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㈠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的获奖名单
2007年第43届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评委会特别大奖:《图雅的婚事》(中国)
最佳女主角奖:余男《图雅的婚事》(中国) 时间 所获奖项 获奖作品 1990 芝加哥影展最佳影片 雨果金牌奖 张艺谋《菊豆》 1992 芝加哥影展最佳女主角 雨果银牌奖 张曼玉《阮玲玉》 1992 芝加哥影展最佳导演 雨果银牌奖 关锦鹏《阮玲玉》 1993 芝加哥影展最佳女主角 雨果银牌奖 斯琴高娃《香魂女》 1998芝加哥影展最佳影片 雨果金牌奖蔡明亮《洞》2001 第37届芝加哥影展 最佳导演奖 蔡明亮《你那边几点》 2001 第37届芝加哥影展 评审团大奖 蔡明亮《你那边几点》 2007 第43届芝加哥影展 评委会特别大奖 王全安《图雅的婚事》 2007 第43届芝加哥影展 最佳女主角雨果银牌奖 余男《图雅的婚事》 2007 第43届芝加哥影展 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 陈晓楠《冷暖人生/四川地震 - 陈坚的最后79小时》
㈡ 斯琴高娃个人简历
斯琴高娃,1950年1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瑞士籍华裔女演员 。
1979年,主演战争片《归心似箭》而正式出道 。1983年,凭借剧情片《骆驼祥子》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
1985年,凭借文艺片《似水流年》获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获得金像奖的大陆女演员 。1993年,主演剧情片《香魂女》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本人亦凭借该片获得第3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
1996年,凭借电视剧《党员二楞妈》获得第1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委会特别表演奖 。2001年,主演近代传奇剧《大宅门》和历史古装剧《康熙王朝》 。
2008年,凭借都市剧情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2017年,参演电视剧《龙珠传奇》 。2017年9月10日,主演的年代怀旧剧《平凡岁月》首播 。2017年11月7日,在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颁奖典礼中,卢奇荣获公益人物奖。
(2)美国国家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扩展阅读
早年经历
斯琴高娃出身于军人家庭,父母都是军人。父亲是老红军,建国初期去世,母亲吴云带姐弟三人回到故乡宁城县大城子镇。斯琴高娃自幼跟姥姥、姥爷和母亲学习唱歌、跳舞、绘画。
1963年她进中学后,以跳“盅碗舞”而在县城出名,后被推荐参加昭乌达盟举办的文艺汇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65年,斯琴高娃被选拔到内蒙古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报幕员。
1976年,27岁的斯琴高娃被长春电影制片厂选中,主演《占领颂》,扮演一个以零分考入大学的女牧民。但是由于文革的结束,这部片子没有完成。
㈢ 杨幂凭借《逆时营救》首获国际影后是否实至名归
最近随着暑期的到来,杨幂和霍建华的电影《逆时营救》也即将上映,凭借这部电影,杨幂获得了美国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国际影后,杨幂作为一个80后的年轻演员,获得国际类的奖项,不仅仅让同行的人羡慕,也引发大家对杨幂演技的怀疑。
杨幂大家都知道,她从小就是个童星,第一次出道就和着名影帝周星驰合作,接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从一个模特成为一个专业演员,她刚开始的行业只专注于电视剧,和胡歌,冯绍峰,还有赵又廷这些老戏骨都合作过,偶尔也参加综艺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近几年他结婚生子,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人气,反而在近两年她的人气越来越高,有人说她因为完美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让她经久不衰,也有人觉得她是典型的实力派,但是据我这两年欣赏杨幂的作品,我觉得她不仅仅因为长相,更因为她内外的美和她的演技。
前几年流行穿越剧,杨幂从《宫锁心玉》开始获得人气,也捧红了冯绍峰,当时看杨幂的角色只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傻白甜,接着随着《古剑奇谭》的热播,因为杨幂的加盟,又让李易峰走红,成为娱乐圈着名的小鲜肉,那时的杨幂开始发生了变化,接着最近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杨幂出演一位可以说上了年龄的长者,戏里都唤她为姑姑,在充满魄力和霸气的外表下也不失天真与活泼,而且剧中她一人分饰两角,尽管两个长相相同的人也让观众无法跳戏,在这些作品中我能看出杨幂的成长和她演技的提高。
说完电视剧就要说一下电影了,初次接触杨幂的电影是她主演的《小时代》,那是因为强大的视觉冲击所以没有太多关注她的演技,接着看了他的《我是证人》仿佛身临其境,那是感觉她的演技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于《逆时营救》这部电影尽管没有上映,但是看了它的预告片,可以看出里面不管是动作方面还是感情当面,杨幂的演技都表现的很到位,所以我是不会错过这部电影的。
回顾这些年杨幂奉献给观众的作品和她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尽管她还很年轻,但是我觉得这次获奖是实至名归。
㈣ 安妮特·贝宁的获奖记录
. .
其他获奖情况
爱尔兰电影学院奖:最佳国际女演员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女演员(女主角)《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Kids Are All Right
女性记者联盟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女性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演员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桑塔芭芭拉国际电影节:里维埃拉演艺成就奖(American Riviera Award)
好莱坞电影节:年度女演员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母与子》/ Mother and Child
爱荷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北德克萨斯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俄亥俄中部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温哥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休斯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金卫星奖(Satellite Awards):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最佳女主角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哥谭独立电影奖(Gotham Awards):最佳群像演技奖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夹缝求生》/ Running with Scissors
金卫星奖(Satellite Awards):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夹缝求生》/ Running with Scissors
最佳女主角(迷你剧/电视电影)《哈里斯太太》/ Mrs. Harris
东南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成为朱莉娅》/ Being Julia
金卫星奖(Satellite Awards):2005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成为朱莉娅》/ Being Julia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最佳女主角 《成为朱莉娅》/ Being Julia
桑塔芭芭拉国际电影节:演技成就奖(Montecito Award)
好莱坞电影节:年度女演员 《成为朱莉娅》/ Being Julia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演艺成就奖(Donosti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Golden Kinnaree Award)《成为朱莉娅》/ Being Julia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女演员(女主角)《成为朱莉娅》/ Being Julia
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成为朱莉娅》/ Being Julia
金卫星奖(Satellite Awards):2004 最佳女配角 《天地无限》/ Open Range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女演员(女主角)《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棕榈泉国际电影节:演技成就奖(Career Achievement Award)
美国喜剧奖(American Comedy Awards):最佳女主角 《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金卫星奖(Satellite Awards):最佳女主角(剧情类)《美国丽人》/ American Beauty
美国喜剧奖(American Comedy Awards):最佳女主角 《白宫奇缘》/ The American President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最佳新人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女配角 《千网危情》/ The Grifters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豪情四海》/ Bugsy
安妮特·贝宁于2006年11月10日成为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第2324颗星。贝宁与主演过经典“公路电影”《邦妮和克莱德》的丈夫沃伦·贝蒂一同出席了在洛杉矶中国大剧院前举行的加星仪式。贝蒂此前已在星光大道上留下了手印和脚印。
㈤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电影《降临》的剧情是怎么样的呢?电影《降临》正在热映,下面就跟着我一起了解下吧!
