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美国蓝色调的电影

美国蓝色调的电影

发布时间: 2022-11-19 20:03:09

㈠ 《月光男孩》为什么能够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脱颖而出

关灯拆电影,只读经典。每日一部爆款赏鉴,高效撸完电影节。

《月光男孩》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摘取了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奖。相信大家应该对颁奖礼最后的乌龙还记忆犹新。

最佳影片是爱乐之城《月光男孩》

《月光男孩》赢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确实是有不输给《爱乐之城》的实力的。

排除政治、种族、同性恋的话题标签之外,《月光男孩》纯粹的人性表达,依然是非常动人的。

㈡ 什么叫做蓝色调的电影

第一,影片主色彩为蓝色;第二,蓝色在英语中有忧郁之意,因此带有忧伤色彩的电影也可被称为蓝色调电影。

㈢ 什么电影的基调是蓝色的

《你好,之华》的基调是蓝色的

基调色是电影创作者以最准确的色彩基调,赋予整部影片以代表性的观念特征。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是影片主题的外在表现,影响影片的总体风格,也反映导演的创作思想和色彩思维意识。

岩井俊二的影片《你好,之华》基调色是淡蓝色。正如之华的指甲油颜色一样,周迅在金马奖的采访中也谈到当时她拿了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但是最终她和岩井俊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淡蓝色。因此这种蓝也被称为“之华蓝”。

之华这个人,像她自己在信里形容的一样,在人群里不是很显眼,可能不是很容易被人记住。但就是这一抹淡淡的指甲油色,说明之华也是个有小心思、有小幸福的人呐。围绕着这个颜色,片中所有人物的穿搭也都意外和谐起来了。

与之华关系越近的人,就越显现出“之华蓝”。 不仅衣服,片中许多场景也被刷上了深浅不一的蓝色,比如之华父母家的栅栏,之华之南小时候家里的门,学校里的围墙,帮之华收信的老人家的门等等,都是蓝色的。整部电影多数时候的色调也是偏清冷的。

《你好,之华》剧情

袁之华(周迅饰)代替去世的姐姐之南参加初中同学会,遇见了彼时倾慕的学长尹川(秦昊饰)。阴错阳差地,之华开始透过没留地址的书信重拾失落的年少岁月,向尹川倾诉心事。另一厢,收到信的尹川把回信寄往之南的老家,被之南女儿睦睦收到。

睦睦也以之南的名义回信,希望探寻母亲的青春时代。一连串错位的倾诉与追忆,尘封往事在字里行间慢慢苏醒,渐渐揭开了两姐妹、三世代之间交相缠绕的故事。

㈣ 《勇闯夺命岛》一部引爆快感无法抵挡的影片,重温一回燃爆一回

《勇闯夺命岛》一部引爆快感无法抵挡的影片,豆瓣评价8.7,重温一回燃爆一回

这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看后心境难平,这是动作片中的精品,不不,是极品,看过整个影片,我觉得,无论是编剧和导演演员都不错,让人看后,十分地过瘾,爽快,最重要的是影片的主题有着一定 社会 意义。

从电影的构架说,它是一个商业片,很成功的商业片,而且完全用典型的美国式的手法,导演拍摄的技术相当见功底,商业片达到这个水准,那也真是的没的谁了。而更有意思的是,电影还有一个更响亮的译名《石破天惊》,想想看,真的是够石破天惊的了。一群人挟持人质在一个孤岛上对抗政府,这不天惊是什么!

实际上,从一开始看这片,我心都在提着,一直没有放下来。那让我们看看影片吧!

电影开始是一位老将军在一个墓碑前悼念自己的亡妻,他很愤恨也很悲伤,愤恨的不是自己的亡妻躺在了墓碑里,愤恨的是自己的部下在秘密行动中牺牲,而最后没有被政府承认,以致他们的家属得不到抚恤金和他们该得的荣誉,他要对得起自己的士兵,他多次上诉,可如同石头沉下大海一样,没有结果,他没有办法,决定采取措施。于是,影片开始了。

这位老将军叫汉默,他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他参加过越战,参加过海湾战争,他功勋卓着,于是,他召集部下,劫走了新式武器,这新式武器是化学武器,十五枚VX毒气弹,杀伤力非常了得,随后,他们控制了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叫阿卡拉岛,这里原来是一个监狱所在地,现在变成了 旅游 区,大伙因为这个岛上有监狱,所以叫这个岛“恶魔岛”

岛上有八十多人的旅客,这回成了汉默等人的人质,汉默将军是凭借毒气弹和这些人质,要国家给拿来一亿美金,他要用这个钱给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部下和阵亡的士兵作赔偿金。此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美国。

国防部马上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经过激烈的讨论,也不能任由这些人敲诈政府,最后,决定派突击队登岛,消灭汉默等,或者活捉他们。可要想上岛,谈何容易,因为这里当年是监狱,易守难攻,防守监视非常的严密,要想登岛几乎不可能,这里要重申一下,这个“恶魔岛”可不是白叫的,当时在岛上关押犯人时候,没有人能够越狱成功,说这些的是想表明,突击队根本登不上岛就被消灭了。

可在国家的档案里,有一位英国老特工梅森成功逃出“恶魔岛”,于是,联邦政府人员,找到了这个老特工,说服他带人潜入阿卡拉岛,联邦局长对他梅森做出虚假承诺,告诉他他将得到赦免,可以重获自由。梅森同意了这个行动。

梅森和化学专家斯坦利一同去执行这次突击任务,斯坦利的任务很明显,就是拆除那些毒气弹,梅森是给大家引路,经过寻找,梅森找到了地下隧道,并带领突击队员成功进入了阿卡拉监狱,可不幸的是,被汉默等人放置的感应器发现,突击队员被包围,被歼灭。

只有梅森和斯坦利侥幸逃生,斯坦利告诉了事情的真相,并恳求梅森留下来帮助拆除毒气弹,梅森想了一下,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答应了斯坦利。

于是,他们开始了拆弹之旅,在拆除了十二枚导弹后,被汉默将军的手下给抓到了。并被塞进了监狱,因为两个人共同拆弹,建立起了信任,梅森认为斯坦利是个可以信赖的人,斯坦利也一样,认为梅森是好人。在监狱里,梅森告诉斯坦利,自己当年被捕是因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政府的一个特殊秘密,这个秘密已经制成了胶卷,在梅森的手上,这个胶卷的存在,让他成为美国和英国都不承认的人。

这个秘密让斯坦利感到震惊,同时也为梅森感到担心和惋惜。之后,梅森用越狱的办法,打开了监狱的大门,两个人逃了出去,梅森和斯坦利一起拆掉剩余的导弹。

汉默的部下知道政府在欺骗他们,有人就同意用毒气弹毁灭一切,而作为军人的汉默将军根本就不同意用毒气弹,因为这太没有人性,人们是无辜的,于是发生了内部混战,汉默受伤,这个时候,见到了斯坦利,他把最后一个导弹的位置告诉了斯坦利,然后闭上了眼睛死去了。

