位杰出的推理小说家。
松本清张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有独特的成就,在日本文学史上也是令人注目的作家。
他的文学成就在推理小说史上的贡献,可以由四个方面来证明。
一、开拓了侦探小说的范围。是他第一个树起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大旗。在松本
清张之前,江户川乱步小说的背景都是以城市为中心;横沟正史则扩大到农村,但追捕
兇手的过程,都局限于某个城市或某个县。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将推理小说的场景无
限扩大,南到九州,北至北海道;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批判的对象只是某个犯罪集团、
松本清张则把矛头直对高层的统治集团:政界、军界、财界的高层头头是幕后真兇。
《波浪上的塔》揭露政府与财界勾结,贪赃枉法;《雾之旗》揭开日本法律界的内幕;
《黄色风土》抨击了军界狼狈为奸;《萧瑟树海》暴露了教育界的尔虞我诈;《深层海
流》则把矛头直指政府内阁。松本清张曾公开宣称:“文学即暴露”。他是一个有社会
责任心的作家,也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作家。
二、歌颂了社会低层的“小人物”。在松本清张的小说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侦探,
没有福尔摩斯、波洛,也没有明智小五郎、金田一耕助,他把侦探写成普通的刑警,或
者某个遭受社会压迫的小人物。他曾说:“作家不是特别的阶层,而只是普通的市民,
若有特权思想,岂不自寻末路。”他在《零的焦点》中同情受污辱的妓女;在《点与线》
中为小人物受冤呜不平。因此,松本清张的小说被称为“庶民文学”,这是有充分依据
的。
三、创造了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文风。在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的作品中。常有
故弄玄虚、诡秘莫测的场景与情节;但松本清张却以平实的叙述赢得了读者喜爱。他认
为他是为普通读者写作的、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如《女性阶梯》、《女人的代价》写得
十分亲切感人。写人物心态的复杂变化,尤其入木三分。他不喜欢花俏的文字,也不卖
弄学问。其实,松本清张的文学功力很深,他不仅是小说家。还是剧作家、政治评论家、
美术家。在日本推理小说家中,他与森村诚一的英语最好。但他从不炫耀自已,追求一
种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文风。
四、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有极高的艺术趣味。他写了不少凶杀案,但没有血腥恐怖
的味道。他写男女之情,没有色情的痕迹。他以曲折的情节与严密的推理形成自己的风
格,又在书中穿插了各种知识。如《点与线》,详尽地写各地风俗人情,对交通环境的
交代真实可信,对名胜景观的描写诗意盎然。他擅长以优美的文笔写风景,写地理环境,
让人在紧张的气氛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一张一弛中领略推理小说的奥妙。总之,读
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松本清张是以纯文学家进入文坛的,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推理小说家。有人以为他
太可惜了,但松本清张始终认为文学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作品只有拥有读者群才有生
命力。他当年投稿时曾受到着名作家井上靖的冷遇;他成名后,扶持了许多新秀。他一
直写到80岁才搁笔。是个多产优质的文学大师。
另一位作家水上勉,困苦的生活经历几乎与松本清张相仿。他1919年生于日本福井
县木工家庭,一家七口,常常穷得揭不开锅。九岁那年当了小和尚,这段艰难的生活后
来让他写入《雁寺》与《一休》中。他先后在相国寺、天龙寺当和尚。十六岁逃出来后
半工半读,念完了中学。白天打工,晚上读夜大学。二十岁那年,水上勉参加义勇军,
因吐血被送回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当了《新文艺》杂志社的编辑,并不断投稿。
他三十岁时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油炸锅之歌》。但这部纯文学小说既无影响,又不能解
决他的生计问题。为了生活和刚出生的孩子,水上勉先后干过新闻记者、广告代理人、
时装推销员。麻将店店员……有30个工作之多,他尝尽了生活的艰难。1957年,38岁的
水上勉读了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后,决定不写纯文学作品,转而写推理小说。1959年,
他写了《雾与影》,这部以揭露竞选内幕的作品发表后引起轰动,水上勉一夜成名。
1960年他又发表了《海的牙齿》,获第十四届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大奖。这部小说
以日本某工厂将工业废料排入海中,造成严重公害为题材,揭发了社会黑幕。成名后的
水上勉,每月为七家报纸写连载,被称为“写作机器”。他于1962年又写了《饥饿海
峡》,这部长篇推理小说奠定了水上勉的文学地位。水上勉后来又写了《五号街夕雾
楼》。《一休》 、《越前竹偶》、《湖底琴音》、《湖笛》、《寺泊》、《宇野浩二
传》等纯文学名着。《一休》获谷崎奖,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寺泊》获川端奖,
《宇野浩二传》获菊池宽奖。水上勉后来当选为日本文艺家协会副理事长,成为一个纯
文学大作家。
我们不妨把松本清张与水上勉作个比较:松本清张从纯文学作家转变为推理小说家;
