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
㈠ 日本第一部动漫剧场版是什么时候
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白蛇传》 作者: 薮下泰司 来源: 视觉同盟 时间: 2008年5月30日 白蛇传(1958) 导演 薮下泰司 监制 大川博 制片公司 东映动画 剧情 许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救了白娘娘,白娘娘为了感恩,便幻化成人形与许仙相会,并因此与许仙相恋相爱。许仙为了追白娘娘而掉落崖底,因而性命危急,白娘娘为了救许仙而把自己的妖术全然消失以求取救许仙的灵药,从此白娘娘便为普通人了。许仙终于平安无事的醒了,大家都好高兴,许仙与白娘娘终于突破一切难关,苦尽甘来厮守一生。 1958年东映动画制作并公映了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白蛇传》,故事以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蓝本,当时在日本本土和海外都得到很好的评价。这不仅是“东映动画”第一部的彩色动画电影,而且亦是对日后日本动漫影响最为深远的动画电影。亦正是这一年,正在东京修读高中的宫崎俊观看了这部电影,这个平时只会在家中涂鸦的少年亦正是在这个时候立意进入动漫创作的领域。该片发行到东南亚,并获得第一届威尼斯儿童电影节特别奖。 白蛇传(日语原标题:白蛇伝、美国英语标题:Panda and the Magic Serpent、国际英语标题:The White Snake Enchantress)为以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题材。在制作本作前,日本并没有制作长篇动画电影的体系,因此工作人员们从研究他国的动画、动画师的养成、开发拍摄动画用的器材等开始着手,约花费2年的岁月作成本片。 电影《白蛇传》是一部由日本最大的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拍摄的动画电影。全片时长75分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部以“白蛇传”为题材的动画片。虽说由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传说改编而成。但由于融入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改动之处也很多。 东映动画 1956年“东映动画”在日本成立伊始,在社长大川博的带领下,全体的社员就为日本的动漫事业了打开新的一页。 1958年日本影史上第一部长篇彩色电影动画“白蛇传”在日本正式公映,这不仅是“东映动画”第一部的彩色动画电影,而且亦是对日后日本动漫影响最为深远的动画电影。亦正是这一年,正在东京修读高中的宫崎俊观看了这部电影,这个平时只会在家中涂鸦的少年亦正是在这个时候立意进入动漫创作的领域。数年之后,宫崎俊如愿进入“东映动画”工作,第一部参与制作的作品就是“汪汪忠臣藏”,接着就是“格利佛宇宙旅行”,再之后的“太阳王子-荷鲁斯大冒险”更令宫崎俊得到名监制高田勋的赏识,从此佳作不断推出,为日后成立的“吉卜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㈡ 找了很久的一部日本经典的老电影,彩色的。
<里见八犬传>,是日本的民间传说。讲的是伏姬、静姬公主,和七个名字里带犬字的武士救国的故事。
你看的那个版本是最早的电影版,由药师丸博子主演的.
现在好象下不到带中文字幕的这个版本了,不带字幕的有.
