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电影韩国全片
① 潘多拉的简介
潘多拉(Pandora,希腊语:Πανδρα;也译作潘朵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潘多拉的神话源远流长,以不同的版本出现,并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然而,在所有的文学版本,此神话作为自然神学以解释世界上罪恶的存在。在公元前7世纪,赫西俄德在他的《神谱》(第570行,大概提及而并无完全指出潘多拉的名字)及《工作与时日》
《潘多拉》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0KfXVVk3kxV5Rn8XChO5tg
提取码:cfdg
电影《潘多拉》讲述了韩半岛遭遇史上最强地震,并引发核事故后,人们为了活命想尽一切办法对抗灾难的故事,该片是韩国首部涉及核事故的灾难电影。
② 韩国灾难大片排行榜前十名都是什么
韩国灾难大片排行榜:《极限逃生》、《摩天楼》、《潘多拉》、《致命感冒》、《铁甲虫》、《海云台》、《雪国列车》、《釜山行》、《汉江怪物》、《隧道》。
3、《潘多拉》是由朴正宇编导,金南佶、文正熙、金英爱、郑进永等主演的灾难电影,该片于2016年12月7日在韩国上映。该片围绕核电泄漏话题展开,讲述强震导致核电站出现裂缝,在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危机下,核电站工作人员、居民和消防人员协力克服危机的故事。
③ 韩国电影《潘多拉》7.6分,你还看过哪些好看的灾难电影
1、《唐山大地震》。
30年的跨度,旧胶片的质感。冯导的节奏把握不错,爸爸觉得跳跃大,我倒认为刚刚好,不必细陈,观众会遁着常理明白。陈道明扮演的父亲真是好,慈爱宽厚,寡言耐心。对唐山地震的刻画,重场景重现轻残酷直面,点到即止,是国内灾难片的第一次尝试,足够。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值得去看,给这部片子两个小时,坐在电影院里认认真真看完,很多东西值得去想一想。
4、《2012》。
作为好莱坞大片的唯一能跟《变形金刚2》媲美的年度特效巨制,再加之上映前多版灾难场面预告片轮番轰炸,人们对《2012》的震撼和精彩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实际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影片,仍然远远高出了人们的预期。特效真的做得很好,很震撼,非常好看的一部片子。
④ 2016年韩国灾难片收官之作《潘多拉》
⑤ 韩国灾难片有哪些好看
韩国的灾难片相对来说比较少,但也不乏精品,节奏吸引人,情节引人入胜,简单推荐几部,希望观影愉快:
1、海云台
《海云台》主要围绕在韩国釜山的旅游胜地海云台,突如其来的一场海啸把所有人的幸福无情地摧毁。该片于2009年7月23日在韩国上映,上映33天,观影人数达到1007.5766万人次,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5部超过一千万人次票房的作品。
韩国的灾难片有一点很特别的就是,在电影中总会避免不了对政府机制进行一番批判,这也是勇气之所在。值得赞赏。
⑥ 这几部韩国电影,没看过的真的值得去认真看完
一直觉得一些好一点的韩国电影,总能给人一种直击内心的感觉,有一段时间一直很疯狂的搜索韩国电影,好的、不好的,看了很多;有时候觉得压抑,有时候觉得幸福。
下面推荐几部我看过的,绝对值得一看的影片:
1、 《釜山行》
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车往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倾刻间列车陷入灾难。病毒来袭时人性的脆弱和可悲,让人唏嘘;看似凶狠的大叔却为了救大家牺牲了自己,整部剧与其说是一部讲述僵尸的影片,不如说是对人性的考验,人在生命遇到威胁时可能才会露出最本真的面目来。
2、《潘多拉》
潘多拉魔盒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本剧中核电站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让位于核电站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因为无知的上层影藏隐患,引得核电站爆炸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普通居民如同行尸般涌入街道,心酸的同时让人引发深思。一部绝对值得看的影片,心酸、震撼
3、 《小姐》
公爵为了得到日本贵族秀子小姐的财产,意欲娶她为妻,而后以其患上精神疾病为由将秀子送入精神病院。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公爵将出生于小偷世家的南淑熙送到秀子的身边担任女佣,如此一来两人里应外合,深闺之中不谙世事的秀子和她的万贯家财根本 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在南淑熙的眼中,秀子天真而又脆弱,善良但是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夕相处的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情谊,而公爵虚伪而又贪婪的假面渐渐令南淑熙意欲作呕。可是,面对高额的报酬,南淑熙选择了背叛,在她的游说之下,秀子和公爵私奔,举行了结婚仪式,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令南淑熙再也想不到的意外......
