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享誉全球的电影合集
Ⅰ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
北野武的座头市,里面有大爱的早乙女太一呢~~~~~~~~~~~~当然不是变态哪,生活所迫,但他自己后来习惯女装了~~~~~~~~电影里有些情节很搞笑啊~~~~而且北野武这老头子和伍迪艾伦、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样很喜欢自导自演的说~~
更多中文名:盲侠座头市 盲剑侠
导演/编剧:北野武
主要演员:北野武 饰 座头市
浅野忠信 饰 服部源之助
橘大五郎 饰 歌舞伎
大家由佑子 饰 艺妓
岸部一徳 饰 银藏
原 着:子母泽宽
类 型:动作/剧情/犯罪
片 长:116分钟
发 行:松竹电影制作所/北野馆
上映时间: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MPAA评级:Rated R for strong stylized bloody violence.
官方网站:http://office-kitano.co.jp/zatoichi/
剧情介绍
19世纪的日本,座头市(“座头”指盲人,“市”为人名)靠赌博和为人按摩维持为生。然而在平凡的外形之下,他却是一位精通剑术的武士,他拔剑闪电般的速度,斩人的精确度也是令人窒息。一日,座头市来到一座被黑帮控制的小镇,在一个赌局上,座头市与朋友真吉遇到了几个艺伎,她们有着美丽迷人的外表,但实则是为父母报仇。她们隐姓埋名,苦练技艺,等待复仇机会。座头市答应帮助她们,为正义而奋战。邪恶的黑帮党羽派人暗杀座头市,他必须拔出身边的长剑自卫,一场血腥战斗在所难免……
评价 :
同《杀死比尔》一样,这是一个主线非常简单的故事。北野武究竟要给这样的老片新拍赋以什么样的风格呢?看完电影后,俺感觉本片有着令人快意恩仇的暴力美学,更有乡土关怀的亲切感;北野武以他感性而直接的手法,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主题为除暴安良的田园暴力交响诗。
一
很显然,北野武不想割断大家对老版《座头市》系列的亲切感情。一个老的电影系列,之所以能拍那么多续集,而且广受欢迎,至少是承受了一代人的记忆的。在本片开拍初期,曾有铁杆FANS联名上书剧组,对北野武的新版《座头市》能否对得起影迷的感情表示强烈怀疑。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以北野武一贯的搞怪求新风格,这次还不定给古老的盲剑客带来什么新花样呢!
不过,在看完了这个新版的《座头市》之后,不知日本本土观众是如何想的,反正个人觉得那种经典老片的亲切感还是扑面而来。在所有26部老版的《座头市》中,俺也只看过寥寥几部,所以仅能以这几部的风格来和新版对比。可以说,新版在乡土亲切性上完全不比老版逊色。电影的主人公——盲剑客座头市本来就是个很市井的同志,比起王大师镜头下那位囔囔着要看桃花的小资同行来,座头市简直粗俗不堪;相貌比不上俺们全世界有名的“电眼”自不必说了——人家即使演瞎子也照样电得你欲仙欲死;就算是同样爱喝点小酒,阿市也只能摸索着排出四文小钱,要一壶最家常的店产清酒,估计一辈子连“醉生梦死”这么暧昧的词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喝到同名的酒了。
然而,这种看似粗俗的“市井味”,正是座头市成为民间英雄的根本,也是铁杆影迷能感受到的亲切性之最大来源。北野武版的新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这种亲切性:座头市仍然是那么“不长进”,按摩、赌博依然是他表里如一的两大职业;走街窜巷遇到的不是市井无赖、风尘女子,就是疯汉痴儿、半老村妇;即使是体现他最神勇一面的对手们,也一如既往的属于“城乡结合地带”的“小规模流氓犯罪团伙”,上不了大台面。习惯了老美腐烂大片、欧洲精致小片、香港野心黑片的观众,可能觉得这样的故事与场景太老套;但对老片的影迷来说,彼情彼景正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心灵鸭汤。
外景选择、场景布置等显而易见怀旧的方面俺们就不用多说了,乡土亲切的神韵固然和视觉表现形式有关,但更能勾起“胜新”迷们温馨回忆的,还是座头市的行事作风和其他小人物的表现。原版《座头市》就很好笑,简直可以看作是动作喜剧片,而座头市本人其实也是个很有幽默感的老头。这一方面体现在肢体语言上——因为眼睛看不见,不管其他感官是多么灵敏,座头市总会闹很多笑话。记得老版有一集的开头,一个村妇在被人抢钱后突然“发作”,他竟然热心地去帮人家接生,那手忙脚乱、瞎头瞎脑的样子,是任何人都忍俊不禁的。北野武版的座头市同样搞笑,其实不用他多说话,只要他微低着脑袋,发出不好意思的笑容的时候,座头市的那股憨厚劲就出来了。同样是拿眼睛来自嘲,片中那个描眼的镜头以及片尾的抖包袱,都能让人笑到绝倒,北野武还真没落下他说相声的功夫啊。其他与老版类似的,还有赌徒以为学座头市听色子能赢,结果闭上眼睛乱猜;还有影片中除了出现日本传统的丑角表演外,还有以插诨打科为主要目的的配角,所有喜剧色彩的展现方式都是比较市井传统的,可以想象念旧的日本人看得满心欢喜的情景。
二
但是,北野武是绝对不会满足于复制经典的;其实,即使是对于老版的忠实观众来说,完全地重复雷同的细节也是无法忍受的,不管北野武如何精益求精,他和胜新太郎始终是不一样的。与其不伦不类地怀旧,不如适当地凸显时代锐意,从而创造怀旧与新奇的双重体验。
所谓时代锐意,观众感受最直观的,肯定是主人公座头市的造型了。其实北野武也没改动什么,只不过在头发上做了点手脚而已——江湖传闻那是金色的,可实际看起来是有点发白的那种浅金色,所以只能称为“脑白金”。初看起来,这一出格的发型似乎与影片的古装风格不符,但谁说武士浪人就要长发盘髻呢?实际上,胜新太郎在旧版中也经常顶着个短得不能再短的“寸头”,要说出格的话一样出格。所以,北野武基本上还是承袭了座头市在日本民间传说中的特殊性,并赋予他更锐利的形象而已。
