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于琉球电影
A. 血战冲绳岛是哪个国家
冲绳岛在被日本吞并前属于中国,因为日本人到北京谈判把琉球分为两部分,南部的八重山属于中国。后来琉球被日本强行分为冲绳、八重山划入冲绳县和奄美划入鹿儿岛县,至今去冲绳旅游顺便去奄美都很难
B. 日本古代电影!!!!!!!!!!!
你这么喜欢日本战国题材,建议你不妨去找几部“大河剧”来看看。
以下是部分大河剧:
序号 年代 剧名 主要人物
1 1963 花の生涯 井伊直弼
2 1964 赤穂浪士 大石内蔵助、堀田隼人
3 1965 太合记 豊臣秀吉、织田信长、ねね
4 1966 源义経 源义経、武蔵坊弁庆
5 1967 三姉妹 むら、るい、雪(栗原小巻)
6 1968 坂本竜马 坂本竜马
7 1969 天与地 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乃美
8 1970 枞ノ木は残った 弁之助、宇乃(吉永小百合)、たよ(栗原小巻)、津多(庆月院)(田中绢代)
9 1971 春の坂道 柳生宗矩、徳川家光、柳生石舟斎
10 1972 新・平家物语 平清盛(仲代达矢)、平时子
11 1973 国盗物语 斎藤道三、织田信长、明智光秀、浓姫(松坂庆子)
12 1974 胜海舟 胜海舟
13 1975 元禄太平记 柳沢吉保、大石内蔵助
14 1976 风、云、虹、 平将门、藤原纯友
15 1977 花神 大村益次郎、お琴
16 1978 黄金の日日 吕宋助左卫门、美绪
17 1979 草燃える 源頼朝、北条政子
18 1980 狮子の时代 平沼铣次、苅谷嘉顕
19 1981 おんな太合记 北政所、豊臣秀吉(西田敏行)
20 1982 峠の群像 大石内蔵助、石野七郎次
21 1983 徳川家康 徳川家康、纳屋蕉庵
22 1984 山河燃ゆ 天羽贤治、天羽乙七(三船敏郎)、天羽忠(西田敏行)
23 1984 宫本武蔵 宫本武蔵(役所広司)、お通
24 1985 春の波涛 川上贞奴(松坂庆子)、川上音二郎(中村雅俊)
25 1985 真田太平记 真田信之、真田幸村、真田昌幸
26 1986 いのち 岩田美希、岩田刚造
27 1986 武蔵坊弁庆 武蔵坊弁庆、源义経
28 1987 独眼竜政宗 伊达政宗、伊达辉宗、义姫、爱姫(后藤久美子)
29 1988 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中井贵一)、武田信虎、大井夫人、上杉谦信
30 1989 春日局 春日局、徳川家光
31 1990 宛如飞翔 西郷隆盛(西田敏行)、大久保利通
32 1991 太平记 足利尊氏(真田広之)、赤桥登子(沢口靖子)
33 1992 信长 织田信长、佛洛依斯
34 1993 琉球の风 杨启泰、杨启山(渡部笃郎)
35 1993-1994 炎立 藤原経清(渡辺谦)、藤原清衡、藤原泰衡(渡辺谦)、藤原秀衡(渡瀬恒彦)
36 1994 花の乱 日野富子、足利义政
37 1995 八代将军吉宗 徳川吉宗(西田敏行)、徳川宗春(中井贵一)、久免(黒木瞳)
38 1996 秀吉 秀吉、织田信长、千利休(仲代达矢)、北政所(沢口靖子)
39 1997 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杉の方(松坂庆子)
40 1998 徳川庆喜 徳川庆喜、徳川斉昭
41 1999 元禄缭乱 大石内蔵助、徳川纲吉
42 2000 葵 徳川三代 徳川家康(津川雅彦)、徳川秀忠(西田敏行)、徳川家光
43 2001 北条时宗 北条时宗、北条时頼(渡辺谦)
44 2002 利家与松 前田利家(唐沢寿明)、松(松嶋菜々子)、织田信长(反町隆史)
45 2003 武蔵 宫本武蔵、佐々木小次郎、お通
46 2004 新选组 近藤勇(香取慎吾)、土方歳三、冲田総司
47 2005 义経 源义経(滝沢秀明)、武蔵坊弁庆
收视率最高的是《独眼竜政宗》,最低的是《花の乱》。
大河剧的黄金时代是1987-1989年,《独眼竜政宗》、《武田信玄》和《春日局》三部是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三部大河剧。
2006年预定拍摄的《功名》,演绎山内一丰和千代的故事。
评价最好的是《武田信玄》,利家与松也很不错,争议最大的是去年的新选组。
C. 请问一琉球的电影或电视剧吗
电影《恋战冲绳》,冲绳就是琉球。
D. 血战钢锯岭:太平洋战场最血腥战斗的真实历史
1945年4月,朝冲绳岸边靠近的登陆艇及向内陆挺进的坦克。美军为了这场登陆战不惜血本,出动了40艘大小航空母舰、30艘战列舰,其他作战舰艇320艘,登陆运输舰船500艘,加上后勤舰船和辅助舰只共1000余艘