于此同时,政府派来轰炸机要来炸岛屿,这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炸到毒气弹,那人质将会被毁灭,于是,斯坦利和梅森经过激烈紧张的斗争,终于找到了毒气弹,把它拆掉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而就在斯坦利发出完成任务的信号时候,天空中发下了导弹,轰天的巨响,所幸没有造成人质的伤亡,斯坦利和梅森由于及时跳海,逃过了一劫。

最后,斯坦利放走了梅森,而向国防部说梅森已经死亡,而梅森临走将胶卷的藏匿的位置告诉了斯坦利,整个电影到此结束了。

得说,影片场面非常震撼,本片长有136分钟,紧张的情绪,让你没有时间去喝水,唠嗑,吃爆米花,没有时间去厕所,全程定住影片,恐怕漏掉每一个场景。影片试图在说军人捍卫自己的尊严,整个片子充满了阳刚,没有为了博眼球而用女主角。影片都是男人帮,规模庞大,可没有丝毫拖拉的感觉。

而且影片的表现风格非常到位,虽然紧张,但对话也有幽默,可这丝毫没有减淡影片的紧张节奏。

这部影片高超奇妙的地方是,用 娱乐 的方式,说了一个比较沉重的命题,士兵为国家牺牲了,却得不到应有的抚恤,这是不公平的,就连身份是将军的汉默也感到不平,于是,激动犯险,为了手下讨回公道,而用来对付他们的,是一个被国家抛弃的间谍梅森,他曾经为国家的利益作出巨大牺牲,可最后却成了监狱里的逃犯,影片的主角们都是被国家抛弃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影片便充满了悬念。

而影片最后,所有的人,都没有背叛国家,老将军汉默到临死的时候,能够把导弹的位置告诉斯坦利,说明他的人品,梅森虽然蒙冤几十年,而且最后他知道联邦局长用谎言骗他,可他还是没有出卖国家,而是选择平静地离去,少校汉德森知道要被射杀,也没有放下武器,还在真诚地说服对手要信守《海军十次》,影片从这里,彰显了人格的高贵。

可以说,除了汉默手下两个制造事端的两个,都是正面角色。这也就让整个影片充满了正能量,让人振奋。

而最重要的是,整个影片紧凑的毫无间隙,即使是插科打诨,也是在填补剧情,全程毫无尿点,看看吧,在把整个岛屿要炸平时候完成了任务,多么重的悬念,让你紧张到死,太好看了。

这部片子真的好,那,让我们先说说导演,他叫迈克尔贝,你完全想不到,这么完美的影片,竟然出自三十多岁的他手里,而且让人意料之外的是,这只是他的第二部电影,水平之高,已经惊艳到我们了,我想,国内是不会有这样高水平的导演了,从驾驭这么多是人力,物力,就令国内导演汗颜了。

说完了导演,再说演员,电影里汇聚了三大明星,哈里斯,尼古拉.凯奇,肖恩,每个人都有精湛的演技,先说扮演汉默将军的哈里斯,他挟持了八十一名人质,朝政府要钱来给手下抚恤,他在为民请命的角色,被哈里斯演绎的淋漓尽致,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反角,秉承正义的人,他让人们心情复杂,让我们看他在开始出现时候对墓碑深情的一吻,然后坚定地转身离去

占领恶魔岛后,将军走到两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面前,内心复杂,他赶小孩走,因为他要扣押人质,而不想连累孩子。

再看看扮演梅森的肖恩,他是老影帝了,他的光芒没有被身边的小影帝给盖住,反而更显得他的演技炉火纯青,他一出场就注定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一个老特工,一个刀口舔血的老人,可他的脸上始终保留着父亲般的慈心,电影上的梅森不止摆平了“夺命岛”,也摆平了观众的心。

还有,史丹利的扮演者 凯奇,他那忧郁的眼神,和略带质感很强的语言,入木三分的表演,一个消毒专家在经历一场生与死的战斗,他表演的绝对的棒。

汉默将军,你如此的热爱专家的祖国,所以,你无法忍受你的国家对你的舍弃,你的个非常优质的军人,你无法去真正地背叛你的国家,最后死去让我感到悲痛,但你已经尽力了,对手下,对国家,他是一个将军,不是“杀手”和“叛徒”,影片里,梅森读懂了汉默,我们在影片外也读懂了汉默。

影片用细腻的感情描绘,臻于完美的情节处理,让我但到很舒服。 汉默的鲜血在阳光中流失,手下的少校沉重感激地说,“将军,能在你手下服役是我一生的光荣!”我们不去谴责政府,可那一刻我们泪流满面,心里满满的悲伤。

说完演员,那我们再说影片的技术,在影片开头,大雨滂沱时候,用了蓝色调,再配上深沉浑厚的独白,让我们一下就感到影片主题的凝重,对比开头,中段史丹利和梅森的追车戏用的是另一种镜头。

这镜头的追踪,让观众目不暇接,感觉超级的兴奋,也有了看下去的理由,这就是高超的技术。

还有,电影的技术细节颇见导演的用心,开头汉默手下突袭火药库,着装全是黑色的作战服,而在绝命岛上又换上了蓝色的迷彩服,这让观众耳目一新。

汉默手里使用的突击步枪,在军迷的眼里一下就认出来,那是美制的M—16的改型,是特种部队的专属,可以看出导演完全按照实战情景安排的道具,我想那些枪一定都是真的。

影片的音乐,完全是大师级的音乐,据说的着名的德国音乐家汉斯.季默,是好莱坞最有实力的三个音乐家之一。影片通片是以深沉,阳刚,和坚韧为主,用交响乐和铜管交替出现,很好地衬托了主题,达到了尽善尽美的效果。可以说,影片的成功,音乐的配制功不可没。

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片,值得我们再回头去看看,真的不错!

