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女人不配做母亲的电影
① 韩版《小森林》:女人都应该活成这个母亲的样子
韩版《小森林》播出以后,遭到很多吐槽,其中的槽点之一就是那些让人没有任何食欲的饭菜。而在日版《小森林》中,市子的每一段饭菜都堪称美食纪录片,让观众们大饱眼福。但是日版中关于母亲这一暗线却着墨不多,最后也没有什么交代,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悬念。
韩版《小森林》则补充了这个空白,对妈妈的形象进行了着重刻画,其光彩甚至超越了女主,妈妈这个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韩版中对妈妈这一角色主首握要进行了如下补充:
1. 婚姻不被母亲祝福,因此和女主的外婆断绝了联系
2. 丈者宽庆夫病逝后,一个人在乡下一边务农一边养育女儿
3. 女儿高中毕业后,说要离开小森,去大城市生活。妈妈先一步选择了离开,去做曾经因为早婚而放弃的事情
韩版的妈妈是文素丽扮演的,优雅、坚强、睿智,几乎是以身示范: 一个女人可以活得多么通透,一个母亲可以过得多么坚韧。她做到了很多女人都很难做到的事。
1、 为了爱情不惜和父母决裂的勇气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婚姻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祝福而夭折。
比如我们熟知的大诗人陆游,本来和自己的表妹唐婉郎情妾意,甜甜蜜蜜,却得到了陆母的强烈反对,拗不过母亲又不敢对抗的陆游只能违心的休了唐婉。多年之后,两个人再次见面,唐婉已经另嫁他人,陆游只能将内心的思念之情抒发在诗歌里,直至晚年,仍然对唐婉念念不忘,可谓因此痛苦了一生。
一边是难以割舍的亲情,一边是至高无上的爱情,《小森林》中的妈妈坚定的选择了后者。这并不意味着她将爱情凌驾在亲情之上,而是因为她更清楚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选择。内心坚定的人,才会在面对爱情时更果断,更勇敢。
坚持自己对爱情的选择,而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这才是思想成熟和独立的标志,也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尊重。
在《死亡诗社》中约翰·基廷先生说“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
也许在别人眼里,她真的很不幸,爱人早逝,自己只能通过务农的方式来养育孩子,无法给她大城市的优越生活。
她后悔过吗?女儿问她“你想爸爸吗?多和外婆联系吧。”她笑了笑,奋力将吃剩的西红柿核扔到田地里。“就这么谁手一扔,明年就能结出西红柿,多神奇啊。”
人的命运也很神奇,两个人在决定相守的那一刻,谁也不会知晓今后将发生什么。虽然发生了不幸的事,如同在人生路上不小心跌入泥淖,但是她已经在泥淖里重新发芽结果,生活的很好。
2、一个人养育孩子的魄力
她很优雅,也很美丽,从电影的情节中可以推断出,她会做焦糖布蕾这种甜品,说明她至少不是在农村长大的。
但是丈夫生病后,她却陪着丈夫来到这个闭塞的村庄养病,丈夫病逝后,既没有改嫁,也没有选择回到大城市,而是带着年幼的孩子继续在村子里生活,一边务农,一边陪伴孩子长大。
虽然农巧孙活很累,条件也很艰苦,妈妈却会就地取材,利用时令鲜蔬,为女儿准备美味可口的饭菜。在孩子心情不好时,还会做一些精致的小甜点哄孩子开心。这些充满爱的食物给女儿的童年带来了优越感,也让她在人生灰暗的时候充满了豁达和勇气。成年后,女儿工作、感情受挫,回到家乡后,靠着对儿时食物的回忆并亲手烹制才慢慢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妈妈当时的选择是对的,虽然这里交通不便,信息落后,但是她却将女儿“种在了这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成为她人生路上的强大支撑。
女儿归家后,妈妈从远处寄来菜单,指导她做饭,可见虽然表面上断了联系,实际上却关注着女儿的一举一动。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一个坚忍的母亲能够给孩子深沉又无言的爱,让她没有因为父爱的缺失变得性格古怪,也没有因为从小生活在小村庄而在大城市中迷失自我。虽然女儿惠媛在大城市里的工作、感情都不是很顺利,但是她却在不断地思考和反省中来修正人生,找到了另一种更有意思、更有趣的生活方式。
3、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持
女儿临近高中毕业时说要离开这里去大城市,却没想到妈妈却先一步离开,离开的原因剧中有交待,去做“年轻时因为早婚而放弃的事情”。
她没有让自己的梦想淹没在艰辛的生活中,十几年过去了,女儿终于长大可以自立,她也可以自由的追逐自己的生活了。
她没有因为年龄而胆怯,没有因为时间久远而退缩,将近二十年的农村生活并没有磨灭她的梦想。也正因为心中不灭的梦想,她才能淡然的过着艰辛的生活,面对命运的捉弄却甘之如饴。有梦想的人在生活中才会满怀希望。一个内心充实的女人,除了忠贞不渝的爱情,除了坚守对孩子的责任,还有对梦想的坚持和执着。
因为她明白,人生的意义只能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来实现。只有去过不让自己遗憾的人生,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才不会辜负那些爱我们的人。
贾平凹说“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只是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梦想能将我们从庸俗的生活中拯救出来,每一天都有希望,才能过得安心充实,没有遗憾。
有一句话形容韩版《小森林》中的妈妈特别贴切“有一种女人,世界待她们如草芥,她们却绽放如玫瑰。”就算跌落在尘埃里,她们也能在最贫瘠的土壤里绽放出芬芳。
影片最后,妈妈应该是回到了小森,和女儿重聚,虽然电影没有交代,但是她肯定是夙愿已了,重新回到小森开启新一段生活。
② 别具一格的复仇电影,所谓为母则刚,上演的是母性的独角戏吗
《一个母亲的复仇》纯粹的女主戏,探求法律之外的正义,印度对女性权益侵犯的案例太多,法律又滞后,本片的出现也算是一种声援与反抗。结尾处母亲手刃侵害女儿的兇徒的一幕,看的人揪心泪目,虽然算是别具一格的复仇电影,前面太拖沓,后面的复仇也不够精彩,最后的暴力解决也不够引人深思。最后也没有反应印度的社会问题。还真是一个女人撑起了一场戏!