如果说人物形象的与时俱进只是增添影片吸引力的一个噱头的话,影片在场景调度与气氛营造上的张弛有力,就带来老版所没有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俺一直希望看到一部比较快意的武士片:剑要快、人要狠,而镜头一定要稳、场景过度一定要顺滑,这样才能让人兴奋得脸部充血。老版《座头市》系列之所以在日本武士电影史上是座丰碑,是因为创造了座头市独特的形象和他独特的剑术。但人都是不满足的,我总是希望座头市快剑掠起的杀气应当更惊心动魄一些。前段时间炒得火热的《少女杀手阿墨》,“百人斩”的场面倒是有了,但无形杀气不足,显得过于表面化;何况那小姑娘明显功底不足,一看她那轻飘飘的动作,就知道是场做秀而已。
新版《座头市》中的动作场面并不是很多,但一开始就让人领略了什么叫凌厉的杀气。在电光火石般的一击后,配以一个抖剑的慢镜头,座头市“史上最强”的杀气刺激得人热血沸腾,至少小生是这样的。以后的几场打斗场面都充分体现了日本武士刀法“凝气聚神、一招决生死”的特征,在精彩的场面调度和沉稳而精致的镜头下,影片的斗剑场面给观众带来的气势与凌厉并重的感觉,也许只有在读古龙小说或者看《浪客剑心》动漫时才会有。而古龙的笔意有很多借鉴了日本武士小说的风格,可以说新版《座头市》完美地再现了本来就属于古剑道的神采。这当中,CG技术的修饰是功不可没的,在老版中我们看到胜新太郎的剑已经是非常之迅捷了(顺便崇拜一下胜新太郎),但还是给人以人力所及的感觉,新版由CG渲染的特效,真正让人领会到“闪电剑”的威力。更让俺意外的是,北野武索性连飙血的镜头也用CG来处理,扬弃了传统的日式喷血法:少了份夸张,多了份暴力美感,个人以为更符合影片的暴力美学的说;反正每次看到日式喷血法,不管是日本人自己鼓捣的,还是昆汀借用的,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三
据说制片公司当初找北野武拍本片的时候,北就说这部戏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图来;他所说的“意图”当然不仅仅是用新形象新技术来包装一下“装旧酒的新瓶”,事实上,这个“酒”的醇香也是以他自己的风格酿造出来的,显示出与老版截然不同的北野武特色。
最明显的,北野武塑造的座头市性格就和胜新太郎的老版有很大不同。老版的座头市,基本上是个热情开朗、助人为乐的老好人,往往在逼不得已时才拔剑;而北野武版的座头市,和他以往的暴力角色一样,出手冷酷无情、绝不留活口。如果说胜新太郎的座头市基本上还算是风尘游“侠”的话,那么北野武的新版则更加率性而为、善恶仅凭一念之间。这种形象设定,无疑是和北野武本人的气质比较符合的。除了一本正经展现残酷暴力,他更是个搞笑能手,因此,影片中的不少镜头也带有强烈的“北式幽默”。例如有两次表现愚蠢的流氓剑客拔剑或挥剑时误伤同伴的镜头,很是恶搞;其他诸如从梁上掉下来的剑、那打中自己人的手枪、那突然冒出来的持矛傻小子等,总是在人不经意的时候被幽默撞了一下腰。
不过,个人觉得最能彰显北式特色的,还是本片的节奏控制和叙事风格。也许是因为不是电影科班出身,北野武的导演风格追求自在的感觉,少了许多学院派琢磨的痕迹。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突发式的暴力”,但在本片中,个人感觉最深的,却是他那毫无征兆的剪辑手法。例如影片开始没多久,服部源之助夫妇和艺妓“姐妹”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还没等观众看清楚人物,下一个镜头就切到了服部充杀人而妻子在一旁观望的场面,接下来对那“姐妹”俩,也是用同样的剪辑手段插入另外的画面。这样突然、直接、简单的剪辑方式,可能一开始给人不太适应,因为“诱导式”或“联想式”剪辑更符合人的思维方式;过于突兀的剪辑往往令人无法产生联想或产生错误的联想。例如,片头这一段就很可能让人闹不清插入的片段到底是前一个画面的将来、还是过去了的事情;而且由于影片刚刚开始,插入的片段太短,观众一时难以将所有出现的画面建立起逻辑联系。然而,如果反过来看的话,这样直白而毫无暗示性动作的剪辑,恰恰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观众知道那些插入的内容和人物有关,但却不知道在时间上是怎样的逻辑关联,以及这些内容在整体情节的演进中又起什么作用等等。这样一来,就比明白告诉观众那是关于人物的最近经历要有趣得多。同样的剪辑模式在影片中还有好几处,有的是“闪回”(如座头市回忆雨中杀人),有的算是“前瞻”(如服部在脑海中预演和座头市的决斗招式),有的是平行蒙太奇(服部决斗与妻子自杀),每次出现都毫无兆头,完全和流行的剪辑手法以及观众的思维定势不同。
仔细想想的话,这样直接、突兀的剪辑手法又有何突兀的呢?为什么一定要将镜头推进到一个眼部的特写、做足了暗示说角色正在思考之后才可以插进一个关于他思考内容的画面?其实,人的自然思维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跃性,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跳跃不一定需要有多大的动静。对于“突发式剪辑”的偏爱(他在以前的作品中就用过多次了),只是表明北野武喜欢依据自己的感性来拍戏,而且他的表现手法又是那么简约直接,这使得即使像《座头市》这样的老片新拍作品,也显示出自由创作的乐趣来。更何况,那些零星突兀的插入段落,仔细回味起来的话,又是与影片的整体叙事结构相统一的,只不过更加即兴、随意一些。
四
事实上,正得意于这样的自由之心,北野武才能融合乡土亲切感、时代锐意与个人风格于一体,使人既有重温旧梦的温馨,又有体验新奇的兴奋,同时,以感性为基础的直接而简约手法的采用,又使编导的创作意图更容易感染观众。
不妨以片中所谓融合程度最大的配乐与舞蹈为例。之前听很多人都在谈该片音乐与舞蹈风格的鬼马,很是古今结合、土洋合奏的说。俺对乐器的认识就和座头市对最后那块石头的认识一样,因此俺更关注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如果大家看得仔细,听得仔细的话,会发现影片中很多劳动的场面都应和着音乐的节奏。第一处农人锄地的声音与节奏,充当了背景敲击乐之间的和声;第二处在影片中段,有几个农民在雨中戏耍,光脚板与泥巴踏合之间发出来的声音,分明是踢踏舞的旋律;而临近结尾时,村民们帮助盖房一段,各种劳动工具简直都成了乐器,每一下锤击都对应着敲击乐,而刨子、锯子的每一次推拉都正好成为背景音乐的伴奏。
