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日本军人剖腹的电影

日本军人剖腹的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2-18 17:12:02

Ⅰ 有一个电影里演的是好几个男的排队切腹,那是什么电影

《四十七浪人》是2013年卡尔·里辛执导的一部奇幻武士片。
由环球影业出品,基努·里维斯、真田广之、浅野忠信、柴崎幸、菊地凛子主演。
该片根据日本真实的历史事件——元禄赤穗事件改编而来,讲述的是18世纪时一群日本武士为他们剖腹自杀的主人复仇的故事。

Ⅱ 找一部电影,日本二战失败,内容是讲述一个日本女孩子被右翼份子逼迫自杀(我也不太记得了 )右

《紫日》,你说的是最后那段,日本军官把手榴弹分给平民,让他们自杀

那个日本女孩试图去阻止他们,被打死了

最后的桥段就是中国幸存者和毛子的红军战士一切将那些狂热分子干掉了

Ⅲ 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狙击手》结尾那个日本军官剖腹后为什么还要面临被日本士兵砍头,以前没遇到过啊

担任砍头的叫做"介错". 主要的目的是迅速了断, 减少切腹死前的痛苦. "介错"的工作并不是刑法, 更不是对切腹者的侮辱.

其实介错是非必要的, 您在剖完肚子以后如果还有余力, 大可自己拔出肋差, 直刺心脏(刺咽喉类似妇人所为,不推荐).如果您怕到时力气不够而需要介错的话, 建议找剑术高手来担当. 介错必须在您前倾的一瞬间出刀, 从后切断您的头颈(必须留一片颈皮牵连,以免脑袋骨碌碌滚远不好捡.

当然啦, 使用何种工具和采取何种方式, 都是个人的自由. 您也大可使用肮脏生锈的切菜刀, 用千字甚至万字(注意,是繁体万字)形狂拉肚子, 然后找个三百刀也砍不断您脖子的超级无能介错,尝试一下这种离经叛道的快感……(冷).

切腹,分为被动和自动两种。凡触犯政府当局被处分的,即属被动。这种处分也仅限于士族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赐予切腹,普通人还轮不到这样的死法。据说,执刑时仪式异常隆重,切腹者照例独处密室,不必在广场上示众,算是保持了武士的尊严。在密室地上先铺好席子和厚棉被,上面再撒满细砂,用以吸收血秽。密室的三面围上布幕,四角点上白灯笼,及许多白蜡烛。切腹者事先梳沐浴,吃过丰盛的晚?,换上浅黄色的礼服,踏上铺有细砂的被褥上,先向留守官鞠躬致谢,等饮完一杯盐水,就从容不迫,拿起切腹刀自己动手切腹了。这样被动的切腹,多数身旁有"介错人"在。这"介错人"手执大刀,等切腹者在肚子上横切一刀后,立刻手起刀落,将切腹者的头部砍下,这样可以减少切腹者不少的痛苦。而切腹者对于自己的刀法亦得讲究,深入有一定的分寸,绝对不容许五肠流出腹外,如果做不到,就被称为"遗憾腹",有失武士的风度了。

自动切腹的动机较复杂,除了为主报仇,切腹而死外,有引咎切腹的;有尸谏切腹的;有战败不屈切腹的,有有志不遂、生不如死而切腹的等等。凡自动切腹的,就没有"介错人"在旁帮忙了。切腹者多数采用下列几种方式:其一,用力在腹部自左至右,横切一刀;再从下至上,直切一刀,成为十字形,达到心脏为度。其二,腹部横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断自己的咽喉。其三,腹部横切一刀后,立即用刀向心窝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切腹者明知这样死法肉体上很痛苦,但必须始终忍住痛苦不出一声,积极达到目的。

临死时要保持清楚明晰的意志,按照仪式一一做去。第一,要使尸体不倾斜,只许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仪。第二,腹上刀痕不许皱折。第三,双膝须合拢,如松开了,就表示不够修养。最后对于自杀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当,不能任其散乱。看来切腹者不但死志坚强,固执礼仪,并能超脱生死的观念,实在当得起"硬汉"的称呼。"嗯,上述最后一个要求"自杀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当,不能任其散乱。"这个似乎有很高难度哟。