4、《观相》
乱臣后代金乃敬拥有看面相识人的技能,但却由于身份卑微只能和妹夫还有儿子镇衡隐居于荒野。被妓院老板娘游去汉阳靠看相赚钱,来到汉阳后的金乃敬步步为营,赚到了大钱并得到了忠臣金宗瑞的赏识,甚至获得了皇帝的信赖。可是由于出色的才能金乃敬不得不卷入了皇帝的亲弟弟首阳大君争夺帝位的争斗中,并且还连累了已经改名换姓中了状元的儿子镇衡。金乃敬决定帮助金宗瑞和小皇帝破坏首阳大君的阴谋,可是他能看透人心却不能决定人的命运。历史的洪流还是不停地流逝着
5、《双面君王》
本来的君王开始因为奸臣的毒害而隐秘养病在外,由朝中最为忠实的大臣在民间找到与其相貌相似的人来顶替自己,稳固朝堂的同时,也是为了躲避暗杀。来自民间的假皇帝由开始的任人摆布到后来开始认真学习治国之法,一路上闹出很多笑话的同时,也让很多人佩服这个假皇帝,他推出的治国之法不惜得罪朝中大臣,也果断处理了很多奸臣,显然比真皇帝还要好很多。一部很值得看的电影,幽默又带温情;看完可能你也会加粉假皇帝
6、《熔炉》
以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所描述的真实故事。该片由黄东赫导演,孔刘,郑有美,金志英,金贤秀等领衔主演。该片描写了一起性暴力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影片上映后,引起韩国社会沸腾热议,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至韩国国会对当时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 于韩国国会立法成功。
7、《七号房的礼物》
因为意外和错判,智障人士进入教导所7号房,这里关押的有黑帮老大、诈骗犯等因各种各样罪名进入教导所的犯人们,而柳承龙的加入却成为一个例外,7号房的犯人们要帮助他将女儿带进外部人禁止的教导所中。片中一众男演员年龄加起来超过200岁,但却因可爱女儿葛素媛的加入而变得父爱满满。最终七号房的所有人和柳承龙的女儿一起在多年后替柳承龙翻案,证明其清白。一部悲喜剧,温情满满
8、《阿修罗》
简单的说就是一部白吃白的影片,没有所谓的正反派之分,在肉眼可见范围内,几乎所有人都是坏的,而且坏的各领风骚、千姿百态。在影片中你能感受到每个人都很狂躁、焦虑,充满戾气,至死不回头,犹如一个阿修罗战场。压抑的气氛贯穿全剧
9、《我妻子的一切》
原本一对十分恩爱的情侣,在结婚七年之后,作为丈夫受不了妻子每天的唠叨和计较;觉得妻子已经不再可爱,越来越有点想躲着妻子,并要求另一个男人勾引自己的妻子,最后另一个男人爱上了他妻子,他和妻子也分开了,有了各自的生活;但没有妻子的日子让他感觉很孤单、无聊,他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妻子,也终于明白妻子之所以每天对他有说不完的话,是因为自己的妻子很孤单,只有和他说话.......
10 、 《亲爱的,请不要跨过那条江》
11、尚衣院
影片以朝鲜王朝负责服装与金银首饰的宫廷机构尚衣院为背景,讲述了在深宫中发生的一段关于爱恨情仇、嫉妒与欲望的故事。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给人以抒发、娱乐,更多的其实是深思,每部电影其实都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缩影;人都说,人生就是一部部电视剧,电影又何尝不是一个个人生.......