电影《降临》讲的什么
影片根据星云奖以及雨果奖得主、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讲述了外星人飞船来到地球,艾米·亚当斯饰演的语言学家受雇于政府,来与外星人沟通了解它们此行的目的。然而当用外星语言“七肢桶”与这些来客交流时, 她眼前突然浮现了她从出生到死亡、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杰瑞米·雷纳将饰演一名物理学教授,他与亚当斯饰演的语言学家一同受雇于政府。
电影《降临》介绍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 埃里克·海瑟尔 / 姜峯楠
主演: 艾米·亚当斯 / 杰瑞米·雷纳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迈克尔·斯图巴 / 马志 / 马克·奥布莱恩 /乔·柯布登 / 派特·凯利 / 娜塔莉·希波蒂 / 袁罗素/ 克里斯蒂安· 杰达 / 朱利安·凯西
类型: 剧情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116分钟
获奖情况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6)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第74届金球奖 (2017)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电影类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
电影奖 最佳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电影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电影奖 最佳摄影(提名)
电影奖 最佳剪辑(提名)
电影奖 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电影奖 最佳音效(提名)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
第6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2017)
最佳电影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第23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第69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第28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2017)
最佳电影制片人奖(提名)
第31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2017)
电影长片最佳摄影(提名) Bradford Young
第67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2017)
剧情片最佳剪辑(提名)
第21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2017)
电影奖 最佳幻想电影艺术指导(提名)
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6)
最佳女主角 艾米·亚当斯
年度佳片(提名)
第22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最佳改编剧本 埃里克·海瑟尔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剪辑(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最佳配乐(提名)
最佳音效(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
最佳科幻/恐怖片
第41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2016)
年度佳片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丹尼斯·维伦纽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亚当斯
最佳改编剧本 埃里克·海瑟尔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剪辑(提名) Joe Walker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电影《降临》影评
最近几年每到深秋,一部现象级科幻影片总会准时出现:2013 年的《地心引力》,2014 年的《星际穿越》,再到去年的《火星救援》,都是无论从影片质量、票房成绩、还有颁奖季表现十分出色的作品。而今年这个接力棒交到了丹尼斯·维纶纽瓦(曾导演过《焦土之城》、《边境杀手》)的手上,他为《银翼杀手2》拍摄做准备用来练手的科幻片《降临》在 9 月 2 日在威尼斯首映,至今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口碑发酵,该片烂番茄新鲜度仍为 100%,Metacritic 的评分也有 81 分之高。
而对于看过两遍原着小说且爱不释手的笔者,《降临》的改编难称成功,将近两小时的影片看下来,维纶纽瓦在原着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剧情变动与填充,尤其影片后 50 分钟(将近影片一半的长度),几乎原创的情节将影片推向了一个非常神棍且难以服众的结局。但即便这样,《降临》在视觉的奇观性上,仍差之前 3 年的 3 部作品一大截。
《降临》改编自着名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特德·姜)曾获得星云奖的科幻短篇《你一生的故事》。但凡看过原着的人都知道,《你一生的故事》虽是一个以外星人降临地球为背景的故事,但小说主题全部都是身为语言学教授的主角露易丝·班克斯试图理解、破译、学习形似章鱼的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和文字的过程,甚至直到最后,都没有大多电影观众所期待的飞船发射、太空战争、乃至穿越黑洞的奇观场面。
《你一生的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直面了一个大多数科幻小说及电影都避而不谈的问题——人类如何与外星人交流。在大部分的科幻作品(包括硬科幻作品)中,外星人带或不带“语言翻译器”,都理所应当地说着英语,这是一个非常狡猾且不负责任的设定。而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姜峯楠将语言学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有理有据地一步步论证,完整地将露易丝学习“七肢桶”语言的过程展现在读者眼前。
受限于表现形式,电影无法将小说中严谨的语言学以及物理学论证搬上银幕,即使可以强行塞入电影中,也不符合《降临》主流科幻电影的定位。所以在电影中,露易丝学习外星语言(以下简称“七语”)的过程被一再简化,导演维伦纽瓦将绝大部分学习七语的篇幅都换成了展现视觉奇观的部分。例如形同《2001 太空漫游》黑石碑一样的“半颗花生形”宇宙飞船,再例如一行科学家进入宇宙飞船时重力方向的变化,都占据了很大部分的时长。而这些在小说中几乎一笔带过,小说中主角与七肢桶的对话也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房间,并没有像电影剧本那样进入宇宙飞船内部。
七肢桶的飞船出现在世界各地。
这样的重心偏移导致影片对于破译七语的过程极为简略,简略到甚至只用了一段 5 分钟左右的蒙太奇就敷衍了事,基本丧失了原着中的精髓。
而在原着中对于外星人七肢桶的描写也极为详细,不同于一般科幻作品中对于外星人笨手笨脚、野蛮、只会侵略地球的形象。它们“有七只长肢,轴心处挂着一个圆筒,七肢中每一肢都可以当做腿,也都可以当做手臂,稳稳当当,像艘气垫船。”而它们在写字的时候,是“弄来一个圆圆的屏幕,安在一个小底座上,一堆糊涂乱画便会出现在屏幕上”,并不像电影中形似章鱼,就连写字的方式也是伸出一只长肢,从中喷射出墨水一般的黑色物体,在半空中形成圆形的如同中国书法一般的文字。
诚然这样在视觉上会更加美观,但在电影中的七肢桶更像是动物园里被关在笼子中的某种野兽,没有文明,也没有相互交流。完全不像是已经掌握了星际飞行的高级文明生物。
在小说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莫过于破译七语的突破口的出现,这个突破口并非主角露易丝所为,而是在同时进行的物理学家和七肢桶的交流中所得。物理学家为七肢桶演示了“费尔马最少时间律”的实验,七肢桶将实验重复了一次。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了七肢桶的基本认知以及物理、数学定理的因果关系与人类正好相反,对人类复杂的定理对七肢桶是最基础的,而对人类来说最基础的定理例如速度在七肢桶的认知体系下却复杂无比。这个发现令露易丝破译学习七语的速度迅速加快。而在这个过程中,露易丝发现七语是一种行为理论,也就是说两个七肢桶的交流只是做做样子,它们要说什么,双方都早已知道。