一直觉得印度电影的社会写实玩的很棒,没想到这样一部女性复仇片也让我拍手叫好。人性和法理,暴力和正义,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选择,铺呈在真实案件和悲惨事实之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暴力美学渲染之下的母爱的辉煌,以及社会意识的觉醒,在秩序失效的世界中,以暴制暴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在印度当下这个本就不平等得社会之中,更显得难得可贵。
母亲的心理历程不同的阶段的变化演技很好,简直就是一颗催泪弹,泪点和燃点都很到位,虽然太理想主义,不过恶有恶报也挺大快人心的,后妈能做到如此更是不容易。现实中的悲剧在电影中得到慰藉,也是电影意义所在,希望正义永远不要缺失。《一个母亲的复仇》的表皮是高智商犯罪,情感蓬勃到催泪,终究回归的是母爱的伟大。
这部电影虽然是走得商业路线,大量背景音乐的铺陈,戏剧化的情节,极具主观煽情,但是电影中的作为弱势一方的女性力量依然还是打动人心!饰演母亲的演员演技非常棒,眼睛里真得有星星闪烁,其实母亲的复仇计划谈不上多高明,警察的人设也存在比较明显的bug。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影片带给人的震撼,毕竟:神不会无处不在,所以才创造了母亲!正义到不了的地方,还有母亲!
③ 一个傻妈妈与孩子的电影
《樱桃》苗圃演的
剧情介绍
母爱是世界上最普通又最伟大的情感,它会使平凡变得崇高。 南方的大山里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个先天智障的年轻女人,名叫樱桃。樱桃是美好的,她有一颗金子一样纯真的心灵,还有一副清水芙蓉般的相貌,就像她的名字一样。 樱桃已经嫁人了。丈夫名叫葛望,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走路一跛一跛的,人也长得瘦小单薄。由于智力上的原因,樱桃除了会放放猪喂喂鸡,别的什么都不会做,全家就靠葛望一个人维持生活,因此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艰苦的生活并不能泯灭樱桃作为女人的天性。她喜欢孩子,喜欢得无以复加。一看到孩子就想抱抱摸摸,不管那是谁家的孩子。可是孩子们都很怕她,怕她这个"傻子",一见到她,立刻跑得远远的。为此不知闹出了多少笑话。 出于女人的天性,樱桃特别想自己生一个孩子,因此特别热衷于跟丈夫做房事,每次房事后,还要到镜子前边照一照,看看是否怀孕了。樱桃家里有一张年画,画上是一个胖娃娃笑呵呵地举着一条大鲤鱼。后来有一天,葛旺发现家里的年画被撕了一个洞,那个胖小子不见了。原来,樱桃把它贴在了自己的肚子上,见人就撩起衣服说,表明她有了孩子了。葛望为此十分恼火,又想起樱桃以前的种种"罪行",竟把樱桃赶出了家门。 就在这天夜里,樱桃捡到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 有了孩子的樱桃,立刻焕发出母亲的天性,就像一个生过孩子的熟练母亲,嘀嘀咕咕地跟孩子说话,给孩子把尿,还给孩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红红。 葛旺本来就想要个孩子,樱桃生不了捡了一个也不错,因为是个女婴,葛旺就很不情愿。而且,自从有了红红,樱桃就不愿意和他做房事了,每天无论在家还是外出,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抱着孩子不离身。葛旺觉得只有把红红抱走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便想方设法要把她送出去,樱桃死活不肯。后来有一天,葛望终于趁樱桃熟睡的时候悄悄地把红红抱走,送给了一对开着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城里夫妇。 樱桃醒过来,发现红红不在身边,马上就朝村外跑,恰好看见了红色小汽车,不顾一切向车追去。车越开越远,樱桃还是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城里。在漫无边际的城市里,她一辆一辆地敲打着停在路旁的红色小汽车…… 费尽周折,红红最终回到了樱桃的身边。 红红渐渐长成了一个机灵可爱小女孩。她就像那群小猪一样离不开樱桃。在红红的记忆里,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也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红红上学了。她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个傻子。她也常常因此受到同学的欺辱。她为此感到羞愧和痛苦,也为此讨厌甚至怨恨w樱桃,还经常斥骂她。有一天,红红为了不让樱桃到学校来,锁上了家门。不料这一天下起了雨。樱桃为了给红红送伞,从窗口跳出来,跑到了学校。后来因为一个男同学嘲笑樱桃,红红便和那个同学打了起来,樱桃见红红挨打,马上过来帮忙…… 当晚,被打的同学家长来到葛家要陪医药费,陪不出就乱砸东西,葛旺一气之下拿起棍子就打樱桃,葛红哭了冲过去抱住爸爸的腿喊道:"爸!别打啦!是我不好!要打就打我吧!"那些人实在看不下去就悄悄走了。这时,葛旺一把抱住樱桃痛哭起来:"对不起,是我没出息,家里太穷!没钱!让你们受苦了!小红啊,你长大一定争气啊!" 葛红对樱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有时还帮母亲洗头,仿佛又回到从前他们那样赶着小猪,哼着山歌的幸福时光…… 这一天,红红病了。 为了给红红摘她爱吃得野樱桃,樱桃失踪了,不知是死是活。 "……从小到大,娘为我吃了那么多苦。她是那么疼我,怕我饿,怕我冷。在我很小的时候,她每天晚上都要拍着我睡觉。人们都说娘是傻子,也许她真的很傻。可是,作为母亲,作为妈妈,她却有着一颗比天还大的爱心!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待她……"这是红红的心声。 红红长大了,考上了医科大学,她一直相信妈妈还活在世上,所以一直在寻找她……
④ 看过一部电影,外国的,有个女主角为了钱和一个男人生了孩子,那男人的老婆是植物人
《心火》是一部由苏菲·玛索 斯蒂芬·迪兰主演的爱情影片。主要讲述一个欲体买卖的晚上,竟是七年心火不灭的开始。瑞士籍家庭教师伊莉莎白为替父还债,卖身三晚予素未谋面的英国贵族查理,更为他诞下女儿,但答应从此再不与女儿见面。七年后伊对查理依然念念不忘,而查理亦对伊情有独钟,奈何因身份地位未能从心所欲。此外,还有词语“心火”和同名电视剧《心火》。