电影《血战钢锯岭》改编自美军军医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oss)的真实经历,而其背后的太平洋战场则更为残酷。
1872年,日本借琉球使者到访日本之际,突然强制“册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并列入所谓“华族”。1879年3月,日本向琉球秘密派出军警人员,采取突然行动,在首里城命令琉球王代理今归仁王子交出政权。4月4日,日本悍然宣布“废琉置县”,即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起点。
1945年4月1日到6月底,美军不惜血本,调动了太平洋战区内海陆军大部分主力,发动了冲绳两栖登陆战,这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重也是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役的困难程度,迫使美军不得不重新审视即将到来的日本本土作战。
疏散居民不成功
1944年初,随着战况恶化,日本大本营认为有必要强化对台湾和包括冲绳在内的西南诸岛的防卫,以确保日本本土与南方资源地区之间的交通安全。3月22日,组建了渡边正夫中将为首的第32军,防守日本本土九州以南和台湾东北面之间的冲绳等西南岛屿。不过此时的第32军所辖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步兵中队、要塞炮兵和后勤单位等等。预定交给该军的也只有2个混成旅团、1个混成联队。渡边正夫中将几乎只是个空头军长。
但在3个月后,风云突变。美军开始登陆塞班岛。日本大本营据此判断冲绳和台湾很可能成为美军的下一个目标。于是从5月到7月,第32军增加了4个师团(第9、24、28、62)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第44、45、64、59、60)。其中3个师团和1个旅团被部署在冲绳主岛。第32军顿时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野战军团。十多万军队一口气涌进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冲绳,把这个南国之岛变成巨大兵营。
1944年7月7日晚上,东条英机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判断爆发冲绳战役的可能性极大。除了军事上的应对措施,东条决定疏散冲绳居民。为此制定计划:将60岁以上和15岁以下的10万名老弱妇孺(当时冲绳县总人口59万)运出冲绳,送到日本本土和台湾。
但冲绳居民对此反应并不积极。他们相信日军(冲绳人称为“友军”或“大和军”)将赢得胜利,因此没必要背井离乡。运送日军到冲绳的过程中,一些船只被美军击沉,虽然日军高层下令封锁消息,可生还的日本兵还是传得满城风雨,心存恐惧的居民大都不敢申请坐船离开。而这样的危险还真就降临了:8月22日,美国潜艇“淡水鱼”击沉了疏散船“对马丸”,造成1418名船员和乘客死亡,包括775名小学生。消息走漏后,岛内拒绝疏散的情绪更加高涨。而日本官方也采取更强硬手段,直接派军舰运走小学生。居民未全部撤离也造成了此役平民伤亡惨重的结果。
死守冲绳的第32军司令官牛岛满
就在冲绳岛内为战备和疏散问题闹得鸡飞狗跳之际,东条英机内阁于7月18日总辞职。同时,日本大本营对第32军军长渡边正夫也愈发不满。据说此人不仅病病歪歪,其夸张言论也令居民对未来的战局恐慌不已。8月10日,接替渡边的新军长牛岛满中将来到那霸赴任。当年57岁的牛岛满此前是陆军士官学校校长,曾在中国战线指挥过旅团。冲绳当地居民的回忆中,牛岛满是个性格温和的“好人”,表情总是镇定自若让人安心。他的参谋长长勇少将却个性暴躁,甚至动手打人。据说长勇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幕后参谋之一,而在冲绳人眼中,长勇的个性也过于丰富,喝醉了酒去抢卫兵的枪说要打美国飞机,身边带着女人,与第32军很多主官关系不好。据说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第24师团长曾对着长勇大叫:“我们问的是司令官的命令,不是你的命令”。但行事举重若轻的牛岛满却对长勇信任有加,放手让他去做。长勇的身体并不好,于是制定作战计划的重任很大程度落到第32军高级参谋(作战主任)八原博通大佐身上。此人曾被派到美国待过两年,是日本陆军里出名的美国通,而且从第32军组建开始他就担任此职,对情况最为熟悉。
1945年6月6日,在向冲绳中心城市那霸进攻时,四名美军士兵用担架抬着受伤战友