(完)

㈤ 吕克贝松监制的电影有那些

非常人贩2/玩命快递2 Transporter 2 (2005)
犬人丹尼/狼犬丹尼/猛兽出笼 Unleashed (2005)
"Valérian et Laureline" (2005)
Spécial police (2005)
Souffleur, Le (2005)
Miss June (2005)
Imposture (2005)
Au suivant! (2005)
Revolver (2005)
Bandidas (2005)
Boîte noire, La (2005)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2005)
Yeux clairs, Les (2005)
Ze film (2005)
Colour Me Kubrick (2005)
Flora Plum (2005)
"Valérian et Laureline" (2005)
暴力街区/第十三区 Banlieue 13 (2004)
暗流2:末日天使/赤色追缉令:末日审判 Rivières pourpres 2 - Les anges de l'apocalypse, Les (2004)
的士女王/计程车女王/美国版《的士速逮》/终极杀阵美国版/出租汽车女王/狂速的士 Taxi (2004)
À ton image (2004)
Mensonges et trahisons et plus si affinités (2004)
颤栗/血色月亮 Haute tension (2003)
盗佛线/泰拳天巴都/拳霸 Ong-bak (2003)
车神/极速威龙/卢贝松之雷霆杀阵 Michel Vaillant (2003)
一路顺风 Bon voyage (2003)
芳芳郁金香 Fanfan la tulipe (2003)
Moi César, 10 ans 1/2, 1m39 (2003)
Cheeky (2003)
Côtelettes, Les (2003)
Felicità non costa niente, La (2003)
终极杀阵3/极速的士/的士速逮3 Taxi 3 (2003)
笑也是罪过 Rire et châtiment (2003)
Tristan (2003)
非常人贩/换命快递 The Transporter (2002)
埃及艳后的任务 Astérix & Obélix: Mission Cléopâtre (2002)
迷情追杀 The Truth About Charlie (2002)
天使的肌肤 Peau d'ange (2002)
Turbulence des fluides, La (2002)
Blanche (2002)
龙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企业战士 Yamakasi - Les samouraï des temps modernes (2001)
De l'amour (2001)
15 août (2001)
绿芥刑警/极速追杀令 Wasabi (2001)
Exit (2000)
终极杀阵2/极速的士2/的士速逮2/出租车2 Taxi 2 (2000)
光芒万丈 The Dancer (2000)
圣女贞德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999)
Cour interdite (1999)
终极杀阵/极速的士/的士速逮/出租车 Taxi (1998)
第五元素 Fifth Element, The (1997)
切勿吞食 Nil by Mouth (1997)
这个杀手不太冷/终极追杀令/杀手莱昂 Léon (1994)
双面女蝎星/舐血狂花 Point of No Return (1993)
亚特兰提斯 Atlantis (1991)
霹雳煞 Nikita (1990)
碧海蓝天 Grand bleu, Le (1988)
Kamikaze (1986)
地下铁 Subway (1985)
最后决战 Dernier combat, Le (1983)

参考资料:http://www.mov6.com/name/nm0000108/

1983最后决战Le Dernier Combat /The Last Combat

……在文明退化的废墟里,大家为了存活而夺食掠水,野蛮的行为取代语言的沟通,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对峙的紧张状态,"性"成为最有力的动力元素。在这片如荒莫般的土地上,我们将可看到许多人存活与死亡的方式……

此片是吕克·贝松在影坛还没没无闻时,凭着一腔热血,旺盛活力与爆发力,突破一切传统,挣脱一切商业机制下的樊笼,冒着无色彩,无对话,无明星等危险所完成的电影。当影片完成时,因宣传无门,于是吕克·贝松带着这部影片参加瑞士阿沃基影展,一举拿下评审特别大奖及影评人奖,因而打开他的国际知名度。解剖核子战后的文明废墟,因为无色彩,所以这是一部黑白色调的电影。

1985地铁Subway

(在地铁中一场追逐与发现的游戏)为了不让黑帮老大夺回机密文件,小偷佛烈德(克里斯多夫蓝伯饰)将这些文件藏在法国的地铁,走进了地下铁后,他慢慢地发现了这个地方的多样与复杂,这里从小偷到音乐家都有,每个人都无所是事地游荡着……在他试着将文件卖掉的同时,他爱上了来买文件的女人海琳娜(伊莎贝艾珍妮饰),但是她对他并不感兴趣……在杀手追杀,警察全面搜索地下铁的同时,他应该如何自处……

在黑白片之后,吕克·贝松开始对色彩产生强烈的索求,从本片的色调中,可以感受到他所谓"玩笑,游戏"的意味。此片让他回到青少年时期,在舞台上工作经验。此片是吕克·贝松初次结合大卡司,邀请身价不斐的大明星有伊莎贝艾珍妮,克里斯多夫蓝伯,尚雨格安哥拉等来演出。此片有连环漫画式风格,对话简扼,通俗的警匪片却带着巴洛克式的色调。此片的出发点是边缘人克里斯多夫蓝伯对伊莎贝艾珍妮的迷恋。这是一部拥有缤纷原色的电影(蓝,红)。解剖现代文明底下的地铁。克里斯多夫蓝伯以此片赢得法国凯萨奖最佳男主角。

1988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 /The Big Blue

这是有关于两个潜水员在竞技中体会出人生真谛的故事。热爱大海的贾克,一直想与大海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时后,父亲便在一次潜水意外中被大海吞噬,他对大海的爱还是一如初衷。但是这一切,在贾克爱上了乔汉娜之后,一切都变的无法掌控。他六神无主地仿徨在选择大海还是爱情的路上……

为了再接再厉,吕克·贝松选择了当导演....此片是1988年坎城影展的开幕大片,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吕克·贝松将其潜水梦,与对海豚痴迷都写进了这部电影。此片所呈现的天真浪漫曾让许多影迷泪流满面,看过十次以上的影迷不在少数。对法国人来说,大海象征母亲,取大海(Lamer)与母亲(La mere)谐音,也就是回归至猷如母体子宫般充满羊水的起始点,此片的意涵在于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的情况下,最后以回归至大海为终。此片带着浓厚性的自传色彩,其不媚俗的执导叙述手法,在坎城影展上遭致影评界严厉质疑,却受到观众高度支持,在两极化的声浪中成为一部争议性的作品。这是一部蓝色调电影,解剖人类文明极欲扩张的海底世界。

1990霹雳煞Nikita

妮琪塔(安娜芭丽瑶饰)与一群朋友破窗而入偷药品,商店主人与她的朋友都在这次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则因杀了一位警官被送入狱。但此时来了个神秘政府组织,选她当特务杀手,在数年的特务训练后,他以平凡的护士身分回到现实生活中,在此时她爱上了一个男人(尚雨格安哥拉饰),他们的关系在她接到一个特务命令时,面临了紧张的局面……

此片是吕克·贝松从一个特务杀手角度,来解剖国家官僚体系背后的恐怖黑爪。浓厚的商业色彩让好莱坞相中而将此片重拍成美国版的"双面女蝎星",由布丽姬方达诠释片中的女杀手。此片也呈现吕克·贝松对人性的探索,是部黑色调的动作片。妮琪塔(布丽姬方达饰)与一群朋友破窗而入偷药品,商店主人与她的朋友都在这次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则因杀了一位警官被送入狱。但此时来了个神秘政府组织,选她当特务杀手,在数年的特务训练后,他以平凡的护士身分回到现实生活中,在此时她爱上了一个男人(尚雨格安哥拉饰),他们的关系在她接到一个特务命令时,面临了紧张的局面……