简介伊在偶然下又来到查理家中当家庭教师,二人陷入情与道德的对抗中。伊丽莎白的父亲欠了人家很多钱,如果没得还就要去坐牢,伊丽莎白很爱她的父亲。于是她决定去做一件事情来挽救父亲。故事发生在一片火光之中,一个男人在暗处小心翼翼的讲话,由一个老女人传话。伊丽莎白要与他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替他生个孩子,这样可以得到很多钱。男人很满意她,交易开始。第一夜,她冷若冰霜,任男人在她身上施为,两个男女在做着世界上最亲密的事情,却只是一种交易!早晨,伊丽莎白认真的说:“我们都不是为了情欲而来,那我们就都没有错。”第二夜,还是一样的事情,不过伊丽莎白计划是幸福的,她的身体散发着活力,不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个男人身上的善解人意让她恨不起来,甚至她隐隐约约有些喜欢他--喜欢他那种深层次的忧郁,但他似乎又是可以信赖的。站在海边,她说,我想喊出来;他说,那就喊吧。她张开口,却只发出了低沉沙哑的声音,她笑了,说,这并不容易。她只能把痛苦压抑在心底,不能发泄出来。偶尔也不行。后来,激情把他们掩埋。她生了一个女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听到一个女孩的啼哭,那是她和他的女儿,身上流淌着她和他的血。可她明白一切结束了,她连那个男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名字。她只记得,他们之间若有若无的爱情,和那声清脆的啼哭。她原来以为她可以忘记,但她忘不了。每年的新年与女儿的生日时她都会在画本上画上精美的花儿,写上一些话语。终于她还是回来了。不是作为一个母亲,而只是家庭教师而已。她的女儿叫露易莎,苍白的面孔,湛蓝的眼睛,有一丝的不安与倔强。这不是有一个听话的女孩,已经气走了4个家庭教师。他叫查尔斯,他看见伊丽莎白后惊恐万分,慌忙叫她离开。伊丽莎白含泪答应只留下一个月。教学是艰难的,露易莎大叫:“你很穷,你只是仆人,我不用听你的。”伊丽莎白告诉她:“没错,你是有钱,但我们是平等的,你结婚后会成为男人的财产,因为你是女人。但他们无法禁锢你的思想,所以我要你学习知识,你明不明白?”后来,她逐步掌握了这个女孩,她慢慢的接受了她的教育。她了解到,查尔斯有个妻子艾美,只不过她在一次车祸中变成了植物人,有生命但没有思想。查尔斯以前一定很爱她,因为他处处为她着想,伊丽莎白莫名心伤。他们终于爱火重燃,但是却不能公开,只能偷偷的。岁月流逝,伊丽莎白依旧沉静优雅。查尔斯终于做了决定,他打开窗户,冰天雪地,艾美如愿逝去。露易莎看见了伊丽莎白的画本,明白了一切,扑到她的怀中喊她妈妈。雪依旧在下,一家三口携手未来,每个人心中冰雪消融。
⑤ 如何评价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生与死
也许生与死并不是这个电影的主题,但在影片中导演阿莫多瓦有意识地向人们透露着关于生与死的微妙联系。曼妞拉的儿子依斯特班在17岁生日的晚上为了拿到嫣迷的签名而意外车祸死去,露莎修女生下自己的儿子之后也离开了人世。在电影的开始和依斯特班的意外死去之后两次讲到器官捐赠,一个生命的消逝也许不是一种绝望的终止,而是另一个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有时候生与死就像一对伴侣一样互相伴随着,无论时间和空间如何变迁,生死总是被人们联系在一起。生死的轮回在世界上悄然进行,带着人们的喜悦和眼泪。
自我的迷失
在这个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人们的生活依然紊乱,灯红酒绿的社会一如电影中炫丽迷人的色彩,太多的男男女女在这种参杂着原始欲望的色彩中迷失。
曼妞拉的情人罗拉成为了一个不男不女的“人妖”,一直沉迷在情欲中的“他”也许是为了满足更多的欲望而放弃自己的性别,影片中的“人妖”其实不止罗拉一个,性别迷失带来的不单单是双性的性欲满足,还伴随着男人与女人两种不同的痛苦和罪孽。罗拉的罪过在“他”两个情人曼妞拉和露莎身上的留下了深深的伤痛,同时“他”自己也得到了命运的报应,他在自己第一个儿子依斯特班死去之后才得知自己有过这个孩子。
年轻的妮娜有着无限光明的前途,却在毒品中冲昏头脑;事业有成的嫣迷因为迷上妮娜而不能自拔……电影中似乎每一个女人都迷失了自我,修女露莎看上去是最有信念的人,她的工作是要帮助别人,她甚至要到有战争的地方去做修女。但其实她是一个感情家庭双失的女人,罗拉的离去,和母亲无法很好相处,她还有一个老人痴呆的父亲。她深爱着他们,但自己却无能为力,远离家乡是要坚持信念还是逃避,抑或去寻找自我呢?
男人,伤害
在这个电影中,男人一直是一种缺失,男人在这里好像没有一点力量,但他们却让女人们留下很多的眼泪。正如开篇时所说的“男人只给女人带来了伤害”。
18年前曼妞拉怀上了罗拉的儿子,但她并没有让罗拉知道,她一个人独自离去,甚至连她最好的朋友啊悦也没有告知。就像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欲望号街车”里的情节一样,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男人,孤独地承担着一切的痛苦。本来一直是曼妞拉的幸福和希望的儿子意外离去,让这个苦苦生活十几年的单亲妈妈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这种痛苦犹如那个雨中的慢镜一样漫长而嘶哑。出于对儿子的承诺,曼妞拉决定去寻找罗拉,把一切告诉这个男人,但却遇到了另一个被罗拉伤害的年轻女子露莎。露莎怀上了罗拉的儿子,更加让人绝望和痛心的是她也被传染到了艾滋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男人所带来的伤害……然而,电影中所谈到的罗拉一直没有出现,直到最后露莎的葬礼才带着那张不男不女的面孔出现。显然,阿莫多瓦有意让男人“消失”,而痛苦和伤害留下。
片中露莎的父亲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男人,但他只不过是一个连自己女儿也不认得的老人。当露莎抱着从父亲身边走来的沙皮时,他却说这只狗什么人都跟。沙皮虽然只是一只狗,但它也能认出露莎,而这位父亲却只能用“什么人”来称呼自己的亲生女儿。面无表情的父亲跟平时一样问“你几岁,多高”的问题,露莎只能强忍着眼泪回答这两个熟悉的问题。也许关于母亲的电影都无法避免的去削弱父爱,但在《关于我的母亲》中的这种父爱缺失并不仅仅是刻意的削弱,它同时让人感觉到了孩子对父爱的渴求。露莎父亲的行为虽然并不是有意的,却无形中伤害了女儿脆弱的心。
女人,爱,忍受
有人说女人忍痛的能力比男人要强很多。
这是一部伤感的影片,它细说了女人很多的痛苦。如果说阿莫多瓦是个女性主义者,大概一点不错。虽然女人们承受了很多的苦难,但她们并没有怨恨,曼妞拉没有怨恨间接害死她儿子的嫣迷,罗莎没有怨恨使她怀孕患病的罗拉,她们没有埋怨命运,啊悦甚至还给一个对她动粗的嫖客指路……在这部电影中,所有痛过的女人都无比宽容地去忍受了一切。也许是因为她们可以流泪,有时候能哭出来也是一种勇气。有时候我会想,女人比男人长命,是不是因为女人比男人哭的多呢?
