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雀斑电影饰演女人
1. 《丹麦女孩》:忧郁男人,快乐女子!评分为什么那么高
《丹麦女孩》讲述了一个性少数者的蜕变经历,没有浮夸的台词和表演,导演汤姆·霍珀用画一般的镜头语言细致地呈现出整个过程,从艾纳到莉莉。我相信其得分甚高源于每一个看过电影的人都被人物的转变所征服了。
2. “劳模姐”穿橘色礼裙与“小雀斑”亮相伦敦电影节,你最喜欢她的哪部电影
劳模姐穿着橘色的礼服裙和小雀斑亮相在伦敦的电影节,个人也是比较喜欢她们饰演的电影。感觉剧情非常新颖,也比较有演技的,这两位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很多优秀的新片在47届多伦多电影节上开展了首映,特别是《堤道》 《良心护士》很热门的影片,上映之后也获得了不少评分。喜欢劳模姐和小雀斑的观众应该都知道,她们的影片剧情都是很独特,而且评分基本上能够达到70%以上。
对于劳模姐和小雀斑一起同框亮相,在电影期间穿着的礼服都是很高贵的。她们带着作品展现出温暖,从很多表面中可以发现她们对生活和事业的追求。希望她们通过这些剧能够发展的更好,对整个剧情可以表达个人的情绪,最主要的是这些奖项很有荣誉感。能够帮助今后在娱乐圈,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给大家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3. 有一个卡通小女孩,扎两个小辫儿,满脸小雀斑的,是什么电影里的形象,叫什么名字呀
潘神的迷宫 ??????? 导演: 吉尔莫·德尔·托罗编剧: 吉尔莫·德尔·托罗主演: 伊万娜·巴克罗 / 塞吉·洛佩兹 / 玛丽贝尔· 瓦度 / 道格·琼斯 / 艾妮安娜·姬儿类型: 剧情 / 悬疑 / 战争 / 奇幻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 墨西哥 / 美国语言: 西班牙语上映日期: 2006-10-11(西班牙)片长: 118分钟(英国) / 112分钟(多伦多电影节)又名: 潘的迷宫 / 羊男的迷宫 / 魔间迷宫 / 奇幻迷宫 / Pan's Labyrinth
4. 为什么电影《丹麦女孩》评分很高
传统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有的人很幸运,不用特别寻找就能回答这个问题。而有的人,上帝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却需要用命去寻找和解答。《丹麦女孩》是根据第一个变性人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埃纳寻找莉莉和戈达与埃纳的爱情为一明一暗两条线,纠缠成了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
5. 《丹麦女孩》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由汤姆·霍珀执导、“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艾丽西亚·维坎德联袂主演。
但是以前从没有这样的电影,以真人真事为例,如此完整、细致、全方位展现了一位艺术家从变装到变性,从心理到生理,从懵懂到迷茫到挣扎到觉醒的全过程,并且是由直男奥斯卡影帝主演。选择这样的题材,先期已经在颁奖季成功了一半。
《丹麦女孩》剥离了变装的戏谑色彩,由表及里深入人物内心,以情动人,展现了世界首位变性人“敢为天下先”所面临的迷茫与惶恐,无论是当时是医疗条件还是世俗认知,都是横亘在他未来人生面前的巨大考验。这样一来,《丹麦女孩》就有了点同志电影或经常获得奥斯卡奖的“罕见病”题材的优势,当然,变性人既不是狭义的同志,也当然不是罕见病。
所以对于变性者或者反串艺术,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我们不能不尊重别人,因为别人努力了,就没有我们说三道四的权力!