水上勉因写推理小说成名最终成为纯文学作家。他们的风格也不同:松本清张的作品气
势宏大,有阳刚之气;水上勉的作品风格细腻,有阴柔之美。但他们在对待揭露社会黑
暗上却是一致的。他们有共同痛苦的经历,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作品来表现小人物的抗
争与无奈。因此,他们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
三杰之一的另一位日本作家笹泽左保,本名笹泽胜。1930年生于横滨。毕业于关东
学院。在邮政省简易保险局当公务员,最初写电影剧本。60年代以《不速之客》被评选
为江户川乱步佳作奖,从此跻身文坛。他与松本清张、水上勉都是“本格派”的继承者。
其代表作有《断崖边的情人》、《不懂女性心理的罪犯》、《初夜失踪的新娘》、《春
梦疑案》、《暗坡》、《空白的起点》、《突如其来的明日》、《大海的请柬》等。笹
泽左保以流畅的叙述、缜密的推理着称于世。他擅长把爱情故事与破案推理结合在一起,
以浪漫主义的情调见长,并深刻揭示了日本当代的社会弊端,在日本和世界各国拥有大
量读者。
可见,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在继承“本格派”风格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自松本
清张开始,日本推理小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在表现社会内容上,还是艺术风
格上,都令人刮目相看。在三位作家的带领下,日本推理小说的高潮终于形成,并促使
了世界侦探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自60年代至80年代,推理小说家人才辈出,但称得上一流作家的寥寥无几,能
和一代宗师松本清张比肩的仅森村诚一一人。森村诚一自60年代脱颖而出,不仅继承发
展了松本清张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特色,而且还独树一帜,成为日本当代文坛上最有影响
的着名推理小说家。
森村诚一,1933年生于日本琦玉县。父亲是个商人。他从中学到大学,一帆风顺。
1958年毕业于青山学院英美文学系。他是英语科班出身,对欧美小说读得甚多。他最崇
拜的作家是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圣经”。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饭店工作,先是当服务员,后来当上柜台主任,生活刻
板而机械。但森村诚一却从大饭店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看到了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
黑暗与光明、淫荡与缠绵、卑鄙与正直、无聊与振奋……面对现实,激发了森村诚一的
创作欲望。他想通过大饭店来表现社会,反映现实,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显示自己的才华。
为了写作,他毅然辞去了工作。他在35岁之前已经写出《大城市》、《分水岭》等小说。
小说文笔洗炼,揭示了社会问题,但找不到出版社出版。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想在
文坛上闯出一条路谈何容易。一直到森村诚一成名之后,这些小说才陆续出版,并在文
坛上获得很高评价。
森村诚一不愿把自己用心血铸成的书稿变成一堆废纸,他决定另寻出路。当时松本
清张的推理小说正火热,他读了之后豁然开朗:反映社会问题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推理
小说的形式来表现。于是他于1969年写出《摩天大厦的死角》。这部书稿以大饭店为舞
台,以饭店经理被谋杀于密室而引出一连串凶杀案。由于作者长期在饭店工作,写来真
实可信,推理也十分严密。于是作品很快给予发表,并获第十五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
奖。从此,森村诚一成为丈坛新星而引人注目,各大出版社争相同森村诚一约稿。
森村诚一在70年代先后推出《虚构的空路》、《新干线杀人事件》、《腐蚀》、
《恶梦的设计者》、《太阳黑点》、《恋情的报复》、《“蔷薇蕾”的凋谢》、《虚幻
的旅行》、《催眠术杀人案》、《正义的谋杀》、《荒诞世界》等上百部推理小说。在
1972年他被评选为日本推理小说最畅销书作家,并两次获得大奖,成为松本清张最有力
的挑战者。
70年代,涉足于日本推理小说的作家多达百人、但森村试一以其雄厚的实力与独特
的风格独占鳌头。给森村诚一带来声誉的是他的“证明”三部曲(即《人性的证明》、
《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人性的证明》在10个月内再版30多次,半年中
畅销300万册,这是日本文坛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
它被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
《人性的证明》写着名时装师兼家庭问题评论家八杉恭子为了保存名利地位,不惜
杀死千里寻母的亲生儿子乔尼。刑警栋居因父亲制止当年美军士兵侮辱日本妇女而被打
死。为了伸张正义,他以一顶草帽、一本诗集为线索,展开艰苦的侦破工作,最后他以
人性唤醒人杉恭子的良知,让兇手低头认罪。这部小说大大扩大了推理小说表现的内容。
森村诚一对人性的剖析,对日本战后几十年生活与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
的回顾;并运用心理学写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女性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八杉恭子一家人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解剖,无情地揭下了日本上层社会华丽、高尚、典雅的