曼妞拉说:“女人为了避开寂寞可以忍受一切。”单纯的露莎说:“女人宽容,是种美德。”而曼妞拉的反应却是“女人都是狗屎”。我认为这里并不是在否定容忍,而是一种自嘲,也许是因为女人有很多时候都无能为力,对命运的折磨无可奈何。
失意的女人,带着各自的烦恼走在一起会怎样呢?抱头痛哭?曼妞拉救了啊悦,露莎帮曼妞拉找工作,曼妞拉一直在照顾患病的露莎……她们如此走过来,几个女人在房子里喝酒谈笑风生,生活的阴霾好像根本不存在。女人在痛苦中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这种能量也许就是爱。有了这种爱,她们才能坚持下去,不被命运所打倒。虽然所这是一部伤感的电影,但故事中没有人去尝试自毁,她们都如此地坚强。
影片的最后,曼妞拉带着露莎两岁的儿子依斯特班回来,这是另一个依斯特班,这时他身上的艾滋病病毒已经完全清除了,也许这是个母爱的奇迹。两岁的依斯特班象征着希望,他是罗拉和曼妞拉的依斯特班的延续,是生命和爱的延续……
⑥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联合主演。该片于2019年4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内容简介: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
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6)有一种女人不配做母亲的电影扩展阅读:
何以为家获奖情况:
91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9):最佳外语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71届戛纳电影节 (2018):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娜丁·拉巴基、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第76届金球奖 (2019):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9):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 哈立德·穆扎纳。
第44届法国凯撒电影奖 (2019):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2019):观众奖娜丁·拉巴基。
第66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 (2019):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提名) 。
第24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9):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21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2018):最佳外国独立电影(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17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8):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31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8):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3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7):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6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2019):评分最高的外语电影、最受关注的院线电影(提名) 。
网络-何以为家
⑦ 电影《妈咪》——一个母亲的成长
电影《妈咪》——一个母亲的成长
如果你是妈妈,在过程中是否有困扰?
如果你是单亲妈妈或者夫妻两地分居,自己带孩子的妈妈,又会经历怎样的困扰?
如果你还未做妈妈,你能想到的做妈妈的最大困扰是什么?
这一切困扰的根源是什么?!
在看电影《妈咪》之后,完全丧失了分析能力,个人感受却在观影完的很多天延续不断出来,有时是一串串的问题,有时是陷入深深的反思,有时却痛苦得哭不出来,由《妈咪》引发的思考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还有现代女性的多重角色定位中的平衡,一个女人必将经历三个重要的生命阶段:女儿,妻子,母亲,涉及到原生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当然还包括各种职场关系。第一层的原生关系基本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关系模式,我们的自恋程度,想到课上老师说的退化性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退化性自恋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着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着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此处引用相关资料)
母亲如果有这样的障碍,试问她会建立怎样的亲密关系呢?
虽然影片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凭片中的少数信息,史蒂夫的父亲是发明家,一开始也因为发明光波炉赚了些钱,但后来一些原因导致债台高筑,甚至后来他去世后母子俩不得不卖了房子,父亲去世后留下的是两个大孩子,或者说这一家会不会其实就是三个大孩子?
父母都是感性而随性的,那么孩子该如何学习生活的规则感?如果父母过分亲密而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边界,孩子会不会也会模仿而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关系过分绞缠,是否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过是家庭的第三者,而非家庭成员?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爱的可能都是自己,或者试图通过改造对方来获得成就感,形成共生关系,今天和朋友讨论,他们说,越走越发现,其实和谁结婚都一样!想想也对也不对,一个自我意识较高的自体会有较高的辨识度,故能做合适的选择,并能不断学习经营相处之道,也就有为自己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反之,一个辨识度极低的人,也注定了ta的选择,跟谁结婚都一样,除非中大奖碰到一个能引领自己的人,可是,你是更愿意把命运交给手气?还是交给自己?我现在认为一份不错的亲密关系会激发男性更有男性的力量,而女性更有女性的柔美,起码做更好的自己,然后学着合作和尊重对方,就已经是福气了。
此时,想引入纪伯伦诗歌《先知》里面关于婚姻的段落:
你们一块儿出世,也要永远合一。
在死的白翼隔绝你们的岁月的时候,他们也要合一。
噫,连在静默地忆想上帝之时,你们也要合一。
不过在你们合一之中,要有间隙。
让天风在你们中间舞荡。
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
只让他在你们灵魂的沙岸中间,做一个流动的海。
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
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
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
连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单独的,虽然他们在同一的音调中颤动。
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互相保留。
因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们的心。
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密迩:
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荫中生长。
一个客观事实是:所有的正常爱的关系中都有自恋的因素。这里有一些程度问题。正常人的爱的关系与自恋人爱的关系的区别就是:正常人在爱的时候虽也有把自己理想投射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与需要。正常人在投射的同时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电影中的母子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暴力,不得不说这位母亲大多数时候开放,性感,有女人味,有柔弱的情感,儿子身上也充满着这些特质,但影片中重复着的镜头却是两人的相爱相杀,情绪的导火索一旦被点爆,粗口,失控,互相伤害,两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躲进黑暗空间,他们似乎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着他们相爱,并定期循环,影片中,卡拉出现是母子关系的转折点,卡拉因为语言障碍请假在家休养,她的出现打破了这对母子的封闭结构,卡拉带给这个家庭混乱之后的另外一种秩序,个人觉得卡拉像是戴安的第二人格,在卡拉带着史蒂夫做饭,整理房间,学习过程中,戴安也被带动和感染着,他们变得由衷的快乐,而戴安也带着卡拉喝酒大声聊天,从压抑的情感中获得一定程度释放,戴安找的工作像是家政类,个人在这里反而看到她的现实感,做自己能做的并感到快乐,而卡拉和史蒂夫也在规划着考美国的艺术院校,空闲的时间三个人骑单车快乐的画面始终停留在脑海中,如果说相互的虐进而上瘾是一种模式,那么快乐或许是这种模式的解药,互虐的上瘾会具有破坏性,激发人潜意识的死本能,那么真正的快乐却具有创造性,激发的是人潜意识的生本能,生与死,希望与绝望,坚持和放弃,有时就是那么一线之隔,我们大多数不都在这两者间博弈和挣扎么?