1991亚特兰提斯Atlantis

此片无演员,只有旁白,这部影片将带领影迷进入美丽的海底世界,配上美妙的音乐,以音画来表现不同的生活面貌与心灵层面。我们将可看到海底在日出与日落之间的神奇变化与景观,吕克·贝松设定了几个主题来描绘"海底的一天",主题包括有"内心"、"旋律"、"悸动"、"灵魂"、"黑暗"、"心灵"、"温柔"、"爱"最后是"恨"。全片在海底拍摄,动物是片中唯一的演员。海蓝色是此片的主色调。配上赛拉的玄妙乐音,吕克·贝松将更完整地呈现大海所孕函的丰富色彩……

此片是1991年威尼斯影展的开幕大片。亚特兰提斯是传说中一片被淹没的神秘陆地,位于大西洋底下。吕克·贝松想要证实海底下的世界,也有一个核我们社会一样的组织。或许也可以说"亚特兰提斯"是"碧海蓝天"衍伸出来的副命题。此片是吕克·贝松摒弃传统拍摄手法的作品,一部纯视觉享受的电影,没有传统剧本,没有人类对话,只有音画紧密结合,完全依赖吕克·贝松与配乐师艾瑞克赛拉共同研议脚本。吕克·贝松以动物间的求爱,群斗,追逐等场面来丰富剧情,拍片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海域,包括有苏格兰,澳大利亚,大洋洲,哥伦比亚,佛罗里达,巴拿马群岛等海域,甚至北极极地海域的冰雪景观或多方战端的红海海域。吕克·贝松认为这是他最后一部讨论有关海洋的影片。这也是一部充满环保意识的影片,全片只有悠游大海的鱼,毫无人影,是吕克·贝松又一次冒险之大不讳之作。

1994杀手莱昂Leon /The Professional

故事发生在纽约大都会里,由尚雷诺所饰演的职业杀手李昂,受餐厅老板委托杀人。当他是以杀手的身份出现时,冷静而神秘,杀人手法令人热血沸腾。但当他卸下杀手面具时,则又回归成为平凡的市井小民,简单到连基本身份证、银行帐号也都有,每天至少喝杯鲜奶,喜欢浇花及细心地擦拭心爱盆栽的树叶,是个具有双重身份角色扮演的人。而就在李昂所住的公寓内,有人暗渡陈仓的进行毒品交易,警方缉毒组伪装黑帮份子,为查缉毒品而入侵,杀了贩毒者一家人却遗漏了小女孩马蒂达。马蒂达为了安全起见而躲进隔壁李昂家,她无意中发现了李昂的杀手身份,为了保护自己及报灭门之仇,马蒂达以坚定的口气要求李昂训练她成为一位真正的职业杀手……在此同时,警方亦全力搜寻马蒂达并拘禁之……李昂只身闯入警局大开杀戒,警方火大惊慌之余,下令围剿大厦并全力搜捕李昂,双方交战之下引发了一场紧张刺激的终极追杀。

杀手莱昂为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美国电影。卢谈到此片乃受金凯利所主演的歌舞片的影响,也受报纸连环小说的影响。此片有几处拍摄手法颇具新意,在视觉方面有压缩的效果。此片亦是吕克·贝松表现他对电影狂热最佳的代表作。此片是一部以法国人角度去拍摄的美国电影。尚雷诺有史泰龙的冷峻脸孔(家喻户晓的),有法国人的压抑特质。马蒂达(娜塔莉波曼饰)一位枯瘦如柴有法国味的美国女孩,是本片的视线焦点。盖瑞欧德曼突出,激烈的警探演出,情绪起伏令人无法捉摸,是全片最为突兀、也最为抢演的一角。此片最难能可贵的是法国完整导演版,比前两年在台上映时多出20分钟。这20分钟里面最重要特色的是有尚雷诺与娜塔莉波曼的缠绵床戏。这是一部偏属于暴力美学的动作巨片。延续杀手风格电影,"霹雳煞"以女杀手为主角,此片则以男性杀手为主体,解剖现代文明纽约市的边缘人。

1997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本片的原始构想来自导演吕克·贝松16岁时所写的少年小说,故事的大纲是说一个外星人和地球人混血所生的女孩莉露(蜜拉乔娃维饰)在被坏人追杀时,为了逃命只好跳楼,刚好计程司机柯本达拉斯(布鲁斯威利饰)经过解救了莉露,但也把柯本达拉斯卷入与异形和人类的邪恶联盟对抗的局面。本片有号称影史上特效花费最多的特效制作,而且有相当多欧洲电影及特效工作者参与,创造出与好莱坞风格不大相同的未来世界!!

终极杀阵TAXI

终极杀阵I

丹尼尔是个飚车高手,可轻松躲过警察的测速。阴错阳差和胡涂警察艾米里安成了好友,而且共同逮捕了飞车银行抢犯,立了大功!艾米里安因此获得女警长蓓妲的芳心,丹尼尔也如愿成了一位真正的赛车选手......

终极杀阵II雷霆霹雳

终极杀阵之雷霆霹雳日本国防部长到了法国访问,不巧遇上了上集的辣妹女警,结果被日本恐怖份子绑架。上回立下大功的飚车高手丹尼尔及胡涂警察艾米里安又要再度联手出击了!这回他俩面对的不是凶悍的银行抢犯,而是要卯足全力和日本恐怖份子”飚车〃,这回路上飙不够,还飙上了天……TAXI2终极杀阵之雷霆霹雳〃除了飞车追逐及枪战场面外,这次还加入了忍者武打功夫。全片充满让你血脉喷张、瞠目结舌的精彩画面,在法国播映期间,再度创下卖座纪录

㈥ 有没有关于海的电影

1、法国电影《碧海蓝天》电影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中,因此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带着浓厚的自传色彩。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但最后以回归大海为终,为一部蓝色调的电影。