外衣,还其虚伪、丑恶、残酷的本来面目。更可贵的是,森村诚一通过作品提出一个严
峻的问题:人的尊严何在?老一辈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指出:“《人性的证明》是森村
诚一最高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杠鼎之作。”
在80年代,森村诚一又写出《恶魔的饱食》。这部不是推理小说的报告文学,使他
再次引得世界文坛的注目、作者用大量事实揭露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以
中国人为生物实验对象来试验细菌生化武器。作品先在《赤旗报》上连载,引起轰动,
出书300万册一销而空。此书的出版,日本右派视森村诚一为眼中钉,一些好心人也劝
森村诚一不必冒政治风险,不如写点纯技巧型的推理小说安稳度日。但森村诚一表示了
自己写作的目的:“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一个作家应
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
是我生存的意义。”80年代中期,《恶魔的饱食》第一、二、三集再次修订出版。他又
以推理小说的形式,写出了《新人性的证明》,以一个女翻译员被谋杀,再次揭露日本
七三一部队当年犯下的杀人事实。
由此可见,森村诚一首先是一个有良知、正直的作家,所以他才能在推理小说方面
作出杰出的贡献。他的推理小说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有很大的震撼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也新颖而自成一家。
90年代,据《朝日新闻》报道:一批女推理小说家成就卓着,给日本推理小说界带
来了盛誉。仁木悦子、夏树静子与山村美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仁木悦子的经历尤其令人注目:1928年生于东京,原名大井三重子、她幼年无忧无
虑,但四岁那年患结核性胸椎骨疽病,以致下肢瘫痪,半身不遂。七岁那年父亲去世,
不久,母亲也亡故。疾病缠身的仁木悦子幸亏有哥哥大井羲光照顾,他每天教她读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6岁的仁木悦子由哥哥背着来到富山乡下居住。她只读到小学三
年级,但却看了不少书,并从18岁起开始写作。她先练习写童话,发表在《儿童俱乐部》
和《母亲之友》杂志上,她的30多篇童话小说还结集出版。后来她又成了“克里斯蒂小
说迷”,并写出推理小说《猫知道》。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对兄妹侦探,哥哥雄太郎是
植物系大学生,妹妹悦子是音乐系学生,这对兄妹通过一只猎的经历,侦破了一起谋杀
案。作品中渗入作者与她哥哥的影子,推理手法十分细腻,许多伏线埋在紧张的情节之
中,把粗心的读者引人迷途,在作品中可见女作家的风格。
《猫知道》写于1957年,参加了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的评选。经过评委投票,
《猫知道》在96篇征文作品中名列第一,并获第三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
C. 谁给我推荐几部反映近代日本的电影吧
近代日本,一般是指美国黑船事件之后的日本,这样来看,包括幕末时期、明治时期、大正时期、昭和时期。
首先要看题主喜欢哪一种类型,因为日本在相关年代的电影电视剧作品非常之多,种类也很复杂。
比如有佐藤健主演的《浪客剑心》,总共三部,属于漫改电影,非常好看。
而同一时期的正剧,我推荐《坂上之云》,男帅女美,而且尊重历史,每一集都有90分钟左右,改编自司马辽太郎的原着,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中日甲午战争等等,该片拍摄时得到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协助拍摄。
然后就是阿汤哥主演的《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主角的原型来自于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
如果题主愿意看大河剧的话还有《龙马传》。
接着往后说,大正时代的剧集我没有涉猎,原本大正天皇在位时间不长,而且转眼就进去了军国主义时代。
昭和时代的电影,建议看美国人拍摄的《父辈的旗帜》与《硫磺岛的家书》,反战色彩很明显。
日本本国的话,有《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其他我也涉猎不多,不敢贸然推荐~
纯手打,望采纳,谢谢~
D. 电影《最后的武士》是真实的故事吗
《最后的武士》(英语:The Last Samurai)是一部于2003年上映的电影,故事描述一个前美国军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组建的日本新军做教官,在战争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传统文化所吸引而加入叛军队伍与政府军决战。
《最后的武士》的原型,正是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明治维新之后,大久保利通政权推行近代化政策,采取一系列剥夺士族政治经济特权的措施。1873年1月颁布“征兵令”,使士族开始丧失垄断军事的特权。之后又颁布“废刀令”与“断发令”,这标志着士族的荣誉和特权“武士之魂”被剥夺了。在《最后的武士》里,年轻武士被政府警察强行剪断发髻收去武士刀的场景令人备感压抑和屈辱,而在历史上,这也的确是武士日益对明治政府不满的导火索,各地武士的叛乱蜂起。
正如本片的主演汤姆·克鲁斯曾说过,“影片虽然是个虚构的故事,但故事的发生地和片中显示出的武士道精神却是真实存在的!”