影片的第二个转折点出现了,戴安收到信,是之前发生的史蒂夫情绪失控纵火造成别人大面积烧伤的事件,我想戴安对于这件事的处理始终是梦幻的,没有真正面对,他们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对戴安有好感的律师,在他们三人的约见中,史蒂夫又失控在酒吧动手打人致使求助失败,戴安在车库声嘶力竭冲史蒂夫愤怒的大吼种种过往经历,史蒂夫选择自杀,他觉得母亲不爱他了,而戴安告诉他,我爱你会越来越多,而你爱我会越来越少!想到这么一句话:母子间的感情应该是绵长而饱满的,但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必须递减。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影片中有个场景可能是观众难以想象的,戴安以带史蒂夫和卡拉旅游为名把他送入精神病院,在路上,戴安想象的场景:史蒂夫考上大学,毕业并遇到美丽的女孩,看着他们结婚……这场戏是一个妈妈成长的高峰,得体的退出,回归现实接受孩子需要得到治疗的事实,也心怀希望,绝望和希望这一对在此时戴安心中不再是那么矛盾和冲突的事情,选择成长还是在梦幻中继续停留,戴安做出了一个母亲的选择和承诺,就像影片结束她在查阅资料学习一样,也像她和卡拉的那一番话,这已经足以证明了她的成长。
哲学家弗洛姆是对母子关系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这里体现了母爱与性爱的根本区别。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与她分离。
这部影片的核心与其说是母子关系,不如说是一个母亲的成长进化史,打掉一层层幻想的泡沫之后,母亲终将迎来她的落地修行时代,因为,自己是一切关系的根源!
⑧ 求一部很久以前看过的电影~~就是关于一个人本以为会得到很大一笔遗产,谁知道却是一个小朋友的爱情电影
这部电影应该是叫
婴儿潮 Baby Boom
很难找到了,剧情介绍如下:
故事梗概:
杰茜是一家大型连锁店的顾问。工作作风上的雷厉风行和业绩上的不断刷新,给杰茜赢得了六位数的年薪收入和“猛虎女人”的绰号。工作上,杰茜独挡一面事业有成;生活上,杰茜和男朋友斯迪文同吃同住,但就是不谈结婚,更别说拥有他们的一个孩子。
一天夜里,杰茜被一个来自英国的国际长途电话吵醒。虽然电话没怎么听清,但大致内容杰茜还是搞清楚了:英国伦敦一家福利机构说,杰茜一个远房的表哥在意外的车祸中身亡。作为惟一的亲人,已故的表哥给她留下一笔遗产,这份遗产将在明天由福利机构的沃德夫人带到机场,杰茜只需到机场签一个协议就可以继承。第二天,杰茜做梦也没有想到,只有一面之缘的表哥,留给她的遗产竟然是一个女婴。在探亲路过纽约的沃德夫人面前,杰茜无法拒绝已经被沃德塞进她怀里的这个叫伊丽莎白的婴儿。对于一个没有做过母亲的女人来说,伊丽莎白的出现打乱了杰茜的生活;而对于一个事业型“猛虎女人”来说,伊丽莎白的出现,让杰茜在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后,还是丢掉了工作。
没有了男朋友,又失去了工作,杰茜带着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一部分的伊丽莎白来到乡下的哈德利维尔小镇,在这里买下一块带有别墅、果园的庄园。起初,远离纽约的乡下生活因为泛舟湖上、养牛挤奶、随性采摘而惬意悠闲。然而,当冬天如期而至时,摆在杰茜面前的困难,超乎杰茜的想象,让杰茜难以承受。就在杰茜在困难面前濒临崩溃时,一个叫库珀的兽医闯进了杰茜的生活。而此时,杰茜在生活最困难时为伊丽莎白制作的果酱受到小镇居民的青睐。小镇居民对果酱的青睐,给了杰茜以灵感。经过研究加工,一种以伊丽莎白图像做商标,取名“乡村婴儿”的食品在杰茜的推销下,开始畅销。
杰茜在哈德利维尔小镇取得的成就袜桐引起原合伙人告樱坦休斯先生的注意。当休斯开出三十五万美元的年薪,许以营销部经理的条件想收购“乡村婴儿”,请杰茜重新回到连锁店时,杰茜的回答超出休斯的意料之外。因为,连锁店能做到的,杰茜相信自己也有这个能力颂基,更何况,在哈德利维尔小镇有她的伊丽莎白和库珀带给她的爱情归宿。
⑨ 十大经典的关于母亲的电影
十大经典的关于母亲的电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 01
妈妈再爱我一次:
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父国荣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乃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后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后,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于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后,志强终于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 02
母女情深 :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市的一个富有家庭里,奥罗拉·格林韦与丈夫膝下只有一女,名叫爱玛。奥罗拉对女儿自幼百般疼爱,诚恐女儿发生意外。影片一开始,镜头就表现奥罗拉匍匐在婴儿床上熟睡的女儿身上,狂吻不止,以为她即将死去。这时,画外音发出丈夫的声音,要她别去打扰孩子。
然而,爱玛的父亲却不幸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专横跋扈,刚扈自用的奥罗拉在丈夫死后,跑到女儿的房间和女儿一起睡,女儿也默默许愿要好好照顾母亲。
奥罗拉对女儿虽视如珍宝,但亦十分专制,女儿的一切,如言谈举止、修饰打扮、学习、玩耍都必须听从她的旨意,稍有违忤,即暴跳如雷。女儿爱玛的性格与母亲截然不同,她表面虽很温柔,但性格倔强,并有些娇纵任性。她对母亲也很爱戴,但并不百依百顺,而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母女之间经常发生争执。