㈦ 蓝调的蓝调题材电影

1)基本信息
片名:Cadillac Records
译名:蓝调传奇
更多中文名:凯迪拉克上的唱片公司
类型:剧情/歌舞
片长:90分钟
级别:R级(USA)
发行:Sony Pictures Releasing(荷兰)
上映日期:2008年12月5日(美国)
剧本:达内尔·马丁(DarnellMartin)
导演:达内尔·马丁(DarnellMartin)
编剧 Writer:达内尔·马丁 Darnell Martin ....(written by)
主演:碧昂丝·诺尔斯(Beyonce)
2)故事简介
《蓝调传奇》以芝加哥着名唱片公司切斯唱片(ChessRecords)的老板里奥纳德·切斯(LeonardChess)的一生为贯穿全片的主轴,讲述了1950到1960年代的芝加哥大环境下的一个关于暴力、种族、性和摇滚的故事。其中包括美国音乐界许多传奇人物的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1947年的芝加哥南区某个逼仄的角落里,波兰裔移民里奥纳德·切斯(亚德里安·布洛迪饰)开了一间酒吧。野心勃勃的他聘请了极具天赋却又桀骜不驯的蓝调二人组——包括安静深沉的天才吉他手马迪·沃特斯(杰弗里·怀特饰)和个性冲动的口琴手利特·沃尔特(哥伦布·绍特饰)——在酒吧驻唱演出。基于对蓝调音乐的热爱和对正在起步的唱片行业的敏锐直觉,切斯为沃特斯的音乐录制了唱片。沃特斯早期音乐的唱片开创了节奏布鲁斯的先河,对于他个人也意味着大量的演出机会。 切斯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旗下的音乐人——当他们的唱片大卖时,他就会为他们买一辆凯迪拉克作为奖励。但随着他旗下有才华的艺术家人数越来越众多,人情与生意之间的矛盾总是时时发生。在作为沃特斯早期唱片中的配角使其成功之后,沃尔特开始发展他自己的音乐事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他火爆的脾气和其不拘小节的个性使他不仅和朋友经常起冲突,还偶尔会触犯法律。更让他觉得难受的是,唯一可以和他平心静气交谈的女人居然是沃特斯的女友珍妮娃(加布里埃尔·尤尼恩饰)。切斯唱片的其他核心人物还包括歌曲作者兼乐队队长大威利·迪克松(塞德里克·凯尔斯饰),和沃特斯的事业竞争对手,骄傲的蓝调歌手赫林·沃尔夫(艾蒙·沃克尔饰)。 1955年,切斯唱片旗下的一位来自圣路易斯的骨瘦如柴的歌手恰克·贝里(茅斯·达夫饰)那“鸭行式”的舞台步伐和容易上口的乡村式曲调跨出了地下音乐的边界登上了主流音乐的舞台,这也标志着摇滚乐的诞生。当贝里在他事业的最高峰时被捕入狱之后,切斯找来了另一位极具天分的歌手来接替贝里在公司的地位,她就是歌手伊塔·詹姆斯(碧昂丝饰)。这个受过感情伤害的女人在为切斯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挑战着他对他的家庭的忠诚。 伴随着摇滚乐的日趋流行,切斯唱片的艺人们发现他们正逐渐被新生代的音乐人所取代;当然,与他们事业高峰伴生的毒瘾也是把他们扯下宝座的一只黑手。但是他们已经经历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享受过声名显赫、纸醉金迷的生活。当不幸降临时,唯有他们的音乐和他们的精神不灭。二十世纪60年代,里奥纳德·切斯从唱片行业隐退,但蓝调音乐则持续发展。 1)基本信息
片名:匪帮说唱传奇
又名:臭名昭着大先生/恶名/臭名昭着
英文片名:Notorious
国家/地区:美国
区域:欧美
发行:福克斯探照灯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类型:剧情 音乐
导演: 小乔治·迪尔曼George Tillman Jr.
编剧:——里基·洛克·拜斯伍德Reggie Rock Bythewood
——裘·霍德里·柯克尔Cheo Hodari Coker
主演:——杰莫·伍拉德Jamal Woolard
——安吉拉·巴塞特Angela Bassett
——德瑞克·卢克Derek Luke
——安东尼·麦基Anthony Mackie
——纳图利·诺顿Naturi Naughton
分级:美国R
上映时间:2009年1月16日
2)详细剧情
1972年5月21日,一个叫克里斯托弗·华莱士的黑胖小子,哇哇坠地。幼年,他是单亲妈妈沃勒塔(安吉拉·巴塞特)唯一的心肝宝贝,还不会走路,就已经会说话和唱歌。少年时,他是在街头那个老是念念叨叨、若有所思的身影,初现极高的音乐天赋。尽管从小就与众不同,这个在布鲁克林的穷街陋巷的孩子,却始终没有走上母亲期望的阳关大道。
学习成绩优秀?算个屁!正直、善良、祈祷?不管用!这个现实世界,原本就是金钱和权力铸造!于是,17岁风华正茂,华莱士(杰莫·伍拉德)却选择了退学,开始在街头混日子。地盘、毒品、枪械、复仇......,一切不过是黑吃黑狗咬狗!直到,一次意外失手,他锒铛入狱九个月。然后,一张用业余设备为某说唱比赛制作的小样,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盘曝光的小样,马上吸引了制作人“吹牛老爹”西恩·科姆斯的注意。吹牛老爹不但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这位天才说唱歌手,还以此为契机,建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从此,正式改艺名为“臭名昭着大先生”(声名狼藉先生)的华莱士,走上了嘻哈称霸之路。
短短数年,当年不起眼的黑小子,一跃成为嘻哈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歌手之一。他有了无数破金的单曲,有了前所未有的盛名,有了无数死忠的拥趸,有了享用不尽的金山银山,也有了心爱的妻子、蓝调歌手菲斯·伊万斯。镁光灯下,他似乎拥有了男人奋斗的一切。而这时,他还不到25岁!然而,一个三月的早晨,在参加过“灵魂列车奖”晚会之后回酒店的路上,一颗子弹却对着他呼啸而来......
3)看点
Notorious,不仅是简简单单的贬义形容词,不仅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之一的《美人计》(英文与之同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臭名昭着大先生”。霸气艺名之下,事业刚刚开始之时,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原名为克里斯托弗·华莱士的黑小子,会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伟大最受拥戴的饶舌歌手之一。那时候,嘻哈还不是肥大的裤子,不是兜帽的休闲运动衫,不是吊坠的粗颈链,不是装腔作势的扮酷,不是滑板、涂鸦和街舞,纸醉金迷、俚语粗口的外表下,是鲜活挣扎的灵魂,是用暴力来反映自我反抗态度的黑帮人物,是美国黑人底层青年生存方式的缩影。他会说出“钱越多,麻烦越多”的语言,也只有“希望和家人平安活着”这样的愿望,而他的死,也正是说唱界宣布将注意力从武力转向金钱的分界线。
巨星、辉煌、经典、英年早逝、浸血而复杂的人生、牵涉无数嘻哈名人的大名,换句话说,对捞金兴趣浓厚的好莱坞,又怎肯放过这趟稳赚不赔的好生意?出色的说唱电影,自痞子阿姆出演《八英里》票房大收后便寥寥,“大先生”昔日的制作人吹牛老爹,近年却照旧红透大江南北。既然死敌图派克(Tupac)都已有自己的电影,影响深远的“大先生”跃上银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大先生”生平传记,电影中图派克、吹牛老爹、“饶舌女王蜂”莉儿金、蓝调歌后菲斯·伊万斯等一众嘻哈大人物的“露面”,大可让看客们恶补一番90年代的说唱历史。况且,即便不论街头势力,《理发店》系列的制片人改当导演,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的安吉拉·巴塞特的出演,以及淋漓酣畅的说唱歌曲,让人多留意几眼,自是不难!
3)其他
他是最耀眼的说唱歌手之一,他是美国东海岸至今无人匹敌的嘻哈巨星,他是腥风血雨的匪帮团体饶舌争斗的烈士,而当这一切发生时,他不过才只出过一张录音室专辑、年仅二十出头而已。即便在他死后,他生前已经录制好的第二张专辑在发行不到两年内销量就达到了1000万张,缅怀他的某单曲成为当年最受欢迎之一,精选集轻松突破双白金,而十年之后,他的纪念专辑仍然能在Billboard榜单上叱咤风云。而如今,关于他的电影即将成行,就连名望中天的嘻哈天王Jay-Z也不能置身事外,卯足了劲要替电影原声碟出力。
时事造英雄。没有悲剧的人生痛苦,没有东西岸匪帮饶舌的枪杀事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天才。然而,既生渝何生亮!“大先生”和图派克的渊源,一直从他们生前斗到了死后。他们都是年纪轻轻的天才,都是混过帮派进过监狱犯过大事的恶人,都将强硬冷酷的绝顶旋律与入木三分的混世歌词完美结合,却一个胖得像狗熊,一个瘦得像猴狲,一个刻意穿着极尽华美的服饰,一个故意露出布满文身的身体。一山岂能容二虎!这对一开始就水火不容的死对头,终于连死,也没能逃开彼此--相距不到半年,他们分别被一颗子弹结束了生命,成为了东西岸匪帮说唱争斗的牺牲品。 基本信息
猫王 ◎上映日期: 2005-05-08
主演:乔纳森·莱斯-迈勒斯,兰迪·奎德,罗斯.麦高恩
国籍/地区: 美国,德国
导演:James Steven Sadwith
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猫王的传记片,主要讲述了他是怎样从一个喜欢唱歌的平凡百姓,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歌星。