八原根据日本大本营的意图制定了作战计划,在冲绳岛构筑机场并将其作为防御中心,预定先出动大量飞机重创美军登陆船队,然后在第二天夜间由强大炮兵掩护,在海岸地区一举击溃美军。如前所述,为了实现这个计划,第32军共有3个师团可用,其中1个师团部署在机场地区,2个师团部署在南部。
利用坑道让美国人多流血
但正是所谓计划跟不上变化。1944年下半年,日本大本营为了在菲律宾与美军决战,陆续从台湾抽走大量部队。为了填补台湾的空白,又命令牛岛满把手下最精锐的第9师团运往台湾。牛岛满在冲绳主岛的3个师团中,第24师团算二流部队;第62师团是以前在中国山西对付八路军的轻装治安部队(炮兵非常弱小),而且还被限制只带了8300名老兵、120匹马和52辆 汽车 到冲绳,不足部分用新兵凑数;唯一的精锐部队只有第9师团。把这个师团调走,则第32军不仅战力大打折扣,也无法执行原定作战计划。
1945年5月8日,冲绳,美军第77步兵师的士兵面无表情地在雨中收听欧战胜利广播
牛岛满愤怒了,抗议说如果抽调第9师团,还不如把整个第32军都调走。但大本营还是要他照令执行。当然冲绳还是要守的,于是又决定把本土的第84师团派给牛岛满,以取代第9师团。1945年1月22日,调动第84师团之事上奏天皇,也通知了牛岛满,似乎已是板上钉钉。可第二天这事就被大本营作战部部长宫崎周一否定了,理由是:现在海上非常危险,第84师团可能在途中被击沉;日本本土目前也很空虚,既然第84师团未必能抵达冲绳,还不如安全留在本土。
第32军空欢喜了一个晚上,沮丧之余也算明白了大本营的全盘战略,守卫冲绳说到底是为了守卫本土,而为了本土,冲绳及其守军本质上都是“弃子”。于是在此前后,第32军彻底修改了作战方案,不再坚守机场实施海岸决战,而是抛弃机场,把有限的兵力收缩到冲绳南部的山区。对八原博通而言,修改作战方案,还不只是因为兵力被削弱。事实上,根据以往的经验,日军的火力和航空战力都远不如美军,以这样贫弱的实力进行海岸决战本身就不现实,倒不如退入山区,利用坑道工事,尽可能久拖住美军,尽可能多让美国人流血。
1945年4月,冲绳战役中,美军第7步兵师用喷火坦克对付坑道中的日军
就在日军为了防守方针而争论不休之际,1944年10月10日美军对冲绳发动大空袭,那霸市几乎被烧毁。但这对冲绳县政府却并非全是坏事:被空袭吓慌的冲绳居民,终于变得比较乐意撤离了。到1945年3月,约6万人撤到了日本本土,约2万人到了台湾。
可是仍有40多万平民留在冲绳。一旦战斗爆发,这些居民不仅将面临灭顶之灾,对粮食物资紧张的日军而言也是巨大负担。如前所述,第32军决心在冲绳南部决战,他们在1944年12月与县政府联手制定计划,决定让居民撤离到北部的国头地区避难。
但计划开展得并不顺利。节骨眼上,冲绳县知事泉守纪突然在1944年12月去东京出差。此后他再也没返回冲绳,而是于1945年1月12日改任香川县知事。对此事,传统说法是泉守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而新说认为此人与第32军关系不好,为防止矛盾激化而被调任。1月31日,新知事岛田叡才来到冲绳。由于这一个月的行政空白,约30万居民被留在约定作为战场的冲绳南部。
平民在日军胁迫下自杀
牛岛满本人判断只能再坚持两周的有组织抵抗。16日,他致电大本营:“战斗即将完结。”尽管如此,在美国人暴风骤雨般的猛烈炮击和空袭下,日军的抵抗依然非常顽强。即使美国人在白天略有进展,日军往往又在晚上通过坑道渗透打回去。但形势对日军依然是绝望的,继续在美军重压下死守就有瞬间全灭的可能。八原不想认输。他认为,为了给本土决战争取时间,冲绳日军应该尽可能长时间地坚持下去。为此他提议放弃首里阵地,向更南的喜屋武地区撤退。这遭到了第62师团和冲绳县政府的反对。前者认为目前师团有数千人身负重伤,放弃阵地等于弃他们于不顾,冲绳县则认为放弃首里,必然扩大平民的伤亡。但牛岛接受了八原的建议,于22日决定撤退。
冲绳战役中,一个头裹白布的当地居民被美军士兵从地下藏匿处驱逐出来
利用雨季的掩护,日军的撤退大体成功,得以在 6月4日前后将约3万部队集结在喜屋武的摩文仁新阵地。但此时第32军已经损失了85%的正规战斗人员,残存的大都是后勤、冲绳民兵和文职等。装备只剩下1/5轻武器,1/10的重武器,一半的火炮。更糟糕的是,有10万居民跟着日军一道南下。
居民们钻入日军藏匿的洞穴,因此和日军冲突起来,居民往往被赶出去,必要时甚至动用武力。对近代才并入日本的冲绳,牛岛满本来就不太信任,加上冲绳有大量移民去美国,因此被怀疑是美国间谍的重点活动地区(事实上,美军的确配属了上百个日裔美国人作为“陆军情报处语学兵”,窃听通信,翻译文件等等,其中不少是冲绳出身)。而美军派遣大量居民向日军劝降,更令日军视冲绳人为叛徒。战后,冲绳当地收集的日军的杀人事件有46起,被杀168人。其中大部分是替美军劝降,或者被怀疑为美国间谍而遭杀害。被怀疑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是因为会说英语,也有从美国返回的日裔移民,得了神经病的流浪汉则被认为是故意装疯卖傻的美国特务。很多时候,劝降者和间谍嫌疑犯被带到其他居民面前,斩首示众。168名死者中,还有12人是因为违反军纪而被处死的朝鲜人军夫,以及6名美国战俘。此外,共有1122名冲绳居民自杀,大部分是用手榴弹,少数是服毒或自焚。冲绳县政府认为这些人多数是在日军胁迫下自杀。