这样和谐的对应,恐怕不是巧合,而是北野武有意为之。听旋律的话,这几处的曲调都是活泼欢快的,联系到当时这些场景的人物都是劳动中的农民,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北野武是在借机歌颂劳动人民呢?是的,劳动人民,这个词俺仿佛已经一千年没用过了,显得那么陌生;但一旦写出来,却又是那么亲切。我们已经知道,座头市是个市井英雄,说白了就是劳动人民的英雄,在老版系列中,他也是一直在为善良普通的老百姓而同各种恶势力做斗争。虽然这个新版的座头市没有老版的那么积极主动,但是让他碰上了,他还是会管到底的。
如此一来,俺就理解了影片的结尾要来那么一段农人庆祝的晚会,更特别的是为什么古代的农民跳起了现代的踢踏舞?需要理由吗?北野武所说的,农民劳作而歌、欢快而舞,是非常自由的形式,谁说他们就不能踢踏了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北野武为影片装饰时代的锐意也好,融入个人的强烈风格也好,不都是为了更表现座头市的锄暴安良吗?电影结尾联欢跳舞场景时有一个细节:那“姐妹”俩变回了家庭惨案发生之前的样子接着又变回来,不过笑容一样轻松快乐。在老版《座头市》的每一集结尾大家都可以这么轻松一下,因为邪恶又少了一些,我们离幸福也更近了一步。“我虽努力睁大眼睛,可什么也看不见哦~~~”座头市最后仍不忘调侃一下,他的语气在俺听起来却包含幸福的味道。
正如同电影里的座头市外冷心热,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感情一样,现实中的北野武也把他对乡土、对人民的感情融入进了这部电影。这也许不是他风格最强烈的作品,但绝对是他所执导的最“日本”的电影。
幕后制作:
日本关于座头市有不少影视作品,其中胜新太郎在一部时代剧中塑造出了经典的盲侠形象,而这次,享誉世界的北野武自导自演这一拥有快捷拔刀术的传奇英雄。北野本人非常喜欢座头市这个人物,因此在影片的拍摄中自然是动足脑筋克尽全力。他将许多时代剧前所未有的创新元素加入其中,并采用电脑特技,创造出更为激动人心的视觉效果,令这部表现暴力美的电影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男人电影。影片情节并不复杂,武打场面是其浓墨重彩着意表现的部分,与其将之作为时代剧来看还不如作为一部充满娱乐元素痛快淋漓的武侠动作片来欣赏。该片获得了当年度日本学院奖的多个奖项,在国际上也广获赞誉。
Ⅱ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科幻片是哪部为什么
谈及日本的电影作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重口味、惊悚、变态。不可置否日本曾经凭借其优秀的恐怖片为世界所熟知,像《午夜凶铃》、《咒怨》、《下水道美人鱼》等影片都被列入世界十大恐怖片之中,甚至被其他国家翻拍和改版。其实,日本的科幻片和它的恐怖片一样有名,除了应用新颖的科幻元素之外,不少科幻影片中还蕴含了深层的社会意义。
看了那么多日本科幻片,可以说,《我的机器人女友》是很甜蜜的一部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次郎的日本宅男在自己20岁生日那天偶遇了一个女孩。女孩告诉他,她是未来次郎创造的机器人,被派过来保护现在的次郎。为了保护次郎,女孩住在了他的家里,二人的奇妙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Ⅲ 日漫电影推荐评分最高
评分最高的日漫电影推荐:
1、《千与千寻》
豆瓣评分:9.2
宫崎骏导演封笔之作,宫崎骏在淋漓尽致展现了对飞机的热爱与痴迷之余,还通过令人咋舌的想象力打造了主角相会时那如梦如幻的斑斓世界,而对日本大正、昭和时代的田园风光、市井乡情乃至噩梦般关东大地震精致准确的还原,亦将观者带回那早已随风逝去的动荡年代。
Ⅳ 一部日本动漫
男主角就是个人渣绝对是十大最污日本动漫。
3、《30岁的保健体育》
这部日本成人动漫原本是一本教学指导书,针对宅男的恋爱及性教育的一部动漫。
4、《腹黑妹妹控兄记》
故事主要描述女主角妹妹高梨奈绪如何千方百计地色诱自己哥哥修辅的既轻松搞笑,但又糟糕满载的故事。
5、《虫爱少女》
她,与虫一起共存,最终和虫一起死去。
6、《Kiss×sis》亲吻姐姐
住之江圭太是个初中三年级的应考生,他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双胞胎姐姐亚香、理香一起生活。
7、《出包王女》
画风很漂亮,剧情很养眼,还是等成年后再看吧。
8、《圣痕炼金士》
故事讲述了男主角亚历山大·尼古拉叶维奇赫尔,是个能够通过吸吮圣乳而自由地操纵铁元素的炼金士,他使真冬以及灯的生活不再平静,卷入了炼金士们的战斗。
9、《美少女死神还我H之魂》
是一部压抑系激情喜剧。
10、《学园默示录》
主角小室孝正与青梅竹马宫本丽、好友井豪永在丧尸群中逃生的惊险历程,光是融合了血腥和卖肉两个要素就不会有家长想给小孩看了。
Ⅳ 谁能给我介绍几部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和奥斯卡提名,却也是相当经典的外国!!电影!!
飞行家,肖申克的救赎,我最喜欢的。 没有获奖的还有一些商业片,恐怖系列的。 最佳的(自认为) 印第安纳琼斯系列。 法国的难兄难弟, 两只老虎,大鼻子情圣,天使艾米丽, 小宇宙, 熊的故事,求偶二人组。
与奥斯卡失之交臂的十部最佳影片
每年奥斯卡长达四小时的颁奖典礼上,最压轴的好戏就是宣布“最佳影片奖”,相信那一刹很多人都发出了遗憾之声。
事实上有许多杰出的作品,理应成为最佳影片奖的有力竞争者的,却在提名之时就已饮恨而归,完全没沾上边。
一、《第凡内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 s,1961)获提名电影:《春江花月夜》(fanny)、《六壮士》(guns of navarone)、《江湖浪子》(hustler)、《纽伦堡大审》(Judgment at Nuremberg)得奖电影:《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robert wise)如果要选出导演布莱克爱德华斯值得拿下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一部作品,那么当然是非《第凡内早餐》莫属了。布莱克爱德华一向疯狂古怪的导演风格(例如《粉红豹》《狂欢宴》《雌雄莫辨》等),在《第凡内早餐》中却被控制的相当好。何况镜头下还有优雅美丽、闪闪动人的奥黛丽赫本呢!