Ⅳ 请问这部电影的片名是什么

是电影《猛鬼差馆》

是刘镇伟联手王家卫在1987年导演的一部作品,张学友、许冠英、楼南光等联合主演。

Ⅳ 如何评价电影《血战钢锯岭》

钢锯岭守军在志村常雄的指挥下,实行的是日军非常有名的夜间攻击,所以那一天,不会有让多斯军医和小伙伴一起在坑里安静聊天打盹,到清早日军才出来打战的场景。钢锯岭战役实景的另一个场面是手榴弹横飞,日军一直用雨一样的手榴弹来攻击爬斜坡的美军,不仅从岭上,也从地道口,并不是放着美军在那吊个梯子就傻子式的就不管了。这其实也可以解决知乎上的另一个问题:血战钢锯岭中,日本兵为什么不把爬岭的绳梯锯断? - 军事 - 知乎 ,日军真的不是傻子。最后日本守军军官并没有切腹。这一段估计是移植的一个月半后的牛岛满。(而且为毛要把人家要切腹的肋差装在”XX号外科器“的金属箱里!还给个大特写。我最初还以为是名刀或刀箱的铭文,看了好几次才辩认出那是日本军医用的器械箱,真是乱入)前田高地之战(钢锯岭)是77师向首里城进攻的前战,日军在冲绳采用的战略是“寝技”,大约意思是尽可能地消耗美军的实力,让美军放弃对于本土的进攻。所以,前田高地主要指挥官之一的志村常雄大尉早就接到师团的命令,血战,但一旦守不住,就往首里平原町撤,继续在首里城血战。所以战死在前田高地的日本军人有很多,但是他们并没有自杀切腹的记载。活下来的日本兵基本都去了首里继续打或留下来继续打游击。事实上,按传统,不是所有日本军人都有资格切腹的,仅有旧武土家庭出身的才可以,冲绳战役中另一位高级将领海军中将大田实,虽然是剑道六段,但也只能以手枪自杀,而不是剖腹。牛岛满因为是萨摩武士的后代,才可以切腹。如果在电影中的这个节点特意增加虚构的钢锯岭军官切腹,大约是想突出日本特色和日本人已疯吧。但这是不符合战争进程的。相当于上甘岭才打一两天,英雄们就纷纷举起爆破筒要和敌人同归于尽了——事实上,这是发生在上甘岭战役打到中期以后才发生的事。总之这部片子,在我看来战争场面是挺炫的,装备也没出啥错,然而故事结构失衡,私货太多,布景一般,军事常识各种漏洞——密苏里号上装有二战后才有的玻璃窗和天线,钢锯岭上的场面毫无特色,你换成哪次战斗都可以,M1不换弹匣,连冲绳着名的标志性建筑冲绳龟甲墓都没整一个(人家《太平洋战争》第9集有啊)实在是不及《大兵》和《兄弟连》一半的严谨水准。所以在我看来,《钢》一剧,是纯正的战争片没错,还原了多斯真实经历与战斗细节也没错,但是绝对不是一部所谓的”没有硬伤“的电影。梅导那句”A TRUE STORY“的前导语,真是兑了不少水的。

Ⅵ 10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有个镜头是几个日本兵排在一起集体剖腹,谁知道这电影的名字在哪里下谢谢!