日军残部转入游击战
此时,日军逐渐陷入绝境。藏匿在各地的部队彼此失去联系,虽然很多劝降的居民被杀掉,但其活动仍对冲绳人占近1/3的日军产生了影响,更不用说大量居民和军队混在一起造成的巨大混乱。美军的清剿也在加强。6月13日,冲绳日本海军部队指挥官大田实少将自杀。此前的6月6日,他发出了一封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冲绳居民的电报:“县民所有的青壮年响应号召献身防卫,甚至有人自愿怀抱炮弹冲入敌阵”、“冲绳县民如此奋战,恳望后世赐予他们特别的嘉奖”。多少为阿南惟畿、梅津美治郎、丰田副武等军部高层叫嚣“一亿玉碎”提供了些说辞,尽管文官集团算经济账,日本已无再打下去的可能。
日军的组织在崩溃,但他们还在继续战斗。6月18日,美军在冲绳的最高指挥官——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被一发突如其来的日本炮弹炸死。他是在战争期间阵亡的最高级别美国军官。此后美军强化了清剿和对居民的杀戮。6月23日,牛岛满和长勇一道自杀。据冲绳媒体的调查报道,长勇死前笑言:“阁下(牛岛满)去极乐世界,我下地狱。去的地方不同,彼此不能当向导了。”在此前后,知事岛田和警察本部长以下的大量公务人员也陆续战死或自杀。八原博通被命令逃回国,目的是要将冲绳战役的经验传授给本土作战的准备部队。7月15日,他成为二战中被美军俘虏的军衔最高的日本军官。
第10集团军司令官小西蒙·玻利瓦尔·巴克纳中将(右)在冲绳战役前线视察,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1945年6月18日,一颗日军炮弹击中他身边的岩石,岩石碎片扎进他的胸膛,他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牺牲的军官中职务和军衔最高者
另一些日军游击集团规模较大,甚至多达数百人。其中最着名的是北乡格郎大佐指挥的第32步兵联队残部。该联队是唯一还保有联队本部的冲绳日军集团。在北部的国头地区,宇土武彦大佐指挥的特别支队(包括很多经过特殊训练的军事情报人员)也在继续战斗。美军不得不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清剿,通过在洞穴上面挖洞并浇灌汽油点火的方式对付藏在洞中的日军。有时,全身着火的日军会从洞穴里冲出来抱一个美军垫背。
不算后来在游击战中的损失,美军为冲绳战役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惨重。早期的不完整报告显示,从1945年4月1日到6月30日,美第10集团军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一共损失了65631人,加上海军,美军在冲绳战役中共有12281人阵亡。极端残酷的战斗,把很多美军步兵连打光了(步兵占美军损失的八成以上),迫使美国从本土向冲绳派出22801人的补充兵。此外,这场战役美军的伤亡报告中还包括数千个精神崩溃的案例,不间断的炮击和爆炸、高强度的作战、持续的大雨让人无法成眠,不要命的日军、被驱赶当肉盾的平民、由于泥泞无法安葬导致尸体像垃圾般扔满全岛以及散发出来的恶臭——许多美国大兵被吓傻了。相应的,冲绳战役期间美军的士气和军纪也陷入一个极低的水平。
1945年5月5日,坐在坦克上向冲绳南部前进的美军士兵
太平洋战场最血腥的战斗
在日军以两个二三流师团为基干再拼凑几万民兵防守的冲绳,美军投入50万大军(包括以4个陆军师和3个最精锐陆战师为基干的庞大地面军团),以疯狂的暴风骤雨般的凶猛火力几乎摧毁了冲绳的一草一木。美军还是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即使德国战败投降的消息也没能让日军停止抵抗。事先被美国人视为“日本异类”的冲绳居民也配合日军,全县近1/4的人民死去。美国媒体用“不屈”来形容冲绳日军的顽强战斗。美国人意识到,如果进攻由400万日军(包括大量从海外调回的精锐部队)防守的日本本土,美军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达到不可承受的程度(某些评估认为可能有100万伤亡),在欧洲的美国远征军也必须悉数投入亚太战场——而此时,苏联的前线兵力即高达600万,斯大林在欧洲的地位势必急剧增强。这一切,迫使美国人在制定登陆日本计划的同时,更多考虑以其他方式结束战争,包括:促使俄国向远东出兵,动用原子弹,以及对日本做出政治上的让步。