《第凡内早餐》是根据Truman Capote的小说改编而成,奥黛丽赫本在片中演出一个出身贫穷的高级伴游女郎,过着无羁的生活,整天在格林威治村闲逛渡日,一心想找个有钱的金龟婿。她时常在清晨徘徊在知名的珠宝店外,看着闪发亮的首饰,她想忘了自己的过去,但是过去的阴影却不时出现缠绕着她。
或许这就是问题的所在,观众都已习惯她扮演气质优雅的女子,不忍心看她有所污染;或许是影艺学院的投票者认为,奥黛丽赫本所饰演的荷莉看起来像是一个高级妓女。1971年,简芳达曾以《柳巷芳草》的妓女一角拿下奥斯卡奖,当时奥斯卡会提名一个妓女的角色,被视为相当绘的一件事。但是《第凡内早餐》上演时,还是民风保守的60年代,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演出。
所谓同病者相怜,布莱克爱德华与奥黛丽赫本应该会觉得心里好过一点,因为约翰休斯为玛丽莲梦露与克拉克盖博所拍摄的经典电影《乱点鸳鸯谱》,也是当年奥斯卡的遗珠之憾。
二、《乱》(Ran,1985)获提名电影:《紫色姐妹花》(Color Purple)、《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现代教父》(Prizzi s Honor)、《证人》(Witness)得奖电影:《远离非洲》(Out of Africa)奥斯卡金像奖之于排外心态,就好比美国之于苹果派,根本是就很平常!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何日本大导黑泽明改编自《李尔王》的史诗大作《乱》,没有被提名最佳影片奖。
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曾以《七武士》等享誉国际,他处理战争的场面的手法,无人能出其右。《乱》是日本电影史上耗资最昂贵的一部电影,片中的战乱场面是黑泽明至今最令人难以忘怀、也无人能匹敌的,宛如雷电轰鸣的马蹄声、响彻云霄的号角声、加上纷乱的刀剑舞影,《乱》是一部充满了声音与愤怒的作品,其意义格外深远。
虽然片中有着华丽的当代服饰、浩瀚的历史背景,但是它的意义对好莱坞而言,还是太深奥了。剧情描写日本当时的封建君主,因为国土家园分崩离析而感到绝望,这样的题材,并不符合一部好莱坞佳片的条件。
但是,这部片未受青睐最致命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好莱坞普遍的恐惧:字幕!大家都知道,好莱坞的人是不懂得如何阅读的。
三、《非洲皇后》(The Africa Queen,1951)获提名电影:《血战莱茵河》(Decision Before Dawn)、《郎心如铁》(Place in the Sun)、《暴君焚城录》(Quo Vadis?)、《欲望街车》(Streetcar Named Desire)得奖电影:《花都舞影》(American in Paris)大阵容、异国场景、加上一段浪漫的冒险故事,《非洲皇后》听起来就是一部适合奥斯卡口味的电影,但是它却没有被提名。
故事描写第一次大战期间一个沿河卖货的河船船长(亨佛莱鲍嘉饰演),护送一个拘泥女教士(凯瑟琳赫本饰演)到下游的非洲,亨佛莱鲍嘉与凯瑟琳赫本都是斗嘴的高手,将片中互相攻讦的对话,表现的可圈可点。赫本的演技真是栩栩如生,亨佛莱鲍嘉也毫不逊色,《非洲皇后》可说是他在影坛最高的成就。
当年《北非谍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时,亨佛莱鲍嘉的最佳演员奖项就落空。而在1951年,奥斯卡纠正了这个错误,他们终于将最佳演员颁发给他,但是却犯下另一个错误:他们提名了《非洲皇后》的女演员、剧本与导演,但是却让他们空手而归!
一部电影怎么可能获得其他主要奖项的提名,却没有获得最佳影片的提名呢?原因就是老话一句,因为好莱坞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四、《大都会》(Metropolis,1927-1928)获提名电影:《最后命令》(the Last Command)、《非法图利》(the Racket)、《七重天》(Seventh Heaven)、《血肉之路》(the Way of All Flesh)得奖电影:《铁翼雄风》(Wings)这是多么重要的奥斯卡奖的第一次颁奖典礼,但是他们还是搞砸了!第一次的奥斯卡完全是一次“政治事件”,因为当年成立奥斯卡奖时,好莱坞正因为劳工问题而动荡不安,或许创办人认为,一个盛大的宴会、颁一些光彩夺目的奖项,就能安抚好莱坞那些满腹劳骚的员工们。
正因为如此,奥斯卡的创办人认为,第一次最佳影片的提名电影一定都要是国产的。不幸的是,佛烈兹朗的《大都会》是德国片,所以被三振出局!
《大都会》的故事,是描写在地下的劳工们挥汗工作,在地面上的老板们却冷酷无情的在狞笑着,或许这会让所有人联想到他们的工会问题。无论如何,我们等了50年后,才等到《银翼杀手》这部类似《大都会》的巨片。但是,该片的功力还不及这部德国表现主义经典作品《大都会》的一半。
更糟的是,后来《大都会》甚至受到了双重冷落,米高梅电影公司的路易斯梅尔知道奥斯卡需要一些国际奖项,所以德国导演F.W.莫诺的作品《日出》(Sunrise,直译),获得了所谓的最佳艺术品质奖,这个令人困惑的奖项,后来被剔除出奥斯卡奖项中。
五、《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1989)提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春风化雨》(Dead Poets Society)、《我的左脚》(My Left Foot)、《梦幻成真》(Field of Dreams)得奖电影:《温馨接送情》(Driving Miss Daisy)这部由黑人导演史派克李所拍摄的煽动影片,叫做《为所应为》,但是奥斯卡并没有让它受到应有的待遇。讽刺的是,当年提名影片中,有三部都是以偏见与政治为题材。《为所应为》描写在布鲁克林区最热的一天中,因为种族问题所引发的爆炸性事件,同样都是探讨种族与偏见,但是它却没有像《温馨接送情》一样获得奥斯卡的提名。
很奇怪的是,一个美国黑人导演探讨种族紧张情势的电影,竟然会输给澳洲导演布鲁斯贝瑞斯福德描写美国南部种族偏见的《温馨接送情》。
从一开始,萝西培瑞兹挑衅的舞蹈,到最后“打击权力”的宣告,《为所应为》将观众的情绪炒到最高点。史派克李这部经典作品并没有让人失望,当初电影中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后来都在影坛上窜红,包括了:萝西培瑞兹、山缪杰克森、丹尼艾洛、约翰特托罗、马丁罗伦斯等,导演史派克李在片中演出比萨外送小弟莫基,其演技也是一流。
六、《热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1959)提名电影:《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安妮少女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修女传》(the Nun s Story)、《金屋泪》(Room at the Top)得奖电影:《宾汉》(Ben-Hur)比利怀德历久弥新的经典电影《热情如火》,是一部黑道喜剧电影,由杰克李蒙与汤尼寇提斯主演,他们因为目睹谋杀案而被黑道追杀,为了逃命,两人化妆成女人,混在一个女子交响乐团中。不久后他们发现,逃命根本是小事一桩,要如何向性感的乐团女子玛丽莲梦露表白,才是比较重要的呢!
