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机长电影
⑴ 美国有哪些电影主要说在飞机上的,
美国主要说在飞机上的电影有:《空军一号》、《空中监狱》、《迫降航班》、《战栗航班93》、《空中危机》、《红眼航班》等。
1、《空军一号》
该片讲述了美国总统马歇尔乘坐的专机“空军一号”遭到了恐怖主义分子的劫持,尽管他的妻儿都被绑架,但他仍然断然拒绝妥协的建议,并决定与恐怖分子周旋到底的故事。
6、《红眼航班》
是由梦工厂出品的恐怖片,该片由韦斯·克雷文执导,瑞秋·麦克亚当斯,希里安·墨菲,布莱恩·考克斯联袂出演。该片于2005年8月19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丽莎赶到达拉斯参加祖母的葬礼不得不搭乘夜间的红眼航班。遇到了一个陌生男子杰克逊,从而被威胁的故事。
⑵ 萨利机长电影讲的什么
《萨利机长》讲述的是飞机迫降故事。萨利机长在飞机遭遇加拿大雁,失去两个引擎的危急情况下把飞机迫降在了哈德逊河上,拯救了飞机上一百多位乘客的生命。民众虽然把哈利当成英雄,他却因为违规操作而接受检查。
萨利是A320航班机长,原本他驾驶的民航飞机应该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没想到飞机升空之后失去了动力,虽然塔台给出了安全方案,这些方案却没办法实施,最终萨利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驾驶飞机避开城市和人口众多的地方,最终把飞机迫降在了河道上。
萨利的英雄之举虽然收到了鲜花和掌声,职业生涯却面临严峻的考验,因为他没听从塔台指挥,违规操作。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如果飞机迫降过程出现意外,这份责任不是萨利能承担得起的,也不是航空公司能接受得了的。
影片不仅展现了惊心动魄的迫降故事,更向大众剖析了人性的心理,格调非常压抑。官方的质疑动摇了萨利的内心,他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做得到底对不对。黑暗的时光并没有打到萨利,如果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仍然会做相同的选择。
真实是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因为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萨利机长原型在哈德逊迫降的事情被人称为“哈德逊奇迹”。
⑶ 机长被指控的电影叫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机长被指控的电影叫什么?电影名字叫《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艾伦·艾克哈特领衔主演[1]。
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2][3]。
⑷ 有哪些关于飞机的电影
1、《空军一号》
《空军一号》是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哈里森·福特、加里·奥德曼等主演的动作片,于1997年7月2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美国总统马歇尔乘坐的专机“空军一号”遭到了恐怖主义分子的劫持,尽管他的妻儿都被绑架,但他仍然断然拒绝妥协的建议,并决定与恐怖分子周旋到底的故事
2、《紧急迫降》
《紧急迫降》是张建亚执导,邵兵、徐帆、尤勇等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架MD-11民航客机起飞时,发现起落架有故障,无法正常升降,机组人员起用各种紧急方式均无法放下起落架,
只好选择紧急迫降。在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机组乘务员以她们的勇气和爱心,帮助乘客做好迫降的一切安全准备。乘客从紧张惊慌中逐渐平静下来。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努力,迫降成功,全体人员安全脱险,飞机也安然无恙。
3、《歼十出击》
《歼十出击》是由空军政治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拍摄,宁海强执导,王斑、胡可、李光洁、黄奕等主演的空军题材电影。该片讲述了以岳天龙和印双虎为代表的空军新一代指挥员,在歼十新机装备部队后,胜利完成演习和保卫祖国领空的故事。
4、《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艾伦·艾克哈特领衔主演。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5、《壮志凌云》
《壮志凌云》是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由托尼·斯科特执导、汤姆·克鲁斯、凯莉·麦吉利斯、安东尼·爱德华兹、方·基默领衔主演的励志电影。影片于1986年5月16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美国海军飞行员麦德林以自己老飞行员父亲为偶像,几经沉沦,终于奋起,驾驶银鹰,纵横蓝天,最终成为一名优秀飞行员的故事