里见八犬传
◎片 名 Legend of the Eight Samurai
◎年 代 1983
◎国 家 日本
◎类 别 剧情/冒险/动作/奇幻
◎语 言 日语
由80年代清纯玉女偶像药师丸博子和性格小生真田广之合演的神话特技片。电影中八犬传的伏姬与狗的故事取自中国帝喾之公主与灵犬盘弧的上古神话。八犬士的侠义故事标榜道德与正义的故事,电影本身是一部改编自日本民间传说的神怪片,请来外国人写作及演唱英文的主题曲,在当时可谓一大创举。使用恶灵成为不死之身的妖怪的玉梓,因抱着怀恨曾经被里见家征伐的心,攻入了馆山城。里见一族全都被虐杀,只剩下静公主一人残活下来,在公主身上拥有八个灵蛋,而灵蛋上分别刻有仁、忠、义、礼、孝、信、智、悌等名字,拿着灵蛋集合八犬勇士,一起朝妖怪军团的巢穴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一个地丧命的八犬中,最后只剩下八犬中的亲兵卫和静公主用最后的力量跟玉梓对抗。
㈢ 黑泽明导演的《乱》Ran 这片子如何看过的来评价一下
绝对值得收藏,黑泽明大师的力作
本片很有震撼力,且很多细节方面很有考究,可以说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伟大的作品了,你去看看这部片子获的奖和提名就知道值不值得了
而且黑泽明的例如七武士 罗生门都是相当不错的
㈣ 小林正树的个人经历
小林正树,1916生于北海道小樽市。1937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哲学系,师从秋草道人、会津八一学习东洋美术。1941年大学毕业,进松竹大船摄影所当助理导演。1942年被征兵到满州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小林在冲绳岛美军管辖的俘虏营中度过一段时日后,于1946年回松竹大船复职,师从木下惠介。1952年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儿子的青春》。1953年根据安部公房剧本拍摄的《厚壁房间》,是一部在日本电影史上有相当分量的作品。该片通过描写因毫无证据被关在监狱中的战争牺牲者,来揭露战争犯罪的真实情况,因考虑到对美国的感情问题,于1956年才正式公映。1959年至1961年摄制了根据五味川纯平的长篇小说改编的长达9小时38分的巨作《做人的条件》。通过对被强行征召的日本知识分子士兵在关东军里所受到的非人待遇与人性扭曲的描写,控诉战争毁灭了人性。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经常彻夜放映。该片获得了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日本电影奖、编剧奖。在国际上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乔尔乔奖。
他执导的第一部古装片是桥本忍编剧的《切腹》。描写一对为藩帮复仇以致切腹自尽的父子的悲剧,来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获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日本电影奖以及戛纳国际电影节审查员特别奖。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作品《怪谈》是一部倾注着他的美术艺术造诣的杰出影片,获《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并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审查员特别奖,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推荐入围。1967年执导三船独立制片第一部作品《冒犯君主——接受妻子处理》获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作品奖、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导演奖,同时获威尼斯电影节影评家协会奖。1968年拍摄了《日本的青春》,展示了战争期间渡过青春的一代人的艰辛和迷茫;
1975年将井上靖原作《化石》先是改编成8小时的电视电影,后来剪辑成3小时的剧场用电影。描写一位身患癌症的上年纪的男人在现实与幻象之间游弋的心理活动状况,获《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日本电影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1983年创作的《东京裁判》是一部集远东军事法庭审判二战战犯的全部映像资料和日本国内外新闻长达15年间的有关映像资料编辑成4小时37分的长纪录片。在控诉日本侵略的同时,也揭示了胜者在法庭裁判上的空虚,以及闭庭后全球仍然频发的局部战争。该片囊括了日本国内所有电影奖,并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家协会奖。接着又根据连合赤军事件拍摄了《没有餐桌的家》。