比利怀德因此片获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剧本中充满了诙谐的智慧,加上杰克李蒙(获最佳男主角提名)、汤尼寇提斯与玛丽莲梦露顶尖的演技,还有比利怀德指导的摄影,也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提名。但是,这样一部好片中的好片,却没有获得最佳影片的提名。
七、《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提名电影:《四海一家》(Friendly Persuasion)、《巨人》(Giant)、《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得奖电影:《环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奥斯卡对西部片一直采取放牛吃草、置之不理的态度,所以,对于《搜索者》的命运,我们一点也不意外。曾有人问导演约翰福特他作品的类型,他回答:“我拍摄西部片。”如果根据奥斯卡的偏好来回答,他一定不会这么说。
约翰福特曾四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但是每一部都不是西部片。他为影坛创立了西部片的类型电影,是美国电影少数原创的艺术类型之一,但是奥斯卡却视他的《搜索者》为一只破轮胎。
此片可说是男主角尊荣最精彩的演出之一,片中以逼真的枪战、刺激的追逐,描写一个南北战争的退伍军人,穷尽毕生精力,追查被印地安人掳走的小侄女下落。
八、《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0-1931)提名电影:《伊斯特林传》(East Lynne)、《头条新闻》(the Front Page)、《史凯派》(Skippy)、《交易者的号角》(Trader Horn)得奖电影:《壮志千秋》(Cimarron)很多人都认为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剧《城市之光》是他演艺事业中最高的艺术成就,道理很简单,故事描写一个小流浪汉爱上一个瞎眼卖花女,于是一心一意帮助她恢复视力。片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但是卓别林细腻、直率又幽默的肢体语言,巧妙的将其平衡。
片中,小流浪汉与一个百万富翁酒鬼之间的友谊,为此片增添了不少笑料,但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代表片段,还是片中的一场拳击赛与在餐厅中的一场疯狂的舞蹈。
这部片为何是遗珠之憾呢?因为奥斯卡发现“沉默已不再是金”,默剧的时代已经过去,有声电影当道,但是卓别林在片中却始终一语不发。
我们应该踢奥斯卡一脚,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城市之光》列入他们的国家电影目录中,但是当年获提名的电影,却没有一部列入该图书馆。这样子看来,小个子卓别林还是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九、《万花嬉春》(Sinin in the Rain,1952)提名电影:《青楼情孽》、《日正当中》(High Noon)、《劫后英雄传》、《蓬门今始为君开》得奖电影:《戏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就某方面而言,《万花嬉春》之所以没有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男主角金凯利可说是罪魁祸首,因为如果他没有演出1951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花都舞影》,隔年也不会降低《万花嬉春》的得奖率了。
《万花嬉春》今日被视为奥斯卡最棒的歌舞剧,它的每一个条件都符合奥斯卡的口味,它是一部有关好莱坞的电影,获得雅俗一致的推崇,加上诙谐优美的编舞、摄影、导演、配乐、歌曲、舞蹈与演技。
片中的歌曲都是上上之作,包括了唐纳欧康诺滑稽逗趣的“Make em Laugh ”、唐纳欧康诺与金凯利天真纯朴的“Moses Supposes ”、还有金凯利笨拙可爱的“Broadway Melody ”。
事实上,《万花嬉春》不仅是最佳影片的遗珠之憾,它在所有的主要奖项中都缺席,甚至奥斯卡连最佳配乐都不颁给它,反而颁给了另一部片《With a Song In My Heart》。
十、《后窗》(Rear Window,1954)提名电影:《凯恩舰事变》(the Caine Mutiny)、《乡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七对佳偶》(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罗马之恋》(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得奖电影:《岸上风云》(On the Waterfront)奥斯卡有时就象脱缰之马,谁也不知道它会往哪儿去?所以,恐怖大师希治阁的电影从来也没有获得最佳影片的提名。试想:1959年的《北西北》没有提名、1960年的《惊魂记》未受青睐、1963年的《鸟》三振出局!
但是,如果我们要选出一部希治阁克的电影,值得奥斯卡双手奉上一个奖座,那《后窗》绝对会脱颖而出。(有人可能会觉得是《迷魂记》,但是这部片对奥斯卡而言太复杂、太骚动,而且它还有结构上的问题。)《后窗》拥有最闪耀的阵容、最刺激的剧情,是好莱坞至今最完美的悬疑片,每一个镜头都安排的恰到好处、毫无浪费。它描写一个因为脚受伤而行动不便的记者(吉米史都华饰演),在自家的后窗,意外以望远镜目睹一宗谋杀案,于是他在美丽女友(葛丽丝凯莉饰演)帮助下,试着找出谋杀案的真相。
对于奥斯卡,或许希治阁是自掘坟墓,因为他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演员都是畜牲。”后来他又修正为:“我的意思是,演员都应该像畜牲一样被对待。”这部句真是太经典了!但是对于那些奥斯卡奖的投票委员们而言,他们怎么受得了呢?
Ⅵ 80部日本电影推荐
我关于日本电影的一些推荐或许没那么全面,大家有兴致,看看即可。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 《天空之城》(1986年)动画/奇幻/冒险
我个人最爱的一部宫崎骏动画作品,从画面到故事,从音乐到场景,一切都美得难以言喻。久石让为天空之城作的音乐真的美到无以复加,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从来都是如此美妙神奇。
永远也无法忘记天空之城里那孤独的铁皮人,巨大的手掌里,为主人公送去一朵小花。
2/《情书》(1995年)爱情/剧情
看过的第一部岩井俊二电影,后续看了很多,还是这部《情书》最是心头好,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读大学的一个冬天,片子里唯美的场景、音乐等各方面设计,堪称最美的电影之一,而片子所展现的极致暗恋,及对生与死轻飘飘的探讨,都对彼时不到20岁的我有了极大影响。
1995年的片子,岩井俊二凭此扬名,如今看来,片子的许多技法也影响了一代人,那种小清新的、唯 美文 艺画风最是“蛊惑”年轻人的心,即使今天来看,这个片子也煞是经典。
3/《菊次郎的夏天》(1999年)剧情/喜剧
久石让的音乐除了在宫崎骏的电影里发光发热,其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北野武的电影中了。
这部《菊次郎的夏天》儿时便看过,后来又看过很多遍,每每想起这部片子,映入脑海里的,总是一脸凶相的菊次郎和小男孩在车站等车的场景,热烈的夏天,汗水直流,而片子里所演绎的一切总有一股温情脉脉。
4/《记我的母亲》(2012年)剧情/亲情
直到快十年后的现在,想起这部电影,还是记得当时看到最后泪水夺眶而出的感动,印象极为深刻。
真是喜欢这样的片子,叙事平缓静溢,感情内敛深刻,好像一篇长长的感情充沛的散文,渐渐的堆积铺垫,直到在心中聚成一股暖流。日本电影讲述亲情一贯的平缓,故事到高潮时,内心无法自持,直击心灵。
5/《龙猫》(1988年)动画/奇幻/冒险
就像是这张国内重映时的宣传海报一样,龙猫在记忆中是很高大很温暖的,浓厚的绒毛,宽大的肚皮,给人安全感满满。
一部《龙猫》,是宫崎骏最有爱的动画了。
6/《入殓师》(2008年)剧情/亲情
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当年看过后就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异常沉静、平和的探讨了关于生与死这个话题,情绪始终平缓,直至最后,感人至深。
这是一部在生死观上对我有一定影响的片子,片中关于“死亡是一道门”的台词相信许多人也记忆犹新。日本总是有许多这样的电影,极其有耐心的讲述一个冷门职业,譬如这部《入殓师》、譬如讲述编着辞典的《编舟记》、譬如讲述伐木工的《哪啊哪啊神去村》等,片子主旨也都是借由一个特殊职业的视角,表达那些人生态度或价值观。
7/《四月物语》(2004年)爱情
一曲关于暗恋的极致美丽散文诗,
那时候的松隆子太美好了。
8/《东京物语》(1953年)家庭/剧情
刚到东京的时候,妈妈说:“原来东京这么近。”决定离开东京的时候,妈妈说:“东京真的太远了。
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9/《东京家族》(2013年)家庭/剧情
翻拍自“东京物语”,总是记得母亲的那一句台词:你有好好吃饭吗?