⑸ 电影《迫降航班》中的机长到底是英雄还是罪人
以电影而论,既是英雄,也是罪人。
《迫降航班》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剧情片,由丹泽尔·华盛顿、唐·钱德尔、布莱恩·格拉格提等主演。该片讲述了涉嫌酒驾和毒驾的国民英雄机长韦普·惠特克在被美国航空安全局调查过程中自我救赎的故事。该片于2012年10月14日在美国上映。
机长韦普·惠特克(丹泽尔·华盛顿饰)刚刚度过了一个由酒精、毒品和性爱所充斥的夜晚,这天早上,他驾驶飞机从奥兰多飞往亚特兰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本是一次普通的日间飞行,却接连遭遇恶劣天气和引擎失灵的意外,导致机上一百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关键时刻,韦普·惠特克展示出惊人的冷静和高超的驾驶技术,最终采取倒吊迫降的方式成功着陆,成功化解了一场飞行灾难。一时间,韦普·惠特克成了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可此后美国联邦航空局对飞行事故展开了调查,发现韦普体内含有超出安全范围的酒精和毒品,为了避免自己由国民英雄变为阶下囚,韦普想尽了各种办法隐瞒事实真相。
⑹ 机长冷静是什么电影
机长冷静是《萨利机长》,《萨利机长》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艾伦·艾克哈特领衔主演。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冷静地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所以被称为机长冷静者。
⑺ 萨利机长真实事件结局
电影《萨利机长》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真实英雄事迹改编,原型切斯利·B·萨伦伯格.三世,2009年1月15日,萨伦伯格机长驾驶全美航空1549次航班起飞不久后发生鸟击事件,双发停车,无法返回机场。萨伦伯格机长冷静处置,成功将飞机迫降在哈得孙河上,全机155人全部生还。
2010年3月3日,萨伦伯格机长驾驶全美航空1167次航班由佛罗里达州Fort Lauderdale 飞往北卡罗来纳州首府夏洛特,完成了他最后一次飞行,从机长位置退休。机上副机长为和他一起将全美航空1549次航班迫降在哈得孙河上的Jeff Skiles. 六位曾经搭乘全美航空1549次航班的乘客也同机见证了萨伦伯格机长的退役仪式。机场空管,全美航空飞行员,机场地勤等均在行程中对机长退休送上祝福。
⑻ 影向标|《萨利机长》评分超高
《萨利机长》
7.3 分
电影类书籍译者。
看得出一位80岁以上老男人的修养:东木导演深沉内敛,不动声色却处处抓人,让人非常紧张。总共只有几分钟的事件,分几次闪回,打破常规结构,一点点把整体面貌交待清楚,同时一步步呈现心理变化,做得非常有数,高明又谦逊,还不滥煽情,最后点到为止。看得非常舒服,敢放心哭到妆花。如今的汉克斯演这样的角色太合适了。
2. 悉尼卡通:8分
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这部跟《美国狙击手》之间实在有太多需要一一厘清的关联了,只是这次东木先生选了个更小的切口,但扎得更深。影像层面,这部影片划了三层:事后调查线是叙事主线,担负着主体事件的时间轴和承担影片主要立意的作用;惯常灾难片在意的灾难本身,穿插在调查其中,节奏上一点不拖,还省去了主线里复述事件的冗余;主角过往线带出几桩小事,对主角性格进行补述——本质上讲,这不是事件戏,而是人物戏。
东木先生最胆大的一手是,他敢在叙事主线的场景纯以主角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方式塞事件回顾,这手其实非常冒险,玩得不好就成了国产电视剧里的低劣闪回。但东木达成的效果是既没拖住节奏,又通过回顾后对主线场景的回归,将事件对主角的影响强化。除了对东木先生的手艺表示由衷折服,其他没的说。
然而,这部影片的价值是远大过影像本身的,它里头被东木赋予了太多内涵。最表层的就是九一一后遗症的继续治愈,看这片你才能明白,9·11对美国人的伤害,到现在都未终止。而呼之欲出的是对英雄价值的回归。不管NTSB在现实里是什么,它就是东木树起来的一个靶子,借着这个官僚主义和卸锅专家的化身,告诉你什么是对的。看明白了这部和美狙,你就能读懂今年的大选——并不只是全面右转那么简单,哼。
3. 吴李冰:8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虹膜》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还是美国老炮儿牛逼纯粹,跟约翰·福特、黑泽明一样,不喜欢藏着掖着玩阴的。右派保守主义价值观代表的是一种肯定性的思维习惯,肯定什么,什么需要肯定,肯定了之后就需要保住,守住。对伊斯特伍德来说,惩恶扬善、开拓进取、个人主义、经验主义、家庭秩序、男性至上、职业伦理,都是他认为的人身在世最重要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不论世情如何沧海桑田,都要保住,守住,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守则,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国精神。这套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了《萨利机长》用形象大于叙事的方式构建影像文本。