㈧ 有没有带蓝字的美国电影

《蓝丝绒》《蓝色茉莉》《蓝色情人节》《蓝白红三部曲》《蓝雨伞之恋》

㈨ 安迪·沃霍尔的电影创作

《口交》(Blow Job,1963)
《沉睡》(Sleep,1963)
拍摄一个男人的睡眠状态,片长超过六小时。
《吻》(Kiss,1963-1964)
这是一系列拍摄于1963年8月到1964年底的短片,每个短片中演员接吻三分钟。是对美国电影制作法规海斯法案(Hays Office Regulation)的颠覆与嘲弄,这条法规禁止演员间有超过三秒钟的唇部接触。同时期,安迪·沃霍尔制作了一件同样叫做《吻》的网版版画(The Kiss),采用恐怖片《吸血鬼》(Dracula,1931)中德古拉爵士噬吻米娜·哈克颈部的经典镜头。
《帝国大厦》(Empire,1964)
长达八小时,以单一固定镜位拍摄纽约帝国大厦在天黑到清晨八小时内的变化,再将底片一段段剪接起来。
《妓女》(Harlot,1965年)
是安迪·沃霍尔第一次在电影中使用声音,但非常粗糙。
《我的小白脸》(My Hustler,1965年)
片长约65分钟,由两部分组成。影片的情节相当简单,像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第一部分拍摄于一个面海的度假小屋,小屋的主人Ed带着他的保镖仆人Collie和他新包养的小白脸Paul来海边度假,Paul一个人在沙滩上晒太阳,Ed则在小屋的露台上窥视着他。随后,Ed的邻居富有的年轻女孩Genevieve及另一个中年的男同性恋者Joe加入他,三个人开始无休止地讨论Paul 的健美的肉体,以及如何勾引他,甚至和他上床等。第一部分最后,Genevieve试图挑逗沙滩上的Paul,替他擦防晒乳,两人一起到海中戏水。这部分由三个分别长约16分钟、4分钟及12分半的长镜头组成。摄影机架设在小屋和海滩之间,以便于镜头在两者之间来回移动,近、中、远等不同的景框则以伸缩镜头来完成。第二部分只有一个约32分钟的固定长镜头,拍摄于Ed卧室中的浴室,Joe教导Paul该有的仪态以及如何取悦自己的雇主,如此而已。
《我的小白脸》实质上是一部对话剧,喋喋不休对话围绕着性与挑逗,反映出有闲阶级生活的空虚和百无聊赖。
这些影片都不包含声轨。无声、反叙事过长的放映时间和极限主义的取向使它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般的电影院中放映。对沃霍尔来说,电影就像是平面创作的延伸,胶片就是画布与纸以外的另一种载体。无论绢印、摄影、电影,都只是沃霍尔整体创作的一部份。以固定境头对被摄物长时间连续拍摄,其实就和一系列玛丽莲·梦露头像的创作理念是一致的。后来沃霍尔将《口交》、《沉睡》、《吻》、《帝国大厦》,的影像抽出来制成网版版画,用不同的媒材二次回收自己的作品。
要到与楚克·温(Chuck Wein)和保罗·莫利赛的合作关系建立以后,沃霍尔对声音的处理才比较用心。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楚克·温和莫利赛在“工厂”的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尤其是莫利赛,他对好莱坞电影的兴趣促使工厂电影逻辑化。如果说,《口交》、《沉睡》、《吻》和《帝国大厦》是一个平面和造型艺术家的电影创作,楚克·温和莫利赛则以电影工作者的身份介入了工厂电影的创作。从此,沃霍尔电影的题材虽然前卫依旧,但逐渐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不再挑战观众耐力的极限,甚至在影片中加入叙事的元素,在对白中加入一丝幽默感。按照意大利影评人亚普拉(Adriano Apra)的说法,是楚克·温和莫利赛使安迪·沃霍尔背离了他自己重实验性的取向。
沃霍尔的影片多半是十六厘米的黑白片,影像的颗粒明显,如有摇镜等摄影机运动时,难免意外的晃动,伸缩镜头也常常出现失焦。制作的快速和技术上的疏陋使沃霍尔的影片有点家庭影片和业余电影的味道。这种粗糙的质感,增强了纪录的特色。事实上,沃霍尔使用的Auricon十六厘米摄影机便是当时新闻记者所爱用的机型,轻巧、可以同步收音,也可以长时间拍摄。这台Auricon的摄影机是沃荷在《帝国》的筹备期购入的,当时便是看中了这台机器可以长时间拍摄的功能。
在沃霍尔这时期的影片,譬如《我的小白脸》中,纪录性让观众更贴近电影中的事件,加上长镜头的使用,往往是一场戏一个镜头),使每一个镜头都是与现实同步的真实时间。以《我的小白脸》的第一部分为例,当摄影机长时间面对Ed、Genevieve、Joe拍摄的时候,观众似乎近距离地旁观了他们的对话,当摄影机突然间转向海滩上的Paul,Ed、Genevieve和Joe的对话以画外音的形式持续下去,观众又马上成为与他们一同窥视Paul的同流者。
1966年的第六届独立电影奖的颁奖辞是这样形容他的电影:
“安迪·沃霍尔将电影带回了它的源头,带回了卢米埃尔的时代,他更新和净化了电影。在他的作品中,他放弃了形式与内容上的铺张,他的镜头以最简单的态度聚焦于最简单的影像。艺术家的直觉是他唯一的导引,他以一种偏执的态度纪录人的日常生活及他周围所见的事物。奇异的感受透过他的影片开始产生。世界改变了它的调性;它变得强烈而有张力。我们所见的世界比过往清晰,但并不是在一个被高度戏剧化的状态,也不是为了服务于其他什么目的,只是单纯、最低限的原质,像吃就是吃,睡就是睡……”
《切尔西女郎》(The Chelsea Girls,1966)
这部影片在商业及影评上都获得了成功,在全美一百多家影院上映,沃霍尔的影片第一次从地下跃上台面。
由于大部分的段落拍摄于纽约切尔西旅馆,《切尔西女郎》的原名就叫做《切尔西旅馆》。影片由十二部30分钟的短片组成,短片的内容仅是一般日常生活的片段,表面上看起来像纪录片,其实是演员们依照沃霍尔的概念即兴发挥而成。
影片采用了分割画面(split screen),也就是将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影像并列,同时放映,比如,《切尔西女郎》中第一、第二短片合成一组,第一短片放映时在右,第二在左。影片的音轨只有一个,由两个片段的对白交错剪辑而成。这样的形式让两个单纯的生活场景产生化学变化,两者间既像镜子般互相对照,又不时融合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分割画面的形式在当时相当前卫,
《切尔西女郎》的成功,直接间接地启发了其他美国电影对分割画面的运用,例如Richard Fleisher的The Boston Strangler(1968)、布赖恩·迪帕尔马(Brian De Palma)的Blow Out(1981),以及迈克·菲吉斯(Mike Figgis)导演的Time Code(2000)。
相对于许多沃霍尔前卫的电影,《切尔西女郎》的形式虽然眩目,但却是一个冥想性强的作品。沃霍尔将悲伤的、喜悦的、冷漠的、浮华的、迷惘的众生相并置,拼贴出一幅现代人的肖像。当年的《新闻周刊》称它为“地下的伊里亚德”(Iliad of the underground)。
《我,一个男人》(I, a Man 1967年)