人类正在和七肢桶进行初步交流。
这也就是原着中最有魅力的地方:掌握了七语,就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姜峯楠在小说一开始就利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相结合,两条时间线相交叉的叙事方式,将露易丝破译学习七语的过程,和露易丝口述自己女儿的成长故事一并讲述。这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少女再到因意外死去的过程令人温暖、也令人悲伤;破译七语的过程令人激动、也令人深思。姜峯楠的文字如同诗句一般娓娓道来:当你知道自己的女儿会在 25 岁那年因意外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让《你一生的故事》超脱了冰冷的理论推导层面,升华为一部真正有人文情怀,足够温暖也足够悲伤的经典之作。
而在电影中,这两条故事线的主次太过明显,露易丝女儿的故事线明显少于主线剧情,甚至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交叉剪辑之间的联系也极为疏离。使得观众对于女儿的角色并无带入,也缺乏了小说中对于宿命的叹息。这可能也是影片最后定名为《降临》,而不是用原标题《你一生的故事》的原因吧。
如果以上还只能算是细节或者侧重点上的更改,无伤大雅。那么影片后 50 分钟对于原着大刀阔斧的改编就让影片走向了和小说几乎完全相反的'道路。将《你一生的故事》这个表面故事体量只有小品级别的短篇科幻小说,改成具有强行戏剧冲突的狗血战争剧,愚蠢的人类和科幻片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再次上线,带领着其他几个国家(俄罗斯、古巴等)一起对七肢桶发动了军事袭击,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别提露易丝饰演者艾米·亚当斯用比七语还要难懂的普通话与中国将军打的那一通的卫星电话,令人完全摸不到头脑,像极了编不下去的狗尾续貂。
和七肢桶的“亲密接触”。
但这恰恰就是《降临》在北美影评人中口碑依然爆棚的主要原因,美国再一次充当了拯救宇宙的世界警察,不一样的是这次他们不靠托尼·斯塔克和他的小伙伴们,而是靠一名大学语言教授的一通跨国电话。这对于没有看过原着的普通观众都已经足够神棍且不可信服,更何况原着粉呢?
而众所周知的是,丹尼斯·维纶纽瓦已经被定为《银翼杀手 2》的导演人选。如何延续这一科幻经典的辉煌,是他目前肩负的最大重任。《降临》也在某种程度上被看做是维纶纽瓦为了即将筹备开拍的《银翼杀手 2》的练手之作。虽然《降临》在很多层面上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导演从《囚徒》和《边境杀手》以来一向擅长的氛围营造还是非常到位。
除去让他名声大噪的作品《焦土之城》,维纶纽瓦其他长片作品均不是由他自己来编剧。可以看出,编剧并不是他的擅长所在,如何将故事用视觉化的手段呈现才是他最拿手的。这样一来,剧本的好坏基本就决定了他导演作品的最终质量。《降临》的剧作绝不算高明,甚至有些失败,但还是能看出维纶纽瓦在拍摄科幻大场面的一些想法。可以说做足了范儿,却丢了魂儿。
和原着《你一生的故事》在科幻小说界的神作级别相比,《降临》绝对算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国内观众还是降低要求,谨慎期待。
;
㈥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奖名单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共有76届(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导致原有的影片评奖制度被废除,改为观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复评奖),主竞赛单元的获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1932)
最佳导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苏联)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化身博士》(美国)
最佳女演员:海伦.海斯(美国)《马德隆.克劳德特的罪恶》
第二届(1934)
最佳外国影片:《阿兰岛人》(英国)
最佳导演:吉.马哈蒂 《入谜》捷克 约.罗文斯基《青年之恋》(捷克)
最佳男演员:华雷斯.皮莱 《自由万岁》(美国)
最佳女演员:凯瑟琳.赫本 小妇人 (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泰雷萨旗手(意大利)
第三届(1935)
最佳外国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幻影 (意大利)
最佳导演:金.维多 《洞房花烛夜》 (美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布郎夏尔 《罪与罚》(法国)
最佳女演员:保拉.韦塞利 《插曲》(奥地利)
第四届(1936)
最佳外国影片:加利福尼亚的皇帝 (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利比亚骑兵队(意大利)
最佳导演:杰克.弗德 《弗兰德狂欢节》 (法国)
最佳男演员:保罗.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传》(美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蓓拉 《战斗前夜》(法国)
第五届(1937)
最佳外国影片:《舞针的册》(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抗击汉尼拔》
最佳导演:罗.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国)
最佳男演员:伊密尔.詹宁斯《统治者》(德国)
最佳女演员:蓓蒂.黛维斯《红衫泪痕》(美国)
第六届(1938)
最佳外国影片:《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空军敢死队》
最佳导演:卡尔.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国)马塞尔.卡内尔《雾码头》(法国)
最佳男演员:李思利.霍华德《卖花女》(英国)
最佳女演员:瑙玛.希拉《绝代艳后》(美国)
第七届(1939)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布纳.梅西阿斯》
第八届(1940)
最佳外国影片:《驿站长》(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尔卡扎尔之围》
第九届(1941)
最佳外国影片:《克鲁格总统》(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钢盔》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剧演员》(德国)
最佳男演员: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路易斯.乌尔里奇《安奈利》(德国)
第十届(1942)
最佳外国影片:《伟大的国王》(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槟加西》
最佳男演员: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枪击》(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克.苏德鲍姆《伟大的国王》(德国)
第十一届(1946)
最佳外国影片:《大地之光》(美国)
第十二届(1947)
最佳外国影片:《罢工》(捷克)
最佳意大利影片:《悲惨的追逐》
最佳导演:亨利.乔治.格卢佐《巴黎警局》(法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费斯内《文森特先生》(法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玛格纳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意大利)
第十三届(1948)
最佳外国影片:《王子复仇记》(英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在罗马的阳光下》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审判》(奥地利)
最佳男演员:恩斯特.多伊奇《审》(奥地利)
最佳女演员:珍.西蒙斯《王子复仇记》(英国)
第十四届(1949)
圣马克金狮奖:《曼侬》(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沼泽的蓝天》
最佳导演:阿.吉尼那《沼泽的蓝天》(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约瑟夫.科顿《珍妮的肖像》(美国)
最佳女演员:奥丽薇.迪.哈弗兰《毒龙潭》(美国)
第十五届(1950)