1945年6月4日,冲绳战役,日军向美军中尉格伦·斯劳特投降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布日本战败。美军也在冲绳大量空投传单,宣告日本投降的消息,促使日军残余停止抵抗。一周后的8月22日,美国派出军使与北乡格郎所部取得联系,劝说其放下武器。但北乡还是犹豫了几天,直到8月28日才下令:“根据天皇陛下命令,开向美军”,并于当晚焚烧军旗。北乡所部于8月29日解除武装。10月,宇土支队放下武器。最终,参加冲绳战役的日本军事人员有18000人存活下来。他们中有些人直到1946年还在坚持抵抗。
冲绳战役结束了,但计算其代价的工作却还在继续。20世纪50年代,美国官方提交了最终报告,证实其损失比初期报告所承认的更大。根据现在所能查到的名单,盟军在冲绳战中的死亡人数细目至少包括:
美国陆军5522人、海军陆战队3263人、海军5193人、其他30人。合计14008名美国人死亡。另有82名英军战死。除了死者外,美军在冲绳的伤病损失达到66039人,其中61471人直到战役结束也未能重返部队。综上所述,美军陆军、海军在冲绳战役中的损失(作战损失和非作战损失),总共超过8万人,其中死者超过14000人——这一数字是瓜岛战役和硫磺岛战役之和的两倍。该战役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经历的最血腥战斗,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最血腥的战役,仅次于突出部战役。
参加冲绳战的10万日本军事人员,如美国人所说,只有两种下场:死亡或被俘(包括战后解除武装者)。伤员几乎没有,因为无法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所以只能死去。生存下来的有18000人,而死者则约8万人。冲绳地方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得出最终报告,认定冲绳战日本军民死亡总数为188136人。
美军占领下的冲绳,日军和岛民的尸体长时间大量荒弃于野,后来才逐渐由居民掩埋。1954年,一个当年的美军日裔翻译重返冲绳,和居民一道收埋了12000具日军尸骨,树立了慰灵碑。此后这样的慰灵碑越来越多,有些按籍贯区分,有些按部队和单位区分,也有纪念具体个人。今天的冲绳,是日本慰灵碑最多最密集的地区。
E. 《血战钢锯岭》中,日军为何不割断悬崖上的绳索
《血战钢锯岭》在国内上映后,获得了大众一致的好评,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环境特效,都是亿万票房应有的水准。
这些玉碎者们死不足惜,只是可惜了战死的盟军和当地数千名老百姓,据日本老兵回忆,曾经为了阻挡美军的冲锋,多次将当地的妇孺作为挡箭牌放在阵地前。当美军进入到地堡后,发现了大量的死尸,多死于刨腹流血身亡……
相信荧幕前的观众曾今对攀爬网为何不隔断有过困惑,这很正常,毕竟战争的艺术太过深奥,也许这就是指挥官的智慧吧。
F. 《千与千寻》这部经典影片你真的看懂了吗
文/文史旺旺
《千与千寻》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这部影片是宫崎骏最成功的动画电影之一,2001年在日本首映时,创下了304亿日元的好成绩,海外票房超过2.5亿美元,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毋庸置疑这部电影是一部名利双收的好电影。
2019年6月这部影片又在中国重新上映斩获4.88亿元,一时勾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回忆,起初看这部电影时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部优秀的奇幻影片,不过重映后人们对这部影片的思考多了起来。如果只是将这部影片当作一个少女历险后成长的故事就太小瞧宫崎骏了,其实奇幻历险的背后是宫崎骏对日本近代史的反思和解读,因此笔者今天一起分析《千与千寻》背后的日本近代史。
电影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就是说一个叫 千寻 (ちひろ)的小女孩,在某种机缘下随父母从都市搬家到乡下, 途中因父亲走错一条路而误入一条神秘的通道, 一家人来到一个极其神秘的小镇上,她的父母因贪吃变成了猪,碰巧遇见一个少年“白龙”,在他的帮助下,千寻进入一个公共浴室“油屋”工作。
