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评价无间道电影
‘壹’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叛狱无间》
《叛狱无间》是一部演技炸裂的韩国黑暗系监狱片!网上说是《监狱风云》+《无间道》的结合体。大牌云集外另一个亮点是主要演员中没有一个女演员。这部“罗汉”电影拍出了监狱中的真实与血腥。向观众展示了监狱的黑暗并且映射出社会中阴暗的一面。韩石圭的影帝级演技配上监狱老大的角色塑造。充满戾气的卧底警察“金来沅”。众人“放风”时的嚣张。《叛狱无间》与韩国传统电影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剧情结构相对固定,反转不多。但是演技炸裂拳拳到肉的镜头比较多。以及耐人寻味的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站在观众的角度,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叛狱无间》是典型收到港片风格影响的一部作品,鲜明的香港《监狱风云》和《无间道》的印记。如果还有一部可以参考对比的就是美国电视剧《越狱》,这部韩国电影几乎也把传统监狱题材的作品要素都很好的运营起来,内部的派系,斗争,做老大的方式,阶级分明的体系,还有监狱制度下警察和权力的腐败。
‘贰’ 韩国最值得看的黑道电影
《新世界》。
《新世界》是由朴勋政编导,崔岷植、黄政民、李政宰领衔主演的一部韩国犯罪黑帮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警察、黑帮卧底和黑帮老大之间的关于阴谋与背叛的故事。该片于2013年2月21日在韩国上映。
影片评价:
《新世界》更多是展现黑帮世界,尽管反映的是黑帮生活,极尽展现他们风采迷人、潇洒不羁的一面。人物架构有迹可循,深受香港电影影响,非黑即白,正邪不两立。有飞车有心理战,步步为营,追求故事精彩和商业娱乐性。
《新世界》曾被韩媒称为韩版《无间道》,但却并非像《无间道》那样双线发展,在人物性格和一些情节发展上,也有薄弱之处,崔岷植饰演的姜科长戏份过少。
‘叁’ 韩国电影新世界影评
新世界
2018-01-29 刘庆东 庆东成长史
韩国电影《新世界》,几乎是近十年来最优秀的黑帮电影,不是之一,从剧情设计、剪辑和音乐等方面,其他电影很难与之匹敌。国内为之震撼的《无间道》相比之下差的很远。
对于同一类型题材的电影,通常我们先看到的,会给予较高评价,而对后面的审美情趣就要求高一些。《新世界》和《无间道》无论在剧情和人物方面都有一定相似性。《无间道》中就有:说好了3年,3年之后又3年,3年之后又3年。而《新世界》中的李子成,也是在有性命之忧的情况下,被上司一再拖延,被迫局中。应该说香港电影水平在亚洲也是佼佼者。(而内地元素,不论导演、制片人还是演员只要一出现,立刻上不台面)。问题是,为什么《新世界》给我们的震撼要高于《无间道》10倍?乃至于我都不愿意称这部电影为韩版《无间道》?
想来想去,我想最根本的是 是对人性最深刻的理解。虽然《无间道》也代表黑帮电影的一个高峰,但在人性理解层面,不得不佩服韩国已经超过香港很多。
首先,《新世界》在角色上,没有立场判断,只从人性上去判断。一开始李子成就亲手杀害了一个卧底(从后面的剧情看,这个一开始就被杀的崔董事很可能是丁青所清洗的异己),身为卧底,肯定是要做很多坏事的,这更符合现实和人性,而《无间道》中的梁朝伟干过什么坏事?连傻强的死都是因为黑帮火并,跟梁一点关系都没有。说明《无间道》的导演是不希望梁朝伟身上沾染上恶的元素的,但凭借常识,我们就知道不可能。所以《新世界》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这个李子成手上是有无辜的人的鲜血的。虽然他是警察,但他的职业特殊,他需要做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
在与上司的关系上,李子成与姜科长的关系,也更接近与人性本色。我们知道《无间道》中的梁朝伟和黄秋生关系是亲密的,争执也只在口头上,内心的感情则很深。但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我们是卧底,不仅要干很多有犯罪的、以及各种不想干的事,甚至,随时可能把命丢了,惶惶不可终日,还要坚持五年十年,想退出又被一直被逼在局中,你还会喜欢这份工作?你还会对一直把你按在水中不让你出来透气的上司,怀有感情?我想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而《无间道》就是这样设计的,他没有体察出卧底内心的怨毒如何发泄。《新世界》细致入微的体察到这一点,所以,李子成从愤怒,到最后绝望,到最后起杀机,让我们觉得只有唏嘘,而没有反感、厌恶,我们甚至有些庆幸他终于把姜科长干掉了,因为他终于解脱了。
此外卧底与上司的关系上,《无间道》那是亲密无间,梁朝伟和黄秋生绝对是相互信任。但你从现实的角度看,可能吗?人心隔肚皮,谁敢对谁绝对信任?这让我想起汉武帝对他的长子刘据,汉武帝看着儿子长了20多年,当第一个人跟他说太子造反,他说不可能,我儿子我还不了解?第二个人跟他说太子造反,汉武帝说胡说,一派胡言;当去调查的人再次说太子反了,汉武帝还坚持他的信任吗?不能了,三人成虎。父子之前尚且如此,何况同事之间,更何况这种如果敏感的职业——卧底与警察?从任何角度来说,他们都不可能绝对信任。
所以,姜科长对李子成也安排的监视,包括他的妻子和随从,李子成都蒙在鼓里。这让他再次蒙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而他的围棋老师,对他很多话也是守口如瓶,甚至连新工作计划都不知道。让李子成觉得自己就是别人的一枚棋子。他甚至感觉不到警察团队的温情。他说:我在黑帮那里还能得到信任,竟然在你们这里却什么都不知道。是这样的,黑帮固然凶恶,但帮会里确实有兄弟之情。接下里我们就说这部电影里的主线,李子成与丁青的兄弟情。