6.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曾不喜欢自己的雀斑)
埃迪·雷德梅恩,因为满脸标志性的雀斑而获得“小雀斑”的名号,这个昵称已经在《神奇动物》系列电影的宣传活动中得到正主本人亲自盖章。
埃迪·雷德梅恩。图片来自网络
《神奇动物2:格林德沃之罪》正在影院热映,续集中埃迪再次饰演神奇动物学家纽特,只是这一次除了保护神奇动物们,他还被迫卷入了巫师世界的派系大战。出道十多年,埃迪的职业生涯不算顺风顺水,也遭遇过许多闭门羹,但现在他已经是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一座金球奖的拥有者、一个顶级商业电影系列的主演、一个第二世界的人气巫师、一位英国女士的丈夫,以及两个孩子的父亲。
撰文/道臣岚
《神奇动物2:格林德沃之罪》
埃迪在开拍之前训练了6个月,包括如何与动物打交道,如何设计符合角色的运动方式,为了不吓到神奇动物们,纽特走起 路来往往步伐很轻。在试镜的时候,埃迪就用自己的理解塑造了纽特的雏形,一个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说完上句就落跑的社恐男孩。当时大卫·耶茨对此并不太满 意,好在J.K.罗琳站在了埃迪那一边。
名校毕业,家人劝他做律师
埃迪·雷德梅恩出生于一个富足优渥的家庭,祖上因出色的功绩封爵。埃迪从小受的也都是非常正统的学院教育,就读于私立男校,后与威廉王子成为伊顿公学的同窗,继而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修读艺术史。三一学院是剑桥大学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也是声名最响的学院之一,拥有32座诺贝尔奖,曾培养出包括牛顿在内的着名学者,以及许多英国皇室成员。埃迪就是在这里,以二级荣誉的成绩毕业。然而,他却爱上了表演。
学生时期的小雀斑(中)。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家人并不支持他的事业选择,毕竟邻里熟识的同龄人都成了律师、医生、商人、政治家,不日便飞黄腾达,而埃迪还在苦苦地试镜被拒再试镜再被拒的轮回中。家人都劝他改行参加司考当律师算了。但是埃迪拒绝了,他还是想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
众所周知,后来他赢得了奥斯卡影帝。
勤勤恳恳耕耘出名气的埃迪始终保持着一些早年的习惯,他喜欢穿西装,有时甚至会带手提箱出门,因为他那位经商的父亲常这样穿着,他觉得这样让自己看上去有一个体面、正经的工作。
第一次和导演大卫·耶茨碰面的时候,是在伦敦SOHO区的一家老式酒吧,带着壁炉的那种。埃迪也是西装革履,手提箱放在座位一旁。耶茨导演开始讲故事,说J.K.罗琳打算写一个《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故事,听着听着埃迪就开始悄悄把手提箱往后面推,想着千万别被耶茨发现。
“我不希望他认为我为了拿到角色精心打扮过,有些演员确实会在见导演的时候穿成角色的样子。不管怎么说,我最后得到了角色,这段经历充满了乐趣。”
他是纽特的不二人选
手提箱是纽特身边的重要道具,这个小小的箱子里装着一整个神奇动物园,大多是纽特救治的受伤神奇动物。《神奇动物在哪里》最初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学校教科书,书中详述了85种世界上的神奇动物,还有神奇动物学的历史,这些信息大多来自于着名的神奇动物饲养专家纽特·斯卡曼德跨越五大洲游历多年的观察和研究。
《神奇动物2》剧照
所以在最初的开发过程中,制片人大卫·海曼以为要拍一部纪录片。但J.K.罗琳并不是这么想的,她要以此概念为基础编写一个原创故事,而她是唯一的编剧,并召回了当年愉快合作后四部《哈利·波特》电影的大卫·耶茨导演。
选角的事则基本交给了导演和制片人,大卫·海曼表示埃迪·雷德梅恩从来就是他们唯一的纽特人选,“他看上去就像是活在1926年的人,他身上有一切符合纽特的角色元素,聪明、有趣、典型的英国人,富有同情心,比起社交更适应和神奇动物们交流”。
