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模式
⑴ 动画片电影是怎么制作的
动画片制作分工极为细致,通常分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前期制作又包括了企划、作品设定、资金募集等,中期制作包括了分镜、原画、中间画、动画、上色、背景作画、摄影、配音、录音等,后期制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试映等,主要制作流程如下:1、故事板,导演根据文字剧本绘制出类似连环画的草图,将剧本描述的动作表现出来。故事板在绘制镜头的同时,动作、台词、时间、摄影指示、画面连接等都要有相应的说明; 2、设计,设计工作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和镜头画面设计等,设计应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以便下一制作环节的工作人员参考方便;3、原画分镜,制作动画也有专门的分镜纸,上面有印好的矩形格,在这些格里画出动画每个场景的大致布局(背景、人物)并要在一旁用文字注明这个场景中人物的动作和台词;4、配音剪辑,动画片和电影一样需要剪辑,但剪辑相对较简单,将逐个镜头按顺序结合在一起,适当删减没用的部分,在各镜头结合处编辑结合方法后即可。
⑵ 动画片制作流程
一个完整的动画片大致可以归结成五步:文案脚本、美术设定、原画分镜、动画制作、配音剪辑。
一、撰写文案脚本
动画片的剧本与电视、电影的有很大不同。动画片剧本中应尽避免复杂的对话,侧重用画面动作讲故事,最好的动画是通过滑稽的动作取胜。导演根据文字剧本绘制出类似连环画的草图,将剧本描述的动作表现出来。
⑶ 动画片拍摄中的“大团圆”结构是什么
动画片拍摄中的“大团圆”结构是英雄最后的胜出、善有善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等。优点:让憋着最后一口气看的读者,可以安息。
动画是指采用逐帧拍摄对象并连续播放而形成运动的影像技术。动画片是在这一技术基础上,由制作者赋予艺术内涵与思想内涵,所产生的一系列涵括文化、历史、社会、情感、自然等主题的艺术作品。
与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如文学和美术相比,动画片最大的魅力在于运动。
动画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无论其静止画面是由电子计算机制作还是手绘,抑或只是粘土模型每次轻微的改变,然后再拍摄,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因为视觉残像所造成)。
通常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子计算机动画科技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也是如此。
⑷ 美国的动画创作手法、风格分别是什么
美国动画的造型较为夸张,注重情节,且乐于使用各种高科技产品进行制作;动画电影较多,连续剧较少。
日本动画的造型较为唯美,很注重铅笔稿的制作,现已由赛璐珞载片改道电脑制作。连续剧较多,电影较少。
⑸ 请问美国的动漫跟日本的动漫各有什么特点
一、美国动漫的特点:
美国动漫二维动画人物结构上都比较粗狂,棱角分明,但是在制作与分镜上却不马虎,帧数非常的高。美国的三维动画电影则会习惯性地将人物表现得非常卡通,其肢体语言与表情结构非常的夸张,有益于全年龄进行观赏。
二、日本动漫的特点:
日本TV动画往往选择手冢治虫创造的一拍三(1秒8帧)的创作模式。除此之外动画电影则是以宫崎骏为首的高帧数艺术派,完全学习美式动画流程1秒24帧的形式,其整体风格更显精美一些。日系作品三维的动画作品比较少,更偏向于二维动画。
(5)美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模式扩展阅读
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的起源:
1、美国动漫的起源:
1907年~1937年,美国开创了动画片的先河。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百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史正式开始。
2、日本动漫的起源:17世纪末,幻灯度技术传到了日本。享和年间(1801 - 1804),龟屋都乐上演的“江户幻灯”大受欢迎,其使用煤油灯幻灯机将画在玻璃底板上的图画从日本纸做的银幕内存放映出来看。明治中期迎来了“幻灯动画片”的鼎盛时期。
⑹ 美国人发明了什么方法制作了第一批动画片
是逐格拍摄技术
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爱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记于出品目录。
第一部带故事性的动画片
是1908年爱米尔.科尔为法国电影实业家里昂.高蒙绘制的动画片《幻灯戏》,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向电影院发行的有声动画片
是1925(?)年马克斯.弗莱谢尔制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由英克威尔制片公司出品。这部动画片里,皮博狗吹长号,说了一句话:"现在让大家一起跟着节拍唱起来。"它采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响系统。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
是1898年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的《矮胖子》,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从小女儿的马戏玩具构思出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然后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
第一部有声动画片
是1922年美国动画片《三极管》,是一部物理动画片,用以表现三极真空管的制作过程,由西电公司的E.B.克拉夫特制作,1922年10月27日在耶鲁大学映出;采用的音响系统就是后来加以改进的维太风。
第一部大型动画片
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讽刺当时总统伊里戈耶恩的《背叛》,唐.弗.范里制作,映六十分钟。
第一部彩色动画片
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发行,布雷制作公司绘制的美国动画片《汤默斯.凯特首次露面》,采用布鲁斯制天然色工艺。此后无人再进行试验,直到1930年环球影片公司拍摄《爵士歌王》,片中才穿插了沃尔特.兰兹制作的彩色动画片段,采用的是二色法工艺。
第一部有声彩色动画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鲍制作的美国动画片《戈夫山羊》,采用二色法工艺,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矶首映。
第一部全部对白动画片
是1928年华尔特.狄斯耐绘制的美国动画片《威廉号汽艇》。这部动画片于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观众介绍米老鼠这一着名动画人物。 实际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声对白动画片《飞机迷》,不过它发行于《威廉号汽艇》之后。
⑺ 21世纪初美国动画产业特征
21世纪初美国动画产业特征如下:
第一、频繁丰富涌出动画周边产品。
第二、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
第三、大团圆结局,悲剧很少,迎合观众心理需求。
第四、注重细节刻画,雅俗共赏,迎合观众审美口味。
第五、动物形象夸张,成为被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第六、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第七、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达到完美的效果。
第八、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
思想形成时期。
大约在十九世纪20年代,随着科学的进步,英国科学家发现着名的“视觉暂留”现象,即一个物体被移动后其形象在人眼视网膜上还可停留约1秒的时间,这揭示了在快速闪现连续分解的动作时可以产生活动影像的原理,由此许多关于活动影像的视觉装置或玩具被创造出来。
例如幻盘、走马盘、西洋镜等等。这里我们以“幻盘”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幻盘”是一个边缘画有连续动作形象、内圈刻有直条细缝的硬纸圆盘,其中心有可活动的固定转轴,圆盘快速运动时,透过细缝从对面的镜子中便能看到活动起来的物像。
⑻ 美国动漫产业的特点
视听觉:丰盛华宴,美国动画片在画面处理、音乐配置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
技术:走在前列,美国动漫作品的技术主要表现为电脑技术和电影特技的全方位运用。
资本:大资本模式,美国动画的制作成本很高,动画影片动辄耗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
运作:商业化,作为高成本的回应,美国动漫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总之,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在不失审美水准的同时将娱乐性放在首位,以夸张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以及由高科技合成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烹制出一席视听享受的丰盛华宴,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同时广泛施展各种商业策略,打造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产业经营模式。这些特点既为美国动漫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动漫业的发展走向提供了思路上的启迪和模式上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