他是日本战后电影史上一位杰出的巨匠,是一位正直的、有敏锐洞察力、有思想的电影作家。主要作品还有:《美好的岁月》(1955)、《黑河》(1957)、《日本的青春》(1968)、《燃烧的秋天》(1978)、《没有餐桌的家》(1985)、《战争与青春》(1992) 。
㈤ 找了很久的一部日本经典的老电影,彩色的。
名为《里见八犬传》,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㈥ 日本电影史的日本电影史-第四期(1945~1960):
战后及走向国际
日本投降后,电影法虽已废除,而严格的检查制度依然存在,只不过是由美军占领当局取代了政府的检查。受到战争和占领状态切身教育的日本有良心的电影艺术家,为了保卫民族民主权利,提出了电影民主化的要求,1946年,木下惠介和黑泽明首先分别拍出具有民主思想的影片《大曾根家的早晨》和《无愧于我们的青春》。这两部影片的剧本都是出自在战争期间遭到迫害的久板荣二郎之手。与此同时,在法西斯黑暗时代积极从事学生运动的今井正,也根据山形雄策和八住利雄的剧本拍出了《民众之敌》,在民主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作为组织上的保证,各电影制片厂相继成立了工会,不仅提出提高工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在经营管理和拍片方面的民主权利。然而,美国占领者和电影垄断资本是绝对不允许民主势力有所发展的。1948年,东宝公司以整顿为名,准备解雇1200名职工,将企业中的共产党员及倾向进步的人士清洗出去。这一企图遭到东宝工会的反对,全体职工举行大罢工,并得到进步文化团体的支持。罢工持续了195日,最后在美国占领军的指使下,出动大批装备有飞机、坦克和机枪的军队,包围了东宝工会作为斗争据点的砧村制片厂,进行镇压。这次大罢工以20名工会干部自动退出东宝公司而告结束,其中包括制片人伊藤武郎、导演山本萨夫、龟井文夫、楠田清、剧作家山形雄策等。工会方面终于争取到使裁减人员止于最小限度。
战后,日本独立制片运动蓬勃兴起,50年代中期为鼎盛时期。上述退出东宝的山本萨夫等一批艺术家,创办了新星电影社;为了寻求创作自由而离开松竹公司的吉村公三郎和新藤兼人组织了近代电影协会。这两个组织成为战后独立制片的先驱,拍摄了一系列被称为社会派的现实主义电影。主要有:今井正的《不,我们要活下去》(1951)、《回声学校》(1952)、《浊流》(1953)、《这里有泉水》(1955)、《暗无天日》(1956)、《阿菊与阿勇》(1959);山本萨夫的《真空地带》(1952)、《没有太阳的街》(1954)、《板车之歌》(1959);家城已代治的《云飘天涯》(1953)、《姊妹》(1955)、《异母兄弟》(1959);关川秀雄的《听,冤魂的呼声》(1950)、《广岛》(1953);龟井文夫的《活下去总是好的》(1956);吉村公三郎的《黎明前》(1953);新藤兼人的《原子弹下的孤儿》(1952)、《缩影》(1953);山村聪的《蟹工船》(1953)。及至50年代末期,日本的电影市场完全由东宝、松竹、大映、东映、日活、新东宝六大公司所垄断,独立制片拍出的影片面临无法与观众见面的困境,经济上损失严重,整个独立制片运动濒于绝境。一些具有才华的艺术家重新被大公司所吸收。
罗生门
日本投降之后,由于社会动荡和物资匮乏,电影的质量提高缓慢,直至1949年才逐渐走上复兴的道路。尽管大公司对于摄制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采取排斥态度、热衷于大量拍制纯娱乐影片,但也不能完全置作品的艺术性于不顾。小津安二郎的《晚春》、吉村公三郎的《正午的圆舞曲》、木下惠介的《破鼓》、今井正的《绿色的山脉》,均摄于1949年。尤其是《破鼓》一片以讽刺喜剧的样式,为日本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此外,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1950)在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从此,日本电影开始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继《罗生门》之后,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1953)、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1952)和《雨月物语》(1953),也分别在戛纳或威尼斯电影节上得奖,为日本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1951年,木下惠介导演的《卡门归乡》是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
