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日子美国电影影评
1. 求感人的欧美同志电影
考虑了半天,要感人,还要是好结局,应该是想文艺片那种吧。
大部分感人的就让主角双双死去,不然便剩下一个独活,或是承受着压力劳燕分飞。这算悲剧。
而更多的算是正剧,带上喜剧的成分,不知道还能不能感动你。
想了想,也就文艺一点的符合这个要求了。
推荐下面这些:
闪亮的日子.Latter Days.2003
欲盖弄潮.Shelter.2007
巴黎小情歌.Love Songs.2007
美好事物/愈爱愈美丽.Beautiful Thing.1996
爱之初,欲本善.A Little Comfort.2004
难以抗拒的真爱.Defying Gravity.1997
离开我,记得我.Gone,But Not Forgotten.2003
旅程.The Trip.2002
哭泣的游戏.The Crying Game.1992
爱与哀愁/当爱情来临时.When Love Comes.1998
收拾好你的东西.Get Your Stuff.2000
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1987
费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
一千多云.A Thousand Clouds of Peace.2003
长期伙伴.Longtime Companion.1990
爱的初体验.Get Real.1998
我的美丽洗衣店.My Beautiful Laundrette.1985
男孩到男人/同志寓言.Boys To Men.2001
军官与男孩.For a Lost soldier.1992
爱疯狂.C.R.A.Z.Y..2005
好奇天使心.The Curiosity of Chance.2006
他和她的男人.The Man of My Life.2006
爱滋味.The Witnesses.2007
迷情站台.Clapham Junction.2007
伊桑·格林的群居生活.The Mostly Unfabulous Social Life of Ethan Green.2005
2. 闪亮的日子读后感800
闪亮的日子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闪亮的日子》这本书。我从翻开第一页就被故事吸引住了,这本书总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记忆如潮 、总是难忘、流年思旅、忽然明白和人生标高。我一天就读完了。现在我给大家讲几个记忆忧心的故事。
第一个:“扛树”。“扛树”这篇短文很让我吃惊,主人公竟然扛着树木走了49公里。我又想想我们现在的孩子,走走就说累,唉。
第二个:“科学不能承受之重”,在这一篇里,我知道了科学是把双刃剑,虽然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几十年来地球变暖而导致的环境恶化,人们生存的地球在一步步地恶化,如果不及时抢救,地球会毁在我们的手里。还有核武器,核武器的威力让人想起来都害怕美国投了几颗原子弹,使日本人现在都害怕,而原子弹的爆发会有许多化学物质。有些化学物质100亿年后才会没有,所以说人类要把科学用到正当的地方才好。
第三个:“奇迹”这篇课文里面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关于四川桑庄中学的故事,地震来临时,2200多名师生有序的排到操场,一个人也没有受伤,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读了《闪亮的日子》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人都有闪亮的日子。
书中的张卫东,他在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然后他被推荐上了一所农业中专学校,毕业后又肯钻研,后来赶上干部年轻化、专业化机遇,如今已是一个大镇的党委书记,生活得既风光又宽裕,他的日子还不够闪亮?还有书中的浙商们,个个都是“大老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活力,创造了富裕,也创造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他们想不闪亮都不行。
就像书中的红梅,为了自己的丈夫,她放弃了前途无量,忍受着别人的指指点点,她的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也是如此闪亮。又如书中的兰花,别人的错误都拉到自己身上,而自己做了好事也不留姓名,她那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时刻闪着光芒。
让我们珍惜我们闪亮的日子。
3. 推荐结局好的人物美型的BL电影 国别不限