猛鬼差馆(1987)
导演:刘镇伟 编剧:王家卫 刘镇伟
主演:许冠英 张学友 陈家齐 楼南光 胡枫 左颂升
影片简介:

金麦基(张学友)与孟超(许冠英)是警员拍档,他俩所在的警察局在三十年代曾是日军的军营,日本战败后,曾有多位日本军人在那里集体剖腹自杀,他们冤魂不散,每逢鬼节就会蠢蠢欲动。金与孟收到得道高人的警告,说孟兰节这些冤魂会出现,但金与孟不信鬼神,对此不以为然。直到他们所抓的犯人蛇仔明(楼南光)在警局的监狱里变成了僵尸,他们才真的相信有鬼存在。于是一场人鬼大战在警局里展开……

Ⅶ 猛鬼学堂和猛鬼差馆为什么是一部电影两个名字

《猛鬼学堂》和《猛鬼差馆》是两部不同的电影。

1、《猛鬼学堂》是由刘镇伟执导的香港恐怖片,由张学友、许冠英、林忆莲等主演,影片于1988年在中国香港上映。

2、《猛鬼差馆》是刘镇伟联手王家卫在1987年导演的一部作品,张学友、许冠英、楼南光等联合主演。1987年11月19日上映。

(7)日本军人剖腹的电影扩展阅读

1、《猛鬼学堂》讲述了香港陷入了一片僵尸恐慌中,连警察局里也不能幸免,一只僵尸窜入警局中,局势一片混乱,幸好警员金麦基与孟超(许冠英)曾经有过对付僵尸的经验。

他俩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制服僵尸使警局转危为安,金与超深得上司赏识,警方组织猛鬼部队,专门负责捕捉僵尸,特派金与超负责。孟超在上次行动中被僵尸咬过,不知不觉中也渐渐变成僵尸。

2、《猛鬼差馆》讲述了张学友与许冠英是警员拍档,他俩所在的警察局在三十年代曾是日军的军营,日本战败后,曾有多位日本军人在那里集体剖腹自杀,他们冤魂不散,每逢鬼节就会蠢蠢欲动。

Ⅷ 谁知道那部影视剧中有日本人剖腹的镜头!

电影《切腹》。

Ⅸ 被国人严重过誉的电影《末代皇帝》,西方思维下的迎合之作,到底怎样

2018年意大利着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全网的怀念以及对电影《末代皇帝》的又一波造神运动,一些“最伟大”之类的褒奖一股脑儿安在了该片头上,豆瓣上三十多万人综合打出了9.2分的高分。

笔者在诸多影评中看到几个挺厉害的,比如有一边看一边为溥仪的悲惨命运哭泣的,还有健身跑步时想起剧情来哭的稀里哗啦的,更有甚者还有下面这样的影评,似乎《末代皇帝》就是一部将历史和人性完美结合的电影巨制。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的看法是:不谈历史的话,《末代皇帝》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它拥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将溥仪套在这个故事上之后,该片的性质就变了,尤其对中国人来说,它并不算一部不朽之作。相反,这是一部用来取悦西方观众并且格调不算太高的电影。

一、 对历史的修改并非偶然

电影《末代皇帝》在服化道的细节上被人称道,这也是该片很成功的一点。但在对待一些关键历史剧情上该片却有意无意的进行了一些修改。

如影片开头,卢燕饰演的慈禧太后躺在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宫殿里,大殿两旁到处是佛像,宫女太监们化妆成各种神仙的样子。卢燕觉得不对劲,她专门去请教了清史专家朱家溍先生,朱家溍告诉导演贝鲁托奇,清朝的宫殿里没有这么布置的,但导演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贝鲁托奇为何要这么布置场景?其实从慈溪太后僵尸一般的脸和弥漫着魔幻色彩的宫殿就能看出来,这不过又是一个“傅满洲”的变种,西方世界的眼里清朝的宫殿就不可能是窗明几净的,像这样乌烟瘴气充满魔幻色彩犹如地狱一样的环境才是他们心中的大清国。

溥仪大婚之后,影片中他和婉容和文绣有大段的感情戏,三人甚至同床共枕,事实上溥仪压根就不喜欢这两个人,尤其是对长得犹如凤姐前世一样的文绣。

影片中段,面对婉容通奸溥仪的下属,溥仪杀了那个下属。实际上,那个姓李的守卫不仅一直活着,后来在溥仪特赦后两人还见过面并握过手。

该片后半段,溥仪在战犯管理所里有被批评被打的情节,当年的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在见到贝鲁托奇时强烈反对这么篡改历史抹黑管理所,但导演以这是电影艺术为由搪塞了。从很多战犯还有溥仪自己的回忆录里都能清楚的看到,溥仪在战犯管理所的生活是非常平和的,在这里他自食其力并和其他战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甚至饭量大涨连失眠症都自愈了。