从开始看丁青,觉得这家伙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很像《古惑仔》里的大飞。其实,丁青的这一面完全是因为看到了李子成,那种高兴和开心。他从上海买个山寨货回来送给李,而李一下就当面揭穿,直接拒绝。这种事情如果是在关系一般的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立刻就会伤了情面,坏了关系。而丁青与李子成的关系早已超出了这个层面。他们之间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影响与对方的关系的。
男人对女人最密切的关系,莫过于赤裸身体;而男人对男人最密切的关系,莫过于赤裸心灵。而丁青6年来一直对李子成赤裸着他的心灵,虽然后来他知道李子成可能很多时候都出卖了他,但他对李子成的兄弟之情,却十分难断。丁青看上去放荡,但内心十分老练,从剧情上看,金门集团的石东会长就是丁青杀的,第一,他在上海,显得与时局无关;第二,剧情明显交代了他当时排挤李仲久已经成功。他在各个事情的判断与安排上,明显表现出很强的领袖特质。因此也更有野心。而李子成当然才能也是非常出众的,他本身就是会长最有力的候选人之一,但他的任务只是为警察搞情报,所以无心想这些。所以大家把他看成丁青的小弟。尽管如此,丁青对李子成才能也是特别看重的。丁青对待他完全像亲兄弟一样,而不是一般的助手。所以当丁青得知李子成的身份后,先用他围棋老师和石虎(子成跟班)的生命吓他一下,但同时让黑客销毁他的身份资料,从而让他跟自己一条心。在杀围棋老师的过程中,丁青完全确认了他的这位兄弟多年来一直欺瞒这他,而且很可能把自己干掉。但丁青此时的兄弟情义让他无法对李子成下手。
但丁青知道李子成是卧底后,其内心愤怒是可想而知了,所以亲手把石虎的头割下来。对李子成说“这么多年他们都在耍你!”其实另一层意思是说“兄弟这么多年你原来在耍我!”李子成很快反应过来,以为丁青只发现了围棋老师和石虎,没有发现自己。所以亲自给围棋老师几枪,一是说明自己自己和他没关系,二是灭口。然而站在丁青的角度想想:李子成的老师是卧底,他的随从是卧底,他的档案资料确凿,任由丁青再相信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李子成的真实身份。
丁青在医院与李子成临别那一段,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这几分钟的对白和镜头,最能体现导演不是在说故事,而是在说“人性与现实”:
1、 丁青看到李子成后,第一句话是:“表情放松点,妈的”。这是丁青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因为丁青看到李后是开心、高兴的,他希望李能敞开胸怀。当然,当他知道李的真实身份后,自然知道这家伙为什么不开心。应该说,李子成入当卧底的早期不是这样的。我们从电影的最后一个解释的镜头可以看出来。
2、 “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真她妈高兴。”弥留之际的丁青,很想再看他的兄弟一眼,但他以为这个警察是不会来的,他们的身份是对立的。可是,他内心是想李能来的。所以看到李,他“真她妈高兴”。
3、 “兄弟,你看起来很累,别这样子”。此时的丁青已经完全明白李子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他不相信李对自己没有兄弟感情,他也希望解救李子成。“听大哥的话,白痴,那样你才能活着”。丁青说这句话,是在告诉李,别做条子了,也别受那些条子的耍弄了,只有这样你才能活着。因为继续做卧底,黑白两道都不会都会杀掉他。丁青这句话最后是应验了,假如没有丁的提醒,假如李仍然服从上级命令,辅助张守基,那他的结果就是被张守基干掉。
4、 当丁青无法呼吸,李子成赶紧把氧气送上去。丁青说:“你在干什么?你这狗崽子,万一,千万分之一,我活着,你怎么办?你能对付我吗?”丁青说这句话,是摆明了告诉李,你应该让我死,而且我也准备用自己的死去成就你了。如果我活着我不会放过你。而李子成明白这一层意思后,就把氧气罩放下来,因为如果需要继续执行任务,保全自己,他也需要丁青死。他与丁青兄弟之情,因为立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可能随时要把对方杀掉。只不过,这一刻,丁青准备让自己牺牲了。其实,丁青如果告诉手下,李子成是卧底,手下会立刻把他干掉的。但丁青选择了把自己的势力交给李子成,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假如丁青能健康的活着,当上会长,是必然要干掉李子成的。所以感情是感情,理智是理智。做黑帮终究是靠理智才能活下去。
5、 “心要狠一点,才能活下去,明白吗?”丁青讲这句话,我们需要站在他的具体立场才能明白,他们想的不是成功,权力,而是活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为了活下去才握住权力的。因为失去权力和势力,会很可怕。而李子成也是为了活下去才最终反叛的。如果一直游走在黑白势力的刀尖,他不可能安全的活着。
现在我们说说那位姜科长,我们说李子成想辞职,但姜科长何尝不想早点退休。但时局做不到。我们站在姜的角度想,多年来他一直在黑帮布置卧底,其中凶险不说,死伤兄弟不说,单单就对他的卧底的一再失信,同时对他们猜疑、防备,互相监督,从人情上说,实在太累。《无间道》中的黄秋生与梁朝伟的关系简化、美化了的,而《新世界》则全面把卧底上司的处境描绘的清清楚楚。姜科长要随时准备自己心爱的女徒弟牺牲,不,是任何一个人牺牲,同时也要接受任何卧底叛变,不,他要主动设局让卧底们相互制约监督。同时,他的卧底拼出性命为自己搞情报---他对卧底的很多诺言也不能实现,试想,一个人如何能承受这么多?
