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美国七大支柱产业
1. 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汽车工业,建筑业,钢铁工业,信息产业,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军火工业,影视业,高新技术产业,草坪业,能源业,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
2. 世界各国支柱产业
美国的支柱产业:军工、汽车、金融、电影、铁路、钢铁、石油、高科技产业
英国的支柱产业:媒体业、金融业、服务业
日本的支柱产业:工业、渔业、汽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色情业
瑞士的支柱产业:金融业、保险业、精密机械制造业
韩国的支柱产业: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石油化工
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农业、矿业、机械设备、金属产品、烟草、石油煤炭、化
工
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军工、石油天然气,木材
3. 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结构和体制是什么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的特点
好莱坞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体制完备、实力雄厚的经济体,它在制作发行上主要具有两个特色:
1. 资金雄厚且能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美国拍片,一般来说有三种资金来源。
(1)个人投资或亲友合资
这最小规模的集资方式,通过这样的非主流的融资渠道产生的电影组成了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或者说是名副其实的独立电影,因为这些电影自始至终都贯彻了导演自己的创作意愿,而像《指环王》这样的电影虽然由于全部由新线电影公司投资也可以被叫做独立电影,但是从剧本到卡司都要通过新线的审核管理,所以独立性相对较弱),如《女巫布莱尔》只花了几万美元,《杀人三部曲》更极端,剧组总共才两个人,制作成本如下:2300美元买胶片,1300美元冲洗,2800美元胶转磁。摄影机是借来的,剪辑用录像机来做。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部《杀人三部曲》的制作费用不到一万美元,但是影片并未因此而粗制滥造,相反,在众多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它的质量绝对可算上乘,相应的票房也非常可观;
(2)电影公司投资
这种资金由经纪人拿项目资料找电影公司(也就是所谓的“七大”或者“八大”)谈判获得,也是好莱坞电影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资金相当可观,但是程序繁多,一个电影项目从雏形到成形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比如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因为剧本问题而被耽搁了好几年,最后他修改了剧本的前十页才获得米高梅的首肯;
(3)吸引外资
这在如今好莱坞也相当普遍,尤其现在的大片制作成本越来越高,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电影公司承担制作费用风险非常大,他们通过与更多的人合资来分担风险,比如德国人。由于德国政府收税过重且鼓励境外投资,德国的资本家们很喜欢与国外的企业合作(比如中国的一汽大众),好莱坞就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不过德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发行不熟悉,所以他们的投资往往显得有些盲目,例如2000年的《地球战场》,德国人投资了上亿美元,但是票房惨败,导致投资公司股价猛跌,资金都差点周转不过来。类似于这样的投资者在好莱坞不在少数。
当然,好莱坞赚钱主要不靠外国人,而是靠他们的发行和放映体制。
我们所说的“七大”或者“八大”,他们主要的职责其实是影片的发行。发行有多种渠道和方式,比如院线放映,录像带盘片出租和销售,电视播映权转让,以及一些周边产品(比如蜘蛛侠的玩具)的生产。院线放映分为北美和海外两个市场,北美票房收入发行商抽取30%的提成,海外票房则提取4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账大片)。北美院线放映发行商还会和放映商谈分成,有两种分成方式,一种是发行商交付放映商一定的租金(视影片卖座情况而定,一般是一万美元左右),上映后每周放映商抽取提成(第一周为10% ,越往后越高,但是不会高于30%),第二种是发行商不交租金,放映商直接抽取提成,一般是30%,越往后越高,但是不高于50%。一般来说,院线放映所得的票房占一部电影所能创造的利润总数的30%(北美票房占全球总票房收入的25%左右),录像带和碟带占50%,电视播映权的转让和周边产品销售一共占20%。我们以放映商每周抽取40%提成计算,一部制作、宣传成本5000万美元的片子,只要保障北美院线有625万美元的票房就可以收回成本了,换句话,就北美市场来说,好莱坞电影发行商的风险率只有0.125,而如果是《哈里波特》这样的超级商业大片,风险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华纳在影片上映前便收回了成本。
所以,好莱坞的“七大”或者“八大”自从定型以来,便一直屹立至今,很长一段时间米高梅公司因为财务上处于窘困状况而被称为“好莱坞病夫”,但是它并未退出好莱坞舞台,这跟影片发行放映体制离不开关系。所谓的“病夫”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灵而已,只要生产出一部北美票房能上千万的影片,米高梅的资金就能顺利回笼,这个对007专业户来说并不难。
2. 机构繁多且分工明确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机构总体来看可以分为行政和制作两大机构,行政机构可以分为决策、创意和制片三个部门,制作机构可以分为剧务、技术两大部门,这些职位分工相当明确,而且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
此外,真正和一部电影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的还有导演、剧作组、演职人员(剧组独立于公司体制之外,必须严格执行美国劳工局的规定,比如一天工作不得超过八小时),以及以上人员的经纪人和律师,还有其他像市场分析公司之类的好莱坞附属机构,这些机构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三四十万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那些抱着明星梦但是还没有正式进入好莱坞编制的年轻人。在这么复杂而井然有序的机制的运行之下,好莱坞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一部影片创收。当然,你可以说好莱坞催生了一大堆不稳定的职业(比如流动的群众演员),但这种说法是具有两面性的,同时你也可以说好莱坞创造了无数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人员虽然只是临时聘用,但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洛杉矶劳工局规定,好莱坞无论何种形式的从业人员日工资不得低于105美元。
4. 美国经济支柱产业有哪些
美国的支柱产业有很多,比如:军工、汽车、高科技、电子、金融、航空、娱乐、能源等等。但与我国现阶段的四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相比,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军工、汽车和高科技。
(1)美国军工产业
据美国国会研究处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是世界头号军工产品出口国,占全球军工出口总额的近42%。这份报告说,尽管近年来全球军工销售总额有下降趋势,但美国的军工出口总额仍保持继续上升的势头。报告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国战争和冲突使得邻近国家增加了对美国的军购。
另外,该报告还显示:美国同样是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军售最多的国家。按合同金额计算,美国去年总共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销售了103亿美元的军品。
5. 电影只是有钱人的游戏来看看这些大师怎么说,耐人寻味!