原来这个奇幻世界中的“油屋”由老板汤婆婆控制,在这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为了救父母,通过很多奇遇和努力,赢得了“油屋”里人们的尊重, 既让白龙找回了自我,又救出了父母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
这部影片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情节,说明宫崎骏很会讲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没有拖沓的地方,很有代入感,影片长达两个小时却没有让人感觉到时间很久,这本身就说明故事是成功的。从表面看这部电影秉持了宫崎骏一贯的风格, 以少女为主角的青春励志故事,满满的正能量, 不过宫崎骏动画常常会反映更深刻的 社会 问题,因此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都能从中解读其中的意义,那么宫崎骏到底想对观众说什么呢?
曾经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虽然现在日本动漫风靡世界,但是起初动漫作品的受众大多是日本人,没想到日本动漫走向世界后也受到其他国家影迷的喜爱, 因此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千与千寻》中服饰、招牌、街道等都是满满的日本风,这段故事其实是反映日本的近代化过程。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封闭岛国,古代只能跟中国和朝鲜交流,从中国吸收了大量文明,进入江户时代后日本施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西方 ,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以军舰迫使日本打开国门, 才使日本人如梦初醒,他们见识到了美国军舰和武器的厉害,一场 社会 大变革正在酝酿。
1868年江户幕府倒台,日本进入了 明治时代。 明治天皇大刀阔斧实施改革,推动明治维新,天皇带头穿洋装,吃面包,喝牛奶,表现出彻底改革的决心。于是日本 社会 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边学西方 科技 ,一边学西方文化的 社会 氛围。不过,学一段时间后日本人觉得亚洲太落后,自己应该从思想上向西方靠拢,福泽谕吉、伊藤博文等人觉得应该“脱亚入欧”, 与西方为伍,将日本人彻底变成西方人。
老百姓也开始从各个方面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国民穿洋装住洋楼,男性留西方人的胡子,女性也进入学校学习。不过日本传统和服还占有一席之地,于是大街上见到洋装和和服的混搭也不奇怪,电影中“油屋”里所展现的就是明治维新时期的 社会 风貌。
影片中既有日本本土的各路神仙,又有西方的蒸汽机和小火车,本身就是日本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比较。故事主要有5个人物, 分别是千寻、白龙、无脸男、汤婆婆和钱婆婆, 其实每个角色各有不同的象征。汤婆婆掌控着整个“油屋”,“油屋”本身就是一个大机器,每个人各负其责,保证“油屋”的正常运转,因此 汤婆婆象征着西方的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代表着效率和资本家的剥削,所以来工作的人都必须跟汤婆婆签定契约,去掉原来的名字,变成每天在“油屋”辛勤劳作的小机器。汤婆婆的服装非常有趣,她穿着西方人的服饰,人物长相也类似西方人。对于日本人来说,工业化就西方文明的产物,汤婆婆就象征着工业文明。
汤婆婆有一个双胞胎姐姐 钱婆婆, 她住在山林中,周围全都是庄稼,自己就住在一间茅草屋里。钱婆婆纺线还用传统的手工纺车,这和“油屋”中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显然钱婆婆与汤婆婆是对立的, 她象征着日本传统的农业文明。
日本明治维新后,西方文化涌入,影响到日本的各个角落。日本传统的农业文明也受到冲击。汤婆婆和钱婆婆就代表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两人虽然是双胞胎,但是两人又截然不同。也就是说日本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 日本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