春风物语··(浜尾京介特别美) 《纯爱》(栩原乐人那叫一个可爱~~) 《爱的言灵》 《暹罗之恋》(说实话:挺好的电影,拍的特干净温馨 但···我有点伤) 《17岁的天空》 《盛夏光年》 《爱得初体验》(结局我没看懂,貌似是好的结局,男主角挺好看的)《boys love》(一部结局不好 二部挺好的,男主角也挺美的) 《体育馆宝贝》 《致不知何时的你》 《46亿年の恋(46亿年之恋)》(带有bl成分,不过是那种高智商电影,至今我还有不懂得地方) .《悸动青春》(男主角好看的说,但结局挺委婉的).《我们的爱之协奏曲》(同《悸动青春》) 还有些就不记得了······(推荐一下《断背山》虽然结局挺伤的,但是值得细细品位的电影,影评也特别好)
4. 求 闪亮的日子(迫近之日)latter days电影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dK_Y6mVB5wo3Y6vrYIMeXw
克里斯蒂安(韦斯利拉姆齐Wes Ramsey 饰)是个同性恋者,他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经常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风流史。这天,有四位年轻英俊的摩门教徒搬进克里斯蒂安的公寓。乐不可支的克里斯蒂安拿着一箱啤酒去窜门,可是他同性恋的身份一眼就被看穿了,被他们赶了出来。克里斯蒂安发誓一定要追到其中的一位英俊小伙阿隆(史蒂夫山德沃斯 Steve Sandvoss 饰),一雪前耻。
5. 耽美电影推荐
1、《跆拳道》
从小在训练池畔长大、以成为游泳冠军为目标的库巴,一直与母亲及女友同住狭小的公寓中。夹在母亲亦步亦趋的“贴身”照顾与女友黏腻交缠的规律生活之间,爱似乎只是义务,欲望则是身外之物。更衣室里随处可见精壮男体,但面对体内升起的另类冲动,库巴总选择在野外公厕的狭小厕间里解决欲望。
直到一场派对上邂逅有着截然不同生活的英俊大学生米哈尔,库巴潜于水面下的爱欲情潮顷刻失控,规律的生活被打破殆尽,身边的人们也被卷入情感的暗流......
6. 闪亮的日子的内容简介
《闪亮的日子》是畅销英语作家比尔·布莱森的最新力作。在这部典型美国童年回忆录的范本中,作者凭着非凡的记忆生动幽默地为读者展开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生活画卷。布莱森1951年出生于美国中部城市得梅因,属于美国婴儿潮一代。他的成长经历充斥着对超人的无限遐想。曾几何时,身着带有闪电图样的旧球衣,颈挂毛巾斗篷的布莱森在自家院子内外疯跑,幻想一跃而过高楼大厦,除尽邪恶无能之辈,还给自己一个“霹雳小子”的名号。他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爱意浓浓却又不同寻常的家庭:为当地报纸写体育新闻的天才作家父亲,担当同一份报纸家装类文字编辑却无暇顾及自家家居艺术的母亲。通过人物塑造,比尔·布莱森重现了超验主义影响下的美国家庭生活和城市风貌--与我们如此贴近,却又遥不可及。
《闪亮的日子》诙谐与怀旧并存,在笑过乐过之后,最令人回味的还是布莱森对旧时代的眷恋和追念,他的诗意渗透在一份浓浓的思乡之情中。本书不失为一部心灵和历史的游记,可谓比尔·布莱森至今最妙不可言的作品。
7. 史蒂夫.桑德沃斯 资料
中文名:史蒂夫·山德沃斯
英文名:Steve Sandvoss
出生日期:1980年9月6日
出生地点:美国纽约
史蒂夫在纽约的郊区长大,报读哈佛大学前在康涅狄格州的学校上学.他是个活跃的艺术分子,追求摄影,学习诗歌和研究美国散文,而且往往选择有争议的角色做为学生舞台剧表演,比如经典的莎士比亚剧( 罗密欧与茱丽叶 , 凯撒大帝 )和布莱希特(伽利略, ba'al ) 。此外,他在哈佛大学还定期地向校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散文,批评论作.在求学期间为了从事职业的演员和模特生涯他多次往返于纽约于哈佛之间,之后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据说是很强大的中文专业)现在基本上都呆在美国洛杉矶。(翻译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更正 ^ ^)
因为在<迫近之日/闪亮的日子/遇上好男孩(Latter Days) >里扮演纯洁可爱的摩门教男孩Aron 与另一男主Christian(Wes Ramsey)谱写了一段童话般的男男爱情,而赢得了一批独特的粉丝.而后多部电影电视表演里均有上佳表现,更因天使般纯净的笑脸被成为”蜜桃微笑”
劲暴的身材惹得一片狼叫,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天使的脸庞,魔鬼的身材."然后他却并不满足于演员这一个身份,同时具备当编剧的潜力
相信如此优秀帅气的他,必将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成为一颗闪亮之星!