所以当姜科长提出辞职被拒绝之时,他已有死心。所以当他看到杀手出现的时候,没有动,只是被刺中之后,开枪好让人发现他的死。如果他抱有生还之心,一个几十年的老警察,见过那么多战斗场面,怎么会轻易就被杀掉呢?何况自己手里还有枪?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李子成对姜科长,对警局不断提升的愤怒与怨毒。但你也要看到,姜科长对上级,对警局也是积累了很多年的愤怒与怨毒的。所以电影中有一个小细节:姜科长和局长对话,局长说不要碰那盆花,姜科长立刻揪了一片叶子。一叶知秋,只不过姜科长没有反抗的资本。但最后他选择死的那一刻,他实际上已经背叛了警局,他甚至知道警局已经无法控制黑帮了,接下来将是黑帮控制警局的时代。“那样的话就全完蛋了啊”,这是姜科长看到杀手的反应,可是,他没有反抗,他太累了。
最后再说说李仲久。这是一个狠角色,怎么狠就不用说了,我绝对最让我触动的,是他的临危不惧。当李子成派来杀手时,他优雅的要了一只烟。面对死亡,没有胆怯,没有求饶。这是一种修养和境界。内地影视剧通常对于坏人都是丑化的,就连香港也存在这种倾向。而《新世界》对于李仲久的描述很简单,自知游走在法律边缘,早晚有横死的那一天,他不是街头小痞子,他是有身份、地位,有文化、品位之人,他很早就想好了怎样去面对死亡。死亡前还准确的判断了局势:金门已经是李子成的。他还绅士的向李子成表达了祝愿,毕竟同事一场。
其实,黑帮电影最好的题材是在内地,内地很多现实的东西比电影要惊心动魄的多。但内地导演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艺术手法上,实在是差的太远。最后再说,电影音乐做也很棒。和故事交相辉映,特别是,李仲久死的那一段的音乐,配的很好。 几位主演炉火纯青的演技,包括配角,都无可挑剔。今天的韩国文化,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时期。
‘肆’ 有哪些关于黑社会的电影
说到黑社会电影,必然难以跨越香港黑帮片。
跛豪以及五亿探长雷洛传,古惑仔系列电影,无间道三部曲,皆经典香港黑道电影。通过这三部经典港片,可略窥香港社会的变迁史。
无间道三部曲可以说是黑帮片的巅峰之作了,难以超越。如果说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以及古惑仔系列是明晃晃的把刀子亮出来,给你讲着黑社会的故事,那无间道讲的更多的是人性。所有人都是矛盾的,所有人也都是可悲的,所谓无间道,无间地狱之道。作为警察卧底的陈永仁,卧底黑帮十余年,在仇人三合会老大韩琛手下做事,内心痛苦,一心想恢复警察身份;作为黑帮卧底的刘建明,却受够里黑帮卧底的灰暗身份,一直想做回一个好人。但善与恶,又岂是一人能决定的。最终,一场天台对决,身在黑帮的陈永仁誓死不给身在警队的刘建明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也最终死在他人枪下。陈永仁解脱了,而活着的刘建明,却依旧要苦苦挣扎在成为好人的路上。无间道三部曲,完整的陈述了刘建明与陈永仁的前世今生,梁朝伟,刘德华,陈冠希等天王级演员倾力打造,绝对震惊你的内心。入无间地狱者,只有永远受苦。看完无间道三部曲,你会发现,你的内心好像得到了什么,却又好像什么也不清楚。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伍’ 一部韩国的黑帮电影里面是一个警察卧底与黑帮老大是兄弟最后卧底登上了老大的地位
这部电影是:《新世界》,是由朴勋政编导,崔岷植、黄政民、李政宰领衔主演的一部韩国犯罪黑帮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警察、黑帮卧底和黑帮老大之间的关于阴谋与背叛的故事。
剧情简介:
金门集团会长、暴力组织在虎派大佬石东出遭遇车祸身亡,该事件在黑白两道引起不小震荡。为了遏制金门集团进一步向合法领域渗透并持续壮大,警方及时提出“新世界计划”,旨在干预金门集团继任大佬的选举。
而围绕会长头衔,金门旗下三号人物华侨出身的丁青(黄正民饰)和四号人物常务理事李仲久(朴圣雄饰)展开一连串明争暗斗。
在危机四伏的当下,警方姜科长(崔岷植饰)命令卧底八年之久的李子成(李政宰饰)左右选举结果。
子成六年前和丁青结识,并且得到对方的器重和信任。早已厌倦黑道生活的子成无奈受命,却无疑将自己投入了凶险非常的黑色漩涡之中。
(5)韩国人评价无间道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姜科长
警察,李子成的上司。一直追着犯罪集团“金门”不放,将不喜欢的手下李子成派在当中做了八年卧底,后策划了一场名为“新世界”的战略。
李子成
警察,因为不被上司姜科长喜欢而被派去犯罪集团“金门”中做了八年卧底,在警局感觉不到温暖的他深受犯罪集团第二头目郑青的重用和信任。
郑青
犯罪集团“金门”的第二头目,很信任李子成
信雨
围棋老师,其实是警方的一名情报员,负责为姜科长与李子成传递消息。
‘陆’ 韩国最经典的几部黑道电影
一、《新世界》
影片讲述了金门集团会长、暴力组织在虎派大佬石东出遭遇车祸身亡,该事件在黑白两道引起不小震荡。影片被誉为韩国版的无间道,看点十足。
‘柒’ 如何比较韩国电影《新世界》与香港电影《无间道》
看了很多评论,基本上都是把《新世界》比喻的跟林志玲,《无间道》比喻的跟凤姐一样。。。
说实话,我对希特勒的那句话又深信不疑了一次:“民众都是愚蠢的”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蠢货和聪明人构成的,但是中国好像蠢货确实不少。
先谈《无间道》。我个人让我《无间道》三部曲是华语影坛的巅峰之作,与葛优的《活着》姜文的《鬼子来了》张国荣的《霸王别姬》以及杜琪峰的《黑社会》两部曲 都是名载中华电影史上的最佳之作。