1949年以后约10年间,日本电影最明显的倾向是文艺片的复兴和描写社会问题的作品增多。成濑巳喜男的《闪电》(1952)、《兄妹》(1953)、《浮云》(1955)、《粗暴》(1957)被誉为文艺片的佳作。同时,六大公司也迫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不得不约请一批有成就的编导人员拍摄一些有意义的艺术作品。如小津安二郎的《麦秋》(1951)、《东京物语》(1953)、《彼岸花》(1958);沟口健二的《近松物语》(1954);黑泽明的《活下去》(1952)、《七个武士》(1954)、《蛛网宫堡》(1957);木下惠介的《日本的悲剧》(1953)、《二十四只眼睛》(1954)、《山节考》(1958);吉村公三郎的《夜之河》(1956);今井正的《重逢以前》(1950);市川昆的《胡涂先生》(又译《阿普》,1953)、《烧毁》(1958);五所平之助的《烟囱林立的地方》(1953);丰田四郎的《夫妻善哉》(1955)等等,均获得很高的评价。因此,电影评论家们认为,这些影片加上独立制片的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影片,形成了日本战后10年电影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1956)还出现了太阳族电影,主要作品有:《太阳的季节》、《处刑的房间》、《疯狂的果实》等。此类作品都是根据青年作家石原慎太郎的小说改编,描写一批“太阳族”(战后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青年)的流氓生活,他们既没有明确的理想,也没有起码的道德观念,只有无目的的反抗和对一切都表示不满的无政府主义的行动。影片的中心内容不外乎是表现“性和暴力”。这些影片对青年一代产生的不好影响受到了严厉的舆论谴责。因此,风行一时的“太阳族电影”很快便衰败下去。当然,它的暴露社会问题的影响在以后的某些作品中仍被保留下来。
㈦ 寻找宫崎骏所有的经典动画电影系列
宫崎骏
个人档案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宫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宫崎骏 Hayao Miyazaki 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二。他们家原本住在东京都文京区,后来二次大战因战时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住在鹿沼市的伯父经营了一家飞机工厂,宫崎骏的父亲在那间工厂担任主管。宫崎骏的母亲是个严格而聪明的女性,对宫崎一生的影响甚大。宫崎骏的弟弟后来回忆说,他看到《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虽然长得完全不像,但是个性神似。宫崎骏小学一到三年级都在宇都宫市的小学就读,后来他们搬回东京,便转到东京的学校读1947年的时候,宫崎骏的母亲患了结核病在床上整整躺了九年。从《龙猫》这部电影中就可以看到宫崎骏一家的这段灰暗日子的影子。
1958年,日本影史上第一部长篇彩色电影动画《白蛇传》(东映动画制作)上映了,还是高三学生的宫崎骏迷上了这部片子,原本就喜爱漫画的他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他也曾立志要当一名漫画家。但从前就喜欢画画军舰、飞机的宫崎骏,却发现自己不太会画人。高中毕业之后,宫崎骏进入东京学习院大学就读,主修政治经济学。同时,也参加了儿童文学研究社,那个时候还没有漫画社这一类的社团,儿童文学研究社算是和漫画最有关系的社团了,而整个社团有一段时间还只有宫崎骏一个社员。
1960年的时候日本安保斗争运动带动了社会风潮,许多学生都参加反对安保条约的示威运动。宫崎骏原本一直抱着保守的心态旁观着,但后来看到登出受伤师生的照片,他才下定决心加入示威运动,不过当时学生运动已渐渐进入退潮期了。 1963年,宫崎骏从大学毕业了,进入东映动画工作。受训三个月之后,他成为一位动画师,正式加入动画界。第一部参与制作的作品是东映在同年12月的剧场动画《wanwan忠臣藏》。紧接着宫崎骏参加了东映首次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动画剧集《狼少年ken》。当时宫崎骏的薪水十分微薄(只有19500日元,光是租一间公寓就用去了6000日元),而且他提出的一些企划案也常常不被采用,但是宫崎骏还是坚持着他的理想。看了俄国动画片《雪之女王》之后,宫崎骏心中的创作火焰更为旺盛了,他后来这样回忆道:“我看到了动画的制作是何其慎重且值得珍惜的事业....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真、素朴,又可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逊色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1964年,宫崎骏当上东映动画劳工协会的秘书长,当时高畑勋是该协会的副主席。那年宫崎骏开始和他的同事太田朱美小姐约会。1965年秋天,宫崎骏自愿帮助高田勋导演的《太阳王子》的制作小组,担任场面设计及原画。同年十月,宫崎骏和太田朱美小姐结婚了,1967年一月他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太阳王子》完工后终于在1968年上映了,当时宫崎骏夫妇正一起参加《穿长靴的猫》的制作。隔年,两人又一起参加制作《空飞buyulei船》。1969年四月,第二个儿子也出生了。