其实白龙代表着日本,他本来是跟着汤婆婆学习魔法的,这些魔法就是工业文明,代表着日本 “全盘西化”、“脱亚入欧”, 但是他却在“油屋”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还被汤婆婆指使去钱婆婆家盗取印章,印章是日本传统和身份的象征,汤婆婆想拿到印章暗喻西方工业文明想取代日本传统的农业文明。
无脸男象征着形形色色的日本人, 日本虽然是亚洲国家,但是又是一个严重西化的国家,不过在西方人眼里,日本又不是一个西方国家,这样一来日本人夹在东西两种文明中就非常尴尬。日本人的东西杂糅, 造成了他们对自身缺乏认同感, 于是戴上面具隐藏自己那张亚洲脸,影片中无脸男进入“油屋”后拼命吞食东西,变成了一个大怪物,这里暗喻日本人照搬西方的东西,囫囵吞枣导致消化不良,本身也非常难受。
故事主角千寻虽然在“油屋”里工作,但是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名字,没有迷失自我, 在她的努力下,白龙和无脸男终于找回了自我。 千寻还将白龙偷来的印章交给了钱婆婆,没有让西方文明完全取代日本传统的文明,最后她得到了钱婆婆的祝福,救出了父母,踏上了回家之路。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就是汤婆婆的宝宝,肚子上写着“坊”的胖娃娃,他从小在汤婆婆保护下长大,不敢走出家门,甚至连站立起来走动都困难。 “坊”在日语中是大少爷的意思, 这里暗指在西方文化熏陶下的失去了斗志、迷失了自我的日本年轻一代 “巨婴”。
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他们得过且过,不婚不恋,自我逃避,赚一天钱就过一天,还好有千寻的带领他们才走出去,得到了锻炼实现自我成长。其实,这里宫崎骏依然强调日本人应该固守勤勉、上进的传统文化。
日本传统文化中,武士是一个很重要的阶级,他们能文能武, 以武士道为荣,重承诺,轻生死。 不过武士这些荣耀在明治维新后就全部失去了,明治天皇宣布“士、农、工、商”四民平等后,武士成为平民的一员,平民也可以拿枪炮上战场打仗,武士失去了保家卫国的特殊地位,于是他们融入平民中经商、种地、做工,武士道精神也就随着时光烟消云散。
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更注重商业发展和自身收入的多少,商业精神取代了武士道精神,人们都忙于赚钱,原来的仁义道德都抛到脑后, 影片中“油屋”里的人从汤婆婆到打工的小玲、青蛙等都喜欢金子,就是暗喻当时日本的 社会 风气。
在全盘西化的浪潮下,日本的野心越来越大,走上了侵略邻国的道路。日本吞并琉球王国成功后,开始侵略朝鲜变成其保护国,随后日俄战争中又战胜俄国,使其野心更大,开始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上世纪30年代开始, 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走向邪恶和疯狂的深渊。 不过野心就像气球一样,一直不断地吹总有一天会爆掉,日本就是这样,二战后战败投降输的很彻底。
不过日本人并没有完全学习西方,中国儒家文化中的隐忍和勤勉他们没有放弃,于是战后日本人在挫折中成长,依靠自身的工业基础和西方 科技 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之路, 1968年日本GDP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发达国家的一员。
不过日本经济并不牢固,1991年日本巨大的经济泡沫破灭,一时间房产崩盘,银行倒闭,经济陷入衰退期,从此日本进入了20多年的经济停滞期,也就是日本人常说的“失去的20年”。影片开头千寻的爸爸进入神秘世界后看到很多建筑物的残骸,他说90年代日本到处搞开发,后来发生经济泡沫都倒闭了。(90年顷にあっちこっちでたくさん计画されてさ、バブルがはじけてみんな溃れちゃったんだ。)
这部影片2001年上映,其实就是日本经济不景气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其实宫崎骏想跟观众探讨日本全盘西化的对错,日本将来的道路该如何走的问题。 当然影片已经给了答案,宫崎骏其实是想告诉日本人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下,日本应该坚定守护日本的传统,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也是日本重新找回自我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宫崎骏:《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徳间アニメ絵本,2001年。