一部特别温馨有爱的家庭亲情片,山田洋次作为日本最高产的导演之一,曾经拍过系列多达40+集数的《寅次郎的故事》,对此类亲情片,山田老先生总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一个家庭的烦恼、忧喜、隔代之间的代沟以及血液流淌里不可磨灭的亲情,表达的总是让人感同身受。
10/《东京日和》(1997年)家庭/剧情/爱情
看《情书》时认识了中山美穗,后面查询资料看了这部《东京日和》,电影中的她温婉、朦胧,以及哀愁。
导演竹中直人,在我看这部片子之前,看了不少有他参演的片子,片中的他的形象多猥琐、下流且 搞笑 ,而这部《东京日和》里,他却温暖、深情、沉静,一如这部片子一样。
11/《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006年)剧情/歌舞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让这句话传播更远的不是原作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这本书,而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
《松子》讲述故事是关于从小缺乏父爱的松子悲惨的一生,他不断的渴望被人爱,不断的讨好丢失自尊的靠近一个个男人,将自己的幸福托付给一个个男人却每一次都被抛弃,最终将自己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她始终觉得再坏的两个人关系也比一个人的孤独要好,宁愿被欺骗、被鄙夷、被辱骂、被殴打,也不要一个人,她这样的价值观是将她自己送入绝望生活的深刻缘由。
12/《横道世之介》(2013年)剧情/爱情
个人接触的第一部冲田修一导演的作品,也是至今为止最爱的一部,后来的《莫西干回到故乡》、《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也各有各的好,但都不及这部《横道世之介》带给我的感动之深。
电影里说,光是遇见横道世之介,就觉得赚到了。——看了这部片子,大概也是一种赚到了。
13/《编舟记》(2013年)剧情
一部电影,诠释一个冷门职业的伟大。
14/《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年)动画/奇幻/冒险
宫崎骏在2004年推出的动画片,都说男主是宫崎骏所有片子里最帅的存在,嗯,我同意。
15/《千与千寻》(2001年)动画/剧情/奇幻
艺术成就最高的宫崎骏动画,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千寻、汤婆婆、无脸男、白龙、锅炉爷爷,每一个角色都是记忆中最深刻的存在。
16/《告白》(2010年)剧情/惊悚
中岛哲也自《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又一部经典之作,极强烈的影像风格,大量的慢镜头,不断切换角色的讲述,让整个故事摄人心魂,一个母亲的复仇,一名男孩的善恶转变。
17/《百元之恋》(2014年)剧情/运动
一个小人物的蜕变之旅,很难得的一部并没有任何鸡汤味的励志片,安藤樱在电影中大放光彩,前半段有多丧,后半段就有多燃。
18/《那年夏天宁静的海》(1991年)剧情/爱情
一部宁静的片子,讲述两名聋哑人之间简单的爱情,安静、伤感,整个片子淡淡的,久石让的配乐实在太好听。
19/《听说桐岛要退部》(2012年)剧情/青春
一部风格具有强烈特色的青春片,片名中的“桐岛”,始终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如同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一样。
电影转换角色视角,将同一件事编织在一起,最后是一个沉默男孩的“反抗”。
“桐岛式”的青春,是大多数人的青春,盲目而苍白,等待又迷惘,电影中表现校园小圈子里的各色演员的性格也非常的典型和丰满,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曾经青春里对爱情对未来对生活的那些不明了。
20/《坏孩子的天空》(1996年)剧情/犯罪/运动
北野武不屈式的青春,半自传、自编自导,讲述两个男孩从学校到 社会 的成长历程,迷惘、不羁、混乱,这部片子仍旧是北野武加上久石让的一出好戏。
21/《燕尾蝶》(1996年)剧情/犯罪
岩井俊二《情书》之后的一部片子,这可能是他故事上野心最大、格局最高的一部,当然风格上依然还是他那熟悉的“小清新”。
22/《花与爱丽丝》(2003年)青春/剧情/爱情
岩井俊二小清新文化代表作,唯美画面,清新音乐,简单故事,美好意象,天空,大海,芭蕾舞,还有苍井优和铃木杏。
相信看过这个片子的观众,永不会忘记苍井优在片子踩着纸杯翩翩起舞的画面。
23/《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2015年)动画/剧情/喜剧
电影《花与爱丽丝》后11年,久石让带来了片子的动画续作,还是那两个熟悉的角色,苍井优与铃木杏也回归参与配音,情怀满满。
24/《奇迹》(2011年)剧情/家庭
一段破败婚姻隔断了兄弟两人,哥哥随着母亲,弟弟跟了父亲,但两个小男孩依旧踏上了相聚并一起冒险的道路,是枝裕和经典之作,小故事里藏有无限温柔。
25/《再见我们的幼儿园》(2011年)剧情/儿童
又一部讲述小朋友“出逃”故事的片子,芦田爱菜真是太可爱了。
26/《步履不停》(2008年)剧情/家庭
你才25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27/《萤火之森》(2011年)动画/奇幻/爱情
很短的片子,很长久的少女心。
28/《转转》(2007年)喜剧/剧情
每年日本都会出一些小品文性质的影片,成本不高,没有大场景,表现的基本是些很小的事情,如同散文一样,淡淡地讲述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 连接,沉郁又温情,我每年都会看上那么几部。
07年的《转转》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一个类似公路片的设定,两个搭配具有喜感的男人一路上慢悠悠的散步,走走停停,碰上不少人,闹了些笑话。电影因此并不沉闷,甚而有些奇妙的幽默。
29/《秒速5厘米》(2007年)动画/爱情
新海诚《你的名字》前最知名的作品,
唯美画风,纯爱故事。
30/《白兔糖》(2011年)剧情/喜剧
芦田爱菜加上松山健一,这样的搭配,
讲述温暖治愈的故事,谁不爱?