其他演员都要看跟他搭戏的感觉才能最终确定——所以埃迪入选后有一段时间就是在酒店和各个备选演员搭戏,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饰演纽特哥哥的卡勒姆·特纳在试镜时,觉得小雀斑实在是太可爱了,没忍住吻了他的额头。
出行全靠地铁,包括参加首映
埃迪·雷德梅恩是一名热爱地铁的环保主义者,据说华纳在伦敦办首映的时候给他安排了专车接送,他却婉拒了。“在伦敦除了搭地铁你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他们给你派一辆车,结果一小时过去了,你实际移动了0.5英里,但是搭地铁我十分钟就能到目的地。”
所以在伦敦最容易偶遇小雀斑的地点不是西区也不是松林制片厂,而是地铁站,甚至有粉丝总结最容易偶遇埃迪的地铁线路(……真“神奇埃迪在哪里”)。如果你运气够好,或许会看到埃迪西装配大衣系着第1001种围巾花样,坐在地铁上翻日报;如果你运气特别好,或许会看到埃迪暗搓搓地练习如何与虚拟角色搭戏,比如护树罗锅——这类小型CG角色在拍摄过程中可能连参照物都没有,全靠演员对着空气想象它的运动。“我有时在地铁上练习,然后用手机录下来看口音状态是否合适,结果发现其他乘客在拍照……”
在地铁上遇见埃迪是常有的事。图片来自网络
身为已婚男士,“地铁侠”埃迪身边也常常有妻子汉娜·巴格肖的陪伴。这位气质美女从事公关工作,可谓见惯大场面的女人,所以陪伴埃迪走奥斯卡红毯也能气定神闲,应对自如。这对璧人的情感经历几乎没什么波折,学生时期相识相恋,微时相伴,发达后也不离不弃,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现在估计埃迪最需要学会的魔咒就是入睡咒,用来哄孩子。
相识20年婚礼当天妻子迟到
回忆起与妻子的相遇,埃迪露出了羞涩。“那其实是个挺尴尬的夜晚。汉娜在伊顿旁边的一家女校就读,她们邀请我们去举办一场慈善时装秀。我几乎半裸地走上T台,当然我这样一个没什么肌肉又满脸雀斑的男生对台下的女孩子来说根本不值得多看一眼;而且走在我前面的男生可谓全场最帅,走路带风,台下姑娘们都在欢呼尖叫和鼓掌。后来在派对上,我看到了房间尽头的汉娜,她美丽且风趣,而且我发现她和我一样热爱艺术和戏剧,于是我们很快成了朋友。”
小雀斑和太太。
12年后的某一天,埃迪结束了《悲惨世界》的排练,准备在进组之前给自己放一个小小的假。“去佛罗伦萨写点东西之类的。”出发之前,他和汉娜见了一面,有点类似约会但又没有那么正式。“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然后我突然问她下周想和我一起去佛罗伦萨吗,她说你开玩笑吧,我说我认真的啦。于是我们在佛罗伦萨第一次正式约会。”两人确定关系之后就一直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直到2014年结婚——正婚礼当天,汉娜迟到了半小时;为了领金球奖,小雀斑又被迫缩短了蜜月,这对欢喜冤家也算是打了个平手。
说起《悲惨世界》,那是埃迪和汉娜第一次走奥斯卡红毯,满怀公关职业精神的汉娜叮嘱小雀斑一定不能迟到,于是两个人早早地打车到了现场,发现整个洛杉矶基本为这场活动关停了。“真是一段超乎寻常的经历。然后我给公关打了电话,对方十分震惊地说你们早到了45分钟,谁都没到呢,你们现在就停车!于是这段经历添上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因为我和汉娜就站在好莱坞大道中间,等着进场走红毯,旁边停着一堆旅游大巴。”
【职业生涯的碎片】
《伊丽莎白一世》2005年——谎言的代价
试镜的时候,导演汤姆·霍珀问小雀斑,你会骑马吗?小雀斑点头。“这是个业内共识——如果你被问到是否会骑马,你就说是。结果一个月之后,在立陶宛的片场,我骑在一匹马身上,那是一种从我4岁之后就再也没有骑过的动物。我当时在想,什么时候告诉他们我不会骑马比较合适呢……”结果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半个片场就被毁掉了,他还差点害死自己。汤姆·霍珀冲出来,用扩音器把小雀斑狂吼了一顿。后来试镜《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时他说了实话,并被安排了两个月的骑术训练。