很多人认为《无间道》里面的角色太虚幻,不现实。现实中的没有那样的。陈永仁的父亲被黄SIR杀了,陈永仁还跟黄sir合作,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我就想问问你们,还记不记得文X革啊?多少人含冤入狱?多少人被莫名其妙的折磨致死?又有多少人秉持着心中的那份信念苦苦支撑到结束,最终平反,10年啊,整整10年,被侮辱 被不理解 被折磨。你们还认为陈永仁那种人现实中不存在吗?
还记得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那种环境吗?明知道死还拿命往上冲,这是什么?这就是信念的支撑。
陈永仁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想当个好人好警察。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当卧底三年又三年又三年,每次快撑不住的时候,想起自己的信念,我想当个好人好警察。然后继续苦苦支撑。
反观《新世界》一个线人和上司。上司不信任线人也不在乎线人的死活。各位大神大仙。。。不管哪个国家的警察机构,卧底必定是接头人最信任的人这是常识好不好。要不然卧底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一个根本没有办法开展的工作,做了8年,你逗我呢?不过这是也是棒子电影的通病,只管一个宏观的立意,根本不在乎逻辑上的硬伤。
再说《无间道》的剪辑 细节设置还有场景转换,哪一个不是业内标范?
无间道里面演员的演技流露也让我置身场景之中,深深的吸引着我继续看下去的愿望。
角色的设定以及性格变化,都给了充足的说明。让我们明白这个角色为什么是这个性格后面又为什么变成另外一个性格。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陈永仁是好人,刘建明不是好人,都是他想当个好人,但是他本性上就是个混混,所以即使他想当好人但是办事手法还是混混的手法。比如剧中有交代,警察开枪是想制服犯人所以第一枪都是打不重要的位置比如手腕,而混混不存在这种思维,所以第一枪都是会打头。所以第三部里面刘建明一枪就打中了黎明的头,正中黄金爆头。所以从一开始到最后刘建明虽说想当个好人,但是他的本性就没办法当个好人。
说人性这就是人性,什么叫人性?人性就是当他做了一件坏事之后总会继续做坏事来掩盖前面的坏事,企图不让别人发现,但是只能自己骗自己,因为纸终究包不住火。刘建明最后还是百密一疏。他一开始就以及掉入了无间道之中,不停地为自己做坏事报应巡回之中在痛哭的深渊无限轮回。
他最喜欢的女人是韩琛的老婆MARY,但是当MARY得知琛哥未死想去泰国找老公,但是刘建明阻拦,并表白MARY。但是MARY很爱琛哥,明确拒绝刘建明。刘建明知道自己永远得不到MARY,所以通知了倪永晓的人在机场撞死了MARY。从这一刻开始,刘建明的本性以及显露无疑。他就是个坏人,但是长期卧底警察的时间里,他是正规警校里出来的警察,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警察,但是他同时也是韩琛的卧底,所以长期迷离于两个身份之间。他是警察所以他认为自己是好人,但是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卧底的身份又注定要做很多坏事来掩盖这个身份。所以他又不可能真正的当个好人。所以第三部中,刘建明长期在这两种身份中挣扎之后得了幻想症精神分裂。
现实中也有这种人,比如张国荣。张国荣拍戏和梁家辉不一样,梁家辉拍戏是开放的心态,不会把自己代入角色。而张国荣恰恰相反,他只有把自己带入到角色里才能完全发挥出百分百的演技,把角色演绎出来。长期这样所以得了一种演员才能得的抑郁症,就是分不清现实还是在戏中。最后接了一部《异度空间》彻底掉入角色的漩涡分不清现实还是在戏中,最后自杀身亡。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张国荣最后的这部戏。
陈永仁虽然在黑帮卧底,但是他是个好人,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的身份都是好人。他忍了很多年,将近10年的卧底,他知道自己是好人,他也只想当好人当一个好警察。所以他不停的忍耐。但是他也很无助,所以他在混混里打架最狠。因为他在发泄,所以黄秋生说:‘你不要忘记你是个警察,真的把自己当个古惑仔啊?’但是就在这种发泄中慢慢熬了10年。最后事出有变,黄秋生被杀身亡,他彻底绷不住了,唯一知道他身份的人被杀,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证明他是警察了。所以他绷不住了,去找了刘建明,并且得到了,刘建明就是韩琛卧底的证据,最后无奈可惜还是被杀了。
黄志成警司这个角色是个好人,他怕倪家做的太大,所以让MARY干掉了尼坤。别问我为什么他一个警察要跟黑社会合作干掉另一个黑社会老大。因为当年很多事情他警察的身份出面不方便,而且没有证据也干不掉尼坤,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也不稀奇,当年解放战争,我党中原野战军还有三万日本降兵呢。国军也有日本兵。互相利用罢了。
黄志成在第二部开头和韩琛的对话当中就已经明白为什么要干掉尼坤了,他不想倪家做的太大,把尼坤干掉,搅浑这潭水,然后把他最中意的韩琛扶上位,因为他对韩琛说的那句话你们还记得不?“如果尖沙咀是你的地头,我就省心多了。”