圣马克金狮奖:《裁判结束》(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员:萨姆.杰夫《夜阑人未静》(美国)
最佳女演员:埃莉诺.帕克《铁窗红泪》(美国)
第十六届(1951)
圣马克金狮奖:《罗生门》(日本)
最佳意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黑夜是我的王国》(法国)
最佳女演员:费雯丽《欲望号街车》(美国)
第十七届(1952)
圣马克金狮奖:《禁止游戏》(法国)
最佳导演:沟口健二《西鹤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一个推销员的死》(美国)
第十八届(1953)
圣马克银狮奖:《雨月物语》(日本)《红杏出墙》(意大利、法国)
最佳导演:亚温.李斯《四张广告》(美国)
最佳男演员:亨利.维尔伯特《没有忏悔的神》(法国)
最佳女演员:莉莉.帕尔默《四张广告》(美国)
第十九届(1954)
圣马克金狮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英国)
圣马克银狮奖:《在码头》(美国)《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不要碰珠宝》(法国)
第二十届(1955)
圣马克金狮奖:《诺言》(丹麦)
圣马克银狮奖:《跳来跳去的女人》(苏联)
最佳男演员:肯尼思.莫尔《亲情深似海》(美国)
第二十一届(1956)
最佳男演员:布尔威尔《巴黎横断面》(法国)
最佳女演员:玛丽亚.雪尔《酒店》(法国)
第七十一届(2014)
最佳影片金狮奖:罗伊·安德森《寒枝雀静》(瑞典)
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约书亚·奥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麦/挪威/芬兰)
最佳导演银狮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邮差的白夜》(俄罗斯)
最佳男演员:奖亚当·德利弗《饥饿的心》(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奖:阿尔芭·洛瓦赫《饥饿的心》(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卡昂·穆德西《锡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届(2015)
最佳影片金狮奖:洛伦佐·维加斯《来自远方》(委内瑞拉)
评审团大奖: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国)
最佳导演银狮奖:帕布罗·查比罗《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编剧奖: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国)
最佳男演员奖:法布莱斯·鲁奇尼《貂》(法国)
最佳女演员奖:瓦莱莉·高利诺《为你着想》(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艾明·阿尔珀《封锁》(土耳其)
最佳新演员奖:亚伯拉罕·阿塔哈《无境之兽》(美国)
第七十三届(2016)
最佳影片金狮奖:拉夫·达兹《离开的女人》(菲律宾)
评审团大奖:汤姆·福特《夜行动物》(美国)
最佳剧本奖:诺亚·奥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国)
最佳导演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战争天堂》(俄罗斯)、阿玛特·伊斯卡拉特《野蛮地区》(墨西哥)
最佳男演员奖:奥斯卡·马丁内兹《杰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员奖:艾玛·斯通《爱乐之城》(美国)
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奖:葆拉·贝尔《弗兰茨》(德国)
评委会特别奖:安娜·莉莉·阿米普尔《劣质爱情》(美国)
第七十四届(2017)
最佳电影金狮奖: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美国)
评审团大奖银狮奖:萨缪尔·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导演银狮奖:泽维尔·勒格朗《倾尽所有》(法国)
最佳男演员: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员:夏洛特·兰普琳《汉娜》(法国)
最佳剧本奖:马丁·麦克唐纳《三块广告牌》(美国、英国)
评审团特别奖:沃威克·桑顿《甜蜜的国度》(澳大利亚)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员奖:查理·普拉默《赛马皮特》(英国)
第七十五届(2018)
金狮奖最佳影片奖:阿方索·卡隆《罗马》
银狮评委会大奖:欧格斯·兰斯莫斯《宠儿》
最佳剧本奖:乔·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银狮最佳导演奖:雅克·欧迪亚《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员奖:威廉·达福《永恒之门》
最佳女演员奖:奥莉薇娅·柯尔曼《宠儿》
评审团特别奖:詹妮弗·肯特《夜莺》
新晋演员奖:巴凯里·甘纳巴《夜莺》
第七十六届(2019)
金狮奖最佳影片:《小丑》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评审团大奖:《我控诉》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剧本奖:杨凡《继园台七号》
最佳导演奖:罗伊·安德森《关于无尽》
最佳男演员:卢卡·马里内利《马丁·伊登》
最佳女演员:阿丽亚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胜利》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奖(最佳新人奖):托比·华莱士《乳牙》
评委会特别奖:《黑手党不再是曾经》导演:弗兰科·马雷斯科
㈦ 章子怡哪些奖
非电影奖:
2000年
‘国际青年艺术家奖’最佳青年国际女演员奖(表彰鼓励新人的奖项)
2001年
杂志《男人装》中文版‘最性感女性’第2名
杂志《PEOPLE》年轻版‘25位最性感最HOT明星’之一
杂志《PEOPLE》‘50个世界上最美人物’之一
2002年
5月2日,旧金山将这一天设立为“章子怡日”
《MTV莱卡风尚颁奖大典》‘风尚女演员奖’
杂志《STUFF》‘世界上102位最性感女性’第91名
杂志《PEOPLE》年轻版‘25位最性感最HOT明星’之一
杂志《男人装》英国版(6月)‘最性感100位女孩’之一
杂志《男人装》‘世界最性感女性’第86位
杂志《美丽佳人》之“美丽佳人公益大使”‘最佳妇女儿童公益大使奖’
2003年
《香港公益金》给章子怡颁发了证书,鼓励其在公益事业方面做出的贡献
2004年
《影响2004-时尚盛典》‘中国娱乐风云人物’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综合排名第2名,收入排名第7名
杂志《FORBES》中文版‘年度最流行最热名人’第二名
杂志《名利场》选出来的‘十美图’之一
杂志《Esquire》‘本星球上最性感的女性’第一位名
2005年
成为奥斯卡评委,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华人评委。
第一届《中国国际电视广告艺术金椰子奖》之‘国际广告功勋奖’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79位(首次入选)
《中国电影百年》‘百大电影人’之一
《新京报》‘中国最美50人’第4
《纽约时报》‘最伟大表演’之‘最令人回味影星’榜首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综合第2名,收入第4名
杂志《Harpers & Queen 》‘100位世界上最美丽女性’第15位(首次入选)
杂志《TIME》‘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中国送给好莱坞的礼物”
杂志《PEOPLE》‘50个世界上最美人物’之一
杂志《南方人物周刊》‘中国10大青年领军人物’之一
杂志《娱乐周刊》‘一百二十二样人和事的“必然之选”’第38位(唯一上榜的中国人)
2006年
《新影联成立十周年》最受观众欢迎女演员奖
《PEOPLE》世界最美100-章子怡第三次入选,排名第10《新京报》‘中国最美50人’第4
杂志《PLAYBOY》日本版‘亚洲百大性感女性’第一(登上当期4月号杂志封面)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综合第3,收入第4
杂志《男人装》‘世界最性感女性’第86位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79位
2007年
3月31日,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3月31日,搜狐网和《时尚芭莎》主办‘21世纪国际上最成功的中国现代女性’第一名
9月8日,北京中国大饭店,第五届《BAZAAR明星慈善夜》‘中国最具影响力慈善明星’