4. 桃桃林林:8分
影视自媒体人/运营微信公众号“桃桃淘电影”微博“桃桃淘电影”优酷视频“桃淘好莱坞”和“本周院线新片”。
看到结尾想鼓掌的那种,你们需要英雄,我就打造一个英雄。东木头的叙事很出色,有悬念有挣扎,然后还很热血。主旋律拍成这样也是厉害,一个成功的美国英雄,看完真是肃然起敬。主角分明是东木头自己,一个人老不服输的孤独牛仔。
5. 妖灵妖:8分
抽丝剥茧的迫降细节拼凑,是否误判的悬念保持到最终,这样的主旋律剧本才是示范级的。
6. magasa:8分
《虹膜》电影杂志主编,“虹膜”微信公众号(IrisMagazine)运营者。
导演手法炉火纯青,表演无声中有惊雷。
7. 西帕克:7分
影评人/电影媒体从业者/蓝光收藏爱好者。
伊斯特伍德的又一部个人英雄主义赞歌电影,整体流程和《父辈的旗帜》如出一辙,讲述的都是成为英雄后的自我怀疑和迷茫,甚至不惜狠狠黑一下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电影真正的悬念其实在于真人模拟是否会成功,权威是否能被个人打败,最终我们期待的高潮其实并非拯救,而是两次彻彻底底的坠机。
8. 迷影兰波:7分
电影从业人员。
主旋律示范片,基本就是一则真实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深入报道,顺带鼓舞下美国人因9·11和伊战、金融危机而消沉的士气,技法娴熟,角度巧妙,表演扎实,但我对老牛仔的期许远不止这些。伊斯特伍德最近十年急于将一颗颗定心丸喂给敬仰自己的美国人民,却忘了自己曾展开翅膀翱翔在天空的孤傲。
9. 徐元:7分
电影媒体人,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及《大众电影》副主编,现为《人间电影大炮》制作人。
还是伊斯特伍德爷爷一贯的洗练醇厚,其实歌颂的是非常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当然,这当然是值得歌颂的),而如今在新一代电影里时髦的对英雄的质疑或曰反思,本片基本就是虚晃一枪——而且,有谁在本片里看到黑人了吗?
10. 汽车大师:7分
电影撰稿人。
很聪明的叙事方式,让电影远离灾难片俗套;以调查为线索串联,将高潮转移、嵌入听证会,更深入到这个平民英雄的内心世界。但将调查局过犹不及的“恶人”化处理反使得对峙戏难让我真正信服。
11. 大奇特:7分
欧美老电影爱好者/DVD收藏发烧友。
把卡普拉式美国良心和福特极右西部片合二为一,审查机构就是“麦卡锡主义”的再现。
12. 赛人:6分
影评人/CCTV6《电影报道》(前身为《中国电影报道》)策划。
作为2016中国电影市场引进片的掩卷之作,也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引进片。沉着、干练。对白很密,但没一句废话。跟很多灾难片最大不同,它没有展示机组与乘客的群像。美国电影最核心的家庭因素在这部影片里并不彰显,但却有着更为沉重的家国梦。一个受到质疑的英雄,与一个企图重新建立信任的国度,在老东木的这部影片里,合二为一。这不是简单的理解万岁,而是对人心和真相的,二者缺一不可的依赖。我私人很喜欢那些上了岁数的女空乘,跟这部电影,不是特别养眼,但很舒心。
13. 独孤岛主:6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平稳扎实,是伊斯特伍德一贯的平民英雄,沉默中爆发,充满了对机长处事应变的全方位细致描写,不过结局太像九零年代末的主旋律电影,矛盾转化太顺风顺水,对整个人物的丰满其实是弱化了。
14. 风间隼:6分
影评人。
老伊斯特伍德还是在一如既往地宣扬美国硬汉精神。叙事上下足了功夫,但还是嫌略闷。
⑼ 《萨利机长》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很有幸,在纽约过夜的时候,和我的机组成员去电影院观看了《萨利机长》,这部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着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
影片根据2009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但对他在这次事故中的质疑却远没有结束,电影一开始就是从(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他几乎严苛的调查开始。委员会的成员怀疑开飞机的驾驶员们其实是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也许飞机并没有飞行员想象的那么危急,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可能返回纽约拉瓜地亚机场。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不过多剧透,此部优秀的电影将在1月29日在中国公映,非常希望我们所有的空勤人员都去看看。