1971年,宫崎骏离开东映动画,和高畑勋、小田部羊一等人一起进入“A-Pro”工作。1973年,他和高畑勋两人合作的动画《Panda kopanda》上映了,这部作品中宫崎骏一人身兼四个职务:原案、脚本、场面设计、原画,个人风格有颇大的发挥。六月的时候,宫崎骏、高畑勋和小田部羊一离开A-Pro,加入Zuiyo Picture。七月,宫崎骏到瑞士去取景,为他的下一部作品《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的寻找灵感,在这部作品中他担任场面设计及画面构成。1975年,他又到意大利和阿根廷取景,准备制作《寻母三千里》,同样也是担任场面设计。
1978年,第一部全程由宫崎骏监制的作品《未来少年科南》在NHK 播出了,颇受好评,宫崎骏的思想与风格在本片中大大地展现。1979年他进入“东京movie 新社”,1980年执导《鲁邦三世Caliostro城》(剧场),再度展现《未来少年》的冒险电影风格。1982年长篇漫画《风之谷》在德间书店的Animage 杂志上开始连载,这部漫画一直连载到1994年才完结。1982年11月,退出东京movie 新社,成为自由作家。
1983年,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版“风之谷”开始筹划,高畑勋担任制片,由Topcraft工作室负责整部影片的制作。同年七月,宫崎骏的母亲去世,享年71岁。1984年三月剧场动画《风之谷》上映了,丰富的想象力及深沉的内容,震撼了观众和整个电影界。四月,宫崎骏和高畑勋两人合伙创立了“二马力”办公室。
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创立,开始制作《天空之城》.背景是工业革命的19世界欧洲,可爱纯洁的小女孩席塔(sheeta)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pazu)的陪伴下,寻找自己失落的故乡,在旅途的尽头天空之城,终于明白了无论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如何,人都是不能离开土地的。人与自然的主题在此进一步体现,而漂浮在空中的伟大都市拉普塔最终的毁灭,仿佛在告戒世人: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纪里,面对着的其实是未定的将来。
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是GHIBLI的开山之作,宫崎骏一人身兼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四项重任,使得这部作品从头至尾注入了纯粹的宫崎理念。宫崎骏的音乐搭档久石让,这次也达到了他配乐生涯的顶峰。
1988年上映的《龙猫》是宫崎骏根据幼年时在家乡听到的传说,精心编织的精巧童梦。宫崎骏热爱描写自然,整部《龙猫》带有其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利用一些自然景物切入到主角的意识流之中,让观者的心得到最真切的共鸣。
1989年宫崎骏带给观众的,是宛如空中飞翔的歌声那样明朗的《魔女宅急便》。宫崎骏是个非常偏爱飞行道具的动画大师,从《风之谷》画“御风使”开始,他就很擅长表现飞行中的物体,《天空之城》中几乎就没有不飞的时候,而在《魔女宅急便》一片中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充分完美的用足了每一秒钟的动画空间。
1992年,宫崎骏以《红猪》表现了自我的追求,虽然是成人的故事但一样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带着激情在蓝天碧波间畅游,拥有名望和荣誉,却也有孤独和悔恨。这就是波鲁克·罗索,亚德里亚海上的红猪,也就是宫崎骏自己的写照吧。
1995年,被认为是GHIBLI的实验剧场的《OnYourMark》、由恰克与飞鸟的歌曲制作的短篇作品在“SuperBest3”放映。讲述了在被放射能污染的世界,两个青年把有翅膀的少女送上蓝天的故事。但宫崎骏想要表现的并不是“拯救”,而是“自己的希望”,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1997年7月12日公映《幽灵公主》,至次年2月共上映184天,票房收入179亿日圆,全国观众三千万人次,主题曲由久石让作曲,宫崎骏作词,米良美一演唱,单曲专辑当年发行38万张。其实从1980年起,宫崎骏就开始策划一部有关“少女爱的物语”,1995年终于全心投入制作,成本总计20亿日圆。最后半年中,右手因过度疲劳,不得不一边接受按摩治疗一边工作。《幽灵公主》就此成为宫崎骏的封笔之作。随后宫崎骏宣布退出GHIBLI。