10月,美国杂志《名利场》‘焦点人物’评为“中国之星”“北京美人”
《AskMen.com》‘年度99位最迷人的女性’第81位
《Playboy》12月刊‘世界100名最性感美女’第46位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综合第4,收入第14
《新京报》‘中国最美50人’第9
杂志《E!》‘最性感动作明星’第一
美国权威杂志《综艺》‘最具冲击力’第一位
2008年
《中国电影百年》国家邮政发行章子怡邮票(8枚套装)
6月14日,上海,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8月22日,北京,第六届《BAZAAR明星慈善夜》蝉联‘中国最具影响力慈善明星’
美国权威媒体《娱乐周刊》评选的(30岁以下)‘30名最有前途的女演员’之一
美国权威媒体《娱乐周刊》‘25 Most Romantic Gestures in Film’之一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94位
IndependentCritics‘全球最美的100张脸’第31位
美国杂志《福布斯》:‘中国TOP 25 STARS’ 第5位
《南都周刊》‘30周年娱乐人物’之一
《新京报》《鼎极摄影》‘中国最美50人’第一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综合第5,收入第5
网友票选‘21世纪国际上最成功女性十强’居首
新华社调查:‘日本大学生最爱中国人排行’居首
烂番茄网站‘25个最佳动作女星’第12位
BBC Your top 10 ‘10个最应该被知道的中国人’之一
2009年
美国杂志《福布斯》:好莱坞最有叫座力影星第225名,全球女星中排名第70(亚洲女星第一名)
美国杂志《娱乐周刊》:24位最HOT的非美籍性感巨星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之一
东方卫视新娱乐慈善群星会-年度慈善贡献奖
美国《Vanity Fair》(名利场) 杂志通过网络票选出全球"19位被认为具备引爆战火的绝色,堪称21世纪的特洛伊美女海伦"并列第5名
入选美国《People》(人物)杂志评选的09年30岁最美的女人
电影奖项:
第一篇:按电影排
《梅兰芳》
2009年第五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梅兰芳》(提名)
2009年第二届铁象大奖最佳女配角:《梅兰芳》(获奖)
2009年第十三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梅兰芳》(获奖)
2009年第二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梅兰芳》(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梅兰芳》(提名)
《夜宴》
2007年第一届亚洲电影大奖(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艺伎回忆录》
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性感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5年美国国际记者协会金卫星奖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艺伎回忆录》(获奖)
《2046》
2005年第十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2005年第二十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2004年第五十七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5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Chlotrudis大奖最佳女配角:《2046》(提名)
2005年美国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获奖)
2006年美国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奖:《2046》(获奖)
2006年美国NAACP Image Awards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6年国际Cinephile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获奖)
《茉莉花开》
200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获奖)
2004年第七届上海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提名)
2004年第十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茉莉花开》(提名)
2005年第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提名)
《十面埋伏》
2005年第十一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十面埋伏》(获奖)
2006年第二十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5年首届中国导演协会奖最佳女演员:《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打斗奖:《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获奖)
《紫蝴蝶》
2003年第五十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四届华语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紫蝴蝶》(获奖)
《英雄》
2002年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尖峰时刻2》
2002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反派:《尖峰时刻2》(提名)
2002年美国儿童选择奖最佳动作片女主角:《尖峰时刻2》(提名)
《卧虎藏龙》
2001年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第十六届美国独立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动作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有前途女演员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美国AMMY奖最佳女演员:《卧虎藏龙》(提名)
2001年美国少年选择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1年美国 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国际青年艺术家奖最佳国际女演员:《卧虎藏龙》(获奖)
《我的父亲母亲》
1999年亚洲电影博览会(CineAsia)“明日之星大奖”:《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0年第二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0年第二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提名)
2000年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提名)
2000年日本银幕最佳外国女演员:《我的父亲母亲》 (获奖)
2001年第十九届伊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第二篇:按年份排(共67项专业电影奖项)
1999年亚洲电影博览会(Cine_Asia)“明日之星大奖”:《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0年第二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0年第二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提名)
2000年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提名)