《悲惨世界》2012年
——片场受伤
《悲惨世界》剧照
虽然因为骑马这事,导演汤姆·霍珀很愤怒,但他对小雀斑的专业能力还是认可的。又陆续合作了《悲惨世界》《丹麦女孩》。汤姆·霍珀这一版《悲惨世界》一大新闻点就是唱段现场收音。“现场耳返里有钢琴伴奏,但你还是觉得很滑稽……汤姆·霍珀喜欢创造真实的场景,所以片场真的建了一座堡垒。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时,我要从马上跳下来,然后开火,而且没有替身。我当时就说听上去有点危险啊……但他说没问题的!结果现场拍摄时一片混乱(战争戏),我的手突然就受伤了,疯狂流血。汤姆就慌了。我就想说非等我流血了你才知道哭吗!(想起来不能得罪导演)但是,它保持了真实。”
《万物理论》2014年
——晋封最佳男演员
《万物理论》拍摄时埃迪与女主角菲丽希缇·琼斯去拜访霍金。图片来自网络
凭借这部电影,小雀斑击败了在《鸟人》中同样表演出色的迈克尔·基顿,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公关胜利,一方面小雀斑在宣传期几乎一场不落地跑活动积攒了人气,另一方面收视率低迷的奥斯卡需要通过年轻血液唤醒受众。所以每次谈到这次获奖,小雀斑都要强调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超级幸运的人”。
不过这部电影确实是他职业生涯的里程碑了,他还因此和霍金见上了面。“我当时紧张得要命,因为我已经决定好如何表演了,特别担心见到真人突然改主意。见面第一件事就是道歉,因为我是一个学艺术史的人,却要表演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然后我们聊起出生日期,从伽利略聊到了摩羯座——说出口我就后悔了,这可是霍金!接下来的五分钟场面一度非常尴尬,直到他说,我是个天文学家不是占星家。想到霍金以为这个要演他的家伙觉得他是个神婆……我基本上就是个死人了。”
《木星上行》2015年
——史上最差表演
《木星上行》剧照
“我一直相信自己就是那种演员,人们要么爱我,要么恨我,没有中间值。而那些痛恨我表演的人通常都非常喜欢《木星上行》,所以我也就干脆把这部放在我表演生涯的耻辱柱上了。巴勒姆这个角色的设定是曾经被狼人伤过,所以我为他设计了一种嘶哑低沉的嗓音。我以为这个设计和服装、宇宙概念很搭……但事实证明,或许我过火了?不过我还是很爱沃卓斯基们,那是我第一次在片场感觉如此自由。”
新 鲜 问 答
新京报:再次回归到《神奇动物2》,凯瑟琳·沃特斯顿和埃兹拉·米勒都说你的改变最大了,你觉得呢?
埃迪·雷德梅恩: 他们真的这么说吗?(大笑)记得当时看《哈利·波特》时,感觉几乎全英国的演员都参与了,(当时)自己没能参加还有点嫉妒。受邀参与《神奇动物在哪里》时,我已经觉得自己所有的期待都被满足了。现在拍第二部,又能看到老朋友,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兴奋。
新京报:在中国,粉丝们都亲切地称呼你为“小雀斑”,你知道吗?
埃迪·雷德梅恩: 我一直都知道啊。其实我小时候父母就很喜欢我脸上的雀斑,他们一直说有雀斑是件好事,但当时我根本不那么认为。不过长大后渐渐觉得没啥了,再加上大家给了我这个昵称,我更是开心,也更喜欢脸上的雀斑了。
新京报:不拍戏时你做些什么?
埃迪·雷德梅恩: 全部拿来照顾我的孩子。真的太忙了,以前我的妻子和我最爱去剧院看戏,现在因为有俩孩子,只能去那些儿童剧院。
新京报:你那么喜欢舞台艺术,有想过和中国戏剧演员合作吗?
埃迪·雷德梅恩: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体验了,我其实还从来没有去过中国的剧场,这次来就要想方设法去参观一下,当然也很想和中国的戏剧演员合作。
新京报: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完美的人,能透露两个你的缺点吗?