2.铃木敏夫:《天才の思考高畑勲と宫崎骏》,文春新书,2019年。
G. 求一个关于日本武士的动画电影名字
日本武士的动画片很多阿
琉球狂侍
银魂,很好看,不过不是那种日本风打斗的
七武士,动画片也不是日本风,而是魔幻风的
浪客剑心,很经典
甲贺忍法帖,主要讲忍者
兽兵卫忍风帖,电影的话很好看
鬼眼狂刀,角色的力量强大得不得了
无限之住人,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漫画要比动画好看很多
宫本武藏,不知道有没动画化
H. 琉球623事件是什么好像是说日军逼迫208名女学生自杀
琉球623是指六月二十三日冲绳岛战争结束的日子。
至于208名女学生都是冲绳县的女学生,她们被被日军强行编入护士小队为日军治疗,在冲绳岛战役快结束时,日军知道快战败了于是强迫那些人自杀来陪葬,美名是对祖国效忠。电影《姬百合部队》
为什么会有这种事?首先是因为冲绳本来是不属于日本的,原来是隶属于中国的附属国琉球。其次琉球族属于南亚类型,日本人属于东亚类型,种族不太一样。最后是因为琉球被日本吞并了,拆解为冲绳县和鹿儿岛县的奄美,企图消灭琉球文化。种种原因冲绳人成了日本的炮灰。
I. 介绍几部日本古代历史的电影
《大奥》、《清须会议》、《樱田门外之变》、《十三刺客》、《宫本武藏》等。
1、《大奥》
《大奥》是由日本富士电视台、东映映画联合制作、发行的126分钟历史影片。该片由林彻执导,浅野妙子编剧,仲间由纪惠、西岛秀俊、井川遥、及川光博、北村一辉等主演,于2006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故事主要以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第7代将军德川家继时发生的绘岛生岛事件为题材改编,讲述了一位将军的传奇经历。
2、《清须会议》
《清须会议》是由日本东宝映画发行的138分钟古装喜剧影片。该片由三谷幸喜执导,役所广司、大泉洋、小日向文世、佐藤浩市、妻夫木聪、浅野忠信、寺岛进、绪方义博、松山健一、伊势谷友介、铃木京香、中谷美纪、刚力彩芽等主演,该片以“会议席上改变了日本的历史”的“清须会议”为题材,讲述了织田信长死后,围绕着织田家的继承人和领地分配的故事。
3、《樱田门外之变》
《樱田门外之变》是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37分钟历史影片。该片由佐藤纯弥导演,江良至、佐藤纯弥编剧,大泽隆夫、长谷川京子、柄本明、生濑胜久、西村雅彦等主演,该片以江户时代末期的1860年的3月3日为背景,讲述了以水户藩“下级武士”关铁之助为首领,同17名水户藩士和1名萨摩藩士,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对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实行预谋暗杀的故事。
4、《十三刺客》
《十三刺客》是由日本朝日电视台、东宝映画联合制作,东宝映画发行的141分钟动作影片。由三池崇史导演,天愿大介编剧,役所广司、山田孝之、伊势谷友介、泽村一树、古田新太等主演,翻拍自1963年工藤荣一的同名影片,该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岛田新左卫门秘密召集十三名武士,暗杀残暴藩主的故事。
5、《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拍摄于1961年,由中村锦之助、木村功、入江若叶、浪花千荣子、木暮实千代主演。讲述日本剑道高手宫本武藏的传奇一生。
J. 电影血战冲绳岛讲的是日本什么
冲绳岛战役
冲绳岛战役(Typhoon of Steel,1945年4月1日—6月21日),又称冲绳战役、代号为“冰山行动”,是在琉球群岛中冲绳本岛进行的一场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行动。 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日本方面共有超过10万名士兵战死或被俘虏,盟军遭受的人员伤亡亦超过8万人。同时,数万名当地平民丧生、受伤或被迫自杀。而在冲绳的战斗结束数星期后,美军得以使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及长崎,最后导致日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