2000年日本银幕最佳外国女演员:《我的父亲母亲》 (获奖)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0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0年美国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有前途女演员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国际青年艺术家奖最佳国际女演员:《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第十九届伊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1年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第十六届美国独立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动作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美国AMMY奖最佳女演员:《卧虎藏龙》(提名)
2001年美国少年选择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1年美国 科幻与恐怖电影学院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2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反派:《尖峰时刻2》(提名)
2002年美国儿童选择奖最佳动作片女主角:《尖峰时刻2》(提名)
2002年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2003年第五十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四届华语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紫蝴蝶》(获奖)
2004年第五十七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打斗奖:《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获奖)
200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获奖)
2004年第七届上海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提名)
2004年第十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茉莉花开》(提名)
2005年第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2005年第二十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2005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Chlotrudis大奖最佳女配角:《2046》(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十面埋伏》(获奖)
2005年首届中国导演协会奖最佳女演员:《十面埋伏》(提名)
2005年美国国际记者协会金卫星奖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艺伎回忆录》(获奖)
2006年第二十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国际Cinephile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6年美国NAACP Image Awards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6年美国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奖:《2046》(获奖)
2006年美国电影协会“亚洲最杰出演员”(获奖)
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最杰出女演员”(获奖)
2006年美国E!频道最性感动作片主角第一名(获奖)
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性感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新影联院线“最受观众和院线欢迎”女演员奖(获奖)
2007年第一届亚洲电影大奖(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2008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获奖)
2009年第五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梅兰芳》(提名)
2009年第二届铁象大奖最佳女配角:《梅兰芳》(获奖)
2009年第十三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梅兰芳》(获奖)
2009年第二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梅兰芳》(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梅兰芳》(提名)
第三篇:按主要奖项
金鸡奖:提名三次,获奖一次
2000年第二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提名)
200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获奖)
2009年第二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梅兰芳》(提名)
金像奖:提名三次,获奖一次
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2年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金马奖:提名三次
2000年第三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梅兰芳》(提名)
华表奖:提名三次,获奖两次
2004年第十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茉莉花开》(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十面埋伏》(获奖)
2009年第十三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梅兰芳》(获奖)
百花奖:提名两次,获奖一次
2000年第二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6年第二十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上海电影节:提名一次,获奖一次
2004年第七届上海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提名)
2008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获奖)
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获奖一次
2005年第十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香港金紫荆奖:获奖一次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美国金球奖:提名一次
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美国演员工会奖:提名一次
2006年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美国独立精神奖:获奖一次
2001年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美国独立电影节:获奖一次
2001年第十六届美国独立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美国MTV电影大奖:提名四次,获奖一次
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动作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2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反派奖:《尖峰时刻2》(提名)
2004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打斗奖:《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性感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戛纳国际电影节:提名二次
2003年第五十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5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柏林国际电影节:提名二次
2000年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提名)
