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大电影
❶ 坦克世界有剧情不会出电影吗
剧情有,但是没有什么故事背景。至于拍成电影么,应该是不太可能,一群坦克拍成电影故事怎么编?各个国家只排出坦克对战?没有其他部队?不合理,所以不会拍成电影。不过也不能完全否定,可以进行改编,并附加一段历史,硬说是坦克世界的电影,也没什么能争辩的。
❷ 关于 坦克世界 的一个小微电影
是不是 狂怒,这部电影是坦克迷的最爱,也是坦克世界的一部史诗级的介绍片
❸ 一部电影,现代的坦克战。两支坦克部队对战最后死得只剩两个人从坦克车里站起来,有谁知道叫什么的
前面的不知道,但是最后一个是《蛇谷奇兵》,对越自卫反击战战的,坦克营迂回中有这一段。
❹ 坦克世界施瓦辛格传奇是什么
坦克世界施瓦辛格传奇是一个任务。
《坦克世界》今年的联动奖励车长施瓦辛格,对于车长们的吸引力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不过对于一些时间并不是十分充裕的车长来说,如何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完成任务,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任务攻略
好炮+铁头,T29可以算作是如今的版本之子。只要不是经常进9级房,T29在8级房以下基本可以呼风唤雨。这个车如果是进了自己当班长的房,那么是可以用来完成伤害任务的。其余情况下,一般以完成击杀任务为主。毕竟105炮的口径摆在那里,收人头还是比较实用的。
今年施瓦辛格任务当中的点亮任务,兔司机觉得普遍难度不低。但是对于目前隐蔽最好的轻坦ELC EVEN 90来说,只要位置选得好,没有完不成的点亮任务。这里兔司机要给大家一个建议,那就是遇到实在完不成的点亮任务,可以直接用碎片进行简化,这样会大大降低任务的完成难度。
❺ 来看这是什么坦克/俄罗斯电影里的
坦克世界”俄服官网放出的名为《TheWhiteTiger》的战争题材电影,影片讲述二战期间虎式坦克的传奇故事,是俄罗斯电影史上首部以坦克传奇为题材的电影.二战眼看行将结束,激烈的持久战使苏军和德军日渐疲惫。随着进攻力度逐渐猛烈,苏军惊恐地发现,敌方派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巨型坦克——“白虎”。“白虎”屡屡从战场的硝烟中幽幽出现,将苏军的坦克轰炸得机毁人亡,然后转瞬消失。最可怕的是,没人能证实“白虎”确实存在,但也没人敢否认。直到有一天,苏军指挥官决定建造一辆超级坦克——T-34坦克的变种。苏军坦克手中有一个神奇的人物——他曾在驾驶坦克时作战,被一场轰炸烧得体无完肤。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几乎完全痊愈,回到坦克驾驶室内。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也不记得过去发生的一切,却拥有了一种特异功能——理解“坦克的语言”。他坚信神秘的德军坦克“白虎”确实存在,并下决心要摧毁它,因为它是战争、暴行和流血的象征。猎捕奇兽的旅程就此开始……幕后制作《白虎》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前苏联坦克兵决心摧毁德军“白虎”坦克的故事。入围2012年上海电影节金爵奖争夺。影片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的作品曾入围戛纳金棕榈奖,几次获得卡洛维法里电影节大奖,也曾担任过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国际评委。
❻ 坦克世界作战最终之战后墨菲去那了
战后墨菲进入国民警卫队服役。并且从1948年开始演电影,到1969年为止,墨菲一共拍摄了40多部故事片和一部电视剧。虽然墨菲一度在60年代生活拮据,但是考虑到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英雄形象,墨菲拒绝了所有的香烟和酒类广告合作。
❼ 坦克世界闪电战自行火炮怎么玩
1、在坦克世界自行火炮使用方法很简单,按SHIFT切换到鹰眼视野,然后看准心的圈缩小到最小就可以开炮了,熟练度越高越准坦克世界自行火炮。
2、瞄准敌人的时候,弹道的线如果是绿色,就表示没有障碍物;弹道的线如果是红色,就表示有障碍物;弹道的线如果是灰色,说明敌人所在的位置超出了射程范围,这时候就应该把车往前开,直到是全绿线的时候才能击中敌人。
3、在自己基地附近找个掩体,然后按Shift,进入鹰眼状态,就像空中摄像那样,可以在空中看到战场情况,当然敌人的车辆也是自己或者自己人发现才能看到。
红色代表有遮蔽物,灰色代表超出火炮射程,绿色线能到敌人车辆并且显示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圆才有可能命中,那个圆随着炮管、车体和一次炮击后的后坐力而变动,圆会慢慢变小,越小代表误差越小。
携手布拉德·皮特
2014 E3展中,Wargaming宣布旗下《坦克世界》、《坦克世界闪电战》、《坦克世界XBOX》系列游戏,与索尼影视娱乐合作,共同宣传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战争电影:《FURY》。
Wargaming长久以来不断支持历史教育相关领域,尤其是关于二战的历史,举凡历史文物、博物馆合作、战斗器械的修复等。电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也是Wargaming与《FURY》合作的原因。
《坦克世界》系列游戏与《FURY》的合作触及许多领域,包括以电影为主的独家游戏内容(“FURY”号战车、布拉德·皮特形象车组乘员等),以及社群媒体、社群活动、跨市场宣传等等。
《FURY》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身经百战的陆军中士“Wardaddy”(布拉德·皮特饰演)指挥“谢尔曼”坦克的几名坦克手以及二等兵“Norman”(罗根·勒曼饰演),与德国纳粹进行血腥较量。
❽ 柏林战役电影观后感
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佳电影题材,不过呢,虽然战争中所有人都很努力,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出个人英雄主义。
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最容易出孤胆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驾驶一只虎式。但你们最后败了,无论驾驶什么都不会拍成英雄电影,真不好意思。(不过仍然有《泥泞中的老虎》)
在胜者阵营,最常规的坦克谢尔曼和T34都无法单独作战。作为集团军的一部分,就不好拍电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这样,设计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情况,英雄主义才能出来。
虽然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但最终定义坦克电影的是网游《坦克世界》。
这部电影刚上映,赞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谢尔曼。就是普通的T4A2炮管上刷“FURY”字样。普通谢尔曼是免费的,“狂怒”卖30美元。
当得知《坦克世界》是赞助商以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对它的评价从3分上升到5分。
这根本就不是装甲战电影!是坦克电影!