网络帖吧地址 史蒂夫·山德沃斯吧
http://tieba..com/f?kw=%CA%B7%B5%D9%B7%F2%A1%A4%C9%BD%B5%C2%CE%D6%CB%B9
主要作品
2003年 电影<闪亮的日子/遇见好男孩/迫近之日(Latter Days)>扮演Elder Aaron Davis
2005年 电视系列剧<重案疑云"The Inside"> 扮演Corey Hall (3 episodes, 2005)
2005年 电影<流言蜚语Rumor Has It…> ..扮演...Scott
2006年 电影 扮演Razor
2007年 电视电影<朱蒂有了把枪/握枪辣妈/单身辣妈Judy's Got a Gun> 扮演Patrick
2007年 电影<活埋Buried Alive> 扮演Danny
2007年 电影<亲亲新娘Kiss the Bride> 扮演Chris
2008年 电影<对我撒谎Lie to Me> 扮演 Mason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45aa3010005ad.html
8. 美国电影美国往事影评
《美国往事》影评
——街头混混面条和小伙伴的四小时人生
《美国往事》是一部神奇的电影,整部影片有四个多小时。影片播放了30分钟后却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是时间越长它就会打动你,让你热泪盈眶。看完影片的我们仿佛在主人公的故事里过完了一生。
青春的残酷与跌宕
我们拥有青春的时候,读不懂他,当回首往事能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可是它却一直是我们生命中最闪亮的日子。电影便是从这样的美好年华开始的,青春是属于这一大帮子孩子们的,他们的青春里是抢劫、偷窃、强奸、贿赂、走私、嫖娼等这些字眼。他们把青春盛放在邪恶的地带里,这里混乱不堪,鲜血飞溅,欲望横流。在这混乱中有奔腾的情感,有孩子的可爱,一个小男孩为了和一个女生发生性关系,买蛋糕讨好小女孩,最后忍不住偷吃掉那块蛋糕。这些小坏蛋身上有爱、美和激情,最后属于他们最美的青春年华被碾碎在这邪恶的世界里。他们的青春是恶的,残酷的,血腥的。无处安放的躁动青春,在这个街道绽放,成无法凝固的美好时光。他们淋着雨跳舞,一起分享。慢慢的他们的世界里不止有蛋糕、爱,还多了金钱,枪,肉欲。“我滑倒了”这个男孩临死的镜头是电影的一个经典镜头,那里无尽的悲情。他们的青春像是混乱肮脏里开出的艳丽花朵,是美好和丑恶的混杂,在那个年代绚烂绽放,慢慢凋零,如同倒下的那个男孩。
友情的背叛与宽恕
麦克西和黛博拉都是把理想看得至高无上的人,沉醉金钱和地位,想要突破自身阶层,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在他成功的路上沾满了兄弟的鲜血,他的成功甚至是用兄弟的生命换来的。面条与他的友情,在梦想面前显得那么不值一提。
麦克西和面条二人性格是不同的,麦克西有很大的野心,很强的掌控欲,在他看来他兄弟之间的友谊不如一箱美金。而面条是一个喜欢追求小幸福的有情有义的街头混混,他虽然烧杀劫掠,杀人放火什么都干,但是关键时刻为兄弟两肋插刀,毫不畏惧。做事有自己的原则,想做的事,不畏艰难险阻,不想做,绝不因为强大势力而屈服。他们俩的不同在很多细节上都有表现,比如在抢银行家时,有个发情的情妇要求匪徒强暴她,麦克西不为所动,做事时不受干扰,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面条选择的是发泄,是短暂的欢愉,等大家要离开时才清醒过来。这些事件反映了麦克西是有长远考虑的,面条追求的则是小幸福。麦克西有着强烈想要往上爬的野心和欲望,当面条不听组织安排,成为阻碍时候,友情的背叛便开始了。麦克西设局打击面条,面条以为是自己害死了兄弟,背负了35年的愧疚。到头来才发现自己被欺骗,麦克西没死,还夺走黛博拉。人的思想在利益诱惑面前变得那么脆弱不堪。穷尽一生发现自己拥有的其实不如失去的要多。如同纯粹的美国梦,最后随着麦克西和垃圾场的消失,划上了终结,灰飞烟灭。
初恋的美好与毁灭
年少时黛博拉给面条读诗歌“我的爱已经筹备好,他的皮肤闪灼着黄金般的辉煌,他的双颊更是丰润,他的眼如白鸽般敞亮,他的身体有象牙的光泽,他的双腿如大理石柱,在肮脏的裤管中孤立着。他可爱极了,但永远将是个没前途的小瘪三,所以永远不会成为我的爱,多可惜!”暗示了黛博拉和面条的爱情悲剧。面条被打得浑身是血求黛博拉开门,黛博拉心痛面条,却不为所动,紧锁住门,这一个内外场景的对照着实让人心痛。黛博拉天性傲娇,在意自己的身份和面子,想要更光鲜亮丽的世界。