2009年第五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梅兰芳》(提名)
英国奥斯卡(BAFTA):提名三次
2000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提名)
2004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英国奥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亚洲电影大奖(AFA):提名一次
2007年第一届亚洲电影大奖(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亚洲电影博览会(Cine_Asia):获奖一次
1999年亚洲电影博览会(Cine_Asia)“明日之星大奖”:《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北美各类知名影评人协会奖:十次提名,八次获奖
2000年美国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有前途女演员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5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6年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艺伎回忆录》(提名)
2005年美国国际记者协会金卫星奖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艺伎回忆录》(获奖)
第四篇:纯获奖名单(主演电影15部,获得36项演员个人奖)
1999年亚洲电影博览会(CineAsia)“明日之星大奖”:《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0年第二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0年日本银幕最佳外国女演员:《我的父亲母亲》 (获奖)
2000年美国多伦多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有前途女演员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第五届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龙》(获奖)
2000年国际青年艺术家奖最佳国际女演员:《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第十六届美国独立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动作奖:《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第六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龙》(获奖)
2001年第十九届伊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2004年第四届华语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紫蝴蝶》(获奖)
200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茉莉花开》(获奖)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获奖)
2005年第十一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十面埋伏》(获奖)
2005年第十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2005年第二十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46》(获奖)
2005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获奖)
2005年美国国际记者协会金卫星奖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艺伎回忆录》(获奖)
2006年美国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奖:《2046》(获奖)
2006年国际Cinephile协会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获奖)
2006年美国电影协会“亚洲最杰出演员”(获奖)
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最杰出女演员”(获奖)
2006年美国E!频道最性感动作片主角第一名(获奖)
2006年新影联院线“最受观众和院线欢迎”女演员奖(获奖)
2008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获奖)
2009年第二届铁象大奖最佳女配角:《梅兰芳》(获奖)
2009年第十三届华表奖优秀女演员:《梅兰芳》(获奖)
㈧ 她曾横扫三大电影节,演过的70部电影,35部裸露,35部疯癫
话说在法国,有家游戏公司的女高管,年过40却韵味十足,身材紧致——
用努力换取了优渥的物质生活,进出高级餐厅,开奥迪,穿黑丝——
勾引隔壁老王如探囊取物——
办公室调情也玩儿的一愣一愣——
离婚多年,过着独居生活,社交往来,人情淡薄,独立的甚至有些高冷。
不仅与儿子关系冷若冰霜,气死母亲后把骨灰随意丢掉——
直到有一天,这位女主遭遇QJ——
性情乖戾却绝对独立的她并没有报警,在对朋友略微诉苦之后,备足武器,准备迎接罪犯的“造访”。
在盘根错节的职场中逢场作戏,在风云突变的人际里备战思敌,在罪犯第二次偷袭中,她成功保护了自己并狠狠地刺穿了敌人爬满精虫的大脑——
ok,以上就是今年戛纳最热的惊悚电影《她》的简要剧情,导演是78岁高龄的保罗范霍文。
保罗范霍文,被称为最懂女人的电影大师——
他的电影,如果只看剧情你就输了,但我们今天聊的并非范霍文的艺术成就,而是电影中的她——
法国国宝级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拿奖拿到手软
两届戛纳影后、两届威尼斯影后
两届法国法国凯撒影后
先来看于佩尔出道以来,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表现——
1978 第31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维奥莱特·诺齐埃尔
1988 第45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女人韵事
1995 第52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仪式
2001 第54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钢琴教师
2002 第52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集体演出奖 八美图
2005 第62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金狮奖 加布里埃尔
2009 第22届 欧洲电影奖终身成就奖
2009 第62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不仅如此,今年初,于佩尔在第41届法国电影学院凯撒奖,凭借《爱之谷》获得了第15次提名,打破了凯撒奖表演提名纪录。
拿奖拿到手软,每年都有电影进入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人送外号:电影节毒瘤。今年于佩尔携手保罗范霍文打造的《她》,败给了一位菲律宾女演员贾克林·乔斯,而众影迷推测:本届评委会推出这样一位爆冷影后,能想到唯一理由就是“不能让伊莎贝尔·于佩尔第三次获奖”。
至于为什么爆冷,用脚趾也能想到戛纳这是在秀存在感。
法国都选送它来代表本国角逐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于阿姨也终于要冲奥了。
影后不是瞎掰的,于佩尔在电影中究竟有怎样的戏路,毒药君这就一一揭开。
《钢琴教师》是毒药君看过的首部于佩尔的作品。最初,是冲着戛纳的名号来看的,但在那个哥特流行伤痕至上的年纪,这部电影给了毒药君前所未有的观感。简单的说,两个字:病态;复杂的说,一句话:西方人的痛苦果然很高级!
中年妇女,生活衣食无忧,事业小有所成,本该风生水起的日子被乱七八糟的脑回路撕扯的七零八落,用刀片切割私处——
跟自己的学生调情,却只喜欢“被凌辱”——
被打成猪头后享受疼痛——
她在全片中总是这样,温柔背后隐藏着机警,柔弱之间藏匿着强势——
自此,毒药君脑海中的欧洲贵族妇女们,便是于佩尔这般:消瘦、清冽、病态。
但于佩尔在片中的表现,并非程式化地表情堆砌,一个表情将我们从梦中拉回现实,这确实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位寂寞妇人——
在于佩尔之前,灵气派演员毒药君只愿承认周迅,但看完《钢琴教师》之后,毒药君认为于佩尔更胜一筹。
因为“变”是于佩尔的拿手好戏,将表演技巧化于无形,幽默、冷幽默、冷酷、强势随时转换。于佩尔在其中的表演堪称角色附体,其角色的压抑、痛苦、渴望、失望,让人不寒而栗。