十五年后,爱玛长成为美丽热情的女郎。她想摆脱母亲的控制而独立自主,尤其是在婚姻问题上,她根本不听母亲的劝阻而执意要嫁给一个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男子气派的研究生弗莱普.霍顿。在结婚前夕,奥罗拉怒冲冲地对爱玛说:"你嫁给他肯定会毁了你一生,因为你没有什么特殊本领去应付不幸的婚姻。"奥罗拉拒不参加婚礼以示反对。之后,爱玛因丈夫的工作迁往他州,从此远离了母亲。
奥罗拉在当上祖母后,许多追求者登门求爱,络绎不绝,包括她的一个隔壁邻居,宇航员加勒特.希里德洛夫,也是当地的着名人物。但奥罗拉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在爱玛结婚随丈夫迁往外地后,奥罗拉因生活孤独、精神苦闷,不禁对过去追求过她的那个已经退休的宇航员加勒特产生兴趣,答应了他时隔几年的约会邀请。加勒特原是个放荡不羁一花花公子,在奥罗拉的挑逗之下,隔邻而居15年不相往来的两个孤独老人终于一拍即合。垂暮之年的奥罗拉竟又燃起了青春热情,也意识到这份感情对她有巨大破坏力。
她的性格也随着岁月流逝,年事日增而能自制,不再傲慢自大,对女儿亦益加眷恋。爱玛婚后连续生了3个孩子,操持家务,但丈夫莱普一个人当教师的微薄工资难以负担家庭经济生活,因此生活困难、精神苦闷,她与一个银行职员发生了感情,并得到他的资助。丈夫的少回家,让爱玛认为他对妻儿不关心,在外朝三暮四地玩弄女性。爱玛因为搬家和经济问题常常和丈夫争吵,她和大儿子汤米的关系也开始变糟,同时发现她丈夫和女学生的暧昧关系,爱玛跑回德克萨斯州见母亲奥罗拉,期间丈夫搬家得到了系主任的工作,她与银行职员依旧保持着关系,但也发现和丈夫有暧昧关系的女学生也在新学校,就在此时,她发现自己患上了重病。
奥罗拉发现自己爱上了加勒特,但是却拒绝了他的求爱,她再次陷入孤独。得知女儿重病的小心奥罗拉痛苦万分,但是在女儿面前始终一副不满的神情,她与女婿的关系依旧在抗争。爱玛死前的一刻深情地望向丈夫弗莱普。奥罗拉在女儿死后和弗莱普最终互相拥抱原谅了对方。最终,奥罗拉和加勒特、以及爱玛的丈夫一起照顾爱玛的三个孩子。 - 03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
中年妇女马努艾拉是一名护士,同时还是一个单亲母亲,与18岁的儿子依斯特班相依为命,母子俩关系非常亲密。为了让心爱的儿子有更完美的生活,她隐藏了孩子的父亲的事情,只对依斯特班说在他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一天母子俩去剧院看胡玛·罗乔的演出。散场后为了得到这位女演员的照片,儿子冲入大街结果被飞驰而过的小汽车撞死。痛不欲生的母亲在医院的长廊里泪水流尽。在儿子的笔记本中她看到这样一行字:“有天早晨,我偷偷进了母亲的卧室,突然发现一叠剪掉了另一半的照片。照片上被剪去的一半,我想应该是我的父亲,我不在意他是谁,或者他曾对母亲做过什么,没有人!没有人能剥夺他是我父亲的这种感觉。”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她决定去巴塞罗那找那个人。原来他的父亲已经由于毒瘾而隆胸变性当了妓女,改名为罗拉。此后,马努艾拉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女人,无论是谁,似乎都在忍受着感情的煎熬和命运的捉弄。 - 04
我的父亲母亲 :
初恋的回忆,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觉。当父亲过世,年迈的母亲讲述她梦系魂牵的初恋时,生子不但体味到那初恋情愫的凄美动人,甚至还分明读出对美妙人生的执着追求……
母亲乳名招娣,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暗恋上生子的父亲——一个淳朴幽默的青年教师,她以自家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他。
终于,招娣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一只塑料红发卡就是他给她的爱情信物,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悲剧降临了:骆老师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为他做的晚饭蒸饺子没吃上,就被带走了。她疯了一般,怀揣蒸饺沿路追赶,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艺精湛的锔碗匠锔好了青花碗,却弥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灵,招娣决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去县城寻找心上人,瞎妈妈的泪水阻止不了招娣的决心。她蹒跚上路了,却昏死半途,被村里人接回。这个时候,得知情况的骆老师偷偷逃回村里来看望她,却在天黑前又被人带走。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得以团聚的日子又推迟了好几年。后来他们终于相聚,此后他再也没有离开她一步,两个人相守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礼后,年迈的招娣在悲恸中。 - 05
黑暗中的舞者: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小镇,塞尔玛是一个捷克移民、在一家乡村工厂工作,同时是单身母亲。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想参演当地正在排练的《音乐之声》。但她有一个令人心痛的秘密:她的视力正慢慢衰退,而且她发现儿子因遗传的原因而有同样的疾病。如果她不能挣到足够的钱支付给儿子动手术的费用,那么儿子也难逃瞎眼的命运。但是,一个绝望的警察邻居偷窃了她积攒的为儿子治病的积蓄,情急之下,她杀了警察,她的命运走向了复杂而悲惨的结局。 - 06
法外情:
《法外情》讲到在孤儿院长大的律师刘志鹏 为一名被诬告的老妓女辩护,但由始至终也不知道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法内情》较之前作更富戏剧性。老妓女经常被一名作威作福的杂差敲诈,后来更遭到勒索巨款,终于走投无路杀死杂差。孤儿院修女找来刘志鹏道出其身世的秘密,请求他再为其生母辩护。然而法官及检控官与刘志鹏积怨甚深,在法庭上这对苦命母子完全孤立无援,正义在法理下又能否得到伸张?