黄sir对尖沙咀这帮人很痛恨,因为这帮人无恶不作。但是因为尼坤的存在,这帮人成一个体系很稳固,警察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所以他杀掉尼坤来扶持自己相信的觉得还像一个人得让韩琛上位,然后通过韩琛来压制这帮人的势力,把这帮人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稳定社会的安宁。
第二部当中韩琛开始还没有变坏,最后通过一件件的事态的发展以及最爱的女人MARY的死才慢慢的变成了第一部和第三部当中的模样。
但是事态的发展超出了黄sir的预期和可控范围,倪永晓的手腕太厉害,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黄sir在第二部当中的最后杀掉了倪永晓,一枪爆头,从这里可以看出黄sir已经也开始掉入到无间道之中了。这一枪第一为了胡军的那个角色报仇,第二倪永晓也必须死,因为倪永晓控制事态的能力很强,留着他后患无穷。
倪永晓的最后死之前的那句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这句话其实就是想说,从我第一个开始杀的人开始,迟早有一天我也要被杀。从出来混的那天开始我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你黄秋生杀我,那么你迟早也会被杀。你韩琛杀我全家,你也会被杀。
出来混无论做过什么迟早都要还的。这句话把中华五千年的思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的核心思想就这么说出来了。
这世界好像冥冥之中有天意。无论我们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好像冥冥之中注定了一般。
另外说一下,吴镇宇的演技实在是屌的飞起。里面的倪永晓绝对是华语电影当中最经典的角色。那眼神 那动作 那台词 那神态。。。严丝合缝一点都不出戏,让人深深迷恋这个角色。包括最后死时,一只眼睛留下眼泪,而不是两只眼睛。。。这都是神来之笔。
包括最后第二部,黄秋生看完倪永晓全家被杀的报纸,把倪永晓的照片换成了韩琛的照片,这个设定都是神来之笔。太牛逼了这导演。这一小段就直接把后面的主题引出来了,看完这个就知道后面的大BOSS就是韩琛了。
其实《无间道》三部曲,把韩琛 黄秋生 倪永晓 刘建明 MARY 陈永仁 这些角色,的特征以及这些年的变化,以及为什么这么变,都给展现出来了。
这三部电影,应该是满分才对。中国难得这么好的电影。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才16岁,那时候年纪小看不懂,当成垃圾片,现在29岁。再看,这三部电影实在是完美的电影。除了道具组有点不给力,杀尼坤和电梯里杀陈永仁都出现了穿帮。其它的比如剧情 剪辑 场景转换 演员的演技 配乐。。。哇。。真的是完美。陈光荣先生的作曲实在是太完美了。
跟影片是无缝衔接。完美无瑕。
再看《新世界》满目疮痍。。。
首先棒子黑帮片砍杀都喜欢用棒球棍和砍刀,很少用枪。为什么呢?因为棒子那边属于东北北方人,尚武,而且因为受中国支配超过千年,现在还保留着很重的中国古老传统,那就是大男子主义,虽然实际上棒子男人其实是越来越朝娘炮的方向发展,但是棒子血液里还是留着大男子主义,而且好勇斗狠。什么事都想自己是第一,心态在这里没办法。
所以为什么用棒球棍和砍刀呢?第一画面感不错,很吸引观众眼球,砍得血肉模糊。第二看上去男人血勇拼杀,很MAN很阳光很霸气,这是棒子最喜欢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英雄本色》小马哥这么在韩国受欢迎的原因。棒子就是喜欢这种很MAN很霸气的这种,虽然实际上韩国他们男的脸上粉比大姑娘都厚。
再说剧中两处黑中国的地方。
第一处,就是在车上丁青和那个李子成,丁青送给李一个手表,李说是山寨的。在国外中国一直是被当成山寨之国。可能我们觉得没什么,山寨很实用啊。但是在国外山寨是当成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窃贼的象征,是鄙视和嘲笑讥讽。
第二处就是那些延边老棒子出厂的时候,背着编织袋,像乡巴佬进城一样,也是描述棒子对中国一直以来的印象。这点你们觉得没什么,其实是在黑中国。棒子一直自视甚高,一直很鄙视中国,认为中国人是穷土脏无知愚蠢野蛮的象征。
再说说这个电影的故事主线,就是一个集团的大佬挂了,然后手底下最有竞争大佬位子的几个人拼杀的故事,其中一号种子就是李子成,其实是警方的卧底。二号种子丁青,三号种子是那个叫什么来着,就姑且叫X吧。
这个故事说白了其实就是古代皇子争帝位的故事。争位子的故事强加上一个卧底的故事。。。
真他妈狗血啊。
用一句话说,就是一个卧底被组织不信任最后索性破罐破摔在自己最好兄弟2号种子被干掉的情况下,取代2号种子干掉3号种子然后成功上位黑化的故事。
但是其实这个故事是虚幻不成立的,也根本扯不上人性这些宏达的立意。
首先为什么说这个故事不成立呢,因为首先线人和接头人是绝对互相信任的,这个是没有否定的,因为如果否定那么这个工作根本开展不起来,作为接头人肯定是选自己最信得过最了解的人来当线人。而片中是接头人根本不信任也不关心线人,那么你们说卧底8年岂不是屁话?根本不信任还能卧底8年?我去你麻痹的。别说8年,半年都不可能。
再一个就是基友情,这个丁青和李子成的基友情,这俩人的感情。。算了不说了,看剧是感觉得到他们之前的感情的,但是因为影片的缘故,给人的冲击不大,而且港片的影子很重。我看过基友情最感人的就是《喋血街头》里梁朝伟和张学友。那个才是真感人。
再就是最后老警察被老棒子干掉的情形。一个老警察带着手枪,居然被一个只带着刀的匪徒从十米开外的距离走过来然后给干掉了。。。不要跟我说老警察故意不想活了,明明就搏斗了。
而且一个从警几十年的老警察,出生入死N次,一个危险来临的直觉都没有?