《萨利机长》电影有导演优秀的编导才能,也有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有空难逼真的情景再现,但我更希望我们民航人去看却是电影中一直强调的以萨利机长为首的全部民航人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全神贯注的专业精神,对安全对旅客高度的责任感,一种应该被我们所有民航人学习的最高职责:我们民航人最高责任和义务就是保证安全。
电影中的几处情节让人动容,萨利机长在飞机马上沉没,冰凉刺骨的河水淹没了半个飞机后还要再次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乘客,才最后一个撤离。在离开飞机的时候,连钱包都没有拿,但专门回驾驶舱拿了旅客名单,回到岸上不肯换下湿衣服或去医院,只想第一时间证实所有乘客都已生还。
萨利机长在飞机马上要水上迫降,高度只有500英尺的时候,用旅客广播系统向自己的机组和旅客宣布“抱紧防撞”,本来毫无准备的乘务员开始用最响亮的声音嘶喊:“抱紧防撞“,当飞机因为两个发动机停车,原本落地前喧嚣噪音的驾驶舱在整个落地过程中都充斥着乘务员响亮的口令。飞机接水,一个乘务员腿部严重受伤,但依然指挥旅客撤离,打开撤离滑梯。
当年轻的管制员竭尽全力的帮助机组,当看见飞机的应答机信号在雷达屏幕消失的时候,口里虽然坚持说着没有回复的飞机也不一定会坠落,但一颗眼泪已经不知不觉流在他的脸上。他离开工作岗位,却一直为自己不能为机组提供更多的帮助而深深的自责。
电影中,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委员感谢萨利机长为这次飞行奇迹做出的贡献时,他谦逊的说自己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这次水上迫降的成功,首先要感谢自己的机组配合默契的精诚协作,还有那些自发第一时间赶到的哈德逊河上的渡轮水手,从直升机上跳入冰水中的警察,立即到位的消防员和医务人员,感谢和这次空难有关的人都果断、有力、毫无犹豫的投入营救。
电影中让人感到的人物还有那些迫降后刚开始慌乱但后面一直有序互助的旅客,拥抱机长英雄的酒店员工,帮助妈妈亲吻机长的化妆师,和用英雄名字命名的酒吧酒保。导演伊斯特伍德在处理这些人物拿捏的相当好,他让那些飞行员机长,飞行机组,管制员参与救援的人以及围观的民众都那么有个性、充满自信,温和而体贴,在一次空难中处处展现出人性的温暖。一次飞机因为意外原因严重故障但全部旅客生还的飞行奇迹,保证飞行安全是所有感情的基石。
因为自己是一名飞行员,又非常认真的看过萨伦伯格机长的自传小说《最高职责》,
电影看得非常有感触,。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和台词几乎都能从《最高职责》中找到出处,在书中萨伦伯格机长在整个飞行职业生涯中,他认真对待他的职业,认真进行每一次飞行准备、飞行过程中,精确掌控他已经很熟悉的飞机性能,他“把驾驶飞机当做一门艺术,精雕细琢”。萨伦伯格机长的高尚,来自其他时候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在履行职业操守时,是一丝不苟的,在一生中做出的许多选择,帮助他做好了准备,来应对发动机发生故障的那一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我的一生让我把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了哈德孙河上。”
在电影中萨利机长在电影中说:过去的42年中,我飞过成千上万个航班,但我在其中一次的表现却决定了人们如何对我整个飞行生涯做出评价。在一万九千小说中,只有这短短的两百秒决定别人对你一生的看法。
萨利机长是个幸运者,他和他的机组尽了最大努力,运用了平时积累训练中学到的技能,作出了正确的决策;没有放弃,珍视飞机上的每一个生命——于是最终他们有了一个好的结局。作为和飞行安全相关的民航人,我们必须每时每刻尽力做对,还要努力做好,因为不知道生命中的哪一个瞬间会决定对我们一生的评价。
我们民航人对待安全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也许平安飞行了上千次起落,安全指挥了数万架飞机,但决定你的不是你的“一贯”,而只是你的“一次”,偶尔一次疏忽就成千古恨。这样认识和存在虽然严苛到有些不近人情,但是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特性,生命只有一次,事故无法重来。安全永远是民航人最高职责。
如萨利机长一直在电影中强调: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做了本职工作的普通人。这就是我们民航人对安全对工作最真诚的表白,也才是我们这个民航群鲜活民航安全工作中的真正体现。《萨利机长》的故事,最感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⑽ 电影"萨利机长"是根据哪一年的真实事件改编
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故事原型,是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一架空中客机A320正从纽约飞往北卡罗纳州,但飞机爬升过程中,遭到了鸟群撞击,导致两个引擎同时熄火。
失去动力的飞机,紧急迫降在曼哈顿的哈德逊河河面上。在机长萨伦伯格(昵称“萨利”)和机组人员、救援队的努力下,机上155人全数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