影片以母子相认为出发点,描写母亲再度为儿子犯下杀人之罪,因为有一个坏警察知道了他们的母子关系而趁机勒索,母亲无路可走只有杀了他。律师儿子知悉真相后极为震惊,为了救母而不择手段,甚至在法庭上作假口供。 - 07
漂亮妈妈:
女工孙丽英象中国所有的普通人一样,有一个三口之家。但她的儿子郑大却是先天失聪的。因为这个原因男人与她离婚而去,家庭破裂。母亲孙丽英独自承担起帮助失聪儿子郑大学会说话、入校读书、养家的全部责任。孙丽英辞去了外企一份不错的工作,找了一个可以带着儿子上班的活儿——送报纸。为的是能够时刻与儿子相处,教会他这个念“花”,那个念“树”,头上是“天空”……
在母亲心中失聪的儿子和别的孩子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戴助听器和戴眼镜是一样的自然。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捉弄着孙丽英善良的意愿,郑大参加入学考试因发音不清而遭拒绝;郑大面对孩子们的嘲弄、挑衅,不顾一切地和他们厮斗起来,摔碎了他赖以与外界沟通的助听器!孙丽英求助前夫,而她的前夫又遇车祸身亡……接二连三的不幸令这个女人彷徨无助。
小学教师方子品的出现让孙丽英看到一线光明,而孙丽英母子长久封闭生活的习癖又使她渐渐疏远了这一关系。女友大贺为孙丽英所做的无私援助令孙丽英感慨万千,喃喃道出:“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道出了孙丽英内心中对男人的失望和对温暖的情愫的渴望。要让郑大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一目标使孙丽英变得坚强起来,她拼死反抗一个叫贾老板的男人的侮辱,抢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钱,为儿子买了助听器。而少不更事的郑大又因外界对他的歧视而拒绝助听器,拒绝与母亲沟通。孙丽英在夜街上追着离家出走的儿子,有满腹的话要跟郑大讲,让他戴上助听器,郑大的拒绝令孙丽英痛打了儿于!郑大仍执着地大声追问:“为什么只有我戴助听器。孙丽英和儿子四目相对,终于艰难痛苦地向儿子承认:“因为你是聋的,你和别人不一样”……
孙丽英勇敢地直面不想承认的现实,勇敢地和儿子一齐逾越了生命的又一道坎。 - 08
九香:
某小站,乡下老太太九香步履蹒跚上了进城的列车去探望儿女。列车启动,她想起了数十年前的九香,一场雪暴夺去丈夫命,年轻美丽的九香只剩下了倒塌的草房和五个幼儿。以后,只有五个幼儿女和孤寂艰辛陪伴她挣扎。后来,九香邂逅丈夫好友矿工老关,老关帮九香整修泥草房。唯有大儿子天宝对老关与妈妈的接近感觉不好。 一天,老关向她求婚,愿意为她分忧愁。九香也喜欢老关。但遭到天宝的呵斥。天宝要妈妈以后不要叫老关他登门。九香的心情和为难处不被孩子理解,只好割断情丝。老关黯然离去。 九香苦尽甜来终于将五个儿女送入大学。村口老榆树下,儿女一个一个渐渐远去,九香的头发逐渐花白了。患了不治之症的九香为了看望儿女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见他们一个个前程无量,她想找到先前的恋人老关,谁知,老关已离开了人世,九香心碎了。她要回到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村。五个儿女将九香送回她魂牵梦萦的小山村。 - 09
两个人的芭蕾:
故事发生在有独特的中国徽派建筑风格和古朴民风的小镇。这里自古就有男丁出门闯荡经商、务工的习俗。到北方务工的德贵娶回一个女人作媳妇,人们习惯地称她为德贵家的。
德贵家的,天生丽质,勤劳、好强、乐观,可偏不随人意,三十多岁也生不出个娃,在好友金梅的劝说下,抱养个女孩——仙仙。她像当地人的媳妇一样,在堂屋地上置一口大缸,注满清水,遥祝丈夫平安。可是不幸降临了,德贵在外务工时摔死了。悲痛之中,德贵家的用大锤砸碎了大缸,缸水漫了一地……
为照养仙仙,德贵家的辞去工作,干起了既扫街、收水费、卫生费,又糊纸盒、装订书本的活。清早,当德贵家的背着仙仙来到小巷扫街,却发现人们已经自扫门前了。孟奶奶告诉她,抱养的仙仙不吉,有邪气,劝她送回去。德贵家的认为丈夫的死与仙仙没关系,孩子是无辜的,既然抱养了决不反悔。但是乡亲们还是说,扫街可以,不许德贵家的娘俩迈进他们的门槛,图的是在外务工亲人的太平。
岁月流转,德贵家的恪守承诺,从不进邻里的家门。自己没有奶水,就把白面留给仙仙吃,自己吃红薯咸菜,为此,还和金梅发生矛盾。金梅一气之下要把孩子还给孤儿院,被德贵家的一把夺回来。日子虽说过得艰苦,德贵家的觉得过得乐和,她有个心愿,希望仙仙能像仙女一样跳脚尖舞(芭蕾舞)。但是由于德贵家的一直把孩子背在背上外出干活,不让下地,所以仙仙长到四岁还不会走路。医生说,这是受惊吓造成的,也许得靠刺激才能解决。
于是德贵家的天天在仙仙面前跳自己编的舞蹈,以“启发”孩子。有时重重地摔在地上,再跳,再摔,直到孩子吓哭了,仍“刺激”不了仙仙走路。德贵家的灰心了。一天,她从外面进家,不慎摔得头破血流,仙仙一见,突然从椅子上跳下来,摇摇晃晃地跑到妈妈身边……母女俩躺在地上,开心地笑起来。从此,德贵家的扫街时,仙仙就伴着妈妈的歌声,跳起自编的仙女舞。仙仙始终认为自己是妈妈生的,当听到流言蜚语,回家问妈妈时,德贵家的毅然告诉女儿抱养的实情。仙仙被感动了,高喊着你们说吧,我和我妈都不怕你们说,德贵家的就是我妈……第二天天未亮,仙仙便提前起床,替妈妈扫街。母女愈加情深。
省舞蹈学校来招生,仙仙用跟妈妈学来的舞蹈和那首老歌打动、感染了老师,德贵家的用她的质朴、执着征服了老师,也赢得邻里们的尊敬。仙仙放假回来时,家家户户搬出床板、门板、八仙桌,摆在小巷里,让她在上面跳自己从未见过的芭蕾舞,欣赏着……
德贵家的看到女儿从省城跳到了南京、北京,虽然离得越来越远,心却越跳越近,情不自禁地跳起曾经教给女儿的仙女舞。虽然舞姿笨拙,但在女儿的眼里她比仙女跳的还要美,因为妈妈始终伴着自己在跳。 - 10
心火:
伊丽莎白的父亲欠了人家很多钱,如果没得还就要去坐牢,伊丽莎白很爱她的父亲。于是她决定去做一件事情来挽救父亲。故事发生在一片火光之中,一个男人在暗处小心翼翼的讲话,由一个老女人传话。伊丽莎白要与他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替他生个孩子,这样可以得到很多钱。男人很满意她,交易开始。第一夜,她冷若冰霜,任男人在她身上施为,两个男女在做着世界上最亲密的事情,却只是一种交易!早晨,男人认真的说:“我们都不是为了情欲而来,那我们就都没有错。”第二夜,还是一样的事情,不过伊丽莎白计划是幸福的,她的身体散发着活力,不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个男人身上的善解人意让她恨不起来,甚至她隐隐约约有些喜欢他--喜欢他那种深层次的忧郁,但他似乎又是可以信赖的。站在海边,她说,我想喊出来;他说,那就喊吧。她张开口,却只发出了低沉沙哑的声音,她笑了,说,这并不容易。她只能把痛苦压抑在心底,不能发泄出来。偶尔也不行。后来,激情把他们掩埋。 她生了一个女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听到一个女孩的啼哭,那是她和他的女儿,身上流淌着她和他的血。可她明白一切结束了,她连那个男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名字。她只记得,他们之间若有若无的爱情,和那声清脆的啼哭。她原来以为她可以忘记,但她忘不了。每年的新年与女儿的生日时她都会在画本上画上精美的花儿,写上一些话语。终于她还是回来了。不是作为一个母亲,而只是家庭教师而已。她的女儿叫露易莎,苍白的面孔,湛蓝的眼睛,有一丝的不安与倔强。这不是有一个听话的女孩,已经气走了4个家庭教师。他叫查尔斯,他看见伊丽莎白后惊恐万分,慌忙叫她离开。伊丽莎白含泪答应只留下一个月。教学是艰难的,露易莎大叫:“你很穷,你只是仆人,我不用听你的。”伊丽莎白告诉她:“没错,你是有钱,但我们是平等的,你结婚后会成为男人的财产,因为你是女人。但他们无法禁锢你的思想,所以我要你学习知识,你明不明白”后来,她逐步掌握了这个女孩,她慢慢的接受了她的教育。她了解到,查尔斯有个妻子艾美,只不过她在一次车祸中变成了植物人,有生命但没有思想。查尔斯以前一定很爱她,因为他处处为她着想,伊丽莎白莫名心伤。他们终于爱火重燃,但是却不能公开,只能偷偷的。岁月流逝,伊丽莎白依旧沉静优雅。查尔斯终于做了决定,他打开窗户,冰天雪地,艾美如愿逝去。露易莎看见了伊丽莎白的画本,明白了一切,扑到她的怀中喊她妈妈。雪依旧在下,一家三口携手未来,每个人心中冰雪消融。
⑩ 有一种女人,永远不配做母亲
被一条新闻吓到了。
"19岁小伙为逼母回家喝下百草枯,18天后去世。"
百草枯是什么?那是一种喝了便没有生还希望的农药。
而且国家早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所以对于这件事舆论的风口更倾向于"为什么百草枯还在使用"以亏颂及"小伙为什么那么傻"上面。
可这些都不是老史关心的。
触动我的是,小伙在病危的时候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母亲回来见自己一面。
还有在得知母亲坚决不回来的时候他的那句:
"希望我的死,能换来妈妈回家,能陪伴两个妹妹长大。"
我不忍去了解这个家庭,这个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大的感触就是辛酸。
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母亲的陪伴对于一个棚空薯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同时也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啊!