再说棒子这个电影的拍摄手法。。。丁青和大队人马用砍刀搏杀的这个片段,看上去很博眼球,但是在我看来真的是不伦不类,模仿当年港片手法,但是又模仿的不伦不类。看这个片段和看无间道3里面陈道明的演技一样,总感觉格格不入。
最后总结,无间道三部曲我个人看来是中华电影名留青史的经典作品。
至于《新世界》。。还是棒子的老套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先给一个宏大的立意命题,然后用看上去很牛逼的场面拍,但是拍摄手法又很生硬。编剧编的情节很多又有逻辑硬伤。里面所表现的黑帮兄弟情和你们所谓的人性现实,在我们看来除了兄弟情还能拿出来说说之外,其它的根本就是浮夸空洞的,不值一提。
最近几年韩国电影进步的很快,原先一直都是模仿港片的手法和很多梗还有很多题材。现在就模仿国际上很多热门题材,比如政界 比如丧尸片 科幻片 讽刺现实的这种题材的片子。这些题材的片子呢,中国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不能拍,拍了也审核过不了。所以在国内是看不到这种题材的片子的。因为这些国际上热门的题材,以及韩国的特效公司成长的很快,做出来的特效有美国八成的水平,所以导致很多韩国片看上去有那么一丝美国大片的味道。
再加上国内观众早就受够了《小时代》等等烂片的折磨,所以当韩国拍出这些题材的电影的时候,国内的哈韩狗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它们最喜欢的屎。
但是无论你们怎么埋汰大陆的电影,请不要侮辱港片,纯正的港片。不是韩国能比的。无论哪一方面。虽然现在香港已经不具当年的辉煌了。
另外说一下韩国电影的特点。演员浮夸做作的表演,过于注重面部表情。动不动就眼睛睁的老大就快掉下来的那种。。嘴巴张的可以塞进牛屌。台词最多的就是“呀。。啊。西八”然后演员对戏的时候,就是吵很吵,俩人比赛谁嗓门大谁更凶。。大吼大叫。而且韩国电影分成一段一段看感觉都还可以,场面啊什么的都还可以,但是合起来之后很多地方逻辑上都有硬伤。包括你们心中的名片《黄海》《辩护人》《老男孩》《妈妈不哭》《素媛》《流感》。。这些我都看过。这些片子很多都有逻辑硬伤。
好了我话说完了,谁赞成 ?谁反对?
哈韩的狗儿们速度来咬吧。
哦,《无人区》你们真的可以去看一下,真的很不错,主要就是讲你们很喜欢的人性的。
哈韩的狗儿们不是很喜欢讨论什么人性吗?什么釜山行人性,流感人性。。。哈哈哈去看看无人区和喋血街头。
‘捌’ 这八部电影,堪称韩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这个12月,韩国电影《哦!文姬》会在国内上映,这是近年来,首次有韩国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
一直以来,韩国电影都以不俗的品质深受影迷喜爱,并在国际上也取得诸多奖项和声誉。
韩国电影何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在韩国类型片飞速发展、似乎进入瓶颈,却又在瓶颈之中不断产生新突破,而韩国艺术片也在 探索 韩国 社会 构成、人物 情感 的路上从未止步的当下,我们究竟应如何自韩国电影中“取经”?