⑦ 韩国的灾难电影《潘多拉》好看吗
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类科技的发展如果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遭受自然的惩罚。
韩国电影最让人震撼的地方就是它不限制题材,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作为电影的主题,而且也都可以被搬上大银幕。而且韩国电影人非常热衷的一件事就是拍反映政府不作为或者政府负面形象的题材。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经历,描写一个钟社会现象或者社会现实,看完之后总会发人深省。
《潘多拉》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一部描写开发和能源的时候,给周边的人民所带来的灾难。这种现象绝不在少数,只不过以这种血淋淋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直击人的心灵。
当电影自的最后,男主人公一个人留在了泄露的中心,为了挽救这场灾难,他牺牲了自己。可是他的命运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他本来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有一个疼爱自己的母亲,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爱侣,他的生活平淡而幸福。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核灾难彻底打破了他的生活,周围的一切都变了,自己的朋友死在自己面前,自已也因为核辐射的原因而死到临头。
当他最后痛苦失声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台词或者旁白,所有的苦难都在这一刻淋漓尽致的被展现出来。这就是人类过度开发自然所遭到的惩罚。
但是潘多拉的含义不是前面那些灾难,而是最后出现的希望。也许我们在看到这样一部片子之后,能够促使我们想办法去找到和自然和平共处的平衡点。能够使这些资源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要带来这么多的苦难。那么,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目的所在。
⑧ 韩国潘多拉怎么拍的电影
潘多拉》是由朴正宇编导,金南佶、文正熙、金英爱、郑进永等主演的灾难电影,该片于2016年12月7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围绕核电泄漏话题展开,讲述强震导致核电站出现裂缝,在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危机下,核电站工作人员、居民和消防人员协力克服危机的故事[1]
⑨ 《潘多拉》解析
离《釜山行》刷爆朋友圈在过去不到半年,
现在看《鬼神》里孔侑的脸还是不时会想起丧尸跑酷的场面。
上个月,韩国又上映了一部灾难大片,
与《釜山行》不同的是,这次的灾难不是来自幻想中的丧尸,
而是真实存在的、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并且曾经发生过的——
核爆炸!!
不能免俗地,上来我们就要说说这部电影的战绩。
《潘多拉》12月7日在韩国上映。
上映首日观影15.4654万人次,登上了韩国单日票房榜冠军。
12月8日又吸引观众16.4925万人次,连续两天(7-8日)领跑票房。
制作班底也庞大。
《铁线虫入侵》的导演。
《老手》的摄影指导。
《釜山行》的视觉特效指导。
《辩护人》的音乐指导。
总投资达120亿韩币,总制作经费达155亿韩元(约9150万人民币)。
画面和制作你们也不用担心。
而且,这是第一部与美国Netflix签约,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韩国电影。
《潘多拉》讲述了位于韩国釜山的一座核电站,在遭遇了6级地震之后,内部出现了泄露,导致爆炸。
大场面,大题材,就是奔着震撼你而来的。
男主是核电站工作人员在赫,
他的父亲及哥哥都因为在核电站工作被辐射而死,所以在赫一直都想离开这个地方。
他拿着父亲的体恤金外出做生意失败了,无耐,只能再回到这里,跟他们一样做个工人,
这里有一帮跟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一个漂亮的女友。
因为深知核电站对人体的危害,附近的村民每天都有人在路上举牌抗议,
但政府无视他们的行为,反而要加快核电站的其他进程。
原本一切都相安无事,却被一场突来的地震破坏了。
地震导致核电站冷却系统出现裂缝,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而核电站新上任的所长却认为是件小事,并没有及时进行应急措施,
包括上方官员也选择瞒报,认为私下解决即可。