而这样简单的要求,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奢望。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做明的男孩,也就是下面这部片子的主角——
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曾经真实发生在东京的故事,电影上映后反响强烈。
透过豆瓣六万人参评之下9.0的超高评分,以及超越98%剧情片的综合成绩,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冲击力。
片中的 明 是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孩子。
在这个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年纪,他却要忍受饥饿和冷落,面临生存的难题。
更主要的还有生活的压力。
因为他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明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但是他们都不是同一个父亲,而且除了明以外剩下的孩子都是黑户。
所以,妈妈在的时候,给这些黑孩子定下了规矩。
"不许大声吵闹,不许到外边玩耍,被人们看到也不行"
以前就是因为明的弟弟被别人发现,一家人才搬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有一天妈妈突然告诉明,自己恋爱了。
而当明得知妈妈恋爱的消息时竟然无动于衷。
在我们惊讶于他的反应时,他沉吟后的淡然的一句"又恋爱了?"让我们明白了一切。
看得出,明的弟弟妹妹们可能就是这样出生的。
面对质疑,妈妈对这次的关系充满了信心"不是又,这个人真的是很认真很体贴的"。
而且妈妈还向他承诺,以后结了婚就让他们住进大房子里,也不用这样躲躲藏藏,而且都可以去上学,妹妹还可以如愿以偿的去学钢琴。
可是面对妈妈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明始终沉默,闭着眼趴在阳台一言不发。
在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猜到了结果。
果不其然,没过多长时间,妈妈就突然离开。
只给明留下了一些钱和一张字条,让他照顾好弟弟和妹妹。
妈妈离开后,明把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独自一个人扛起了重担。
钱不够花了,他还找到了所有人的父亲,想要获取帮助。
可是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困难,没有办法提供太多的帮助。
幸亏在最艰难的时候,妈妈回来了,还给孩子们都带了小礼物。
孩子们都很高兴,唯独懂事的明表情沉重,因为他明白妈妈回来的目的是什么。
果不其然,妈妈回来这是为了收拾衣物重新离开。
明其实都明白,因为他曾经也问过妈妈有没有和目前的对象提起过兄弟姐妹们。
妈妈总是含糊其辞,只是说最后肯定会说。
妈妈这次离开之后,到了约定的圣诞节也没有回来。
明剩下的钱所剩无几,想去超市打工赚钱,却因为年纪太小无法被录用。
想要去投身福利机构,一想到不能和妹妹弟链者弟住在一起就打消了念想。
房东三番两次来催租,明也只能到处躲藏。
只有年龄大一些的妹妹京子明白,妈妈不会回来了。
也只有她明白,哥哥每天晚上看着账本叹气是为什么。
京子拿出了自己攒着买钢琴的钱交给了哥哥,这样一来才有了一些开销费用。
明偷偷的把弟弟妹妹带了出去,还在外面结识了被同学排挤不愿意去上学的小姐姐。
之后小姐姐成为了一家人的好朋友,也成为了这个家庭的常客。
然而偶然的快乐并不能改变生活的现状。
因为没钱缴费,孩子们住的地方被停水停电,用水只能靠明拎水桶去公园的水龙头接。
虽然时不时会有超市员工偷偷的把过期寿司送给他们,依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正在需要营养年纪的弟弟有时候甚至被饿到 吃纸 的程度。
而噩梦远远不止这些。
明最小的妹妹小雪,站在阳台登高向外望的时候不小心摔下来死去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明不仅没有联系上妈妈,还等来了妈妈彻底抛弃了他们的消息。
无奈之下,明和被同学排挤的小姐姐把小雪的尸体装进了行李箱。
因为被限制在狭小的活动范围,小雪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到飞机场看飞机。
趁着夜色,把小雪埋在了飞机场的草坪。
回来的路上,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沾满了泥巴,坐在座位上呆滞的看着前面一言不发。
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是此刻表现在画面上的没有哭嚎和呐喊。
或许真正的悲伤就是如此,不会表现在语言和动作之上。
但是只要是有心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会被感染。
最重要的是,明和他的弟弟妹妹们不过是一群孩子,连最大的明也不过十几岁。
可是在这个本应该无忧虑的年纪,他们却承受着太多不应该承受的东西。
可是他们也曾快乐过。
不信看一看有妈妈在的时候,弟弟笑得多么开心。
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事件,悲伤和震惊之余我并不想去评论什么或者去指责谁。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并不知道真相,那些自以为知道真相的,也劝你们省省,积点口德。
在这里,只是想说,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太重要了。
孩子们对于父母的爱和依赖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毕竟我们也是那个时候过来的)
如今的我们,最后总要为人父母。
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担当,不说最好,也要能把最基本的责任送给孩子们。
像片中明的妈妈那样的真就很过分了,遗弃罪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