1998年迪斯尼买断了GHIBLI在海外的版权,《幽灵公主》在全美及欧洲市场公映。
1999年STUDIO GHIBLI自《幽灵公主》之后,经过了两年时间,推出了继《龙猫》后又一漫情小品——《邻居家的山田君》。这是一部漫不经心而有趣的家庭喜剧。
2001年自《幽灵公主》后宣布退休的宫崎骏终于放不下动画的诱惑,撤回封笔宣言,并宣布筹拍一部以21世纪人口和环境问题为背景的作品。于是有了《千与千寻》,这部上映后两个月即成为日本电影史上票房最高,创下无人可及纪录的电影。7月公映的《千与千寻》叙述了千寻的一个生活小片段,讲述她在面对困难时,如何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这正是宫崎骏要观众明白的。宫崎骏自己也认为这是一部有别于他以往其他故事的影片,以往,他笔下的主角都是他所喜爱的,但这次宫崎骏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一个毫不起眼的典型十岁日本女孩,其目的就在于要让每个十岁女孩都从千寻身上看到自己。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儿,也没有特别吸引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更是惹人生厌。最初创造这角色时,宫崎骏还曾有点替她忧心,但到故事将近完结时,他却深信千寻会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
2002年宫崎骏在三鹰市成立了“吉卜力美术馆”,这是所有宫崎骏影迷都渴望参观的地方,但是宫崎骏却希望来的人数少一点才好,这样大家在参观的时候更能好好欣赏。虽然是盖美术馆,其实感觉像在制作一部新电影,必须要做很多新的东西才行,其实是相当大的工程,而且即使目前完成,也并不代表结束,必须一直继续下去才行。宫崎骏也为自己定下一个2004年夏天的目标,因为由于经济萧条、环境问题、人口膨胀、恐怖行动及战争等种种事情,人们会有对未来不安及对未来无法抱有什么希望,他相信这样的情况,到2004年夏天会更明显。所以孩子们到时候会产生的不安、疑惑和好奇心,必须要做能解开那些疑问的东西才行。宫崎骏强调:“在那样的情况下,那些活在当时的孩子们,我们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电影,这次我必须抱着这想法去做。”
2004年冬推出新作《哈尔的移动之城》。改编自英国的人气儿童小说家“狄安娜·W·琼斯的《魔法使哈威尔与火之恶魔》”。这是继1990年《魔女宅急便》后,宫崎骏又一部带有浓厚原着色彩的作品。这部剧场版动画以战争前夜为背景,描述住在小镇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苏菲是位制作帽子的专家,但她却因此得罪了女巫,从18岁的美少女变成了90岁的老太婆。她惊恐地逃出家里,但又进入了一座移动的城堡,她和不能与人相恋但懂魔法的哈尔,谱出了一段战地恋曲,并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办法解开身上的魔咒。《哈尔的移动之城》在2002年10月已展开绘画工作,其中的城堡部分将带有19世纪末钢铁工厂的特殊风格。
原文作者:rufengtt(略有字词修改)
出处:YDY动漫区
作品年表
早期参与制作:
·太阳王子 霍尔斯大冒险(1968)剧场
·穿长靴的猫(1969)剧场
·卡里奥斯特罗城(1971)TV、剧场
·熊猫家族(1972)剧场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1974)TV
·寻母三千里(1976)TV
·未来少年柯南(1978)TV
·红发少女安妮(1979)TV
GHIBLI时期作品(1985—— )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剧场
2·龙猫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剧场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剧场
4·红猪 (红の豚) (1992)剧场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片
6·幽灵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剧场
7·千与千寻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2001)剧场
8·哈尔的移动城堡 (ハウルの动く城) (2004)剧场
通常评论范围内的宫崎骏作品,除了GHIBLI时期作品8部之外还包括以下2部:
·风之谷 (风の谷のナウシカ) (1984)剧场,此作改编自漫画版《风の谷のナウシカ》,主题人物情节较原作都显得肤浅而简单。
·侧耳倾听 (耳をすませば)(1995)剧场,近藤喜文任监督,宫崎骏担任脚本,分镜等制作。