埃迪·雷德梅恩: 绝对不是,我有好多好多的缺点,大概上千个吧(大笑)。我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也变得越来越果断了。我只是很幸运,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道臣岚
7. 朴宝剑小雀斑巴黎时装周同框,他们都有过哪些出色作品
韩国艺人朴宝剑受邀参加巴黎时装周,在巴黎时装周中朴宝剑和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拥抱合照,他们的同框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朴宝剑作为韩国男艺人,出演了非常多的影视剧是一位非常受尊敬的男演员。同时他还是一名钢琴家,会弹钢琴,多才多艺的朴宝剑非常的圈粉。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参演的电影有《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无敌原始人》、《热气球飞行家》和《木星上行》等等,这些电影都有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小雀斑还是一个富二代,父亲母亲都非常的有钱,包括自己的曾祖父都非常有钱,是英国的贵族家庭,但是在继承家族财产和表演之间,他选择成为了演员,也是非常的有个性。
8. 小雀斑雷德梅恩都演过哪些电影
2003年在《寻找莎士比亚》中饰演Actor;
2006年在《心智相投》中饰演Alex Forbes ,同年在电影《特务风云》中饰演Edward Wilson Jr ;
2007年出演《欲孽迷宫》主角托尼,同年在电影《辉煌年代》中饰演Thomas Babington;
2008年出演《德伯家的苔丝》男主角Angel Clare ,同年在《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饰演William Stafford;
2009年饰演《蓝色粉末》中Qwerty Doolittle,并饰演电影《荣耀三九年》中Ralph。
2010年饰演《圣殿春秋》中Jack Jackson;
2011年主演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中的青年科林·克拉克;
2012年出演《鸟鸣》并饰演Stephen Wraysford,同年参演电影《乡下人》,饰演Eddie Kreezer。
2013年参演电影《悲惨世界》;
2014年,加盟电影《丹麦女孩》;
2016年主演《哈利波特》外传衍生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
拓展资料
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1982年1月6日出生于伦敦,英国演员、戏剧演员,英国国家青年剧团团员。2009年,获得奥利维尔奖最佳男配奖。
2010年,获得托尼奖最佳男配奖。2011年11月23日,由他主演的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上映。
9. “小雀斑” 埃迪·雷德梅恩现身巴黎观秀,他的演技如何呢
“小雀斑” 埃迪·雷德梅恩在《万物理论》中的演技脚手指的不受控制,脚步走路从刚开始畸形的步伐,到最后病情加重后完全的瘫痪,都真实的直入人心。让人心里有些难以承受。首尾呼应的镜头让人觉得人生就是这样让人无法逃避。我觉得小雀斑演得实在是太好了 ,把霍金演得楚楚可怜的 真让人心疼 ,特别是摔跤还有打球的那一段 ,我哭了很久 电影的配乐也很不错 。他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曾亲自拜访过霍金,他和霍金同为剑桥校友,曾在学校里远远看到过轮椅上的霍金,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他大量研读霍金的着作,去霍金工作的地方体验。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荣誉 。他就是天赋异禀,天生为镜头而生的人。
他就是天赋异禀,天生为镜头而生的人。 演得太好了,这表情,这神态,这动作,都可以做教科书模板了 。他的这个演技,真的把这个人物演活了。 每当我看他的电影时,我完全陷进去他的演技中了,实在是太传神了。让我佩服不已。
10. 外表女人内心汉子,挣扎的人生——读东野圭吾《单恋》
在看《单恋》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不停地闪过电影《丹麦女孩》的画面。
东野圭吾的《单恋》出版于2010年。小雀斑Eddie Redmayne主演的电影《丹麦女孩》是去年底上映的,演他妻子的Alicia Vikander还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女配。电影改编自作家David Ebershoff出版于2000年的同名小说。
《单恋》与《丹麦女孩》关注的都是俗称“性别认同障碍”或者“性别焦虑”的小众边缘人群,简单理解就是身体和心理的性别不同——男儿身,女人心,或者相反。上帝在创造某个人的时候安错了性别,有的甚至一个身子同时有男女两种生殖器(俗称阴阳人)。
其实叫“障碍”并不合适,因为这样似乎就默认这是一种病了。虽然这类人群确实为此活得很辛苦,但错并不在他们(其实很多人也一样,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活得很辛苦)。就像同性恋以前也被社会视为一种病一样,时代在前进,在性别上的歧视也在不断修正。
《丹麦女孩》里的Lily人物原型是史上第一个做变性手术“纠正上帝犯的错误” 的人。以男人的身份生活了二十几年之后,一次无奈穿上裙子却让心底里的女人活了过来。他发现自己喜欢梳妆打扮,喜欢穿上质感细软的裙子搔首弄姿——原来,他本该是个女人。于是她用尽一生去追求真正的自己,去获得自由。可惜刚做完手术成为“真正的女人”不久,就由于排异反应去世了——那还是上世纪初的故事。一百年过去,现在的医疗水平已经帮很多人获得他们想要的男人或女人的身体,国内大家熟悉的金星老师就是一个例子。
然而即使成功变性,很多人看他们的目光还是或多或少带着异样的——所以他们的内心必须无比强大才行。
《单恋》里把这类边缘人群写得很细致。所以,这本书跟东野大叔其他的作品不一样,我并没有把它归到推理小说这一类。虽然故事也带着悬疑的氛围——从一开始的杀人案,到后面一层一层揭开迷雾现出更庞大的真相。但是杀人案其实只是个引子,隐藏其后的这些边缘特殊人群的挣扎才更令人震撼吧。
他们应该算男人还是女人?或者,是中间人?他们应该如何去生活——不,是生存?