三、 奥斯卡的真相

比起坂本龙一的遭遇来说,更委屈的恐怕是婉容和川岛芳子,因为贝托鲁奇甚至在影片中给她们安排了女同戏份,原因也很简单,这是西方人爱看的元素,却根本不是中国人能接受的桥段。

说到底,贝托鲁奇电影的受众是西方人,不论是争取获奖还是争取票房,能给他票房的,能给他大奖的无一例外是西方人。八十年代的中国不仅给不了《末代皇帝》奥斯卡奖,同样也提供不了票房。

讽刺的是,贝托鲁奇压根没把中国观众当做他的受众群体,但给予他和该片最大厚爱的还是来自中国观众。

现在在国内影评网站上,针对《末代皇帝》有两种论点,一是人家毕竟获得了九项奥斯卡大奖,这足以证明该片是伟大的。二是对于中国历史应该是旁观者清。

首先我们细看《末代皇帝》获得的奥斯卡大奖名单,九个奖项整整齐齐很威武,但仔细看,除了在十八首配乐中贡献了其中一首的苏聪跟着入选之外,其他所有奖项都和中国人无缘,什么最佳男主、女主,最佳男配、女配,连个提名都没有。这还不说明问题吗?该片压根只是拿中国历史和中国演员当做背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为西方服务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贝鲁托奇那么玩儿命的修改历史了。

第二,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能在中国历史上有资格当旁观者的国家恐怕最多只有日本一个,其他任何西方国家包括意大利连当中国历史旁观者的资格都没有。贝托鲁奇仅仅靠看了一本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研究了一些史料和照片,就够得上中国历史旁观者的资格了?够呛!

说到最后,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末代皇帝》的立意其实还是站在片面的人性上了,不论是庄士敦的书,还是贝托鲁奇的电影,他们都把溥仪放在了受害者的地位上,认为溥仪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傀儡而已。这种观点在西方非常有市场,曾经有法国人给溥仪写信,还有西方记者采访溥仪,他们所持的观点和该片基本一致,那就是做为曾经的皇帝,溥仪简直太惨了,太值得同情了,他连喝奶的自由都会被剥夺啊。

事实上,就连溥仪自己都不接受这种错在他人和时代的观点,他坦诚的表示他做的很多坏事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日本人天大的本领也不可能拿枪顶着他去当伪满洲国皇帝。

归根结底,比起中国近代史上遭受那么多苦难的人民来说,溥仪的一生比起康熙和干隆来确实悲催,但比起劳苦大众来他绝对是幸运的,甚至比起光绪和同治他都是幸运的,更遑论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贝鲁托奇这部获得九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本意是为了迎合西方观众和评委的,但在国外权威点评网站IMDB上,《末代皇帝》的评分只有7.7分,甚至都不如梁朝伟张曼玉的《花样年华》得分更高。但在国内这部电影却被推上了神坛,这个结果可能连贝托鲁奇都想不到。

这让笔者想起来一个段子:三个青年去卢浮宫拍《蒙娜丽莎》发朋友圈,普通青年写的是“人太多了,挤不上去。”文艺青年找到一副别人拍的近景发出来“达芬奇太伟大了!”,另外一个青年把自己拍的看都看不清的远景图片发出来“贝多芬太伟大了!”

最后,笔者再次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抛开溥仪这段历史,将《末代皇帝》这段故事架空在欧洲哈布斯堡家族某个末代王储身上,或者干脆架在韩国太子李垠身上,那该片从人性角度出发去评判的话,这还真的是一部好片,可惜,架错地方了。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1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8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72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92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08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51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54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3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