另,宫崎骏新作《崖の上のポニョ》预计于2008年上映。
非宫崎骏导演的GHIBLI其他作品:
·再见萤火虫 (火垂るの墓) (1988)剧场 高畑勲
·岁月的童话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剧场 高畑勲
·听见涛声 (海がきこえる)(1993)剧场 望月智充
·平成狸合战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剧场 高畑勲
·我的邻居山田君 (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1999)剧场 高畑勲
·猫的报恩 (猫の恩返し)(2002)剧场 森田宏幸
·地海传说(ゲド戦记)(2007)剧场 宫崎吾郎
关于吉卜力、宫崎骏的书籍资料汇总
国内出版书籍(五星评级仅供参考):
1、宫崎骏的感官世界
作者:沈黎晖,尹丽川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页数:141
字数:100000
定价:25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2、宫崎骏的迷路森林
作者:Pinko 编着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8-1
页数:144
字数:80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定价:25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3、感受宫崎骏
作者:秦刚 主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页数:295
字数:220000
定价:22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4、与梦飞翔宫崎骏
作者:云峰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9-1
页数:140
字数:113000
定价:19.4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5、魔女宅急便(宫崎骏《魔女宅急便》原着!)
译者:彭懿 周龙梅 译 作者:(日)角野荣子 着 (日)林明子 绘
市场价:20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6、《宫崎骏的暗号》
云南美术出版社作者:(日)青井泛
定价:20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国内(台湾)出版书籍:
1、《出发点》
作 者:宫崎骏
编/译者:黄颖凡
出版社:台湾东贩
出版日:2006.03.21
内容介绍
本书详细描述宫崎骏与动画之间的关系,内容主要分为动画的制作、工作的周边、人、书、喜爱的事物、对谈、企划书、作品等八大章节,每一章节里,宫崎骏借由各种人事物提出他对动画的想法,阅读本书,就彷佛阅读了宫崎骏在动画上的各种努力与成就,真正进入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售价:200左右 (论坛周边版置顶有淘宝折扣卖家)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2、《风之谷》漫画
作 者:宫崎骏
出版社:台湾东贩
售价:300左右
作者:★★★★★
内容:★★★★★
推荐购买度:★★★★★
价格:★★★★★
㈧ 日本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
《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
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作了《猿蟹合战》,幸内纯一创作了《塙凹内名刀之卷》,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的。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美化夸耀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
(8)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扩展阅读:
1906年,美国人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制作出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脸的幽默相》,该片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