E. 昭和系和平成三杰同时登场的电影 关于奥特曼
你好,这种片子少之又少,毕竟能随意进出时空的只有戴拿一人,圆谷目前只有一部大决战,《超奥特八兄弟》。不过讲述的是平行世界的事。与以前的昭和平成没关系。大古是一个憧憬着电视节目《奥特曼》中的奥特曼形象,梦想是有朝一日能成为宇宙船船长的平凡少年。 现在还在逐渐成长中,目前只是横浜市观光课的一名普通公务员。 没错,本作的舞台是和之前的昭和·平成系列毫无联系, 平行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横浜。 幼年时憧憬着成为职业棒球选手的飞鸟,现在是横浜体育场的一名球童。 阿良也作为飞鸟的同事而不断支持着他。 把“开发出大古梦想所能够驾驶的飞船”作为理想目标的我梦, 目前和敦子一同作为横浜MaliTime博物馆的实习生而奋斗着。 就在同时,为追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格斯拉王,梦比优斯奥特曼出现在了横浜港。 他是唯一一个知道降临在我们世界的这一切的引导性角色。 “让7名勇者再次觉醒、并一同去打倒侵略者” 出现在梦比优斯面前说着这么番话的穿着红鞋的少女究竟是? 随着格斯拉王的出现、在山下码头也同样出现了庞敦王
F. 日本新浪潮
指的是60年代前半期松竹出身的电影导演们。
大岛渚是日本新浪潮发端的第一个关键人物。1960年他连续推出《青春残酷物语》和《太阳的墓场》,之后拍摄了一部足以影响日本电影史的作品《日本的夜与雾》。这部影片并非技法如何高超,而是其主题之尖锐、影响之广泛,都对日本电影有着深刻的推动力。该片以“安保斗争”为背景,描写了学运中失败的年轻人,正好与当时日本与美国签署安保条约呼应,引起大学生普遍高涨的反美情绪。
在《日本的夜与雾》上映期间,社会党委员长浅沼遭右翼行刺,城户四郎敏感地意识到“松竹”不该在此风口浪尖抛头露面,所以四天后影片立即停映。大岛渚大感愤怒,离开“松竹”,成立了一家独立运作的电影公司“创造社”。受大岛渚的魄力和独立精神所感染,“日活”的今村昌平和“大映”的増村保造等大公司的导演,都积极开拍富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烙印的新电影,力求与上一辈导演的作品拉开距离。
如今所谓的日本新浪潮,来源于“松竹新浪潮”。最早见于1960年6月5日号的《读卖周刊》为配合《青春残酷物语》首映所做的专题报道——《日本电影的“新浪潮”》一文将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三人视为“日本新浪潮”之“三杰”。这个富有时代感的名称立即被各大报章转载,广为传播。
特点 对性的描写严肃而贯彻始终,甚至具有一种悲悯的色彩;对性爱本能的观照,更是成为他独特艺术思想的璀然绽放。
异化的情欲与情欲的仪式化
时政:流贯情欲的背景指涉
死亡倾向:情欲的反动与定格
依照存在主义的观点,精神只有面临死的照亮才能领悟自己的本真存在,才能明了世界赋予存在的意义。死常常被用来证明人应当如何活在世界上,以及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在大岛渚的影片中,不管是狂热的性爱,还是偷情带来的紧张快感,最后都走向了寂灭。但或许是受到桃色电影大师神代辰巳的影响,这种或壮烈、或解脱的寂灭,远远不是悲剧的、无可奈何的被迫,不是肉体快感的终结和反动,而是主动抉择的疯狂结果,是供奉于情欲之前的香火,是对于肉体之乐的终极祭奠。
萨特曾经在对性欲的分析中指出,性欲是存在和虚无这一最中心主题的顶点。那么,如果不能在电影中表现人的性本能,大岛渚的故事片似乎就会从存在滑向虚无的境地。作为日本新浪潮电影的旗手,大岛渚具有革传统电影之命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在以性表露的手法,潜回“菊与刀”这种日本民族根性的扭曲情结——性之交融有如菊之怒放,性之终结有如刀之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