最正统、最纯粹的坦克电影,像《坦克世界》一样纯粹。
仅举一例,这部电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国当年缴获的,用的谢尔曼都是从博物馆里开出来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着走了一圈,根本没用上。
这个故事设定在1945年4月——这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别做傻事,美国坦克在德国不会出现以少敌多的悲壮情况。这和设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样。
这时,盟军已渡过莱茵河,苏军在东边筹备柏林战役。希特勒已搬进地堡,正在为斯坦因那筹集不到部队发火(元首的愤怒),他将在月底自杀。美军在心理上想赶在苏联以前攻进柏林,但隐约知道赶不上了。
主角们所属的第二装甲师属于第12军,是先锋中的先锋,所以有很多孤军深入的描写。这时他们在汉诺威(Hannover——皮特车长的喝醉笑话),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务是与苏联会师,把德军切断。
小任务是清扫战场,消灭残兵,巩固阵地。
作为指挥官,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任务,他们从非洲打到意大利、诺曼底,最后打到德国本土,都到这个时候了,其实唯一的任务是把手下人安全带回家。
——皮特车长一开始说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为此他逼小机枪手杀战俘也能被原谅,观众也都希望他快锻炼出来,别影响大家活命回家。最后车长出尔反尔,是这个结局,真想掀桌。
电影一开始皮特杀了纳粹,放走一匹马。从此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电影中不可分割的符号。
然后凑齐成员,坦克上路。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谱、非常精彩的。一辆坦克出门就被炸了,这是德国步兵针对坦克发动的唯一一次有效攻击,也是任何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
这可惜这是电影中德国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辆坦克占了三种谢尔曼型号,还有一辆装备了当时应该已经不用的M3短炮筒。这明显是放杀必死,小分队每一辆车型号都不一样,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个任务开始,这些车突突突地在战场上收集散兵,很真实也很好玩。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战,也是最真实的一场戏。
这时我还想,开场半小时就出这么场大戏,后面的压轴得拍成什么样啊?难道今天将看到改变我人生观的那部电影吗?——结果,呵呵。
然后进入城镇,触发剧情,队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继续往前推进,遭遇一辆虎式!
发生了一虎战四谢的电影史奇迹。奇迹的点在于五辆车都是真实的,那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还能动的真实虎。
具体战斗过程是这样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这里就比较网游了,双方都是光杆坦克,为了画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冲出掩体,在平原上对峙。美军的设计思路是,8-10辆谢尔曼可以对抗一辆虎。三辆谢尔曼排成一排,直线往前冲的精神,除了服务观众也没什么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枪不入,没有主角光环的A1、A4三辆车秒毙。主角车超人化,在极近的距离绕到虎式后面,连开两炮灭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这段坦克战设计得很卡通,是为了让你看个爽的,挑毛病就没意思了。
唯一一辆坦克继续完成任务,给后续部队清理一条路。
还没提到,这辆车上没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坏了履带——这部电影也没出现过机械师,小毛病由装填手随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满孤胆英雄气息的一辆坦克。
现在履带断了,他们也要自己修。相信观众也想看看,他们五个人打算怎么空手修履带,可惜没有这个机会,远处来了3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
神一样的压轴大戏开始了,车长出于对纳粹的憎恨,拒绝躲进丛林,决定用一辆坦克战300步兵。
当然,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300个步兵,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弹的、喜欢在坦克狭窄的视角里走来走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种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开坦克盖子一定要往里看一眼,然后被爆头。没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扔个手雷什么的(除了最后)。而且都是面对机枪也不匍匐的好汉。
一辆虎守住一个阵地并非神话,不过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维修人员。谢尔曼的设计不是用来防守的,在不能动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铁棺材。加上这时美军占绝对优势,死守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地方必须死守。条件是五个人、轻重两挺机枪、一门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动的坦克里,你能想出个别的战术吗?
不过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这部电影就没意义了。
最后还有一个杀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间有个资深狙击手。各种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动不已。
在这部崇拜圣坦克的电影中,演技绝对拯救了剧情。剧情线很弱,但是利用细节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调是《大兵瑞恩》以后长盛不衰的“战争把人变成鬼”。闪耀人性光芒的三个年轻人:小机枪手、德国少女、最后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单纯。在三个人在即将堕入战争炼狱的边缘,战争结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个人免于丧失人性,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经变成鬼了,延续了布拉德.皮特在《无耻混蛋》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战争观,也算是最近战争电影的风气。
变成鬼的人死在战场上,不见得是坏事。
另有两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经老到可以演导师形象了,稍微有点意外。
还有这片子的烟火师,不知道在想什么,做些火树银花的爆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