面条很爱黛博拉,他可以随便和妓女发生关系,但是和黛博拉接吻都很羞涩。面条出狱后,对黛博拉说“有时当我对一切都感到厌倦,我就想到你,想到黛博拉还生活在某处,有她在,我愿意忍受一切。”黛博拉其实是爱面条的,她愿意念优美的诗给这个少年,愿意在脏兮兮的小屋子里把自己脱光了给他看,后来面条出狱,他们一起烛光晚餐,一起深情曼舞,一起沙滩畅谈,一起互诉衷肠,黛博拉说:”你是我唯一在乎的人。“虽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是名利在黛博拉心里是超过了情感的。她想要过体面上流社会的生活,黛博拉不得不做出选择。她对面条说“面条,我明天要走了,去好莱坞。我今晚来见你,就是要告诉你这件事。”这样的结果给了面条当头一棒。他们两人上车后黛博拉吻了面条,最后的这一吻仿佛在告诉面条,“我爱你,但是我不属于你”。此刻的面条清醒过来,他知道自己要永远失去黛博拉了,面条恨自己留不住她,恨黛博拉辜负了自己,恨他们不能在一起,他强暴了她。与其说他强暴了黛博拉,不如说强暴了自己,得不到的爱情应该做个了结。
“少年子弟江湖老 红粉佳人两鬓斑”,年迈的面条来到了少年时偷窥黛博拉的地方,从厕所的砖缝中,看到的不再是那个翩翩起舞的像天使一样美丽的黛博拉,而是看到了过去几十年时光,那不曾停留的芬芳却是面条永远的的春天。
人生的唏嘘与惆怅
看完这部电影,被“窒息”“沧桑’感笼罩着无法呼吸,银幕渐渐暗淡,命运尘埃落定,看着那一群少年们的梦想幻灭。曾经执着的痛苦从清晰到模糊,到最后的释然,这部影片为我们讲诉了四个小时的故事,看着身后那曼哈顿大桥被落日渡成金黄,熟悉的街口还停着一辆黑色福特。我们很多人似乎从面条的一生中看到了被命运推着走的自己。面条在这几十年的岁月中经历爱而不得的遗憾、友情的背叛,青春的残缺、人生的悔恨自责。这些挥之不去的命运让人感到恐慌、却无法逃避。人生起落,残酷而跌宕的青春,与其说是主人公面条的成长,不如说是岁月的流失,是回不去的遗憾。麦克西最后想要通过死在面条手上来救赎自己,但面条拒绝了他。面条最后那一句“我们浪费了一生。”,为这段“往事”作了最后的总结。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弹指一挥间,匆匆流逝。到头来才发现最伟大、最正确的是时间,时间才是真正的主角。影片最后的中国戏院,面条那被烟雾弥漫扭曲了的微笑,为这段美国往事画上了休止符。以此作为电影了结,象征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越过岁月的山丘,不过是浮生若梦。
现实生活和电影是有很大出入的,生活中极致的痛化成艺术的美,《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中说生活远比电影要残酷的多。反观现代社会,十几岁的青春少女步入歧途,十几岁的少年因冲动酿成大错。青春的时间是很美好的,很宝贵的。我们可以欣赏电影中友情、爱情、生活的美好、爆发与衰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友情爱情还是自己的生活,我们都需要好好的去经营,学会克制,懂的努力。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青春应该像奔腾的大海,不能是平静的死水,我们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前进的步伐,勇敢向前。
9. 求男同电影,谢谢各位大神
平常心,《平常心》(The Normal Heart)是一部同志题材电视电影,故事根据原作者拉里·克莱默(Larry Kramer)本人的经历改写。由马克·鲁法洛Mark Ruffalo、马特·波莫Matt Bomer、朱莉娅·罗伯茨、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s等明星主演。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纽约同性恋艾滋病人群以及HIV携带者的生活。
10. 求这样的同志电影或电视剧:1和0都不娘的,特别是不能是长发的。好的结局。欧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