日本动画片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2、第二阶段:“清除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3、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4、第四阶段:“主食时代”,1963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放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
5、第五阶段(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第六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㈨ 1953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地狱门》
影片里有来自中国的古筝,弹的很好听。
以下来自网上~昨天看了一部日本50年代拍的片子《地狱门》,导演是日本名导衣笠贞之助。
故事并不复杂,更像一则寓言:平清朝的时候发生叛乱,为了掩护上西门院公主逃离京城,一个叫加裟的女子自告奋勇假扮成公主成为误导敌人的诱饵。武士盛远掩护着加裟成功逃脱了追兵,在盛远与叛变的哥哥争斗时加裟偷偷逃走。真正的上西门院公主还是被叛军杀了,朝廷的执政者也被斩首挂在了地狱门前。而盛远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突破重围去严岛搬回救兵,不久即击溃叛军。
叛军失败后,地狱门成了战士的墓冢。在地狱门前祭拜时,盛远又偶遇了加裟,深深爱慕上了她的美丽。在论功行赏的时,盛远向当权者清盛将军提出以娶加裟为妻作为战功的封赏,结果却得知她已经是有夫之人,丈夫是朝中重臣的侍卫武士渡边度。盛远并不甘心,百般找到加裟表明心意,都被加裟拒绝。最终恼羞成怒的盛远将加裟诱骗到她的乳母家,威胁加裟如果不接受他的心意,就杀掉她和她的乳母以及她的丈夫,加裟无奈只得答应,但要先杀掉丈夫后才能与之结合。于是,盛远和加裟约定,当天夜里,加裟灭掉丈夫渡边床头的灯火,以此为信号指引盛远杀掉渡边。
回到家中的加裟,准备好了酒菜,叫起已经就寝的丈夫,陪丈夫饮酒抚琴,然后将丈夫安置在自己的寝室。此时盛远正伺侯在地狱门前。和盛远约定的时间到了,加裟来到丈夫的寝室,熄灭了床头的灯烛,自己躺在了丈夫的床铺上。
盛远依信号潜入了渡边的寝室,举刀劈杀了帐中人,却发现自己砍死的正是心上人加裟,才恍然醒悟加裟的用心。痛恨自己愚妄的盛远找到渡边澄清一切,请求发落,渡边却凄然摇首叹息。
在晨雾中,已经落发为僧的盛远穿过地狱门飘然远去。
看完电影后,心里有些不解,为什么加裟不回家把事情告诉丈夫(如果是我肯定会第一选择这样做),然后丈夫必然会设下埋伏,当场将盛远制服,或者避而远之先让其当晚计划落空,再另计后事。转念一想,大概加裟并不愿意让盛远沉溺在愤恨和欲望的痴迷中吧。若是第一种方法,盛远一定不服,只会助长他心中的怨恨和恼怒;第二种方法也同样治标不治本,躲得一时却躲不过一世,不能最终化解这场纠纷。
想到这里,想起一则佛家故事:佛陀有一世与五百商人在沙漠中行进,商队中混入一伙盗贼,决心夜里把商人们全部杀害,夺取财物。佛陀知道盗贼害人夺财之心已坚,无法动摇。然而,他不能看着盗贼去杀害商人,但他也不能把事情告诉商人,因为一旦说出,商人必会打死盗贼,这样世上就多了五百个犯了杀戒的人。于是,佛陀亲自手刃了盗贼,然后自杀成仁。
佛陀渡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是一个暗藏禅意的电影,在我看来,讲的是死亡与救赎,痴迷与觉醒。想想,大概加裟的用意也是如此吧,当盛远向她表示如果自己不能如愿就杀死所有的人时,她大概已经明了盛远的心性中毒颇深,心中也许在想,如果以自己的一死换来一个人心的觉醒,也许是值得的吧。走向死亡的加裟,一袭白衣胜雪,手中紧握着一串剔透的念珠,她在祷告什么呢?
同样是地狱门,有门前的白骨累累,权贵更迭,有地狱图阴影下的嗔痴颠倒杀机暗藏,也有如加裟般纯洁、甘愿牺牲之人。盛远与加裟在地狱门前重逢,最终也从地狱门下穿门而出,可见地狱之门全凭心造,可在此沉迷堕落,也可在此勘破愚妄痴迷,穿门而过。
地狱门
主演: 长谷川一夫 京町子
导演: 衣笠贞之助
片长:100分钟
这部片子从到导演到主演,都曾为日本传统歌舞演员。所以影像中古典的唯美气息非常浓郁,不仅是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片,还夺得了戛纳金棕榈大奖。
演加裟的女演员京町子外表美丽纤弱,凤目樱唇,眉如远山,睫毛仿佛一剪蛾翅落下的影子,柔弱的外表却更反衬出角色至坚的性格。她在罗生门里也有精彩演出,还记得吧,那个被盗贼凌辱的武士妻子。她还演过《杨贵妃》,还真是古装片当家花旦。
京町子曾是大映最当红的女星,美丽的女人总有如谜般的人生戏码才够足,有人猜测京町子与大映社长永田雅一有恋爱关系,但是京町子从开始上台表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独身。
演盛远的长谷川一夫则有着歌舞伎演员特有的身形浑厚,面目端正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