31/《如父如子》(2013年)剧情/家庭
朝夕相处的感情和血缘关系,孰轻孰重,是枝裕和尝试以一个略带“狗血”的故事做一个关于“父子情”的探讨,在他的片子里,总有触动你的细节。
32/《摇摆少女》(2004年)剧情/喜剧/音乐
青春励志,简简单单就好,电影里表现的少女们的青春,勇敢、向上,
没有纯爱元素的青春片,一样好看。
33/《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年)剧情/青春
一面是极度明媚的诸如稻田、天空的元素,绚烂又纯净,一面是极度敏感、脆弱又残酷暗黑。岩井俊二的这部青春片如今看来并不能说明有多好,甚至会让大部分非受众觉得矫情、事儿。
然而在受众眼中,却无比妥帖。
34/《爱的曝光》(2008年)剧情/喜剧/爱情
圆子温的电影,我看过一些,恶趣味、血浆、神经质,满足我很多不为人知的恶趣味体验,但真正我愿意推荐的只有这部长达237分钟的《爱的曝光》。
一部2008年的片子,那年的女主角满岛光才23岁。
35/《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年)剧情/喜剧
日本是一个很认真的民族,认真到关于伐木工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颇有趣且让人无限回味的片子。
36/《机器人大爷》(2012年)剧情/喜剧
日本电影总能给人一些惊喜,虽然这片子整体看来并没有那么优秀或者好笑,但让一个老头去假装一个机器人还是挺好玩的,况且它不渲染老年人生活的孤独这点也着实不易。
37/《虞美人盛开的山坡》(2011年)剧情/动画
宫崎吾朗最幸运的是,他的老爸叫宫崎骏,他最痛苦大概也是宫崎骏是他老爸。《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显然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但因为宫老的陪衬,宫崎吾朗却很少能够被人看见。
38/《小森林》系列(2014-2015年)剧情
小清新版“舌尖上的日本”
39/《再见,总有一天》(2010年)剧情/爱情
美人迟暮,讲的就是《再见,总有一天》中的中山美穗吧。
40/《河畔的朔子》(2013年)剧情
一个落榜考生的假期,那个夏天,她遇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大人,那个夏天美好、绵长,她想过逃避,最后还是踏上了“复读”的道路。
片子就像是一篇日记体的散文,讲述的是日本电影中最爱关注的小故事。
41/《热血高校》系列(2007-2014年)动作/青春
是我成长历程里很重要的一部片子了,电影《热血高校》系列三部,前两部口碑好一些,最后一部比较一般,也很好理解,从导演到演员都换了,也基本算是一个和此前两部片子毫无关系的电影了。
这个系列的电影,大概是中二少年们都会因此狂热的那种类型片,如同90年代的香港片《古惑仔》,喜欢就因为一个字——酷。
对了,基于这个理由,我也很爱曾经很火的《死亡笔记》。
42/《唇上之歌》(2015年)日本
请记住2015年的这部《唇上之歌》,新垣结衣没有再演绎少女,而是成为了一名老师。
片子的缘起因为一首歌《继续:给15岁的自己》,也就是华语歌曲《后来》的原版。
43/《厕所女神》(2011年)剧情
因为芦田爱菜小朋友,一部并不太特别的励志青春电影也变得那般灵气起来。
44/《只是爱着你》(2006年)剧情/爱情
宫崎葵早年纯爱系电影一部,日本上一代“小花”式的女明星基本都拍过那些烂俗、煽情、催泪的所谓纯爱片,如新垣结衣有《恋空》,长泽雅美有《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
45/《百万元与苦茶女》(2008年)剧情
苍井优早期片子里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
关于一个女孩成长的电影。
46/《生日卡片》(2016年)剧情/爱情
宫崎葵也开始在这个片子里演妈妈了,却依旧没能逃过患病去世的“命运”,电影讲述的是妈妈在过世前,以“生日卡片”的形式提前为女儿送去了未来十年的问候、建议、与爱。
电影的最后一段,让人泪如雨下。
47/《穿越时空的少女》(2006年)剧情/爱情/科幻
那什么,满满少女心吧。
48/《摄影机不要停》(2017年)喜剧/恐怖
2017年日本超现象级的片子,以极低约18万人民币的成本,搏下了约1.73亿人民币的票房,其中的杠杆比另无数电影人折服。
电影本身其实并非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佳片,他并非给人以深刻的 情感 或思想“爆击”,也并没有到那种让人拍手称快酣畅淋漓的观感,《摄影机不要停》更多的是片子结构上的奇技淫巧,以及电影故事里,电影主创们对电影这个事情喷涌而出的热爱,和拍摄一部电影背后的那份笑泪有加,令人感动。
49/《家族之苦》系列(2016-2018年)喜剧/家庭
导演山田洋次曾经在60年代末至90年中期,用了近30年的时间拍了40多部《寅次郎的故事》,如今,年近90的老爷子仍旧活跃在影坛之上,创作力旺盛,《家族之苦》系列便是导演近年来的代表作。
从16年的《家族之苦》,到17年的《家族之苦2》,18年的《家族之苦3》,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希望这个系列可以一直拍下去。
在讲述家庭温情的喜剧层面上,山田洋次是最好的导演,《家族之苦》系列,出一部我必看一部。
50/《镰仓物语》(2017年)剧情/奇幻
镰仓鬼怪故事,还怪有趣的。
51/《小偷家族》(2018年)家庭/犯罪/剧情
是枝裕和斩获戛纳金棕榈大奖电影,片子聚焦的是一个超乎人伦的组合家庭,带给我们的也是一份奇怪的带有残忍底色的温柔,那些复杂的情绪复杂的 情感 ,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总能给人一次“痛击”。
如同是枝裕和的许多电影一样,他的镜头永远聚焦“家庭”,故事却绝非简单的温情或一味的残酷,而是相互交织。表达也从不止于“家庭”,还有背后冷暖的 社会 。
52/《空气人偶》(2009年)奇幻/剧情/爱情
这可能是是枝裕和所有电影中最特别的一部,片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充气娃娃”复活后的故事,奇幻的故事,底色其实是人的孤独、感情的复杂。
题外话,其他片子里从不觉得裴斗娜美,而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却那般美(不是因为全裸了)。
53/《无人知晓》(2004年)剧情
那么这部片子就是我认为的、是枝裕和最残酷的一部了,电影改编自真实 社会 事件,电影聚焦群被遗弃的小孩,他们在一个秋天被母亲遗弃,四个小孩相依为命,电影最后在小妹意外过世后结束,其他三人继续着看不到明天的生活。
这是一部后劲十足的片子,以至于我每次回想都难以释怀,内心里特别想知道片中那一群被母亲遗弃的小孩最终结局会是如何,电影的故事底色十足的残忍残酷,但当电影的镜头对准孩子们之间的打闹玩乐,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时,又充满了温柔。
54/《人生密密缝》(2017年)同性/家庭/剧情
想做女人的男主在面对母亲时,母亲说:“对不起是我没能给你生出胸部”
日本电影是什么?就是这些细节。
55/《极恶非道》系列(2010-2017年)动作/犯罪
全员恶人,你争我斗,北野武的“硬核黑帮”三部曲。
56/《红辣椒》(2006年)动画/悬疑/科幻/惊悚
诺兰的《盗梦空间》,在这部片子面前还嫩了点。
57/《比海更深》(2016年)剧情/家庭
个人最爱的一部是枝裕和导演作品,其他片子故事或太残酷、或太奇情、或太巧合,相比之下这部《比海更深》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中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小故事,归根结底是一句话,我们可能终究会活成自己不想活成的样子。