书里写到了几种生存方式。
很多同性恋还是会跟异性结婚,压抑自己的天性过一辈子。很多性别认同障碍的人也是一样,咬牙忍痛做那个别人眼中的自己——至少这样可以看起来“正常”吧。
也有一些人追求自由,想做自己内心真正的自己。他们穿着打扮、发型、举动都照着自己心里的性别来,不熟悉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他(她)与生俱来的其实是另一个性别。他们通常会注射荷尔蒙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性征,但是很难找到可以相伴一生的恋爱对象。
他们中更勇敢的,会去做变性手术,完全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更决绝的,会舍弃自己此前的一切,包括性别、家庭、所有人际关系和此前所有的经历,和另外一个人交换户籍。也就是完全成为另一个人,只因为他(她)有你想要的性别。这就是书里日浦美月所说的他们正在进行的“革命”,也是中尾不惜舍命也要保护的秘密。
这样的活法,怎么看都带着悲壮的底色,不但要苦苦追寻,触犯法律,而且到头来可能只是倒影。而这样的悲壮,恐怕是一出生就伴随而来的吧。
东野大叔在书里还提出了另一种活法,要潇洒得多。就是相川、睦美的态度——接受自己的身体,也接受自己的心灵,不管它们是不是统一的。他们都不愿做手术,不注射荷尔蒙,也不隐藏真实的自己。也许可以说,他们不当男人,也不当女人,只是纯粹当——人。看起来潇洒的生活,其实又何尝不挣扎呢。对大多数人来说,能有人可以喜欢是好事,但对他们来说,每次喜欢上一个人,都会很痛苦。即使因为身体里有更多异性激素而在体育上更胜一筹,最后也不能参赛。平凡人的幸福,在他们看来是那么遥不可及。
大家都在拼命努力地,想要过上一种普通人的生活。
没有人有具体的答案,说明男人是什么、女人是什么。 相川举了梅比乌斯环的例子,“如果是普通的一张纸,背面不管到哪里都是背面,而正面永远都是正面。两者不会有相遇的一天。但若是梅比乌斯环,心想是正面而往前进的话,不知不觉间就会绕到背面。换句话说,两者是相连的。这世上的所有人,都身处在这条梅比乌斯环之上。没有完全的男人,也没有完全的女人。不但如此,每个人手中的梅比乌斯环都不止一条。一般人的某部分是男人,但其他部分是女人。”然而,许多人都没有察觉到自己身处于梅比乌斯环之上,持续着单恋。
其实男女的性别区分除了繁衍还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对于男女行为、穿着的设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没有谁规定男人就应该留胡子、剪短发、粗声大气,女人就应该穿裙子、长发及腰、轻声细语;也没有人规定男人就该赚钱养家,女人就该貌美如花;没有人规定男人就要坚强,女人就该温柔……尤其是现在,中性打扮到处可见,娘娘腔、女汉子也没什么稀奇,王俊美、太子妃大受欢迎……每个男人心里都可能有点少女心,每个女人心里可能都有很man的一面。性别的分界线正在越来越模糊,男女世界的墙垒正在瓦解。
“假设男人是黑石,女人是白石,美月则是灰石。她具有两者的要素,而且是各百分之五十,但是无法属于其中之一。原本所有人就不是彻底的黑或白,而是居于由黑至白的渐层之中。”或许未来,每个人的出现都是作为自己、作为一个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女人。