是沃霍尔第一次触碰异性恋的题材,由八个短篇组成,每个短篇的结构大小异,其实就是同一男子(汤姆·贝克〔Tom Baker〕饰演)与八个女子间的性冒险,然而他的性冒险却总是受外务干扰或无疾而终。例如:第一个短篇中,汤姆和辛西亚·梅(Cynthia May)饰演的女子前晚才首次邂逅,早晨起床后汤姆再次向辛西亚求欢,辛西亚一再以父母会突然进房间或女佣会来打扫等借口回绝,结果两人只得在床下仓促完事。第二个短篇中,汤姆和史蒂芬妮·格雷(Stephanie Graves)饰演的女子在一个大厦顶楼打得火热,衣衫褴褛的时候她告诉他,她是一个被包养的女人,她的公寓便是她和情人每周两次幽会的爱巢。第三个短篇中,汤姆和英格丽·苏波斯塔(Ingrid Superstar)在桌边闲聊,汤姆起初嘲笑英格丽的婴儿肥又吵着要看她的胸部;英格丽给汤姆看她的胸部,汤姆试着爱抚她。为了和英格丽上床,汤姆骗她说他可以通灵,他让她躺在桌上,进行招魂的仪式,结果英格丽在半催眠的状态下谈起她的建筑师男友。
在表面上,《我,一个男人》是一系列的性喜剧,描写一个四处沾腥的男人常常不得其门而入,不然就是得屈就于荒谬的状况,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汤姆·贝克的角色,安迪·沃霍尔原本属意The Doors乐队的主唱吉姆·莫里森,但由于莫里森的经纪人反对,才启用莫里森的好友汤姆·贝克。
在《我,一个男人》中,沃霍尔采用了Strobe Cut的技术,也就是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快速关闭再打开摄影机,以造成影像和声音的断裂,而演员的表演则不中断,这种技术得在一个可以同时收音的机器上执行,在快速开关之间,机器会发出短促的哔声,影像则会出现短暂的曝光。因此,在《我,一个男人》中某些紧要关头的时候,观众只快速地看到重点,伴随而来的则是一连串的闪光和哔哔声,就像是影片被电检局动了剪刀似的,让入戏的观众徒然感到沮丧。
如同沃霍尔一贯的创作观,《我,一个男人》是系列生活场景的片段再现,影片并不提供事件的因果和角色的背景,人也只是无根无家的符号。在这些有趣的生活场景背后,可以看到的是人的空虚、徒劳,以及人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
有趣的是,影片中的第七个女孩正是1968年6月3日枪伤沃霍尔的瓦莱丽·索拉娜丝(Valerie Solanas)。如同她在《我,一个男人》中的角色,索拉娜丝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她第一次到工厂,是为了她自己所写的剧本寻求拍摄机会。这个名叫Up Your Ass的剧本相当前卫、大胆,连向来大胆的安迪·沃霍尔都吓了一跳,还以为索拉娜丝是警方派来的卧底,诱他触犯风化罪。起初,索拉娜丝以为沃霍尔会采用她的剧本,然而,当这剧本在工厂无端遗失之后,沃霍尔便成为索拉娜丝纠缠不清的对象,也种下她日后枪杀沃霍尔的种子。她开始向他要钱,要他付清她在切尔西旅馆的租金,因此沃霍尔才以二十五美元的酬劳让索拉娜丝在《我,一个男人》中客串。
索拉娜丝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安迪·沃霍尔正忙着影片《寂寞牛仔》(Lonesome Cowboys)的剪接工作,子弹近距离射进他的胸部,几乎致命。索拉娜丝入狱后出版的女性主义着作《S.C.U.M宣言》(S.C.U.M 〔Society for Cutting Up Man〕Manifesto),使她一度成为女性主义基本教义派的象征。加拿大女导演玛莉·哈伦(Mary Harron)曾于1996年将索拉娜丝枪杀沃霍尔的事件搬上大银幕,名为《我枪杀了安迪·沃霍尔》(I Shot Andy Warhol)。
《寂寞牛仔》是109分钟的彩色片,由安迪·沃霍尔与保罗·莫利赛合导,莫利赛最钟爱的男演员乔·达里桑德罗(Joe Dallesandro)和工厂的超级巨星Viva主演。《寂寞牛仔》是关于一群同志牛仔住在一个只有一个女人的偏远小城的故事,影片拍摄于亚利桑那州的Tuscon,与某些约翰·韦恩(John Wayne)主演西部片的外景地相邻。《寂寞牛仔》是沃霍尔最具爆炸性的影片之一,拍摄期便受到FBI的关注,影片中Viva被集体强暴的场面更是争议不断。1968年11月,《寂寞牛仔》赢得旧金山影展的头奖。作为美国西岸同性恋大本营、知识分子与学生活跃的开放城市,旧金山影展的肯定对“导演沃霍尔”具有指标性的意义。
《蓝色电影》(Blue Movie,1968年)
是安迪·沃霍尔亲自执导筒的最后一部影片,是片长133分钟的彩色有声片。
《蓝色电影》原名《Fuck》,1968年10月拍摄于纽约格林威治村一间公寓。虽然在片中演员Viva和路易斯·瓦登(Louis Waldon)发生真正的性关系,但影片中一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花在讨论越战、做菜和淋浴上。《蓝色电影》的蓝色,是因为拍片时忽略了透进室内的日光,冲片后整部电影呈现蓝色调。原名过于耸动,沃霍尔索性将它称为《蓝色电影》,企图避开FBI的耳目。
以当时的社会风气来看,《蓝色电影》不论在叙事或性的呈现上都极具挑衅的意义,与当时道德崩解和性解放的时代气氛吻合,也因此屡遭检警的干预,从单厅放映的New Andy Warhol Garrick剧院撤片。撤片后,沃霍尔以书的形式将《蓝色电影》重新出版,完整保留了影片的静照和对话。
沃霍尔本人曾经这样说过:“我一直希望拍一部纯粹关于性交的电影,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就像《吃》就只是吃,《睡》就只是睡一样。所以1968年10月我就拍了一部Viva和路易斯·瓦登性交的电影,我称它为《干》。”如同沃霍尔所言,《蓝色电影》某些创作理念的确和他最早期的影片遥相呼应,比如对性交这个状态的呈现,越战等外围话题仅是影片的框架。除了性和个人的解放,沃霍尔的影片很少对当时政治和社会有直接的指涉或批判。在同时期的电影中,《蓝色电影》的虚无以及对性的偏执,和贝托鲁奇1972年的《巴黎最后探戈》有相当程度的重叠,只是两者一冷静一感伤,冷静的《蓝色电影》宣告了一个[[1970年[[这个新时代和一种新道德观的来临,感伤的《巴黎最后探戈》则像一首挽歌,提早预示了这个时代的结束。 安迪·沃霍尔生前曾扬言,在潮流急转的世代,再当时得令的人与事也最多只有十五分钟的知名度,潮流寿命还比不上用完即弃的纸尿片或安全套!然而,沃霍尔的破格艺术观仍持续影响“后后后后后后现代”的艺术文化取向,虽然他曾自谦地称:“I don’t think my art has any lasting value。”但艺术价值不同艺术价格,它往往超越拍卖行的叫卖,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刺激和衍生出更多艺术生命。
有不少影评人认为安迪·沃霍尔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演,他们说的也是事实,因为安迪的不少影片基本上用不着“导演”这个动作,他的摄影机只是对着某个物体,比如一个熟睡的人,比如,帝国大厦,然后就让他的摄影机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运转。不过,他的摄影和导演理念事实上远远地走在了他那个时代,甚至我们这个时代的前面。他把电影手段--特写--发挥到了极限,使之转化成情节和事件,借此,他恢复了摄影机的原始功能。而他在《帝国大厦》里所创造的刹那奇观亦被以后的电影人源源不断地引用,我们因此也常常得以在银幕上欣赏到凯旋门、时代广场、金门大桥等诸多建筑物的突然燃亮。