电影诞生至今已有逾百年的 历史 ,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娱乐 方式。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电影就像做爱。刚开始为爱而做,接下来为做而做,最后为钱而做。 ——莫里哀
电影对我来说是生意,并不是艺术。 ——王晶
“烂片之王”王晶的这番话,也许会令你嗤之以鼻,但是你不能不佩服他的坦诚——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影就是一门生意,是赚钱的工具。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电影对有些人而言是艺术品,但对于电影公司,任何一部电影都是商品,是有钱人用钱来生钱的工具。
2017年10月12日,拍摄过《大象席地而坐》,29岁的青年导演胡波,在北京东五环一幢住宅楼的楼梯间里,用一根绳子告别了这个世界。
据胡波身边人透露,《大象席地而坐》制作经费大约是70万,对一部长片来说相当紧张。拍摄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他在现场充满了热情。
拍摄完成后,胡波最先交出了一个时长4个小时的粗剪版本,作为监制的王小帅希望他把时长压缩到2个小时,以适应市场。随后胡波交出了修改版,但是,仅仅比粗剪版少了10分钟,王小帅暴跳如雷: “别忘了你花的是老子的钱,你就得按老子说的做。”
通产我们会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是由电影导演决定。但是,就像胡波的故事一样,请永远不要忘记一个冷冰冰的事实:谁为一个东西买单,谁就拥有对它最高的权利。
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商业,巨大的利润让电影在上世纪20年代就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一部制作宏大的电影耗资数亿都很正常,即使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拍一部短片,平均成本也在两万块以上。
电影是艺术吗?是。但王晶说的同样没错,电影也是一门生意。
人们将他们的 历史 、信仰、态度、欲望和梦想铭记在他们创造的影像里。 ——罗伯特.休斯
无论一部电影在题材和内容上多么与现实世界背道而驰、多么充满想象力,电影反映的仍然是创作者(不仅指导演,而指参与到电影的每一个人)的内心。而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映射的是他们身处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说,电影永远是 社会 的产物。
有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你更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下次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妨时刻把这三个问题代入其中,你会发现很多电影 作为电影以外 的内容,说不定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每一架摄影机、每一个电影企业、每一个明星或导演都可以追溯至爱迪生称为'电影视镜'的小黑匣子发展起来的某种联系......这是电影史中绝对的事实。 ——《一百万零一夜》
这是1926年最早的电影学着作《一百万零一夜》中的观点,放在今天来看,未免过于偏激且过度神话了托马斯.爱迪生,原因有二:
话虽如此,《一百万零一夜》的这句话仍然阐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技术的进步,就没有电影的诞生。
纯粹的艺术家大多对工业 社会 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电影更是如此,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使原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发生剧变。连伟大的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对有声电影都发出过这样的批判:“对白片?我最讨厌对白片,它会毁坏世界上最古老的哑剧艺术,它消除了无声片的全部美感。”卓别林顽固的抵制电影中出现对话,直到1941年的《大独裁者》,他仍然不让夏尔洛说话。
然而事实是,今天我们在电影院再也看不到默片,再也看不到黑白片了。就像电影《与狼共舞》中固执的走向灭亡的印第安人一样,到了工业时代,谁不拥抱 科技 ,谁就会被淘汰。
尽管如此,无论舞台剧、歌剧,还是默片、黑白片,每个时代的消亡,都会有一群顽强的老艺术家、一群偏执的殉葬者坚守着这些艺术形式。电影是技术的产物没错,但谁又能说这些固守传统的老艺术家,不够伟大、不令人敬佩呢?
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这就是电影的意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电影是商品、是现实、是技术,但无论如何,电影最重要的形态永远是艺术。把这一段放在最后,是希望热爱电影的人心怀信心。虽然是鸡汤,还是要引用这句《熔炉》的台词:
我们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电影,说千道万,仍然是在讲故事。电影是梦的产物,没有故事,技术再发达、特效再精彩,也只是空洞、呆板的躯壳。电影是讲故事的集大成者,它是将视觉投射在立体空间的画作、是用动作表现的舞蹈、是不需要舞台的戏剧、是节奏和时间的音乐、是光与影的文学。
故事不能当饭吃,故事不能当觉睡,但故事就不是人类的必需品了吗?不是的。自人类有了思想,故事就一直是人类的刚需。它不仅仅是一种 娱乐 和消遣,它令我们学会思考、教会我们去爱、教会我们做梦、鼓励我们走出冒险的第一步、令我们找到真实的自己。
这个世界需要故事,而电影作为讲故事方式的一种,比戏剧更真实,比文学更生动,比诗歌更感人。
所以,这个世界需要电影。
6.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以什么为支柱产业
一般发达国家都是以一些高科技产业,实业为支柱产业,科技兴邦实业强国这口号不是白喊的。
7. 美国的传统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房地产,重工业(如汽车,机械制造),钢铁、航空、高科技产品(如电脑、软件),金融行业(银行,金融类衍生产品 如 股票期货),农业(多种作物的出口国)、军事、电影、食品。美国是发达国家其支柱产业基本上都是高附加值产业或高科技产业。
以上只是有明显差距的行业。其实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的国家没个行业都是站在世界的前列。
8. 美国六大支柱产业有哪些
军工产业,石化产业,信息化产业,汽车产业,船舶制造业,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