这里推荐八部能代表韩国电影最高水准的影片,刷完这十部作品,相信会对韩国电影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是韩国着名的独立导演之一,他的电影风格十分独特,同时又令人难以捉摸。
他的作品,既有《空房间》(2004)这样静谧而酷烈的爱情犯罪片,也有《圣殇》(2012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作品)这样变态、血腥,具有浓烈暴力美学的阴冷剧情片,还有如这部《春夏秋冬又一春》般带有深刻宗教意识和宿命意义的作品。
当然,任何一个导演,风格再千变万化,其电影作品也会有一丝统一的艺术趣味,金基德的艺术趣味,即对情欲的毫不遮掩,所以,即使《春夏秋冬又一春》为宗教题材,但片中依然不乏露骨的男欢女爱,也正是这份男女欢爱,撬开了一丝宗教和宿命的“缺口”。
这部电影同样是导演金基德职业生涯最佳之作,目前的豆瓣评分稳定在8.5。
影片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篇章,对应一名佛门僧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修行时光。在近乎与世隔绝并具有禅意风景的寺庙中,这名僧人经历着“杀生”、“动情”、“杀人”、“忏悔”等四个人生阶段,而寺庙中唯一的老僧,则如同一册心经,自在观摩一切。
冬季结束,又一个春天到来,曾经的少年僧人成为“老僧”,人生的轮回再度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具有神秘、朦胧,但又仿然令人醍醐灌顶的叙事美感,在整个韩国电影史中,它都是一部深刻而独特之作。
二、《诗》
在不少影迷心中,诗人导演李沧东的代表作《诗》,是韩国最好的电影之一。
李沧东是公认的韩国最具实力的导演之一。
2002年《绿洲》、2007年《密阳》、2018年《燃烧》……李沧东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是韩国艺术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在他所有作品中,悲情而优雅的《诗》,是最打动人心的一部。
一位罹患阿兹海默症的贫穷老太太,心中却拥有一个写诗的梦想。
与她同居的外孙在学校犯下强奸罪,致使受害女生自杀,老太太面临数百万韩元的巨额赔偿。
她一面做看护零工,一面衣着优雅地去上诗歌课,同时,还不得不想办法筹措赔偿金。
最后,她以一种残酷的方式筹到了赔偿金,在为受害女生写下一生中唯一一首诗后,消失在了人世间,留下的唯一事物,是一束献给诗歌班老师的鲜花。
《诗》中的性侵事件,根据2004年发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密阳市集体性暴力事件改编,但这并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诗》的重点,在于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这部在豆瓣获得8.6分的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即使生活再困顿、肮脏,灵魂依然洁净的人生状态,正如片中那句动人的台词:“干净的身体才有清楚的头脑”。
2000年面世的《共同警备区》,是朴赞郁导演、也是韩国最重要的电影之一,这部影片,堪称开启了南韩电影人对韩国、朝鲜关系思考的先河,而且,《共同警备区》几乎已经抵达朝、韩关系题材影片的顶尖水准,其后的《隐秘而伟大》(2013)、《铁雨》(2017)、《特工》(2018)等同类影片虽同样口碑强劲,但依然不如《共同警备区》这样臻于完美。
同时,这也是朴赞郁导演职业生涯口碑最佳的影片。
朴赞郁是韩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老男孩》、《小姐》、《亲切的金子》等在中国影迷中广具声誉的韩片,都出自朴赞郁导演之手,此外,朴赞郁也同刚刚夺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宋康昊导演一样,拥有在好莱坞执导电影的国际化经历,2013年,他便推出了由《越狱》男主演温特沃什·米勒编剧的悬疑惊悚片《斯托克》,主演由妮可·基德曼、马修·古迪担纲。
《共同警备区》聚焦于朝、韩交界的板门店边界,讲述的,是朝、韩两国的边界士兵彼此产生了深厚情谊,但随着突发事件的降临,国家立场最终凌驾于私人感情之上,由此酿成无法挽回的血腥悲剧。
韩国电影人在处理朝韩题材时,惯于在彼此对立或分歧的国家立场上,刻画以大爱为准则的惺惺相惜之情,最后,电影主角们必将在国家和个人 情感 之间,进行痛苦的抉择。
豆瓣8.8分的《共同警备区》,将这一类型的叙事表达和 情感 挖掘,发挥到了极致。
《杀人回忆》已成为韩国电影中的传奇之作。
这种传奇性,不只在于影片本身的高水准,更在于它与现实之间所形成的传奇联系。
面世于2003年的《杀人回忆》被誉为“零缺点电影”,它曾在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荣膺“最佳亚洲电影”称号,依据真实连环兇案改编的《杀人回忆》,因为影片原型事件兇手一直未曾归案,而与影片外韩国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关心形成生动“互文”,令人惊奇的是,2019年9月19日,电影问世16年、真实兇案结束28年之后,一名正在韩国釜山监狱服刑的56岁男子,其DNA竟于当年的兇案原型华城连环杀人案兇手的DNA一致!
