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星在日本拍电影
① 章子怡、巩俐、杨紫琼演的《艺伎》是日本哪里拍摄的
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监制的大制作影片《艺伎回忆录》明星云集,备受关注。影片原定在洛杉矶和东京两地取景拍摄,没想到遭到了日本人强烈抵制,拒绝租借摄影棚,最大的原因就是这部日本题材影片没用日本演员担任主角。
《艺伎回忆录》由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投拍,影片根据轰动全球的畅销小说改编,讲述了日本艺伎小百合沧桑传奇的一生。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监制,
《红磨坊》导演罗勃·马肖执导,章子怡担任本片女主角Sayuri(小百合),巩俐和杨紫琼也在片中担任重要角色,但没有日本女星担当重要角色,这一点引起了日本人强烈的不满。
据悉,日本的Toei摄影棚原来是《艺伎回忆录》的合作方之一,但他们现在可能会拒绝把自己的拍摄景地租界给哥伦比亚公司。据Toei摄影棚的工作人员介绍,日方非常不高兴一个发生在日本,有关日本人的故事却使用了异国演员,尤其对小百合这一角色选择中国人气女星章子怡很不满意,“至少应该选择日本本土演员吧。”
日本方面同时很不满意美国制片方对那段历史和文化的不正确理解。日方表示,“艺伎确实给人们带来消遣和欢乐,但她们总是被看作艺术家,绝不是像他们描绘的那样像个妓女。”
② 柳岩和钟缇丽一起拍的一个日本电影叫什么名字
《幻影凶灵》
《幻影凶灵》讲述了由柳岩饰演的一个超级巨星,打算抛弃在中国的演艺事业下嫁给日本人清水宏太。缪俊杰将饰演她的超级粉丝,也紧随着偶像的步伐来到日本,没想到却意外地卷入到了 一起离奇的连环杀人案中。
资料拓展
柳岩,1980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衡阳,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主持人。
2000年,柳岩担任广东有线广播电视台信息频道《财经新闻》主持人,从而开始了她的主持生涯 。2002年,参加湖南公共频道生活时尚资讯类节目《太太抢鲜看》的录制,担任主持人。2004年,担任广东卫视资讯栏目《粤港澳零距离》主播。2005年,柳岩签约光线传媒 。
参演作品有《画皮》、《杨贵妃秘史》、《嫁个一百分男人》、《大腕来袭》、《少帅》、《武动干坤》、《大闹天竺》。
钟丽缇,出生在加拿大的第2大城市蒙特利尔,母亲越南人,中越混血。
毕业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工商市场系,主修行销,其后到香港参选国际华裔小姐而入行,曾主演数十部港产电影,包括《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破坏之王》 、《97家有喜事》 、《晚娘》、《中南海保镖》等。
③ 现在最被日本人认识喜欢的中国女明星是谁
很早以前,邓丽君比较红,还在日本开过演唱会,伊能静,徐若瑄,金城武都是在日本发展过,金城武比较红,还和深田恭子拍过日剧,08年还拍了部电影,叫死神的精度,04年 左右,王力宏在日本发过唱片,昨年何润东和胡兵都在日本拍过日剧,08年飞轮海在日本发过唱片,还有一为叫林XX的 女孩是中日混血在日本发展的很好,早安少女里面也有两个中国留学生。还有最近女歌手阿兰的【是个藏族姑娘】在日本很红,是滨崎步的师妹。台湾的就是林志铃在日本比较 有知名度,章子怡也在日本拍过两部电影,一部是艺妓回忆录,一部是部古装片,她还拍过很多日本广告。赵薇就知道她拍过一日本广告,披了日本国旗还差点被国内封杀。周迅,李冰冰,范冰冰没什么知名度吧
④ 推荐好看的关于日本的电影或是中国人在日本拍的电影
不知道lz的喜好,我看过的觉得最近的电影有《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很感人,《日本沉没》估计看了就不想去了,《我的机器人女友》有些夸张。其他的恐怖电影比较多,日剧《野猪大改造》、《流星之绊》、《新娘和爸爸》《一公升的眼泪》、《交响情人梦》《只是爱着你》《魔女的条件》《新闻女郎》《医龙》《东京爱情故事》和《美丽人生》就不用说了,实在太多,说不完。lz可以安装一个软件可以直播日本电视台,我用的是好易,还不错呵呵
⑤ 在日本,最被日本人认识喜欢的中国女明星是谁
赵薇
在日本拍过好几部电影
大眼睛,很有亲和力
很受日本人喜爱
如果是现在,阿兰在日本很火,很有人气
很多节日都出来演唱
而且也拍摄了一只广告
⑥ 中国女明星在外国演电影的都有谁
中国女明星在外国演电影的有:
巩俐、章子怡、杨紫琼、余男、范冰冰、李冰冰、陈冲、邬君梅、张曼玉、梁洛施、金素梅、徐若瑄、汤唯、舒淇、陈数等
⑦ 谁知道中国人在日本拍的电影都有什么 像恋战冲绳之类的
东京攻略
嘉禾电影(中国)有限公司2000年出品
主演:梁朝伟、郑伊健 陈慧琳、张柏芝
导演:马楚成 种类:动作片
⑧ 关于《艺妓回忆录》的问题
我曾经看过的关于介绍这电影的选角内幕的一篇文章,可是刚刚再搜索没有搜索到,就吧我记忆中的内容简要说说:
据说在电影开拍之前,剧组开始是准备选用日本演员,导演和部分剧组人员还特意赶到日本进行选角工作,但是在"面试"了众多日本女演员之后,却无一合适,日本女演员给美国人的印象是"太现代"了,而且艺妓这个角色需要有一定的舞蹈功底,而"面试"的日本演员普遍不行
后剧组希望可以请日本真正的艺伎来演这部戏,但是日本现存的艺伎数量已远远不如电影中描述的时代那么多,而这些艺伎虽然经过良好的训练舞蹈底子不错,但却都不会表演
舞蹈与表演不能两全其美,剧组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目光锁定在整个东亚,而章子怡在十面埋伏中的表演和舞蹈最后征服了导演的心,所以最后选择章来担任主角
至于巩俐,无疑是因为他的演技和国际知名度了,巩俐在戏中戏份不多,而同为中国演员可以和章在对戏的时候表现更好,所以选用巩俐.
巩俐的选择是我猜测的.
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好莱乌选则用中国演员出演艺伎绝不是对中国人的侮辱.
然后说到章为什么要演艺伎的问题,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艺伎:
日本艺妓(Geisha)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表演舞蹈和乐器为生。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艺妓并非妓女。她们的交易是满足男人们的梦想——享乐、浪漫和占有欲。通常与她们交易的,都是上层社会有钱有势的男人。 在昂贵的餐厅和茶舍里,谈论生意的男人们喜欢请一位艺妓相伴,为他们斟酒上菜,调节气氛,而这最少也要花费1千美元。今天,仍有少数女性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加入艺妓行业。但在二战以前,绝大部分艺妓是为了生计,被迫从事这一职业的。
在艺妓业从艺的女妓大多美艳柔情,服饰华丽,知书识礼,尤擅歌舞琴瑟,主业是陪客饮酒作乐。艺妓业是表演艺术,不是卖弄色情,更不卖身。不过,这里面包含着男欢女乐的成分,所以称之为艺妓。艺妓雅而不俗之处,不仅在于它与妓有别,而且在于它的不滥,不相识的人很难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荐。艺妓大多在艺馆待客,但有时也受邀到茶馆酒楼陪客作艺。行业规定,艺妓在从业期内不得结婚,否则,必须先引退,以保持艺妓“纯洁”的形象。
日本历史上的艺妓业曾相当发达,京都作为集中地区曾经艺馆林立,从艺人员多达几万人。不过,艺妓业在二次大战后大为萧条了,只是在经济恢复后一段时间内,随着公司公关业的升温,旅游业的兴旺,艺妓又兴盛了一时,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艺妓还保留有几百人之多。但之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公司生意减少,艺妓业再度陷入低谷,据估计,目前京都的艺妓只不过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了,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一些艺馆转作他用,服饰、乐器变卖或出租,艺妓转到夜总会当招待,艺妓业的衰退已成不争事实。
传统意义上的艺妓,在过去并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许多家庭还以女儿能走入艺坛为荣。因为,这不仅表明这个家庭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有足够的资金能供女儿学艺。这种观念在今天虽已不太多了,但艺妓在人们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实际上,能当上一名艺妓也确实不易。学艺,一般从10岁开始,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从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课程,很是艰苦。从16岁学成可以下海,先当“舞子”,再转为艺妓,一直可以干到30岁。年龄再大,仍可继续干,但要降等,只能作为年轻有名的艺妓的陪衬。至于年老后的出路,大多不甚乐观。比较理想的是嫁个富翁,过上安稳生活,但这是极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长,办个艺校或艺班,也很不错。如果有机会能进入公司作个形象小姐,虽只是个“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风采。当然也有不少人落俗为佣,甚至沦落青楼,就很不幸了。
艺妓的衰落也曾促使它进行过一些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如聘请京都以外女人加入,改换一下面孔,在茶馆设立酒吧间吸引深夜来客等,都起色不大。因为在现代青年男女看来,艺妓已过时了。
令日本男人最为满意的,是艺妓的谈话艺术。无论是国际新闻,还是花边消息,她们都了如指掌。她们懂得如何迎合男人的自尊心,善于察言观色,了解男人的情绪。她们的工作其实很紧张,而男人们则得到了彻底地放松。