是枝裕和的电影总是如此,镜头永远对准生活里的人,剧情聊胜于无,好似什么也没有说,但看过后总觉得像活了一遍别人的人生。
58/《你的名字》(2016年)动画/爱情/科幻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59/《莫西干回到故乡》(2016年)家庭/剧情/喜剧
因为《横道世之介》,而去看了导演冲田修一的《莫西干回到故乡》,片子讲述的是有着性格的年轻一辈回到故乡,与父辈的碰撞和融合,以及自我成长的故事,有笑有泪,值得一看的日式亲情片。
60/《昭和六十四年》(2015年)悬疑/犯罪/剧情
一部剧本甚是精彩的复仇故事,故事引子是发生在日本昭和年间的一起绑架杀人案,那时正值日本天皇逝世,昭和改年号为平成,这个事情被公众遗忘。
于是父亲用自己的方式,展开了一段维持14年的复仇计划。电影相当精彩,尽管时长近四个小时,依然会有些意犹未尽。
61/《大逃杀》(2000年)犯罪/惊悚/动作
《饥饿 游戏 》在它面前,只是小儿科。
62/《日日是好日》(2018年)剧情
哪怕是为了怀念树木希林老奶奶呢,这部片子也是值得一看的。
63/《漫长的告别》(2019年)家庭/剧情
这是一部典型的日式家庭片:中学老校长东升平(山崎努饰)患认知障碍症,一点点失去记忆,最后七年,妻子与两个女儿陪他回忆往事,许多过往浮现出来
片子围绕老病死的日常叙事,这是日本亲情片最擅长的类型,各种琐碎小事之中,总能有那些不动声色的感动时刻。
64/《只有爱能让我生存》(2018年)爱情/剧情
日本电影总是能够将都市人群各种微小的情绪表达得那样准确,
很多东西,总是多一分矫情,少一分不够,日本电影总是刚刚好。
65/《忧郁症患者》(2018 年)剧情/犯罪/喜剧
杀杀人,拖拖地。
66/《祈祷落幕时》(2018年)剧情/犯罪/悬疑
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电影,任何复杂奇情的案件,大概都逃不过阿部宽这双深邃的眼睛吧。
67/《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2018年)传记/剧情
冲田修一执导,讲述日本传奇画家熊谷守一的故事,
有意思。
68/《寄生兽》(2014年)剧情/动作/科幻
动漫改编真人电影,染谷将太主演,
有意思的。
69/《午夜凶铃》(1998年)恐怖/惊悚
传说中最吓人的恐怖片,但我看了觉得还好的。
70/《咒怨》(2002年)悬疑/恐怖
导演清水崇自《午夜凶铃》之后又一部享誉世界的恐怖片。
71/《垫底辣妹》(2015年)励志/剧情/青春
一部表达青春期女生自我改变的电影,故事聚焦于一个全年级垫底的美少女,她打扮入时,浓妆艳抹,无心学习,出入夜店场所,吸烟犯事,游离于边缘。但在补习老师的开导下,以及母亲的无限包容与鼓励,好友的理解,和自己骨子里改变的决心,最终考上庆应大学。
励志青春片,只有我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样子。
72/《萤火虫之墓》(1988年)剧情/动画/战争
无论如何,战争时下的普通人总是悲惨的。
73/《嫌疑人X的献身》(2008年)悬疑/犯罪/爱情
还是得看日本原版的。
74/《生存家族》(2017年)家庭/喜剧
电影《生存家族》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突然有一天电再无法使用,在东京生活的铃木一家决定骑自行车去乡下,逃离东京。
看似末日题材,实则还是日系治愈系家庭片。
75/《行骗天下》电影篇(2019年)喜剧/犯罪
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有长泽雅美,有各种反转的故事,还要什么自行车?
76/《澄沙之味》(2015年)剧情
树木希林总在是枝裕和及其他日式亲情片中扮演母亲、奶奶一类配角,而这部《澄沙之味》中却是绝对的主角,试想下,有这位老奶奶,怎么可能不让你感受人生的一些温暖呢?
77/《海鸥食堂》(2006年)剧情/喜剧
世界的语言,除了各种艺术,大概还有 美食 和笑脸,片子讲述了日本人在芬兰开食堂的故事。
78/《东京塔》(2007年)家庭/剧情
改编自畅销“哭泣小说”《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小田切让搭档树木希林,催泪亲情片,在冷风肆虐的日子,不妨看看。
看过许多日本电影,就像是读了许多长长的散文,那些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里,埋藏了许多动人瞬间,那些感人至深的,恰恰是最真实的平常。
79/《袅袅夕阳情》(1993年)剧情
我几乎没怎么认真看过黑泽明大师的片子,
我推荐这部他最后的遗作。
80/《起风了》(2013年)动画/战争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公认的大师,他的片子总是那般充满奇妙的遐想、美好的感情、绝美的画风。几乎每一部都令人难以忘怀,这份榜单中没有提到的那些,我也都一并推荐,包括《魔女宅急便》、《风之谷》、《幽灵公主》等。
在这里我想提的,是这部《起风了》,这是宫崎骏截止目前为之执导的最后一部长片,也是他导演生涯中故事最现实的一部。
如同电影中随处可见的吸烟镜头也透露着这个年代下人们普遍的焦虑心情。由此而来,《起风了》比其他任何一部宫崎骏电影都要表现的现实、沉闷、严肃、节奏缓慢,这是一部深邃的电影。
Ⅶ 有什么比较出名的韩国日本电影介绍吗类似悬疑,查案,杀人犯这样的电影
点与线(2007)
导演: 中岛哲也
一所平凡的中学,1年B组即将迎来春假。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们肆意吵闹,殊不知一场绵亘数月的风暴正向他们袭来。级任教师森口悠子全然无视这片混乱,静静地向学生们做出最后的告白。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然而女儿最终在游泳池中溺水身亡。警察 认定这是一起意外,森口则认定女儿死于班上两个学生之手。她不动声色地指责着犯人A和B,并宣布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仇。在此之后,森口辞去教师职务,1年B班的学生也心怀惴惴迎来了春假。新学期开始,残酷的风暴袭向了这群无知无畏的少男少女……
Ⅷ 一生必看的日本动漫电影
1. 《千与千寻》
宫崎骏导演封笔之作,自此,宫崎骏退休了。当然,老爷子还是耐不住寂寞了,又重出江湖了。宫崎骏在淋漓尽致展现了对飞机的热爱与痴迷之余,还通过令人咋舌的想象力打造了主角相会时那如梦如幻的斑斓世界。韩国看过影片的影评人和媒体对影片持赞赏态度,《朝鲜日报》称,《起风了》有“和宫崎骏本人一样使人平静的本事”。
Ⅸ 求2017年日本电影《冰淇淋与雨声》网盘资源
链接:https://pan..com/s/199bxoczc4zTDi8Fe9qKpcg
《冰淇淋与雨声》是由松居大悟执导,YuzuAoki主演的一部影片。2017年,某座小城市预定要上演一出话剧。而这出剧名为《Morning》非比寻常,它由享誉全球的英国着名剧作家SimonStephens亲自执笔创作,此次更是首度登陆日本。为此,主创紧锣密鼓准备。从最初的试听遴选开始,未有任何经验的少男少女便踌躇满志朝向荣光的舞台。可就在排演过程中,意外发生了……
Ⅹ 享誉全球的《咒怨》,有哪些恐怖的元素
诡异的声音,爬走的女性,突然出现的孩子等,让《咒怨》成为了享誉全球的恐怖电影。
提及恐怖电影,相信很多人都会第一时刻想起日本的《咒怨》以及《午夜凶铃》 ;一间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房子却带来了无数人的消失和死亡,让《咒怨》被赋予了世界上最恐怖的“真实故事改编”,恐怖元素真的很多。
《咒怨》系列作品是成功的,各种恐怖元素让我们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