然而事态发展得越来越严重,核电站压力越来越高,如果此时没及时疏散民众,会导致不可想象的后果。
韩国政府官员,却因为担心全国人民为此进入恐慌,仅撤离附近的村民。
果然不出所料,核电站爆炸了。
在赫的兄弟及其他工友们大部分人都受伤。
这时候救援队面临巨大的问题,除了求助伤员外,核电站爆炸释放的辐射能越来越高,就算人体穿上所有的防护措施都无法抵挡。
核电站爆炸事件开始通过媒体不停的传播,辐射能也在不断扩散,
群众们为了活命纷纷逃跑,公路上、机场、车站开始出现大量的拥堵。
(《釜山行》即视感~)
为了控制辐射能的强度及扩散,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由于政府的无能和隐瞒,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伤亡。
最后,男主牺牲小我,拯救了大家。
可以说,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潘多拉》还是灾难电影的套路。
一是平民家庭的温情和悲情。
二是大政治环境的讽刺。
三是个人英雄的煽情。
这些套路,《潘多拉》都有。
首先是平民家庭的温情和悲情。
电影前半段,男主是极其讨厌核电站的人。因为亲眼见证父亲和哥哥死于核电。
但是随着核电站的爆炸,镇上的人迅速转移,在赫反而成为了灾难里那个义无反顾的人。
在大灾难下的家庭温情,和小我牺牲的悲情,基本就在这个家庭里展现了。
再说大政治环境下的讽刺。
对政治的讽刺几乎是韩国电影这几年的素材主题了。
这部也不例外。
在核电站爆炸之后,以韩国总统为一派,持积极处理意见。
而以韩国总理为一派,则是持能隐瞒就隐瞒意见。
这部电影对政治讽刺多了点复杂的辩论。
韩国总统在电影里是有心无力的形象,为了拯救人民于水火也有斗争,无奈总理的压制和意见,总是两方撕扯和挣扎。
第三是个人英雄的煽情。
在经历了核爆炸、核泄漏以及补救失败之后,在赫一等志愿者,牺牲自己的性命自愿进入核电站,做最后的同归于尽。
基本全片泪点就在这一段了。
主角牺牲前还申请了全国直播,各种大特写的煽情。
总之,整部电影不管是剧情还是画面,甚至逻辑走向,都是满满的韩国灾难电影套路。
但是看完你还是会震撼。
因为这部电影除了近155亿韩元的耗资和6000余名群演支撑起来的大场面,
更重要的是这电影有警醒意义。
电影结尾,字幕揭示了韩国日渐嚣张的核电站建设情况:
“韩国是全世界核电站密集度第一的国家
2016年 在当前的四个核电站中共启动了24座核反应堆
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许多国家都决定反核
但韩国目前依然增设了6座核电站,并拟定了建设4座的计划”
“潘多拉”是个美丽的盒子,有光明也有黑暗,
就像核电站,能够给人类带来能源,但是缺口一旦打开,给人类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灾难。
当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仍旧不绝于耳,
当福岛的余波才逐渐显露,
此时我们还是要提出那个不新鲜但永远具有力量的问题——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项科技?核能是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本人今天看到煽情的那一段更是泪流满面,好坏大家自己看了评价。
个人感觉《潘多拉》绝对是9.0+的片,和《釜山行》一比,高低立见。
⑩ 怎么评价韩国电影《潘多拉》
尽管存在大段颇为俗套的韩式煽情,但《潘多拉》依然称得上是一部精彩感人的灾难片。更何况,这部影片还有超越国籍的现实意义。当观众通过照片、新闻、史料,回想起那些曾经在异国发生过的可怕景象,便能严肃地意识到这绝非一个用来催泪的虚构故事。相反,它警示我们在地震、海啸、山洪等天灾对人类的威胁已由于预报和避难措施的到位而大大降低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无法抵抗的灭顶之难,讽刺的是,这份威胁的来源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创造的核能源。《潘多拉》中这场因人祸酿成的悲剧,将重新书写我们的恐惧和无助。
影片把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将发展核电作为支柱产业的小镇上,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为发展做牺牲品的资源血汗工厂,以自身的凋敝和闭塞换来大城市的经济腾飞。而当危险能源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亦埋下了活火山般不定时爆炸的隐患。随着事态恶化无法控制,全体国民都被迫与这座核电镇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同尝了因追求过度发展而忽视乃至无视安全保障的惨痛代价。