培养一名艺妓投入很大,但一旦其出山成名,要价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年轻貌美的高级艺妓身价更高,一般人员不敢问津,但巨商富贾、花花阔少、大企业大公司却不惜千金一掷。经济繁荣时,大公司为揽生意,总要把请艺妓当成公关手段。
艺妓虽衰犹存,但风光不再,衰落是趋势,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尚操此业的艺妓却不失信心。她们觉得,艺妓是京都和日本的“脸面”,应该加以保留。她们甚至周游各地,借以提高身价。有的人更明确地说:艺妓是京都的象征,传统的古老文化必须加以保护。近年来,对于艺妓的衰与兴、保与弃还存在针锋相对的斗争。
上面文章是转贴,用BAIDU或GOOGLE到处可以搜索到
艺伎不是妓女,与妓女有本质区别,虽然艺伎的工作在于"陪客饮酒作乐",但在这部电影中,美国人刻意地夸大了这一部分内容,从电影中看,章扮演的艺伎的确算不上"高尚",甚至可以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包养"现象,即使在日本人心中,这样的艺伎形象也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日本人不仅不满于中国人出演艺伎一角,也不满于美国人将艺伎这一古老的职业描绘得像真正的"妓女"
至于章为什么演艺伎,我想也无非是赚钱,和名导演合作提高国际知名度等等原因(此导演是奥斯卡金牌导演,此片监制是斯皮尔博格),大家都可以猜测的到了.
"为艺术献身日本",个人觉得这种说法言过了,一来这就是一普通部美国大片,谈不上为哪国献身,二来我觉得章子怡的觉悟也没有到"为艺术献身"的高度.
最后说一点有关的,现在网上流传的章子怡在这部片中的赤身裸体剧照是虚假的,所谓的"剧照"来自于日本情色电影《道顿掘川》,照片上的女子根本不是章子怡,而是日本女星松坂庆子.
⑨ 在日本拍的国产电影有哪些
《新宿事件》
剧情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东北,铁头(成龙 饰)和女孩秀秀(徐静蕾 饰)两情相悦。不久,秀秀作为二战遗孤返回日本,从此杳无音讯。挂念秀秀的铁头偷渡来至日本,投靠同乡阿杰(吴彦祖 饰),与一众华人偷渡客过着提心吊胆的黑工日子。
此时的秀秀已经更名结子,嫁给了日本黑帮三和会的若头江口利成(加藤雅也 饰)。亲眼见到这一幕的铁头心灰意冷,自此决心千方百计赚钱,留在日本。他们捞钱的手段很快触及到台南帮的利益,最终导致阿杰被斩断右手。铁头跟踪台南帮老大高捷(高捷 饰),意外得知一场黑社会的利益仇杀阴谋,他和一众朋友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⑩ 请问抗日时期有个大家都认为她是中国女演员,其实是日本人的是谁
李香兰.人物
简介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女,生于满洲(即今辽宁),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现已并入武雄市),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着名歌手和电影演员,后曾以日本名山口淑子(やまぐち よしこ)成为日本参议院议员、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等。
[编辑本段]李香兰
原名: 山口淑子(やまぐち よしこ)罗马字 Yamaguchi Yoshiko
曾用名:李香兰(亦作艺名)、潘淑华
英文名: Shirley Yamaguchi
传奇身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着名女歌手
国籍: 日本
籍贯: 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现已并入武雄市)
生日: 1920年2月12日
出生地: 奉天省抚顺市(即今辽宁沈阳)附近的北烟台
职业: 歌手、演员 、参议院议员、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语言: 汉语、日语、英语
配偶: 野口勇(1952 - 1957)、大鹰弘(1958 - 2001)
[编辑本段]人生传奇
◆故国往事: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着《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汉语、日语,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着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即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出演电影,在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