《钢琴教师》让于佩尔获得戛纳历史上第一次全票通过的影后。
而她的首部戛纳影后作品《维奥莱特·诺齐埃尔》,则加深的毒药君对她的第一印象——
1978年出演电影《维奥莱特·诺奇埃尔》时,于佩尔还年纪轻轻,她饰演一个杀父弑母的放荡少女。
来自网友凉水点评:
有人做过统计, 在她早前出演的70个角色里,有35个是裸露的,另外35个是精神不正常的。 表演对她而言,就是“发泄内心的疯狂”。
这种说法或许有水分,但荧幕上的于佩尔,看来看去总是一副大家欠她钱的样子——
因为什么呢?她塑造的这些经典角色大部分都充满了性格缺失。
她是《编织女孩》中安静害羞的花边女工,《勃朗特姐妹》中娴静文雅的安妮·勃朗特,《情人奴奴》中的放浪妻子,《茶花女》中纯真美丽的玛格丽特,《钢琴教师》中的变态钢琴家,《八美图》中的刻板神经质老处女,《我的母亲》中爱上儿子难以自拔的母亲……
所以,她在戏中看起来总是半昂着头,一副扯高气昂的面孔,也可以算作欧洲的“冰美女”了吧。
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戏路:
“如果我们都住在精神病医院,我在分裂症病房,阿佳妮在狂想症病房。”
尽管她的角色大都冷漠、疯狂、歇斯底里,但有些时候当角色和于佩尔性格毫无重合点的时候,她选择了放弃、忘却自己的个性。她没有坚持已然被观众接受的个人风格,她深知一点:“电影是一门很积极的艺术,甚至于角色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演员,并且改变了他这也是可能的。”所以在2002年的作品《泪海》中,我们又看到了全新的于佩尔。
她在影片中把头发染成了金色,置身于色彩浓烈的风景中,玫红色的夕阳,深蓝色的夜晚,金黄色的清晨,她也在采访中提到,这个角色帮她自己找到了自从十五岁就遗忘的一些东西。
从演员到评委
一直很强势
壹 我是评委听我的
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上,于佩尔以史上第四位女评委主席的身份,亲自将金棕榈大奖授予迈克尔·哈内克饱受争议的新片《白丝带》。
图.2009年担任评审团主席开闭幕式
于佩尔的强悍作风甚至曾导致评委会内部表达了对其行事风格的不满。媒体瞬间炸开了锅,无论是坊间还是官方,都支支吾吾地敢怒不敢言——
对此,毒药君找到了当年新京报对于佩尔的专访,个中滋味,诸君自品——
尽管饱受外界非议,于佩尔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表示:我是主席听我的。从此事不难看出,于佩尔的行事风格与其电影中呈现出的形象特别吻合。
其实出演过百部有余电影的于佩尔,早已形成自己的电影观:
贰 文艺创意都在“东边”
当于佩尔被问到选片标准时,她给出了令人惊诧的回答——
我没有特别严格的选择标准,只不过没多少美国导演来找我拍有意思的片子。
你们应该知道,对于欧洲的女演员来说,去美国拍片没什么吸引力。我没有看不起美国电影的意思,而是近15年来出现在各大影展的最有创意的新电影,全都“发生”在东边。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想到亚洲来拍电影。
实际上,于佩尔话中的“东方”是贾樟柯、是娄烨、也是阿巴斯——
贾樟柯、娄烨我都喜欢。《春风沉醉的夜晚》中,在描述城市化的现实,相当真实,我没有想到中国导演的电影语汇会那么直接,很有意思。我觉得,一部电影中,个人成分越浓,越有原创性和艺术感觉,越是有可能为国外观众所关注。至少现在的法国就是这样,大家最关注的都是有个性的电影。反而越是商业的电影,越难“出口”。
气度不凡的于佩尔,将王小帅夸奖一番。
“虽然我看过的中国电影并不多,但我知道在中国有优秀的文艺电影,”于佩尔淡淡地说道,“当年,《十七岁的单车》曾在巴黎上映过,我非常喜欢。我的两个儿子也特别喜欢。”
今年春天,于佩尔在与阿巴斯的一次对谈中,再次夸赞了东方美的神秘。
相比在美国拍电影,到了亚洲,到了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一个我过去从没到过的地方,反而陌生感要少很多。今年夏天我在美国演了部所谓的“独立电影”,即便如此,仍感觉处处受限,束手束脚。我的英语说得很好,也去过美国许多次,但每次在美国拍电影,总有强烈的异乡感。或许是因为拍美国电影时,各环节都会给人一种凡事力求清晰明了的感觉,本该微妙的地方变得不再细腻,本该暧昧不清的东西也无法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总想把什么都解释清楚。与美国演员合作时,我也无法完全融入,虽然我得承认,有些演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之下,韩国演员的社会地位与美国演员截然不同,洪尚秀那部电影里的演员其实都很有名,但相比美国演员,他们的生活要过得更加简单,十分平静。
叁 好的导演基本不会给演员导戏
众所周知,迈克尔·哈内克、迈克尔·西米诺、克劳德·夏布洛尔和克莱尔·德尼这几位导演在帮助她成为女演员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当被问到好导演有哪些技巧时,于佩尔回答很简单——
“跟导演合作就像是建立紧密的友谊。这过程中有欲望,也有爱,对我来讲,还有现实和信任,我们非常信任彼此,但我们很少语言的交流。有时候整场戏他只给我一句话的指导。”
在于佩尔眼中,摄影机的位置不难找,因为只有一个位置,只需要一个准确的位置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在电影中一个特定的时刻。导演只需告诉她要拍一部怎样怎样的电影,寄给她剧本,然后就开始拍。要知道,在于夏布洛尔合作的6部影片中,导演跟演员从没说过关于指导角色的一言一语。
对于老戏骨于佩尔来说,这些大师导演所谓的方法论也都相似起来——
片场工作之前你可能有一连串问题,这些问题被场面调度回答,被演出和与导演进化的对话回答。从来不是语言表达的东西——或者说不需言语表达。这是你和摄像机之间静默的对话,你和导演通过镜头运动的对话。执导和调度就是有关节奏和运动,因为运动明确告诉你距离,是特写还是远景,亦或是侧拍等等。这是你的角色被阐释的方式。你摆布自己的角色,如果调度明白如何接受,你就完全清除怎样表达最细微的感受。你就知道谁才是好导演。
把热情留给私生活
从不自定义明星,简单平凡到不可思议
于佩尔的私人生活似乎从不曾向外人打开,从零星的报道里只能知道她1982年嫁给罗纳德·夏马,一个法国导演,然后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为了纪念纳博科夫取名“洛丽塔”。
尽管丈夫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她,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恩爱,1988年两人还曾合作过电影《黑色米兰》。
于佩尔与女儿合演了几部电影,默默地保驾护航背后是她坚持许多年的信条: “孩子,是我身为女人最大的成功。”
几十年如一日的婚姻,在演员这行里实在是比获得金棕榈、金狮、金熊大满贯还要罕有的成绩。或许就是这样平稳的日常生活,才能让于佩尔全心全意地“表演就是放弃理性,在疯癫中生活”的原因?
于佩尔笑了:“谁说我的日常生活平稳了?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这么说。谁都不可能这样每天平平稳稳地过日子,生活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是相比起来,我的比较稳定,如此说来,我的演员角色对我的生活确实有弥补,能让我表达一些更狂热的感情。”
除了工作方面,她这样评价自己: “我是世界上最真诚和朴实的女人。”
电影中的于佩尔一贯高冷,因为她把所有的热情都给了私生活——
热情这个词根本不在我的词典里!我有热情,但我既不想贩卖它,也不想把它摆在首位。“温柔”、“热情”都是会令我怀疑的词,因为它们被人利用了。我一向宁愿摆出一副冷脸孔,把热情留给我的私生活。
最后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直”。不仅仅是作为一位演员的良知,也是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优良品行。她的私生活丝毫不像一些演员那样混乱,更没有一些女演员那样凄凉的命运。面对这个工作所要经受的很多诱惑,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甚至过于小心谨慎,怀有诸多疑虑。她说把女演员置于死地的并非电影,而是生活本身。
伊莎贝尔·于佩尔,从不将自己定义成为明星、传奇。她说有时候作为演员,是因为不具备做其它事情的能力,当然这是一种谦虚地说法。作为演员,她不断在寻找“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己的本质,塑造角色,同时也被角色塑造。
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位女神!
㈨ 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是谁
是靠关系运作来奖杯的范冰冰,给自己发了不少野鸡奖之后,终于巴上了贾樟柯这颗树。贾科长负责给范冰冰批发奖项
㈩ 杨幂获国际影后是怎么回事
4月30日,内地女星杨幂凭借《逆时营救》获得了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这也是杨幂个人首次获得“国际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