2014年岁月号的沉没让世人看到,一场突如其来,死伤惨重的灾难对这个小国的打击有多大,这让《潘多拉》中呈现的核泄漏后举国陷入混乱和社会动荡的场景有了极高的可信度。辐射扩散的死亡阴影步步逼近,潮水般慌不择路的逃命人群,转眼沦为废墟的家园故土,都成了人间炼狱的惊悚写照。当人们呕吐,出血,全身溃烂,即便穿上笨重的防护服也无济于事时,才知道看不见的死神正悄无声息地在大地上降临。
和大部分韩国电影类似,政府与其工作人员形象再度在影片中一落千丈。具体体现为敬业的核电站长因为“妨碍公务”而被上级借故调走,正直的总统试图全力救灾却被各方复杂势力牵制无法施展手脚,均是典型的清醒个人在整体腐朽的体制中因为拒绝同流合污而被大型利益集团边缘化的遭遇。
之后,无能的核电站新负责人一心只想保住自己乌纱帽对领导言听计从耽误了事故处理进程,而政府在只顾封锁媒体消息自欺欺人地营造安稳假象失败后,终于引发了更大的亡国危机。把避灾群众反锁在场地内的维稳人员也对上层失去了信任于是作鸟兽散,机场码头车站挤满了想要立即逃离的恐慌人群。
同时,需要人员牺牲方能解决的核泄漏问题变成了伦理问题,作为成年人,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这套规则迁移到国家层面就行不通了。领导层决策失误的后果却由基层来承担,前者能做的只有在实时传输的画面前焦急凝视,沉默地低下头,并将后者表彰为志愿者,在他们牺牲后沉痛追悼。一群人害另一群人失去生命,却得以远离现场,毫发未伤。令人愤慨的是直到结尾,影片中也没有哪位政客被罢免或问责。
猜一猜也大概清楚,要是在现实中,这些官员们定会痛心疾首地用“为了经济发展”、“发生意外难免”给自己开脱。这副惯有嘴脸足以让富有正义感的人们和逝者家属当即产生一股怒火: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线工作的又不是他们?他们用别人的生命做筹码,却得到了比这些出生入死的勇士们更多的安全、更高的地位与更大的利益。资本和权力暗中合谋,双手沾满罪恶鲜血的现实,除了令人感到气恼,只余下无尽的悲凉了。
核电是镇上居民直接的经济来源,尽管男主角在赫的父亲和哥哥都因遭受辐射而去世,但他依然不得不去核电站工作,影片中,在赫想要摆脱核电站,却无奈地发现自己被牢牢地捆绑在了这里——生于斯长于斯的亲情与爱情套牢了他,让他最终怀着外面世界的向往中死于斯。
在赫的最大痛苦是,想跑,跑不掉。在危机到来前,女友和母亲反对他离开核电;危机到来后,眼睁睁看着同伴被困的他做不到一个人逃走;危机空前严峻后,已经被辐射的他用虚弱的身体做引爆器,与吞噬了他生命和梦想的核电站同归于尽。
这份不得已做出的牺牲显得格外的压抑。为了家人和同伴,在赫不能不走上被压榨至死的道路。某种程度而言,这个明知危险惊人但仍大规模开发核电并低估其恶果的国家,和那些被他拯救的国民们一起剥削了他,之后再用深明大义这样的褒奖去包装在赫,感化更多人用生命为这个轰然开动的国家机器做燃油并认为这是值得的。《潘多拉》用这位不甘牺牲的“英雄”告诉人们:虽然人的生命可以为一些东西做出牺牲,但这种献身绝对不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影片没有将在赫塑造成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硬汉,而是将他还原成一个彷徨、脆弱的小人物,凸显了他真实而纠结的性格。即便加入了自杀式维修的队伍,他仍没有成为救世主的自豪感,而是产生了极大的愤怒:“为什么要我们为这个狗屁国家而死?”
接着质问远远地观看他们小队送死的权贵们“为什么我就得这样死,我做错了什么,我不想这样死”。
最后,悲壮赴死的在赫泣不成声地利用电视直播和家人告别,没有展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只有不甘心就此离开世界的委屈,唯有潸然泪下地叹息一句“活着真是受苦了”。
至此,在赫的一生被核电吞没,临终的他用时日无多的血肉之躯最后一次饲喂了这头可怕怪兽。影片的戏剧冲突在此刻走向了高潮:一个让平民为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牺牲,让无辜者为死有余辜者去死的国家,是不值得人民去爱的。哪怕在历史的任何时候,需要英雄来挽救的国家都不是伟大的,而是不幸的。
亡羊才想起补牢,唇亡方明白齿寒,人类文明走到了今天,我们生存的最大威胁终于变成了自己。核电犹如一只掐得所有与其相关之人喘不过气的无形大手,直到攥得每个人缓缓窒息。它的毁灭何尝不是象征着欲求不满的人类走向自我毁灭?
当换取发展的成本如此惨重时,我们是否仍应该一意孤行?
寓言里,打开潘多拉的盒子释放了不幸和灾难,但希望依然存在,被铁丝网隔离的核电站成为了墓地,挂慢了亡者的遗像,接着充满正能量的画外音响起“不要因为害怕就闭上眼睛,不要因为畏惧就堵住耳朵”,为影片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透过银幕,我们看到了现实重演电影内容的可能性。
从《恐怖直播》、《釜山行》到《隧道》,当韩国电影又一次走在现实的前面,而没有沦为意识形态的拙劣附庸时,光凭这一点就足以令我们送上掌声。作为核电密度最大的国家,如何居安思危都不为过。我们遭受这一场灾难的重创时,不要忘了预防下一场灾难的发生。这是每一部优秀灾难片所共同拥有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