关于这部电影,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猜想:
影片在影院公映时,真正的兇手会否也到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
这种猜想,使影片结尾宋康昊那令人心惊的凝视产生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含义,而宋康昊这一凝视的眼神,也成为整个韩国电影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神,直到奉俊昊导演试图在2019年的《寄生虫》中,再度“复制”这一独特的“宋康昊式凝视”。
《杀人回忆》在豆瓣获得8.9的高分,并位列豆瓣电影Top250的第92位。尽管此后韩国犯罪类型片在“真实事件改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由此产生《那家伙的声音》(2007)、《追击者》(2008)、《孩子们》(2011)等佳作,但再没有一部影片,能在叙事水准和与真实事件“互动”这两个最重要方面,达到《杀人回忆》的高度。
除了犯罪事件,韩国电影在维度更广、更深的 社会 事件(往往也包含极强的犯罪元素)改编上,同样成绩卓着。
在中国影迷和韩国 社会 都具有最广泛影响力的韩国电影,几乎都是这样的作品,包括李濬益导演的《素媛》、杨宇硕导演的《辩护人》,以及黄东赫导演这部《熔炉》。这三部影片,都依靠过硬的实力和影响力,以均分9.2的成绩,挤进豆瓣电影Top250的前50名。
而《熔炉》,则是这三部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一方面,《熔炉》是三部中评分、名列最靠前的一部(9.3分,No.20),另一方面,《熔炉》对韩国 社会 的影响力最强大,2011年,这部电影在韩国公映后,引发过于强烈的 社会 效应,不仅在网络出现要求重启案件调查的百万人签名活动,并迫使韩国政府出台了《熔炉防治法》。
这部电影的面世,同时证明韩国电影创作环境的开放和自由,联想到奉俊昊《寄生虫》荣膺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祝贺词中所言,“今后(韩国)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放心大胆进行电影制作的环境”,就令人心中五味杂陈。
《熔炉》在沉稳而激烈的叙事中,触目惊心地揭露 社会 疮疤,从电影艺术层面而言,它不见得是一部绝佳之作,但它是一部真正改变了国家的电影,“改变国家”这一对电影而言近乎天方夜谭之效应,唯独对于《熔炉》而言,并非一个噱头。
韩国犯罪片以其产量和质量,在中国观众心中具有深远影响力,但“韩国犯罪片”并非一个笼统概念,将“犯罪”这一类型细分到不同领域,会发现,韩国电影中依然存在水准突出的代表作,比如惊悚犯罪《追击者》、政治犯罪《局内人》、女性犯罪《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而《新世界》,则是“黑帮犯罪”的韩片代表。
韩国类型电影有一种很奇特、但又很通俗的质感,即它们始终处于一种“拿来主义”的模糊概念中,美国电影的暴力美学、中国香港电影(单指港片黄金时代)的凌厉叙事、日本电影的阴冷内荏,在韩国类型片中都有若隐若现之影,但韩国电影人却在这种融合、借鉴中,最终创造出清晰、突出的韩式类型风格:百无禁忌,痛苦、心碎、变态,同时优雅,《新世界》就是这种叙事格调下的集大成之作。
豆瓣8.9,位列豆瓣Top250中第153位的《新世界》,可以如许多影迷所言,被视为“韩国版《无间道》”,但《新世界》在一个“无间”的故事中,摒弃了《无间道》系列的复杂、多义、深刻,而在一条清晰的叙事道路上走向了极致,它和《寄生虫》一样,都是目的性特别明确、脉络和内蕴都相当清晰的韩国类型片,所以不妨将《新世界》称为“《寄生虫》版《无间道》”更为恰切。
《新世界》的主角李子成(李政宰 饰),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堪称双面间谍,最终,因为“电梯战神”丁青(黄政民 饰)为其带来的 情感 和环境冲击,李子成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条路,至于这条路是黑是白,对于他并不重要。
同时,观众也将发现,片中的黑,掺杂着个人 情感 上的“白”,片中的白,同样混有“利益之黑”,黑白本不分明,《新世界》也就不必纠结于道义的表面归属,而这份直抵核心、摒弃表面功夫的清晰感,正是韩国黑帮类型片的珍贵之处。
结局是否回归到通常意义上的正能量,韩国电影人从未在乎过这一点,在他们看来是勇气的东西,于他们而言不过是职责。
对于中国影迷而言,韩国电影还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催泪功力一流,二是,韩国小演员演技惊人,出生于2006年的葛素媛,就是其中一位。
对于专业影评人而言,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9,位列豆瓣电影Top250中第99位的影片,在电影艺术层面简直乏善可陈,它就像一篇毫无技巧、平铺直叙,语言也没有任何鲜明特征的催泪小说,但对惯于接受直接 情感 冲击的普通观众而言,《7号房的礼物》拥有惊人的力量。
这是一部建构在残酷现实之上的童话作品。
智障男子蒙冤被投入监狱,同监室、也就是7号牢房的“十恶不赦之徒”们,协力将男子的可爱女儿带入牢房,让这对父女相会。
细想,这部影片中的每一处“善意”,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概率都很小,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监狱囚犯的童话式美化,这使《7号房的礼物》成为一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而这种想象力,能充分击中观众内心最柔软之处。
毕竟,我们要认识黑暗,也需要认识光明。
豆瓣8.7、位列豆瓣电影Top250第141位的《恐怖直播》,从力学角度,将韩国类型片推向了极致。
假设电影是一种力学现象,那么,电影的时长、电影的内部空间便是“受力面积”,电影的 社会 及 情感 内蕴,则是“压力”,观众从一部电影中得到的是什么?是“压强”,即“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恐怖直播》的时长只有97分钟,其内部空间几乎只有一间新闻主播室的空间,这两点,证明《恐怖直播》的“受力面积”相当有限,但这部电影所映射的 社会 学概念,大至整个国家,当影片将如此巨大的内蕴轰然压迫在方寸之间,可以想象,传达到观众精神中的“压强”,到底有多大!
在一个直播间解决一个恐怖分子对整个国家的质疑、愤怒和乞求,《恐怖直播》采用了一种具有轰动效应的叙事方式,可以发现,在如此激烈的叙事中,导演是无法见缝插针追求电影表达艺术的,所以《恐怖直播》依然是一部依靠事件、情节本身对观众进行“重击”的典型韩式犯罪片,但其独特的“受力特征”,却使这部影片拥有了极强的辨识度。
当然,这八部经典之作,并非韩国电影的全部,韩国电影在未来会如何发展,也值得人期待!
作者:县豪
本文系县豪电影原创,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