㈩ 十大极限运动电影是什么

1、极限攀岩《徒手攀岩》是由金国威、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联合执导的纪录片。该片于2018年8月31日在美国上映,于2019年9月6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记录了美国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 Honnold)2017年6月3日无辅助徒手攻克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3000英尺高的酋长岩(El Capitan)的全过程。

2、极限冲浪《灵魂冲浪》是由美国索尼电影娱乐公司发行的运动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女孩瑟妮·汉密尔顿被虎鲨咬掉了一条胳膊之后,得到家人的支持重返冲浪赛场的故事。影片于2011年4月8日在美国上映。

3、极限冲浪《冲浪男人》是由柯蒂斯·汉森、迈克尔·艾普特联合执导,杰拉德·巴特勒、乔尼·维斯顿、伊丽莎白·苏主演的运动传记电影,于2012年10月26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冲浪运动员杰伊·莫里瑞蒂的生平事迹改编,讲述了冲浪天才杰伊为征服巨浪,找到冲浪传奇人物罗斯提来训练自己,两人携手改写冲浪史的故事。

4、极限攀岩《127小时》是由丹尼·鲍尔执导,詹姆斯·弗兰科等人主演的冒险片。该片上映于2010年11月5日。讲述艾朗·罗斯顿在峡谷探险时遇到意外,并且成功地拯救了自己,该片是以真实故事为题材。

5、极限攀岩、越野、跳伞、滑雪、翼装飞行等等《极盗者》由埃里克森·科尔执导,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探员卧底在一个热衷极限运动的犯罪团伙,并与团伙领袖等人成为挚友的故事。

6、极限跑酷《暴力街区13:终极》是由法国欧罗巴影业制作的101分钟动作影片。该片由帕特里克·亚力桑德罗执导,2015年的“暴力街区13”,冲突和暴力事件更加频繁。特殊行动小组高级督察达米安与身手矫健的雷伊托再度联手,一同打入黑帮,拯救这座暴力之城的故事。

7、极限飞跃、攀登《极限飞跃》,一个掌管着数亿资产的企业家热衷于某种冒险体育活动,这种舍身家性命不顾的行为令不少人大惑不解。攀登者的勇气来自强健的体格和娴熟的登山技巧,本片探讨“什么是胆量”。

8、极限攀登《残酷冰雪》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本片,记叙了1936年首度挑战艾格北壁失败的故事。

9、极限潜水《碧海蓝天》是一部法国爱情电影,由吕克·贝松执导,让-马克·巴尔、让·雷诺主演,于1988年5月11日法国上映。

电影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中,因此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带着浓厚的自传色彩。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但最后以回归大海为终,为一部蓝色调的电影。

10、《狗镇之主》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出品的运动剧情电影,由凯瑟琳·哈德威克执导,埃米尔·赫斯基、约翰·罗宾逊、希斯·莱杰联合主演。

该片于2005年6月3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自称为“西风少年”的酷爱冲浪的男孩们希望成为职业冲浪选手的梦想的故事。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11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